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的区别

2024-04-28 00:27

1. 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的区别

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的区别:
1、定义不同:
资产的计税基础,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
资产账面价值是指某科目(通常是资产类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项目后的净额。

2、计算公式不同:
资产的计税基础=原值-折旧(或摊销)(税法允许的,但一般不承认减值准备)。
资产的账面价值=原值-折旧(或摊销)-减值准备。
计税基础是2006年发布的《企业新会计准则》中提出的概念。它分为资产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计税基础两类内容。
通俗的说计税基础是指资产负债表日后,资产或负债在计算以后期间应纳税所得额时,根据税法规定还可以再抵扣或应纳税的剩余金额。分为资产计税基础和负债计税基础。

账面价值是指按照会计核算的原理和方法反映计量的企业价值。《国际评估准则》指出,企业的账面价值,是企业资产负债表上体现的企业全部资产与企业全部负债之间的差额,与账面资产、净值和股东权益是同义的。

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的区别

2. 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的区别

资产的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区别:
1、定义不同
资产的计税基础,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
资产账面价值是指某科目(通常是资产类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项目后的净额。

2、计算公式不同
资产的计税基础=原值-折旧(或摊销)(税法允许的,但一般不承认减值准备)
资产的账面价值=原值-折旧(或摊销)-减值准备
(一)固定资产
账面价值=实际成本-会计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法累计折旧

(二)无形资产
(1)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
账面价值=实际成本-会计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法累计摊销
(2)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账面价值=实际成本-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法累计摊销
(三)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账面价值: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计税基础:取得时成本
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账面价值: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计税基础:取得时的成本
(四)其他资产
因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法法规规定不同,企业持有的其他资产,可能造成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存在差异。
1.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账面价值: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
计税基础: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确定(与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相同)
2.将国债作为债权投资
账面价值=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期计提利息(期初账面余额×实际利率)-本期收回本金和利息-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
计税基础:在不计提减值准备的情况下与账面价值相等

3. 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如何确定?

1、计税基础:
(1)、资产类: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2)、负债类: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2、账面价值:资产账面余额-资产折旧或摊销-资产减值准备;

扩展资料:
1、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
2、未作为资产和负债确认的项目,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
3、按照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4、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5、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计税基础
百度百科——账面价值

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如何确定?

4. 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


      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通俗理解是?      账面价值就是在你的账面上,这个科目的价值.      计税基础就是按照税法规定,这个事项应当有多少钱需要缴税,然后根据规定去调整和用不同的税率计算.      就是税务与会计的差异.      比如,一台电脑10000元,税务规定4年折旧,公司会计制度规定5年.那就有差异了.      按税法计算的资产价值,叫计税基础,按会计制度计算的资产价值叫账面价值.

5. 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如何确定?

1、计税基础:
(1)、资产类: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2)、负债类: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2、账面价值:资产账面余额-资产折旧或摊销-资产减值准备;

扩展资料:
1、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
2、未作为资产和负债确认的项目,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
3、按照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4、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5、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计税基础
百度百科——账面价值

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如何确定?

6. 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怎么确定

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确定:
 
 1、计税基础:
 
 (1)、资产类: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2)、负债类: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2、账面价值:资产账面余额-资产折旧或摊销-资产减值准备。

7. 请教一个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的问题

账面价值5.5万元没有问题,但计税基础是0,答案是对的。
你最好不要这样理解,因为计算递延所得税时,负债的计税基础要么与账面价值相等,要么就等于0,不可能出现第三种情况。
分步来说是这样的:
年初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25万元;
计提3万元后,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0.75万元;
支付产品质量保证费用时,
借:预计负债       2.5              借:所得税费用          0.625
    贷:银行存款   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0.625
年末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也就是1.375万元。
上述算法,一步计算就是(5+3-2.5)*0.25=1.375,与答案一致。

请教一个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的问题

8. 关于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

账面价值1000

计税基础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