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会讲故事?

2024-05-13 14:58

1. 为什么我们会讲故事?

1、教育功能。
从小到大,各种道德训诫总是以故事作为糖衣喂进我们的头脑。
我们不听话的时候,爸妈总是拿别人的例子来教训我们,这是在讲故事。
当我们灰头土脸的时候,有各种鸡汤和鸡血等着我们,这也是在讲故事。
遍布大街小巷的各种成功学的著作,如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无不以精挑细选的各种故事为佐料,炖成满满的鸡汤。
2、娱乐功能。
大多数人对八卦津津乐道,段子更是老少咸宜,笑话、脱口秀永远有市场。
对故事的热爱跨越不同种族、阶层、社会形态。
超过34%的谈话内容是批评、抱怨和冲突(critism, complaint and conflict)。
没有叙事结构的信息罗列很难抓住人们的注意力。过分喜好故事这一特点,甚至被认为是人脑的一个程序性缺陷。
3、故事还塑造我们。
故事塑造我们的认同感,让我们认同某个群体。广为流传的故事会促成共享的文化和价值观。
山西大槐树的起源传说
认同感会影响我们的行动。叙事将一群人的思想统一起
4、故事为我们工作。
过去是一个卖东西的年代,但现在以及未来可能是一个卖故事的年代。
每个风景名胜总有一些神仙鬼怪的故事。
在现代经济中,人们不断地听故事、评估故事。
最典型的莫过于投资圈,个个都是编故事的高手,以至于故事已经沦为忽悠。

为什么我们会讲故事?

2. 怎样学会讲故事

学会如何讲故事
最近看了一部电影《战马》,其中最让我感受深刻的是主人公的父亲以三十五英镑买下的普通而不平凡的小马,最终征战沙场,见证着无数的悲怆和奇迹,旗帜在无数主人手中流淌,战场很大信仰很小,当军官征战前心生畏惧却绘出小马乔伊的肖像,当兄弟即将分道扬镳却将锦旗重还战马坚定信念,当英军和德军为了解救被困铁丝栅栏的小马乔伊纷纷丢出钳子的时候,战马的意义已不再局限于只是一个动物的表象符号,更多的感情升华,承载着温情和人性的本能。这部影片之所以吸引人,我觉得是他在讲故事的技巧上。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会有很多的故事以各种形式在传送着,电影里放映的五花八门的影片,剧院里眼花缭乱的舞台剧,电视里播放的各种新闻、电视剧等等,故事几乎占据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空间,而我们又能从中发现多少和记住多少呢?就像著名的评论家肯尼思伯克所说——故事是人生的设备。
我们的节目是表达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应该如何在众多的能够反映年轻人的生活方式的事情中,选择一件或两件给她讲明白呢?如何能够找到自己节目的立足点,做到和其他节目的不同呢?如何能够让观众在我们的节目中看到的不仅仅是信息,而能够从信息中看到一种新的生活观呢?在节目中挖掘出嘉宾的故事,让嘉宾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这是最基础的也是最具有挑战的。《青春风格汇》开播到现在我已经做了三期节目,仔细的翻翻自己写的文案,从一开始的纯粹资讯节目,主持人现场的串场+小片介绍不同的信息+主持人现场的串场+小片介绍不同的信息,一轮接一轮的,为了介绍信息而介绍信息,却忽略了其实在介绍信息的时候可以通过主持人来表达一些主张和观念,现在看看当初太幼稚,太是为了做节目而做节目了。让我最记忆犹新的是第二期节目《快乐骑行》,从整体的节目来看,我是想通过不同类型的骑行方式,来表达现在的年轻人骑行的方式。但是在节目中把资讯、人物故事混为一团,像主任说的,你的切入点是好的,但却忽略了在节目中要什么,导致最后表达出来的东西只是皮毛。没有在节目中表明你的观点。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实践,让我从中慢慢的领悟到了,《青春风格汇》不仅仅是单一的主持人串场和热闹的现场表演,在编导设计的文案和主题中目的只有一个:突出每一位嘉宾的人物故事和性格特点,在演绎和访谈之间,讲述每一个人背后的故事和她带给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观念。
这一次录制的《微电影梦工厂》,在微电影这么流行的趋势下,为了突出这个“梦”字,如何挖掘到微电影对不同的人的影响,而又不仅仅的是为了说微电影而说微电影的说教类节目。编排故事的起承转合时,为了反应出不同嘉宾的个性和故事,通过各种电影桥段和情景表演来补充的嘉宾的个性和特点。 在前期编写文案的时候曾经笑着和主编说,我通宵三个晚上写了9版本子,其实再仔细的翻翻自己的文案以后,突然发现自己找到了如何讲述故事的突破口。当然学会讲故事,讲好的故事这需要时间的积累,所以在以后制作节目中还需要不断的学习与运用。
这三个月通过一次次失败和积累,让我感受很多,其实不论什么类型的节目,都离不开讲故事、设计悬念、引人入胜,在前进的过程中不免经历挫折和失败,我也会通过经验教训找到自己的方法,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3. 怎样学会讲故事?

讲故事并不难,比如,当你看到一本书或一出戏、一场电影后,向人介绍内容, 这本身便是讲故事。如果你想总结一下这方面的经验和技巧,慢慢地,你就可以讲 得很生动了,有人把它归纳为“一读、二想、三记、四试、五改。”很值得借鉴。

读,仔细认真地阅读材料,使整个故事在头脑里有个清楚的轮廓。

想,对故事的内容进行思考分析。故事中讲了些什么,对听众有什么意义,有

几个角色,各有什么特征,他们之间的关系等。这是个理解消化过程,如果自己没 有吃透,消化不好,讲起来便如老和尚念经,毫无味道。

记,在思考的
基础
上记忆。思考本身就是记忆,最好能活记,不要死记。把故 事划分几个阶段,拎出每阶段的中心事件,逐个记住,然后再记阶段相联系的地方 和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重要的对话、警句,关键性的动作,优美的语言等 都应该记住。

试,记熟后最好能试讲,象演戏彩排。只有实地讲一讲,才能检验是否记熟了。 可以让几位老朋友先听听,试讲中发生的许多问题,由朋友们提出来改进。

怎样学会讲故事?

4. 怎么学会讲故事

一、用故事思维重新思考
故事思维。一旦你学会在理性思维和故事思维之间转换自如之后,你就能找到事实上正确,而情感上也满足的正解。故事思维的关键在于,首先了解哪些故事能够撩拨自己的感情,然后找到那些能够撩拨他人感情的故事。如何讲好故事。讲故事不仅在于讲,还在于找故事。讲故事的能力也就是搜寻其他人故事的能力。大部分情况下,讲故事就是利用你偏爱的背景来诠释一条信息。想让新故事胜过老故事,就必须制造一次足够精彩的情感体验,让人们津津乐道。开始练习讲故事。你的目的是讲一个让人感同身受的故事,从而让对方产生情绪反应。讲故事的水平高低与你是否愿意分享自我看法有直接联系。从哪里找到属于你的故事。你可以在网上搜索个案分析或时事,这些事件都是不错的例子。但故事需要的不仅仅是事例,好故事要撩拨起听者的个人感情,其窍门在于,找到一个你觉得十分有意义的故事,随之融入你自己的感情讲出来,听者也更容易全心全意融入其中。通常我们可以讲述以下四类故事:你自豪的时刻;你失意的时刻;你的良师益友;一本书、一部电影、一件时事。进入故事模式。没有故事能够完全达到你的预期效果,感动所有你想感动的听众。一个故事能让70%的听众满意就好。可以用“配方”的方式讲故事,例如把故事分为三部分:旧规矩、中间的波折、新规距。或者按照故事八点法:背景、触发、探索、意外、选择、高潮、逆转、解决。我们还必须再现真实感情,利用想象重新体验故事,首先打动自己,才能用故事打动他人。亲身经历是最好的影响力故事;也可以用看起来不相关的故事来打动人。不仅要数据,还要情感。
  二、成为会讲故事的那个人
感官细节让故事更逼真。如果你希望听众得出和你一样的结论,就要用特定的感官体验构建一个故事,让听众由此得出和你相同的见解。讲故事要调动我们感知世界的五种感官-嗅觉、味觉、听觉、触觉、视觉,以此模拟出颇具影响力的体验。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其简洁程度和清晰程度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真诚。和“商务无私事”的谬论相反,你首先要包含感情,这样才能搅动他人的感情。信赖、忠实、热情、同情都是极致的个人感情,所以,你的个人故事能在极短的时间里让不近人情变成饱含人情。一个有凝聚力的组织,在面对逆境时能齐心协力、不惧风险、遵守纪律,那么他们则更有可能寻得一个富有意义的故事。歧义是我们真实生活的反映,因此会让故事变得更加真实。保留故事中的歧义,再在低风险的环境下检验故事效果,然后根据反馈来修改,这样减少讲故事时的风险更好。从不同视角读你读故事。若想找到真正具有影响力的故事,就要有游走于不同观点之间的能力。这种技巧能从两方面提高你讲述故事的能力:首先,你要找到一个能让听众感到尊重的视角。其次,你可以从多角度重新审视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故事。
  三、六种故事:寻找自己的专属故事
我是谁。最重要的故事就是“我”的故事。构建“我是谁”这类故事的第一步就是搞清楚这些问题:1、你是谁?2、你的特别之处是什么?3、为何你可以影响他人?4、人人都有天赋,你的天赋是哪些?5、你是富有同情,是值得信赖,是诚实,还是圆滑老练?6、你的什么本领让你有了影响他人的权利?我为何在此。告诉他人“你能得到什么”,人们需要知道他们会从中得到什么。假如对方搞不清如何从中获益,那么他们的心会一直悬着,也不会认真听你讲。教导故事。故事比责骂更有效,一个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可以很容易感染听众情绪,全方位触动听众感官,让听众体验善行的意义,或是恶行的后果。愿景故事。愿景故事让你从目前的困难、复杂、模糊上转移,抬眼看看值得为之奋斗的明天,让你抵制每日的诱惑,不会改变方向,不会放弃,不会妥协,不会分心。如果没有一个发自内心的、易于想起的愿景,我们很容易就会忘记自我,忘记自己为何在此。行动体现价值。在行动中体现价值的故事可以激发灵感、创造力、创新力,也可能会带来沮丧和莫不关心。以上五种故事,都可以说说你的光辉时刻,你失意的时候,良师益友的故事,一本书、一部电影、一件时事等。我理解你。人类都渴望着被认可,其实认可对方,你不会失去什么,有时还能让对方做出实质性都让步。与之相比,如果否认对方的观点,你为之花费的时间、金钱、精力都会翻倍,还不如用来打动一个人划算。
  四、在故事之外学习讲故事
学会倾听。如果你真的想讲述一个能赢得人心的故事,就要学会识别、倾听这些塑造了你现实的故事和比喻。真正的倾听。有效倾听就是能领会人们的语言和意义,尤其是在他们的语言和意义有可能有悖于你的观点,或有可能动摇你的世界观时。无论对方和你的观点多么不可调和,也要深入理解对方的观点,暂时放下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倾听才能让你赢得讲述自己故事的机会。如果你觉得“我没什么故事可讲”,那么你就否定了自己,也否定了你周围的人。放开你的听力,倾听故事,它们就在你身边。灵感的借鉴。如果你想要收集故事,就要沉浸在听众的现实环境中,和听众一起寻找有感情价值的故事,让故事去传递信息,去增进交流。

5. 为什么我们都爱讲故事?

无论是很久以前,人们在夜里围坐在篝火边分享故事,还是现代生活中人们聚在一起观影看剧,人类一直是“故事”最忠实的制造者和消费者。
但是,为什么我们热衷于花数个小时的时间来倾听和叙说故事?并且有些故事甚至从未发生过。从进化的角度来看,这些时间和精力本可以被更好地利用,例如觅食、繁衍、或无所事事的待着节省能量。
或许,人类对讲故事的热情纯粹只是源于我们进化心理的副产品,这是一系列能操纵和激发人类认知机制的调味剂。认知科学家 Steven Pinker 将其称为“进化的奶酪蛋糕”。但鉴于“讲故事”这一事件的普遍性,意味着它在人类社会中可能扮演着重要的适应性角色。
在一项关于狩猎采集社会的新研究中(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我和我的同事提出,通过推广社会规范以协调社会行为并促进协作,讲故事或许能起到传播知识的作用。上述问题中所说的知识类型是一种“元知识”,即关于他人知识的信息。而事实上,任何社会的运转都需要这种知识。例如,人们不仅需要知道他们应该驾驶在路的哪一边,还需要知道其他人也了解同样的知识。因此,故事的存在可以确保群体中的所有成员都知晓并遵守某一社会中的“游戏规则”。
能对人产生道德约束力的神和有组织的宗教,可通过管理行为以及促进合作在后农业时代的群体中发挥类似的作用。然而,在狩猎采集社会中,尽管群体成员有着高度的合作,但往往不存在这种神或宗教。因此,我们认为讲故事在狩猎采集社会中,扮演的角色相当于能约束人们道德的神。
道德故事
为了探索这个想法,我们与Agta Aid合作(Agta是阿尔塔人,菲律宾的一种原住民),收集了四个与Agta这个有着高水平的社会平等和性别平等的狩猎采集群体的故事。每一个故事的目的都是希望通过推广如何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行事来调整社会行为。
其中一个与“太阳和月亮”有关的故事明确地传达了性别平等与团结协作的规范。故事是这样说的:很久很久以前,太阳(男性)和月亮(女性)因由谁来负责点亮天空发生了争执,在一场争斗之后,月亮证明了自己拥有和太阳同等强大的实力,从而它们决定采取换班制,达成一个负责白天的照明、一个负责照亮夜空的协议。
太阳和月亮:Agta讲述的一个关于男女之间的协作和平等的故事。图片来源: Paulo Sayeg
我们还从东南亚和非洲的其他狩猎采集社会里看到了类似主题的场景和故事。在收集的89个故事中,约70%涉及社会行为,这其中包括食物的分享、婚姻、狩猎以及与姻亲或其他群体成员间的互动关系等等。
这些故事还具有其道德维度,故事里有奖励遵守规范的人、惩罚破坏规范的人的桥段。在一个安达曼人的故事中,就清楚地讲说了不分享食物的后果:
先人吃了雷神Bilika的食物??Bilika对此感到非常的生气。过去他常会去闻他们的嘴,看他们是否吃过他的食物。当他发现有人吃了,就会割破那个人的喉咙。先人们因Bilika杀死的那些吃过他的食物的人而痛恨他。最后他们聚集在一起,杀死了Bilika和他的妻子Mite。
大多数故事都是关于平等主义、男女平等和协作。图片来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timecontinue=66&v=FKRNyxs7LN4
促进协作
鉴于我们在狩猎采集者的故事里发现了大量的社会性内容,接下来要探讨的是讲故事是否在实质上增进了合作?我们请了近300名来自18个不同部落的Agta,让他们说出谁是故事说得最好的人。为了评估协作水平,每个人还被要求玩一个简单的资源分配游戏,在游戏中游戏参与者会被分发一定数量的代币(代表大米),他们要将这些代币在自己和部落同伴间进行分配。
总的来说,在那些有着较高比例的会讲故事者的部落里,人们的协作水平也更高,这一发现与讲故事的人能协调社会行为从而促进合作这一想法相符。表明了讲故事在群体上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但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有人会投入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成为一名技术精湛的说故事者。如果成为一个会讲故事的人没有什么好处,那么为何不把这种努力投入到其他活动中呢?
营地里的长辈正在讲故事。图片来源:Daniel Smith
然而我们发现,会讲故事的人似乎会因他们为社区提供的服务而得到回赠。会讲故事的人更受欢迎,这不仅表现在会被人选为未来的营友,还表现在在资源分配游戏中能收到更多来自他人的资源。尽管在Agta社会中,食物分享是件日常发生的事情,但擅长讲故事的人甚至比擅长觅食的人更受欢迎。
与这种社会支持相一致的是,相较于不擅长说故事的Agta人,会讲故事的人的生殖成功率也更高,平均多出0.5个存活子女。
即使在现代社会,擅长说故事的人――无论是小说家、艺术家、演员、还是脱口秀表演者――都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甚至有证据表明,成功的男性视觉艺术家(一种现代的故事讲述形式)比不成功的视觉艺术家拥有更多的性伴侣。
人类已经发展出创作和相信故事的能力。叙事也能通过讲述超出个人日常经验的情境来超越“此时此地”,这或许可以增加对包括陌生人在内的其他人的同情和换位思考。这些特征可能已经在狩猎采集社会中发展成了更精细复杂的叙事形式的先导。
这种类型的叙述包括有道德约束力的神明、有组织的宗教、民族国家和后农业社会中存在的其他意识形态。有些是当今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单独个体联系到一个紧密协作的社区。而这一切或许都始于在篝火边的简单故事。
撰文:Daniel Smith(伦敦大学学院博士)
翻译:二宗主
本文首发于The Conversation,文章链接:https://theconversation.com/why-do-we-tell-stories-hunter-gatherers-shed-light-on-the-evolutionary-roots-of-fiction-88586

为什么我们都爱讲故事?

6. 学会讲故事

        在我们几十年或多或少的工作和生活经验中,对很多问题和现象都会有一定的实践感知,但却很少进行思考总结,并转化为科学的认知。就像我们经常参加的典型事迹报告会,观看的犯罪分子忏悔录。我们能够通过英模的榜样力量感受鼓舞、激励进步,也能通过罪犯的悔过自责受到警醒、强化自律,但我们往往看到的只是表象,甚至会把它当作形式主义,其实这些都是利用故事来影响团队的专业操作。
  
  
         我第一次从概念上了解故事的魔力,是读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前不久,kindle推荐了肖恩.卡拉汉的《不会讲故事,怎么带团队》,算是对故事的意义、如何讲好故事有了更为系统的认知。结合自己的工作和思考,把一些浅显易懂的观点总结、重组、分享给大家。
  
         从大众容易理解的角度,故事的影响力可划分为3个层级:
  
          1.一般故事给你流水账, 比如普通讲述者口中的事情经过、小学生写的日记等;
  
          2.好故事给你画面, 比如高效沟通者叙述的事情经过、图文并茂的故事会等;
  
          3.最好的故事给你感受, 比如受过专门训练人员的动人演说,或者一部伟大的小说、影视作品的精彩片段等。
  
         尽管区分层级优劣,但不容置疑的是, 故事这种文学体裁,在影响力方面有着天生的优势。 所以,我违背一般的叙事逻辑,在论述故事的重要意义或作用之前,先介绍一下故事的影响力效果,以便大家更清晰地理解后面的内容。
  
         可能是文化习惯的差异,肖恩在书中较为分散地论述了故事的意义和作用,诸如激励进步、建立信任、充实文化、创造价值、提供愿景、传递教训等,但从其主要特点和能力上看,我想下面5点已经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
  
          1.故事更便于记忆。 在日常和朋友的闲聊中你会发现,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历了很多事情,可大部分经历都被遗忘了,除了那些被我们变成了故事的经历。认知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研究得出结论“故事比单独呈现的事实好记22倍”。而且,从故事的影响力层级来看,越好的故事也越容易记忆。我们都知道人类记忆图像的能力非常强,好的故事便能够呈现给我们画面感。再往下深究一点,能够引发情绪的事情更容易记忆,就如记忆大师艾德.库克所说, “我们更容易记住感兴趣的和不寻常的事情”。 
  
          2.故事能传达情感。 当我们听到一则动人的故事时,更多的血液会注入我们的脑干,我们能感受到他人的情感状态。用神经科学家贾科莫.里佐拉蒂的镜像神经元理论可以解释,听者的大脑活动与故事讲述者的大脑活动是同步的,甚至还不止如此。再加上记忆和联想能力,我们能通过他人的行为判断他们的感受和想法,甚至预测他们的行为。因此, 人们会忘记你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但却永远不会忘记,你让他们感受到了什么。 
  
          3.故事能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简单化。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单位或公司,都会有其特殊的传统文化或价值观。然而,真正撑起这些抽象概念的,并不是团结、荣誉、责任等词汇,而是在这个国家或单位里广为流传的故事。一个国家的文化很难改变,原因就在于撑起国家文化的诸多故事早已深入人心。我曾问过刘老庄连的战士,你们的连魂是什么,他们大多记不住,但却对刘老庄82勇士的抗战故事耳熟能详,是这些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官兵用实际行动捍卫和传承着“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而不是干巴巴的口号。
  
          4.故事能够影响行为。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说过,“领导力的主要传达媒介就是故事,通过讲述故事来影响个体行为、想法和感受”。比如成功类故事、愿景类故事、教训类故事等,都是通过分享具体案例,把必要的信息和情感传递给他人,以影响他人的行为。这其实就是利用了“社会认同”现象,也可归结为人类善于模仿的天性。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我们常用先进事迹报告会来引导鼓励积极行为,也会用罪犯忏悔录来警示约束错误行为。特别是教训类故事,情节越尴尬,效果越显著,因为没人想再经历这样的尴尬。
  
          5.故事能改变他人的想法。 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证实性偏差,即:我们把自己的想法强推给想要影响的人时,后者会不自觉地拼命抵制,一旦抵制成功,他们会获得成就感。当我们想要通过严密的逻辑来改变他人想法的时候,恰恰激活了他们的证实性偏差,他们会有一种内在的保护机制来对抗,甚至通过扭曲事实来维护他们自己的观点。但是,通过讲故事,可以绕过证实性偏差,听众不会觉得你是在把观点强推给他们。因为,人有一种非常原始的欲望,就是想要知道下一步发生了什么事情,分享故事的时候,听者会倾向于把故事主动拉向他们。所以,先讲故事,把论证留到后面,是改变他人想法的首要原则。
  
         当然,故事的魔力远远不只于此,而且具体的操作也非常有专业深度,比如通过创造故事来影响领导决策、改变公司文化、推动变革计划等,这都需要非常深入系统地学习、理解、研究和实践。
  
         这里所说的好故事标准,不是从影响力的角度来判断,而是从具体的操作层面,来描述一个好故事应具备的特点。当然,具备了这些特点,也就具备了好的影响力。
  
          1.好故事一定要适用于对象。 人们更容易受到与其自身相似的组织或个人的影响。所以,我们讲述故事首先要搞清楚对象是谁,得让大多数听众感同身受。比如我们想要在陆军的某个单位宣扬某种积极的行为,通过讲述一名装甲车驾驶员的典型事迹,就远比讲述一名空军飞行员的典型事迹有效得多。
  
          2.好故事一定是具体的、明确的。 一个完整的故事框架结构,一般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相互关联而又相对独立的几个事件、相关的人物和对话等。只有把故事的细节刻画清楚,才更容易产生画面感和代入感。特别在我们讲述正面故事激发动力时,具体的、明确的故事,也能给大家树立起做什么、如何做的清晰样板。
  
          3.好故事一定要能高度唤起情绪。 沃顿商学院营销学教授齐纳.伯杰在《疯传》一书中,把情绪作为信息是否容易传播的6大因素之首。而最容易激起强烈情绪的故事,无非是关于死亡、孩子安全、性和权力的话题,这在心理学上叫“生理唤起”,即使只在标题中出现相关的字眼,便足以调动人们原始本能的兴趣。此外,伯杰还总结了一系列高度唤起情绪,比如畏惧、兴奋、好笑、愤怒、焦虑和厌恶等。
  
          4.好故事最好是短小的。 按照肖恩的故事吸引力曲线,只有顶尖的编剧、剧作家和小说家能够创作出吸引力极高的大故事。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讲故事技巧,但是一旦超过了一定限度便会跌进恐怖谷里,显得做作、牵强和无趣。更好的做法就是多讲生动形象、容易引起共鸣的小故事。
  
          5.好故事一定要有实用价值。 要让一则故事被反复讲述和传播,它的实用价值就必须与大多数人有关。这时,你的故事就需要涉及生活的重大方面,比如育儿、职业、家庭、运动、健康和生存这些大多数人都关心的主题。所以,想要故事发挥更大的影响,除了要确保故事包含实用信息之外,还要让故事与更广大的人群有所关联。
  
         现在我们对故事的意义及判别标准有了基本的认识,那么如何在实践当中加以运用,绝非只有事迹报告会那么单一,需要融入我们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才能让沟通更加高效、影响更加深远。
  
          1.要养成分享故事的习惯。 无论在日常聊天,还是布置工作、传达指示、沟通谈判等场合,尝试着在表述中加入故事。通过故事来提高讲话的质量、受众的反响、沟通的效果等,再用故事起到的积极作用带来的成就感不断自我激励,形成良性循环,养成分享故事的习惯。当然,前提条件是必须善于发现故事、记忆故事,并及时更新故事。
  
          2.要学会创造故事。 故事其实是一种文学体裁,所以他不必要是真实的,可以是创造出来的。肖恩创建的轶事公司,其主要业务就是帮助知名企业发掘和创造故事,以改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发展。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创造出以解决某种特定问题的模式故事。比如连接类故事、澄清类故事、战略类故事、影响类故事、成功类故事等。
  
          3.要借助故事塑造正面形象。 人们以为是人在塑造故事,可实际上是故事在塑造人。我们花费很长时间努力塑造的正面形象,可能在一瞬间就土崩瓦解,仅仅一个关于自私自利的故事就能迅速毁掉信任。所以,无论是领导者还是一般职员,如果你不想成为负面消息里被人议论的主角,那就最好不要干让人讨厌的事情。
  
         去年,我们举办了一期TJ故事会,由各单位选派代表讲述身边的正面故事。有几名讲述者令人印象深刻,其中就运用了较为专业的技巧,这个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下面列举几种好学常用的技巧。
  
          1.一开始亮明主题。 即先讲缘由,再讲故事,能显著增进听众的理解和记忆。说明缘由的时候,既要激发听众的好奇心,又不能泄露太多信息。说完缘由之后,让故事自然而然地展开。
  
          2.讲出人意料的事情。 这个意外不见得要有多大,但至少要传达一些听者不知道的事情,可以让听众有所触动。比如我们都知道王某平时表现一般,但在某次执行任务,他竟为了集体牺牲自我,这种反差带给人的触动,远比一个平时表现英勇的人做了一件大家都认为很正常的事情要大得多。
  
          3.善于用感官深挖。 在故事会中,不少单位利用PPT播放与故事相关的照片,起到了不错的效果。如果选取的背景音乐十分应景,那就更容易得到好评。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刺激似乎能够更好激发情绪。就像史馆的惯用陈设,实物、照片是骨架,故事则是灵魂,二者缺一不可。
  
          4.时刻关注听众的反应。 在口头沟通里,讲述者需要时刻关注对方能否理解并记住自己的话,通过观察听者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或语言回馈,及时地做出调整,能够使沟通更加顺畅。
  
          5.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心理学中有个现象叫曝光效应,即:我们对一件事情,听说得越多,就越容易接受他,甚至喜欢上。讲述者不断重复某个重要的故事或细节,能够让听众更加容易接受。

7. 我为什么要讲故事

对于写作,我希望自己可以在写故事这个垂直领域深耕。
  
 首先,好的故事可以影响人。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我们无法通过智力去影响别人,而情感呢,却能做到这一点。人类可以利用理性去解决很多问题,但是需要说服和影响别人的时候,光是有逻辑是不够的,这需要一种工具,一种桥梁,使得彼此双方能够相同,甚至产生共情,这种工具,就是故事。
  
 回望自己的人生,影响我人生观、价值观的其实都来自于故事,如大学的时候看到佛陀的传记,通过星云大师讲述的佛陀一个个震撼人心的故事,让我对这个人有了更立体的印象,心想,像他那样活才有意义;通过像《勇敢的心》、《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这样的电影后,我看到了一个人内在的力量是无穷大的,这些电影也在全世界给无数人带来了相同的影响,可见一个好的故事的影响力。
  
 另外,听故事就像是在进行一场时间的旅行。
  
 当我在听别人故事的时候,就像是在他的内心世界中旅行,当一个人能跟我讲述他的故事,说明他已经充分信任我了。
  
 故事是一个有着神奇魔力的东西,在一个个故事中,我的情绪被充分调动,我跟着他们哭,跟着他们笑,跟着他们从绝望到希望,我在他们的故事中看到自己,也在他们的故事里成长。
  
 人没有办法同时活很多段人生,但是我们可以从不同人的故事中体验不同的人生,听故事可以一定程度上拉长自己的生命宽度,拓宽自己的认知边界。
  
 其次,我希望自己活成一个有故事的人。
  
 可能过早地接触了一些英雄故事,骨子里我就对循规蹈矩的模式不感兴趣,自己的人生也没有跟身边的同龄人一样,我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在这一路上,跌爬滚打,我经历了种种不同的事故后,我收获了快乐、金钱、友谊、善良、坚定以及一颗温柔的心,当我讲述自己的故事给别人时,有的人也能从中汲取到力量。
  
 我希望自己能在生活的大洋里继续磨练自己,继续去经历风平浪静和波涛汹涌,去累积更多的故事,在这过程中锤炼自己的灵魂,领悟生命的真谛。
  
 活了三十五年,我深信一个道理。人不能被任何人改变,但可以被影响。影响人的方式,最有效的就是写作和演讲,而好的作品和演讲背后是故事。而最好的故事,是自己的亲身经历,自己通过实践、体验,得出的总结。我时刻准备着收拾简单的行李,随时上路,去开始我的征途,我想象中完美的死亡永远都是在路上的,而不是在一个温柔乡。
  
 最后,我也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会传播故事的人。
  
 虽然我喜欢听故事,但我更喜欢把自己听到的故事讲述给别人,其实这背后的理由很模糊,仔细想一下,当我听到感动到我或激励到我的故事后,那种感受很棒,会激发出我内在的动力去学习故事主人公的特质,我发觉我有这种执着,希望更多的人能体验相同的感受,希望这个世界因为这些故事而变得好一点点。
  
 我也渴望有朝一日,我能像星云大师那样腹有诗书,将一个个看似天大的难题,用一个个小小的故事就化解人们内心的愁苦。
  
 好的故事,也需要好的传唱者,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刻意地练习,成为一个好的故事创作者,一个好的讲故事的人。

我为什么要讲故事

8. 学会讲故事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讲“故事”,会激发另一个人想起相关的“故事”,人类的交流也总是以互相提醒的讲“故事”方式进行,从而使沟通变得顺畅。能把故事讲好,也是擅长演讲的关键性步骤。那如何能把故事讲好呢?礼仪专家戴晓雪提出了三个建议:
  
 第一,要有细节。一个优秀的好故事有一个特征:过程比话题重要,讲故事的方式比故事本身重要。具体的事物更容易调动人们的情绪,也更有煽动性。
  
  
 
  
 第二,善于运用对话。大段地运用人物对话,可以让你故事里的人物更加鲜活。自己平时在写作时习惯用“转述”写故事,现在学了一招,在以后的写作中不妨尝试用人物对话来推动情节发展,这样的故事肯定就“活”了。
  
  
 第三,故事情节要有转折。通常讲故事要有五个“W”(Why、What、Where、When、Who):是什么、在哪儿、有什么人、什么时候和为什么。在戴晓雪看来,还需要有一个“W”,好故事的走向应该像“W”的形状一样跌宕起伏。
  
 听故事是普通人的天性,人们都爱听曲折离奇的故事,其实好故事也是一定套路的。当然,讲故事的人有丰富的人生经历的话,才更具备打动人的特质。人们喜欢听普通人逆袭的故事,就是因为这种令人信服的故事更能打动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