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员工一年40万收入,为什么还频频辞职

2024-05-18 02:46

1. 华为员工一年40万收入,为什么还频频辞职

虽然华为的待遇非常好,但是还是会有人离开,是什么样的事情,让他们放弃这么好的条件离开公司呢?我们看看网友怎么说?

网友一
辞职不是不工作了,可能就是想换一个地方去赚钱,少忙一点,留一点时间陪陪家人。
网友二
我还有几年才到30岁,可是我现在已经不想那么努力的工作了。现在我算年轻,但是脊椎已经有很大的问题了,而且头上都已经有了白头发,我工作也没有那么拼,真的很讨厌加班,后来想一想,还是自己的健康比较重要。一咬牙就辞职了。不然整个人特别难受,什么都做不好。觉得自己完了。


网友二
不要总是想着别人的收入高,他们赚钱比自己多,那他们肯定有厉害的地方或者承受了特别大的压力。可能我们去了以后会受不了,有多大的心做多大的事情嘛。天天想着别人的生活也没有用啊,做好自己的就好了。
网友三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烦的事情,工资高人家也不一定要一直待在华为啊。像华为这样的公司肯定工作特别累,干久了身体可能会不舒服,所以干几年赚钱了去做一下别的也是可以的。



网友四
现在赚钱虽然重要,但是身体还是要注意的。身体没了什么都没了啊。所以累了就休息吧。

华为员工一年40万收入,为什么还频频辞职

2. 43岁的他,失业离婚、负债200万元,在仓库里成立了华为,你怎么看呢?

古人都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说明从古至今都讲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自身能力逐步提升匹配你的职位才能水到渠成,否则举步维艰。
亦如我们做交易,总想着一口吃个大胖子,结果到头来肉没吃到,反而自己肉疼。循序渐进,掌握自己,才能把握市场!


做人如此,做公司,干事业更是如此!
提起任正非,相信没有几个国人会不知道。他和他带领的华为,俨然是中国民族企业的标杆和学习榜样!可以说,任正非就是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崛起的商界教父级人物。


在公司成立初期,任正非就为员工的薪水而忧心忡忡!
而如今的华为却大变样,任正非曾曝光:在2000年的时候,他常常在午夜惊醒,醒来时一身大汗,嘴里念叨着不停,就当时华为的开支而言,每月员工的工资总额高达3亿人民币。


这庞大的数字让他整日睡不着觉,想着万一哪天公司发不出钱来,这该怎么办?
任正非曾告诉员工要有承受力,讲诚信,在华为这个集体中要牢记核心原则,然后才能成长起来。


他曾在采访中谈到了华为如何在危机感中持续领先,华为的股份结构,也谈到了轮值董事长运作机制,还谈到全球化网络安全如何应对。
他的很多理念在公司的发展中,适时根据公司发展战略,逐一落地。
这么多年来,华为的发展,在业内有目共睹。不仅是业内,在社会上,民众对华为的认可也很高。


任正非的一生就是一个大写的中国奋斗故事,他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有荣光也有波折。
当然,他的成功既有个人的努力又有时代的造就。他到76岁的高龄依然在工作,成为华为的符号和象征,这与他的个人魅力和铁腕管理方式分不开。


任正非将一生的经历写入了自传中,从贵州安顺顺宁县贫困村庄出生成长、求学到特殊历史时期父亲被批斗,大学毕业后当兵后来转业到国企,却给所在企业造成巨额亏损,最终被除名。
43岁的他,失业、离婚、负债200万元,在破旧的仓库里成立了华为。30年后,华为成为首屈一指的高科技大企业。


外人只看到了风光,但30年间的艰辛与磨难、绝望与坚持、战斗与拼杀,唯有任正非能切身体悟。
他将一生走过的路、品尝到的经验教训都写进了《任正非传》中,任正非和华为推崇“狼性文化”,是市场和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平定了无数的风波和动荡,作为一家企业,必须有“狼性”才能活下去,做大做强。

3. 被华为开除,这家经历企业史诗级巨亏,网友:活该

提到代工厂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特别是为苹果、小米等一线品牌代工的富士康更是人人皆知,但是其他在代工领域还有这许多的存在,比如外资企业伟创力便是其中之一,不过最近这家企业为自己的作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对于伟创力这家美资代工企业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但是他一直都是小米和华为等国产品牌代工厂家之一,同时也是唯一一个在国内坑了华为的公司。 
  
 
  
 事情发生在美国出台针对部分企业的名单之后,当时在珠海伟创力有着价值7亿元的物料和设备,在华为车队正在装货准备运回华为的时候,伟创力高层突然命令珠海工业园阻止华为带走物资并强行扣留了超过1个月。
  
 
  
 此举直接导致了华为的巨大损失,导致其在最近被华为正式从供应商中开除,直接导致珠海园区上千员工无事可做,财报利润同比下降60%。对于这种企业只能用活该来形容。

被华为开除,这家经历企业史诗级巨亏,网友:活该

4. 华为裁员1100人,有多少中年人,最终输给了无能为力的35岁呢?

中年危机,如今在到处贩卖社会焦虑的环境下,对于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能力和年龄的不匹配,认知和知识结构的提升遇到瓶颈这些问题,就足以让人产生焦虑感和危机感了。
对于对多数中年职场人来是说,在中年危机和疫情两大冲击之下,让2020年的开头,就让这群中年人倍感压力,这届中年人真的有点难,那么都难在哪里呢?
华为被曝出公司内部裁员了1100人,董事长任正非知道后更是直接痛批裁员的领导数目寸光。消息一出,引发了大家热烈的讨论,有一批人选择支持华为裁员的做法,他们是这么说的:
“疫情之下,大家都不好过,裁员是为了让其他更多的员工有饭吃,可以理解”
“裁员本身就是企业维持自身发展,做出的一种合理的经营手段,为什么一到华为身上,就不行了呢?说不定人家真的遇到危机了呢?那些说不裁员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华为即使是裁员也会给到足够的补偿,人家裁员也能让你心服口服。”
当然,自然也会有一些反对的声音存在:
“任正非的观点都觉得不应该裁员,这个高管哪里来的勇气?是不想干了吗?”
“裁员可以,但是即使是华为,也得考虑一下员工的感受吧,这时候裁掉人家,下一份工作的着落都不知道在哪里?”
“相信华为不会因为多发了这个几个人的工资,就活不下去了吧,应该不会吧,不是说不会亏待和华为一起奋斗过的人吗?”
大家的说法不一,各自有各自的观点道理,今天我们不讲华为,我们来和大家讲一讲裁员,裁员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其实是一种正常的经营手段,其主要目的就是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和支出,保持一个良好收支平衡,以保证公司能持续良好经营发展下去。

既然裁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替公司省钱,那么从公司的角度来讲,裁掉什么样的员工,对于公司来说既影响相对不是那么大,付出的成本也是相对较低的呢?
做过人力资源HR的人都知道,当然是那些平时能使劲骂不还嘴,身上背着房贷车贷,工作上不敢发生任何差错和闪失,拼尽全力只为保住自己工作的中年人。
对于企业的管理者来说,这些群体是性价比最低的一类人,精简掉这群人,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杠杆效应,那么性价比低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相比于刚刚毕业的年轻人,有想法,有梦想有冲劲,想实现自己人生价值,这群在职场上混迹了几十年的老油条,虽然有能力和经验,但是人家工作就是为了每个月能还完房贷和车贷,在自己的岗位上奋斗了几十年还在原地踏步,甚至只有一点点小起色,这群人对于升职加薪早就已经没什么期望了,自然也就会出现每天上班就是来混工资,没创新没想法,占着位置不做事,只要自己不犯错就好,而且还不好使唤,在公司凭借自己的资历倚老卖老。
虽然刚毕业的年轻人一没能力,二没经验,但是人家好用啊,说什么就做什么,执行力强,能加班精力旺盛,最关键的是你一个月工资能使唤人家刚毕业的大学生2-3个月,要是自己是老板,傻子都知道怎么选。
另外一方面,对于华为这样的企业来说,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技术领先行业和世界,里面中年员工多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想必大家都听过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月过中秋清辉减,人到中年万事休。当代的职场中年人,有时候休不休,已经不是自己决定的,即便你不想休,也得休。
很多人觉得中年裁员失业那至少得是40-50岁那个年纪,但是如今90后都已经感受到了中年危机的提前到来,更不用说已经踏上中年人生的上班族了,过了35岁这道坎,你就需要小心了,行业瞬息万变,就像疫情一样突如其来。

你以为中年危机离自己很远,但是现实往往是提前到来。
1.2017年,海尔裁掉10000多名中层。
2.2019年,腾讯裁撤10%的中层,为了让出更多的管理职位和机会给更多的年轻人。就在同一年,京东也宣布了要裁掉10%的高管。
我们按照一个人正常的职业生涯发展历程来看,做到一个企业的中层一般需要5-10年的时间,而这段时间对于多数人来说,也恰恰是自己进入35岁的一个转折点,要升要降还是原地踏步,就看这个人生节点,其实过了30岁之后,多数人的职业生涯多多少少都会发生改变。
种种事实都在告诉我们:中年职场,即使混到了管理层,安全感也不是绝对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你的年龄在职场上可以掩盖你的大部分优势和竞争力,让你自己觉得你比不过现在的年轻人了,在领导的眼里,也到了该把你换掉的时候了。
前段时间,华为甚至不惜可能要赔偿10亿元风险,定向清退35岁以上的老员工,共计7000人。
记得马化腾在香港战略会议上问同事:“目前腾讯一两千个总监里面,30岁以下的员工有多少人?”同事的回答是:“不到10人。”马化腾立马变了个脸色,很惊讶也很诧异,就连腾讯这样的公司,员工规模达到几万人的公司,中年员工的比例在管理层几乎是100%的,可想而知,如果对管理层入手,中年危机很普遍,而且基本每个人都有。
之前看到过这么一句话:30岁之前,拼命拿身体换钱,30岁之后,拼命拿身体保工作,钱少一点也没关系。
不得不承认,中年危机比我们想象的要要来得更早,代价更大,更普遍。
那么,很多人肯定会问,为什么是35岁而不是40岁呢?
美国的payScale对世界各国巨头企业员工平均年龄做过调查,IBM,戴尔,诺基亚这些公司员工的平均年龄都在35-37左右,谷歌只有29岁,facebook只有28岁,而平均年龄最大的公司惠普,员工平均年龄是41岁。
你有没有发现,越是优秀和顶级的公司,都在完成公司的大换血,追求员工年轻化,当然我们不否认一部分老员工存在的意义,我们这里的意思是这部分留存下来的中年员工仅仅只是占据很小的一部分,在加上中国人中庸的思想,凡事什么都喜欢取中年,所以在30-40岁之间,把35岁当做了人生的一个坎或者说是一个转折点。
但是中年职场的难不仅在于价值,核心竞争力的降低,想要再往上爬已经很难,更难的在于对于那些已经小有成绩,处在行业金字塔腰部的人来说,保持自己的稳定的现状不被裁掉也很难。
有的时候,身居高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也很容易一下子跌落到平地上。

记得马云曾经说过:
现在的年轻人能996是是一件好事,你们应该感到幸福,有的人想996都没资格996。
任正非曾说:
“华为是没有钱的,大家不奋斗就垮了,不可能为不奋斗的人支付什么。‘’
“30多岁年轻力壮,不努力,光想躺在床上数钱,你觉得有可能吗?”
对于很多过了30岁的人来说,其实很多人已经打算过着退休的生活了,也不是完全丧失对生活的信心,就是感觉到了30岁还是这样,未来的发展前途也不大了,很多时候想改变也是心有余力不足,很无奈。
30岁之后,人的各项身体机能明显开始走下坡路。
自己公司的一位同事,今年刚刚走进30岁的大门,因为负责公司方面的宣传工作,最近这几个月比较忙,一直在家里工作到12点左右才睡觉,连续加班了半个月左右,人直接进医院了。
但是他手底下带的几个小伙子也是陪着他一起做项目,人家可能比他睡得还要晚,明天起来上班照样精神十足,确实年龄在很大程度上拉开了差距。为什么现在一些互联网公司都在换血裁员,就是年龄的差距和身体的原因,年纪小加班熬夜其实基本没什么影响,睡一觉明天照样能起来上班,但是年纪大了身体就跟不上了。
什么996,什么007,对于30岁之后的这个年纪的自己来说,每一次熬夜和加班就是等同于慢性自杀,加一次班熬一次夜,可能自己要好几天才能慢慢回归神来,但是不熬夜和加班,明天你可能就不用来上班了。
正如那句话说得好:时代要选择抛弃你的时候,连一声招呼都不会打。

其次进入中年不得不说的就是家庭的责任。
中年很多时候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年里,在工作上既要看老板脸色,回家害的伺候老的小的,做儿女好榜样,做一个合格的父亲和丈夫。
记得演员讲姜文在《狗日的中年》里面说过:
“中年是一个卖笑的年龄,对着老板笑,对着家人笑,对着子女笑,既要取得老人欢心,也要给自己的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还要对自己的上司阿谀奉承,为了面子,房子,车子,票子在不停变换着角色。”
20岁刚出头的时候,觉得努力拼搏,努力奋斗,做好的自己的事业才是自己工作的中心,年轻的时候可以毫无牵挂,你有且只有你自己,你可以去尝试你想做的事情,哪失败了,还可以起来。
马云最近在最近的一次直播上表达了对于年轻人压力大的看法:
年轻人压力大是好事,难道就年轻人压力大吗?年纪大的人就没有压力吗?大家都有压力,年轻人倒了还可以起来,但是对于那些年纪大的人来是说,一旦倒了就很难再重新来过了。
到了中年,人生的脚步也确实越来越沉重,身上的责任和担子也越来越大,相比于20岁说走就走,多数人中年少了几分勇气,多了几分谨慎。
这样的员工,老板又怎么会花重金留下来呢?

第三,时代在进步,优秀和成本越来越高
信息化的时代,打破知识传播的壁垒,优秀的成本越来越高。以前在找工作的时候,如果一个人有了在一个行业工作好几年的工作经验,我们一般认为都会觉得他的能力很强,很大程度上认为年龄就是经验和能力的度量衡,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
随着大学毕业生的逐年增加,无形之中拉高了就业的门槛和整体水平,如今获取信息渠道越来越多,成本越来越低,经验之谈已经不足以成为中年人在职场上的核心竞争力,而且往往那些越依靠资历和经验的员工,往往就越会出现在裁员名单上。
时代变化和发展的速度太快,优秀的成本越来越高,保持优秀也越来越困难。
举一个很现实的例子,70,80后那个年代的人需要考上好一点的大学几乎全靠自己的努力,因为那时候的大家都没钱去上补习班,但是对于出生在这个时代的孩子来说的,上各种各样补习班似乎已经成为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且多数家庭基本都承担得起这些费用。
父母在孩子身上花费的资源和金钱,其实就是想让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试想一下,等这群孩子成长到和自己一样的年龄,你还觉得你有机会赢过他们吗?
如果换做当时的你,你还有信心说出自己比这些孩子厉害吗?
对于中年的自己也是一样,虽然前期很多人在职场打拼奋斗沉淀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但是感觉越来越跟不上时代,能力要求高的工作自己没资格,只能干一些体力性的工作,但是即使是出卖劳动力的工作,人家还比你更加专业,更加拼命。
以前觉得拿得出手的本领,现在感觉满大街的人都会。
知识,资源,教育等等获取的成本越来越低,速度越来越快,知识更迭太快,眨眼间可能就是一番新天地,当你工作时间长了,人老了,知识也就落后了,就算晋升到了管理层,你也很难明白“后浪”们,更别说带领他们工作了。
写在最后:
对于多数人来说,大家进入人生的中间阶段,生活多数时候不会按照自己所想的那样发展,我们还是在拼命为了生活,为了能多赚一点钱。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之所以人生当中有很多很多我们不能轻易得到和改变的东西,奋斗的意义在会格外让人珍惜,从一无所有到衣锦还乡,奋斗和坚持的意义,总会鼓励我们一步一步继续往前走。
加油,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