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历史问题

2024-05-15 07:03

1. 有关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历史问题

1前兆:经济过热,泡沫经济比例过大,投机性经营,虚拟经济远远超过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2这种情况分两个情况,第一个是胡佛时期,资本家是自发销毁产品,以保持产品高价位运行,如果选择投入市场,由于市场产品生产相对过剩,供过于求严重,会导致产品价位过低,所卖的价格远远低于成本。为了保证成本,不至于破产,资本家必须销毁产品,使供应产品减少,保持高价位。
第二个情况是罗斯福时期,政府给与资本家补贴,鼓励资本家缩小生产规模,销毁产品。所造成损失由政府补贴弥补。原因和第一种情况一样。
为什么不用来救济。我觉得这问题根本不可能。且不论当时美国奉行个人自由主义,认为贫穷是个人懒惰造成的。政府不应该对穷人有任何救济,否则会助长穷人的懒惰。如果你是资本家,你将产品免费给穷人,请问还会有人买你的产品吗。资本最终目的只是赚钱,一切阻碍赚钱的行为都不可能做,救济对于当时的美国资本家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事。读历史,切忌拿今天的眼观看过去,否则是得不到结果的

有关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历史问题

2.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特点一,范围广。过去危机只发生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里。但这次危机则席卷整个世界资本主义世界,既波及到资本主义国家,也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另外,这次危机也影响到工、农、商、金融等所有一切经济领域,这也是过去任何一次危机所不及的。 特点二,时间长。以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般是几个月,最长的是一、二年。危机后经历短期的萧条,便转入复苏,而这次危机前后持续了5个年头(1929-1933年)。 这次危机持续时间之长,是以往任何一次危机所没有的。 特点三,破坏性大。:(1)工人大量失业,劳动人民生活恶化。失业队伍的增加,随之而来的自然是工资降低,生活水平的下降。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无着、流离失所。(2)销毁商品、生产破坏。一方面是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参考资料:  http://www.sydjy.cn/bbs_list.asp?Id=1099

3. 关于经济危机方面的知识,要通俗易懂,1929经济危机的详细(不是仅仅历史书上那些,详细!)

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周期性生产过剩。它表现为产品大量积压,企业纷纷倒闭,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人数剧增,信用关系严重破坏,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陷于混乱和瘫痪。1825年,经济危机第一次在英国爆发一后,每隔 8~10年重演一次。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空前的大危机。
爆发的根本原因: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1]的矛盾(生产相对过剩);
直接原因: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供求矛盾尖锐,贫富分化加剧;股票投机过度;信贷消费过度。

关于经济危机方面的知识,要通俗易懂,1929经济危机的详细(不是仅仅历史书上那些,详细!)

4.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题目谁有?

一、选择题  1. 20世纪20年代,美国普遍推广分期付款的销售方式。1924~1929年,美国分期付款销售额增长了3/4。对此一现象认识错误的是( )  A.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 B.使得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扩大  C.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D.促进了美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2.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加剧。加剧这一矛盾的因素有( )  ①国民收入分配不均 ②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过多 ③股票投机活动猖獗 ④工商企业大量破产倒闭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  3.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拯救了资本主义制度,使资本主义再次充满活力。这主要是指“新政”( )  A.阻止了法西斯上台,维护了世界和平  B.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  C.更多地运用科技成就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D.加强了中央集权,稳定了资本主义  4.罗斯福在1933年就职演说中说:“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敌入侵时一样,把那种大权授予我。”这主要说明( )  A.罗斯福推崇专制主义 B.美国面临着外敌的入侵  C.罗斯福要加强政府的经济职能 D.美国受危机打击特别严重  5.美国“罗斯福新政”在农业上采取的措施,实质上是为了( )  A.加强美国内部的农产品竞争  B.提高农民的消费能力以使市场复苏  C.保障农民的权益以缓和阶级矛盾  D.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稳定农产品价格  6.在罗斯福推行的新政内容中,美元贬值成为摆脱经济危机的重要措施。这一措施( )  A.稳定了世界经济形势 B.是美国摆脱经济危机的最核心措施  C.推动了美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D.直接提高了美国国内人民的消费能力  7. 1929经济危机由美国很快波及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这主要是因为( )  A.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B.资本主义世界联系加强,已经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  C.美国掌握了世界政治经济霸权,对世界市场有重大影响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各国经济联系加强  8.罗斯福新政与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共同点不包括( )  A.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与管理得到加强  B.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条件  C.进行社会改革,缓和社会矛盾  D.大规模推行国有化政策  9.英国著名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凯恩斯主张:由政府采取赤字财政政策,扩大开支以弥补个人消费和私人投资的不足,弥补那只看不见的手──市场经济自动调节的缺陷。在这一经济思想的指导下,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  A.积极推进新技术革命 B.扩大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  C.谋求建立经济区域集团 D.努力扩大财政支出  10. 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经济”兴起的主要背景是( )  A.美国的新科技革命刚刚兴起 B.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C.美国参与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 D.美国重视教育事业发展  二、材料解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材料二  1934年1月30日,美国国会通过《黄金储备法》,授权总统在美元原来价值的50%~60%之间的幅度上固定它与黄金的比价。法律通过后,罗斯福宣布美元贬值为原值的59.06%。美元的贬值,使债务人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而国库则由于保有黄金,在美元贬值中获利28亿美元。购买黄金和美元贬值使联邦政府逐步从私人大银行家手中夺得了对国家货币政策的主导权,为美国经济制度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材料三  罗斯福逝世时,中国共产党在《新华日报》上赞扬罗斯福使美国“渡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并说明其目的。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元贬值的影响。  (3)结合当时中美关系,分析材料三的观点。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为美国带来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超级经济大国的实力地位为发展科技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手段,为保持超级经济大国和军事大国地位,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施了对科技的强有力的干预和调整政策……  材料二  20世纪初,发达国家的科技因素在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中所占比重只有5%~10%,20世纪90年代初增加到60%~80%。……随着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并没有在发达国家出现以往的物耗和能耗大幅度同步增长的情况。1983年西方国家先后走出经济滞胀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在于新科技的发展。  材料三  1970~1979年,美国农业人口由占总人口的5%下降到3%,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30%下降到13%,从事服务业和信息业的人口从15%上升到72%。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成为当代世界头号科技大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新科技革命对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  (3)材料三反映出美国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D 2. A 3. B 4. C 5. D 6. C 7. B 8. D 9. B 10. B  二、材料解析题  1.(1)措施:强制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国家对农民损失给予补贴,用税收杠杆保证不超过国家规定的农产品生产定额。  目的: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从而缓解经济危机。  (2)刺激了出口,使美国逐渐摆脱经济危机;减轻了美国人民的债务负担,增加了国库收入;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3)罗斯福新政改善了美国人民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使美国暂时摆脱了经济危机。罗斯福去世时,中美正在合作抗日,两国具有共同的利益,所以中国共产党对罗斯福新政表示赞赏。  2.(1)第二次世界大战增强了美国的实力,美国政府积极开展新科技革命,不断加大对科技的扶持和资金投入。  (2)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了生产中的物耗和能耗,缓解了经济危机。  (3)美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空前发展。  
满意请采纳

5. 简明介绍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原因

经济危机(Economic Crisis)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 。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普遍的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的冲击。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必然结果。由于资本主义的特性,其爆发也是存在一定的规律。 
经济危机是指经济系统没有产生足够的消费价值。也就是生产能力过剩的危机。有的学者把经济危机分为被动型危机与主动型危机两种类型。 
所谓被动型经济危机是指该国宏观经济管理当局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出现经济的严重衰退或大幅度的货币贬值从而引发金融危机进而演化为经济危机的情况。如果危机的性质属于这种被动型的,很难认为这种货币在危机之后还会回升,危机过程实际上是对该国货币价值重新寻求和确认的过程。 
主动型危机是指宏观经济管理当局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采取的政策行为的结果。危机的产生完全在管理当局的预料之中,危机或经济衰退可以视作为改革的机会成本。 


产生经济危机原因 

经济危机可能是: 
★经济政策错误 
★原材料紧张,尤其是原油危机 
★自然灾害 
★全球化的后果 
★金融政策错误

简明介绍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原因

6.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启示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一场前所未有、波及全球、毁灭性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改变了人类的历史,几乎终结了资本主义制度,并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远因。

1929年10月24日,美国迎来了它的“黑色星期四”。这一天,美国金融界崩溃了,股票一夜之间从顶巅跌入深渊,价格下跌之快连股票行情自动显示器都跟不上。从1929年10月29日到11月13日短短的两个星期内,共有300亿美元的财富消失,相当于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总开支。但美国股票巿场崩溃不过是一场灾难深重的经济危机爆发的火山口。

当时纽约流行一首儿歌:“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随着股票巿场的崩溃,美国经济随即全面陷入毁灭性的灾难之中,可怕的连锁反应很快发生:疯狂挤兑、银行倒闭、工厂关门、工人失业、贫困来临、有组织的抵抗、内战边 缘。农业资本家和大农场主大量销毁“过剩”的产品,用小麦和玉米替煤炭做燃料,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使这条河变成「银河」。城巿中的无家可归者用木板、 旧铁皮、油布甚至牛皮纸搭起了简陋的栖身之所,这些小屋聚集的村落被称为“胡佛村”。流浪汉的要饭袋被叫做 “胡佛袋”,由于无力购买燃油而改由畜力拉动的 汽车叫做“胡佛车”,甚至露宿街头长椅上的流浪汉上盖着的报纸也被叫做 “胡佛毯”。而街头上的苹果小贩则成了大萧条时期最为人熟知的象征之一。在那些被迫以经营流动水果摊讨生活的人中,有许多从前是成功的商人和银行家。

股票巿场的大崩溃导致了持续四年的经济大恐慌,这次经济危机很快从美国蔓延到其它工业国家。对千百万人而言,生活成为吃、穿、住的挣扎。各国为维护本国利益,加强了贸易保护的措施和手段,进一步加剧恶化世界经济形势。

经济衰退的后果是大规模失业:美国1370万,德国560万,英国280万。

经历了大萧条的人们在思想上发生了转变。工人从20年代的麻木状态中清醒过来,发动了富有战斗性的罢工。在资本主义制度正当性和合法性几乎荡然无存的时候,自由主义者被苏联的繁荣吸引,成了马克思主义者。而保守主义者由于惧怕布尔什维克主义,日益转向法西斯主义。

尽管西方国家想尽办法救亡,包括罗斯福新政,但危机却迟迟未能终结。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这场危机才告终结。

现在全球再次面临“百年一遇”金融危机的冲击,因此回顾1929年这场危机,颇有意义。

首先,资本的贪婪历经几百年以及付出过惨重的代价后,仍然没有收敛,继续疯狂兴风作浪,危害全球。而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仍然没有找到有效的应对方法,也许这就是资本主义肌体的癌症,直至共同毁灭。

其次,社会的监管仍然漏洞巨大,可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曾被视为保持美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功臣、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终于公开承认自己所犯监管方面的错误,但为时已晚。

第三,危机将可能是长期性的,而非短期所能解决。目前看,尽管美国动用了一万亿美元,欧洲动用了两万亿欧元,但金融危机仍然继续发展,西方各主要国家的股市在短暂回升后,继续大幅下降。人们的信心危机进一步加深,目前英国每五分钟就有一人破产,正在形成大的社会动荡前期。

第四,如果危机加重,造成全面而重大的社会问题,可能会有极左或极右的政治制度形式出现。2002年,法国极右政党借助法国不佳经济形势,居然进入大选第二轮,震撼世界,就是一例。

第五、资本主义如果最终解决不了问题,仍然有诉诸战争的可能性。并以此来终结危机。纵观历史,迄今为止,现代国家克服经济衰退与危机的手段有三种: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基础建设以增加就业,刺激消费;新技术革命带动新一轮经济起飞;通过发动对外战争拉动消费与生产、控制资源和交通,并激发民众走出低谷的心理潜能。第一种手段需要在国家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设施不发达,劳动力质量不差又价格低廉,政府的控制力较强等前提下进行(象当年的美国和今日的中国)。但是今天的美国已经没有罗斯福总统实施新政时那样的市场和社会环境了。而美国前些年如火如荼的“信息技术革命”正在冷却降温,经济发展无法通过新技术改革找到新的增长亮点。对于美国来说,只有第三条道路可走。

显然,这场百年来的第二次大洗牌带给人类是什么样的命运,仍在未定之天。但需要我们思考的是,何以一百年来,欧洲做为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却成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何以美国这一西方文明的发扬广大者,发生了两次导致全球的经济危机?甚至亚洲的日本,向西方学习后,居然成为亚洲的战争策源地,而这个过程一直得到西方国家的支持?欧洲在贡献了民主之后,何以又贡献了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冷战一结束,何以英国就率先吹起冷战的号角并把冷战在欧洲的对抗扩大到全球?

这场危机不仅是要再思考人类未来发展方向的问题,更是全球反思西方文明命运的时刻了。

7. 1929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

【概括】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空前的大危机.
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短暂的经济繁荣。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随即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持续最久的世界经济大危机.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原因】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周期性生产过剩。即生产资料的社会化趋势与生拆资料的私有化。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这是根本原因)
2.美国的次贷危机是直接原因。(次贷危机,通俗讲就是人们都向银行贷款超前消费,却没有能力偿还贷款,导致银行纷纷倒闭,金融崩溃。)
3.又由于人们超前消费,造成了市场的虚假繁荣。企业扩大生产,导致人们纷纷投机股市,进而引发股市崩盘。

1929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

8.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1、沉重的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下降40%以上,对外贸易萎缩60%以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普遍倒退30年以上。
2、使本以脆弱的战后世界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更加脆弱,德、日帝国主义国家受到惨重的打击,资产阶级政府走上法西斯道路,逐渐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走上扩军备战侵略扩张之路。与此同时,美法和其他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法西斯运动猖獗,各国人民和民主进步力量与法西斯主义斗争。大危机加速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到来。
3、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国家资本干预经济,国家宏观调控的机制。罗斯福新政结束了自由主义政府的不作为状态。挽救了行将就木的资本主义制度。
4、大危机期间苏联胜利的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飞速增长,显示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伟大力量和优越性。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胜利奠定了基础。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