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藏传佛教佛像很恐怖?

2024-05-15 18:47

1. 为什么藏传佛教佛像很恐怖?

这是藏传佛教里的忿怒尊,外表很吓人,但内心是慈悲的,之所以现这种相不是为了吓人,而是为了怖魔,就是说魔现的相很恐怖,佛现的相比魔的还要恐怖,把魔都吓跑了。在藏传佛法里有一种中有成就法,在这部法里就提到在中阴中的某一阶段佛就会化现这种忿怒相来接引众生,如果你生前修过这种法,知道这是佛化现来接引你的,你能接受,在这时就能成就了。
简单说,忿怒尊佛对众生的慈悲,阿弥陀佛。
以上是个人理解,希望能帮到您。

为什么藏传佛教佛像很恐怖?

2. 在佛教发展的早期,为何没有佛像出现?

我们去寺庙拜香的时候,总会看到很多佛像,有弥勒佛,四大天王还有释迦牟尼等佛像。每次看到他们慈悲的笑容,内心总能平静下来。可是要知道早在佛教开始阶段是没有佛像的,佛教的始播者是佛陀,在他还活着的时候,他的弟子们认为佛陀品德高尚,是天人之师,所以不能以凡人的形态展示。所以一般都用白象,莲花和菩提树这类纯洁的物品象征佛陀。
佛像的由来
佛经中最早记载的佛像是因为佛陀的母亲在生下佛陀后去世。并转生到欲界的第六天,佛陀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于是去第六天给母亲讲经说法。可是天上一天,人间却是很长的时间,人间的帝王因为太久没有见到佛陀,十分想念。后来大臣们看到帝王一直挂念着佛陀,于是想到一个好办法,在国内招募工匠,用檀木打造了一座五尺的佛陀,慰藉帝王对佛陀的思念。这就是第一座佛像的由来。
什么是佛像
狭义的佛像是指释迦牟尼的佛像,广义的佛像是指佛教的各种佛,例如罗汉,观音菩萨,地藏王菩萨等。佛像对于佛教信徒来说,是一种供拜的寄托更是一种宗教艺术品。在佛教的早期是不主张立佛像的,归根究底就是觉得他们的老师佛陀太高风亮节,惊为天人,世间无人可以跟他相比,所以不愿意用人的形态来展现佛陀。早期的佛教信徒一般都用涅槃的佛塔或者纯洁的莲花等来象征佛陀。
弘扬佛教信仰
东汉末年,中国才有明确的关于佛像的历史文献的记载。现在我们在寺庙中看到僧人敲木鱼,撞钟焚香,颂念经书都是为了弘扬佛教思想。而塑造佛像可以让信众们更好的认识佛陀,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3. 世界宗教那么多,为什么只有佛教爱用黄金铸造佛像

黄金,代表真理,永不变色,至高无上。
佛是最伟大的圣人,无上正等正觉,所以,佛菩萨像值得用黄金宝石铸造。
黄金,是世间的珍宝,而佛法僧,是出世间的三宝。有表法的含义。

世界宗教那么多,为什么只有佛教爱用黄金铸造佛像

4. 佛教是迷信吗?正方佛像的理由

  首先要弄清什么是佛教,什么是迷信!佛教是一种宗教,而宗教是哲学,是一套理论体系!迷信是一种行为模式,是盲目、不解而信!任何领域都可能存在迷信。
  迷信专指人对事物的一种痴迷信任状态、迷惘地相信。也指盲目的相信、不理解的相信”因此。将不科学的事物认为是真实存在的。即使是在科学领域,同样存在着“科学迷信”。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从悉达多所悟到的道理里,看透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马克思、恩格斯对宗教(主要是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的论述颇多,但专门涉及佛教的甚少,发现的仅有两处。一处是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谈到的:“辩证思维——正因为它是以概念自身的性质的研究为前提——只有对于人才是可能的,并且只对于相对高级发展阶段上的人(佛教徒和希腊人)才是可能的。”这里,恩格斯明确肯定了佛教徒是“相对高级发展阶段上的人”,具有辩证思维,另一处则是马克思对于一部佛学专著的关切和评定。1861年5月10日,马克思在伦敦致信当时在曼彻斯特的恩格斯时提到:“在柏林还访问了弗里德里希·科本,发现他在柏林还访问了弗里德里希.科本发现他丝毫没有改变,只是发胖了,而且有点‘难看',我和他在一起单独喝了两次酒,对我来说真是一大乐事。他赠送给我两卷他所著的《佛陀》── 一部很重要的著作。”

5. 佛教是不是属于偶像崇拜的宗教?

的确是后来的僧人改变了佛教的教义。
释迦牟尼是我们的老师,他没有去膜拜谁,他也没有告诉我们要造像崇拜。
但是佛不在我们身边,我们思念佛的形象,于是就有人想出了造佛像。
况且造像崇拜有其意义,有缘人看到庄严法相就会产生恭敬心,皈依心。
但是要清楚我们拜的是佛,不是佛像。佛不在我们身边,我们就拜佛像表示拜佛。偶像本身并不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佛教是不是属于偶像崇拜的宗教?

6. 佛像的佛是第几声

佛像的佛是第二声,读作fó。
一、佛的释义
[ fó ]
1、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
2、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
[ fú ]
古同“拂”,违背,违反。
[ bì ]
古同“弼”,辅弼。
[ bó ]
古同“勃”,兴起。
二、说文解字
佛,见不审也。从人,弗声。     
译文:佛,看到却看不清楚。字形采用“人”作边旁,采用“弗”作声旁。
三、字形演变(如图)


四、组词
佛经、佛珠、活佛、念佛、佛门等。
扩展资料:
一、佛经
1、泛指一切佛教典籍。内容包括经(教义)、律(戒律)、论(论述或注释),合称三藏。
2、特指三藏之一的经藏部分。
二、佛珠
念珠。
三、活佛
1、藏传佛教中用转世制度继位的高僧。
2、旧小说中称济世救人的僧人。
四、念佛
信佛的人念“阿弥陀佛”或“南无阿弥陀佛”。
五、佛门
指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