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陷阱

2024-05-16 01:28

1. 思维陷阱

“思维陷阱的共同特征是,给人以快速获得答案的希望。”
  
  
 这句话出自《思辨与立场》一书,而这是一本专门讲批判性思维的书。那作者为何说“给人以快速获得答案的希望”是一种思维陷阱呢?我们不妨从思维的三个层次来一探究竟。
  
 思维的第一个层次叫思维的较低的层次,较低层次的思维特点是无反省,我只是凭着我的想法做事,不反省,我从来不认为我这样做有什么问题。
  
 比如,有些家长一下班回家看见孩子在打游戏,于是就立刻上去痛斥了孩子一顿,甚至还有可能对孩子大打出手,可是他们还偏偏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只是事实上,这种做法的意义并不大,可是他们却仍然不自知,因为他们从未反思过,他们的孩子为何成了这个样子?他们还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思维的第二个层次叫思维的高级层次。这种人会怎么做呢?叫作选择性反思。就是他有着比较高的思考技能水平,但是他缺乏一贯的公平合理性,这种人容易自我蒙蔽性,他对待自己跟别人是双重标准。
  
 这样的人,我们或许见过不少。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总是喜欢对别人的事说三道四,指手画脚,说别人这不对那不对,而应该怎么怎么样才对。可是,当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他们自己身上时,他们立马换了一副嘴脸,早已将自己曾经说过的那些大义凛然的话忘记到九霄云外。当然了,这样的事也不仅仅是发生在日常生活中,比如在这个波诡云谲的时代,某些“大佬”的行为简直贻笑大方,因为他们将双标演绎地淋漓尽致了。
  
 思维的第三个层次是思维的最高层次。他的特点是反省外显化。什么叫反省外显化?我如果做错了我要告诉别人,我知道我这事做的不对我公开,我让别人都知道,这个叫作反省外显化。
  
 这样的人,我们在生活中还见的比较少,说句老实话,在我的生活圈里,我是没有见过这样的人的,而这也说明了这个思维层次的难度之高。
  
 思维的三个层次看完了,我们应该已经能够明白了,能让人快速获得答案的思维极有可能不是思维的最高层次,即批判性思维。而除了批判性思维,另两种思维方式都可能将我们带入极大的困扰之中,因此,将这两种思维称之为思维陷阱也不为过吧。

思维陷阱

2. 有哪些常见的思维陷阱

一起来看一下常见的思维误区吧!

3. 可怕的思维陷阱有哪些?


可怕的思维陷阱有哪些?

4. 什么是思维陷阱?


5. 常见的4种思维陷阱是什么呢?


常见的4种思维陷阱是什么呢?

6. 有哪些常见的思维陷阱?


7. 为什么我们会掉入思维的陷阱?

大脑的运作机制
  
  
 大脑作为思考的器官,在我们的决策和思考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我们所有的思想来源都受限于我们大脑。那么首先我们聊聊大脑的运作机制。
  
  2、人类大脑的运作是双核系统,两种系统模式 
  
 基思·斯坦诺维奇(Keith E.Stanovich)是著名的研究人类发展与应用心理学的学者,他敏锐地注意到人类经常会做傻事,早在 1989 年他就根据学习障碍的概念(学习障碍是指智力测验是正常的,但是学习成绩却很差的人),发明了一个新的词汇:理性障碍,用于描述那类智力测验正常、但思维能力却低于人类正常水准的人。他在书中写到,什么是理性障碍?布什的认知缺陷没有影响到他在智力测验上的表现,但是削弱了他做出理性决策的能力。这些认知缺陷就是理性障碍,尽管具有足够智力,却缺乏理性思考和行动的能力。因此,总统并非不聪明,而是很可能患有理性障碍。理性障碍概念启发了哈佛大学认知科学家帕金斯提出心智程序概念,1995 年,帕金斯注意到理性障碍的普遍存在,在著作《出类拔萃的IQ》第一章中呼吁用理性来让人们重视反省智力。为了解释人们如何提高反省智力,帕金斯发明一个新词汇:心智程序,用来形容那些存在在人们大脑中的认知程序,每一个人的认证程序是不一样的。心智程序的概念又启发斯坦诺维奇提出人类心智架构的双过程理论。他认为人类的心智加工存在系统 1、系统 2 两个不同过程。斯坦诺维奇的双系统理论又启发了 2002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认知心理学家卡尼曼。
  
 丹尼尔.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是经验心理学家和研究人类认知的科学家,他们的研究方法严格坚持对人实施精确而有控制性的实验,并记录人们的反应,把物理化降到最低。他们的研究结果发现,我们的大脑行为反应模式大致分为两种思维模式:分别称为“系统1”和“系统2”,或者也可以称之为“经验模式”和“认知模式”,两者具有非常大的差别。
  
  系统进程1: 快思维,即直觉系统,经验模式。这种系统就像自动驾驶系统,指人类无意识的快速思考模式,它们是不费脑力的,自动的,快速的,模糊的,依赖情感、经验和记忆来做决策判断。我们往往意识不到我们正在使用它,它以很快的速度发挥着强大的作用,但往往容易出错。系统1是高度情绪化的,因为它反应迅速,制造便捷,人们称它为“启发学”。心理学家更喜欢用“快而粗糙”来形容它,它使我们快速采取行动,因为它快,有时会导致我们犯严重的错误。我们人类的所有情绪都是在这个系统的作用下产生的
  
  系统  进程  2 :慢的思考方式,认知模式,这个系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思考,它就像手动驾驶,指有意识进行的一种更慢、更严谨,需要投入更多脑力的思考模式。这个系统不容易出错但它很懒惰,除非我们刻意将他调用出来,否则它经常躲起来不工作。
                                          
 我们大部分思维的错误都来自我们以为自己在使用“进程1”,而实际上却是“进程2”在工作。为什么呢?研究表明,”进程1“的反应速度往往比“进程2”的快6秒钟左右,所以我们的正常反应在无意识状态下是不经过思考和反省的,而“进程1”的特点就是我们使用它是无意识的,它比我们的认知系统“进程2”更快速的控制我们的行为,快到往往在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就将问题处理完了。而如果让“进程2”来处理,就必须给它一定的启动时间,克服认知缺陷6秒症,而且凡事都通过深思熟虑来做决策,实在是太耗费脑力和精力,会消耗人类巨大的能量体系。
  
  
 系统进程1和系统进程2就像大脑的两个处理程序,可以用情绪脑和理性脑来定义。 人类  进化史长达三百万年,进化出阅读与心智文明仅仅只有数千年。我们大脑的理性思维功能并不是事先就在几十万年前被设计好,而是原本的大脑机制拥有进化出理性脑可能性。理性脑是人类进化的结果。从进化的结果看,人类是个认知的吝啬鬼。 
  
 两个大脑之间互动模式,构成了大脑认知和思考的运作机制:大多数情况下是“情绪脑”用直觉来快速处理,只有在”情绪脑“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才求助于“理性脑”,“理性脑”才会调动注意力、分析力来思考和解决问题,这种合作方式是长期人类进化的结果。这种合作方式有优势也有弊端。
  
 优势:这样既能节约脑力,又能解决绝大多数问题。
  
 弊端:我们容易被”情绪脑“也就是直觉所欺骗和糊弄。即有时候“情绪脑”面对不擅长解决而需要“理性脑”介入的问题,却非要用直觉来做判断和处理,而“理性脑”容易怠倦就盲目相信“情绪脑”能处理,最终导致决策失误。这就是我们陷入各种各样思维陷阱的大脑结构方面的原因。
  
 世界是由极端、未知和非常不可能发生的事物主导的,这是一个极不确定并高度复杂的世界。塔勒布将这样的事件称之为“黑天鹅”,它有三个特点:
  
  特征一:不可预测。 没有人知道世界正在发生什么,将要发生什么,比如:哥伦布航海意外发现了美洲大陆,哥伦布一开始航海的目的并不是发现新大陆,但是他的这一黑天鹅事件却为人类的文明推进了很大一步。
  
  特征二:影响重大。 
  
 人类历史不是缓慢爬行的,这些少量的黑天鹅事件引导着我们的社会从一个断层飞跃到另外一个断层,影响了每一个人的生活。
  
 比如:无法预测的911事件和日本的核泄漏事件等。
  
  特征三:事后具有可解释性。 
  
 这一个特点就大大降低了我们对黑天鹅事件的重视程度。看待问题的视角分为事前和事后。事前看,事情无法预测;事后看,我们就倾向于找各种解释。
  
 历史记载前事后看完全不一样,我们看到的历史,只是那些活下来的人写的历史,每个人就加入了各自时代的特色和不可避免的加入个人情感成分。但在真实的历史中会有很多黑天鹅事件,这些不被历史表达出来的黑天鹅就这样被忽略了,那些沉默的证据不会说话。
  
 根据不确定性把世界分为两类:
  
  平均斯坦的世界: 虽然事情也是不确定的,但是这些事件里,每个单独事件的不确定性结果,对总体的影响并不大。
  
  极端斯坦的世界: 任何一个单一事件都有可能对整体结果产生颠覆性的影响。黑天鹅事件就大量发生在极端斯坦的世界里,一个极端结果的出现能够极大地改变这个世界的结果。6
  
 由于我们大脑的局限和世界的不确定性,思维陷阱就容易出现在人类的认知心智模式中。人性的弱点在于习惯于学习精确的东西而不善于总体把握。我们不学习规律,而学习事实,进而藐视抽象的东西,因此导致我们常常缺乏基本的思考能力。
  
 备注:#5905-viney 薇莉#橙子学院码子岛第4篇作业

为什么我们会掉入思维的陷阱?

8. 为什么说不要掉入思维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