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风险应如何控制

2024-05-18 09:09

1. 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风险应如何控制

在整个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风险会伴随始终。为了更好的管理风险,建议如下:
1. 项目初期,提取风险准备金,用于今后风险发生后的弥补。若有可能,尽量在合约中规避风险。
2. 项目风险的识别,结合团队优势,尽量做到大而全。
3. 根据风险的影响程度,发生的概率,给风险划分优先级。对于高优先级的风险,措施要落实道人,并定期跟踪。
4. 采取找分包的方式,以转移风险。
 
以上所述,不一定全面,仅供参考!

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风险应如何控制

2. 1.浅谈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风险应如何控制?

1、工程项目中有政策风险,在工程项目规划时就应看是否有政策风险,如果政策明令禁止的项目就不要立项了。
2、工程项目中有技术风险,一般在立项过程中就可以控制。
3、工程项目中有资金风险,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最易遇到,一般是做工程预算时留出必要的流动资金为不可预见费,抵御资金风险。

3. 如何进行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目前,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在建筑工程施工领域人们的风险管理意识还不够强,从而与之相适应的风险管理体系根本不符合标准,一些建筑工程的相关企业和单位在管理理念和模式上缺乏创新精神。只有构建并不断完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的体系,做到及时有效的预测、防范和控制各种风险,才能保障施工企业的根本利益。

2我国企业当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国内大部分施工单位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风险管理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和误解,最明显的问题是相关企业和单位所积累的风险管理知识也大都处于初级阶段,例如管理方法过于简单、建筑施工企业遇到风险时候的抵御能力不强、在管理的流程以及技术上不够规范等等的情况。根据经验的积累和不断探究建筑工程施工项目风险可分为两种,影响不确定风险以及发生不确定风险两类。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相关施工人员无法预知风险是否会发生风险发生后导致的结果和造成的影响。因此每一个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和单位必须项目重视建筑工程施工项目风险管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彻底保障施工企业和单位的经济效益。

如何进行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4.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的种类有哪些

按责任方可以把风险划分为:发包人风险、承包人风险以及第三人风险等。这三种风险既可能独立存在,也可能共同构成,即混合风险。例如,因发包人支付原因和承包人管理水平因素而导致工期延误等即属混合风险。
  按风险因素的主要方面,又可将风险分为技术、环境方面的风险与经济方面的风险以及合同签订和履行方面的风险等三种。它们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技术与环境方面的风险
  1、地质地基条件。工程发包人一般应提供相应的地质资料和地基技术要求,但这些资料有时与实际出入很大,处理异常地质情况或遇到其他障碍物都会增加工作量和延长工期。
  2、水文气象条件。主要表现在异常天气的出现,如台风、暴风雨、雪、洪水、泥石流、坍方等不可抗力的自然现象和其它影响施工的自然条件,都会造成工期的拖延和财产的损失。
  3、施工准备。由于业主提供的施工现场存在周边环境等方面自然与人为的障碍或“三通——平等”准备工作不足,导致建筑企业不能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给工程施工正常运行带来困难。
  4、设计变更或图纸供应不及时。设计变更会影响施工安排,从而带来一系列问题;设计图纸供应不及时,会导致施工进度延误,造成承包人工期推延和经济损失。
  5、技术规范。尤其是技术规范以外的特殊工艺,由于发包人没有明确采用的标准、规范,在工序过程中又没有较好地进行协调和统一,影响以后工程的验收和结算。
  6、施工技术协调。工程施工过程出现与自身技术专业能力不相适应的工程技术问题,各专业间又存在不能及时协调的困难等;由于发包人管理工程的技术水平差,对承包人提出需要发包人解决的技术问题,而又没有作出及时答复。
  (二)经济方面的风险
  1、招标文件。这是招标的主要依据,特别是投标者须知,设计图纸、工程质量要求、合同条款以及工程量清单等都存在着潜在的经济风险,必须仔细分析研究。
  2、要素市场价格。要素市场包括劳动力市场、材料市场、设备市场等,这些市场价格的变化,特别是价格的上涨,直接影响着工程承包价格。
  3、金融市场因素。金融市场因素包括存贷款利率变动、货币贬值等,也影响着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4、资金、材料、设备供应。主要表现为发包人供应的资金、材料或设备质量不合格或供应不及时。
  5、国家政策调整。国家对工资、税种和税率等进行宏观调控,都会给建筑企业带来一定风险。
  (三)合同签订和履行方面的风险
  1、存在缺陷、显失公平的合同。合同条款不全面、不完善,文字不细致、不严密,致使合同存在漏洞。如在合同条款上,存在不完善或没有转移风险的担保、索赔、保险等相应条款,缺少因第三方影响造成工期延误或经济损失的条款,存在单方面的约束性、过于苛刻的权利等不平衡条款。
  2、发包人资信因素。发包人经济状况恶化,导致履约能力差,无力支付工程款;发包人信誉差,不诚信,不按合同约定进行工程结算,有意拖欠工程款。
  3、分包方面。选择分包商不当,遇到分包商违约,不能按质按量按期完成分包工程,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或发生经济损失。
  4、履约方面。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发包人派驻工地代表或监理工程师的工作效率低,不能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甚至发出错误指令等。

5.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的种类有哪些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的种类如下:
1、按照风险来源进行划分。风险因素包括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和政治风险。
2、按照风险涉及的当事人划分。包括业主的风险、承包商的风险。
3、按照风险可否管理划分。可将工程项目风险划分为可管理风险和不可管理风险。
4、按照风险影响范围划分。可将工程项目风险划分为局部风险和总体风险。
拓展资料:工程建设项目一般投资大、周期长,在工程建设和生产工程中,经常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干扰,而这些因素又大多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所以工程建设风险很多。对工程建设风险的认识,应当明确如下两个基本内容。
①工程建设风险大。由于建筑施工的流动性大,生产周期长和实际施工时的赶工,生产的多样性与建筑物的复杂性,使工程建设风险因素和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均较大,往往造成比较严重的损失后果。
②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均有风险,但即使是同一风险事件,对工程建设不同参与方的影响有时迥然不同。在对工程建设风险作具体分析时,分析的出发点不同,分析的结果自然也就不同。对业主来说,工程建设决策阶段的风险主要表现为投机风险,而在实施阶段的风险主要表现为纯风险。
工程建设风险 百度百科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的种类有哪些

6.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的种类有哪些

按责任方可以把风险划分为:发包人风险、承包人风险以及第三人风险等。这三种风险既可能独立存在,也可能共同构成,即混合风险。例如,因发包人支付原因和承包人管理水平因素而导致工期延误等即属混合风险。  按风险因素的主要方面,又可将风险分为技术、环境方面的风险与经济方面的风险以及合同签订和履行方面的风险等三种。它们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技术与环境方面的风险  
1、地质地基条件。工程发包人一般应提供相应的地质资料和地基技术要求,但这些资料有时与实际出入很大,处理异常地质情况或遇到其他障碍物都会增加工作量和延长工期。  
2、水文气象条件。主要表现在异常天气的出现,如台风、暴风雨、雪、洪水、泥石流、坍方等不可抗力的自然现象和其它影响施工的自然条件,都会造成工期的拖延和财产的损失。  
3、施工准备。由于业主提供的施工现场存在周边环境等方面自然与人为的障碍或“三通——平等”准备工作不足,导致建筑企业不能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给工程施工正常运行带来困难。  
4、设计变更或图纸供应不及时。设计变更会影响施工安排,从而带来一系列问题;设计图纸供应不及时,会导致施工进度延误,造成承包人工期推延和经济损失。  
5、技术规范。尤其是技术规范以外的特殊工艺,由于发包人没有明确采用的标准、规范,在工序过程中又没有较好地进行协调和统一,影响以后工程的验收和结算。  
6、施工技术协调。工程施工过程出现与自身技术专业能力不相适应的工程技术问题,各专业间又存在不能及时协调的困难等;由于发包人管理工程的技术水平差,对承包人提出需要发包人解决的技术问题,而又没有作出及时答复。  
(二)经济方面的风险  
1、招标文件。这是招标的主要依据,特别是投标者须知,设计图纸、工程质量要求、合同条款以及工程量清单等都存在着潜在的经济风险,必须仔细分析研究。  
2、要素市场价格。要素市场包括劳动力市场、材料市场、设备市场等,这些市场价格的变化,特别是价格的上涨,直接影响着工程承包价格。  
3、金融市场因素。金融市场因素包括存贷款利率变动、货币贬值等,也影响着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4、资金、材料、设备供应。主要表现为发包人供应的资金、材料或设备质量不合格或供应不及时。  
5、国家政策调整。国家对工资、税种和税率等进行宏观调控,都会给建筑企业带来一定风险。  
(三)合同签订和履行方面的风险  
1、存在缺陷、显失公平的合同。合同条款不全面、不完善,文字不细致、不严密,致使合同存在漏洞。如在合同条款上,存在不完善或没有转移风险的担保、索赔、保险等相应条款,缺少因第三方影响造成工期延误或经济损失的条款,存在单方面的约束性、过于苛刻的权利等不平衡条款。  
2、发包人资信因素。发包人经济状况恶化,导致履约能力差,无力支付工程款;发包人信誉差,不诚信,不按合同约定进行工程结算,有意拖欠工程款。  
3、分包方面。选择分包商不当,遇到分包商违约,不能按质按量按期完成分包工程,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或发生经济损失。  
4、履约方面。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发包人派驻工地代表或监理工程师的工作效率低,不能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甚至发出错误指令等。

7. 项目具有风险性的原因?

项目风险识别是指找出影响项目目标顺利实现的主要风险因素,并识别出这些风险究竟有哪些基本特征、可能会影响到项目的那些方面。
项目风险识别是一项贯穿于项目实施全过程的项目风险管理工作。它不是一次性行为,而应有规律的贯穿整个项目中。风险识别包括识别内在风险及外在风险。内在风险指项目工作组能加以控制和影响的风险,如人事任免和成本估计等。外在风险指超出项目工作组等控力和影响力之外的风险,如市场转向或政府行为等。严格来说,风险仅仅指遭受创伤和损失的可能性,但对项目而言,风险识别还牵涉机会选择(积极成本)和不利因素威胁(消极结果)。任何能进行潜在问题识别的信息源都可用于风险识别,信息源有主观和客观两种。客观的信息源包括过去项目中记录的经验和表示当前项目进行情况的文件,如工程文档、计划分析、需求分析、技术性能评价等;主观信息源是基于有经验的专家的经验判断。
这是项目风险识别的第一个目标。因为只有首先确定可能会遇到哪些风险,才能够进一步分析这些项目的性质和后果。所以在项目风险识别工作中,首先要全面分析项目的各种影响因素,从中找出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并整理汇总成项目风险的清单。
识别风险的主要来源
只有识别清楚各个项目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才能够把握项目风险发展变化的规律,才能够度量项目风险的可能性与后果的大小,从而才有可能对项目风险进行应对和控制。
预测风险可能会引起的后果
项目风险识别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缩小和取消项目风险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在识别出项目风险和项目风险的主要来源之后,必须全面分析项目风险可能带来的后果及其后果的严重程度。当然,这一阶段的识别和分析主要是定性分析。
风险的范围、种类和严重程度经常容易被主观夸大或缩小,使项目的风险评估分析和处置发生差错,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项目风险识别的方法有很多,任何有助于发现风险信息的方法都可以作为风险识别的工具。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从主观信息源出发的方法
(1)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也称集体思考法,是以专家的创造性思维来索取未来信息的一种直观预测和识别方法。此法由美国人奥斯本于 1939年首创,从50年代起就得到了广泛应用。头脑风暴法一般在一个专家小组内进行。以“宏观智能结构”为基础,通过专家会议,发挥专家的创造性思维来获取未来信息。这就要求主持专家会议的人在会议开始时的发言中能激起专家们的思维“灵感”,促使专家们感到急需回答会议提出的问题,通过专家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启发,从而诱发专家们产生“思维共振”,以达到互相补充并产生“组合效应”,获取更多的未来信息,使预测和识别的结果更准确。我国70年代末开始引人头脑风暴法,并受到广泛的重视和采用。
(2)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又称专家调查法,它是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研究美国受前苏联核袭击风险时提出的,并在世界上快速地盛行起来。它是依靠专家的直观能力对风险进行识别的方法,现在此法的应用已遍及经济、社会、工程技术等各领域。用德尔菲方法进行项目风险识别的过程是由项目风险小组选定项目相关领域的专家,并与这些适当数量的专家建立直接的函询联系,通过函询收集专家意见,然后加以综合整理,再匿名反馈给各位专家,再次征询意见。这样反复经过四至五轮,逐步使专家的意见趋向一致,作为最后识别的根据。我国在70年代引入此法,已在许多项目管理活动中进行了应用,并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3)情景分析法(Scenarios analysis)是由美国SllELL公司的科研人员Pierr Wark于1972年提出的。它是根据发展趋势的多样性,通过对系统内外相关问题的系统分析,设计出多种可能的未来前景,然后用类似于撰写电影剧本的手法,对系统发展态势作出自始至终的情景和画面的描述。当一个项目持续的时间较长时,往往要考虑各种技术、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可用情景分析法来预测和识别其关键风险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情景分析法对以下情况是特别有用的:提醒决策者注意某种措施或政策可能引起的风险或危机性的后果;建议需要进行监视的风险范围;研究某些关键性因素对未来过程的影响;提醒人们注意某种技术的发展会给人们带来哪些风险。情景分析法是一种适用于对可变因素较多的项目进行风险预测和识别的系统技术,它在假定关键影响因素有可能发生的基础上,构造出多重情景,提出多种未来的可能结果,以便采取适当措施防患于未然。情景分析法从70年代中期以来在国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产生了目标展开法、空隙添补法、未来分析法等具体应用方法。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在对一些大项目进行风险预测和识别时都陆续采用了情景分析法。因其操作过程比较复杂,目前此法在我国的具体应用还不多见。
从客观信息源出发的方法
(1)核对表法。核对表一般根据项目环境、产品或技术资料、团队成员的技能或缺陷等风险要素,把经历过的风险事件及来源列成一张核对表。核对表的内容可包括:以前项目成功或失败的原因;项目范围、成本、质量、进度、采购与合同、人力资源与沟通等情况;项目产品或服务说明书;项目管理成员技能;项目可用资源等。项目经理对照核对表,对本项目的潜在风险进行联想相对来说简单易行。这种方法也许揭示风险的绝对量要比别的方法少一些,但是这种方法可以识别其他方法不能发现的某些风险。
(2)流程图法。流程图方法首先要建立一个工程项目的总流程图与各分流程图,它们要展示项目实施的全部活动。流程图可用网络图来表示,也可利WBS来表示。它能统一描述项目工作步骤;显示出项目的重点环节;能将实际的流程与想象中的状况进行比较;便于检查工作进展情况。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结构化方法,它可以帮助分析和了解项目风险所处的具体环节及各环节之间存在的风险。运用这种方法完成的项目风险识别结果,可以为项目实施中的风险控制提供依据。
(3)财务报表法。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营业报表,以及财务记录,项目风险经理就能识别本企业或项目当前的所有财产、责任和人身损失风险。将这些报表和财务预测、经费预算联系起来,风险经理就能发现未来的风险。这是因为,项目或企业的经营活动要么涉及货币,要么涉及项目本身,这些都是风险管理最主要的考虑对象。

项目具有风险性的原因?

8. 如何识别建设工程风险

一、风险识别的特点和原则
(一)风险识别的特点
风险识别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个别性。任何风险都有与其他风险不同之处,没有两个风险是完全一致的。
(2)主观性。风险识别都是由人来完成的,由于个人的专业知识水平(包括风险管理方面的知识)、实践经验等方面的差异,同一风险由不同的人识别的结果就会有较大的差异。
(3)复杂性。建设工程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和风险事件均很多,而且关系复杂、相互影响,
(4)不确定性。这一特点可以说是主观性和复杂性的结果。由风险的定义可知,风险识别本身也是风险。因而避免和减少风险识别的风险也是风险管理的内容。
风险识别的特点之一是不确定性。
(二)风险识别的原则
在风险识别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由粗及细,由细及粗。由粗及细是指对风险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并通过多种途径 对工程风险进行分解,逐渐细化,以获得对工程风险的广泛认识,从而得到工程初始风险清单。而由细及粗是指从工程初始风险清单的众多风险中,确定那些对建设工程目标实现有较大影响的工程风险,作为主要风险,即作为风险评价以及风险对策决策的主要对象。
(2)严格界定风险内涵并考虑风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3)先怀疑,后排除。不要轻易否定或排除某些风险,要通过认真的分析进行确认或排除。
(4)排除与确认并重。对于肯定不能排除但又不能肯定予以确认的风险按确认考虑。
(5)必要时,可作实验论证。
二、风险识别的过程
由于建设工程风险识别的方法与风险管理理论中提出的一般的风险识别方法有所不同,因而其风险识别的过程也有所不同。建设工程的风险识别往往是通过对经验数据的分析、风险调查、专家咨询以及实验论证等方式,在对建设工程风险进行多维分解的过程中,认识工程风险,建立工程风险清单。 风险识别的结果是建立建设工程风险清单。在建设工程风险识别过 程中,核心工作是“建设工程风险分解”和“识别建设工程风险因素、风险事件及后果”。
三、建设工程风险的分解
建设工程风险的分解可以按以下途径进行:
(1)目标维:即按建设工程目标进行分解,也就是考虑影响建设工程投资、进度、质量和安全目标实现的各种风险。
(2)时间维:即按建设工程实施的各个阶段进行分解,也就是考虑建设工程实施不同阶段的不同风险。
(3)结构维:即按建设工程组成内容进行分解,也就是考虑不同单项工程、单位工程的不同风险。
(4)因素维:即按建设工程风险因素的分类分解,如政治、社会、经济、自然、技术等方面的风险,常用的组合分解方式是由时间维、目标维和因素维三方面从总体上进行建设工程风险的分解。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