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影响

2024-05-09 19:28

1.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在提高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效率,推动世界经济的总体增长,促进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的进一步大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带来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具有二重性: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经济、吸收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并最终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机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利益;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也可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风险甚至灾难,对发展中国家的主权、经济安全、价值观念提出了挑战,稍有不慎,就可能为经济全球化付出沉重代价。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机遇  
二战以来,发展中国家纷纷实行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项经济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发展中国家的人均GDP、科研开支、吸收的外国投资均得以大幅度增长。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亚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迅速,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缩小。如韩国的人均GDP由1980的1750美元显著增长到1997年的10550美元,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5.97∶1缩小到2.50∶1(发达国家这两个时期的人均GDP分别为10450和26380美元)。这些国家科研开支所占也逐渐上升,目前韩国已接近其国内生产总值的3%,新加坡也有1.1%(同时期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为2.5%)。另外,发展中国家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也不断增加,1997年曾高达1380亿美元,占到全球总额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了诸多发展趋势,包括:经济全球化、以信息技术为导向的新技术革命、全球经济的市场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其中,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关系到世界各国政府的决策和普通公民的切身利益,其影响已日益为国际社会所广泛关注。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影响

2.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影响?

仅供您参考: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  国内有些学者认为,的确,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和挑战,主要表现在:第一,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国内经济发生波动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同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这一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国内经济的稳定将不仅取决于国内因素,而且也受到国际因素的巨大影响:进出口贸易状况和国际收支状况将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国际性的经济波动如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金融危机等现象将通过国际经济的传递机制影响到本国。第二,经济全球化对国内产业和市场将造成一定的冲击。经济全球化把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联结为一体,通过封闭市场来保护本国产业的做法越来越不可能。过去受本国贸易保护的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将面临外国竞争者的巨大冲击。第三,经济全球化可能诱发国内金融风险。经济全球化使国际资本流动的速度大大加快,其中,短期资本即“游资”占有很大的比重,它最大的特点是投机性强,在给各国带来巨大的资金供给的同时,也给各国的金融和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如果短期国际资本突然大规模撤出本国市场,本国将不可避免地发生货币和金融危机。近年来的墨西哥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和巴西金融危机就是这样发生的。  但是,不能因为经济全球化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冲击,就把全球化视为发达国家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工具。这种片面的看法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不符合当代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现实。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发展中国家普遍落后的根源不在于经济全球化,而在于发展中国家自身政策的失误,包括没有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以亚洲“四小龙”、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例,它们经济发展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积极参与了经济全球化。世界银行在1998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许多经验证明,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积极的关系。它列举了下述原因:(l)配置效率。各国按其比较优势实现专业化,就能提高产出水平。(2)要素积累与投资。贸易自由化可促进投资,因为它提供进人更大市场的机会,允许获得更大的规模收益及进口过去得不到的或较廉价的资本货物。(3)知识的外溢。这只可能出现在开放经济中,因为知识包含在与开放经济有关的贸易商品、机械和被吸引到这些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里面。(4)收人分配的改善。在开放的经济中,相对充足的生产要素,如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所创造的收益往往更大。(5)政府政策的改善。在开放经济中,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和缩小政府管理部门规模的要求更迫切。199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的主题为《全球化:机遇与挑战》的报告指出:过去几十年来的一个主要的教训,是全球一体化的种种压力已使人们明显地感受到优劣政策的好处与代价。大凡顺应全球一体化的潮流并随之努力进行改革、开放市场、追寻有纪律约束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国家,它们就像已获得成功的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体一样,很有希望能踏上与发达国家的趋同之路。这些顺应潮流而动的国家可望从贸易中获得利益,取得全球市场的份额并能不断地受惠于更大量的私人资本流人。相反,没有采用这种政策的国家则将可能面临在世界贸易份额中日趋减少、私人资本流人日益枯竭、并且相对地说被甩在后面的困境。  有些学者明确指出,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通过全球领域的资源配置和分工可能给我国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从而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促使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通过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锁定我国体制改革的目标和进程,使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更加清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更加稳定。另一方面,全球化将使我国更直接地面对国际竞争。在2000年6月“21世纪论坛”上,英国剑桥大学的彼得·诺伦说:“中国企业家即将面对的全球化竞争,其残酷程度将是空前的。”而我们各方面的准备还嫌不够充分,“到目前为止,我国仍然没有一家企业成为拥有一个国际市场、一个国际品牌和一个国际采购体系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公司”。

3. 论述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和表现,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什么影响

表现:
1、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
2、经济全球化;
3、金融全球化;
4、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
动因:
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2、跨国公司的发展;
3、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积极影响:
1、经济全球化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使产业结构高级化,增强经济的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可以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使劳动力资源得以充分发挥;
3、还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消极影响:
1、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扩大;
2、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和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3、各国特别是落后国家原有的经济体制,政府管理能力,社会设施,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
4、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的依赖也越来越强,而有效的全球性协调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这使全球性经济危机难以避免。

扩展资料形成因素
一,根本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的结果。
二,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三,越来越多的国家发展市场经济,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保障。
四,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动因。
五,企业经营国际化,尤其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的迅速扩张,起了推动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经济全球化

论述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和表现,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什么影响

4. .试述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变化的深刻背景和根本趋势。正确认识和妥善应对全球化,不仅有利于我国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与和平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国际体系转型、和谐世界建设与

  人类文明进步。  一

  目前,经济全球化已远远超出经济领域,正在对国际政治、安全、社会和文化等领域产生日益广泛的影响。全球化的积极作用主要有:

  (一)促进发展模式创新。全球化促进生产、资源、人员、贸易、投资和金融等生产要素全球优化配置、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跨国公司已发展到在全球布设研发、生产、销售链条的全球

  公司阶段。经验显示,一国经济开放度提高与其人均GDP增长之间成正比。无论一个国家的发展模式如何调整变化,不考虑全球化因素,不利用全球化机遇,就不可能探索出先进的发展模式

  。

  (二)促进国际利益融合。利益融合既表现在经济领域,又表现在其他领域;既表现在双边领域又表现在多边领域。国家间经济相互依赖逐步深化,俱荣俱损局面开始形成。全球经济链条

  越拧越紧,一国经济发展对全球经济发展的依赖增强。除国家利益外,共同地区利益和全球利益明显增多。利益融合有利于国家关系改善,国家间协调合作增多,出于不同利益而形成的不同

  “志愿者联盟”不断出现。谋霸权、搞对抗,坚持集团政治和冷战思维越来越不得人心。

  (三)促进安全内涵扩展。安全已从传统安全领域扩展到非传统安全领域。恐怖主义、经济安全、环境恶化、气候变暖、疫病蔓延、移民浪潮和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威胁增大,涉及

  到经济、民生、社会和自然等广泛领域。非传统安全主要由人类发展的不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自然的不协调引起,其实质是发展问题。非传统安全问题模糊了安全与发展的界限,增大了国际

  安全合作的紧迫性,挑战着传统安全的主导地位,缓和了国家间的军事对抗关系。如恐怖主义和气候变化不是任何单一国家能够解决得了的,美国在反恐中不得不多方借重国际社会。又如,

  美俄在导弹防御问题上矛盾尖锐,但在非传统安全领域总的来说合作顺利。

  (四)促进国家主权转移。全球化促进了国际组织的发展。仅1990至1998年,国际组织就从26656个增至48350个,其中政府间国际组织25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成为全球性规则的制定者和监

  督实施者、全球性问题的管理者和全球性争端的解决者。WTO在其《关于解决争端的规则与程序的谅解》中,全面规定了WTO解决贸易争端的政治方法、法律方法、裁决执行与监督以及救济

  办法等,并专门设立了争端解决机构(DSB)。的确,国家仍然是国际社会的主要行为体,国家主权仍然是国家至高无上的权利,但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国家主权在越来越

  多地向政府间国际组织转移。比如,向联合国、地区组织转移政治、外交和军事权利,向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全球公司转移经济权利,向各种各样的其他非政府国际组织转

  移社会权利。全球化还促使一国的国内规则尽可能与国际规则协调与一致。

  (五)推进国际体系转型。现行国际体系的主要特征是:由西方特别是美国主导、国家间名义上平等而事实上不平等、国际组织作用有限、霸权主义和“问题国家”得不到有效制约。现行国

  际体系在应对日益增多的全球性问题方面日渐乏力,其调整、完善和转型乃大势所趋。今后几十年内新的国际体系有可能基本形成,其主要特征:一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由于新兴大国和广大

  发展中国家的振兴,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有利于多强不利于“一超”、有利于发展中国家不利于发达国家的变化,“一超”与多强、南方与北方两个力量对比失衡问题有望最终解决。据国际权

  威机构预测,2020年世界排名前20位的经济大国将重新洗牌,中国将跃居世界第二位,俄罗斯、印度、巴西将跃入前10名,另有部分发展中大国将跃居前20名。美、中、欧、日、俄、印度、

  巴西等新的各极之间利益融合与相互依存度提高,彼此发生尖锐对抗与全面战争的危险性降低。二是西方与非西方国家共同主导。将来随着美国“一超”地位和西方力量优势的逐步丧失,西方

  的主导地位将难以维系,多极、西方与非西方将共同主导新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民主化将得到发展。三是国际组织作用增强。国际组织和国际规则将进一步充实、完善和强化,对大国和“

  问题国家”的约束将得到加强。四是国际治理多样化。全球性问题增多将促进国际治理模式多样化,如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大国共治与中小国家共治、全球性国际组织治理与地区性国际组

  织治理等相互结合和相互补充。五是和平渐进性。以往国际体系的变革都是通过战争实现的,这一次国际体系转型可能在保持总体和平状态下通过大国之间、南北方国家间的斗争、协商、妥

  协以渐进式改良逐步完成。

  (六)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人类有可能在全球化、全球性问题、全球利益和全球治理基础上,形成人类新的共同价值观念和新的人类文明,打破西方在人类文明中的主导地位,实现对西方

  文明的总体超越。
  二

  我们在看到全球化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对其逐渐积累的负面作用也不能忽视。

  (一)经济危机。随着全球经济链条日益紧密,能源价格大幅攀升、金融秩序严重失控、大国经济明显衰退诱发全球经济衰退甚至危机的可能性增大。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其传导的速度、

  影响的深度可能远远超过以往的世界经济危机。此外,气候变化、环境恶化等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也最终会威胁全球与各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社会动乱。全球化导致国家间和国家内部贫富差距扩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内部的社会矛盾都有可能激化。如美、英、法等发达国家传统产业大量外移,失业问题突显,社会风

  潮增多。全球化还使各国国内因素与国际因素的联系与互动增强,国际问题诱发国内动荡、国内问题引发国际动荡的机率都在增大。

  (三)大国对抗。有的国家背离全球化的演进方向、背离人类历史前进的步伐,没有放弃搞霸权主义,没有放弃搞战略扩张,没有放弃搞军备竞赛,没有放弃遏制其他新兴大国。特别是它

  还将在一二十年内保持战略优势,一旦摆脱当前的战略困境,仍有再次挑起大国对抗的可能,那将对国际体系的转型、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产生严重危害。

  (四)地区动荡。全球化中边缘化的国家、霸权主义、恐怖主义、核扩散等,可能使用21世纪头20年内地区热点不是随全球化深入逐步减少而是继续增多,使地区热点对全球安全形势的牵

  动作用增大,使国际形势在总体和平状态下局部动荡继续加剧。

  三

  置身全球化浪潮,要增强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和全球战略意识。

  完善国家发展观、利益观、安全观、主权观与国际秩序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搞好五个统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全球化发展间良性互动。摒弃绝对排外的国家利益观,远离

  霸权主义那种维护一己私利的国家利益观,把更多的全球利益和地区利益纳入国家利益视野,在推进与外部世界互利共赢中发展并延伸国家利益。创新国家安全观,促进国防建设与国家经济

  建设、国家和平发展的协调,促进维护传统安全与维护非传统安全的协调,促进维护本国安全与维护国际安全的协调,促进军事手段与其他手段间的协调,力争摆脱“安全困境”羁绊,推进安

  全与发展统一,努力维护国家综合安全。妥善应对国家主权转移的趋势,以是否有利于国家利益发展取舍国家主权让渡,以是否有利于本国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稳定决定对国际干预的立场。

  充实国际秩序观,在适当参与全球治理中推进和谐世界建设。

  增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能力。全球化背景下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互动增强,要善于利用全球化机遇促进国内发展,善于利用全球化压力推进国内制度创新,善于规避全球化风险维护自

  身安全,善于防范国内问题冲击地区和全球安全与发展

5. 我国面对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应该如何应对?

  我们老师给的标准答案
  机遇: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积极利用国际分工深化和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采取符合本国国情的对外开放战略和政策,引进外国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本国的产业结构和产品质量,尽快地提高本国民族企业的竞争力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使国内资源得到充分合理配置,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此外,经济全球化也可推进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改革,加速民主化进程。
  挑战:
  (1)发展中国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不利地位。随着全球贸易和全球生产体系的迅速发展,以及跨国公司及其资本的不断扩张,使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冲击,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也不断增大。
  (2)经济全球化导致和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进一步不平衡,南北差距不断扩大,发展中国家更加落后于发达国家,尤其是造成那些处于最底层的发展中国家更加贫穷落后。
  (3)发展中国家内部不平衡发展也在加剧发展的不平衡趋势如不设法解决或抑制,将对投资构成潜在的威胁,刺激泡沫经济的发展,为金融危机埋下隐患。
  (4)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最大问题或者说最大威胁,是它们的国家主权受到冲击和削弱,国家经济安全受到挑战。
  (5)对发展中国家的改革带来巨大的压力。经济全球化使得经济传递和同步性加强,如何接受经济的正传递,抑制副传递,成为发展中国家急需解决的重大难题。

我国面对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应该如何应对?

6. 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怎样的积极影响

“全球化”,是指人类活动超越民族国家界限,在世界范围内展现出的物质、能量、信息等全方位的联系、沟通、交流、互动的客观历史趋势。它是伴随着人类交往的不断扩大,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人类社会的全球化进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揭开了全球化进程的序幕,18世纪的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在西欧迅速发展,突破了农业经济时代的地方狭隘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了世界性的了;20世纪下半叶的信息技术革命,极大地突破了传统的时空界限,加快了全球化进程。尤其是9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大潮,引起了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思想等各领域的深刻变革。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跨国公司这一世界经济舞台的主力军对其产生着深刻的影响:首先,跨国公司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主导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加速了商品经济逐取代了自给自足的经济,促进全球化的社会分工。其次,跨国公司推动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导致了个体为单位的人口流动,加速了科学技术的交流和进步。第三,跨国公司是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的支柱。第四,跨国公司是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力量。第五,跨国公司已成为世界科技发展的主力军,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第六,跨国公司促进了国际分工模式变化和先进管理方式的发展。第七,超国家的经济实力使跨国公司引导着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形成。第八,推动各国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颠覆了传统的价值观念,促进了文化交融、生活习惯的相互适应。
当然,跨国公司不可避免地对全球化产生负面影响。一方面加剧了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另一方面,如果东道国的政策不利,跨国公司的大举入侵就会形成对东道国经济的控制和国家主权的控制。因此,世界各国,对他国的国家主权基金是非常警惕的,同时对大型跨国公司的全球并购给予一定的限制。

7.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有哪些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两重性。发达国家的经济也不例外,同样也具有两重性。美国那里是世界上最有活力的经济和最自由的社会环境。这是美国能够长时期领先与欧洲,并且称霸世界的重要原因。但是美国的这个优势正在逐年丧失,有的学者指出美国正出现人才倒流的趋势。反恐战争和相关一系列政策给美国带来的不仅是人才的的流失,工作机会的流失,以及社会资源的流失。更关键的是它正在改变美国人经济自由、政治民主的理念,使保守主义和闭关自守的思潮抬头,这将给美国的未来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在近几十年来,美国企业已经把体力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转移至发展中国家,现在它们正在把工程、软件、产品设计和开发这些脑力密集型的工作转移出去。那美国在未来还剩下什么呢?它创造了互联网,美国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又同时遭到严重威胁。

    经济全球化并没有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根本利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是否能够比较顺利地恢复增长。在发展中国家中,拉丁美洲国家经济形势最为严重。在许多拉美国家都存在金融危机、政治不稳定和缺乏抗拒外部冲击的能力等问题。目前阿根廷正处在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之中。阿根廷危机已经开始在拉美蔓延,最后结果将会如何还是未知数。阿根廷经济危机之波未平,巴西经济不稳之波又起。巴西的债务问题再次引起投资者的关注。IMF认为,巴西必须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与此同时,必须增加出口、维持经济增长,以便能降低债务-GDP比,从而实现货币的稳定。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任务。如果拉美经济危机不能尽快得到解决,就很可能通过对美国银行系统的影响或其他渠道,对美国,从而对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亚洲经济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表现出复杂的特点,这从反面看出了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一方面,尽管发达国家经济回升缓慢,从总体上看,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却实现了强劲的回升。2002年亚洲发展中经济回升的主要动力是国内需求的增长。由于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取得成效,许多国家在出口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实现了GDP的正增长。亚洲国家在实行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时,并未放松增加出口的努力。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为东亚国家(地区)出口的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另一方面,东亚国家的不良债权问题有了明显好转。但是,这种好转在很大程度上是表面的,因为不良债权的减少是通过把银行的不良债权转移到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实现的。而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对呆坏帐的处理并不成功。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体系资产状况的改善只能以财政状况的恶化为代价。事实上,东亚的许多国家的财政状况正在迅速恶化。如果世界经济增速下降,而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余地又迅速缩小,亚洲国家经济就有可能陷入困境。[1]

    经济全球化并非唯一的经济制度,与经济全球化相伴生的,还有区域合作经济。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区域经济合作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高潮。和以往相比,民族国家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不仅在动机、方式上发生了明显变化,而且对国际经济关系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追求静态经济收益逐步让位于动态经济收益;南北型合作方式逐渐取代南南型合作方式;大国之间的竞争演变为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之间的竞争;成员国内部对主导权的争夺日趋激烈。总之,区域经济合作正在成为民族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一项重要选择。

    经济全球化通常以多边合作机制为基础(如世界贸易组织及其前身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以统一的世界市场和国际经济规则为标志,促进全球生产要素和商品服务的自由流动;区域经济合作则以双边或诸边(plurilateral)合作机制为基础,以区域内的市场统一和规则统一为标志,促进区域内生产要素和商品服务的自由流动。很显然,两者之间的冲突是客观存在的。当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产生时,这种区域性经济合作与关贸总协定所倡导的全球自由贸易观念就发生了冲突。欧共体作为一个关税同盟对内实行自由贸易,对外执行统一的关税和贸易政策。这直接违反了关贸总协定的非歧视原则。为此,关贸总协定内部曾经就欧共体是否违背关贸总协定规则展开过激烈的争论。但当时的欧共体六国以退出关贸总协定进行威胁,致使关贸总协定最终不得不做出让步:在坚持非歧视原则的同时,允许区域贸易协定的存在。

  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强调对成员国的静态收益影响,它包括:改善成员国的贸易条件,实现规模收益递增,强化竞争,吸引外国投资等。但经验研究显示这些静态效应不大(Schiff and Winter,1998)。近年来,区域经济合作更多地是寻求动态收益及非经济收益,并因此取得迅速的发展。

    发展中国家不是这场经济全球化的发起者和推动者,更不是主导者,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发展中国家将长期处于弱势状态。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看,发展中国家只是被动地卷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而不是经济全球化的发起者和推动者。从目前经济全球化的状况看,发展中国家始终处于弱势状态,不占主导地位,更不是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并且这种地位在21世纪较长一个时期不会发生变化。充分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中的被动与弱势地位,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切实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与困难,从而能够使它们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扬长避短,作出正确的战略决策。

    经济全球化对它们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经济领域,跨入了政治、道德、文化等领域。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看,经济全球化不仅仅是经济利益和经济关系,而且涉及到更为复杂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等领域的冲突。

然而,发展中国家应该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潮流,任何国家,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可能回避或抗拒。经济全球化是世界范围内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结果。充分认识到经济全球化的客观性和不可逆转性,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它使得发展中国家能够认清历史发展趋势,正确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从而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方向,制定正确的应对策略和发展战略,以利于发展本国的经济。 

同时,要看到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提供了机遇。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外贸结构的优化,从而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推进本国的工业化与现代化;它也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外资的进入,对于发展中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建设,提高有关部门的效益,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起着积极的作用。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发挥比较优势,开展对外贸易。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贸易壁垒不断下降,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对外贸易。

    有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的体制改革。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与国际市场规则接轨,将会推动发展中国家引进、学习、借鉴外国的管理经验,结合本国实际进行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从而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内部体制改革。

    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新的挑战和风险。经济全球化极大地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不稳定性。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范围内各国之间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发展中国家国内经济稳定与否,就不仅取决于国内因素,而受到国际因素的巨大影响。

    经济全球化使得财富越来越向少数发达国家和利益集团集中,导致和加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继续扩大。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有哪些影响?

8. 我国面对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应该如何应对?

  我们老师给的标准答案
  机遇: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积极利用国际分工深化和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采取符合本国国情的对外开放战略和政策,引进外国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本国的产业结构和产品质量,尽快地提高本国民族企业的竞争力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使国内资源得到充分合理配置,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此外,经济全球化也可推进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改革,加速民主化进程。
  挑战:
  (1)发展中国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不利地位。随着全球贸易和全球生产体系的迅速发展,以及跨国公司及其资本的不断扩张,使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冲击,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也不断增大。
  (2)经济全球化导致和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进一步不平衡,南北差距不断扩大,发展中国家更加落后于发达国家,尤其是造成那些处于最底层的发展中国家更加贫穷落后。
  (3)发展中国家内部不平衡发展也在加剧发展的不平衡趋势如不设法解决或抑制,将对投资构成潜在的威胁,刺激泡沫经济的发展,为金融危机埋下隐患。
  (4)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最大问题或者说最大威胁,是它们的国家主权受到冲击和削弱,国家经济安全受到挑战。
  (5)对发展中国家的改革带来巨大的压力。经济全球化使得经济传递和同步性加强,如何接受经济的正传递,抑制副传递,成为发展中国家急需解决的重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