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政府是如何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经济的

2024-05-09 23:01

1. 分析政府是如何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经济的

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广义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
两者的不同主要在于后者的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他们往往影响金融体制中的外生变量,改变游戏规则,如硬性限制信贷规模,信贷方向,开放和开发金融市场。前者则是中央银行在稳定的体制中利用贴现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达到改变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目标。
目前中国实行的是: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14、货币政策的内容是什么?如何运用货币政策来调节宏观经济?
答:(1)货币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以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的一种经济政策。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准备金率、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2)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两类。扩张性货币政策以放松银根、扩大货币供应量为特点,目的在于刺激需求的增加。紧缩性货币政策以抽紧银根、减少货币供应量为特点,目的在于抑制需求的增加。政府可以根据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分别采取不同的货币政策。在经济衰退期间,一般要通过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扩大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增长;在经济过热时,要通过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抽紧银根、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来抑制需求的过快增长。

分析政府是如何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经济的

2. 当前经济形势下,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

货币政策三种工具:1、再贴现率政策2、公开市场业务3、法定准备金率。
现在通货膨胀,货币供给量需要减少。所以提高贴现率,商业银行想中央银行借款就会减少,从而货币供给量也会减少。卖出政府债券也可以是货币供给量减少。还有就是提高法定准备金率,货币供给量也可以减少。
这三个货币政策工具常常需要配合起来使用。

3. 政府应该如何运用货币政策来进行调节宏观经济的运行呢?

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中介指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西方国家中央银行多年来采用的三大政策工具,即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这三大传统的政策工具有时也称为“三大法宝”,主要用于调节货币总量。
⑴
法定存款准备率:是指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上缴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比率。效果:
①
即使准备率调整的幅度很小,也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巨大波动;
②
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都是以存款准备金为基础;
③
即使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由于种种原因持有超额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调整也会产生效果;
④
即使存款准备金维持不变,它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商业银行体系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局限性:
①
法定存款准备率调整的效果比较强烈,致使它有了固定化的倾向;
②
存款准备金对各种类别的金融机构和不同种类的存款的影响不一致,因而货币政策的效果可能因这些复杂情况的存在而不易把握。
⑵
再贴现政策: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持有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所做的政策规定。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时再贴现率的确定与调整;二是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效果:
①
再贴现率的调整可以改变货币供给总量;
②
对再贴现资格条件的规定可以起到抑制或扶持的作用,并能够改变资金流向。局限性:
①
主动权并非只在中央银行,甚至市场的变化可能违背其政策意愿;
②
再贴现率的调节作用是有限度的;
③
再贴现率易于调整,但随时调整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波动,使商业银行无所适从。
⑶
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效果:①主动性强,它可以按照政策目的主动进行操作;
②灵活性高,买卖数量、方向可以灵活控制;③调控效果和缓,震动性小;④影响范围广。局限性:①中央银行必须具有强大的、足以干预和控制整个金融市场的金融实力;②要有一个发达、完善的金融市场,且市场必须是全国性的,市场上证券种类齐全并达到一定规模;③必须有其它政策工具的配合。

政府应该如何运用货币政策来进行调节宏观经济的运行呢?

4. 政府干预经济运作所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政府干预经济所用的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有:调整法定准备率、调整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1.法定准备金率:
商业银行必须把自己吸纳的存款的一部分存在中央银行,而这部分资金与存款总额的比率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如果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那么流通中的货币会成倍缩减,因为商业银行交到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多了,可供自身支配的资金便少了,因而银行给企业的贷款就会减少,相应的,企业在银行的存款会更少,于是这个社会上就会出现“存款—贷款”的级级递减,导致社会货币总量的大幅降低。反之,如果中央银行把存款准备金率调低,流通中的货币量就会成倍增加。

2.调整再贴现率:
企业向商业银行借贷货币时,常常把没有到期的票据转让给银行取得贷款。
当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为了控制货币数量和商业银行的放款额度,就会提高再贴现率,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借贷款数量;而当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就会放低再贴现率,把中央银行手中的债券吸收过来实行贴现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鼓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刺激社会的消费和投资,实现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

3.公开市场业务
是中央银行在公开的金融市场购买或售卖政府有价证券,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从而影响整个经济活动,实现既定的目标。中央银行买进有价证券时,会向卖出有价证券的公司支付货币,从而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而中央银行在卖出有价证券时,就会使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

最后,政府加息也可以理解成货币政策的调节工具,因为加息会影响信贷规模,控制货币供给量。

5. 政府如何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整宏观经济

通过利率的调整可以做到产业结构调整、刺激或抑制消费需求,公开市场操作直接调整货币供应量。

政府如何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整宏观经济

6. 运用哪些货币政策来调控市场经济

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中介指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西方国家中央银行多年来采用的三大政策工具,即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这三大传统的政策工具有时也称为“三大法宝”,主要用于调节货币总量。一、法定存款准备率:是指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上缴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比率。效果:1.即使准备率调整的幅度很小,也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巨大波动;2.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都是以存款准备金为基础;3.即使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由于种种原因持有超额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调整也会产生效果;4.即使存款准备金维持不变,它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商业银行体系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局限性:1.法定存款准备率调整的效果比较强烈,致使它有了固定化的倾向;2.存款准备金对各种类别的金融机构和不同种类的存款的影响不一致,因而货币政策的效果可能因这些复杂情况的存在而不易把握。二、再贴现政策: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持有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所做的政策规定。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再贴现率的确定与调整;二是规定向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效果:1.再贴现率的调整可以改变货币供给总量;2.对再贴现资格条件的规定可以起到抑制或扶持的作用,并能够改变资金流向。局限性:1.主动权并非只在中央银行,甚至市场的变化可能违背其政策意愿;2.再贴现率的调节作用是有限度的;3.再贴现率易于调整,但随时调整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波动,使商业银行无所适从。三、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效果:1.主动性强,它可以按照政策目的主动进行操作; 2.灵活性高,买卖数量、方向可以灵活控制;3.调控效果和缓,震动性小;4.影响范围广。局限性:1.中央银行必须具有强大的、足以干预和控制整个金融市场的金融实力;2.要有一个发达、完善的金融市场,且市场必须是全国性的,市场上证券种类齐全并达到一定规模;3.必须有其它政策工具的配合。

7. 简述不同时期如何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

经济低迷时
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即“双松”政策
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能更有力的刺激经济。一方面通过减少税收或扩大支出规模等松的财政政策来增加社会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但也会引起利率水平提高。另一方面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买进政府债券等松的货币政策增加商业银行的储备金,扩大信贷规模,增加货币供给,抑制利率的上升,以消除或减少松的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使总需求增加,其结果是可在利率不变的条件下,刺激了经济,并通过投资乘数的作用使国民收入和就业机会增加【摘要】
简述不同时期如何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提问】
经济低迷时
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即“双松”政策
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能更有力的刺激经济。一方面通过减少税收或扩大支出规模等松的财政政策来增加社会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但也会引起利率水平提高。另一方面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买进政府债券等松的货币政策增加商业银行的储备金,扩大信贷规模,增加货币供给,抑制利率的上升,以消除或减少松的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使总需求增加,其结果是可在利率不变的条件下,刺激了经济,并通过投资乘数的作用使国民收入和就业机会增加【回答】
其结果是可在利率不变的条件下,刺激了经济,并通过投资乘数的作用使国民收入和就业机会增加。这样可以消除经济衰退和失业,比单独运用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更有缓和衰退、刺激经济的作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搭配所适用的经济初始状态是:(1)存在比较高的失业率;(2)大部分企业开工不足,设备闲置;(3)大量资源有待开发;(4)市场疲软、没有通胀现象;(5)国际收支盈余过多。在此状态下,这种搭配模式一方面会刺激对进口产品的需求,减少国际收支盈余,另一方面对推动生产和降低失业率有促进作用。这种模式能够短时间内提高社会总需求,见效迅速,但运用时应谨慎,如果掌握的尺度不好会造成通货膨胀的危险。【回答】
经济过度繁荣时
2、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即“双紧”政策
当经济过度繁荣,通货膨胀严重不足时,可以把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配合使用。这就是说通过增加税收和减少政府支出规模等紧的财政政策压缩总需求,从需求方面抑制通货膨胀。而利用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紧的货币政策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会使利率提高,投资下降,货币供给量减少,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同时,由于紧的财政政策在抑制总需求的同时会使利率下降【回答】
,而通过紧的货币政策使利率上升,从而不使利率的下降起到刺激总需求的作用。其结果可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抑制经济过度繁荣,使总需求和总产出下降。实施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搭配的初始状态是:(1)、经济处于高通货膨胀;(2)、不存在高失业率;(3)、国际收支出现巨额赤字。削减总需求一方面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保证货币和物价的稳定,另一方面有助于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减少国际收支赤字。但是,这一模式如果运用不当往往会造成经济停滞的后果。【回答】

简述不同时期如何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

8. 政府如何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发展?

亲亲您好为您查询到政府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发展财政政策主要是两个工具,一个是税收,一个是政府开支。 货币政策主要是三个工具,利率、存款准备金和公开市场操作。 理想的财政政策应该是逆周期的。 在经济衰退的时候,政府应该主动扩大支出,或者同时降税,从而产生较大的财政赤字。 在经济景气的时候,尽量结余,以便于在整个经济周期上追求财政收支平衡。而在单个年份财政盈余的时候,却可以有很大的波动。 但是中国政府的财政政策,很大程度上似乎在尽量回避产生较大的财政赤字。 即使是上一次经济陷入严重困难的时候,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98年到2000年,产生的预算赤字,对国际标准来说这都是很小的。【摘要】
政府如何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发展?【提问】
亲亲您好为您查询到政府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发展财政政策主要是两个工具,一个是税收,一个是政府开支。 货币政策主要是三个工具,利率、存款准备金和公开市场操作。 理想的财政政策应该是逆周期的。 在经济衰退的时候,政府应该主动扩大支出,或者同时降税,从而产生较大的财政赤字。 在经济景气的时候,尽量结余,以便于在整个经济周期上追求财政收支平衡。而在单个年份财政盈余的时候,却可以有很大的波动。 但是中国政府的财政政策,很大程度上似乎在尽量回避产生较大的财政赤字。 即使是上一次经济陷入严重困难的时候,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98年到2000年,产生的预算赤字,对国际标准来说这都是很小的。【回答】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