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国加入wto以后保险业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

2024-05-08 05:46

1. 自从我国加入wto以后保险业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

行业开放时间表银行及证券2003年开放银行间人民币往来2004-2005年,A、B股合并,并允许外资参股中资银行、基金管理;开放人民币汇率政策2006年,外资银行获准全面进入市场,地域限制及顾客限制将撤销电信2002年逐步开放增值服务的地域限制2003-2005年逐步开放光缆、固网服务,提高外资在基础电讯中持股比重至49%农业2004年农产品(新闻,行情)平均关税率要降至14.5%至15%、进口配额要逐步交给私营部门支配保险入世即起,外资财产和寿险公司立即在中国进行高风险项目的保险业务、增发保险营养牌照纺织2002年在设限国的配额在现行配额增率基础上再增长27%零售入世后允许在京、津、沪、广州、大连、青岛等经济特区成立合资零售企业2002年允许外资拥有控股权2003年取消所有地域、数量、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家电2005年平均关税税率降至10%汽车2005年前汽车配额将逐步取消2006年前将汽车关税、零件关税分别下降至25%及10%交通履行最惠国待遇条款、透明度条款2002年中美在各境内增加通航站2003年允许外商独资运营公路医疗2003年开放药品分销服务入世后取消进口大型医疗设备的行政管制旅游2003年允许外商控股旅行社2005年允许外商独资控股合资旅行社,但不允许合资旅行社经营中国人民出境旅游业务中国入世各行业开放时间表1.取消外资银行在中国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在加入WTO后,立即取消在下列城市的限制,即上海、深圳、天津、大连;在加入WTO1年内,取消在广州、青岛、南京、武汉的限制;在加入WTO2年内,取消在济南、福州、成都、重庆的限制;加入WTO3年内,取消在北京、珠海、厦门、昆明的限制;在加入WTO4年内,取消在西安、沈阳、宁波、汕头的限制,加入WTO5年内,取消全部的地域限制,外资银行到时候可以遍地开花。2.取消外资银行在中国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客户限制,在加入WTO2年内,允许外资银行对中国企业提供人民币业务服务,即人民币的批发业务放开;在加入WTO5年内业务,允许外资银行对中国居民提供人民币业务服务,即人民币的零售业务放开。对策:对国有商业银行现有的治理结构进行改造;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的运营环境;尽快制定《外资银行法》。商业服务业市场开放时间表批发服务:2001年1月前,允许外资在合资企业占大多数股权,届时,取消地域或数量限制;2003年以前,取消企业股权及形式限制;2002年1月以前,允许外资拥有控股权。允许在所有省会城市、重庆及宁波成立合资企业。零售服务:在入世后,合资企业允许在5个经济特区,以及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大连、青岛、郑州、武汉成立;在北京及上海,允许设立4家合资零售企业,在其他地方,可最多成立2家合资企业;北京的2家合资企业可在市内开设分店;在2003年1月前,取消所有地域、数量、外资持股比例的限制;2万平方米以上的百货商店、分店在30家以上的连锁店,仍允许外资持有50%以下股权的合资企业经营。对策:国有零售业要发展统购分销、连锁经营;合资零售业投资重点向中小城市转移,调整不同商业业态的投资比例。旅游业开放时间表旅行社在入世3年内允许外资在合资旅行社中占有多数股权,6年内允许外国设立独资旅行社,并取消地域限制和对成立分支机构的限制;饭店业入世后,外资可以占有合资酒店的多数股权,4年内准入不再受限制,且可由外资独资。中国电信服务业开放时间表入世1年内,初步开放网络服务(主要是ISP);入世第2年,逐步放开增值服务的地域限制,重点是移动通信、无线寻呼、Internet服务;入世第3年,有线网及光缆开始放开、全面取消增值服务地域限制。取消半导体、计算机、计算机设备、电信设备和其他高技术产品的关税限制;入世第4年,允许外资在基础电信中持股比例由放开初期的25%逐步提高到49%;在寻呼业务、数据压缩转发等电信增值服务领域,外资持股比例由放开初期的30%逐步提高到50%以内;入世第5年,逐步取消外资在寻呼机、移动电话进口,以及国内固定网络电话服务等领域的地域限制。完成开放网络服务;入世第6年,有线网及光缆完成全面开放。中国电信服务业传统垄断格局基本打破,形成竞争性市场。对策:有选择地建立区域性的电信联盟;体制创新等。(以上内容及数据仅供参考,如有出入请以外经贸部12月11日公布的承诺为主。)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成员。中国政府开始行使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员的权利,包括享受最惠国待遇及国民待遇等,同时也将承担起世贸组织正式成员的相关义务,包括按照入世时间表的安排,取消一些限制、开放一些经济领域。根据中国此前公布的入世承诺,于2001年12月11日起实行的条款包括:银行保险业:中国政府将在12月11日取消对外资金融机构外汇业务服务对象的限制。外资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的服务对象,可以扩大到中国境内的所有单位和个人,但必须相应增加营运资金或资本金,更换金融业务营业许可证或金融业务法人许可证。12月11日起,允许设在上海、深圳的外资金融机构正式经营人民币业务,设在天津、大连的外资金融机构可以申请经营人民币业务。12月11日起,外资非银行金融机构可以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即将公布的有关管理办法的规定,申请设立独资或合资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办理汽车消费信贷业务。12月11日起,外国投资者可以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的规定,申请设立独资或合资金融租赁公司,提供金融租赁服务。中国人民银行将根据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有关管理办法,受理外资金融机构的各项申请。外资金融机构已向人民银行递交的设立机构等申请仍然有效,但申请者须按修订后法规的规定补充申请材料。此外,还将允许外国非寿险公司在华设立分公司或合资公司,合资公司外资股比可以达到51%;外国寿险公司在华设立合资公司,外资股比不超过50%,外方可以自由选择合资伙伴,合资企业投资方可以自由订立合资条款,只要它们在减让表所作的承诺范围内;外资保险经纪公司方面,合资保险经纪公司外资股比可以达到50%。外国寿险公司、非寿险公司在上海、广州、大连、深圳、佛山提供服务。外国非寿险公司从事没有地域限制的"统括保单"和大型商业险保险,外国非寿险公司提供境外企业的非寿险服务、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的财产险、与之相关的责任险和信用险服务;外国(再)保险公司以分公司、合资公司或独资子公司的形式提供寿险和非寿险的再保险业务,且没有地域限制或发放营业许可的数量限制。保险公司的营业许可的发放不设经济需求测试(即数量限制)。关于保险"统括保单"经纪业务,将实行国民待遇。外资保险经纪公司地域范围可在上海、广州、大连、深圳、佛山范围内办理业务。零售服务业:中外合资企业可在5个经济特区,以及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大连、青岛、郑州、武汉成立。电信业:增值服务(含互联网服务)与寻呼业务,上海、广州及北京允许合资企业外资占少数30%股权。移动话音与数据业务,外资占少数(25%)股权的合资企业可以在上海、广州、北京及这些城市之间开展业务。资产管理业:外资占少数股权(33%)的合资企业可以从事国内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外方可在合资管理咨询公司中占多数股权。会计业:通过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的外国人将获得国民待遇,即可以合伙或合并成立会计师事务所;已有的合资公司不只限于雇佣持有中国注册会计师证的会计师。建筑业:外资可在合资建筑企业中占多数股权。旅游业:外资可占中外合资饭店多数股权,四年内准入不受限制,且可有外资独资。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做出了四个方面的承诺,即降低关税、减少和消除非关税壁垒、农业方面的承诺和服务业的开放。在降低关税方面,我国承诺:到2005年,把15%的平均关税水平降到10%。降低关税是我国改革开放自身的需要,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一种“补课”,同时也是生产全球化的一个趋势。在减少和消除非关税壁垒,也就是进口配额、许可证问题方面,我国承诺:到2005年,全部取消400种进口配额。因为在200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员都要取消进口配额许可证,我国承诺取消也是应该的。在农业方面,根据我国同美国达成的中美农业合作协定,我国承诺:取消对美国7个州的TCK小麦出口禁令;放开美国6000多家肉类加工厂对我国的出口等。在服务业方面,我国承诺:逐步放开银行、保险、旅游和电信等服务业市场。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各行业开放一览表银行业:根据入世承诺,中国政府将在今天取消对外资金融机构外汇业务服务对象的限制。外资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的服务对象,可以扩大到中国境内的所有单位和个人,但必须相应增加营运资金或资本金,更换金融业务营业许可证或金融业务法人许可证。保险业:中国政府将从今日起允许外国非寿险公司在华设立分公司或合资公司,合资公司外资股比可以达到51%;外国寿险公司在华设立合资公司,外资股比不超过50%,外方可以自由选择合资伙伴,合资企业投资方可以自由订立合资条款,只要他们在减让表所作的承诺范围内;外资保险经纪公司方面,合资保险经纪公司外资股比可以达到50%。电信业:两部限制外资进入中国电信业的法规今天正式作废。即《从事放开经营电信业务审批管理暂行办法》和《放开经营的电信业务市场管理暂行规定》。今天开始,增值服务(含互联网服务)与寻呼业务,上海、广州及北京允许合资企业外资占少数30%股权。移动话音与数据业务,外资占少数?25%?股权的合资企业可以在上海、广州、北京及这些城市之间开展业务。建筑业:从今日起建筑业将允许外国企业在中国成立合资、合作企业,并在3年内开始享受国民待遇,3年内开始允许外商成立独资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除高档房地产项目?高档宾馆、高档公寓、高尔夫球场等不允许外商独资外,其他项目没有限制。零售服务业:中外合资企业可在5个经济特区,以及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大连、青岛、郑州、武汉成立。会计业:通过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的外国人将获得国民待遇,即可以合伙或合并成立会计师事务所;已有的合资公司不只限于雇佣持有中国注册会计师证的会计师。加入世贸3年后中国重点行业开放进度按照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2005年中国关税总水平将降至10.1%,其中工业品平均关税降到9.3%,农产品降到15.6%;所有非关税措施都将取消;银行、证券、保险、分销等重要服务部门所享受的过渡期将逐步结束。汽车:2005年1月1日,中国将取消汽车的配额、许可证管理,汽车关税降到30%,汽车零部件关税降到13%。2006年7月1日,汽车关税将降到25%,零部件平均关税降到10%。农业:2005年,中国农产品关税水平将降至15.35%,关税配额数量达到最高点,其中小麦和玉米的关税配额量达到国内生产量的10.7%和6%。银行:入世3年后中国将向外资银行开放昆明、北京、厦门等城市的人民币业务。2006年,取消对外资银行所有权、经营和设立形式,包括对分支机构和许可证发放进行的限制,允许外资银行向中国客户提供人民币业务。证券:自加入世贸组织起,中国允许外国服务提供者设立公司,从事国内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外资最多可达33%。加入世贸组织后3年内,外资可增加至49%,允许外国证券公司设立合资公司,外资拥有不超过三分之一的少数股权,合资公司可从事A股承销、B股和H股及政府和公司债券的承销和交易、基金的发起。保险:2005年后,中国将取消对保险业务的地域限制,允许外国保险公司提供健康险、团体险和养老金/年金服务,取消再保险的强制分保规定,降低对外资经纪公司的总资产要求,允许设立独资的保险经纪公司。电信:在个人通信服务领域,自加入世贸组织时起,允许外国服务提供者在上海、广州和北京设立合资企业,并在这些城市内及其之间提供服务,合资企业中的外资不得超过25%;加入后1年内,地域扩大至17个城市,外资比例不得超过35%;加入世贸组织3年后,外资不得超过49%。2007年,中国将取消基础电信的地域限制,外资股份将允许达到49%。零售服务:加入世贸组织3年内允许外国服务提供者从事药品、农药、农膜和成品油的零售,取消对特许经营,以及无固定地点的批发或零售服务的限制。除上述服务贸易领域之外,2005年后,建筑、旅游、运输等行业也将允许设立外商独资企业。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自从我国加入wto以后保险业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

2. 美国队关税贸易壁垒高低的观点

简析美国贸易壁垒报告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于4月初发表了每年一次的《国别贸易评估报告》。报告评估了58个贸易伙伴存在的贸易与投资壁垒,列出了美国工业品、服务和农产品出口所遇到的壁垒问题和不公平贸易行为。报告总结了布什政府在削减外国贸易壁垒方面的努力,并特别提及在自由贸易谈判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和动植物检疫等美方重点关心问题所取得的进展。这次报告突出强调了全球为降低或取消这些壁垒所作的努力和美国对自由贸易谈判所产生的影响。 

报告涉及中国的部分包括进口政策、贸易经营权、关税减让、海关估价、原产地规则、边境贸易、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以及非关税壁垒措施中的检验检疫、技术标准、出口补贴,还有知识产权保护、服务贸易等所有与中国入世承诺相关的诸多内容。报告对中国入世后的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但有些方面还存在严重问题,现将部分内容摘译如下: 

根据美方统计,2003年美国与中国的贸易逆差为1240亿美元,比2002年的1031亿美元增加了20.3%。其中,美国对中国的货物出口增加28.4%,是美国货物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2003年美国从中国的进口较上年上升21.7%,达到了1524亿美元。过去三年,美国对中 

国出口的增长率为76%,高于美国从中国进口增长率24个百分点。 

报告认为,中美贸易在农业,知识产权(IPR)和服务等三个领域存在的问题较多。农业是美国与中国之间尤具争议的问题之一。虽然有关美国农产品的市场准入问题并不仅限于中国,但在中国成为WTO成员后的头两年,在农业的许多方面还是遇到了非常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关于中国对转基因农产品的限制,对大额农产品实行的关税配额管理制度,以及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的应用和检验要求等。中国在知识产权法规制定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缺乏有效地知识产权保护的强制执行制度。服务领域引起关注的主要原因是透明度问题。虽然中国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中国的决策与管理程序大部分仍然是不透明的。尽管一些部门和机关逐步扩大公众就法规草案表达建议的机会,并逐步提供适当的WTO咨询机制,但所有这些都常常因其不确定性和缺少统一性而倍受干扰。 

一、农业 

l.进口替代 

在中国入世议定书中,中方承诺不会根据是否对国内供应商构成竞争而对进口或投资设限,或强加其他要求。在此之前,中国已于2000年和2001年进行了法律修改,取消了有关外国投资的当地含量要求。但实际上中国仍然“鼓励”投资者延续过去的做法。如从2001年以来,中国对国产的化肥实行了增值税(VAT)的减免政策,而这一政策并不适用来自美国厂商同类产品进口。美国行业代表认为中国是在积极鼓励消费国产化肥,而对进口化肥则产生不公平待遇。 

2.农产品关税及增值税 

2004年1月1日,中国将其冷冻牛肉的关税降到12%。冷冻马铃薯产品和葡萄的关税降到13%,猪、牛下水及干酪、柑橘的关税降到12%,冷冻家禽、苹果、梨、杏和阿月浑子的关税降到10%。但中国对那些与美国国内敏感产业构成竞争的一些产品仍保持高关税。比如,葡萄干的关税就高达35%。 

增值税是中国重要的国家收入来源之一,在实施中则存在不平衡现象。产品不同税率从13%到17%不等。通常进口产品的税收是在海关进行征收,比较透明和可靠。但至于增值税,有时就会遇到外商交增值税、而中国国内生产者不交的情况。其它减轻农民税收负担的免税计划,也使美国农业商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 

3.关税配额 

作为入世承诺的一部分,中国计划为小麦、玉米、稻米、棉花、羊毛、糖、植物油和化肥等农产品的进口建立一个大的且不断增加的TRQ制度,其大部分配额内关税为1%至9%。每年都有一部分关税配额分配给非国有贸易实体进行进口。在入世议定书中,中方还为TRQ的管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包括提高透明度、对那些有兴趣从事进口业务的最终用户实行未用配额的再分配等。 

但是,中国入世以来,在执行TRQ制度方面却一直存在问题。一是没有提高必要的透明度,二是配额分配时增加了一些新的负担。美国政府对2002年那些最影响美国产业的TRQ商品的执行率非常低表示担心。如小麦、玉米、和棉花的配额执行率分别只有7%、0.1%和22%。 

2003年,关税配额产品缺乏透明度、TRQ的再分配、较小的分配额度及取得许可证过程中的负担等问题依然存在。 

中国的检查检疫机构(AQSIQ),2002年颁布措施,要求一些农产品在进入中国之前,进口商要取得进口检验许可或检疫许可,像家畜、家禽、谷物、油籽、植物种子、园艺品、皮革与皮毛之类的。美国出口商一直担心AQSIQ利用规定的程序来控制这些产品进口的速度和数量,同时认为这些措施与中国市场准入和进口特许承诺相悖。 

4.卫生和植物卫生检疫措施 

根据中美1999年4月签署的美中农业合作协定(ACA),中国承诺取消美国谷物、柑橘、肉类和家禽进口的禁令,中国还同意承认美国的肉类认证体系。但中国在执行ACA时却产生了许多问题。 

(1)由于进口的未煮肉类和家禽中存在某些病原体,中国实行“零容忍”标准。美国四家处理厂被除名,而且已经有情况表明这几家工厂不可能再次被列入名单。 

(2)中国仍不予批准来自佛罗里达州四县郡柑橘的进口。 

(3)中方检疫官员要求对从太平洋西北部地区进口的小麦进行特殊处理,这实际上抑制了进口。 

(4)植物检疫壁垒继续阻碍着美国其它几种产品的进口,如有核果、多种苹果、梨、新鲜马铃薯和含有一定食品添加剂的加工食品。 

(5)AQSIQ对进口海产品认证要求颁布了一项新法令,这一认证要求似乎超过了保护消费者健康所必需的要求,并对进口海产品产生了歧视。美国产业依然担心已执行的认证要求。美国政府会继续同中国当局进行技术讨论,同时就AQSIQ颁布的一个有关活水生物认证的类似的法令也将同中国当局进行技术讨论。 

(6)自从加WTO以来,中国已颁布了100多项新食品标准。虽然这些标准有些已按照WTO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协定规定,向WTO进行了通告,但还有很多没进行通告,尤其是那些由卫生部颁发的标准。 

5.出口补贴 

美国农业出口商担心,中国继续对玉米出口给予补贴。2002年和2003年中国玉米出口超过了1200万公吨,而2001年是600万吨。并且玉米是以比中国国内价格低20%至30%的水平出口。结果美国玉米出口商丧失了在亚洲的市场份额,而中国的玉米出口量则创了最高纪录。中国方面称在2002年3月就停止使用补贴了,而是采用各种与WTO相一致的措施支持出口的,比如运输补贴和增值税退税。但是美方认为某些出口环节不是透明的,要判断这些措施是否对出口价格有影响比较困难。 

二、知识产权(IPR)保护 

报告肯定了中国在知识产权法律建设、规则制定所取得的成果,在执行WTO的规则方面也是令人满意的。特别是吴仪副总理担任新成立的知识产权问题领导小组的领导,显示出中国对解决知识产权问题的重视。但报告依然认为中国在执行知识产权规则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 

由于现在规章和实施条例中存在漏洞,互联网上侵权的现象在中国愈演愈烈。中国仍没有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互联网条约。这些条约于2002年已经实施,并得到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认可。美国认为中国需要加入WIPO条约,这对于美国和许多其他国家都很重要,因为中国已拥有世界第二大数量的互联网用户。 

1.执行 

中国政府积极努力全面修改IPR法规,并将把这些法规与中国入世承诺统一起来。但是IPR的执行力度仍然严重不足。2003年,中国知识产权侵害事件继续影响着众多行业的产品、商标和技术,有电影业、音乐界、出版业、软件业、医药界、化学药品业、信息技术产业、消费品业、电子设备产业、汽车配件和工业品业等。根据中方的一份报告中国假冒伪劣产品的市值达190-240亿美元。美国报告显示,由于执行力度不够所造成的侵权比例超过90%。对注册版权资料的盗版行为给美国造成的损失,估计每年超过18亿美元。 

中国有三种不同的机制执行知识产权法规。一是行政主管部门;二是通过刑事起诉执行;三是对造成金钱损失的通过民事诉讼执行。由于中国政府各部门与各机构间缺乏协作、以及地方保护主义和腐败的存在、发起调查起诉的门槛较高、以及培训缺乏和行政处罚不足的存在,使中国在知识产权执行力度方面,受到牵制。 

2.行政执行 

中国对于违反知识产权者采取行政措施。但是这些措施在阻止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效果不明显。 

中央政府定期进行的反假冒伪劣和反盗版活动,查封没收大量的侵权资料。但是,由于行政处理事件的罚金常常很低,假冒伪劣和盗版行为依然很猖獗。因为许多行政主管部门在确定罚金数额时,不将库存货物计入侵权产品的价值中。 

3.刑事强制 

根据TRIPS协议规定,如果出现商标假冒伪造或盗版行为,应用刑事程序和强制措施解决。但实际上,由于在量刑时缺乏透明度,目前的刑事强制对侵权人并没产生威慑影响。因此,中国必须修改法规,使侵权案(尤其是那些商业化的假冒伪劣或盗版案和惯犯案)的起诉更容易些。 

另一重要问题是目前法律规定侵权刑事处罚的起点过高,一般的侵权行为很难满足。比如,对侵犯版权的人采取刑事措施,必须要有证据证明企业的销售额达到20万元人民币(即24100美元),个人的要达到5万人民币(即6030美元)。这种销售证明已被证实是很难行得通的,因为仓库中还未出售的假冒伪劣或盗版产品并不计算在内,而且侵权者通常不会给收据或进行详细的销售记录。在中国入世协议中,中国承诺其行政主管机关将与最高人民法院共同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但这项工作目前还没完成。 

在刑事强制领域,如果中国的法规也适用于故意制造、存储、销售和使用假冒伪劣及盗版产品,那中国的法规将会更有效。同样,中国没有把商业化的假冒伪劣或盗版产品的出口看作是一项犯罪活动,这也是个问题。 

中国也必须提高其法规中规定的刑事处罚。尤其是规定的监禁期太短,起不到阻止那些侵权人从事商业化假冒伪劣或盗版活动的作用。 

美国企业抱怨说,中国的多数地区,警察或者不关心追查假冒伪劣或盗版案件,或者缺乏有效调查这类案件所必需的资源和培训。另外,在有些情况下,一项侵权行为是归属行政、民事还是刑事执行也并不清楚。而且,即使当IPR侵权事件送交刑事执行时,实际的IPR罪的起诉也常常需要相当多国家与地方机构的协调配合。但是由于不同机构间显然不愿或不能在一起共同工作,所以仍存在协调合作问题。 

4.民事执行 

由于中国行政和刑事执行机制效率低,民事诉讼越来越多了。过去多数诉讼是由中国的知识产权持有者提出的,而最近更多的是外国人进行民事诉讼了。但是美国公司都抱怨,法庭上中国IPR法规的执行仍缺乏一致性和公平性。绝大多数法官缺少必要的技术培训,而且有关证据、专家证词、机密信息保护的法庭规则还很含糊或无效的。另外,在专利权领域,一个案子可能需要花4年至7年的时间才完成,其结果已经变得没什么意义了。 

三、服务贸易壁垒 

报告认为,中国服务行业是最受国家管制和保护的行业之一。外国服务提供商的业务活动仍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但中国又是一个有巨大的增长潜力的市场。在入世协议中,中国承诺取消各级政府的许多市场准入限制,大规模开放服务行业,尤其是开放那些对美国有重要影响的行业,比如银行业、保险业、电信和专业服务业。入世前,中国许多行业的外国企业申请在华经营许可证方面,并不具有绝对的权利。只有当他们先收到来自中国相关管理当局的邀请时,他们才可以申请许可证。入世后,中国承诺改进许可程序,使之更透明、更有预见性。 

然而在许多服务行业,虽然中国同意逐步取消限制,并将许可程序非政治化,但中国却对企业的新设及建立分支机构实行非常高的资本要求,成为了市场准入的一种障碍。许多外国企业反映,中国的规章很含糊,许多时候不能充分体现中国的承诺。另外,中国各部门通常不与外国企业就新提议的或修改的规章进行充分的商谈,常常没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有意义的评论。 

1.保险服务 

在入世协议中,中国承诺逐步开放寿险和非寿险行业。加入WTO后不久,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CIRC)颁布了几项新的保险条例,包括有关外国保险公司管理的指导条例等。这些条例实现了许多中国承诺,但也在三个重要领域产生了问题,如谨慎性要求、透明度和设分支机构的问题。 

(1)中国保险公司的资本要求非常高,许多外国公司抱怨说,这成为了市场准入,或寻找合适合资伙伴的一种障碍。如申请办理国家许可证,则要有一个主要办事处和三个分办事处才行,需要输入的资本金则达5亿元人民币(即6000万美元),一个地方性许可证则包括一个主要办事处、两个分办事处,需要的资本输入额为2亿元人民币(即2400万美元)。一家公司一旦拥有了一个国家许可证,如果再设另外的分支机构,就还再需要5000万元人民币(即600万美元)的资本。CIRC承诺修改草案,但至今还没有下文。 

(2)外资保险商反映,中国保险业准入方面的有关规定仍然存有相当多的政治因素,且缺乏透明度。这给外国保险商在中国市场开展经营业务带来了不确定性。在许可证发放过程中,透明度缺乏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外国企业抱怨,保险许可的要求过度地复杂。如多个分支机构和次级分支机构的扩展申请是同时递交,还是只可以分阶段性的递交,规则非常不明确。 

2.银行和证券服务 

2001年12月,中国政府颁布了修改后的规则,允许外国银行只要满足一定的标准,就可以在中国任何地方设立分支机构,标准其中包括要有200亿美元的总资产。根据新规则,虽然说与国内外任何顾客进行的外币业务也是被自由许可的,但作为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的中国银行,仍继续享有进行外汇交易的垄断权。外国银行分支机构也必须将其30%的营运资金设为中国人民银行指定的付息资产。外国银行分支机构的流动资产(现金、当地银行需求储备和中国人民银行储备)必须持续高于消费者存款25%的比例。另外,消费者外币存款与国内外币贷款的比例不能超过70%(这已比先前规定的40%有了提高)。中国根据外国银行分支机构的本地资本来计算审慎比例和限度,而不是根据该行的全球资本基数来计算。 

中国仍然存在严格的限制,尤其是对于外国银行对本币业务参与的限制。外国银行在银行间市场筹集人民币的权力限制,是由中国央行,即中国人民银行来计划的。这一限制使外国银行提供人民币贷款组合的能力受到约束,而进行这样的组合是其在中国进行盈利业务所必需的。另外,虽然2003年12月中国降低了设立外国银行分支机构的资本金要求,但其资本金要求仍然非常高,这就提高了外国银行的当地筹资成本。 

依照中国的入世协议,中国加入WTO后,外国证券公司可获得成立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的权利。但是进行证券承销的合资企业必须在入世后三年才可允许。中国加入WTO后不久,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就颁布了新的规章,对成立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和由中外合资企业进行证券承销业务进行了规定。但是中国依然将外国合伙者持股比例限制在33%,这将继续限制外国企业。 

3.批发销售服务 

中国承诺在其入世三年内(即到2004年12月11日),对于那些寻求提供批发、委托代理服务和相关服务(比如修理和维护服务)的外国企业,取消其面临的国民待遇和市场准入限制(受限产品除外)。同时,中国同意依照既定的时间表对这些业务逐步实现自由化。但是,中国的执行力度存在问题。外国经营者继续受到有关贸易量、注册资本金和前期经验的限制。售后服务的许可,经营范围改变的许可等也都不明确。另外,是否允许外商通过中国业务网点进行销售活动也不清楚。 

4.零售服务 

1999年,中国政府扩大了零售行业的外国投资范围。新规则鼓励大型国际零售(比如高级百货商店和仓储式店铺)进入中国。 

中国加入WTO后,进一步扩大了外国零售商以更多形式进入中国市场的能力。但某些大型零售业务仍面临所有权的限制。 

到目前为止,中国已授权合资企业可以提供零售业服务,但它仍极大的限制这些服务的提供。繁重的入门要求(有关最低批发总量、最低进出口额、最低资产、最低注册资本和前期经验)极大的减少了有资格提供零售服务权利的企业数量。另外,中国要求合资企业还要遵守城市商业发展计划。目前中国也正在起草管理外国零售商某些活动的规章。这些要求有可能引发国民待遇问题方面的争论。 

5.快递服务 

2001年12月开始,国家邮政局(与MOFTEC和MII一起)颁发了新的、限制性措施,对外国快递公司(这些公司必须是有中国合作伙伴的合资企业)在中国入世前就享受到的市场准入权造成了损害。这些措施迫使那些中国入世前就已得到经营许可的外国快递公司要缩减经营范围。 

2003年7月,中国实行的邮政服务法修订草案,立即在美国公司内部产生出两个问题。首先,这一修订草案使中国邮政拥有500克以下信件投递业务的垄继权,这将限制现存外国投资快递公司的活动范围,与中国对“已获权利”所作的水平承诺相悖。其次,这次修订草案并没提出设立一个独立监管者的需要。2003年9、10和11月,中国实行了部分新修订草案。虽然每次修订草案中对中国邮政的垄继权有不同的解释,但最近一次的修订草案使中国邮政拥有了重量不超过500克信件邮递的垄继权。 

6.运输和物流服务 

过去中国的运输和物流行业受到严格管制,造成高成本、政府垄继等问题。多家政府部门负责管理这一行业:交通部、铁道部、商务部(MOFCOM)、NDRC和中国国家航空管理局。权限重叠、多套批准要求,及不透明的规则阻碍了市场的进入。国内企业利用政府关系和投资垄断了这一行业。外国船运公司不可能在内地港口开设分支机构。 

中国在加入WTO中承诺,广泛地向外国服务提供商开放运输和物流行业。2002年11月,中国颁布法令,允许公路交通公司可由外资持大股,允许外商持大股的合资企业进入包装服务、存储和仓储,及运输行业;中国适时颁发了法令,允许75%外商持股的合资企业进入这些领域。 

2002年7月,中国商务部MOFTEC(MOFCOM)的前身)颁布了一项《关于在实验区建立外国投资物流公司的通知》。这一通知允许外国投资物流公司(外国股权不超过50%,注册资本500万美元)在几个指定城市进行开设。美国公司对这么高的资本要求和外资股权50%的上限,已提出关注。并指出这可能与中国入世时对物流服务的承诺相冲突。 

7.电信 

中国在入世协议中,对电信服务领域做出了重要承诺。同意外国供应商通过与中国公司建立合资企业的方式 ,提供大范围的服务,包括国内和国际的有线服务、移动语音和数据服务、增值服务,如电子邮件、语音邮件和即时信息与数据的修复,及传呼服务。合资企业中外商允许的持股比例随着时间的推移提高了,对于多数服务最高比例达到49%。另外所有的地域性限制也将在中国入世两至六年内取消。中国加入WTO时,签署了WTO基础电信服务协议。其结果是中国有义务在一入世就将MII(一直就是中国电信的管理部门和中国电信公司的运营商)的管理和运营商的职能分开。自入世后,MII已将中国电信公司分拆开来,现在的中国电信公司与其他几家电信运营商共同在市场上竞争。中国也有义务采用竞争的管理原则,比如成本计价原则和相互联络的权力原则。这些都是外商投资的合资企业在与国内运营商进行竞争时所必要的。 

中国电信法的修订草案正在进行中。但中国还没有为电信行业设立一个独立的监管者。现有的监管者,即MII,由于它仍肩负着帮助发展中国IT业和电信制造业的职责,所以在结构上还不是一个独立实体。 

中国利用监管权力使外国企业处于不利地位了。比如,MII提高了向中国拨打国际电话的电话费结算比例,这在损伤外国企业利益的情况下,人为地推高了中国电信运营商的收入。MII也多次在没有通知和没有透明度的情况下改变所应用的准则。如2003年2月21日,MII宣布重新划分某些基础和增值电信服务的通知(这一通知是存在问题的),并指出该通知将于2003年4月1日生效。但没提供该通知用以进行公众评论的时间。 

在开放增值服务市场方面,如互联网服务和内容提供商方面,几乎没取得什么进展。MII宣布2000年向语音、视频和数据服务集中方向迈进。但由于中国认为信息内容是敏感领域,所以外国企业在互联网服务业方面面临着巨大的障碍。虽然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在中国注册了“.com..cn”的网站,但这些网站仍然经常被封,这就阻碍了这些企业保持一个稳定的互联网存在的能力。有一项要求: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s)一经要求,就必须向主管部门提供用户注册信息和交易记录,但批准这一行动所需要的环境和条件,要求中却没有明确的指导方针。这一要求也产生了有关消费者隐私和防止数据错用问题的关注。 

对ISPs和互联网内容提供商(ICPs)的外商股权投资比例的限制,反映出中国在WTO协议中对有关增值服务所作的时间表(一入世,就可拥有30%的股份,入世后一年允许拥有49%,入世后两年可以拥有50%的股份)。但是ICPs仍必须得到MII的批准同意,而是否要取得当地电信管理部门的批准,则取决于他们在获得外国资本、与外商合作、尝试国内或海外股票上市之前的服务地理覆盖范围。

3. 共同关注中国经济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的利弊得失
一、中国加入wto必要性及长远利益的判断

世界经济的相互依赖关系日益强烈,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立于世界发展体系之外而求得生存与发展。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外贸依存度已接近35%,把自己作为当代世界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勇敢地参加到世界经济竞争与发展的体系中去,利用和创造自我发展的机会与条件,对于中国未来的改革、开放与发展显得更加重要与迫切。世贸组织作为当代最大的多边国际贸易组织,在全球贸易发展中有着愈来愈大的影响和支配作用。wto成员的贸易额目前已占当前世界贸易总额90 %以上。中国和wto各成员之间的贸易额亦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90%左右,这就迫切需要一个国际性经济贸易组织来协调中国同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关系,以便建立互惠的和非歧视的多边经济贸易关系。

加入wto, 有助于争取和维护中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发言权和利益。目前全球性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wto 成员的发展中国家更是深受其害。许多国家借口中国不是wto成员国, 对中国进行严重违反wto基本原则的大规模的贸易限制、 贸易报复或者贸易倾销,不仅损害了中国的贸易利益和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发言权,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进程。因此,加入wto,有助于中国制止种种与wto规则相悖的歧视性贸易行为,维护中国正当的贸易利益,为中国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和更快地推动经济增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

加入wto 还可以成为中国国内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和契机,促使中国按照国际经济规范和贸易惯例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活动,加快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接轨,可以推动国内经济改革、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从政治上看,加入wto 会增强中国在国际政治外交事务特别是国际经济贸易事务方面的发言权与主动权,进一步发挥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在各方面的作用。从国际贸易来看,一旦中国加入wto,可以享受wto其他成员国稳定的、多边的和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无疑有利于中国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并能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有利的竞争条件;中国还可以享受比最惠国待遇更为优惠的“普惠制”待遇,有助于工业制成品向发达国家的出口。同时还有利于中国依照wto有关解决贸易争端的程序和法规,消除歧视性的贸易行为,求得贸易争端在wto 这一世界性框架体系之中的公正解决。最为直接的好处恐怕还在于关税减让方面。尽管关税减让谈判的结果是相互给予对方对等减让,但是中国在具体谈判中,可以要求对方减让那些中国有发展前途的、有一定竞争力产品的关税,以便中国打入对方市场。另一方面, 中国方面自己的关税减让可以根据wto协定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规定,结合本国具体国情,有选择、有步骤地减让,在减让的同时注意对本国工业和市场予以适度保护。

可见,wto为有效解决贸易摩擦提供了有力的“游戏规则”。 假如中国可以加以wto,中国可以有效地防范与wto规则不相符的任何贸易措施。中国因此不易于在双边贸易摩擦中受到对方的贸易制裁。

参加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有利于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改革对外贸易体制,有利于扩大中国的对外开放。加入wto不会给中国的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带来什么奇迹, 而只是中国向世界表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坚定性和一贯性,以及维护世界贸易统一框架和避免对谁都没有好处的贸易战。

目前有28个国家和地区正申请加入世贸组织,其中中国和俄罗斯为最大国家,中国力争早于台湾地区加入世贸主要从政治利益角度出发,但给了主要谈判国一个讨价还价的筹码。

有专家认为,加入wto可作为启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兴奋点。 新一轮经济周期自1996年9月启动以来至今没有大起色, 市物消费意愿低沉,出口带动势头减弱,因此,如果中国短期内能加入wto, 无疑会在政治与心态层面起相当大的刺激作用,借助“加入世贸牌”,可成功推动中国的经济立法,规范政府行为,同时还可以提高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的地位、形象与影响力。自由贸易、竞争和进一步与世界经济的整合必将使中国日益强大。

wto崇尚贸易自由化,而降低关税壁垒则是其主要措施,自1986 年以来,发达国家的工业产品平均关税已降低3.8%, 国际贸易增幅已经达到世界平均gdp增幅的4倍。世界银行因此估计,一旦中国加入wto,中国进口额和出口额将会直接增长55%和38%。中国加入wto 有利于推进经济改革与体制创新,世贸组织为保证中国按国际惯例运作提供了最好的方式。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美国贸易即可享受永久最惠国待遇,而不必再每年六月寻求美国国会同意给予这项待遇。因此可以减少中美贸易摩擦及其不确定性。两国就可以在世贸组织规定的渠道下进入对方的市场。美国亦可能放宽对中国出口高技术产品的限制。同时还可以取得所有wto缔约方同样的、多边的、无条件的、非歧视性的最惠国待遇, 取消对华单边配额限制的要求,以摆脱美国的钳制,从而可以借此加速工业化进程,扩大对外贸易和保持经济增长的强劲势头,而且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加强。

二、加入wto的要求

世贸组织六大原则是:非歧视性、关税减让、公平贸易、透明度、多边解决争议、对发展中国家特别优惠。其中非歧视原则强调成员国间无条件给予最惠国待遇;公平贸易原则要求减少贸易壁垒和行政干预,同时要求反倾销、反补贴。一旦加入wto, 中国必然会被要求在出口补贴、退税、进口配额、进口检验、贸易许可证等方面作出进一步让步。

目前wto急于解决的问题包括:(1)农副产品及资讯科技贸易自由化,即要求大幅度削减对农业的津贴及电脑、半导体及软件等的关税。(2)为外来投资,竞争政策及“劳工标准”制定规则。(3)如何化解区域性经贸协定的影响。

美国对中国加入wto的要求与期望是:

——增大外贸法律方面的透明度;

——列出削减关税的时间表;

——对国内外产品与服务采取“国民待遇”;

——取消国家定价行为;

——采取有效机制保证wto成员国不受中国产品倾销的影响;

——取消影响美国出口的某些非关税壁垒,如许可证、配额、登记要求等;

——有步骤地取消工业制成品财政补贴;

——扩大中国各种企业的外贸权,取消某些外贸公司对某些商品的垄断经营权;

——证明中央政府有能力在所有地区、省份内部履行wto 义务和统一的外贸政策;

——保护外国知识产权;

——开放工业品、农副产品、金融、通讯等行业,并在关税、外贸权、标准、环境、进口许可、海关评估、以及贸易投资措施方面作出承诺。

美国是当今世界惟一超级大国,在wto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美国正是希望利用wto王牌,趁机压中国支付更高的“入关费”, 迫使中国全面开放市场,进而强迫中国走向政治上多元化、经济上私有化、意识形态上资产阶级自由化道路。

可见,美国的要求完全超出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如果“世贸组织”或者美国开出的市场开放条件不利于中国经济发展或对产业造成损害,中国不应在这样的条件下加入世贸。中国当然希望早一点加入wto,但并不急于求成,而是要耐心等待wto缔约国能够与中国找到一个平衡点。最为重要的是,一切都要服从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局、中国长远的根本利益以及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总体战略。

三、不利影响的估计

中国市场封闭数十年,改革开放以来部分企业经营情况不错,但一旦面对全面开放而带来的外来激烈竞争未必有防御抵制能力。绝大部分中小企业更未有充足的经验对付外来产品的竞争。国外投资者以低廉价格买入国有资产和自然资源的情况亦会更加严重,国有资产流失令人担忧。一些证券公司认为,即使中国可以申请若干年的过渡期来逐步削减关税和配额,相当比例的国有企业会面临破产命运。目前那些受到国家保护的行业和企业冲击更大,而依赖于市场竞争的那部分企业受到的冲击或许要轻些。即使是那些经营有方的特大型上市国有企业,目前主要是受到对进口商品的高关税和配额的保护而占据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即使这些企业生产成本低、技术先进,一旦关税降低,必将面临国外著名品牌的强有力、毁灭性的竞争而陷入困境。中国幼稚的股票市场因此亦会受到打击。

中国对某些幼稚工业或产品应采取适度保护措施,对那些在国际市场上富有竞争力的工业,如纺织、电子和家电等可先行实行贸易自由化。中国企业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技术和专长,加入wto 后难以打入发达国家市场。贸易保护主义尤其是以保护环境为理由的“绿色环保运动”更令中国产品难以打入欧美市场。即使中国加入wto, 依然会遇到世界各地区域性自由贸易区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协作与冲突问题。事实上,一半左右的国际有形贸易是区域性贸易。欧美之间区域性贸易对发展中国家产品产生一种歧视作用,区域保护主义与世界贸易体系的冲突,将继续存在,进而影响wto的作用和潜力。 进口关税是中国政府财政一大笔收入,降低关税势必减少政府税收来源,乃至于扩大财政赤字。

可以预见,中国加入wto, 企业将面对双重挑战:一是国内市场份额相对减少。二是中国企业一时难以大规模进入国际市场。虽然wto 缔约国亦同时向中国企业开放其国内市场,但在现阶段,由于我国企业在技术装备水平、劳动力素质、产品质量和价格等方面和发达国家企业仍存在不少的差距,即使其他缔约国向我国开放其国内市场,我国产品一时还难以大规模地打入国际市场。因此, 一部分专家认为, 中国加入wto将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生存造成严重的损害。

然而,也有相当一部分政府官员、专家持不同意见,认为中国加入wto,有利于推动中国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发展。 众多发展中国家加入wto的经验表明,没有一个国家因为加入wto而导致民族工业的衰落和破产,反而有助于它们加速经济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民族工业在国际市场上更富有竞争力。尽管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相比还有差距,但从整体上看,已具备了在更大程度、更高层次和更广泛范围内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的基本条件。事实上,面对加入wto的挑战, 愈来愈多的中国企业已经开始树立国际市场的观念,努力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按照国际市场的营销战略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加入wto 所产生的压力和动力已对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特别是企业内部的改革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加入wto有助于中国借助多边组织和规则的力量, 遏制单边贸易行动和贸易保护主义。当然,也应该看到,由于美国、欧盟等至今没有放弃使用单边贸易行动的权力,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因此,中国对wto这类多边贸易体制不宜抱不切实际的幻想。况且,相当一部分wto协定的法律规范基本上是从发达国家的利益出发, 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目前相当一部分wto缔约国企图在环境、劳工标准等问题大做文章,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更不利的地位。还应该看到,欧美各国从本国利益出发,亦会不断采取贸易保护主义。即使中国加入wto后, 亦不意味着可顺利获取各国、各区域性贸易组织的最惠国待遇。各国对削减关税亦是逐步进行的。欧美表示在10年内逐步削减对来自中国的纺织品及服装进口的配额限制,对一些敏感产品的配额和减税一般十分轻微。因此,由于wto 成员国相互逐步开放市场,对促进中国对外贸易从长远上来讲有好处,但效益未必可以即时反映。出口机会也许得到增加了,但国有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出口能力不够、产品竞争力不够,机会再好亦白搭。与此同时,外国产品会以其技术、资金及产品优势拓展中国市场,其可能后果是:中国出口不力,“进口饥渴症”强烈,结果进口增长速度超过出口增长速度,最终导致由贸易逆差产生的国际收支失衡并恶化的局面。

更好地打入工业化国家市场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加入gatt/wto 首要原因。然而,应当看到,中国目前主要出口商品是纺织品服装、皮革、鞋类及旅行用品等。工业化国家对这些商品关税的削减往往低于其他商品的削减程度。即使西方国家对中国主要出口商品大幅度削减关税和减少贸易和非贸易壁垒,中国的得益程度最终还是靠其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以及满足市场需求增加的供给能力。

农产品出口扩张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关心的问题。加入wto 并把农产品进出口纳入国际贸易体系,对那些农产品出口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长远的收益。农业领域创造工作机会要比工业领域来得容易,出口导向型农业生产还有助于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减少农民向城镇迁移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中国是农产品进口大国,加入wto 后中国将面对不利的竞争局面,一方面中央政府要削减对农副产品生产和出口补贴、进口关税;另一方面,以现代化、机械化为特征的西方农副产品会大规模地侵占中国农副产品市场。如果放开农副产品市场,中国以家庭小农经济为单位的农村经济难以与社会化大生产为特征的欧美农副产品竞争,拥有8 亿农民的农村市场必将受到巨大威胁。

中国的贸易服务业比较落后,没有形成完善的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向wto成员国开放贸易服务业,逐步走向贸易服务自由化之道路, 可以迅速开辟新的服务领域,尽快缩短我国服务业发展方面同国际水平的差距;加速形成服务业内部的竞争机制,促进服务业市场的进一步完善,推动我国服务业向优质高效方向迈进;开放中国国内服务市场,还可以换取其他缔约国国内服务市场的相应开放,从而为我国服务业打入国际市场提供新的机会。但是,加入wto 对中国贸易服务业的冲击也许是主要的。中国服务业尚处于“幼稚产业”阶段而受到政府政策的全面保护。中国开放贸易服务业,实力雄厚、相当发达的西方服务业会大规模入侵,全面冲击中国服务业的发展,最终使大部分国内服务业市场为西方服务业所垄断和操纵,使国内服务业的发展更多地受国际服务业的影响和制约,不但可能加剧无形贸易逆差的扩大,而且会进一步导致服务业失业人口的增加,造成国内服务业市场的混乱局面。

中国基础产业、基础产品目前尚由国家垄断,缺乏竞争机制。电力、交通、旅游等基础性行业的开放次序应是:打破国家垄断,在特定行业引入竞争机制,只有当这些基础行业具有足够的实力、竞争力与国外公司抗衡时,才可考虑引入国外竞争者。英国、法国等国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实际上,中国在对外开放移动电话设备市场上已经过早、过快,日本公司认为日本花费几十年才打开日本电讯通讯设备市场,中国在一夜间便让美国摩托罗拉、瑞典爱立信等著名电讯制造商占领了中国大部分电讯设备市场。在某些战略性制造业方面(如汽车、化工、电子机械、金融、建筑、通讯),中国尚采取色彩浓厚的保护主义。

目前绝大部分国有企业由于深层体制原因而日益困难,企业亏损额和亏损面日益扩大,下岗工人增加,大部分企业依赖于国家财政补贴或银行贷款而勉强生存;况且,企业承包制等企业改革措施导致企业经营行为短期化,企业规模、技术改造和竞争力日趋下降,与现代化大生产趋势背道而驰,除少数大型技术先进型企业外,真正富有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微乎其微,大部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已完全丧失市场竞争力,名存实亡。一旦这些企业由于中国加入wto 而被取消补贴和低息银行贷款,加上实力强大的外国公司的竞争必然会破产,进而导致失业率上升、国际竞争力下降之恶果。目前城镇失业率实际上远远高于官方公布的3%的水平,有人估计早已超过8%,若失业率进一步上升,中国的社会稳定性必将受到威胁。过早加入wto 不仅带来高失业和社会不稳定的问题,亦会令中国市场完全受制于外国产品,中国最后可能成为外国产品的廉价加工基地和消费市场。

香港工业总会主席唐英年认为,中国国有企业目前一半以上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倘若再进一步开放市场,企业倒闭势必更为严重。从社会问题着眼,中国人口超过12亿,若一半以上的国有企业因开放市场倒闭,失业问题更为严重,会造成社会不稳定。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wto 成员资格并不一定直接有助于各国的经济增长与出口。各国宜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不管是否为wto成员国, 均按照wto贸易规则不断完善本身的贸易体制, 不断融于国际经济一体化之中,这应该是中国目前应采取的态度。

中国切不可放弃作为发展中国家加入wto这一根本原则, 中国亦需要相当长的过渡期来达到wto的所有义务与要求,否则, 一些幼稚的民族工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势必溃不成军。中国加入wto, 不仅要从中短期利益出发,更应从长远、战略的角度来衡量其得失利弊。中国加入wto首当其冲的便是要削减关税、开放内销市场, 外国产品则会以其资金、名牌、技术、质量及价格等因素迅速垄断中国消费市场,最终导致大量资金外流,而同时国货由于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而不能够扩大出口,结果必然是外贸逆差加大。因此,开放市场要有一个渐进过程。同时加强外国生产企业产品内销的监管和反走私的力度,如实了解国外产品的市场占领率。目前许多行业,如家电、胶卷、烟酒、洗涤剂、轮胎等产品行业,国外产品市场占有率要远远高于官方公布的统计数字,绝大部分是“水货”走私入口。其实,中国市场的开放程度已被远远低估了。中国政府应该更清楚、更确切地知会wto 主要成员国:中国要求加入wto并不意味着中国有求于人, 而是外国公司要急于打开中国这个拥有世界1/5人口的消费大国。实际上,中国经济体系比不少现有的世贸成员国(如波兰、古巴、日本、韩国)而言已相当开放了。既要看到中国需要wto,更要看到wto更需要中国。

专家估计,如果中国加入wto,其主要支柱产业,如汽车、化工、石油等会受到严重冲击。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1997年3月决定对全国212家重点国有大型企业(例如上海石化、青岛啤酒、东方航空公司、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联想计算机公司、长城计算机公司等)给予政府扶持,其中包括给予优惠性贷款对这些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赋予更大的外贸经营权,以增强其整体竞争力。在此之前,中国政府已宣布重点搞好1000家国有大型企业,鼓励大型企业进行兼并与结构调整,使之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与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旗舰”。

四、有关专家对中国加入wto利弊得失的具体评估

香港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加入wto应该是利大于弊, 现在问题不在于该不该加入、何时加入问题,关键在于在什么前提条件下加入?如何在谈判中获得一些比较优惠的条款和更长的过渡期。香港工商界对中国经贸部务实而灵活的原则与态度表示赞赏:“已经做了的,可以承诺继续做下去;本来就准备做的,承诺尽快去做;将来可以做的,但一时还不能完全做到的,可以承诺一个时间表,逐步实现;不能接受的,无论外来压力有多大,绝不会去做。”换言之,中国在透明度、国民待遇和统一实施外贸政策等会尽快去做,在外汇制度、取消非关税措施、扩大市场准入等问题上,中国承诺了一个时间表,逐步去做。对于中国的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中国绝不可能同意其他缔约国要求中国以发达国家的身份加入wto。无论在什么压力下, 中国政府绝对应该坚持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中国参加多边贸易体制所承担的义务与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及国内承受能力相适应, 从而使中国加入wto后大会造成对中国产业的重大冲击,确保改革有条不紊地进行, 确保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j.p.摩根的专家认为,如果中国加入wto,代价亦将是巨大的。 中国将放宽进口管制,生产企业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将大量进口外国机器设备,进而引起资金严重外流和外贸赤字。外国投资企业以其明显优势与国有企业及其他民族工业竞争,加上政府削减工业补贴,势必引起大量企业倒闭破产和工人失业。中国主要通过其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维持其出口贸易的地位亦会受到挑战。此外,东部沿海省市受到的冲击或许要大于中西部地区。

香港岭南学院社会科学院院长郭益耀教授认为中国不需要急于加入wto。国内某些部门如体改委、经贸委主张加入wto主要是基于由此可以加快国有企业、外贸体制改革,按照国际惯例参与竞争。外经贸部面对外面压力亦要改革外贸体制,因为改革可以使国有企业提高效率、进一步走向国际市场。但问题在于国内主要工业行业,包括汽车、化工、医药等将面临关税减让后的外国产品的激烈竞争乃至生存问题,进而涉及其他许多问题。如何权衡利弊很难作出一个准确的判断和结论。但有一点很明显: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十大贸易大国,被排挤在wto 这个多边贸易体系之外,在国际形象上不妥当。中国也许要作出一些牺牲来换取国际形象和地位。

中国产业部门对加入wto的承受能力属于“灰色地带”。 许多部门承受不了, 但也有不少部门已经承受住了。 中国目前的工业体系比1978年前强得多,不能说完全没有国际竞争力。目前中国平均关税已降到23%,并承诺到2000年进一步降至15%。外国认为关税削减还不够,发展中国家平均关税水平为13%,发达国家为3%~4%,美国等wto 缔约国强求中国以发达国家身份加入wto。如果中国平均关税削减到7%~8%,许多产业部门面对的压力与冲击是可想而知的。 除了部分产业部门承受不了冲击外,中国外汇储备亦会因为加入wto而急剧下降。 虽不一定完全承受不了,但若处理不当,贸易赤字会加剧,甚至五六年内难以扭转。因此,中国应找到一个平衡点。

少数专家认为,墨西哥并没有因为加入wto 和北美自由贸易组织而得益。中国不宜过早开放其金融市场,否则导致利润外流。

华盛顿布鲁金斯研究所中国经济问题专家nicholao lardy教授认为,按照wto规则,中国政府必须停止补贴国有企业。 一旦丧失国家财政补贴,绝大多数国有企业将会被迫关门,大量工人由此被推入失业大军队伍。中国经贸合作部wto谈判专家们很难将wto概念与条款向那些拥有上百万工人和国有企业的工业部委推销,中国短期内大概不会匆忙推出一系列过激改革措施。

日本大藏省研究报告认为,如果中国加入wto 的努力最终失败必将危害中国经济的信任程度和长远发展。中国加入wto 对进一步实现其贸易自由化及扩大国际贸易极为重要,亦有助于把中国这一贸易大国纳入wto这一共同的体系之中并为解决多边贸易纠纷提供一个国际准则, 因此最终有助于把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合于国际经济体系之中。继续把中国拒于wto门外已经难以阻止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巨大作用, 反而会为多边贸易体系带来日益严重的负担。 该研究报告建议中国在加入wto后的过渡期间对其承诺的义务必须严格坚持wto规则, 取消外国公司不允许经营外贸的限制,并在增加透明度的条件下为取消进口限制提交一个明确的时间表。中国政府还应在补贴、外资投资与贸易政策、产业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进一步努力。高关税政策亦是wto 缔约国关注的一大问题,中国在流通领域的种种限制对自由贸易无疑构成了严重阻碍。美国赋予中国最惠国待遇对中国来说比加入wto更为重要。

新加坡发展证券有关专家认为,如果中国按照美国提出的苛刻条件加入wto,必将有损于中国的长远利益。

香港著名经济学家曾树基教授认为,中国已经和90%的wto 缔约国建立了广泛的贸易与经济关系,中国加入wto旨在和剩下的10 %缔约国建立或加强经贸关系。因此,能否加入wto其效果区别不大, 即使中国不能加入wto, 中国依然可以连续依赖已建立的双边贸易关系扩大经贸活动。因此,加入wto仅是中国加速经济起飞的一个中期目标。当然,中国加入wto,将有助于中国吸引更多的外资以改善基础设施。

wto主要缔约国迫使中国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 尤其是放开金融银行保险、零售批发、以及通讯、交通等基础产业让外国公司全面竞争。美国j.p.摩根证券公司专家认为,虽然加入wto会引起严重失业问题,但有助于国有企业改善经济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削减成本开支,从而进一步加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虽然多数学者专家认为中国过早加入wto 会导致众多亏损国有企业破产倒闭并进而引起社会不安定,但亦有少数学者认为, 中国加入wto倒有助于改善国有企业运作,尤其是私有权改造、内部管理、技术改革、产品结构调整等难题。事实上,近50%的国有企业属于微利的中小企业,早已面临破产边缘,这部分企业受加入wto的冲击最大, 大部分盈利企业将会受益于更多的出口税收优惠和wto成员身份。

美林证券公司有关专家认为,从总体上看,中国加入wto 是利大于弊。从长远来说,加入wto具有积极作用, 虽然在短期内或许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但是,中国不应该害怕竞争。其实,中国彩电便是在近十几年的无序、激烈竞争中完成了优胜劣汰的过程而在国内外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中国众多名牌彩电在质量、售后服务方面并不逊于日本、韩国同类产品。中国永远不会为加入wto做好充分准备。

世界银行中国经济研究项目顾问肖耿博士认为,中国是否或者能否加入wto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 目前中国尚不是wto成员国,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无形中受到影响。 现在问题不在于是不是要加入wto,而在于以什么条件加入,目前中国正在与wto主要成员国讨价还价。国内目前有一部分人认为中国能否加入wto 对中国来说已经无所谓的看法是很危险的,是傲慢、自大和狭窄民族主义心理的反映。中国必须与世界融为一体,否则会孤立于世界之外,不利于中国的

共同关注中国经济

4. 中美纺织品贸易协议的中文版本的全文

  中美WTO协议中文版

  [ 录入者:admin | 时间:2007-11-10 00:15:20 | 作者: | 来源:采集所得 | 浏览:846次 ]


  中国电磁兼容网  http://www.EMCChina.org


  写在前面:

  估计有关注WTO的朋友能看到了中美协议的英文版了。但这不足以构成与国内学者的信息不对称。因为,这个版本一公布,即有中文版译出。奇怪的是,国内媒体包括网络我没有见到过完本。在贴本贴之前,在下以“中美WTO协议”在新浪网进行搜索,计有65301条消息,仍无全文。

  本文为本人宝贝地持有近两年。也罢,为了关注EMCCHINA的朋友方便了解WTO,先提供本网有心人相赏相析。

  包括本文在内的有关WTO内容,国内均有相关专家认真予以研究。比如农业条款,通常被人认为卖国求荣的,但农业专家卢锋、陈锡文等均有严谨分析一一予以否定。其他内容也大多如是,象汽车产业,我和牛津专家亦研究过,我敢保证入世后中国汽车不会亡国,也不会出现雪崩式的降价(可以打个赌)。电讯业,目前本人正在与中兴、东方电子合做,初步结论并不象有人所说的那么可怕。另外,较好的分析尚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CICC的,以及社科院余永定教授主持的研究,当然还有不面世的政府各大部门的研究。

  本人将国内专家视如草疥,以为他看到的宝贝国人压根不知道,未看一篇象样的国内经济学家对中国入世的分析报告,却道听途说,以泛政治分析代替严肃的经济分析,信口开河,整个儿一个大批判。这样不尊重他人成果,只有大格局的“经济学家”,我还真没见过(就事论事,我不否定他在其他方面的真知灼见,水滴和野狼莫生我气。)

  喝过洋墨水的简直君最恨“假洋鬼子”自我膨胀,居高临下的训人。

  据说南方人做生意,只管自己赚多少钱。而北方人做生意则不同,不仅要算自己赚多少钱,还要算对方赚多少钱,如果对方比自己赚的多,就不干。所以南方人总是在赚钱,而北方人自视清高,却总也赚不多钱。

  最后,我想说的是,爱中国的不止本人一个,有脑的也不止他一个。如果国人除了我,都是草包的话,我看我爱国爱得连家都不要,写文章写得连饭都不吃,中国也照样完蛋。

  闲话不多提,如有机会在本坛和EMAIL评理说法是最好。


  农业
  协议同意把范围广泛的美国出口商品的市场准入提高并且消除障碍。承诺包括:
  大幅削减关税,这将于二○○四年一月前完成。大致上,农业产品关税平均降至百分之十七,美国优先产品百分之十四点五。
  为小麦、玉米、棉花、大麦和米之类大批商品的进口建立一个关税率配额制度(TRQ),私营商人亦可分享这TRQ。有关TRQ如何运作的具体规例将提高这过程的透明度,有助确保进口的增加。毋须通过国营贸易企业或中间人进口和分销产品的权利。
  中国还同意消除并非建基于科学证据的SPS障碍,并且不再给予农产品出口补贴。
  工业产品
  中国承诺将会消除对美国出口品的广泛的制度性障碍,例如什么人才可以输入货物和在中国分销货物的限制,以及例如限制美国产品进口的配额和许可证之类的障碍。
  关税
  关税降至整体平均为百分之九点四,美国优先产品为百分之七点一。
  中国将参加消除例如电脑、电信设备、半导体、电脑设备和其他高科技产品的所有关税的资信科技协议(ITA)。
  在汽车业方面,中国将于二○○六年之前,把关税由目前的百分之一百或百分之八十降低至百分之二十五,最大的减幅将在加入世贸的头几年作出。汽车零件关税将于二○○六年之前减至平均百分之十。中国亦将大幅降低木材业和造纸业的关税,由目前的木材百分之十二至十八和纸百分之十五至二十五降到大约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七点五。
  中国还将落实化学品统一倡议大部分内容。根据该倡议,各个类别的产品的关税将会是百分之零、五点五和六点五。
  取消配额和许可证
  世贸规章禁止配额和其他数量限制。中国同意在五年内分阶段取消这些限制。
  配额:中国将取消现有的美国优先配给(例如光纤电缆)进入中国市场的配额限制。中国将逐步取消剩余的配额,大致在二○○二年之前,但不迟于二○○五年。为确保逐步增加市场准入和减少数量限制的影响,目前贸易水平的配额将以每年百分之十五的速度上升。
  汽车配额将在二○○五年前逐步取消。在这期间,基本水平的配额将为六十亿美元(先於中国工业汽车政策的水平),以后将每年增长百分之十五,直到取消为止。
  进口和分销权
  贸易权和分销权是制造业的优先部分。现时,中国严重限制贸易权(进出口权)和分销权(批发、零售、维修、运输等)。根据协议,中国将首次向美国公司提供贸易权和分销权。贸易权将在三年内逐步实施。分销权则会在哪怕是中国限制最严的分销行业例如批发、运输、维修中实施。中国将提供贸易权和分销权。
  服务
  中国已承诺在所有重要服务行业,在经过合理过渡期后,取消大部分外国股权限制(尤其是在美国有强大商业利益的行业),同意加入「基本通讯与金融服务协议」,以及不限制美国服务供应商进入目前的市场。中国将不限制所有服务行业的现有市场准入和活动。这将保护现时在中国的美国分销服务、金融服务、专业和其他服务商,包括那些根据合同或股东协议或许可证而进行经营的公司,使它们在中国逐步实施协议时免受限制。在现时的中国,外国公司无权分销在中国制造之外的产品,或拥有或管理分销网络、批发市场或货仓。中国现在还频频发出各种商业许可证,限制美国公司进行市场推广、售后服务、维修和顾客支援的能力。从工业货品的情况可以看到,这方面的限制对货品出口和服务出口都构成严重阻挠。
  中国的承诺涉及上述所有问题。这反映出中国在分销方面作了全面承诺——包括批发、在固定地点以外销售、零售、维持和运输等。如此,则美国商人就可以分销进口产品和在中国制造的产品,为扩大美国货品的出口提供了重要机会。如上所述,中国将于三年内逐步取消大部分产品的分销服务限制。
  辅助分销的服务
  中国在辅助分销的服务方面承诺,包括租赁、速递、货物储运、货仓、广告、技术检测和分析、包装服务等。在这方面的限制将在三至四年内逐步取消,在此期间,美国的服务供应商将可建立百分之百的全资拥有的分支机构。
  电讯
  中国现在严格限制推销电讯服务和禁止外国在此领域投资。中国的承诺标志着首次同意开放其电讯领域,可在电讯业务方面进行广泛服务和直接投资。中国因此将成为基本电讯协议的成员。
  管理原则——中国同意履行包含在基本电讯协议中的支持竞争的管理原则,并同意技术中立的安排计划,这意味外国供应商可利用他们所选择的任何技术来提供电讯服务。
  服务范围——中国将逐步在两年内取消所有的传呼和增值服务的地域限制,五年内取消对流动电话的限制,六年内取消对国内电话线路的限制。约占中国国内电讯往来百分之七十五的北京、上海和广州的主要电讯服务通道,将立即对所有电讯服务商开放。
  投资——在目前情况下,中国不允许外国投资电讯服务业。根据此协议,中国将允许所有电讯服务领域中外国投资的份额可占百分之四十九,增值服务两年后、传呼服务三年后外商拥有的份额可达百分之五十。
  保险
  中国现在只准外国保险公司在上海和广州营业,根据此协议:
  地域限制——外国财产和人寿保险公司可立即在中国全国进行高风险项目的保险业务,并在五年内在未来的营业牌照上取消所有的地域限制,在二至三年内允许进入美国有重要利益的主要城市。
  范围——中国将在五年内逐步扩大外国保险商的业务范围,使之包括占保险费总额百分之八十五的集体、健康和退休金方面的保险业务。
  咨询原则——中国同意只在谘询原则的基础上发放保险营业牌照,在发牌数量上没有经济审查必要或资格限制。
  投资——中国同意允许外商拥有百分之五十的所有权,取消对外国人寿保险公司合资企业的繁琐要求,并逐步取消在国内设立分支机构的限制。外国人寿保险商可选择他们自己的合伙人。在非人寿保险方面,中国将在两年内允许外国保险商扩大业务或合资拥有百分之五十一的所有权和建立独资附属机构。再保险业务经同意即可完全开放(百分之百,没有限制)。
  银行业
  现时外国银行不得与中国客户进行人民币业务往来(只有少数可以用人民币与外国客户进行人民币业务往来)。中国对外国银行的开设,实施严厉的地理限制。中国已承诺在五年内使美国银行获得充分的市场准入。在准入后两年,外国银行将可以与中国企业进行人民币业务往来。在准入后五年,外国银行将可以与中国居民进行人民币业务往来。在五年内,地理限制和顾客限制都将撤销。在准入后非金融业金融公司可提供汽车融资。中国将允许占少数的、外国人拥有的合资公司参与基金管理,条件与中国公司相同。随着中国公司的业务规模扩充,外国合资债券公司将可享受同等的业务扩充。占少数的合资公司
  将获准包销国内证券和包销及交易以外币计算的证券(债券和普通股)。
  专业服务
  在专业服务方面,中国现时严厉限制外界法律公司和会计公司在中国的业务。中国在协议中提供广泛的承诺,涉及法律、会计、税收、管理谘询、建筑、工程、城市规划、医疗和牙医、与电脑有关的服务等。中国将允许外国专业人员根据高透明度的程序进入中国市场。
  视听
  中国的承诺还包括有权分销录影机、录音机和照相机的拥有权和经营权。在录影机和录音机方面,中国将允许外国在从事这些分销的合资企业中占百分之四十九股权。中国还同意在准入后进口四十部电影,并在三年内逐步增至五十部,其中二十部属利益分享。
  旅游业
  酒店——中国将在三年内允许有能力建造百分之百外资拥有的酒店的经营者不受限制进入中国市场,准入后允许占大多数股权的拥有权。
  协议条款
  中国的世贸协议和工作小组报告的承诺,确立透过世贸组织纠纷解决程序可强制执行的权利和义务。我们就有关反倾销和津贴、针对进口急升实施的保护措施、科技转移条件和补偿,以及国家拥有和国家投资的企业的做法的重要条款达成了协议。这些规条对美国工人和商业具有特别的重要性。中国同意一加入世贸就落实TRIMs协议,消除和停止实施贸易和对外交流平衡规定,消除和停止实施地方满意规定,停止执行强加这些规定的合约;并且只颁布或执行同科技或其他知识的转移有关的法律或其他条文,如果它们同关於保护知识产权和有关贸易投资的世贸协议一致的话。这些条款亦将有助保护美国公司不会被强迫转移科技,因为中国亦已同意,一旦加入,它将不会以任何种类的表现要求——包括地方满意规定、补偿、科技转移或要求在中国进行研究和发展——作为是否批准投资、进口许可证或任何其他的进口批准程序的条件。
  反倾销和补贴方法
  已同意协议条款规定,美国公司和工人可强烈保护自己免遭不公平贸易行为包括倾销和补贴的损害。美国和中国同意美方将来碰到反倾销个案时可以维持美方现时的反倾销方法(把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而毋须遭遇法律挑战。这个条款在中国进入世贸之后十五年内维持有效。此外,当美方对中国采取抵消性的扣税法律时,若发现可能存在任何补贴性的优惠,可把中国经济的特殊性列入考虑。
  产品特殊保护
  已同意的条款还规定,美国国内公司和工人可强烈保护自己免受进口迅速增长的损害。  为此,「产品特殊保护」条款将作为一个特别机制,调整导致或有可能导致美国某行业发生市场干扰的急增的进口。中国是一个大出口国,享受自由进入美国市场。这个机制,加上世贸其他保护条款,有别于传统上的保护措施。这个条款允许美国调整仅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而不是来自整个世界的。此外,美国可根据低于世贸「安全协议」的法律标准,实施单方面限制。这个条款将在中国进入世贸后十二年内维持有效。
  国有和国家投资的企业
  协议强调与中国政府经济投资有关的重要问题。中国同意保证国有和国家投资的企业将只基于商业考虑(如价格、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等)进行采购和销售,使美国公司有机会在不受歧视情况下在销售和采购方面进行竞争。中国还同意将不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这些企业的商业决定,除非是以和世贸组织的规定相一致的方式。为了尊重世贸组织关于国有和国家投资企业的规章,这些企业必须遵守世贸组织的纪律。
  ——这些企业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采购不构成「政府采购」,因此必须遵守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定。
  ——根据世贸组织「津贴和补偿措施协议」澄清这些企业的地位。这将有助于保证我们在这些企业合适地这样行事时,有效地对其应用我们的贸易法规。
  纺织品
  中国的协议方案将包括在一九九七年的纺织品双边协定中的有关条款,该协定允许美国公司和工人对纺织品和服装进口的增加作出回应。对纺织品的这种自卫措施将保留至二○○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即在世贸组织的「纺织品和服装协议」期满之后

5. 我国加入WTO有哪些好处???

近来,对中国加入wto可能带来的影响众说纷纭,沸沸扬扬。 

有人认为,“加入世贸,国门洞开”,“世贸组织是布满鲜花的陷阱”,“ 金融业开放意味着资本项目开放”云云,似乎加入世贸就会大难临头。 

另一些人则认为,加入世贸之日,就是中国完全建立市场经济之时,尽可分 享全球贸易投资之益,颇有“加入世贸,黄金万两”之势。 

之所以存在这样那样的偏颇之见,与人们对世贸组织的性质不了解有关,与人们对 国加入世贸的具体谈判内容不了解有关。加入世贸不会在一夜间带来灾 难,也不会在一夜间带来繁荣。加入世贸后,中国市场不会全面立即开放,中国 经济不会因此变成纯自由的市场经济,国内商品也不会出现价格与国际全面接轨、外国产品长驱直入的现象。 

近几年中国连续主动降低关税,不仅是为了加入世贸,更重要的是中国自身改革开放和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无论中国何时加入wto,中国都会坚定地执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国企业应顺应这种潮流,积极做好加入wto的各种准备,特别是在思想观念、组织效率、管理技能和人力资源等方面制定挑战对策,提高竞争力,迎接新世纪的经济全球化挑战。 

目前,世界贸易组织(wto)贸易规则体系由三大部分组成 

●多边货物贸易协议,包括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农产品协议、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的协议、纺织品与服装协议、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与贸易相关的投资措施协议、装运前检验协议、原产地规则协议、进口许可程序协议、反倾销协议、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和保障措施协议等; 

●各种附件规则,包括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贸易政策审议机制,以及多边贸易协定(包括民用航空器贸易协议、政府采购协议、国际奶制品协议和国际牛肉协议); 

●wto发展过程中达成的协议,如信息技术协议、基础电信协议和金融服 务协议等。 

目前,第二和三项规则正在各国贸易谈判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如gats已 经成为影响世界各国贸易环境和条件的重要规则,它的权利反映它将会在wto 的全面保护下,与gatt的条款一样地发挥作用。gats的序言阐明了各成 员希望“在透明化和循序渐进的自由化推动贸易的共识上,建立服务贸易的多边 原则框架和规则”。关于农产品协议 

●中国承诺加入wto后5年内农产品平均关税下降到17%。(本文涉及的中国的有关承诺均为中美本次签署双边协议谈判前的承诺) 

wto农产品贸易规则是处理市场准入、国内支持和出口竞争问题。一般将这些内容归纳为三个方面: 

(1)将非关税措施关税化,即计算出拟取消的非关税措施的关税等量,将这些关税等量加到已有固定关税上。非关税措施关税化后的关税税率不得随意提高。 

(2)相互减让约束关税,即各缔约方承诺按照一定比例对约束关税进行相互减让。发展中国家平均削减24%,且每一产品的关税至少削减10%,在10年内完成。 

(3)削减补贴,即减少对农产品的补贴,主要是削减对小麦、谷物、肉类、奶制品和糖的补贴。发展中国家在10年内分别削减24%和14%。 

发展中国家一般有10年过渡期实施它们的削减关税和补贴计划。中国承诺加入wto后,5年内(即2004年前)农产品平均关税下降到17%,其中,小麦等农产品的平均关税更下降到14·5%。 

开放农产品市场,特别是大幅度削减农产品保护关税,总体上不会对中国农业构成严重冲击,冲跨中国农业生产体系的可能性很小。首先,中国20年农业改革取得了相当坚固的农业生产管理基础和物质基础,可以抵御较强的外来冲击。其次,中国农产品实际保护率比名义保护率要低得多,即使中国加入wto,也不会构成实质上的冲击。再次,降低农产品关税,引入外国竞争,可以刺激国内农业部门提高效率和改善服务质量,促使它们为国内消费者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更高效率的服务。这样,又反过来加强了国内农业经济的安全。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 

●以前中国对美国小麦、肉类和柑橘类食品采取进口禁令政策。经过谈判,中国同意与美国签署3个双边协议,取消对美国小麦、肉类和柑橘类食品的进口禁令。 

●中国对美国开放国内鲜果和食品市场,对于中国一般果农的冲击将比对小麦生产企业的冲击更小,但对种植与美国加州鲜果相同品种或类似品种的果农将产生较大的竞争压力。 

这种竞争局面有助于中国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提高专业化程度和参与国际分工。反倾销协议 

●一缔约方采取反倾销行动前必须进行反倾销调查,反倾销调查必须由进口方境内宣称受到损害的产业或其代表提交书面申请后才可以实施。 

●加入wto将使中国企业能更好地利用wto的解决争端机制维护自身利益,避免被其他贸易伙伴滥用反倾销协议阻碍中国产品的出口贸易,同时也可按wto原则对外国进入中国市场的倾销产品开展反倾销调查。 

●中国加入wto将极大刺激贸易增长,服装、纺织品、鞋类、箱包、玩具和家电及日用产品等企业将成为中国加入wto的最主要的受惠者。 

在国际贸易中,倾销指某成员生产商或出口商以低于国内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价格销售产品,进入另一成员国市场的行为。倾销不仅损害了进口国的竞争性 产业,而且危害国际贸易的正常秩序,为了维护国际贸易中的公平竞争,防止成 员滥用倾销活动和反倾销措施,wto制定了反倾销协议。 

80年代以来,由于 国不是gatt缔约方或没有加入wto,也由于 国国内企业相互竞争压价形成无序的恶性竞争,贸易伙伴常常对 国产品或企业 开展各种反倾销调查。例如,仅1990—1994年,美国对华出口商品反倾 销投诉就发生37起,影响到中国对美数亿美元的出口贸易。补贴与反补贴措施 协议、幼稚工业的保护 

●对于发展中国家,可以在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生效后的8年内,以渐进 的方式取消出口补贴,但不能提高现有补贴水平。 

● 国承诺加入wto后将对汽车制造业关税水平做出最大限度的让步,并 且在2005年将取消汽车进口配额。 

●按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中国更大幅度开放国内医药市场后,中国医药生产企业会受冲击,西药价格将较大幅度地下降。 

国承诺加入wto后,将对汽车制造业关税水平做出最大限度的让步,汽 车进口关税将在2005年以前由日前的80—100%降低到25%,汽车零 部件进口关税更下降到10%,并且在2005年将取消汽车进口配额。金融服 务业 

●金融服务被定义为“缔约方金融服务供应商向一个金融实体提供的任何服务。” 包括所有保险和与保险相关的服务,以及所有银行业务和其它金融服务。 

●中国承诺加入wto后美资银行可立即向外国客户提供所有外汇业务,外资银行在2年内获得批准经营人民币业务,并适当取消数量和地域限制。 

●中国承诺加入wto后人寿保险公司中外资持股比例最高可达50%,加 入wto一年后持股比例可达到51%,即形成实质上的控股权。电信服务业 

●在市场准入问题上,电信服务谈判的焦点不但集中在开放电信业引入竞争 上,而且集中在服务提供领域中外国企业能否平等参与国内电信市场的服务上。 

●wto基础电信协议涉及语音电话、数据传输、电传、电报、文传、专线 、移动电话、移动数据传输和个人通信等方面的短途、长途和国际电信服务,包 括了电信市场的93%,各缔约方分别提出了各自实现电信业自由化的承诺,将 长期受到保护的电信行业在不同程度上向国外竞争者开放。 

●wto信息技术产品贸易协议规定在本世纪末完全取消计算机和通信产品 关税。 

信息技术产品协议是信息产业自由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自199 4年gatt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以来,世界贸易体系正式的最大的一项削减关 税的协议。它减少了数以亿计的消费者费用,并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领域里促 进了竞争。 

遵照wto信息技术协议和基础电信协议,中国承诺加入wto后,将在2 005年以前取消半导体、计算机、计算机设备、电信设备和其他高技术产品的关税限制。加入wto后6年内,将取消外资在寻呼机、移动电话进口,以及国 内固定网络电话服务等领域的地域限制。 

加入wto,对 国产生的正面影响远胜于负面影响 

●有利于中国更快、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社会。由于二战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存在一个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进一步融入国际经济社会、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优化资源的配置,发展 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有利于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有利于维护 国的经济利益。加入wto,将使 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拥有更大的发言权,可以为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作出更大的贡献。 

●有利于密切海峡两岸的经贸关系,有利于推进 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这对 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对外开放都将是一个有力的推进,同时对市场的法治也是一个促进。 

●有利于改善 国的国际贸易环境。加入wto后, 国可获得多边无条件最惠国待遇,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获得普遍优惠的待遇,有利于实现市场的多元化,使 国的出口贸易有较大的增长;同时,由于关税的下降,非关税壁垒的减少或取消,开放服务市场,进口贸易也会大幅上升。 

●随着投资环境趋于统一和得到普遍改善,加上中国潜在市场的巨大吸引力,外国直接投资的总量将会有较大幅度增长,外资来源将进一步多元化。 国将对外国企业逐步取消各方面的限制,给予他们以国民待遇,有利于消费者得到更优质、更廉价的服务。 

●有利于比较公正、合理地解决贸易争端。由于目前中国尚不是wto的缔 约方,中国的出口商品常常受到歧视性待遇。 

●有利于激发中国企业的竞争意识。加入wto后,竞争的压力会促使国有 企业加快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加速改制、重组、联合、兼并的进程。由 于进口原材料价格的下降,有利于降低某些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他们的竞 争能力。 

●有利于技术进步。 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国外先进的技术。 

当然,以上所述并不意味着中国在加入wto问题上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 只有利而没有弊。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加入wto后,中国经济更密切地融入世界经济,中国产品对国际市场的依 存度增加,中国固定资本投资对国际资本市场的依存度也会增加。 

●随着更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随着外资及外资企业在 国国民经济中地 位的进一步上升,以及 国宏观经济政策及管理必须符合wto的多边协议和规 则的要求,将使 国国家的宏观调控难度增加。 

●外国产品更自由地、廉价地进入中国市场,肯定会对某些行业产生一定的 冲击,如化工制药业、机械工业、汽车业、某些电子产业、通信设备制造业等。 

●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强化,也会使一些长期侵权或缺乏创新能力,缺乏 品牌,依靠仿制生存的企业难以为继。 

●开放服务市场是 国加入wto所承诺的重要义务。服务贸易总协定要求 缔约方最终对服务贸易实施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服务行业将面临外国 同行的强有力挑战,将不得不让出一定的市场份额,出现“肥水流入外人田”的 问题。 

●开放农产品市场,农产品的进口会逐步增加,对 国农业的发展产生一定 压力。 

中国为恢复gatt地位和加入wto而努力了13年。“黑头发都谈成了 白头发”。为此,中国作出了巨大让步,这些让步不仅包括上述提及领域,而且 包括其他服务领域 

中国要参加世贸组织,毫无疑问是作为发展中国家参加,中国的参加是以权利和义务的平衡为原则的。中国有两点可以肯定的态度:其一,在市场准入方面,将一如既往地执行渐进的市场开放模式;其二,今后不会再作出更多的让步了。 

但是,中国加入wto后,汽车、电子产品和某些高档消费品的进口将会有 所增加,对于国内相关产品等生产企业形成压力。 国有巨大的市场,有20年 改革开放形成的物质基础,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经受得住这种冲击,并且经过一个 时期的调整和适应后,会形成新的竞争力。 

加入世贸组织符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利益,中国政府是有诚意的。在遵守国际 惯例和规定方面,中国已签署了乌拉圭协议书,充分体现了中国全面遵守通行的 国际惯例和规则的诚意。在市场开放方面,从1992年至今,中国的关税已削 减了60%以上,中国承诺到2000年,关税总水平降到15%。 

但也绝不表明,中国是要乞求加入wto,不加入wto,中国也同样活得很好。没有多边贸易,中国一样可以和世界各个国家发展双边贸易。况且,中国 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即将成立的澳门特别行政区都在wto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 位,wto事实上也无奈中国的影响。正像宋代著名诗人辛弃疾写的词那样:“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利弊纵横,趋势仍然不可阻挡。可以这么说,中国 的观点本质上也是wto自己的观点:合则两利,分则共损。

我国加入WTO有哪些好处???

6. WTO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来,对中国加入WTO可能带来的影响众说纷纭,沸沸扬扬。 

有人认为,“加入世贸,国门洞开”,“世贸组织是布满鲜花的陷阱”,“ 金融业开放意味着资本项目开放”云云,似乎加入世贸就会大难临头。 

另一些人则认为,加入世贸之日,就是中国完全建立市场经济之时,尽可分 享全球贸易投资之益,颇有“加入世贸,黄金万两”之势。 

之所以存在这样那样的偏颇之见,与人们对世贸组织的性质不了解有关,与人们对我国加入世贸的具体谈判内容不了解有关。加入世贸不会在一夜间带来灾 难,也不会在一夜间带来繁荣。加入世贸后,中国市场不会全面立即开放,中国 经济不会因此变成纯自由的市场经济,国内商品也不会出现价格与国际全面接轨、外国产品长驱直入的现象。 

近几年中国连续主动降低关税,不仅是为了加入世贸,更重要的是中国自身改革开放和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无论中国何时加入WTO,中国都会坚定地执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国企业应顺应这种潮流,积极做好加入WTO的各种准备,特别是在思想观念、组织效率、管理技能和人力资源等方面制定挑战对策,提高竞争力,迎接新世纪的经济全球化挑战。 

目前,世界贸易组织(WTO)贸易规则体系由三大部分组成 

●多边货物贸易协议,包括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农产品协议、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的协议、纺织品与服装协议、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与贸易相关的投资措施协议、装运前检验协议、原产地规则协议、进口许可程序协议、反倾销协议、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和保障措施协议等; 

●各种附件规则,包括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贸易政策审议机制,以及多边贸易协定(包括民用航空器贸易协议、政府采购协议、国际奶制品协议和国际牛肉协议); 

●WTO发展过程中达成的协议,如信息技术协议、基础电信协议和金融服 务协议等。 

目前,第二和三项规则正在各国贸易谈判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如GATS已 经成为影响世界各国贸易环境和条件的重要规则,它的权利反映它将会在WTO 的全面保护下,与GATT的条款一样地发挥作用。GATS的序言阐明了各成 员希望“在透明化和循序渐进的自由化推动贸易的共识上,建立服务贸易的多边 原则框架和规则”。关于农产品协议 

●中国承诺加入WTO后5年内农产品平均关税下降到17%。(本文涉及的中国的有关承诺均为中美本次签署双边协议谈判前的承诺) 

WTO农产品贸易规则是处理市场准入、国内支持和出口竞争问题。一般将这些内容归纳为三个方面: 

(1)将非关税措施关税化,即计算出拟取消的非关税措施的关税等量,将这些关税等量加到已有固定关税上。非关税措施关税化后的关税税率不得随意提高。 

(2)相互减让约束关税,即各缔约方承诺按照一定比例对约束关税进行相互减让。发展中国家平均削减24%,且每一产品的关税至少削减10%,在10年内完成。 

(3)削减补贴,即减少对农产品的补贴,主要是削减对小麦、谷物、肉类、奶制品和糖的补贴。发展中国家在10年内分别削减24%和14%。 

发展中国家一般有10年过渡期实施它们的削减关税和补贴计划。中国承诺加入WTO后,5年内(即2004年前)农产品平均关税下降到17%,其中,小麦等农产品的平均关税更下降到14·5%。 

开放农产品市场,特别是大幅度削减农产品保护关税,总体上不会对中国农业构成严重冲击,冲跨中国农业生产体系的可能性很小。首先,中国20年农业改革取得了相当坚固的农业生产管理基础和物质基础,可以抵御较强的外来冲击。其次,中国农产品实际保护率比名义保护率要低得多,即使中国加入WTO,也不会构成实质上的冲击。再次,降低农产品关税,引入外国竞争,可以刺激国内农业部门提高效率和改善服务质量,促使它们为国内消费者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更高效率的服务。这样,又反过来加强了国内农业经济的安全。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 

●以前中国对美国小麦、肉类和柑橘类食品采取进口禁令政策。经过谈判,中国同意与美国签署3个双边协议,取消对美国小麦、肉类和柑橘类食品的进口禁令。 

●中国对美国开放国内鲜果和食品市场,对于中国一般果农的冲击将比对小麦生产企业的冲击更小,但对种植与美国加州鲜果相同品种或类似品种的果农将产生较大的竞争压力。 

这种竞争局面有助于中国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提高专业化程度和参与国际分工。反倾销协议 

●一缔约方采取反倾销行动前必须进行反倾销调查,反倾销调查必须由进口方境内宣称受到损害的产业或其代表提交书面申请后才可以实施。 

●加入WTO将使中国企业能更好地利用WTO的解决争端机制维护自身利益,避免被其他贸易伙伴滥用反倾销协议阻碍中国产品的出口贸易,同时也可按WTO原则对外国进入中国市场的倾销产品开展反倾销调查。 

●中国加入WTO将极大刺激贸易增长,服装、纺织品、鞋类、箱包、玩具和家电及日用产品等企业将成为中国加入WTO的最主要的受惠者。 

在国际贸易中,倾销指某成员生产商或出口商以低于国内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价格销售产品,进入另一成员国市场的行为。倾销不仅损害了进口国的竞争性 产业,而且危害国际贸易的正常秩序,为了维护国际贸易中的公平竞争,防止成 员滥用倾销活动和反倾销措施,WTO制定了反倾销协议。 

80年代以来,由于我国不是GATT缔约方或没有加入WTO,也由于我国国内企业相互竞争压价形成无序的恶性竞争,贸易伙伴常常对我国产品或企业 开展各种反倾销调查。例如,仅1990—1994年,美国对华出口商品反倾 销投诉就发生37起,影响到中国对美数亿美元的出口贸易。补贴与反补贴措施 协议、幼稚工业的保护 

●对于发展中国家,可以在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生效后的8年内,以渐进 的方式取消出口补贴,但不能提高现有补贴水平。 

●我国承诺加入WTO后将对汽车制造业关税水平做出最大限度的让步,并 且在2005年将取消汽车进口配额。 

●按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中国更大幅度开放国内医药市场后,中国医药生产企业会受冲击,西药价格将较大幅度地下降。 

我国承诺加入WTO后,将对汽车制造业关税水平做出最大限度的让步,汽 车进口关税将在2005年以前由日前的80—100%降低到25%,汽车零 部件进口关税更下降到10%,并且在2005年将取消汽车进口配额。金融服 务业 

●金融服务被定义为“缔约方金融服务供应商向一个金融实体提供的任何服务。” 包括所有保险和与保险相关的服务,以及所有银行业务和其它金融服务。 

●中国承诺加入WTO后美资银行可立即向外国客户提供所有外汇业务,外资银行在2年内获得批准经营人民币业务,并适当取消数量和地域限制。 

●中国承诺加入WTO后人寿保险公司中外资持股比例最高可达50%,加 入WTO一年后持股比例可达到51%,即形成实质上的控股权。电信服务业 

●在市场准入问题上,电信服务谈判的焦点不但集中在开放电信业引入竞争 上,而且集中在服务提供领域中外国企业能否平等参与国内电信市场的服务上。 

●WTO基础电信协议涉及语音电话、数据传输、电传、电报、文传、专线 、移动电话、移动数据传输和个人通信等方面的短途、长途和国际电信服务,包 括了电信市场的93%,各缔约方分别提出了各自实现电信业自由化的承诺,将 长期受到保护的电信行业在不同程度上向国外竞争者开放。 

●WTO信息技术产品贸易协议规定在本世纪末完全取消计算机和通信产品 关税。 

信息技术产品协议是信息产业自由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自199 4年GATT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以来,世界贸易体系正式的最大的一项削减关 税的协议。它减少了数以亿计的消费者费用,并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领域里促 进了竞争。 

遵照WTO信息技术协议和基础电信协议,中国承诺加入WTO后,将在2 005年以前取消半导体、计算机、计算机设备、电信设备和其他高技术产品的关税限制。加入WTO后6年内,将取消外资在寻呼机、移动电话进口,以及国 内固定网络电话服务等领域的地域限制。 

加入WTO,对我国产生的正面影响远胜于负面影响 

●有利于中国更快、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社会。由于二战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存在一个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进一步融入国际经济社会、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优化资源的配置,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有利于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有利于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加入WTO,将使我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拥有更大的发言权,可以为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作出更大的贡献。 

●有利于密切海峡两岸的经贸关系,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这对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对外开放都将是一个有力的推进,同时对市场的法治也是一个促进。 

●有利于改善我国的国际贸易环境。加入WTO后,我国可获得多边无条件最惠国待遇,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获得普遍优惠的待遇,有利于实现市场的多元化,使我国的出口贸易有较大的增长;同时,由于关税的下降,非关税壁垒的减少或取消,开放服务市场,进口贸易也会大幅上升。 

●随着投资环境趋于统一和得到普遍改善,加上中国潜在市场的巨大吸引力,外国直接投资的总量将会有较大幅度增长,外资来源将进一步多元化。我国将对外国企业逐步取消各方面的限制,给予他们以国民待遇,有利于消费者得到更优质、更廉价的服务。 

●有利于比较公正、合理地解决贸易争端。由于目前中国尚不是WTO的缔 约方,中国的出口商品常常受到歧视性待遇。 

●有利于激发中国企业的竞争意识。加入WTO后,竞争的压力会促使国有 企业加快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加速改制、重组、联合、兼并的进程。由 于进口原材料价格的下降,有利于降低某些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他们的竞 争能力。 

●有利于技术进步。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国外先进的技术。 

当然,以上所述并不意味着中国在加入WTO问题上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 只有利而没有弊。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加入WTO后,中国经济更密切地融入世界经济,中国产品对国际市场的依 存度增加,中国固定资本投资对国际资本市场的依存度也会增加。 

●随着更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随着外资及外资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地 位的进一步上升,以及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及管理必须符合WTO的多边协议和规 则的要求,将使我国国家的宏观调控难度增加。 

●外国产品更自由地、廉价地进入中国市场,肯定会对某些行业产生一定的 冲击,如化工制药业、机械工业、汽车业、某些电子产业、通信设备制造业等。 

●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强化,也会使一些长期侵权或缺乏创新能力,缺乏 品牌,依靠仿制生存的企业难以为继。 

●开放服务市场是我国加入WTO所承诺的重要义务。服务贸易总协定要求 缔约方最终对服务贸易实施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服务行业将面临外国 同行的强有力挑战,将不得不让出一定的市场份额,出现“肥水流入外人田”的 问题。 

●开放农产品市场,农产品的进口会逐步增加,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产生一定 压力。 

中国为恢复GATT地位和加入WTO而努力了13年。“黑头发都谈成了 白头发”。为此,中国作出了巨大让步,这些让步不仅包括上述提及领域,而且 包括其他服务领域 

中国要参加世贸组织,毫无疑问是作为发展中国家参加,中国的参加是以权利和义务的平衡为原则的。中国有两点可以肯定的态度:其一,在市场准入方面,将一如既往地执行渐进的市场开放模式;其二,今后不会再作出更多的让步了。 

但是,中国加入WTO后,汽车、电子产品和某些高档消费品的进口将会有 所增加,对于国内相关产品等生产企业形成压力。我国有巨大的市场,有20年 改革开放形成的物质基础,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经受得住这种冲击,并且经过一个 时期的调整和适应后,会形成新的竞争力。 

加入世贸组织符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利益,中国政府是有诚意的。在遵守国际 惯例和规定方面,中国已签署了乌拉圭协议书,充分体现了中国全面遵守通行的 国际惯例和规则的诚意。在市场开放方面,从1992年至今,中国的关税已削 减了60%以上,中国承诺到2000年,关税总水平降到15%。 

但也绝不表明,中国是要乞求加入WTO,不加入WTO,中国也同样活得很好。没有多边贸易,中国一样可以和世界各个国家发展双边贸易。况且,中国 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即将成立的澳门特别行政区都在WTO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 位,WTO事实上也无奈中国的影响。正像宋代著名诗人辛弃疾写的词那样:“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利弊纵横,趋势仍然不可阻挡。可以这么说,中国 的观点本质上也是WTO自己的观点:合则两利,分则共损。

7. 怎么写毕业论文《人民币汇率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的开题报告书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摘要: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面临严峻的升值压力,人民币升值必然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了解人民币升值的背景、原因及过程的基础上,重点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进而探寻针对人民币升值的应对策略及措施,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健康、有序地发展。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对外贸易;贸易结构
  一、人民币升值概述
  (一)人民币升值的背景及原因
  自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已连续五年维持10%以上的高增长,如此强劲的经济发展态势,这在世界上是非常罕见的。尤其中国巨额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外汇储备的不断增长,使中国遭到了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
  可以说,人民币汇率自1994年以来已近10年没有进行调整,而这10年中国经济和国力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权威的国际机构和贸易伙伴一直就认为人民币存在不同程度的价值低估。同时,按照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外汇节余过多本身就表明外币定价过高,本币定价过低,本币有升值压力。
  从2001年以来,世界各主要货币包括东南亚国家的货币对美元都大幅度升值,只有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没有调整,即人民币实际上也跟随美元对其他货币大幅度贬值。对美国来说,通过美元贬值,既能减轻其外债负担,每次美元大幅贬值都能使美国债务减少1/3,又能刺激其产品的出口,还能转嫁其各种经济危机,成为其对其他国家进行剥削的主要形式。然而,中国实行的“盯住美元汇率”政策,使美元贬值的积极效用没能全面发挥,只是“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刺激了中国产品的出口”。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统计数据,2006中美贸易顺差达到1 442.6亿美元,2007年中美贸易顺差1 633.2亿美元,中美巨额贸易顺差屡创新高,使世界头号强国美国深深感到了中国经济的增长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于是,美国便以中国工人抢去了美国工人的饭碗,巨额贸易顺差造成其损失为理由,对中国进行经济“敲诈”,妄图使人民币升值。实际上造成美国外贸逆差剧增的原因有很多,也很复杂,不在于中国的人民币汇率政策本身,比如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优势,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推动以及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垂涎等等,还有美国产业结构调整、对外直接投资扩大、个人消费支出的增长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例如,美国的公司把厂开到中国,再向美国输出成品,表面上是美国吃了亏,但实际上真正赚走大部分利润的还是美国的公司。不难看出,人民币汇率之争的根本目的,就是美国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阻碍中国商品大规模进入美国。
  我们知道,人民币汇率问题不仅是单纯的经济问题,更是复杂的国际政治问题。一些西方国家更是附和美国频频呼吁人民币升值,当然他们的目的不尽相同,有的是出于嫉妒,有的是为了转移国内对当局的指责,有的则是为了争取国内制造业的选票。他们认为人民币汇率过低,提出应将人民币汇率确定在1美元兑4.2元人民币左右的水平;中国外汇储备过高,中国加入WTO以来,并没有出现进口激增,相反贸易顺差大幅增加;指责中国廉价商品大量出口造成世界通货紧缩,中国应使人民币升值,在世界经济中担负相应责任。
  近年来,关于“亚元”问题的讨论已越来越热,谁能成为未来亚元的主导,已变成一个日益敏感的话题。日本由于其经济十年来的萎靡不振,日元充当亚洲货币主导的可能性在变小。而中国由于经济高速增长,已经逐渐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因此,人民币的价值日趋明显,在中国周边国家已经开始形成一个“人民币地带”,导致日本对此忧心忡忡。在2002年日本对华出现50亿美元顺差的背景下,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提出议案,提请七国集团通过“与1985年针对日元的‘广场协议’类似的文件”,逼迫人民币升值,将全球压制人民币升值的声浪推至顶峰,目的就在于想通过人民币升值,打垮人民币对日元的挑战,确保日元的未来主导地位。
  为了确保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快速的发展,缓解中国对外经济摩擦日益加剧的局面,营造和谐的国际政治环境,中国进行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人民币升值的步伐逐步加快。
  (二)人民币升值的过程
  2005年7月21日,迫于美国的强大压力,也为了给中国经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政府终于做出了人民币升值的决定。1美元兑人民币从8.27~8.28先后突破了8.2、8.1、8.0关口,2005年升值幅度达3%。
  进入2006年,人民币更是一路“高歌猛进”。2006年1月4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以8.0702起步,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从缓步上行到快跑,再到“加速跑”的过程。按照12月29日的汇率中间价7.8087计算,人民币在这一年中升值了2 615个基点。2006年1月4日的报价与上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完全相同。从这一天开始,询价交易这一国际主流交易机制被引进中国,揭示了外汇交易方式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重大改革,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也被赋予了更为市场化的形成方式。人民币汇率注定在这一年里以更富弹性的方式运行。2006年5月15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首度突破1美元对8元人民币。在此后的2个月内,人民币汇率始终围绕着这个重要关口上下波动。7月20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再次“破8”后一路向下,从此告别了这个关键的位置。8月30日破7.96,9月28日破7.90,10月30日人民币汇率突破7.88。此后的一个月间,人民币汇率相继突破7.87、7.86、7.85,11月29日突破7.84关口,12月4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再破7.83关口,以7.8240再创汇改以来新高。12月14日,首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举行的当天,人民币汇率中间价首度突破了7.82关口。第二天,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又以7.8185再创汇改后的新高。按照当日的数据计算,汇改之后人民币已累计升值超过3.72%。12月29日,人民币汇率再创汇改以来的新高,并首次突破7.81关口达到7.8074。而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2006年人民币的月平均汇率已从1月份的8.0688升值至11月份的7.8652。2006年第二季度开始,美国经济引擎明显减速,市场对于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增强,令国际汇市美元全面走软,从而引发了人民币汇率的持续走高。另一方面,中国外汇储备10月份突破了1万亿美元大关,而前10个月的贸易顺差累计已达到1 336亿美元,这些都成为人民币升值的重要推动因素。
  2007年伊始,市场比较一致的预期是年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5%左右。实际上,截至12月20日,人民币升值幅度已达到6.01%。从1月4日年初首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的7.8073,到上半年最后一个交易日6月29日的7.6155,半年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累计升值2.46%。7月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突破7.61关口,次日7.6整数关口告破。11月22日至27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连续4个交易日创出汇改以来新高。12月11日至13日,受美联储降息和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连续突破7.38、7.37和7.36关口,升值速度明显加快。经济专家们认为,2007年人民币持续升值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于贸易顺差持续加大和外商投资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步伐进一步加快,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最新数据,2008年4月10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首度“破7”,为6.9920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创出新高。以2005年汇改前的人民币对美元比价8.27651计算,目前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超过18%。也就是说,同样兑换1美元,如今可以少花1.2845元人民币。
  未来的趋势怎么样,谁都不敢说,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人民币在一段时间内还是有一定的升值空间的。
  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一)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进口成本的降低
  人民币升值,国外的能源、原料与生产资料价格都相对便宜了,这就降低了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以及很多重要战略物资的购买成本,增强了购买力。在我国,进口依存度较高的行业主要有石油、天然气、航空、电力设备等,人民币升值将使大宗交易的进口成本降低,进而增强相关行业部门的盈利能力,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长期以来,我国推行“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加工贸易总额超过一般贸易额,加工贸易顺差已成为我国外贸顺差的最重要来源。加工贸易中产品复出口成本中其进口成本比例一般都在50% ~100%之间,在短期内对进口商品的价格比较敏感。如果人民币升值,进口商品的本币价格降低,这样导致加工贸易的生产成本降低,自然以加工贸易方式的出口商品外币价格下降,因此,这部分依赖进口原料的复出口商品仍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可见,人民币升值会促进进口的增加,并以进口带动出口,其关联性得到加强。
  2.有利于促进贸易结构优化升级
  长期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实行的是以“重出口,轻进口”为主要特征的出口导向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对出口的依存度过高,不仅使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面临着潜在的风险,而且也产生了企业过度依靠廉价劳动力的价格优势出口,单方面的贸易顺差引起其他国家反倾销诉讼频繁;劳动密集型出口行业的低成本、低市场准入引起的投资过度供给所导致的企业低价恶性竞争;以及只重视价格,不重视国际市场需求而引起的出口贸易和就业易受到国际经济形势波动影响等一系列问题和矛盾。可见,这种长期依赖于出口单一增长的对外贸易结构很不合理。而人民币的升值,必然会引起一定程度的出口减少和进口增加,这样就能够改变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不均衡的局面。
  在我国,外贸增长方式主要靠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真正体现技术水平和要素含量的高新技术设备和中间投入品等生产要素要从国外进口,导致经济效益低下。人民币升值将激励出口企业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附加价值,而不是低价竞销占领市场。人民币升值将使一部分只靠低成本竞争,技术含量低,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被挤出市场。从长远看,人民币升值有助于我国外贸增长方式从原来的粗放型转向高质量和高效益的集约型,这会带来出口结构的改善,这符合中国产业结构转变的发展方向。同时,人民币升值会引起行业内更加激烈的竞争,激励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可见,人民币升值对于推动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激发国内企业自主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有利于缓解贸易摩擦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2007年中国的对外贸易顺差达到2 622亿美元的历史高位,较2006年的1 774.7亿美元增长了47.7%,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对外贸易总量则首次突破2万亿美元大关,达到21 738亿美元,较2006年增长23.5%。其中出口为12 18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5.7%;进口9 558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20.8%。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自2001年底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已连续六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7年的对外贸易总值比2001年总值增长了4.26倍。然而,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增速远远超过了贸易总值的增速,2007年的贸易顺差额比2001年增长了11.6倍。外贸顺差增长过快,加剧了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如欧盟及美国的贸易摩擦。欧盟在2007年已多次表态希望中国加快人民币的升值步伐,以减少中欧之间的贸易顺差;美国国会则在2007年提出了50多项对华贸易保护议案,尽管这些议案大都由于美国政府的反对而未能变为法律,但仍增加了两国贸易关系的紧张气氛。
  人民币升值可增加我国的进口总额,从而有利于减少贸易顺差的数值。通过人民币升值,适当提升出口产品的外币价格,有助于减少其他国家对我国产品的低价倾销诉讼。低价竞销和出口受到抑制,放慢出口,增加进口,有利于减弱我国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势头,减少一些贸易伙伴对我国进行保护主义贸易攻击的借口。人民币的适当升值,有助于缓和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减少经贸纠纷,促进我国经济和贸易的和谐发展,创造和保持更加平稳的贸易环境。
  4.有利于改善贸易条件
  国际经济学中,贸易条件=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贸易条件的改善意味着同等数量的商品出口可以换回更多的进口商品。我国虽然每年的贸易顺差很大,但由于出口商品价格不断下降而导致贸易条件持续恶化,需要出口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才能换回少量的国外高科技产品或稀缺资源。人民币升值以后,出口产品的价格相对提高,就可以用较少的出口产品换回本国所需要的各种产品。出口利润不断增加,就可以改善我国目前的贸易条件。同时,人民币升值也将会降低进口产品价格,特别是原材料和高科技设备的价格。企业将会加速技术引进,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产品动态比较升级。同时,由于进口产品绝大部分用于复出口,故随着企业生产率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得到提高,有助于我国企业从产品产业链低端向中高端延伸,使贸易条件得到改善。
  5.有利于中国企业“走出去”
  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的成本相对来说比以前下降,这使得他们能以较低的成本在国外投资设厂,从事跨国经营。根据投资地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全球资源,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实现规模经济,建立全球性的生产、营销网络。所以说,人民币升值有利于那些实力雄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实现其全球发展的战略,造就出中国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消极影响
  1.削弱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利于我国外贸出口增长
  人民币升值将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直接削弱我国出口的价格竞争优势。人民币升值后,出口企业为维持一定的利润,必须提高商品在国外市场的销售价格,而这样做的后果势必会削弱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利于出口持续扩大和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的提高;尤其是我国出口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商品为主,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都比较低,一旦提高出口商品在国外市场的价格,将造成这些低端产品低价格优势的丧失,极易被一些东南亚国家所取代,从而影响到出口规模的扩大。然而,假如保持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不变,则势必要挤压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出口利润的减少又将严重打击国内出口企业的积极性,从而造成出口数量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我国外贸出口造成冲击。但是,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是有限的,因为它还受到一些其他外在因素的制约,如国内外经济形势、出口商品结构以及贸易方式等。
  2.严重冲击科技含量较低、以低价格取胜的出口行业
  显然,对出口贸易依存过大、出口价格弹性较低和科技含量较低的出口行业,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将受到较大的冲击,如果没有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甚至可能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我国的纺织、服装、家电、化工、电子机械制造业等主要出口型行业都属于这一类型,其中纺织服装业对出口贸易的依存度高达50%,附加值和出口价格弹性都很小,因此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最大。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人民币每升值1%,棉纺织、毛纺织、服装行业的利润率将分别下降3.19%、2.27%和6.18%。以服装行业为例,目前绝大多数外贸服装订单的毛利在0.5元人民币,即出口1美元的产品,毛利在0.5元人民币。如人民币对美元小幅升值2%,则意味着外贸企业每出口1美元的产品,毛利将损失0.15元人民币。可见,加速我国外贸出口结构的优化升级意义重大。
  3.国外商品的进口增加,竞争加剧,不利于国内企业的发展
  人民币升值后,进口商品在国内的销售价格将降低,国内消费者用同样的货币可以购买更多的进口商品。这将严重影响到国内相关生产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尤其是那些在质量、品牌、技术含量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距离的企业,甚至有可能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短期内不利于国内企业的经济增长和市场占有率的提升,但从长期看竞争对国内企业的长足发展不无裨益。
  4.加大我国国内就业压力
  目前,由于我国出口的商品大部分是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削弱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导致可以吸纳众多劳动力的加工型出口企业利润下降,这些企业投资转向技术或资本密集型产业后,必然会使许多素质较低的就业者面临失业危机。并且当前我国很大部分的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是由出口和外贸企业提供的,人民币升值影响了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进而对当前就业环境的改善带来一定的冲击。在目前的中国,劳动力资源尚未转化为人力资源, 具有优势的仅仅是熟练工人。所以,发展加工贸易,着重提高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增强国内配套能力,依靠我国劳动力优势发展加工贸易仍将是我国长期的经济内容。
  三、针对人民币升值的应对策略及措施
  鉴于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强化和扩大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发展的积极影响,缓解和减少其消极影响。
  (一)要有步骤地推进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在人民币汇率改革之前,由于人民币汇率低估,导致国内外商品价格的扭曲,出口商品价格低廉,进口商品价格高昂,致使我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出口额不断攀升,贸易赢余不断增加,连年持续出现巨额贸易顺差,引起了与贸易伙伴之间的频频贸易摩擦。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一新的汇率形成机制在短期内会对经济增长和就业产生一定影响。但总体上利大于弊。我们应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要逐步提高汇率生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使人民币汇率浮动更具弹性,汇率波动能够更加显著地反映出市场供求的变动,并要加强本外币政策的协调,充分发挥汇率在平衡国际收支、抵御国际资本流动冲击方面的作用,以适应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总之,人民币汇率改革应该从我国的经济需求面出发,考虑与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往来与相互之间的经济利益,实现双赢。
  (二)积极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减少外贸出口依赖
  在过去很长时期内,由于人民币汇率的相对低估,导致出口强劲增长,我国外贸持续出现巨额顺差。很多企业对出口贸易趋之若鹜,致使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大量涌入出口部门,社会资源不能根据市场实现优化配置,从而造成我国经济内需不足却过分依赖外贸出口的局面,这对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我国有13亿人口,庞大的人口背后隐藏的是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要真正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调整经济结构,减少对外贸出口的依赖,尽快实现由“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向“以内需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发展观。同时,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各种配套改革,积极培育、扩大国内消费市场,鼓励投资,尤其是民间投资,重点扶持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三)优化升级我国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长期以来,在我国出口产品中,附加值较低、技术含量低的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占据着主导地位。由于我国的出口企业大多从事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的加工贸易,工人亦多从事重复、熟练劳动,盈利空间受到极大限制。随着人民币的升值,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的比较优势难以发挥,出口企业很难再以单纯依靠低廉劳动力和国家制定的低汇率政策开拓海外市场。为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长足发展和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我们必须调整对外贸易结构,通过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促进我国外贸结构优化升级。有资料显示,许多欧美跨国公司都已经把技术创新和研发融入其企业发展战略,并且有自己完备的研发中心,且投入大量研发资金。而在中国很多企业甚至连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的意识还没有。他们所谓的核心技术和装备基本依赖国外进口。
  可以说,汇率机制的改革和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有一些压力, 作为出口企业,应该积极调整经营理念和出口战略,加大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的力度,应以满足个性化消费需求为目的,进行产品概念创新、产品功能创新、产品形态创新、产品包装创新、产品运用创新等,以人民币升值为契机,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出口产品档次, 提升产品的品牌内涵和设计能力, 创建出口产品品牌优势,从而确立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出口产品的价格,以积极的姿态应对人民币的升值,在对外贸易中赢得主动。同时,出口企业应重视开发新产品、引进新技术、进口新设备,加快对引进技术的吸收、消化和再创新的步伐,减少高科技新产品,如光学、医疗、精密仪器和设备等对国外的依赖,通过在进出口两方面的努力来调整我国贸易结构,减轻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的不利影响。
  (四)政府应加强对我国进出口企业在政策上的引导和扶持
  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中国政府应该在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遏制对外贸易顺差过快增长,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方面有所作为。主要体现在政策上对进出口企业进行适当地引导和扶持。例如,政府在2007年采取的一系列调整措施,包括对“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加征出口关税及降低出口退税,降低暂定进口关税税率、取消自动进口许可管理等方式鼓励进口等;在WTO规则允许的范围内采取一定的出口补贴,主要包括鼓励研发的补贴、支持落后地区的补贴和环保项目的补贴;完善出口信用保险制度,比如出口信贷、出口信贷担保和出口信用保险等出口的公共支持;还可设立专门机构为国内出口企业提供各种信息和咨询服务,包括国际市场行情、市场调查、潜在贸易对象及投资环境等,帮助国内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同时,加强对绿色贸易壁垒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学习和运用, 防止外国高污染、低质量产品进入国内冲击我国同类产品。
  参考资料:http://www.studa.net/guojimaoyi/090306/10400292.html

  升值后导致投机不可避免地盛行:由于以美元表示的国
  民财富迅速增加,股市和房地产达到高潮,一些“泡沫”进一步膨胀或造就新的“泡沫”,两极分化继续扩大,导致投机不可避免地盛行。
  例如:美国许多散户投资者纷纷在当地开立人民币储蓄帐户,希冀有朝一日人民币汇率制度变化会让他们受益。当然,这些散户帐户并非是真正的人民币帐户,因为依照中国不可自由兑换的汇率体制,在海外开立人民币帐户是非法的。他们开立以人民币计价的储蓄帐户,帐户内的存款是美元,但基于人民币的现货汇率,这些帐户将因人民币兑美元现货汇率的波动而升值或贬值。 Everbank首席执行长Frank Trotter称,公司此举在一些客户中产生了很大反响。自一年多以前人民币汇率开始显示失衡迹象以来,这些客户一直在要求开立人民币计价帐户。Everbank于7月1日推出了此类新帐户,并在随后的几周内将逾650万美元投入该类帐户。
  此外,人民币升值之不利多多:
  人民币升值会给中国的通货紧缩带来更大的压力;人民币升值物价肯定会降下来,因为进口品的价格会下降。
  人民币升值增大就业压力,恶化当前就业形势:外商投资企业对吸引国内劳动力是一个重要的渠道,尤其是现在的情况更是如此,所以此时人民币升值不仅会影响吸引外资,而且也会加剧当前就业形势的恶化。
  财政赤字将由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而增加,同时影响货币政策的稳定。
  人民币升值会对中国的优势产业产生严重损害。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是以劳动力成本为优势的。中国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很容易受到反倾销措施的限制,出口形势并不乐观。如此时人民币升值则会是使目前这种状况更加恶化所以此时人民币升值不仅会影响吸引外资,而且也会加剧当前就业形势的恶化。

怎么写毕业论文《人民币汇率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的开题报告书

8. 跪求中日或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纺织品贸易摩擦案例!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高分跪求!

  平衡双方利益——中日纺织品及服装贸易摩擦

  --------------------------------------------------------------------------------

        您对这篇文章中涉及的股票有任何问题,您对手中持有的股票有任何担心,
        您对大盘走势有任何疑惑,您还关心哪些股票的趋势,随时可以免费致电--
        金融界服务中心:010—66210650(30部中继电话)
                周一~周五:上午8:30~下午5:30,公休日:上午9:30~下午5:30

  --------------------------------------------------------------------------------

  国际贸易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日贸易持续增长,其中中日纺织品及服装贸易的增长更是突飞猛进,但与此同时,中日纺织品及服装贸易摩擦也逐渐成为两国经济关系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1999年中日双边贸易额达到661亿美元,与1978 年相比增长12.7倍,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4.3%,其中中国对日本出口和从日本进口分别增长17.8倍和9.9倍,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5.5%和13.4%, 中国对日出口增长快于日本对华出口。2000年中日双边贸易额为831.66亿美元,其中,对日出口416.5 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5%,高于27.8%的全国出口增长水平。(千金难买牛回头 我不需再犹豫)

  纺织、服装工业是中国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纺织品及服装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80年代以来,纺织品及服装一直是中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其出口占全国商品出口总值的比重一直保持在25%左右, 1992 年至 1993年这一比重曾一度接近30%。虽然从1996年起纺织品及服装位居机电产品之后名列第二位,但目前仍是中国对外贸易顺差最大的商品。(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

  在中国纺织品及服装贸易中,对日贸易占据着重要地位。中日纺织品贸易50年代~60年代,以日本对华出口纺织面料为主。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向日本出口棉花等纺织原料,因此当时中日纺织品贸易是典型的制成品对原料的垂直分工。80年代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带动了自身的技术进步,中国的纺织品开始具有国际竞争力并进入日本等发达国家市场。在中日纺织品贸易中不仅中国对日出口大幅度增加,而且出口产品结构也发生了极大变化,即从以出口原料为主逐步转向以出口制成品为主。目前,日本已成为中国纺织品及服装仅次于香港的海外销售中场

  中国对日纺织品及服装的出口中增长较快的是服装出口,特别是2000年以来服装出口出现大幅度增长,而2000年以来在日本同样反响很大的中国对日纺织品出口其实并没有大幅度增加。在对日纺织品出口中占份额最大的是棉织品,但对棉织品的统计表明,近年中国对日棉织品出口也没有出现大幅度的增长(表1)。2000年1 月~10月平均每月中国对日的棉织品出口量是4153.4万平方米,如果按这一月平均出口量计算,2000年全年的中国对日棉织品出口量是49840.8万平方米,比1999 年减少12.43%。

  原因

  随着中日两国经济关系的加深,两国在近年也出现了一些贸易摩擦。在日本方向,1995年初要求中国限制向日本出口毛巾、毛衣、针织外衣。中日纺织品及服装贸易摩擦曾在1995和1996年出现一个高潮,即1995年4 月日本通产省开始对从中国进口棉纱、棉布实施设限调查,1996年8 月又对中国进口纯棉府绸实施设限调查,但经过中日双方共同努力,两次调查均以日方不对中国产品采取限制进口紧急措施而告终。但1999年以来,中日贸易摩擦又有所增强。在日本人造棉织品工业联合会(棉工联)利日本纺纱协会等有关行业团体的压力下,通产省纤维产业审议会基本政策小组委员会,要求限制进口的呼声逐渐高涨,自民党设立了纤维对策特别委员会讨论在WTO体制下实施限制进口紧急措施的可能性, 政府则准备对六种蔬菜和纺织品采取限制进口的紧急措施。

  在中国方面,自1999年下半年起也开始运用国际上认可的方式——反倾销来处理中日贸易摩擦。1997年3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公布以来,中国已对5起反倾销案立案调查,其中对 3起已做出征收反倾销税的最终裁定,对2 起做出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这两起案件均涉及日本。

  近年中国对日纺织品及服装贸易增长较快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中国纺织工业正处在发展的黄金时期。10多年来,中国从日本等国进口了大量纺织机械设备,对纺织业进行了大规模技术改造,使纺织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产品质量迅速接近国际水平,受到日本消费者普遍欢迎。第二,日本国内成本上升,纺织业每小时劳动力成本位居世界前列。与日本情况相反,尽管中国纺织业的技术含量在不断提升,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而产品中劳动力成本的高低对其竞争力有很大影响。统计显示,中国纺织品及服装出口的劳动力成本分别为每小时0.62美元和0.43美元,分别居世界的最低和次低位置(表2 )。第三,日本对中国纺织业的投资促进了中国对日纺织品及服装的出口。在1994年以前的日本对华投资中,纺织业曾占很大比重,分别是日本制造业对华投资项目的43. 7%和投资金额的16.8%。

  日本纺织业大规模对华投资始于80年代,最初投资地大都集中在广东等华南地区,以后向华东和华北沿海地区扩散。从投资形式看,日本对中国纺织业投资的形式是以“三来一补”为主,由于产品外销型的日资企业80%可盈利,大大高于产品内销型的日资企业,因此大部分日资企业对华投资的动机是产品返销,而“三来一补”则是实现产品返销的有效投资形式。

  从投资纺织业的工序来看,日本对华纺织业的投资迄今大都集中在下游产业,这些下游产业制成品大部分返销日本(表3、4)。90年代以来,日本对中国纺织业的投资扩大到中游产业(如染色、面料的精加工等)和上游产业(如棉纺、毛纺、化纤等)。中国纺织业中小游产业的发展。为下游产业对日返销提供了原料保证,也取代了原来从日本进口部分纺织原料,其结果是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纺织品从服装的质量,增加了对日纺织品及服装的出口。进入21以纪后,日本的主要纺织企业如东丽、帝人、三菱REIYON和近藤纺织所,计划进一步增加中国纺织业的投资,把纺织业的上游产业,如聚酯长纤维、丙稀短纤维、棉线和棉纺织品转移到中国,中国仍将是日本纺织业对外产业转移的最主要国家。

  具有上述特征的日本对华投资结果反映在贸易上就是中日贸易中加工贸易和外资企业进出口的比重高。据中国海关统计,1999年加工贸易占中日贸易的56%(占对日出口的58.3%),以日资企业为主的外资企业进出口占中日贸易的59%(占对日出口54.6%),加工贸易和外资企业进出口占中日贸易的比重要比其占中国外贸的比重高10多个百分点。可见,中日贸易大部分实际上已成为“日日贸易”。

  由此可见,导致中国纺织品及服装对日出口增加不仅有中国的原因,也包括日本自身的原因。

  多边+双边

  1.中国加入WTO与中日纺织品及服装贸易走势

  中国加入WTO以后,纺织业虽然受益巨大, 但目前形成的中国对日本强劲出口势头将随着中国的“入世”而被削弱,中日纺织品及服装贸易摩擦可能出现缓和。

  第一,贸易环境变化的程度及其利弊,除了取决于多边协议外,还取决于双边协议的条款。根据WTO《纺织品和服装协议》(ATC),WTO 成员的纺织品及服装出口自2005年1月1日起不再受配额限制,纺织品及服装出口完全回归到自由贸易。但根据美方公布的中美WTO协议,在2005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期间, 美国仍对超出一定增长率的中国纺织品及服装保留实施特别保障措施的权利。而另根据 WTO 非歧视原则,一成员国向任何一成员国所做出的让步均适用于所有其它成员国。因此,中国加入WTO以后发达国家不会轻易让出市场空间, 中国纺织品及服装出口不可能有大幅度增长。

  第二,纺织品及服装配额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存在虽然破坏了公平贸易原则,但客观上又起到一种保障作用,即保障了发展中国家有向发达国家稳定出口其纺织品的机会。配额的取消使发展中国家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竞争将更趋激烈。中国纺织行业已经受到东盟、东欧国家和巴基斯坦等国的强有力挑战。

  第三,目前中国纺织行业正面临一系列困境,如企业平均规模小、缺乏新产品开发能力、缺乏国际知名品牌、产品档次低、出口服装所需面料大量依赖进口、纺织品流通体制和进出口体制不能适应全球化竞争等。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加入 WTO,纺织行业不仅要实施关税减让,而且将面临进口纺织品的冲击。另外, 2000 年11月,中国为适应加入WTO的需要, 已经修改了外资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取消了这些法律原有的外汇平衡条款、当地含量条款和出口业绩条款,在华外资企业的国民待遇已大大前进了一步。可以预见,今后日资企业对华投资动机中产品面向中国国内销售的比重会日趋增大。因此,外资企业将与中国国内企业形成正面竞争,中国纺织业将面临多重冲击。

  第四,中国纺织品及服装的出口配额过去优先分配给国有纺织品及服装企业,外资企业被排斥在外。近年,包括日资企业在内的外资企业已多次向中方提出,要求中国纺织品及服装的出口配额向外资企业开放。在中国加入WTO以后, 外资企业将完全享受国民待遇,出口配额向外资企业开放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届时,外资纺织品及服装企业对欧美的出口将增加,这样有助于减轻目前中国对日纺织品及服装出口的压力。另外,中国外贸正在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如果这一战略实施顺利,也将减少对日纺织品及服装的出口。

  2.中国加入WTO对中日纺织品及服装贸易摩擦解决方式的影响

  WTO主张各成员国实行贸易自由化,逐步开放货物市场和服务市场, 但也重视市场开放后可能对成员带来的负面冲击,允许成员根据WTO的保障机制, 实施保障措施(safeguard measures)和反倾销措施以对本国产业实行合理与适当的保护。为防止成员滥用这些措施,WTO 对商品进口与本国产业损害之间因果关系的论证、取证、证据审核和调查程序都做了严格规定。另一方面,WTO 也规定采取保障措施的成员应对那些因该保障措施的实施而受不利影响的成员提供充分补偿。如果两成员未能就贸易补偿达成协议,那么受影响的成员可采取报复措施(也即交叉报复, cross retaliation)。WTO允许成员实施保障措施和报复措施并不是鼓励成员之间打贸易战,而是促使世界贸易更健康地发展。为应付可能出现的贸易摩擦,WTO 建立了争端解决机制(DSB),规定了统一的争端解决程序。WTO鼓励各成员在遇到争端时,尽量采用这一多边争端解决机制来解决,但同时也鼓励争议双方尽量采取友好协商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中日过去的贸易摩擦均是靠双方友好协商解决的。比如,1995年和1996年日本曾两次对中国纺织品及服装实施紧急设限调查,但经过中日双方艰苦的磋商和双方的让步,终于都以日本放弃限制而告终。中国外贸管理部门也从规范出口秩序和考虑日方要求的角度出发,建立起一系列新的出口管理方法。友好协商解决贸易摩擦为处理今后的中日贸易摩擦积累了经验。中国加入WTO 使中国可以在世界经济组织中获得一个进行争辩的讲台,可以使中国增加一种解决贸易摩擦的途径,可以用多边争端解决机制解决双边的贸易摩擦,但中国不会排斥友好协商解决贸易摩擦的途径。

  互谅互让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对目前的中日纺织品和服装贸易摩擦作如下认识。

  根据历年中国对日纺织品及服装出口统计数字,2000年以来中国服装对日出口出现大幅度增长的态势,但除此之外的其他纺织品对日出口并没有出现这一态势。

  近年中国纺织品从服装对日出口的增长,是中国增加竞争力的结果,也是日本国内对此需求增加和日本产业向中国转移的结果。

  日本周边国家的崛起和日本国内结构性问题引起的高成本,可能是日本纺织工业面临困难的更深层次原因。可见,日本以中国纺织品及服装进口增长过快、影响国内产业生存为由,实施设限调查或单边进口限制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由于中国将实施降低关税,在华外资企业将获得国民待遇和中国纺织品出口的配额, 又由于发达国家在取消纺织品限额的问题上采取消极态度, 因此中国加入 WTO以后,中国纺织品及服装对日出口可能不会大幅度增长。

  中国加入WTO将使中日贸易摩擦得到更理性和更顺利的解决

  总之,解决贸易摩擦需要当事国双方的相互理解和富有诚意的努力。今后,贸易摩擦不可避免,但只要双方互谅互让,并遵守WTO规则, 中日贸易摩擦一定会得到妥善解决。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