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的诗和远方原文

2024-04-30 20:04

1. 高晓松的诗和远方原文

1、原文: 
妈妈领着年幼的我和妹妹在颐和园长廊仰着头讲每幅画的意义,在每一座有对联的古老房子前面读那些抑扬顿挫的文字,在门厅回廊间让我们猜那些下马石和拴马桩的作用,从那些静止的物件开始讲述无比生动的历史。
那些颓败但深蕴的历史告诉了我和妹妹世界之辽阔,人生之倏忽,而美之永恒。
从小妈妈告诉我们的许多话里,迄今最真切的一句就是:这世界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其实诗就是你心灵的最远处。 
在我和妹妹长大的这么多年里,我们分别走遍了世界,但都没买过一尺房子,因为我们始终坚信诗与远方才是我们的家园。 
2、“还有诗与远方”这句话最先出自高晓松的《监狱184天谈话实录》。2016年,高晓松又凭此句发行了自己的新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成为网上热议的对象。 

扩展资料:
2013年,高晓松创作了《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他写完歌曲后,认为该曲是一首适合许巍唱的歌,然后把稿子放在一边。因为他认为歌曲写完之后,放在一边,过了一年如果还能想起,说明这首歌曲不错;如果忘了,就说明是首臭歌。
2016年,高晓松想起了该曲,于是决定和许巍合作,推出了该曲 。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妈妈坐在门前,哼着花儿与少年
虽已时隔多年,记得她泪水涟涟 
那些幽暗的时光,那些坚持与慌张 
在临别的门前,妈妈望着我说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她坐在我对面,低头说珍重再见 
虽已时隔多年,记得她泪水涟涟 
那些欢笑的时光,那些誓言与梦想 
在分手的街边,她紧抱住我说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我独自渐行渐远,膝下多了个少年 
少年一天天长大,有一天要离开家 
看他背影的成长,看他坚持与回望
我知道有一天,我会笑着对他说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诗和远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高晓松的诗和远方原文

2. 歌词为什么要有诗和远方,高晓松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作词:高晓松
作曲:高晓松
演唱:许巍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
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我想做梦想下的游子
不顾一切奔跑追逐光明
想对世界大声的呼喊
只有信念回应我的爱
看野了这平淡的风景
花儿开在内心里的起点
很多人接受现实的荒野
不知不觉已垂暮之年
一年十年就在一辈子之间
忘记了要去寻找你的世界
生活不是眼前的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
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
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3. 或许诗和远方,只是高晓松的一场骗局

文|丹尼尔李
  
  
 “诗和远方”对于很多人而言,终究不过是黄粱梦一场。
  
 念念不忘时,总如心间白月光,亮了心情,笑了容颜;怀抱拥有时,几番辗转,凡尘琐事,难免再上心头,凭添新愁。
  
 为何黄粱一梦?为何再添忧愁?
  
 归结起来, “诗和远方”不在远方,远方在心里那个诗意的地方。 
  
 
                                          
  01 
  
  
 2016年,向来潇洒的高晓松,创作了新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此歌一出,人们争相传诵一句歌词,“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这句歌词,一直到今天,还是很多人的口头禅。
  
  
 当你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的路上,默默给自己打气,“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当你被柴米油盐酱醋茶拴着,每日家、市场、超市来回折腾,心里告诉自己,“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当你的日子过得比电视剧还要狗血,每天气的血压升高,肾上腺素飙升,暗暗安慰自己,“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于是“诗和远方”真的成了远方,远在那些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远在他乡的购物天堂,远在这一亩三分地以外,其他任何脱离生活的地方。
  
  
 “诗和远方”成了梦想,
  
 “诗和远方”成了奢望,
  
 “诗和远方”成了乌托邦。
  
  02 
  
 有次和黄山的友人聊天,谈及生活的不幸和辛酸,她微笑着说了句,“也没什么,不是还有诗和远方嘛”。
  
 那时的我,一直迷茫于“诗和远方”到底是什么,我忙问她,“你说诗和远方是什么?”
  
  
 “就是去外面旅游,去看风景,让自己开心。”
  
  
 “你不就在黄山风景区吗?你要去哪里,看什么样的风景?”
  
  
 “只要不在这里,去别的景点应该都行。”
  
  
 那一刻,我若醍醐灌顶, 原来我们很多人说的“诗和远方”,都是别人眼里的苟且,它只是生活在别处,只是肉体的远方,是一张车票,一张机票,可以即将到达的地方。 
  
  
 远方尚未抵达,充满了各种美丽奇妙的想象。为了远方,有些人无所畏惧,正如高晓松歌里写的那样,“为那片海不顾一切”。
  
  
 
                                          
 可是到头来,却成了历经沧桑,李宗盛笔下的“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
  
  
 聂鲁达在《旅人》里写下这么一句:
  
  
  “旅人自问,是不是浪费了光阴,把路推至更远处,却又回到了原来的起点悲哀,回来再度告别自我,再度启程!” 
  
  
 生活依旧残酷,该苟且的依旧苟且。
  
  
  “远方”不是解决生活痛楚的灵丹妙药,它就是一针麻醉剂,药劲过了,即使肉体在远方,精神依旧会苟且。 
  
  
 
                                          
  03 
  
  
 我们很多人说的远方,还是未曾拥有的人。
  
 李敖的远方,曾是胡因梦。
  
  
 未曾拥有时,胡因梦是百般好,貌美如花,知书达礼,李敖在心里,为她画了九百九十九张画像,没有一张带有瑕疵。
  
  
 他日思夜想,千般追万般求,终于拥有了胡因梦。
  
  
 梦想一旦被拉近,又变得和普通现实一样,黯淡无光。
  
  
 
                                          
 李敖发现这人间的仙女,也要吃喝拉撒,他终于在第1000张画像上,画了一个大大的瑕疵,他的远方瞬间坍塌,115天的婚姻结束了。
  
  
 徐志摩的远方,一直都是林徽因。
  
  
 林徽因固然是美的,也是多才多艺,文可亮过文曲星,武可爬山涉水去取经。可是林徽因终究是人间的仙人儿。
  
  
 徐志摩看到的,一直都是她仙气的一面,他却没有看到林徽因病恹恹的样子。
  
  
 因为未曾拥有,在徐志摩的心里,纵使画万千林徽因,终究都是远方的林徽因,都是他的一场梦。
  
  
 
                                          
 无论是李敖还是徐志摩,他们都如摄影师拍照一样,拍出的照片,总是唯美,意境悠远。不是实景真的这么美丽,而是摄影师把重要的东西凸显了出来,不重要的都淡化,虚化了。
  
  
  远方不是只有美好,只是我们未曾看到。远方从来都不是“写实”,它只是“写真”。 
  
  
  04 
  
  
 远方真的就是一场黄粱梦吗?
  
 不是!
  
  因为“诗和远方”本身就不是肉体的远方,它是精神的远方。 
  
 这就要说说“诗和远方”里的“诗”了。
  
 相对于苟且的生活,诗即诗意的生活。诗意也就是精神的远方。
  
  
 
                                          
 苟且是用肉体体验的世间百态,是生儿育女,是养家糊口,是人情往复;诗意是精神的摆渡,是在凡尘琐事里找生活的乐子。
  
  
 拥有这种诗意,把生活过成了“诗和远方”的人物,一定绕不开陶渊明。
  
 陶渊明老先生可能都未曾想到,自己成了后世的精神楷模,被一代又一代人学习传颂。
  
 他在《饮酒•其五》写道: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居住在熙攘的闹市之中,却不曾感觉车马喧闹,为什么如此?
  
  “心远地自偏”。 
  
 因为内心不在这里,自己关注的焦点不在这里,于是自己和这些琐事是物我两忘,完全可以在闹市之中,自得其乐。
  
 陶渊明的乐,就是在家中院子里,摘几朵菊花,抬头的一瞬间,看见远处日落南山,云层挪移,飞鸟归巢,顿时恍若隔世,人间仙境。
  
 
                                          
 这种乐趣,就是苟且生活里得来的乐趣,不是要逃离生活,而是在琐碎的生活里,用诗意的眼光,发现一些美好和乐趣。
  
  
 何为诗意?
  
  
 诗意是“小轩窗,正梳妆”;
  
  
 诗意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诗意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诗意是“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这些都是生活的场景,在诗人的眼中,都成了诗意的具体体现。
  
  
 
                                          
 作家冯唐在一次采访中,他是这么定义诗意,
  
  
 “诗意是一种生活状态。它不是指的远方,而是指的当下,现在,正在进行中的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体会美,就是诗意。”
  
  05 
  
 “诗和远方”真真切切就在我们当下的生活里。
  
 我们穿着漂亮的衣服,去喝下午茶,坐在别有情调的网红小店,吃的那份精致的点心,听的那首悦耳的法国香颂小曲,甚至屋外雅致的环境,都是我们的生活,这不是什么“远方”。
  
  
 
                                          
 现在很多年轻人,总喜欢说,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想去西藏,去草原,去去感受心中的“诗和远方”。
  
  
 可是一旦他们迈出了脚,才会真的发现,哪里有什么“远方”,每天要算计着经费,算计着线路,吃喝拉撒一样少不了,苟且的生活又如影随形的伴着。
  
 “诗和远方”都不在所谓的远方,高晓松的这句歌词,迷惑了我们太多人。
  
 以至于当我们完全相信他所说的,到头来真的成了马頔(迪音)《南山南》里唱的那样:“究极一生,做不完一场梦”。

或许诗和远方,只是高晓松的一场骗局

4. 高晓松的诗和远方 - 杭州晓书馆

深秋的杭州是寒冷的,比起在西湖边游荡,我更喜欢躲在书屋里,腻在舒适的沙发上,伴着芬芳的咖啡香,读自己喜爱的书。这样的旅行实在是有些懒散,还是去趟高晓松的晓书馆吧,感受一下他的诗和远方,观赏一下安藤忠雄的自然和简约,不失为一个充实而可爱的下午。
  
 晓松先生把图书馆开在杭州良渚文化艺术中心,还可以在樱花盛开的季节开幕,着实为识浪漫会享受之人。无论是机缘巧合,还是特意而为,都不失为风雅之事。
  
 漫步走在林荫小径上,天灰蒙蒙的,有些阴沉,不远处的艺术中心望起来颇为肃穆。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的艺术风格,在这里得到了淋漓精致地发挥。艺术中心很自然地融入此处的水,光和绿色的树林,仿佛与身俱来,就是这里的一部分。没有现代建筑固有的冰冷,反而有些故人归来的亲切感。
  
 晓书馆是需要预约的,一天最多三百人。几天前已在网上预约好了,只需将身份证明拿给柜台服务人员,就会拿到一张读者证,之后便可进入阅览室。
  
 
  
                                          
 走进阅览室,眼前一亮,豁然开朗。浅色的木质地板,开阔而明亮,四周同色同质书架从顶部一直至下,盖满了整个墙壁,顶天立地般。中间有一落地书架,将阅览室一分为二,没有将空间减缩的感觉。直望过去,迎面是一整面的落地窗,窗外的景致一览无遗。一汪清水,碧草如茵,株株吉野樱花树依旧绿意盎然,要到明年才会绽放。临窗而坐,一书在手,人如在画中。书架之间,各摆一张错落有致的书台,仿佛家中客厅的咖啡桌上放着几本颇喜爱的书籍,随时可以拿起便读。翻了翻,能够记住的只是吴晓波的《跌荡一百年》。落地窗前,书架旁,散放着可供阅览的书桌。窗前因开阔,地方充裕,是可供四人阅读的方桌;而书架旁的,却是小圆桌,搭配浅灰色面的木椅,或两或三,随性而坐。室内极其安静,除了偶尔传来踏在木板地上的脚步声。 我突然有种不知所措的感觉,一下子想不起来要来做什么?我似乎忽略了这是一个图书馆的事实,潜意识中,一直将此当作一次景致的探寻,我不禁暗笑自己的鲁莽。
  
 我沿着书架,浏览一本接着一本的书籍。据介绍,晓书馆藏书有5万多册,其中很多书,是由作为馆长的高晓松亲自挑选,“我只把我觉得有价值、有意思的书跟大家分享。” 这是他的初衷。看来,他可以跨越音乐,文学和影视这么多领域,与他广泛的阅读密不可分。此馆分上下两层,一层主要是中国历史、中国文学、艺术绘画和哲学宗教,而楼上却是儿童读物和世界文学。这么多好的书,让我有些目不暇接。抽出庞龙的《宽容》与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倚在小桌旁,细细地读起来。
  
 读累了,就拿起手机去拍一拍这里的风情,而且我肯定不是唯一这样想的人。时不时地,总有几人过来过去地从不同的角度拍,还有一对年轻的情侣,从楼上拍到楼下,连楼梯也不放过。美的建筑,或是室内装潢,都是令人流连忘返的原因。
  
 在距离杭州这样繁华的商业城市不远的地方,可以有这样一处安静之地,甚是难得。在工作之余,四十分钟的车程,便可到此。只与大自然一窗之隔,静静地享受着阅读的乐趣和宁静的风景。这就是诗和远方,在固定不变的琐碎生活中,寻找一处让心灵休憩的地方。
    
 【90天无戒成长训练营 第4篇】

5. 吴开展《诗和远方》是高晓松说的诗和远方吗?

“诗和远方”指理想的生活,出自高晓松的名句“这个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
这句话因触动了很多70后、80后的心灵成为网络著名鸡汤文。

吴开展《诗和远方》是高晓松说的诗和远方吗?

6. 你还在做梦高晓松的诗和远方吗?


7. 你是否还在做梦高晓松的诗和远方?


你是否还在做梦高晓松的诗和远方?

8. 高晓松说的诗和远方到底是什么?

高晓松说的诗和远方,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当然每个人的诗和远方以及自己追求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高晓松眼中的诗和远方。
首先,我们不得不说说高晓松的家庭背景:高晓松是很幸运的,生活在一个高级知识份子家庭,如图:

高晓松也说自己的基因是比较好的,因为家庭背景让他有一个爱读书、爱学习的基因,(没事的时候就泡中国国家图书馆),以及一个乐观的基因,家庭条件当然也属于中国上层。  
好了,回答正题,高晓松眼中的诗和远方是什么样的?
高晓松擅长三个领域,一个是导演、一个是音乐、还有一个就是文字。他眼中的诗是是一种比较高级的东西,是一种经历过人世红尘后,看穿一切的感悟。只有这样,才能配得上他的诗,目前高晓松是向往诗的,因为他觉得自己还不能达到这种境界。

关于远方,高晓松自己也有提到过,就是他第一次去厦门的时候。当然眼前的一切都对他来说是陌生的,那天,天下着雨,空气中有一股海水中的腥味,路牌上一些看不懂的地名,身上也没有钱,抱着一把破乐器。(好像是吉他,记不清了)
突然,高晓松感觉到自己到了远方,心中的那个远方,这不就是自己渴望的远方么?远方就是无穷远的地方,远方就是永远看不见的地方。但是,高晓松突然感觉来到了远方,此时,他的内心是幸福的。
以下为百度百科资料,当时他的主要作品就是在“心中的远方”创造的:

1990年高晓松在校外和来自各个高校的蒋涛、戴涛、赵伟、老狼等人组建“青铜器乐队” 。暑假他和老狼忽然收到海南岛一家歌厅的邀请前去驻唱,返回时因路费不足,高晓松辗转来到当时厦门大学的“校中村”东边社暂住了大半年时间,包括《同桌的你》《麦克》《白衣飘飘的年代》《青春无悔》在内的许多校园民谣都在这个时期完成初稿。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