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寄洲的介绍

2024-05-03 10:29

1. 严寄洲的介绍

严寄洲 (1917-)导演,江苏常熟人,1938年赴延安,在抗大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多个部队艺术团体任演员、导演等。曾任抗大二分校文工团戏剧干事,八路军一二O师战斗剧社教员、戏剧股股长,第一野战军战斗剧社艺术训练班主任。建国后,历任西南军区战斗文工团创作室主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影协第二至四届理事。曾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作为国务院特殊贡献奖金的获得者,他的电影曾获过金鸡奖和百花奖,以及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国家文化部颁发的奖项等,并多次被评为厂里的先进生产者。

严寄洲的介绍

2. 严寄洲的经历

 中国著名电影导演,1917年生于江苏常熟。曾导演多部优秀获奖影片,主要代表作品:《五更寒》、《英雄虎胆》、《哥俩好》、《二泉映月》、《再生之地》等。还创作、改编多部电影文学剧本并获新时期导演荣誉奖、国务院特殊贡献奖、抗日战争50周年老作家奖、华表奖、终身成就奖、国家有特殊贡献电影艺术家奖等。 他拍出了八一电影制片厂第一部故事片《脚印》又拍出了第一部运用电子音乐的电影,他拍出了令人难忘的《英雄虎胆》,还为了《再生之地》把12名演员关进监狱半天。在对电影艺术的不断追求、探索与创新中,严寄洲书写了自己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导演人生。 ——受到非议的《脚印》1953年,36岁的严寄洲从西南军区战斗文工团调到了八一电影制片厂任导演。这个时期的八一厂,还只是能拍纪录片、军事教育片和翻译苏联影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教育制片厂。电影“从业”经历几乎是零的严寄洲,决心做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故事片的“第一人”。他抓住了去云南体验生活时边防巡逻队在边境河边发现了脚印的素材,自己动手编写剧本并任导演,终于为八一电影制片厂诞生了第一部故事片《脚印》。《脚印》人物少,情节简单,放映时间只有30多分钟,且只能和新闻、动画片排在一起放映,但仍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也遭到了一些同行的非议,他们讽刺说:阿猫、阿狗都能拍电影,连电影ABC都不懂。严寄洲毫不在意,他只说了一句话:我已迈进了电影的大门。而后来贺龙的话,却让严寄洲至今铭记在心。时隔不久,贺龙同志接见了严寄洲,并对他说:你这个电影我看过了,不好,一点艺术都没有。你要向成荫同志学习。深知贺老总脾气的严寄洲知道,这虽是直言批评,却是贺老总的关心和期望。曾和严寄洲同为贺龙1204部队戏剧教员的北影厂导演成荫,当时已经拍出了有名的电影《钢铁战士》和《南征北战》。严寄洲记住了贺老总的激励,决心向成荫学习,努力拍出好电影。 《战斗里成长》做导演多年,严寄洲有一个多年不变的工作习惯,在电影人中传为佳话,那就是每拍摄完一部电影,他都要亲自到三家不同的电影院当观众,静听不同观众对他执导影片的真实反映。他说:拍电影就像商店里卖东西一样,有好商品,人家就爱买,拍出好电影,观众就爱看。所以只有亲自到电影院,才能知道人家爱不爱看你的电影。1957年,当时的沈阳军区话剧团公演了话剧《战斗里成长》,观众反响非常好。严寄洲一连看了好几遍,并决定把它拍成电影,他相信观众一定会喜欢。《战斗里成长》公映后果然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这是严寄洲导演的第一部有完整情节、独立放映的战斗故事片,也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第一部战斗故事片。影片放映时,严寄洲分别来到了北京的首都电影院、东四影院和天桥影院当上了观众。他说,没有想到自己对片子感觉很好的地方,观众却没有什么反应;自己感觉一般的情节,观众却似乎很喜欢。这对严寄洲触动很大,所以从《战斗里成长》后,每拍完一部电影,进三家影院当观众,就成了他的工作,很多年从不改变,这也成为他的导演工作不断改进的动力。用严寄洲的话来说,就是拍电影要想着观众。拍出的电影要让人人都能看懂,让人爱看。原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陈播曾称赞严寄洲:他拍的电影从来不赔钱。 《哥俩好》与《姐妹花》1962年,曾经深入青藏高原平叛部队当列兵9个月的严寄洲,怀着对连队战士的满腔激情,导演了喜剧故事片《哥俩好》,这部展示部队生活的喜剧片公映后立刻抓住了广大观众,尤其得到了连队官兵的喜爱。一些同行人士更是对严寄洲大胆运用喜剧形式的表现手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在当时国内喜剧片寥寥无几时,严寄洲的勇敢探索获得了成功。这部当年投资几十万的电影,为八一厂赚回了几百万的收入。谈起当年非常成功的喜剧片《哥俩好》,严寄洲说,这部片子的成功,主要是因为有一个他当时非常看好的本子。决定拍摄前,他先按电影剧本改成了话剧,主要就是想看观众的反应。结果话剧演出的效果非常好,不仅场场爆满,演出结束后观众争着和演员握手。严寄洲心里有了底,他开始着手准备,但没想到困难重重,先是厂里没有资金,好不容易批下钱了,选演员又出了问题,很多人对严寄洲启用的男主角张良提出了质疑,但是严寄洲没有改变态度,因为他早就看中了张良在《董存瑞》中的表演。在电影《哥俩好》中,演员张良一个人同时饰演了战士陈大虎、陈二虎——这一对孪生兄弟,虽然外貌相像,却性格迥异、形象鲜明,收到了非常好的艺术效果。这是严寄洲在电影艺术上探索的又一个成果。他说,在旧上海曾经看过影片《姐妹花》,蝴蝶一人饰演两姐妹的镜头,虽然技术比较差,但在当年仍然很吸引人,也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在《哥俩好》中,他们仍运用一人饰演两人的手法,并在技术上进行了大胆的突破。 当年《姐妹花》中姐妹俩见面、对话时,不能真正在一起,只能隔着窗户、桌子,而在《哥俩好》中,大虎、二虎兄弟俩在一起时,既可以肩搭肩、手拉手,也可以拥抱,中间完全没有了间隔,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效果。我国第一部运用电子音乐的电影,为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电影做了一次潇洒的“引领时尚” 1978年,严寄洲导演的《猎字九十九号》公映时,又一次牢牢抓住了观众。无论是新颖的大宽银幕,还是众多新老明星的汇集,都成了吸引观众的看点。但是当人们坐在电影院里观看的时候,才发现《猎字九十九号》最抢人的吸引点是片中的电影音乐。这就是那个既不同于我国民乐,也不同于交响乐的电子音乐。严寄洲终于成功把电子音乐搬上银幕,从而诞生了我国第一部运用电子音乐的电影《猎字九十九号》,为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电影做了一次潇洒的“引领时尚”。据严寄洲回忆,拍《猎字九十九号》前,正是粉碎了“四人帮”的“文革”后期,当时几乎没有什么电影可看。大部分人看电影的途径是内部看参考片,主要放映的是美国片,水平也是分为好、中、次三等。但仍然是场场火爆,每次放映都是几乎打破了门。当时他的心里就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我自己也一定能拍出这样的电影。他终于认准了一部名为《战争在继续》的小说,并找到了小说作者周振天,把小说改成了电影剧本,片名就叫《猎字九十九号》。受外国影片的启发,严寄洲认为,《猎字九十九号》必须要出新,所以除了大宽银幕和大牌演员阵容的轰动外,他还决定运用电子音乐。但是当时国内只听说日本友人送给上海一台电子琴。于是严寄洲马上找到了曾经与他多次成功合作的上影乐团指挥陈传熙,才知道这部电子琴根本不在上影乐团。历尽周折,总算在上海音乐学院找到了下落。可能当时电子琴在中国太“洋”了,以至于没人敢用,竟被存放到了音乐学院的仓库里。严寄洲立刻把这台让他“寻踪千里”的电子琴“请”进了录音棚。当录音还差一天就结束时,指挥陈传熙又找到了严寄洲,原来他想再用交响乐录一遍,这样如果万一电子音乐在审查时通不过,就可以替换电子音乐。但是严寄洲坚持不改,他说:就这样吧,交响乐也是外国的,有什么问题,是我一个人的…… ——《再生之地》1983年,严寄洲导演的电影《再生之地》一举夺得了金鸡奖的5个单项奖。影片在国际上也引起了较大反响。不仅受到了日本反战人士的欢迎,严寄洲还作为代表团团长被邀参加了摩洛哥的世界和平大会,并获得了“人道主义”优秀影片奖。时隔20多年,严寄洲仍清晰记得当年拍摄《再生之地》的情景。他说,这是根据当年中国政府改造日本高级战犯的真实题材改编的电影。拍摄时,自己对演员、服装等都做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为此剧组人员都付出了很多。影片拍完后很多人都对他说:严导演,我们都特别愿意跟你干,就是太累了。他为演员们最先安排的就是特殊的“体验生活”。因为改造战犯的生活无法体验,所以他先带领演员们参观抚顺监狱,事先他已让监狱的男女警察准备好,参观完就把12名男女演员分别关进监狱3天。后来因为气温太低,监狱方担心演员的身体吃不消,商讨了半天,严寄洲才“开恩”,关了半天就放了。但他规定,第二天哪也不许去,每个人都要交出一份观后感。于是,头号“战犯”胡浩写道:我是一个军人,是奉命作战,怎么就变成了第一战犯呢……而女“战犯”斯琴高娃则写出了:这个环境我要呆多少年啊!我现在真想我的女儿呀……严寄洲对演员的服装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1000名战犯全部要求穿上昭和15年的衣服。为此剧组把长影、北影的服装全都调来了。他还要求不要假胡子化装的演员,挑选的全都是长胡子特别快的男演员。在抚顺拍摄期间,他还不惜花费时间找到了一个当年专门为日本人做点心的朝鲜人。连影片中当年的真实人物观看完电影后说,影片中的点心和当年他们吃的一模一样。 影片还在日本进行了内部放映,受到震撼的日本人给予了“真实感人”的高度评价。他们说严寄洲选择的演员都非常像日本人,并给分出了哪个是东京人,哪个是北海道人。他们甚至提出了邀请严寄洲、胡浩、斯琴高娃来日本合作演出,因为他们准备接着拍当年从中国监狱走出的战犯们回国后的生活……近3个小时的采访,90岁的严寄洲始终侃侃而谈,毫无疲倦之意。问及秘密,严导曰:此亦为养生之道,乃每日必修之“话疗”也。不禁为之感慨,严导力主的每日“话疗”,可谓在老年养生之路上又“引领”了一把。2012年9月29日,第21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暨第3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颁奖典礼在绍兴举行,王为一获金鸡奖终身成就奖。

3. 严寄洲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严寄洲性别: 男民族: 汉 职务: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中国文联委员 中国电影基金会名誉理事 中国电影家协会名誉理事生卒年: 1917.8--国别: 中国作品正式发表: 万水千山 五更寒 海鹰 野火春风斗古城

严寄洲的基本信息

4. 严寄洲的作品

导演的故事片数十部,如:《脚印》、《这决不是小事情》、《战斗里成长》、《五更寒》、《英雄虎胆》、《一日千里》、《海鹰》、《赤峰号》、《哥俩好》、《野火春风斗古城》、《猎字99号》、《万水千山》、《二泉映月》、《三个失踪的人》、《破雾》、《琵琶魂》、《陈赓蒙难》、《陈赓脱险》、《再生之地》、《柳菲的遗书》、《死亡集中管》、《猎豹出击》等。他还担任了电视剧《谢觉哉在兰州》、《刘少奇在皖东》、《晋中大捷》、《生存空间》的艺术指导,曾与人合作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野火春风斗古城》、《再生之地》等。 严寄洲的电影导演作品多达25部,并且大多都在观众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作品类型也涉及到正剧、戏剧、惊险等多种样式。由于严寄洲导演的影片的票房收入都非常好,所以在八一电影制片厂被称为“不赔钱的导演”。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