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教育经费连续5年占GDP比例超4%?

2024-04-30 04:36

1. 如何看待教育经费连续5年占GDP比例超4%?

放眼全国,“4%办公室”带动中国教育实现的历史跨越是令人振奋的。
2015年12月,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通过独立第三方对中国教育进行评估显示,中国总数为1.5亿的9年义务教育学生普及率超过世界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两项指标均高于世界中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教育规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数据,我国的教育规模差不多是1个美国、2个俄罗斯、4个法国的人口规模。维持如此大规模教育的正常运转,需要持续稳定增长的财力保障。
每个人都在期待,4%可以带来的教育改变越来越多,“4%办公室”的这场持久战远不能画下句点。

如何看待教育经费连续5年占GDP比例超4%?

2.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连续10年保持在4%以上,有何意义?

引言:小编认为这个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因为一个国家的未来就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教育程度,如果国家的教育程度非常优秀的话,那么会把这个国家的青少年教育成一批非常成功的,有力量的青少年。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希望,青少年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国家会发展成什么样。所以一个国家的教育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一块内容,也是国家每年会花大量的金钱和精力去发展这一块内容。我国一直都很注重青少年的发展,这关系国家的未来的发展。所以,小编认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在连续十年都可以保持百分之四以上,这个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首先明白国家教育方面的财政支出在GDP占很大的比重有很大的意义就需要先明白青年对于祖国的未来有什么样的意义,青年是未来最重要的一群人类,他是未来帮助发展,促进祖国强大,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主力军,没有他们,祖国是不可能有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所以青年对于祖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祖国的希望。
然后需要明白的一点就是只有青年发展的好了,祖国才能有更美好的未来,所以如果想要祖国有一个非常美好的未来,就需要把青年发展成德智体美都完美的一类人。如果想要把青年发展的非常好,就需要对青年付出很大的努力,就需要在精力和财力这方面给予青年足够的支持,让青年可以在一个非常优越且安全的环境里进行发展,青年发展的好,祖国的未来才有希望。
最后,小编在这里祝愿国家可以持续把青年的教育看着国家重要的一部分。对青年的教育投以更大的关注,也希望青年可以不负国家的期待,在未来努力的帮助国家发展,实现国家的强大,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3.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GDP占比连续5年超4%吗?

据报道,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近日发布了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公告显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31396.25亿元,首次超过3万亿元,占GDP比例自2012年首次超过4%以来,连续五年保持在4%以上。

据统计,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38888.39亿元,比上年的36129.19亿元增长7.64%。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31396.25亿元,首次超过3万亿元,比上年的29221.45亿元增长7.44%,占GDP比例为4.22%。


另外,全国公共财政教育经费(包括教育事业费,基建经费和教育费附加)为27700.63亿元,比上年增长7.11%。其中,中央财政教育经费4439.68亿元,比上年增长4.57%。全国公共财政教育经费占公共财政支出187755.21亿元的比例为14.75%,比上年的14.70%增加了0.05个百分点。
根据统计公告,2016年全国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增幅分别为:8.14%、10.83%、13.81%、11.56%、3.33%;全国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增幅分别为:7.25%、5.98%、9.41%、9.93%、-2.57%。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GDP占比连续5年超4%吗?

4. 教育经费支出连续5年超GDP4%效果怎样?

2012年,“4%办公室”成立,使命就是推动教育经费支出实现占GDP总量4%的目标。如今看,“连续5年超过4%”的目标已经实现。
有了钱,还要花得好、见实效。这有赖于科学的制度设计和投入导向的优化。过去5年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使用始终坚持以绩效为导向,坚持“保基本、守底线、补短板、促公平”,坚持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困难群体倾斜,保证了教育支出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资金使用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持续高效投入带来的教育发展进步显而易见:学前教育加快普及、义务教育进入优质均衡发展新阶段、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显著提升、现代职业教育框架体系基本确立、精准资助全面推进……全世界都在瞩目,中国的教育公平取得了长足进步、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正不断增强,中国的教育事业总体发展水平挺进世界中上行列。

安不忘虞,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仍需清醒而理智的认知。放眼国际,4%的投入水平,距离世界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未来保持4%的投入强度,还需要付出持续的努力。今天,时代赋予中国教育事业前所未有的重任:让脱贫攻坚的成效可持续,需要帮助更多贫困学子通过接受良好教育脱贫致富、改变命运、服务家乡,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迫切需要强化科教融合发展,高校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教育需要进一步深化对外的交流与合作,从而促进民心相通,在大国外交中发挥独特作用……

时代留给中国教育的考题,也是世界留给中国的考题。回答好这些考题,实现“更好的教育”,需要教育的持续投入、优先发展,切实做到“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4%只是起点,而不是终点。每个中国人都在期待,4%带来的教育改变,能够更丰富、更真切。

5. 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为何要维持在4%以上?

据报道,10月4日教育部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3.89万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3.14万亿元,首次突破3万亿元,占GDP的比例连续五年保持在4%以上。

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是世界上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通行指标,对于拥有世界最大教育规模的中国来说,落实4%的目标格外重要而且尤为不易,维持如此大规模教育的正常运转,需要具有一定基础且持续稳定增长的财力保障。

中国确保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超过4%,不仅是为了保障教育事业在社会经济事业发展总体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是为了履行“办更好的教育”的庄严承诺,体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执政理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专家表示,中国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连续五年保持在4%以上,应该以此为新的起点,既要严格明确法定职责和问责机制,严守“教育经费占比超4%”的法律底线,还要充分运用法治的思维和手段,真正把教育经费用好用足。
教育是百年大计,希望可以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为何要维持在4%以上?

6. 中国连续5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4%以上吗?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12年如期实现4%目标并连续五年保持在4%以上,并于2016年首次突破3万亿元。为实现“更好的教育”,需要教育投入的保障,其中,尤以4%目标最受瞩目,最牵动人心。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使用始终坚持“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提质量”,坚持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坚持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学前教育倾斜,坚持向乡村教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倾斜。

一是一半以上用于义务教育,各级教育保障程度不断增强。各级各类教育中,义务教育财政保障程度最高,义务教育经费总投入95%来自财政性经费,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52%用于义务教育。
二是一半以上用于中西部地区,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教育投入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一半以上用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中西部地区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例最大,财政保障程度最高。三是一半以上用于教师工资和学生资助,逐步从投资于“物”的硬件建设转向投资于“人”的软件建设。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实现集中连片特困县全覆盖。

伴随4%目标的实现和教育经费支出结构的不断优化,五年来,我国学前教育加快普及、义务教育进入优质均衡发展新阶段、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显著提升、现代职业教育框架体系基本确立、精准资助全面推进,中国的教育公平取得了长足进步。本报记者 赵婀娜

7. 教育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连续10年超4%,透露了啥信息?

首先是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得到有效实施。教育事业发生结构性变化,由“穷国办大教育”向“大国办强教育”转变。各级教育普及程度已达到中高收入国家水平。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8年。人民素质和社会文明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从“人力资源强国”到“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着增强,为民族复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其次是义务教育一直是教育经费的最大用途。在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下,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明显增强。新增7个省、69个县(市、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监督评价。各地千方百计加大投入,不断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

再者是全国普通小学10199.12元,比上年的9557.89元增长6.71%。其中,农村9768.57元,比上年的9246.00元增长5.65%。普通小学增长最快的是云南省《国家教育经费实施情况统计公告》全国教育经费投入总额42562.01亿元,比上年的38888.39亿元增长9.45%。全国财政教育经费34207.75亿元,比上年的31396.25亿元增长8.95%,占GDP的比重为4.14%。

要知道的是按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分,全国普通小学教育经费和公共经费支出增速分别为11.29%和8.38%,全国普通初中教育经费和公共经费支出增速分别为11.89%和8.38%。分别为4.59%。均高于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的相应增幅。在各项统计数据中,西藏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公共预算和生均公共经费公共支出增长最快,增长178.86%。

教育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连续10年超4%,透露了啥信息?

8. 教育经费支出连续5年超GDP4%吗?

近日,有媒体报道了教育部的“4%办公室”,再次引发人们对中国教育经费的关注。这个2012年成立的机构,使命就是推动教育经费支出实现占GDP总量4%的目标。如今“连续5年超过4%”的目标已经实现。

在中国教育发展改革的进程中,很少有过一个数字能如4%这样,万众瞩目、牵动人心。早在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首次提出4%的目标;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4.28%,实现4%的突破;此后连续5年间4%的目标全部实现,并于2016年首超3万亿元。一场从“追4”到“破4”再到“保4”的“攻坚战”,兑现了财政教育投入要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的庄严承诺,彰显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坚定决心。

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是世界上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通行指标。对于拥有世界最大教育规模的中国来说,4%目标的达成格外重要、尤为不易。维持如此大规模教育的正常运转,势必需要持续稳定增长的财力保障。

义务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普通高中教育、高等教育,需要持之以恒的投入保障;乡村教师、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也需要用教育投入夯实公平和均衡发展之基。尤其是在过去几年间,在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背景下,中国的教育经费却做到“只增不减”,打赢了4%的“保卫战”,教育改革蹄疾步稳,百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