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

2024-05-05 23:06

1.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一共有多少》教案及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   加与减(一)
一共有多少   总第 13   课时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24~26页“一共有多少”。
教学目标:
1. 结合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加法的意义。
2. 在观察、操作的活动中,探索5以内数的加法。
3.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加法问题并解答。
教学重点:理解加法的意义及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铅笔情境)。
师:今天老师请到了咱们数学王国里的一位好朋友跟咱们大家一起来上这节数学课,大家想知道她是谁吗?
生:想!
师:好!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先出示图1)同学们快看,大家还记得她吗?
生:记得,是笑笑!
师:恩!同学们真棒!那大家快看看,笑笑手里拿着什么东西啊?
生:铅笔。
师:非常好!再请大家仔细地看一看笑笑是怎样拿铅笔的呀?
生1:笑笑一只手拿了3支铅笔,另一只手拿了2支铅笔。
师:说得真好!(接着出示图2)同学们再看,从这幅图中你又知道了什么?
生2:笑笑把她两只手上的铅笔合到了一起。
师:说得真棒!接下来请大家数数“当笑笑把两只手上的铅笔合到一起之后,她的手里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生:一共有5支铅笔。
师:好!同学们真棒!接下来请同学们用自己的小棒代替铅笔跟着老师也像笑笑这样来表演一下!
生:(师和生一起模仿笑笑场景,边做边说:一只手里有3根小棒,另一只手里有2根小棒,把两只手里的小棒合到一起,一共有5根小棒)
师:恩!同学们刚刚表现得都很棒!个个精神都很饱满!希望接下来同学们能够表现得更加好!
师:说到这里,可能已经有同学猜到了,咱们今天这节数学课的课题就是《一共有多少》 【板书课题《一共有多少》】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到公园去看一看,去看看那里的小熊猫们都在干些什么。
二、讲授新课。
1、观察情境图,描述图意(熊猫情境)
师:同学们请看,熊猫们都在干什么呢?
生3:有3只熊猫在吃竹子,有2只熊猫在玩皮球。
师:恩!说得真棒!
师:老师接下来用圆片代替熊猫,把它们请到咱们的黑板上来好吗?
生:好!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想一想:“公园里一共有多少只熊猫?” 
师:这个问题你们都会解答吗?
生:一共有5只熊猫。
师:很好!咱们同学都很棒!一下就说出来答案。咱们现在就一起来看一看,是不是一共有5只熊猫。 (将2个圆片移到3个圆片处,即把它们合起来,再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数一数)
师:看来咱们同学刚才都答对了!真棒!
师: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大家愿意帮帮老师吗?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

2.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已经为大家准备好啦,老师们,大家可以参考以下教案内容,整理好自己的授课思路哦!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观察情境图,初步认识10以内的数,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
     3.在数数的活动中,体会有序数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数数时手口一致,熟练数数。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教具: 
     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图片(大象、小兔子、蘑菇、小松鼠、白云、小熊、鲜花、绿树、小鸟、蝴蝶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小朋友们,从今天起大家就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老师向你们表示祝贺!欢迎大家的到来,这么多的小伙伴在一起学习新知识,多高兴啊!今后大家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比一比谁做得最好。
     同学们,今天跟大家一起开学的还有许多可爱的动物朋友呢!我们现在就去动物学校看看它们的“可爱的校园”吧!(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首先告诉学生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把学生引进课堂。本节课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第一节课,根据小学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以学生喜欢的小动物导入课题,使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学习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告诉学生今后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比一比谁做得好,是借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自主探究 
     1.创设情境。
     跟小朋友们一样,许多小动物也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它们也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来到了大象老师开办的“动物学校”。你瞧,小松鼠一边蹦跳着一边嚷着“开学了!”
     2.看图数数。
     出示课件(教材第2~3页情境图),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
     (1)师:这就是建在大森林里的“动物学校”,图中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把你看到的跟同桌说一说。
     同桌之间互相说说自己的发现。
     组织交流,学生可能会说
     图中有2只小兔子背着书包去上学;有2只小熊在玩球。
     图中有9只小鸟在空中飞;天空中飘着5朵白云。
     图中有大象老师,有3座漂亮的蘑菇房子,还有一群蝴蝶在飞舞。
     图中还有2个小朋友在认真地想问题。……
     小结:我们看到情境图中有太阳、白云、小鸟、绿树、大象、蘑菇、蝴蝶、小熊、小兔子、小松鼠,还有盛开的鲜花。
     设计意图:呈现的内容是一幅新学期开学的景象,这与学生的经历是一致的,进而借助生动活泼的卡通形象吸引学生关注图中的情境,让他们潜移默化地进入学习状态;通过组织学生交流,了解学生观察到的信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抽象地数数做好了准备。因此,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汇报自己的发现。在学生汇报交流的过程中,注意提醒学生尽量不要重复别人的答案,同时把语句说完整。
     (2)师:同学们观察得很认真,你能数出图中有几头大象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并在旁边贴上1头大象的图片。
     师:谁能数出图中有几只小兔子?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并在旁边贴上2只小兔子的图片。
     师:你能数出图中有几座蘑菇房子吗?说说你是怎么数出来的。
     学生可能回答图中有3座蘑菇房子,是一个一个数出来的。要给予学生表扬鼓励。
     如果学生不能说出自己数的方法,教师就要演示一遍,指着蘑菇房子、领着学生一个一个数,告诉学生我们今后可以用这种一个一个数的方法数出物体的个数。(板书“3”并在旁边贴3座蘑菇房子的图片)
     师:谁能很快地用这样的方法数出图中一种事物的个数?到前面来指着图画、领着大家数一数好吗?看谁最勇敢。
     指名学生到前面指着图画、领着大家一起一个一个数出一种事物的个数,教师根据回答贴相应的图片并板书数字。
     依此类推,完成数数的教学:1头大象,2只小兔子,3座蘑菇房子,4只小松鼠,5朵白云,6只小熊,7朵鲜花,8棵绿树,9只小鸟,10只蝴蝶。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数字,并贴上相应的图片。)
     如果有的学生说出1个太阳、2个小朋友、5个木桩、校园门口有5个大字等,都要给予肯定和表扬。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和数数,哪位同学有自己的小窍门?怎样数才能又快又对呢?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都是数数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情境图中包含的数学信息,通过观察和数数,认识10以内的数,既了解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还能使学生体会到数是从实际中抽象出来的,从而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让学生自己叙述小窍门,其实就是引导学生自我总结,提炼规律性的东西,培养学生善于总结的意识。
     3.观察方法指导。
     师:同学们,虽然刚才大家从情境图中了解到了不少的数学信息,但还是有所遗漏。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主要是因为大家在观察的时候没有注意观察的顺序,我们可以从上往下看或从下往上看,也可以从左往右看或从右往左看,总之就是要按一定的顺序观察,认真思考才能有所收获。
     出示课件(球、木桩):你瞧,图中的小朋友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后发现了这两个物体的形状特点,你知道是什么吗?
     球:圆圆的。
     木桩(长方体):长长的、方方的。
     你还发现了图中哪些类似的物体吗?(太阳是圆圆的,教室门口的牌子和小熊手里的书都是长长的、方方的。)
     设计意图:在此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达到了本课时的隐性目标。引导学生观察几何体,为今后学习“认识图形”打下良好的基础。
     4.寻找身体上的数。
     师:1~10这几个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我们的身体上就有许多,现在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说一说。
     (1)同桌之间互相观察,互相交流。
     (2)集体反馈交流。
     (学生可能会说:有1个脑袋,2只耳朵,10个手指头……只要说得对,就应该给予肯定,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要求。组织学生寻找“身体上的数”,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集体交流的意识。
      三、总结提升 
     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呢?跟大家说说吧!
     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同学们,你们学得真好,能数出10以内的数了;知道了数数的方法,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两个两个地数,还可以五个五个地数;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更喜欢数学了……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今后要细心观察,相信你们会更棒!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这节课的收获,既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
     板书设计:
     可爱的校园(数数)
        教学反思: 
     1.本课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故事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感到数学不是枯燥的,是有趣的,继而激发学习兴趣,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2.在观察情境图时,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开展数数活动。本课时显性的教学目标是数数,而隐性的教学目标是在数数的过程中掌握观察的方法。情境图中的信息较为丰富,学生数数时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
     3.探究活动结束时,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观察、数数的“小窍门”,培养学生善于反思和总结的意识,是学生今后不断提高的有效措施,为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3.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一共有多少教案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一共有多少》教案及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   加与减(一)
一共有多少   总第 13   课时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24~26页“一共有多少”。
教学目标:
1. 结合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加法的意义。
2. 在观察、操作的活动中,探索5以内数的加法。
3.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加法问题并解答。
教学重点:理解加法的意义及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铅笔情境)。
师:今天老师请到了咱们数学王国里的一位好朋友跟咱们大家一起来上这节数学课,大家想知道她是谁吗?
生:想!
师:好!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先出示图1)同学们快看,大家还记得她吗?
生:记得,是笑笑!
师:恩!同学们真棒!那大家快看看,笑笑手里拿着什么东西啊?
生:铅笔。
师:非常好!再请大家仔细地看一看笑笑是怎样拿铅笔的呀?
生1:笑笑一只手拿了3支铅笔,另一只手拿了2支铅笔。
师:说得真好!(接着出示图2)同学们再看,从这幅图中你又知道了什么?
生2:笑笑把她两只手上的铅笔合到了一起。
师:说得真棒!接下来请大家数数“当笑笑把两只手上的铅笔合到一起之后,她的手里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生:一共有5支铅笔。
师:好!同学们真棒!接下来请同学们用自己的小棒代替铅笔跟着老师也像笑笑这样来表演一下!
生:(师和生一起模仿笑笑场景,边做边说:一只手里有3根小棒,另一只手里有2根小棒,把两只手里的小棒合到一起,一共有5根小棒)
师:恩!同学们刚刚表现得都很棒!个个精神都很饱满!希望接下来同学们能够表现得更加好!
师:说到这里,可能已经有同学猜到了,咱们今天这节数学课的课题就是《一共有多少》 【板书课题《一共有多少》】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到公园去看一看,去看看那里的小熊猫们都在干些什么。
二、讲授新课。
1、观察情境图,描述图意(熊猫情境)
师:同学们请看,熊猫们都在干什么呢?
生3:有3只熊猫在吃竹子,有2只熊猫在玩皮球。
师:恩!说得真棒!
师:老师接下来用圆片代替熊猫,把它们请到咱们的黑板上来好吗?
生:好!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想一想:“公园里一共有多少只熊猫?” 
师:这个问题你们都会解答吗?
生:一共有5只熊猫。
师:很好!咱们同学都很棒!一下就说出来答案。咱们现在就一起来看一看,是不是一共有5只熊猫。 (将2个圆片移到3个圆片处,即把它们合起来,再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数一数)
师:看来咱们同学刚才都答对了!真棒!
师: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大家愿意帮帮老师吗?
生:愿意!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一共有多少教案

4. 最新北师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

最新北师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要等学校下发。
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叙事的区别:①教学案例与教案:教案(教学设计)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措施的简要说明,反映的是教学预期;而教学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教学过程的描述,反映的是教学结果。②教学案例与教学实录:它们同样是对教育教学情境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事实判断),而教学案例是根据目的和功能选择内容,并且必须有作者的反思(价值判断)。③教学案例与叙事研究的联系与区别:从“情景故事”的意义上讲,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也是一种“教育案例”,但“教学案例”特指有典型意义的、包含疑难问题的、多角度描述的经过研究并加上作者反思(或自我点评)的教学叙事;教学案例必须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选择有关信息,必须事先进行实地作业,因此日常教育叙事日志可以作为写作教学案例的素材积累。

5.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算法并与同伴合作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
 2、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操作活动,初步理解加减法的意 义,探索并掌握10以内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能正确计算得数是10以内数的加与减及连加、连减和 加减混合,并能解决生活中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熟练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2、能正确理解加与减的意义,并能运用加与减解决简单 的实际问题。 
四、基本训练内容: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加与减的意义。 
2、通过操作、画示意图、演示等多种方式,探索和交流 算法。
 3、注重数的认识和运算意义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对数的 认识。 
五、教学具准备: 
教具:课件,实物投影仪,计数器等 学具:各种图形,棋子等。 
课题: 一共有多少                   
   (共  2 课时,第 1  课时) 
教学目的: 
1. 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 数的加法. 
2.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知道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地读出算式。 
2. 会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具准备: 铅笔,圆片若干,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老师介绍笑笑,展示情境图,让生说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板书(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二新课探讨 
观察图意,引出加法。 引导生具体说出笑笑一只手有3枝铅笔,另一只手有2枝铅笔,
然后把两只手中的铅笔合起来。 学生提出一共有几支铅笔, 老师请生说出怎样算出5枝铅笔 如:3往上数2个是5. 比2多3就是5.   把2和3合起来是5. 老师讲解并板书演示:数学中把两个部分合起来可以用一个符号来 表示”+” 带领学生数空加号。 问;那一共有几支铅笔可以用几加几表示呢 2+3  说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 2+3=5    读作 2加3等于5.   5表示什么呢 小结;把两个部分合起来可以用一个加法算式来表示。 拓展:2+3=5还可以表示什么  如把2只鸡和3只鸡合起来。
 2. 有几只熊猫。出示教材P24的情境图。 说一说,数一数,并列式算出来。 
3. 摆一摆,算一算 用圆片摆一摆,说出加法算式,并说出每个数字表示的意思。 
4. 提出自己身边的加法问题,加深体验。 生互问互答 
5. 完成.试一试 引导生说明图意,并根据图意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组织学生结合图意与同桌说说算式的意义。
 三. 巩固练习
书P25 第1和2. 
说每个算式里各个数字分别表示什么。
 四.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一共有多少     
加法的认识                
 3+2=5  读作: 3加2等于5                
可以表示把3枝铅笔和2枝铅笔合起来。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

6.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前后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北师大一年级数学前后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前后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确定空间中物体间左右的位置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感知数学是有趣和有用的,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探究欲望。
     教学重点: 
    确定空间中的左右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 
    知道参照物不同,方位不一样,所看到的物体也不同。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引出课题。
    1.健康操比赛。(出示主画面)
    师:今天,我们的好朋友小丁丁、小巧、小亚、小胖来到课堂里,要带领大家一起去逛街。大家高兴吗?在出发之前我们先来做做健康操。(通过游戏,复习左与右)
    2.师举手表扬大家:大家做的真棒!我举的是哪只手?你是怎么想的?师小结。
    二、创设情境,展开探究。
    (一)确定参照中心,判断其左右事物。
    1.(出示“在街上”主题图)街上到了!瞧!街上车来人往。司机和行人都很遵守交通规则,你对交通规则有哪些了解?学生自由说。
    2.师:小巧过马路,先看哪一边?向左看,她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又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告诉旁边的同学。
    3.师:看,小巧的对面是谁?她也要过马路,如果你是小亚,向左会看到什么,向右会看到什么?
    4.比较,发现不同点。小结:小巧和小亚站的位置不同,所以两人的左右也不同。
    5.师:小胖和小丁丁也要过马路,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位小朋友轻轻的说一说,向左看,看到了什么?向右又看到了什么呢?如果有困难,可以出来站一站。
    三、联系生活,巩固深化。
    1.摆一摆。(课件摆学习用品)
    (1)把学习用品排成一排,师说要求。
    (2)学生做小老师,说要求,其余同学摆。
    2.师:看,谁来了?
    (课件出示福娃图)
    关于福娃,你知道多少?
    (介绍福娃的相关知识。)
    你能用今天学习的本领说说福娃的左与右分别是谁吗?
    3.看一看(课件出示)
    师:看,谁来了?出示小丸子和侦探柯南:“在马路上有一元钱,小丸子说在他右边,可柯南却说在他的左边,这是为什么?”
    4.师:“超级变、变、变”,超女周笔畅来到我们课堂上,要和大家一起学本领。用1、2、3三个数字可以组成哪些不同的三位数?想一想,怎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师:小朋友经过小组讨论、动手摆摆数卡,得出了123、132、213、231、312、321六个三位数。
    四、共同总结,拓展延伸。
    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2.师:根据今天所学的本领,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看自己家的小区图,说说自己的家的位置;再看看中国地图册,找一找地图上我们的家——上海的位置,上海的左、右分别是哪个城市?我们的首都——北京在哪里?北京的左、右各有哪些城市?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前后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说出以自我为参照中心的左右位置,能说出空间中物体的左右位置。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智能、语言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等。
    3.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教学重点: 
    学会判断空间事物的左与右。
     教学难点: 
    体会“面对面”的物体方向是相反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激发兴趣
    (注:请学生事先以小组的形式,围圈而坐。)
    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是“跟我做”。请你跟我这样做
    (伸出右手,伸出左手,抬起左脚,抬起右脚,摸摸右耳朵,摸摸左耳朵??)
    要求学生一边跟着说,一边跟着做。我就跟你这样做
    (伸出右手,伸出左手,抬起左脚,抬起右脚,摸摸右耳朵,摸摸左耳朵??)
    师: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左与右”。
    [通过游戏的形式,复习左右。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认识左与右。同时,在游戏的氛围中,可以进行自我纠错。]
    二、共同探讨,获取新知
    1.出示题1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左与右,我们到大街上去瞧一瞧!
    (揭示课题)
    师: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真多,真热闹啊!我们在过马路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过马路,要安全,先看左,再看右。
    (板书)
    2.出示题2
    师:小丁丁想过马路,他先看看左,再看看右。他向左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到了什么?请个别同学回答。
    3.出示题3
    师:这时,小巧也准备过马路。那么,她向左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到了什么?独立完成后核对。
    4.小组合作、尝试探究
    师:碰巧小胖也在过马路,那么小胖向左、向右又会看到什么呢?小组讨论。
    小结:与小丁丁所看到的正好相反,因为他们是面对面的。
    师:那么小亚呢?
    小结:与小巧所看到的正好相反,因为他们是面对面的。
    [在学生搞清他人身上的左与右,并能说出以自我为参照中心的`左右位置的基础上,请学生介绍P8题1的图中每个人的左边和右边分别坐着谁?从而让学生体会“面对面”的物体方向是相反的,为后来说出小胖、小亚向左、向右分别看到什么作铺垫。然后来到大街上找左与右,先是与学生同方向的小丁丁和小巧,教会学生看图的方法,然后是与学生方向相反的小胖、小亚。]
    三、设疑问难,总结交流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左与右与在街上”,知道了在我们的生活中会经常碰到左与右。
    对于这节课的学习,还有什么问题吗?
    [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思考、探索,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掌握了多少,还有什么疑问。]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前后教案3       教学目标 :
    1、通过多种实践活动,体会前后的概念和前后位置的相对性。
    2、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描述和表达事物。
     教学重点 :
    让学生学会确定物体的前后位置。
     教学难点 :
    体会物体所在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 :
    主题挂图、动物卡片。
     教学流程 :
    (一)谈话引入
    师:我们的好朋友淘气遇到难题了,想请你们帮帮他。我总是忘记自己站队的位置,聪明的你能帮我想个办法吗?
    师:哪个热心、聪明的孩子来给淘气出个主意?
    生:记住自己前面是谁,后面是谁,就不会错了。
    师:你想的办法真不错!原来利用前后可以帮助我们记住自己的位置。这节课,我们就跟小鹿导游一起进一步认识前后。
    (教师出示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今天动物们正在举行一场热闹的森林运动会。(教师边说边出示挂图,教师在挂图中没有呈现出动物。)
    师:咦,运动场上怎么没有运动员?到底有哪些小动物参加比赛?别着急,请翻开书56页有一张小动物比赛的照片。
    (指导学生看第一幅图) 师:谁愿意按顺序介绍一下正在参加跑步比赛的运动员?
    生:长颈鹿、小白兔、小乌龟、还有小松鼠和小蜗牛。(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出示各个小动物,但是没有按顺序出示,随意粘在图上。)
    生:(学生发现顺序不对,纷纷举手发言)不对,老师把它们的顺序弄错了。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认真,说说正确的顺序应该怎样呢?
    生:小鹿跑第一,是排在最前面的。
    师:你来摆放吧。
    生1:小松鼠在小鹿的后面。(学生边说边摆)
    生2:小白兔在小鹿的后面,但松鼠是排第二,小白兔排第三。
    生3:蜗牛在最后。
    2、小组竞赛。
    师:老师真佩服大家,能用这么多不同的方法来表示小动物们的位置与顺序。每个小组选一种你们最喜欢的动物,然后讨论一下这个动物的位置有哪几种不同的说法,比一比哪一组的说法最多。

7.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情况分析 
我班有学生40人。全部进入学前班,接受过学前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有少数几个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因为学前班学生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不好,因此有待加强养成教育。学生们都活泼可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整体上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
        二、目的要求
这一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 熟练的数出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
0~2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名称,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减法;会解
决一些实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4、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进位加法,用数学实践活动。
1、根据《标准》调整了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更丰富的知识。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
素材。
3、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的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数感。
5、计算数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6、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四、教学措施
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2、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习惯。
4、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五、 教学安排
      (见教参课时安排)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8. 一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一共有多少”的教学目标是:
1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加法的意义。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加法问题并解答。
3.在观察、操作的活动中,探索5以内数的加法。
4.在学习活动中,不断养成认真倾听和有条理地表达的良好习惯。
在本课教学中,我首先复习前面学过的找图中的数学信息,即简单的用数字来表示,接着用学生的感兴趣的谜语引入今天的主题图。观察笑笑图,通过笑笑的铅笔演示,先让学生说说图意,接着试着提问题,然后让学生动手演示,最后说说数法。出示熊猫乐园图。还是让学生说说图意,试着提问题,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圆片,画一画,最后说说数法。归结两幅情景图,引入加法,认识加法算式。第二环节动手操作,体会加法的含义,教师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第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我巧设练习的坡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第四环节巩固练习,拓展延伸,最后联系生活,总结反思。
反思整节课,在教学中做得比较好的有以下几点:我在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尝试中发现,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世界一样丰富多彩。其次,教师能注重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掌握数学知识信心。
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有以下几点:教师对于课堂的生成不能很好的捉住并开发这有利的资源,在一些细节没有很好的去注意、把握。另外,教师在倾听学生的回答上尚需提高。最后,时间的把握上不够合理,导致有些重要的知识的挖掘较为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