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怎么分月份

2024-05-20 03:52

1. 春夏秋冬怎么分月份


春夏秋冬怎么分月份

2. 春夏秋冬如何划分

对春夏秋冬四季的划分,有以下几种方法: 
1.天文划分法。从天文现象看,四季变化就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在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就是夏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就是冬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就是春、秋两季。
为此,天文划分四季法,就是以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1日)、秋分(9月21日)、冬至(12月21日)作为四季的开始。即:春分到夏至为春季,夏至到秋分为夏季,秋分到冬至为秋季,冬至到春分为冬季。
2.气象划分法。在气象部门,通常以阳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来年2月为冬季,并且常常把1、4、7、10月作为冬、春、夏、秋季的代表月份。 
3.古代划分法。以立春(2月4日或5日)作为春季开始,立夏(5月5日或6日)作为夏季开始,立秋(8月7日或8日)作为秋季开始,立冬(11月8日或9日)作为冬季开始。 
4.农历划分法。我国民间习惯上用农历月份来划分四季。以每年阴历的1~3月为春季,4~6月为夏季,7~9月为秋季,10~12月为冬季。正月初一是全年的头一天,也是春天的头一天,所以又叫春节。 
5.候温划分法。这种划分法是以候(五天为一候)。平均气温作为划分四季的温度指标。当候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上时为夏季开始,候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下时为冬季开始,候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为春秋季。从10℃升到22℃是春季,从22℃降到10℃是秋季。

拓展知识四季特点(歌谣)
1 春:花香鸟语飘满村。细听来,句句是乡音。
2 夏:村前村后一幅画。午饭后,纳凉大树下。  
3 秋:有朋来自五大洲。东海岸,相约看海鸥。
4 冬:佳节已在喜庆中。大街上,传来爆竹声
参考资料:春夏秋冬_百度百科

3. 春夏秋冬这四个字分别是怎样演变而来的

科学: 用春、夏、秋、冬(这四个字)来区分季节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我们的地球在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的同时,也在绕自身的地轴自转,不过地轴并不垂直于公转轨道面,而是有一个23度27分的倾角。正是因为这个倾角的存在,才会使太阳在地球表面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从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时,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多,且白昼比黑夜长,所以北半球气温处于一年中最高的时候,为夏季;这时太阳斜射在南半球,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少,且黑夜比白昼长,因此,南半球处于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冬季。当地球绕太阳再公转半圈时,太阳的直射点由北回归线移向南回归线,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逐渐减少,由夏季进入秋季,进而转入冬季;而南半球却正好相反,由冬季进入春季,进而过渡到夏季。不过,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正圆,因此南半球的夏天要稍稍比北半球的夏天热,而冬天则要比北半球的冷些。 传统:我国古代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季的开始。 在我国出版的日历上,公元纪年的日期旁边,还标着一种农历,这种历法也叫夏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阴历”。我国民间习惯上用农历的月份来划分四季:农历一月到三月是春季,四月到六月是夏季,七月至九月是秋季,十月到十二月是冬季。在早期的农业社会里,耕作的进度往往依天时为准,历法自然就成了农民作息的依据。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历法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国计民生,所以历代天子,都十分重视修订历法一事。在战国时期之前,黄帝、颛顼、夏、殷、周、鲁等朝代,所使用的历法,皆为「四分历」,其中黄帝、周、鲁三种历法以子建月,即以仲冬月(阴历十一月)为一岁之首。殷朝历法以丑建月,即以季冬月(阴历十二月)为一岁之首。夏朝历法以寅建月,即以孟春月(阴历正月)为一岁之首。颛顼时历法以亥建月,即以孟冬月(阴历十月)为一岁之首。到了汉武帝时,已出现了历法与天象不符的偏差。《汉书》「律历志」形容此时为:「朔晦月见,弦满望高」。武帝下令司马迁、落下闳、邓平等人改秦「颛顼历」,另订「太初历」,仍以夏历的孟春之月为岁首,并将廿四节气列入历法。其名称与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这四个节气有关

春夏秋冬这四个字分别是怎样演变而来的

4. 通常说的春夏秋冬是按公历划分还是农历划分?

真正意义上的四季是按照公历划分的。
公历是严格按照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计时的。而四季就是地球公转所产生的现象。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也是属于公历的,不是属于农历的。中国的农历是兼顾月亮绕地周期和地球绕日周期,所以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是不固定的。
公历=阳历,是世界通用的日期也就是我们平常的日期。
公历的长度为三百六十五天五小时四十八分四十六秒。由于它不是整数,为了把长短拉平,有的年份是三百六十六天,称为“闰年”;有的年份是三百六十五天,称为“平年”。
阴历根据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即朔望月制定的。阴历的主要特点是:历月的长短依据天象即月相来确定,大月30日,小月29日。


扩展资料:
农历和阴历的区别
1、阴历是农历,但农历不仅是阴历。我国自古流传下来的农历是阴阳合历,其中包括象这样“八月十五月亮圆”表示的以月亮周期记录的阴历。也包括“清明节”这样按“节气”来表达的、总在每年的4月5日这样的太阳历。
所以,经常会在日历上看到“农历七月初七,大暑第九日”这样的表示,前面的七月初七是农历中的阴历表示法,而大暑第九日则是农历中的阳历表示法。
2、从字面上理解,阳历是“太阳历”的简称。农历分为阴历和阳历就是这样的表示。但自从采用西方的“公元历法”,现在的阳历就基本上专门来表示也是“太阳历”的“公元历”。这主要跟我们的习惯有关。
因为作为中国日期记录及节日的大部分,都是按照农历中的阴历来定义的。比如“除夕”就是腊月三十,年就是正月初一。端午节等等都如此。
而用农历中的阳历来表示的好象只有一个算不上节日的“清明节”。农历中的阳历就是24节气,主要是为农业生产服务,说起来,农历中的阳历倒更能代表“农历”这个称谓。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太阳历

5. 二十四节气怎么分季,春夏秋冬?

二十四节气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二十四节气春夏秋冬分季:
1、春季:
立春:斗指寅;太阳黄经为315度。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斗指壬;太阳黄经为330°。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斗指丁;太阳黄经为345°。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斗指壬;太阳黄经为0°。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斗指丁;太阳黄经为15°。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斗指癸;太阳黄经为30°。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2、夏季:
立夏:斗指东南;太阳黄经为45°。夏季的开始。
小满:斗指甲;太阳黄经为60°。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斗指己;太阳黄经为75°。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斗指乙;太阳黄经为90°。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斗指辛;太阳黄经为105°。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斗指丙;太阳黄经为120°。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3、秋季:
立秋:斗指西南;太阳黄经为135°。秋季的开始。
处暑:斗指戊;太阳黄经为150°。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斗指癸;太阳黄经为165°。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斗指已;太阳黄经为180°。昼夜平分。
寒露:斗指甲;太阳黄经为195°。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4、冬季:
立冬:斗指西北;太阳黄经为225°。冬季的开始。
小雪:斗指己;太阳黄经为240°。意味开始下雪。
大雪:斗指癸;太阳黄经为255°。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斗指子;太阳黄经为270°。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斗指子;太阳黄经为285°。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斗指丑;太阳黄经为300°。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扩展资料:
古人根据天地运行规律来确定四季循环的起点与终点并划分出二十四节气。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它代表着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
由于地球绕太阳一圈需要365天,所以每隔十五天,才有一个节气,而每个节气,都表示着气候、物候、时候,这“三候”的不同变化。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中国人熟知的“节气歌”,暗含了二十四节气的先后顺序。
一年四季由“四立”开始,所谓“立”即开始的意思,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代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开始和到来。为了更准确地表述时序特点,古人又根据天气和物候,将节气分为“分”、“至”、“启”、“闭”四组。
1、“分”即春分和秋分,古称“二分”;
2、“至”即夏至和冬至,古称“二至”;
3、“启”是立春和立夏;
4、“闭”则是立秋和立冬,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四立”,这些加起来共为“八节”。对应节气中最重要的“八节”。
如果八节中再选重点,则是夏至和冬至这“二至”。冬至时太阳到达最南方,而夏至刚好相反,太阳到达最北方,即古人所谓“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二十四节气 (历法)

二十四节气怎么分季,春夏秋冬?

6. 古代春夏秋冬是如何区分的

  根据天象来判定春夏秋冬四季,《尚书·尧典》中记载与二十八宿有关,以下详细介绍一下,有关于平闰年也有介绍。

  考据训诂之学重视岁时历日,于上古文献则尤为重要。 然而“春夏秋冬”之类的语义沿 革至今还不很清楚。如果判定:孔子时的四时概念才刚刚形成不久,二十四气只起于汉初,则 不难想象许多古典的解读会有新说法,特别是涉及诸如生态、农业、田猎、军旅、朝贡、市 贸等事,会有更多的信息收获。

  《尚书·尧典》“四仲中星”问题
  正规史料记载天文历法最早的还是儒经。《尚书》一开头便是“尧命羲和……”是部署 天文工作;《春秋》是编年史,对历日很重视,记录了36次日食;为此书作补注的《左传》除 有些历日数和对历日正误的评议外,则更有一些天文星历专家的事略;《礼记》有“夏小正” 和“月令”两篇,所记是粗略的时令物候现象 ,限于黄河流域。秦始皇烧书,却没烧天文历法 书,因为那是算命占卜所必需,为此连《易》也没烧。《汉书·艺文志》所载刘歆《七略》的 有关书目不一定是真的旧作,可能大半是汉人伪作,然而就连那也多失传了。考古学的所得也 不多。甲骨文只有片言只语,且不能肯定其译读。例如以前被认为是有关超新星的卜辞,近年 又被否定了,因为其中的“星”字又被说成不是了。比较肯定的就是一份干支表,以及一些有 干支纪日的记事,若带有月数, 就有用于推断闰法的价值。晚些时候的青铜器铭文,以及随县 的漆画二十八宿图,马王堆帛书中的《五星占》,张家山汉墓的算数书,银雀山汉墓竹简,武威 汉简等等,屈指可数。
  首先说《尚书·尧典》,这部古书在作过尧的简介之后,就说: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分命羲仲…日中星鸟,以殷仲春…;申 命羲叔…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分命和仲…宵中星虚,以殷仲秋…;申命和叔…日短星昴,以 正仲冬…。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这段文字可谓相当古老,传流至今,难免错讹,原初文字是什么样?含义如何? 那些文字 与被表示的史前口传内容是否已有偏离?这些问题都很难回答。从汉儒解经以至现代,各家解 说可接受认可者不多。说是尧的史事,不可尽信。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所指的书就 是《尚书》。然而可以断定,此文不是儒家的伪作。理由是: 以366日为年周期不晚于公元前 3世纪,而“日短星昴”必在公元前22世纪以前。此事尚须细说如下:
  鸟、火、虚、昴,与二十八宿有关。其中昴最靠得住是现在指称的昴星团;火是心宿二, 也有问题,待下文讲;后世之虚在二十八宿中明确指称两颗星—宝瓶座β和小马座α,尧时赤 经一样,但非很亮,是否尧代即称其为虚,不能肯定; 鸟在二十八宿中无其名, 但对应的十二 次的三个各名“鹑首、鹑火、鹑尾”,所占赤经约90度。这是不可考据之文,也无法用于讨 论。
  “仲春、仲夏、仲秋、仲冬”:仲是兄弟排序第二,长为孟,末为季,借用于四时各三个月 的别名,四仲是今用农历的二、五、八、十一各月。但此文更可能是指春分、夏至、秋分、 冬至的日子。“日短星昴”等四个“星”字是可有多种解释的文字。今人几乎全都认为:这首 先是指“中星”,即位在正南的星, 因此而称解释这段古文的命题为“四仲中星”问题。此 外,还都认为这是用天黑后观察中星而定节气的方法。 后文谈到的卜偃所说“火中成军”可 为佐证。不好办的是观察测定的时刻,是定在天刚黑看得清星宿,还是定在日落后一小时或二 小时? 午夜0时的可能性很小,那对寒冷的冬季不合适, 而且需要较大的等待耐性。仅当昏 后云阴不见才会等待云开,那要用漏刻作修正。 既然一整夜都是观察所应利用的时间,则以 刚入夜的观察为最合古代实情事理。 这就是“天文昏影终”的时刻,是日落平西后五刻。
  要问这种观测的精度,首先要问二分和二至的概念建立的过程和时代。 与现代天文学一 样的分至概念,即以太阳赤纬定分至,在立杆测影之初不会全有。但会先知道正午影长极大和 极小为冬至和夏至,至于二分则应较晚出现。其实,从古文献综合来看, 以午影极长定冬至是 最先被认识和运用的方法。这在上古是个最佳选择, 黄河及其以北地区冬至阴天很少于夏至, 冬影比夏影长八九倍,测量精度高。长期记录冬至间隔日数, 由此先知年周期日数365或366, 四等分一年之数即得一种简定的但却是精确的四仲时日。之所以还须每日观测,是因为冬至 之日可能阴天。至于二分日, 太阳可提供的较直观的数据,午影不在其内,那不是二至影长的 算数平均值;日出日没方位为正东西是一项, 但观测难度比看影长极值大了很多, 影长极值 是连计量都不必做的。加之精确的正东西出没之日比四等分一年法所定之日又有差离,因为 太阳的视运行不是均匀的。
  由以上分析可见:古人要定四仲分至之日,主要是冬至,其余三个不要紧,所以《尚书》的 四仲中星之文不全具有足够代表当时天文学水平的价值。所可注意者不过“日短星昴”和一 年366天二事而已。以往学者们的讨论多流于烦琐。
  此事涉及岁差。所谓岁差是指:由于地球自转轴像陀螺样摇摆,周期约为25800年,所以 天北极是以黄极为中心,以23°.5为半径在一个圆周上移动, 而冬至点则以72 年一度的速 率向秋分点方向移动。岁差现象最早是公元前二世纪由西人伊巴谷发现的, 中国晚五百年到 晋也被虞喜发现。晋以前人不知岁差,不可能伪造出比他们早一两千年的天象。冬至日天黑 以后,昴在正南方的天象,只能发生在公元前22世纪以前, 按《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 的“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这正是尧的时代。对“日永星火”的天象,那时要在夏至晚上18 时40分出现,似乎嫌早,但考虑到心宿二亮度大,以及早期允许误差,还是可以承认为尧代, 要十分准确,就要推后七百年到商初。按《中国天文学史》所说[1],甲骨文的信息说明: 商代 的历法是阴阳历,年有平闰,月有大小,有测定分至的知识,季节与月份关系基本固定了,但没 有四季概念。
  如此,《尚书·尧典》“日短星昴”四字可肯定是传自尧的,而“四时”的概念则晚至春 秋。以“鸟”作一宿,当在西周之时,因为到东周时,就有二十八宿了。 所以这段古老文字实 际包含孔子以前史官积代相传的东西,在传述中逐步加进了一些新内容。 天文官羲和之事可 能是尧代,而羲和两家四人分管四方四季,就不是真实的了。这些文献传到孔子之时,早有一 年366日的数据,以及闰月之法。但此时已是“日短星娄”,昴宿已经偏西二十几度了,而史 官们并未改动历代相传的话,只是加进了一些新知识, 也许是为了对先王之言作些补正? 这 里看到的是中国上古史官传统的一个生动实例, 他们对祖传的说法虽疑不改。

  以366日为年周期不晚于公元前 3世纪,而“日短星昴”必在公元前22世纪以前。此事尚须细说如下:
  鸟、火、虚、昴,与二十八宿有关。其中昴最靠得住是现在指称的昴星团;火是心宿二, 也有问题,待下文讲;后世之虚在二十八宿中明确指称两颗星—宝瓶座β和小马座α,尧时赤 经一样,但非很亮,是否尧代即称其为虚,不能肯定; 鸟在二十八宿中无其名, 但对应的十二 次的三个各名“鹑首、鹑火、鹑尾”,所占赤经约90度。这是不可考据之文,也无法用于讨 论。
  “仲春、仲夏、仲秋、仲冬”:仲是兄弟排序第二,长为孟,末为季,借用于四时各三个月 的别名,四仲是今用农历的二、五、八、十一各月。但此文更可能是指春分、夏至、秋分、 冬至的日子。“日短星昴”等四个“星”字是可有多种解释的文字。今人几乎全都认为:这首 先是指“中星”,即位在正南的星, 因此而称解释这段古文的命题为“四仲中星”问题。此 外,还都认为这是用天黑后观察中星而定节气的方法。 后文谈到的卜偃所说“火中成军”可 为佐证。不好办的是观察测定的时刻,是定在天刚黑看得清星宿,还是定在日落后一小时或二 小时? 午夜0时的可能性很小,那对寒冷的冬季不合适, 而且需要较大的等待耐性。仅当昏 后云阴不见才会等待云开,那要用漏刻作修正。 既然一整夜都是观察所应利用的时间,则以 刚入夜的观察为最合古代实情事理。 这就是“天文昏影终”的时刻,是日落平西后五刻。

  以太阳赤纬定分至,在立杆测影之初不会全有。但会先知道正午影长极大和 极小为冬至和夏至,至于二分则应较晚出现。其实,从古文献综合来看, 以午影极长定冬至是 最先被认识和运用的方法。这在上古是个最佳选择, 黄河及其以北地区冬至阴天很少于夏至, 冬影比夏影长八九倍,测量精度高。长期记录冬至间隔日数, 由此先知年周期日数365或366, 四等分一年之数即得一种简定的但却是精确的四仲时日。之所以还须每日观测,是因为冬至 之日可能阴天。至于二分日, 太阳可提供的较直观的数据,午影不在其内,那不是二至影长的 算数平均值;日出日没方位为正东西是一项, 但观测难度比看影长极值大了很多, 影长极值 是连计量都不必做的。加之精确的正东西出没之日比四等分一年法所定之日又有差离,因为 太阳的视运行不是均匀的。
  由以上分析可见:古人要定四仲分至之日,主要是冬至,其余三个不要紧,所以《尚书》的 四仲中星之文不全具有足够代表当时天文学水平的价值。所可注意者不过“日短星昴”和一 年366天二事而已。以往学者们的讨论多流于烦琐。
  此事涉及岁差。所谓岁差是指:由于地球自转轴像陀螺样摇摆,周期约为25800年,所以 天北极是以黄极为中心,以23°.5为半径在一个圆周上移动, 而冬至点则以72 年一度的速 率向秋分点方向移动。岁差现象最早是公元前二世纪由西人伊巴谷发现的, 中国晚五百年到 晋也被虞喜发现。晋以前人不知岁差,不可能伪造出比他们早一两千年的天象。冬至日天黑 以后,昴在正南方的天象,只能发生在公元前22世纪以前, 按《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 的“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这正是尧的时代。对“日永星火”的天象,那时要在夏至晚上18 时40分出现,似乎嫌早,但考虑到心宿二亮度大,以及早期允许误差,还是可以承认为尧代, 要十分准确,就要推后七百年到商初。按《中国天文学史》所说[1],甲骨文的信息说明:商代的历法是阴阳历,年有平闰,月有大小,有测定分至的知识,季节与月份关系基本固定了,但没有四季概念。

  秦汉间二十四气置闰法之确立,延续近四百年。从四仲到四立,以至二十四气,还有甲寅元之倡导,都是为完成历学新范式努力的成果。


  以上,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7. 中国的春夏秋冬按哪个城市区分

没有具体哪个城市
科学: 用春、夏、秋、冬(这四个字)来区分季节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我们的地球在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的同时,也在绕自身的地轴自转,不过地轴并不垂直于公转轨道面,而是有一个23度27分的倾角。正是因为这个倾角的存在,才会使太阳在地球表面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从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时,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多,且白昼比黑夜长,所以北半球气温处于一年中最高的时候,为夏季;这时太阳斜射在南半球,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少,且黑夜比白昼长,因此,南半球处于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冬季。当地球绕太阳再公转半圈时,太阳的直射点由北回归线移向南回归线,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逐渐减少,由夏季进入秋季,进而转入冬季;而南半球却正好相反,由冬季进入春季,进而过渡到夏季。不过,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正圆,因此南半球的夏天要稍稍比北半球的夏天热,而冬天则要比北半球的冷些。 传统:我国古代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季的开始。 在我国出版的日历上,公元纪年的日期旁边,还标着一种农历,这种历法也叫夏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阴历”。我国民间习惯上用农历的月份来划分四季:农历一月到三月是春季,四月到六月是夏季,七月至九月是秋季,十月到十二月是冬季。在早期的农业社会里,耕作的进度往往依天时为准,历法自然就成了农民作息的依据。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历法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国计民生,所以历代天子,都十分重视修订历法一事。在战国时期之前,黄帝、颛顼、夏、殷、周、鲁等朝代,所使用的历法,皆为「四分历」,其中黄帝、周、鲁三种历法以子建月,即以仲冬月(阴历十一月)为一岁之首。殷朝历法以丑建月,即以季冬月(阴历十二月)为一岁之首。夏朝历法以寅建月,即以孟春月(阴历正月)为一岁之首。颛顼时历法以亥建月,即以孟冬月(阴历十月)为一岁之首。到了汉武帝时,已出现了历法与天象不符的偏差。《汉书》「律历志」形容此时为:「朔晦月见,弦满望高」。武帝下令司马迁、落下闳、邓平等人改秦「颛顼历」,另订「太初历」,仍以夏历的孟春之月为岁首,并将廿四节气列入历法。其名称与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这四个节气有关

麻烦采纳,谢谢!

中国的春夏秋冬按哪个城市区分

8. 古代人们怎么划分春夏秋冬

中国远在民族部落时代就已有了划分春夏秋冬四时和周年的历法,通过对天体运行的变化和地 上物候变化的仔细观察,来确定时令。
上古时期尧命令羲氏与和氏,恭敬地遵循上天的规律,根据日月星辰运行的情况来制定历法,教导人民按照时令从事生产活动。尧又命令羲仲居住在东方的旸谷,恭敬地迎接日出,观察辨别太阳 东升的时刻。昼夜时间相等,黄昏时鸟星出现在南方,据此来确 定仲春时节。这时民众散布在田野上耕作,鸟兽开始生育繁殖。尧 再命令羲叔住在南方的交趾,观察辨别太阳向南运行的情况,恭 敬地迎接太阳南来。根据白天最长,黄昏时火星出现在南方的天 象,来确定仲夏时节。这时民众居住在高处,鸟兽羽毛稀疏。尧 又命令和仲住在西边的昧谷,恭敬地为太阳送行,观察辨别太阳 西落的情况。根据昼夜时间相等,黄昏时虚星出现在南方的天象, 来确定仲秋时节。这时人们回到平原居住,鸟兽的羽毛重新生长。 尧还命令和叔住在北方的幽都,观察太阳向北运行的情况。根据白天时间最短,黄昏时昴星出现在南方,来确定仲冬时节。
从尧帝制定历法的情况看,对自然现象的仔细观察和对自然 变化规律的准确把握,是第一位的。这个立足点带来的结果是对 自然的重视、崇敬和顺从,把人的存在纳入自然的轨道,使人的 生产、生活、思维合乎自然法则,因而最具有意义的生活,便是顺应自然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