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有哪些教授

2024-05-04 22:09

1. 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有哪些教授

学院现有教授18名,副教授14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5名,硕士生导师32名,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一名。先后有30余名教师和学生赴美、加、英、德、荷兰等国攻读学位、交流和进修。
学院以探索和构建面向21世纪的理论经济学拔尖创新型高端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夯实学生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础,激发其创新潜能,形成有利于一流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努力培养一批有智慧、有思想,哲学素养良好、历史学基础比较扎实,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对现实经济问题有独立见解的拔尖创新型高端人才,满足国家对理论经济学人才的需要。
学院具有较高水平的办学实力,拥有政治经济学国家级重点学科、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现设有1个本科专业(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4个硕士专业,4个博士专业,1个博士后流动站。2007年经济学专业被评为国家高等学校“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四川省高校本科特色专业”,《政治经济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有哪些教授

2. 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有哪些教授

西南财经大学历年考研真题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ejCYru_qjgDYF4jTsyRZPQ
 
提取码: kepv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3. 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的师资队伍

截至2015年4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380余人,其中教授250余人、副教授490余人,博士生导师260余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4人,四川省“百人计划”入选者6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
四川省“教学名师”16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6人,有1人获“全国百名杰出留学回国人员”奖励,教育部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及资助计划获得者12人,1人获“四川省首届创新人才奖”。
31人获“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有5人入选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百千万人才工程”,26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74人当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3人获德国“洪堡基金”项目资助;有10位教师担任四川省第五届科技顾问团顾问等。
另外,学校还引进全职海归博士210余名,特聘海外院长9名,特聘讲座教授和课程教授200余名,形成了海外人才的“群聚效应”。

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的师资队伍

4.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的师资队伍

为了重点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金融学院自1995年以来已派出20人次中青年教师到中外其他高等院校讲学和进修学习。金融学院一贯注重国内外学术交流,早在80年代,小宫隆太郎、杜森贝利等世界经济学家都曾来校讲学或学术交流。“九五”以来,在学术交流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1996年金融学科成功地承办了中国人民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该校召开的“金融分析与规划技术课程培训班”;1997组织召开了“97中国金融学科建设和发展研讨会”。1998年,组织召开了“面向21世纪全球金融发展研讨会”。1999年,组织召开了“中国金融资产盘整研讨会”、“中国证券市场阶段性及发展战略高级研讨会”。2002年5月召开了“金融学课程建设暨双语教学国际研讨会。”2002年10月,在庆祝西南财经大学建校50周年之际,又举行了“银行家论坛”。此外,本学科长期以来与国外多所知名大学、银行保持学术联系,每年都有多名外藉教授来校讲学。通过聘请兼职教授、访问学者等形式与国内外金融学领域的一批著名专家学者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关系。

5. 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陆勇老师在什么系?

建议您直接到学校官网查看,或者直接联系学校教务处
西南财经大学是中国办学历史悠久的综合性财经大学之一,有着优秀的大学文化传承,历史积淀深厚。其前身上海光华大学创办于1925年,抗战爆发后,于1938年迁成都。
1952-1953年经两次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诞生了一所完全崭新的大学“四川财经学院”。
1980年1月,学校正式划归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主管并被确定为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直属的、唯一的重点院校。以金融为重点迅速发展,服务金融经济成为学校的主要办学特色。
1985年11月,学校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中央财经系统副部级以上领导(如中国证监会、银监会、审计署等)、知名工商业及金融系统领导(如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北京银行等)很多都出自西南财经大学。
1995年3月,在全国文科类院校中第一个通过了国家“211工程”建设预审,接着进入正式立项程序。2000年2月,学校以独立建制由中国人民银行划转教育部直接管理,融入我国高等教育主流,进一步彰显金融特色和财经特色。
西南财经大学不仅是四川和西部的高水平大学,也是中国和世界的特色鲜明高水平财经大学,被誉为“中国金融人才库”和“西部地区经济管理人才的摇篮”。
如今学校进一步实施“智库工程”,增强服务社会、服务经济改革与发展的能力,为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
学校已形成以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为主体,金融学科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经、管、法、文、理、工相结合的学科特色。金融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和统计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陆勇老师在什么系?

6. 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陆勇老师在什么系?

建议您直接到学校官网查看,或者直接联系学校教务处
西南财经大学是中国办学历史悠久的综合性财经大学之一,有着优秀的大学文化传承,历史积淀深厚。其前身上海光华大学创办于1925年,抗战爆发后,于1938年迁成都。
1952-1953年经两次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诞生了一所完全崭新的大学“四川财经学院”。
1980年1月,学校正式划归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主管并被确定为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直属的、唯一的重点院校。以金融为重点迅速发展,服务金融经济成为学校的主要办学特色。
1985年11月,学校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中央财经系统副部级以上领导(如中国证监会、银监会、审计署等)、知名工商业及金融系统领导(如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北京银行等)很多都出自西南财经大学。
1995年3月,在全国文科类院校中第一个通过了国家“211工程”建设预审,接着进入正式立项程序。2000年2月,学校以独立建制由中国人民银行划转教育部直接管理,融入我国高等教育主流,进一步彰显金融特色和财经特色。
西南财经大学不仅是四川和西部的高水平大学,也是中国和世界的特色鲜明高水平财经大学,被誉为“中国金融人才库”和“西部地区经济管理人才的摇篮”。
如今学校进一步实施“智库工程”,增强服务社会、服务经济改革与发展的能力,为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
学校已形成以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为主体,金融学科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经、管、法、文、理、工相结合的学科特色。金融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和统计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7.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的科研成果

2009 Alcohol consumption by men in China: A non-Gaussian censored system approach.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 (2009) 162–173) Steven T. Yen, Yan Yuan and Xiaowen Liu2009 Assessing the Demand for a Functional Food Product in the Orange Juice Category.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Review. Forthcoming) Yan Yuan, Rudolfo M. Nayga Jr. and Oral Capps Jr.2009 The Impact of Exchange Rate Volatility on U.S. Poultry Exports. (Agribusines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2(2): 233-245.) Titus O. Awokuse and Yan Yuan2009 基于R2的中国股市私有信息套利分析(经济研究, 2009年第8期(总第496期第44卷)) 冯用富,董艳,袁泽波,杨仁眉2009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企业库存的影响(管理世界,2009年第8期) 李涵,黎志刚2009 最优关税和部分私有化战略---产品差异的混合寡头模型(经济学(季刊),forthcoming) 叶光亮,邓国营2009 公共部门和非公共部门工资差异的实证研究 (经济研究,2009年第4期,pp129-140) 尹志超,甘犁2009 亨利·乔治定理、基础设施配套费与新建商品房价格(中国房地产研究季刊,2008年第4卷)Shihe Fu2009 The Other January Effect: International, Style, and Subperiod Evidence (The Journal of Financial Markets) C. Stivers, L. Sun and Yong Sun2009 The Certification and Monitoring Roles of Underwriters in IPO Earnings Management (The Academy of Accounting and Financial Studies Journal. The Distinguished Research Award) Yong Sun and Lee, Li, and Jin2009 “收入冲击”对家庭营养结构的影响分析:来自高等教育改革的“自然实证” (管理世界,(A2)2009年第5期,PP:48~55)A2)). 马双,甘犁,高香花2009 对农村劳动力“钟摆现象”的解释 (人口研究,(B1)2009年第一期) 李明桥2009 A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r Agent-Based Artificial Markets (Computational Economics, Forthcoming) Tong Zhang and B. Wade Brorsen2008 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内生断点分析:1953~2005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B1),2007年第7期)马双2008 经济增长、自然资源、制度关系三者分析 (中国软科学 2008年7月)冯尧,张景华2008 Oil Shock and Economic Growth in Japan: A Nonlinear Approach (Energy Economics) Dayong Zhang2008 Delegation in a Mixed Oligopoly: The Case of Multiple Private Firms (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 Guangliang Ye and J. S. Heywood2008 Partial Privatization in a Mixed Oligopoly with R&D Rivalry (Bulletin of Economic Research) Guangliang Ye and J. S. Heywood2008 Does Public Ownership Really Help? - China’s TVE Development and The Change of Ownership Structure (Book chapter, China in World Economy, Reuters (UK)) Jiannan Guo2008 Correlation Estimation Using Concomitants of Order Statistics from Bivariate Normal Samples (Communications in Statistics: Theory and Methods) Qinying He and H. N. Nagaraja2008 Distribution of Concomitants of Order Statistics and Their Order Statistics (Journal of Statistical Planning and Inference) Qinying He and H. N. Nagaraja2008 The R&D Survey-Patent Database Link Project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Shihe Fu with William Kerr2008 企业规模、城市规模与集聚经济 (经济研究) 傅十和, 洪俊杰2008 公司捐款与经济动机——汶川地震后中国上市公司捐款的实证研究 (经济研究) 山立威,甘犁,郑涛2007 Extreme Events and the Copula Pricing of Commercial 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Journal of Real Estate Finance and Economics) Gangzhi Fan, with Liu Zhan-Yong and Kian Guan Lim2007 Mixed Oligopoly, Sequential Entry and Spatial Price Discrimination (Economic Inquiry) Guangliang Ye and J. S. Heywood2007 Information and Drug Prices: Evidence from the Medicare Discount Drug Card Program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 Louis Review) Han Li2007 契合理论与实际的计量经济学----评Econometric Analysis of Cross Section and Panel Data (经济评论 2008年第3期, 156-157页) Qinying He and Feng Huang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的科研成果

8.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的科研

 学校大力推进重点学科的突破、优势学科的跨越、支撑学科的崛起、新兴学科的培育,努力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学科生态体系,着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金融学科群。学校现有金融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和统计学4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涵盖31个二级学科)和4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有5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及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3个博士后流动站;现有41个博士学位培养专业、75个硕士学位培养专业(含16个硕士专业学位),32个本科专业,27个学院(中心、部)等教学单位。学校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金融研究中心” (国内唯一以“中国”冠名的国家级金融研究机构)、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和“现代金融创新实验教学中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金融智能与金融工程实验室”,以及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等一批教学与科研机构。学校坚持“质量优先、内涵发展”战略主题,以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发展主线,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为着力重点,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快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财经大学。 国内第一个经济学协同创新中心2012年07月22日,由上海财经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联合组建的“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协同创新中心”在上海揭牌成立,这是我国首个经济学协同创新中心,将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以现代经济学为协同枢纽,提升现代经济学协同创新能力。“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协同创新中心”由三所高校的经济学院共同打造,集聚国家统计局、复旦大学、上海社科院、美联储、法国图卢兹大学等已达成初步意向的协同单位的创新资源,凝聚海内外的研究力量,促进学科与学科的协同、国内与国际的协同、理论与实践的协同,破解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中面临的深层次问题,为中国重大经济决策提供研究建议,为国家培养一批高层次创新型经济学人才,打造国家急需的世界一流经济学科。国内第一个金融类协同创新中心2012年8月25日,由西南财经大学牵头,国家审计署、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及武汉大学等共同发起组建的“中国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在成都宣布成立。中心基于国际政治经济重构,瞄准国家金融改革发展急需破解的重大问题,发挥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科和中国人民大学相关学科综合优势,整合国内外高校、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创新资源,探索重大金融问题协同研究、拔尖创新金融人才协同培养的体制和机制,促进新的交叉学科的产生,为我国经济和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与政策支持,努力建设成为我国金融政策和金融理论研究中心、金融人才培养基地、金融文化传播阵地。 学校坚持“学术兴校、科研强校”,充分发挥金融研究和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优势,着力研究国 家金融、西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形成了繁荣经济科学、服务金融事业、发展地方经济的研究特色。学校设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以及经济与管理研究院(RIEM)、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研究中心等一批科研机构。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取得科研成果19000余项,完成了400余项 国家和省(部)级重要研究课题,以及一批有重要影响的横向应用课题,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成果奖近300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标项目数量位居全国财经院校前茅。教师及研究人员出版的成果多次荣获“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奖项。学校出版社连续6年3届荣获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良好出版社”和教育部授予的全国“先进高校出版社”。《经济学家》杂志是全国社会科学优秀期刊,跻身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期刊方阵”和“双效(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期刊”,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财经科学》为全国经济类核心期刊。两刊连续三届均入选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学校是西部地区经济与管理科学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中心,每年都要举办和承办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学术研讨会,学校举办的一年一度 “中国金融论坛”、“海峡两岸会计、统计、金融学术研讨会”、“中德货币政策研讨会”、“香港经济学年会”、“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NBER)中国研讨会”等重要的大型学术会议,在国际国内产生了广泛影响。《经济学家》期刊:学术质量排名全国综合性经济科学类期刊第二。《财经科学》期刊:2008年全文转载量(率)排名经济学类期刊第8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