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金融监管不力在金融危机中发挥的作用

2024-05-05 06:02

1. 简述金融监管不力在金融危机中发挥的作用

您好,简述金融监管不力在金融危机中发挥的作用1.会促进进金融监管的自我批评,实际上,缺乏自我审视的做法正是导致本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2.出于克服现有资本充足率框架的脆弱性尤其是资本缓冲的周期性问题,金融监管将引入宏观管理机构的周期参数,加强逆周期机制,使之更为审慎。3.-些监管机构缺乏有市场经验和感觉的人才队伍,对市场发展的最新情况缺乏足够了解,不能掌握新产品对市场结构尤其是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因而监管机构须提高队伍素质以应对日趋复杂的金融系统。4.由于评级过程中的利益冲突、评级报告本身的局限性以及评级结果对金融市场.的重大影响力,监管当局会强化对评级运用和评级机构的监管。5.对于那些具有系统重要性、业务活跃的跨国金融机构,监管机构应该制定更高的治理标准。【摘要】
简述金融监管不力在金融危机中发挥的作用【提问】
您好,简述金融监管不力在金融危机中发挥的作用1.会促进进金融监管的自我批评,实际上,缺乏自我审视的做法正是导致本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2.出于克服现有资本充足率框架的脆弱性尤其是资本缓冲的周期性问题,金融监管将引入宏观管理机构的周期参数,加强逆周期机制,使之更为审慎。3.-些监管机构缺乏有市场经验和感觉的人才队伍,对市场发展的最新情况缺乏足够了解,不能掌握新产品对市场结构尤其是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因而监管机构须提高队伍素质以应对日趋复杂的金融系统。4.由于评级过程中的利益冲突、评级报告本身的局限性以及评级结果对金融市场.的重大影响力,监管当局会强化对评级运用和评级机构的监管。5.对于那些具有系统重要性、业务活跃的跨国金融机构,监管机构应该制定更高的治理标准。【回答】
您好,监管理念上:首先会重新审视市场的作用。这次危机的演变过程显示,微观主体存在逐利本性,仅仅依靠市场本身力量,要么容易导致资产泡沫,要么就是以金.融危机这种破坏性方式清理市场,给全球金融和经济造成了巨大破坏。“最少的监管就是最好的监管”应该会被摒弃,监管部门力量会增强。其次,会加强金融监管创新意识。金融创新使得金融系统性风险有了新的来源,为了及时有效监管,监管制度、监管手段的创新也必不可少。再次,会用合作的思维参与全球金融监管。在国际合作方面,存在一个普遍难题:由于缺乏统一的监管标准和信息交换的平台与机制,监管者对国际性金融机构的跨境活动,尤其是国际资本流动,缺乏了解。【回答】

简述金融监管不力在金融危机中发挥的作用

2.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以及金融危机之间存在哪些关系

现在看来,都是各种常人难以看懂的金融创新及衍生品种惹的祸。金融创新、金融监管、金融危机三者互为因果关系。监管常常落后创新事实上,金融创新的动力之一,就是逃避金融监管!金融创新的规避管制说认为,回避或摆脱对金融业的内外制约,是当代金融创新的根本原因。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西尔伯从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分析入手,提出了金融创新的 “约束——引致”假说。他认为,金融创新的微观主体——金融机构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当来自内外部的约束因素(包括政府管制、竞争、自身条件等)妨碍了金融机构获取利润时,只要绕开这些制约的收益大于成本,金融机构就会通过开辟新业务规避管制,金融创新也就随之发生了。有效的金融监管是金融安全的重要保证之一。在当代金融创新的冲击下,金融管制向金融监管转型,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不断进行新的博弈。在博弈的过程中,监管方几乎总是处于被动反应的地位。【摘要】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以及金融危机之间存在哪些关系【提问】
现在看来,都是各种常人难以看懂的金融创新及衍生品种惹的祸。金融创新、金融监管、金融危机三者互为因果关系。监管常常落后创新事实上,金融创新的动力之一,就是逃避金融监管!金融创新的规避管制说认为,回避或摆脱对金融业的内外制约,是当代金融创新的根本原因。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西尔伯从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分析入手,提出了金融创新的 “约束——引致”假说。他认为,金融创新的微观主体——金融机构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当来自内外部的约束因素(包括政府管制、竞争、自身条件等)妨碍了金融机构获取利润时,只要绕开这些制约的收益大于成本,金融机构就会通过开辟新业务规避管制,金融创新也就随之发生了。有效的金融监管是金融安全的重要保证之一。在当代金融创新的冲击下,金融管制向金融监管转型,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不断进行新的博弈。在博弈的过程中,监管方几乎总是处于被动反应的地位。【回答】
例如,相比较而言,香港的金融体系应该说是很健全的,但是1997年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之后,仍然逃不过国际投机家的冲击。传统的监管机构基本是国家化的,各国政府一般都是从本国的利益出发制定的金融政策,由于政策之间缺乏有效协调,大规模投机资本为了寻求套利、套汇频繁进出各国的金融市场,引发金融动荡。通过制度安排控制风险金融创新的经济基础取决于经济的市场化程度、金融深化水平、宏观经济调控和金融监管体系的健全程度等三个方面。除了宏观经济制度基础条件以外,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金融市场条件有:第一,金融资产商品化形成完善的原生金融资产现货市场;第二,利率市场化,形成完整的利率体系;第三,汇率市场化,货币实现自由兑换。根据上述标准,我国基本具备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宏观经济制度基础。从微观金融市场条件看,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还存在许多缺陷。【回答】
第一,金融市场容量小,容易被人操纵。第二,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资本市场的发展速度超过货币市场,在资本市场中,股票市场发展速度又遥遥领先。第三,利率市场化进展缓慢,利率衍生品难以发展。第四,人民币没有完全自由兑换,在固定汇率条件下,难以产生货币衍生品的需求。第五,我国目前价格波动最大的金融产品是股票,但股票价格的波动大部分是市场不规范行为造成的。我国金融创新该怎么走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既要警惕“超前论”,也要警惕“等待论”。而应该根据国情,踏踏实实为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大发展做一些前期工作,具体措施是:【回答】
1.规范试点。根据经济市场化的阶段和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需求,坚持 “法制、监管、自律、规范”的方针和“先试点、后推广,宁肯慢、务求好”的指导思想,根据不同类型的金融衍生品发展所需的初始条件,有选择地试点。2.法制先行。有效率的组织需要建立制度化的设施,金融衍生品市场是一个有效率的组织,只能走“先规范,后发展’的道路。3.首先发展远期和期货市场。远期交易与基础市场最接近,比较容易发展起来,也是发展其他衍生品市场的必经阶段。期权和互换市场更加复杂,初始条件也更加严格,可以在远期、期货市场取得经验后,再逐步发展。4.以国债期货和股指期货为发展突破口。我国国债和股票规模都相对较大,当前股票市场即使完全规范,价格波动仍然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推出股指期货有市场需求,也可以减少价格的不合理波动,提高市场效率。国债期货也有利于发现远期利率,促进长期投资。【回答】
5.稳步推进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国际化。虽然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国际化是大势所趋,但我国不可急躁冒进。只有等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实现后才能最终考虑全面开放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这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时期。【回答】

3. 如何更好的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以下材料供你参考:\x0d\x0a加强金融监管念,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x0d\x0a随着金融全球化和金融混业经营的日渐深入,如何实现我国金融监管水平质的飞跃,建立起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惯例,又符合我国国情的监管体制,以达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目的,是当前所面临的紧迫而又棘手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五方面下手来加强金融监管: \x0d\x0a(一)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法规,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面对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为顺应世界金融业发展潮流,遵循国际惯例,我们应当根据我国金融市场开发的状况、外资金融机构的设立和经营等情况及时清理和完善现的法律法规。同时还要相应加强我国金融业市场准入和业务规范、金融行业竞争、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金融网络化电子化等方面的立法。要建立健全信用体系,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通过增强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和偿还意愿,促进借款人履约水平显著提高,降低金融风险,加大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打击力度,从而为维护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此外,我们还应当对金融监管的执法理念进行调整,给金融个体更大的行动和选择空间,以适应金融业务发展的需要。 \x0d\x0a(二)更新金融监管理念,明确金融监管内容。从我国现有的金融监管方式来看,主要存在监管目标不够明确,偏重于合规性监管和事后监管等弊端,已难到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为此,我们应当更新监管理念,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一是从传统的合规性监管向经营性风险监管和功能性监管转变,现在的合规性监管主要侧重于金融机构的审批和业务经营的合规性,是一种一般性、浅层次、静态的金融监管方式;而经营性风险监管则是以风险监管为中心,着重设立风险监管指标体系,早期预警体系和有效的“进入-退出”机制等,是一种深层次,前瞻性动态的监管方式,有利于统一监管标准,有效配置监管资源和提高监管成效;功能性监管关注的是金融产品所实现的基本功能,以金融业务来确定相应的监管机构各监管规则,强调的是跨机构,跨市场的监管,减少监管职能的冲突、交叉重叠和监管盲区,二是从单纯维护金融安全监管提升到兼顾金融安全和提高金融业核心竞争力上来。\x0d\x0a过去金融监管往往以牺牲效率为代价来追求所谓的“安全”,难免会产生“惜货”和“大量超额储备”等现象,这是一种监管成果的变形和异化;真正的监管应当在维护安全的基础上努力提高金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注重在监管中不断提出解决问题的切实措施,将监管和强化法人治理结构,强化风险管理等有机结合在一起,做到兼顾安全和效率。三是以外部监管向内外结合型监管转化。目前我国金融业自律意识较差,行业竞争往往处于无序和牺牲效率追求总量的状态,加上金融监管信息存在严重的不对称,所以金融监管主要侧重于外部监管;但是从国外金融监管改革的潮流来看,应当采用内外结合型监管方式,逐渐将监管重心转向金融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督促他们建立完善的金融机构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机制,确保金融机构的稳定健康发展。 \x0d\x0a\x0d\x0a(三)建立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金融机构披露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将直接影响看金融监管制效率和成果,从美国安然公司和环球电讯公司破产事件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不完全披露信息或披露假信息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当前,我国在信息披露方面与国际标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披露的作不真实,如高估资本充足率和资产质量、准备金提取严重不足等;二是披露的信息不充分,如缺乏对非财务信息的披露和风险管理的定量信息,对会计报表附注不够重视等;三是缺乏对信息披露的具体规范和统一规定等等。因此,我们应当进一步健全信息披露制度,统一信息披露原则和披露标准,规范披露内容,\x0d\x0a注重会计报表和报表附注的真实性,满足披露信息的有用相关、可靠和中立,报表附注则应当包括会计政策、资产质量情况,可能构成损失的或有事项金额和衍生金融产品的实际状况等。要进一步改进披露方式,采用自愿披露和强制披露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补充报表的披露;创新披露手段,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以实时披露代替定期披露,以复合数据披露代替财务数据披露以期达到巴塞尔协议和国际通行惯例的要求。 \x0d\x0a\x0d\x0a(四)完善金融监管操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首先是要制定金融机构市场准入的统一量化监化监管标准,确定区域内的金融机构数量和业务规模结构,确定金融业务结构和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严格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从而保证适度竟争和防范化解风险,其次,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非现场监管,科学地设计统一的金融机构报表体系,力求金融信息全面、真实和及时地反映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和风险状况,同时开发先进的报表分析软件,建立一套严格准确地反映银行资产负债运用结构、流动性、盈利性和资产质量等情况的比例分析体系,强化预警功能,对金融机构进行连续跟踪,充分发挥事前监管的作用,将金融风险扼制于萌芽状态。第三,加强金融信息系统的基本设施建设,因为金信息不仅是中央银行和监管当局进行货币政策和实施金融监管的依据,也是其改善金融服务,提高政策透明度,进行有效监管的基础,因此,应尽快建立一个适应金融发展变化,标准统一,检索方便,资源共享的金融信息系统和包括企业和个人在内的信用信息系统,实现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进行实进的风险评估和风险预警。 \x0d\x0a\x0d\x0a(五)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金融监管人员素质,我国己加入WTO,金融全球化,自由化的浪潮汹涌而至,科学技术高速发展,金融创新日新同异,这些都要求金融监管人员掌握最新的科学知识,最新的技术手段,最先进的监管方法和最新的金融信息。监管人员如不具备这些素质,金融监管的质量和效果将大打折扣,因此,必须加强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具备以上素质的金融监管队伍。一是要建立优胜劣汰的人才竞争机制,择优调配优秀人才和业务骨干充实副监管岗位,并在人、财、物方面向监管一线倾,形成突出金融监管这一主线的工作氛围。二是加强业务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地对监管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如指派监管人员到金融机构进行实践锻炼,逐步熟悉金融机构的各项金融实务和业务流程,为监管工作打下基础;聘请学有所长,精通业务的学者,专家办理讲学,使监管人员更多、更快、更好地了解、掌握先进的监管理念和监管方式,开拓视野,全面提高监管人员的执法水平。三是加强对监管人员的“再监管”,着重抓好对监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考核,使之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树立良好的监管形象。 \x0d\x0a此外,金融监管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应当在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的原则下,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教训,在坚持效率性、协调性、独立性和前瞻性有机结合的前提下,继续强化我国的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各类金融风险,使我国经济稳步、持续、健康的发展。\x0d\x0a\x0d\x0a希望能帮到你。

如何更好的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4. 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主要是法律不够全面。

我国的金融制度是因地制宜,很多政策都是边试边推,市场认可后,才会立法确定监管。在立法前如果出现重大失误或者刚好有人利用这个空子给广大投资者带来损失,也只能借鉴国际其他国家的监管办法进行惩处。最近的熔断机制就是实验结果,因为不符合中国国情,被迫叫停。而去年的网络金融推出以后,直到现在,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公司除了问题,而国家现在还没有出现具体的法律监管,对于投资者的损失也没有明确赔偿责任。中国是先实行,后立法,容易让不法分子钻空子。责任不明确,出事过后,难以找到责任人。对于其他细节,没有具体的监管部门,各部门之间扯皮严重。

5. 如何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

我国金融体系与现代金融体系要求相比,尚有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金融市场体系结构尚不合理,资本市场的发展结构失衡,债券市场发展严重滞后。从金融市场主体看,金融组织的国有产权比重过大,民营金融企业比例很低。金融环境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较为脆弱。

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快完善我国现代金融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1) 稳步推进各类金融市场的建设与发展,促进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及外汇与黄金市场的协调发展。对于资本市场,要重视债券市场的建设与发展;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

(2)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加强监管机构的协调。进一步完善中央监管机构监管、金融机构内部治理、金融行业自律、社会公众监管四个层次的金融监管体
系,完善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大中央监管的协调机制。

(3) 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金融机构,对民营金融机构的发展予以正确引导和适度支持,促进国有金融机构、民营金融机构及外资金融机构的协调发展。

(4) 加强金融法律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

(5) 树立科学的金融发展观,正确处理好金融创新、发展绩效和风险防范三者关系,在现代金融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中,统筹好金融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关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高效安全的金融支持。

如何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

6. 金融抑制对经济和金融的发展有哪些负面影响

金融抑制对经济和金融的发展的负面影响:使得资本市场效率降低。任何加剧“金融抑制” 的措施,都会降低已被限制的由银行导向的资本市场效率,这种代价将特别大。因为如果减少总需求而产生了商品和劳务的总供给瓶颈,这种需求下降就是自我打击的。“金融抑制”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麦金农提出。他认为政府对金融的过度管理抑制了储蓄的增长并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并提出了废除金融管制、实现金融自由化的政策建议。一般来说金融抑制在发展中国家较为普遍,其存在形式主要为利率管制、信贷配额、汇率低估等。金融抑制从生产、流通和分配三个方面影响着实际经济。一般地,金融抑制会减少储蓄、进而投资的可获得性,形成对生产的负作用,因为低利率使得人们在储蓄与消费之间偏向于减少储蓄、增加消费,同时在低利率的情况下,储蓄者也可能会更愿意投资于自己的低收益项目。而且,在市场分割的情况下,私人部门投资所需的资金得不到保障,使得金融资源分配效率、进而产出效率下降。在金融抑制经济中,交换媒介与支付手段不发达,这增加了社会的交易成本(流通费用),同时由于金融体系缺乏竞争,金融资产高度集中于国有银行系统,又进一步导致金融体系中人员臃肿,缺乏效率,金融中介的成本上升。另外,在金融抑制经济中,低于均衡点的利率意味着经济福利从储蓄者向投资者(或金融中介机构)的转移,又产生了福利转移过程中的摩擦与交易成本。对生产与流通的作用合起来表现为金融抑制对经济增长的负效应。此外,金融抑制对分配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在金融抑制经济中,储蓄者遭受净福利的损失,且信贷的流向通常以公营部门或少数权贵为主,广大的小企业及住户被排斥在体系之外,客观上加剧了不平等效应。

7. 如何更好的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以下材料供你参考:
加强金融监管念,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随着金融全球化和金融混业经营的日渐深入,如何实现我国金融监管水平质的飞跃,建立起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惯例,又符合我国国情的监管体制,以达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目的,是当前所面临的紧迫而又棘手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五方面下手来加强金融监管: 
(一)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法规,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面对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为顺应世界金融业发展潮流,遵循国际惯例,我们应当根据我国金融市场开发的状况、外资金融机构的设立和经营等情况及时清理和完善现的法律法规。同时还要相应加强我国金融业市场准入和业务规范、金融行业竞争、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金融网络化电子化等方面的立法。要建立健全信用体系,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通过增强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和偿还意愿,促进借款人履约水平显著提高,降低金融风险,加大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打击力度,从而为维护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此外,我们还应当对金融监管的执法理念进行调整,给金融个体更大的行动和选择空间,以适应金融业务发展的需要。 
(二)更新金融监管理念,明确金融监管内容。从我国现有的金融监管方式来看,主要存在监管目标不够明确,偏重于合规性监管和事后监管等弊端,已难到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为此,我们应当更新监管理念,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一是从传统的合规性监管向经营性风险监管和功能性监管转变,现在的合规性监管主要侧重于金融机构的审批和业务经营的合规性,是一种一般性、浅层次、静态的金融监管方式;而经营性风险监管则是以风险监管为中心,着重设立风险监管指标体系,早期预警体系和有效的“进入-退出”机制等,是一种深层次,前瞻性动态的监管方式,有利于统一监管标准,有效配置监管资源和提高监管成效;功能性监管关注的是金融产品所实现的基本功能,以金融业务来确定相应的监管机构各监管规则,强调的是跨机构,跨市场的监管,减少监管职能的冲突、交叉重叠和监管盲区,二是从单纯维护金融安全监管提升到兼顾金融安全和提高金融业核心竞争力上来。
过去金融监管往往以牺牲效率为代价来追求所谓的“安全”,难免会产生“惜货”和“大量超额储备”等现象,这是一种监管成果的变形和异化;真正的监管应当在维护安全的基础上努力提高金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注重在监管中不断提出解决问题的切实措施,将监管和强化法人治理结构,强化风险管理等有机结合在一起,做到兼顾安全和效率。三是以外部监管向内外结合型监管转化。目前我国金融业自律意识较差,行业竞争往往处于无序和牺牲效率追求总量的状态,加上金融监管信息存在严重的不对称,所以金融监管主要侧重于外部监管;但是从国外金融监管改革的潮流来看,应当采用内外结合型监管方式,逐渐将监管重心转向金融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督促他们建立完善的金融机构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机制,确保金融机构的稳定健康发展。 

(三)建立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金融机构披露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将直接影响看金融监管制效率和成果,从美国安然公司和环球电讯公司破产事件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不完全披露信息或披露假信息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当前,我国在信息披露方面与国际标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披露的作不真实,如高估资本充足率和资产质量、准备金提取严重不足等;二是披露的信息不充分,如缺乏对非财务信息的披露和风险管理的定量信息,对会计报表附注不够重视等;三是缺乏对信息披露的具体规范和统一规定等等。因此,我们应当进一步健全信息披露制度,统一信息披露原则和披露标准,规范披露内容,
注重会计报表和报表附注的真实性,满足披露信息的有用相关、可靠和中立,报表附注则应当包括会计政策、资产质量情况,可能构成损失的或有事项金额和衍生金融产品的实际状况等。要进一步改进披露方式,采用自愿披露和强制披露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补充报表的披露;创新披露手段,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以实时披露代替定期披露,以复合数据披露代替财务数据披露以期达到巴塞尔协议和国际通行惯例的要求。 

(四)完善金融监管操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首先是要制定金融机构市场准入的统一量化监化监管标准,确定区域内的金融机构数量和业务规模结构,确定金融业务结构和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严格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从而保证适度竟争和防范化解风险,其次,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非现场监管,科学地设计统一的金融机构报表体系,力求金融信息全面、真实和及时地反映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和风险状况,同时开发先进的报表分析软件,建立一套严格准确地反映银行资产负债运用结构、流动性、盈利性和资产质量等情况的比例分析体系,强化预警功能,对金融机构进行连续跟踪,充分发挥事前监管的作用,将金融风险扼制于萌芽状态。第三,加强金融信息系统的基本设施建设,因为金信息不仅是中央银行和监管当局进行货币政策和实施金融监管的依据,也是其改善金融服务,提高政策透明度,进行有效监管的基础,因此,应尽快建立一个适应金融发展变化,标准统一,检索方便,资源共享的金融信息系统和包括企业和个人在内的信用信息系统,实现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进行实进的风险评估和风险预警。 

(五)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金融监管人员素质,我国己加入WTO,金融全球化,自由化的浪潮汹涌而至,科学技术高速发展,金融创新日新同异,这些都要求金融监管人员掌握最新的科学知识,最新的技术手段,最先进的监管方法和最新的金融信息。监管人员如不具备这些素质,金融监管的质量和效果将大打折扣,因此,必须加强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具备以上素质的金融监管队伍。一是要建立优胜劣汰的人才竞争机制,择优调配优秀人才和业务骨干充实副监管岗位,并在人、财、物方面向监管一线倾,形成突出金融监管这一主线的工作氛围。二是加强业务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地对监管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如指派监管人员到金融机构进行实践锻炼,逐步熟悉金融机构的各项金融实务和业务流程,为监管工作打下基础;聘请学有所长,精通业务的学者,专家办理讲学,使监管人员更多、更快、更好地了解、掌握先进的监管理念和监管方式,开拓视野,全面提高监管人员的执法水平。三是加强对监管人员的“再监管”,着重抓好对监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考核,使之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树立良好的监管形象。 
此外,金融监管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应当在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的原则下,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教训,在坚持效率性、协调性、独立性和前瞻性有机结合的前提下,继续强化我国的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各类金融风险,使我国经济稳步、持续、健康的发展。

希望能帮到你。

如何更好的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8. 如何防范和治理金融危机

第一,切勿允许人民币一次性大幅贬值,坚决维持汇率预期稳定。

亚洲金融危机之时,海外观点认为人民币应当贬值,否则中国经济将面临灭顶之灾,但朱镕基总理在多方权衡之下,仍做出人民币不贬值的决定,阻挡了金融危机传导至香港甚至全中国,防止由于羊群效应导致汇率非理性大幅波动,当前确保人民币稳定是当务之急。

第二,坚定不移的推进改革才是最终出路。

国有企业改革、房地产市场化、银行体制改革以及加入WTO,其后十多年,中国都在享受当时改革创造的红利。

第三,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对经济下滑理所当然。

第四,加大央行政策透明性,增强与市场交流。

中国决策层应和海外决策者和投资者积极沟通,以增强海外投资者对中国决策层信心。政策者与投资者良性互动,能够形成合力,降低干预成本,否则恐怕适得其反。

第五,打造本土有影响力的金融智库。

未来果断出手打消贬值预期是短期必要,而打造国际化、有影响力的智库是长期来看打造国家软实力的努力方向。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