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高一语文必修三《过秦论》原文!!!急......※准确!!!

2024-05-08 21:45

1. 求!高一语文必修三《过秦论》原文!!!急......※准确!!!

上篇   秦孝公据崤函(xiáohán)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gāoyú)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zòng)缔(dì)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zhái)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chi)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fan)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qian)首;隳(huī)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dí),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yǒu)绳枢之子,氓(méng)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dí)之贤,陶朱、猗(yī)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yǐng)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yōu)棘矜(qín),非铦(xiān)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duó)长絜(xié)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xiáo)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huī),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中篇   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风。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借使秦王论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犹未有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糠。天下嚣嚣,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虚囹圄而免刑戮,去收孥污秽之罪,使各反其乡里;发仓廪,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而以盛德与天下,天下息矣。即四海之内皆欢然各自安乐其处,惟恐有变。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   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之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不能纪;百姓困穷,而主不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群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借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故先王者,见终始不变,知存亡之由。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矣。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故曰:“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在于戮者,正之非也。是二世之过也。 下篇   秦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脩(xiū)津关,据险塞,缮甲兵而守之。然陈涉率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鉏(chǘ)耰(yōu)白梃,望屋而食,横行天下。秦人阻险不守,关梁不闭,长戟不刺,强弩不射。楚师深入,战于鸿门,曾无藩篱之难。于是山东诸侯并起,豪俊相立。秦使章邯将而东征,章邯因其三军之众,要市于外,以谋其上。群臣之不相信,可见于此矣。子婴立,遂不悟。借使子婴有庸主之材而仅得中佐,山东虽乱,三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宜未绝也。   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为诸侯雄。此岂世贤哉?其势居然也。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势不便也。秦虽小邑,伐并大城,得阨塞而守之。诸侯起于匹夫,以利会,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亲,其民未附,名曰亡秦,其实利之也。彼见秦阻之难犯,必退师。案土息民以待其弊,收弱扶罢以令大国之君,不患不得意于海内。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而身为禽者,救败非也。   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也非无深谋远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指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阖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悲哉!先王知壅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王霸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震;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内叛矣。故周王序得其道,千余载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能长。由是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   鄙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求!高一语文必修三《过秦论》原文!!!急......※准确!!!

2. 语文必修3《过秦论》的译文

秦孝公占据肴山,函谷关那样险固的地方(关隘),拥有雍州一带那样辽阔的地方,(秦国的)国君臣子牢固据守来(窥探)周王朝,(象卷席日子那样卷起,象用布包一样)有并吞天下,占领海内,控制全国的意图,吞并八方的野心。在这时,商鞅辅佐秦孝公,在国内建立法律制度,致力于耕种纺织,修造防守进攻的武器,对外实行连横,来使诸侯各国相斗。于是秦国人毫不费力地取得了黄河以西的大片土地。
	秦孝公死了以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继承先辈的旧业,沿袭前人留下的策略,向南占领了汉中,向西攻取了巴蜀一带,向东割取了肥沃的土地,向北收取了险要的城池和地区。各诸侯国惊恐害怕,集会结盟来想方法削弱秦国,不惜珍贵的器物、贵重的宝贝、肥沃富饶的土地,来招纳天下的志士能人,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结为一个整体。在这个时期,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这四位君子,都既聪明智慧又忠诚守信,既宽厚道又友爱待人,既能尊敬能人,又能器重谋士,共同约为合纵,离散了秦国的连横,聚集了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的力量。于是六国的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这一班人替他们谋划;有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这一类人沟通他们的意见;有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这一些人统率他们的军队。他们曾经凭着十倍大的土地,上百万的军队,直逼函谷关去进攻秦国。秦国人敞开关口迎敌,九国的军队,徘徊着不敢前进。秦国没有耕费一支箭,一个箭头,可是天下的各诸侯国已经十分困窘了。于是合纵解散盟约破坏,各国争着割让土地去贿赔秦国。秦国有充足的力量利用他们的弱点,追逐败逃的军队,使无数尸体横卧,流淌的血可以使盾牌漂浮起来;趁着有利的形势和方便的条件,侵略诸侯各国,分割天下的土地。因而强国请求归服,弱国前来朝拜。
	传到孝文王、庄襄王,他们在位的时间很短,国家没有大事。
	到了秦始皇,发扬六代祖先遗留下来的功业,像挥动长鞭赶马那样来驾御天下,吞并了西周、东周,灭掉了诸侯国,登上了尊贵的皇位而统治全中国,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势震慑四海。向南方夺取了越族各部落的土地,把它改设为桂林郡和象郡;越族各部落的头领,俯首投降,听众秦国小官吏的摆布。秦始皇就派大将军蒙恬在北方筑起长城守卫边防,击退匈奴七百多里。胡人不敢到南方来牧马,已亡六国的遗民不敢拿起武器仇雪恨。
	.
	于是秦始皇废除古代帝王的治国方法,焚烧各学派的著作,企图使百姓愚蠢糊涂;毁坏著名的城堡,杀害杰出的人物;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到都城咸阳,销熔这些刀箭,用它铸造成十二个铜人,来削弱天下的老百姓。然后凭借华山作为城墙,就着黄河作为护城河,依靠亿大高的华山,对着深不可测的黄河,把这作为坚固的屏障。优秀的将领,强劲有力的弓弩,把它险要的地方;忠实的臣子,精壮的士兵,投置了锐利的兵器,而谁敢把他怎么样。天下已经平定,秦始皇的心中以为函谷关中这样坚固,象是千里的铜墙铁壁,真是子子孙孙称帝称王的万世不朽的基业。
	秦始皇死后,遗留下来的威望还震慑着边远的地方。
	然而陈涉是一个用破瓮做窗户,用绳子系门轴的穷苦人家的子弟,是一个耕田作奴隶的人,而且是一个被征调往渔阳守边的人;他的才能比不上平常人,没有孔子、墨子那样的才能德行和陶朱、猗顿那样的财富;他出身于军队之中,却在田野里突然起义,率领疲惫困乏的士卒,带领几百人,转过头来,攻打秦朝;他们砍下树木做武器,高举竹竿当旗帜,天下的百姓象云那样集合拢来,象回声那样应声而起,担着粮食,如影随形体那样紧紧跟着。肴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起行动起来就把秦朝的统治推翻了。
	要说这时秦朝的统治力量,并没有缩小减弱啊。雍州的土地,肴山函谷关的坚固险要,仍然象从前那样啊。陈涉的地位,不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九国的君王尊贵;农具木棍一类的东西,不比钩戟长矛锋利;被征发守卫边塞的戍卒,不比九国的军队强,深远的谋划,行军作战的策略,也不如从前的那些谋士。但是成功和失败却有不同,功绩事业也恰恰相反。试拿肴山以东的各国与陈涉比比长短和大小,比较一下权势和力量,那更不能相提并论了。但是秦国靠不大的地方,得到帝王的权势,统辖八州,而使同等的六国来朝拜,已经有了一百多年了;然后把天下作为家,把肴山函谷关作为内宫;然而一个人发动起义,帝王基业就毁灭了,皇帝死在别人手里,被天下人讥笑,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没有实施仁义,攻取天下守住天下的形势就不同啊。

3. 高二语文《过秦论》教案

导语:教案通常又叫教学设计,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就由我为大家带来高二语文《过秦论》教案,欢迎各位参考借鉴!     教学目的   (1)学习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作者借古喻今的政治见解;  (2)掌握对比论证法在全文中的作用;  (3)学习本文词采华丽、千变万化的语言特点,处处重复却不给人以累赘之感,句句相似却又没有雷同之嫌;  (4)着重识记并理解“蒙、因、絜、爱、余烈、弱”等词的含义;  (5)理解“制、亡、利、固”4个多义词的不同含义。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点   (1)加强诵读、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  (2)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教学难点: 以叙史来对比论证。     教学设想:   (1)以诵读促理解,以理解促诵读。  (2)本文文言词汇丰富,注意引导学生识辨积累。  (3)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作者及文章写作背景,重点学习1─2节。  教学步骤:  一.简介作者及课文写作背景、释题、明确文体。  二.⑴对照注释自读第一节。要求读准字音,先默读,再朗读。  ⑵指名朗读,学生老师评价。  ⑶再读课文,划出疑难。  ⑷质疑,讨论释疑。  ⑸要学生说出本节活用词、通假字。  ⑹齐读课文第一节。请同学概括大意,教师板书。  三.1.用学习第1节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第2节。  2.解释加点字(出示小黑板,学生口答)  ⑴蒙故业  ⑵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⑶宽厚而爱人  ⑷相与为一  ⑸赵奢之伦制其兵  ⑹秦人开关延敌  ⑺延及孝文公  四.自读第三节,方法同一、二节。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3─4节,背诵3─4节。  教学步骤:  一.齐读1─2节,体会语言特色,板书1─2节内容。  二.检查自读第3节情况  1.指名朗读第3节,要求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蒙)恬藩篱黔(首)隳(名城)  2.对朗读给予评价。老师范读。学生齐读。  3.质疑,讨论释疑。  4.要学生说出本节的通假字、活用字、古今异义词。  5.解释加点字(出示小黑板,要学生口答)  ⑴奋六世之余烈  ⑵铸以为金人十二  ⑶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⑷因河为池  ⑸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⑹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注意句式)  三.指导背诵,概括大意。  1.结合课后练习二(1),指导背诵,加深课文理解  2.概括段意,教师板书。  3.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四.1.对照注释自读第4节,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牖猗蹑氓  2.指名朗读、评价、教师范读。  3.质疑,集体释疑。  4.出示小黑板,请学生口答加点字的用法及意义。  ⑴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注意句式)  ⑵赢粮而景从  ⑶天下云集而响应  ⑷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5.齐读课文,概括段意教师板书。  6.根据课后练习二(2)提示,指导背诵,加深理解。  7.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五.作业(早或晚自修完成)  1.继续背诵3─4节,(注意心到,口到,耳到)  2.自读课文第5节。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第5节,总结全文  教学步骤:  一.指名背诵3─4节,给予鼓励。  二.学习第5节  1.出示小黑板,翻译句子和加点字,口头完成,检查预习情况。  ⑴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  ⑵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何也?⑶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根据检查情况,要求学生质疑,释疑。  3.指名朗读、教师评价、教师指导朗读(参见教参P170有关朗读语气提示)  4.教师范读  5.指导背诵  6.学生概括本节大意,明确结尾句在本文中的地位  三.1.引导学生看板书,结合课题思考,认识本文“以史实为论据,用观点统率材料”的特色。  2.找出课文中的对比,寻找各组对比之间的关系,并用图表示,并分析运用对比对论证中心论点的作用。  3.朗读课文,找出骈句,结合作者生平、体会本文“赋体文心”的特色。  四.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三(多义词)  板书:  兴孝公:崛起(前361─前338)第1节  惠文武昭襄孝文,庄襄:发展  (一)兴亡过程(前337─前247)第2节  以史始皇统一全国(前246─前210)第3节  论证亡二世:灭亡(前209─前207)第4节  (二)灭亡原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第5节 
   

高二语文《过秦论》教案

4. 高二语文上《过秦论》教学设计(2)

  提问:作者借古讽今,强秦的速亡给后人的`启示是什么?汉初的社会情形如何?贾谊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学生讨论明确:①“施仁政,行仁政”。②贾谊生活在汉文帝时代。其时,社会经济已渐渐恢复,人民生活也较安定,但是阶级矛盾却在不断地滋生暗长,统治阶级日益滋长“淫侈之俗”,并横征暴敛,加重人民负担,以至逼迫农民卖鬻子。贾谊担心“大命将泛,莫之振救”,于是借此文,要求汉文帝以秦亡为警示,施行仁政,免蹈秦亡之覆辙。③从前面对贾谊的介绍可以看出,贾谊是个对政治功名有强烈愿望的人,他想通过这篇文章引起皇帝的注意,实现其政治抱负。
  
   教师总结引申:同学们的分析很有见地。在我国历史上有过不少像贾谊一样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如战国时代有为楚国前途大声呼喊“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的爱国诗人屈原;南宋有“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的忧患诗人陆游;有希望“试手补天裂”“西北洗胡沙”的爱国词人辛弃疾……这种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传统在正直而富有理想的知识分子身上是一脉相承的。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哪些句子体现了作者的忧思满怀、语重心长?
  
   学生思考、吟诵。
  
   三、小结
  
   贾谊以其纵观天下,通览古今的博学与睿智,将炽热的爱国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确实才调无伦。
  
   四、分类归纳文言知识
  
   1.教师提问:请找出本文中所有的词类活用现象,并初步归纳其活用的规律。
  
   学生讨论明确。
  
   教师总结: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A.名词的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席卷、包举、囊括
  
   名词作状语
  
   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
  
   天下云集响应
  
   同上
  
   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
  
   赢粮而景从
  
   同上
  
   像影子一样
  
   内立法度,南取汉中
  
   同上
  
   在国内、向南
  
   序八州而朝同列
  
   名词动用
  
   招致
  
   履至尊而制六合
  
   同上
  
   登上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同上
  
   用破瓮作 用草绳系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名词作状语,名词放在动词前,1、2、3句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和状态,第4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方位。
  
   名词活用作动词,第5句和第7句,两个名词连用,表示事物的动作意义;第6句,名词和动词用“而”连接,这个名词常用如动词。
  
   B.动词的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追亡逐北
  
   动词作名词
  
   逃走的人
  
   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动用法
  
   使……退却
  
   约从离衡
  
   使动用法
  
   使……离散
  
   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动用法
  
   使……朝拜
  
   外连横而斗诸侯
  
   使动用法
  
   使……争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使动用法
  
   使……灭亡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动词用作名词,动词在句中充当宾语,如例1。动词的使动用法,例2、3、6句,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4、5句,动作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这说明这些动词都产生了使动用法。
  
   C.形容词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会盟而谋弱秦
  
   形容词使动
  
   使……弱
  
   以弱天下之民
  
   形容词使动
  
   使……弱,削弱
  
   以愚黔首
  
   形容词使动
  
   使……愚蠢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形容词动用
  
   变小,变弱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形容词后带有宾语,且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说明形容词用作动词,表示使动的意义,如例1、2、3。
  
   2.提问:课后思考练习第三题中有6个实词,归纳其一词多义,力求在动态的语境中辨析词义。
  
   学生逐一明确。
  
   教师归纳总结。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①制
  
   例句
  
   出处
  
   释义
  
   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齐桓晋文之事》
  
   制作、缝制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
  
   《后汉书·张衡传》
  
   制造、制作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压制、控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过秦论》
  
   制服
  
   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过秦论》
  
   统率、指挥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
  
   《齐桓晋文之事》
  
   规定、制定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
  
   规模
  
   ②亡
  
   例句
  
   出处
  
   释义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逃跑、逃脱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过秦论》
  
   丢失、失去
  
   燕虽小国而后亡
  
   《六国论》
  
   灭亡、消亡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赤壁之战》
  
   死亡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过秦论》
  
   逃兵、逃亡的人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通“无”,没有
  
   吞二周而亡诸侯
  
   《过秦论》
  
   使动用法,使……灭亡
  
   ③固
  
   例句
  
   出处
  
   释义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过秦论》
  
   牢固、坚固(的地势)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
  
   巩固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廉颇蔺相如列传》
  
   坚持、坚决
  
   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
  
   《王忠肃公翱事》
  
   一定、必
  
   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本来、原来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
  
   既、已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阿房宫赋》
  
   固执、顽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报任安书》
  
   固然、诚然
  
   ④利
  
   例 句
  
   出 处
  
   释 义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
  
   锐利、锋利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劝学》
  
   快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有利、条件好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
  
   有利的形势
  
   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
  
   利益、好处
  
   商人重利轻别离
  
   《琵琶行》
  
   利润
  
   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孙子·谋攻》
  
   胜利
  
   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
  
   《冯婉贞》
  
   有利于
  
   ⑤遗
  
   例 句
  
   出 处
  
   释 义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
  
   《过秦论》
  
   丢失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封神演义》
  
   丢失的东西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师说》
  
   遗漏、忽略
  
   此三者,吾遗恨也
  
   《伶官传序》
  
   死去的人遗留下来的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
  
   给予
  
   ⑥度
  
   例句
  
   出处
  
   释义
  
   宁信度,无自信也
  
   《韩非子》
  
   尺码、尺度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
  
   《论积贮疏》
  
   程度、限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过秦论》
  
   规章、制度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荆轲刺秦王》
  
   风度、常态
  
   一年一度秋风劲
  
   《采桑子·重阳》
  
   次、回、量词
  
   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扬州慢》
  
   谱写、创制
  
   生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指南录)后序》
  
   考虑、思虑
  
   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过秦论》
  
   量、计算
  
   理有未安,妄以臆度
  
   《问说》
  
   推测、猜测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通“渡”,过
  
   3.提问:请分别说明下列各句的特征。
  
   ①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③陈利兵而谁何。
  
   ④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明确:①判断句。②被动句。③宾语前置句。④介词结构后置。
  
   五、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六国论》,思考:为什么同是、秦破六国统一天下直至灭亡这段历史,西汉的贾谊选取“秦亡”这个角度,而北宋苏洵却选“六国破灭的原因”这个角度?
  
   [延伸阅读]试结合历史学习,说说同是秦亡这段历史,晚唐杜牧《阿房宫赋》是如何借阿房宫的兴建和毁灭来揭露秦统治者的穷奢极欲的。

5. 高二语文《过秦论》教案

   导语:教案通常又叫教学设计,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就由我为大家带来高二语文《过秦论》教案,欢迎各位参考借鉴!
      教学目的 
     (1)学习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作者借古喻今的政治见解;
     (2)掌握对比论证法在全文中的作用;
     (3)学习本文词采华丽、千变万化的语言特点,处处重复却不给人以累赘之感,句句相似却又没有雷同之嫌;
     (4)着重识记并理解“蒙、因、絜、爱、余烈、弱”等词的含义;
     (5)理解“制、亡、利、固”4个多义词的不同含义。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点 
     (1)加强诵读、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
     (2)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教学难点: 以叙史来对比论证。
      教学设想: 
     (1)以诵读促理解,以理解促诵读。
     (2)本文文言词汇丰富,注意引导学生识辨积累。
     (3)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作者及文章写作背景,重点学习1─2节。
     教学步骤:
     一.简介作者及课文写作背景、释题、明确文体。
     二.⑴对照注释自读第一节。要求读准字音,先默读,再朗读。
     ⑵指名朗读,学生老师评价。
     ⑶再读课文,划出疑难。
     ⑷质疑,讨论释疑。
     ⑸要学生说出本节活用词、通假字。
     ⑹齐读课文第一节。请同学概括大意,教师板书。
     三.1.用学习第1节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第2节。
     2.解释加点字(出示小黑板,学生口答)
     ⑴蒙故业
     ⑵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⑶宽厚而爱人
     ⑷相与为一
     ⑸赵奢之伦制其兵
     ⑹秦人开关延敌
     ⑺延及孝文公
     四.自读第三节,方法同一、二节。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3─4节,背诵3─4节。
     教学步骤:
     一.齐读1─2节,体会语言特色,板书1─2节内容。
     二.检查自读第3节情况
     1.指名朗读第3节,要求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蒙)恬藩篱黔(首)隳(名城)
     2.对朗读给予评价。老师范读。学生齐读。
     3.质疑,讨论释疑。
     4.要学生说出本节的'通假字、活用字、古今异义词。
     5.解释加点字(出示小黑板,要学生口答)
     ⑴奋六世之余烈
     ⑵铸以为金人十二
     ⑶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⑷因河为池
     ⑸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⑹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注意句式)
     三.指导背诵,概括大意。
     1.结合课后练习二(1),指导背诵,加深课文理解
     2.概括段意,教师板书。
     3.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四.1.对照注释自读第4节,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牖猗蹑氓
     2.指名朗读、评价、教师范读。
     3.质疑,集体释疑。
     4.出示小黑板,请学生口答加点字的用法及意义。
     ⑴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注意句式)
     ⑵赢粮而景从
     ⑶天下云集而响应
     ⑷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5.齐读课文,概括段意教师板书。
     6.根据课后练习二(2)提示,指导背诵,加深理解。
     7.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五.作业(早或晚自修完成)
     1.继续背诵3─4节,(注意心到,口到,耳到)
     2.自读课文第5节。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第5节,总结全文
     教学步骤:
     一.指名背诵3─4节,给予鼓励。
     二.学习第5节
     1.出示小黑板,翻译句子和加点字,口头完成,检查预习情况。
     ⑴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
     ⑵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何也?⑶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根据检查情况,要求学生质疑,释疑。
     3.指名朗读、教师评价、教师指导朗读(参见教参P170有关朗读语气提示)
     4.教师范读
     5.指导背诵
     6.学生概括本节大意,明确结尾句在本文中的地位
     三.1.引导学生看板书,结合课题思考,认识本文“以史实为论据,用观点统率材料”的特色。
     2.找出课文中的对比,寻找各组对比之间的关系,并用图表示,并分析运用对比对论证中心论点的作用。
     3.朗读课文,找出骈句,结合作者生平、体会本文“赋体文心”的特色。
     四.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三(多义词)
     板书:
     兴孝公:崛起(前361─前338)第1节
     惠文武昭襄孝文,庄襄:发展
     (一)兴亡过程(前337─前247)第2节
     以史始皇统一全国(前246─前210)第3节
     论证亡二世:灭亡(前209─前207)第4节
     (二)灭亡原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第5节

高二语文《过秦论》教案

6. 过秦论全文翻译高中语文

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地势,拥有雍州的土地,君臣牢固地守卫着,借以窥视周王室(的权力),有席卷天下、征服九州、横扫四海的意图和并吞八方荒远之地的雄心。在那时候,(有)商君辅佐他,对内建立法规制度,大兴耕作纺织,修造防守和进攻的器械;对外实行连衡策略,使山东诸侯自相争斗。这样,秦人毫不费力地夺取了西河之外的土地。 
孝公死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先后)继承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向南攻取汉中,向西吞并巴、蜀,向东割取肥沃的地盘,向北占领要害的郡邑。诸侯恐慌害怕,开会结盟,谋求削弱秦国的办法。不吝惜奇珍贵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致天下的优秀人才,订立合纵盟约,结成一体。在这个时候,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这四位封君,都见事明,有智谋,心地诚而讲信义,待人很宽厚,对贤能之士很敬重,(他们)以合纵之约击破秦的连横之策,将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的部队结成联军。在这时,六国士人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等人为他们出谋划策,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等人(为各国)沟通意见,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等人统率他们的军队。他们曾经以十倍于秦的土地,上百万的军队,开往函谷关去攻打秦国。秦人大开关门引敌深入,九国的军队(却)迟疑起来,不敢入关。秦人没有丢失一支箭那样的消耗,天下的诸侯(却)已陷入狼狈不堪的境地了。这样一来,纵约解散了,各诸侯国争着割地来贿赂秦国。秦有富余的力量利用对方弱点来制服他们,追赶(九国的)败兵,百万败兵横尸道路,血流(成河),大盾牌也漂浮得起。(秦人)凭借这有利的形势,割取天下的土地,(重新)划分山河的区域。强国主动表示屈服,弱国(按时)入秦朝拜。待到孝文王、庄襄王依次继位,他们统治的时间不长,秦国没有什么大事。 
到始皇的时候,他大大地发展了前六代君主的功业,挥舞着长鞭来驾驭全中国,将东周、西周和各诸侯国统统消灭,登上最尊贵的宝座来统治天下,用种种刑具来迫害全国人民,威风震慑四海。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捆着绳子,性命听凭秦的下级官吏处理。于是(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守卫边境,击退匈奴七百多里;胡人(再)不敢到南边来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接着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为的是使百姓变得愚蠢;毁坏著名的城邑,杀掉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去掉刀刃和箭头,用来铸成十二个金人,以便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然后踏上华山修城墙,借用黄河做护城河,上有亿丈高的城墙,下临不可测量的深渊,作为坚固(的防御工事)。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天下已经安定,始皇心里自以为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铜墙铁壁,正是子孙万代的帝王基业。 
始皇去世之后,他的余威(依然)震慑着边远地区。可是,陈涉不过是个破瓮做窗户、草绳做户枢的贫家子弟,是氓、隶一类的人,(后来)做了被迁滴戍边的卒子;才能不如中等人,并没有孔丘、墨翟那样的贤德,也不像陶朱、猗顿那样富有。(他)脐身于戍卒的队伍中,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掉转头来进攻秦国,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回声似的应和他,都带着粮食,影子似地跟着他。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齐起事,消灭了秦的家族。 
可以断言,一统天下的秦王朝并不是弱小得(无力抵抗),雍州的地势,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还是从前那个样子。陈涉的地位并不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国君更尊贵;锄头木棍并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那迁滴戍边的卒子的(作战能力)并不比九国部队更强;(至于)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策略,(陈涉)也比不上九国的武将谋臣。可是条件好者失败而条件差者成功,功业完全相反,为什么呢?假使拿山东诸国跟陈涉比一比长短大小,量一量权势力量,那简直是天渊之别了。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区区之地,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招致八州的列国诸侯来朝拜自己,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然后将天下作为一家私产,用崤山、函谷关作为宫墙;一个戍卒发难就毁掉了天子七庙,皇子皇孙都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原因呢?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7. 高一语文《过秦论》优质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整理的高一语文《过秦论》优质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的 
     1.学习运用历史资料提炼观点的方法。
     2.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排偶句的运用。
     3.认识贾谊对秦代暴政的批判 -- "仁义不施"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而大半篇幅用于叙述秦王朝兴亡的历史过程,实际上是以史实作论据,论证秦的迅速灭亡是由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因此,教学重点应是最后一段。
     史论叙史不同于史传,它是高度概括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主观色彩;本文又是用骈体写的,这种色彩就表现得更为明显,要讲清这一点就很难。此外,还要考虑到本文的背诵量较大,要使学生既能背得顺畅,又不增加他们的负担。
     2.教学方法。
     课文练习只要求背诵最后三段,也是出于不增加学生负担的考虑,但从教学的需要来看,背诵全文是大有好处的。为此,拟采用诵读教法。
     背诵应有严格要求,但个别地方可以放宽。如第2段列出九国的顺序是"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而第5段则是,"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据此可以看出,作者的基本排列方法是以山东六大国置前,三小国置后,至于六大国中孰前孰后并无一定的准则。背诵时就不一定非照原文顺序不可。其次,第2段还列出20个人名,是举例性的,不过是作此随手拈出(例如乐毅是"制兵"的人,而被列入"通意"一类),背诵时不一定一一背出,也不必照原文的顺序。总之,要从总体着眼,只要不违背作者本意,就可以不计较个别字眼,当然,关键的字眼决不容许出现错误,这是背诵长文(千字以上)的原则。
     3.课时安排。
     本文拟用3课时诵读。
     第一课时:简介作者及《过秦论》写作意图,分析全文布局,诵读第1、2两段。
     第二课时:诵读第3、4段。
     第三课时:诵读第5段。
      预习安排 
     1.朗读课文2-3遍,要求字音准确。
     补充注音如下:肴(xiào)函 膏腴(yú) 合从(zòng)(以下"约从""从散"之"从"皆读zòng)翟景之"翟"读zhái(凡姓皆如此读)墨翟之"翟"读dí(名) 召(shào)滑之"滑"、王寥之"寥"皆依今读。
     镞(zú) 笞(chī) 因利乘(chéng) 万乘 (shèng)之势 将(jiàng)数百之众
      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是一篇史论,为什么大半篇幅是叙事?作者这样叙事有什么目的?
     2.文章将秦统一全国的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为什么这样划分?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和《过秦论》写作意图。 
     贾谊的《过秦论》共有上、中、下三篇。我们学的是上篇,文中概括叙述了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了秦始皇的暴政,最后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它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这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到了中篇,作者对这个观点作了分析,并进一步指出秦二世不顾"天下之嗷嗷",继续实行暴政,"重之以无道",然后从正面提出治理天下的原则:"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这是作者为文的本意所在。下篇主要指责秦王朝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
     君主 -- 子婴的过失。
     《过秦论》鲜明地表现了贾谊的政治立场。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洛阳人。18岁时以能读诗书、善属文,为郡人所称誉,廷尉吴公荐于汉文帝,被任为博士。不久,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贬为长沙王太傅。后为梁怀王太傅。32岁时郁郁而死。
     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500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曾多次上疏,批评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论"古"是为了说"今",这是读本文时首先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
      二、粗略分析全文布局。 
     1.先按表达方式将全文分为两部分。
     (一)记叙部分:写秦王朝的兴亡过程(前四段)
     (二)议论部分: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最后一段)
     2.再分析记叙部分的层次,可分两大层。
     (1)兴起的过程(前三段)
     (2)灭亡的过程(第四段)
     可以一边讨论一边板书要点,最后形成下表(表中圆括号的数字表示段落顺序):
     三、诵读第1段。
     在诵读练习中以提问方式明确本段的内容要点:
     ①秦的地理优势;②秦孝公的政治雄心 -- 统一天下;③基本国策(耕战、连衡)及成果。
     史实补充:①"外连衡而斗诸侯" -- 这是跟上文"内立法度......修守战之具"相对应而言,其实这是后来的政策。有些"教参"上甚至把它跟连衡政策的创立人张仪联在一起,这是不正确的,张仪相秦是在秦孝公死后十年,即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年)。由此可见,史论叙史不同于史传,重在"会意"。
     ②"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 《史记?魏世家》:"三十一年(即秦孝公22年,公元前340年),......秦将商君诈我将军公子而袭夺其军,破之。秦用商君,东地至河。""东至河"。即秦得河西之地。这是秦以"诈力"夺取诸侯土地的一个突出的例子。按:这是秦取河西地的开始,秦惠文王八年(前330年),魏又献河西地少梁(今陕西韩城南)。
      三、诵读第2段。 
     提问:本段叙述了哪几位秦国国君时期的事?(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即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惠文王即位是前337年,庄襄王死于前247年,其间长达90年,作者是怎样叙述这90年间的历史的?
     讨论后,归纳如下:
     ①将惠文、武、昭襄三朝87年间的事情集中到一点上来写:秦的领土日益扩大引起诸侯恐惧,以诸侯反衬秦。孝文、庄襄二朝则一笔带过。这是从总体上看。
     ②写秦扩大领土,按南、西、东、北四个方位说,显出其军事力量无比强大;写诸侯,按"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从散约解"的顺序说,并极力渲染其声势,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这是从局部来说的。
     ③统观此段叙史,近乎艺术概括方式,本质是真实的,但客观的历史过程并非如此。
     史实补充:"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 苏秦说六国从亲,约在前334 -- 前332年之间,其时苏秦任从约长,并佩六国相印。"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这是第一次合从。前318年,苏秦再次约从六国共攻秦,楚怀王为从长。至函谷关,秦出兵击六国,六国兵皆引而归(《年表》中作"五国")。这是第二次合从。此外,前298年,魏、齐、韩三国曾联合攻齐。还有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于河外,这已不在上述87年之内了。从上述史实可以看出,所谓"九国之师"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这也说明史论叙史跟史传的不同。
     背诵要求:①可以从"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直接过渡到"尝以十倍之地";②"于是六国之士......制其兵"这一段可略读。
      四、留作业。 
     背诵第1、2段;准备诵读第3、4段。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背诵第1、2段。
     用提问过渡:本文题目是"过秦",这两段说到秦的过错没有?(没有,虽然也表现了秦的"诈力"政策,但在斗争中使用"诈力"是每一方都会有的,只是看谁用得更好。)既然如此,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为下文作铺垫,以统一过程中的强大跟后来的迅速灭亡做对比。)所以,下段就先说秦的过错。
      二、诵读第3段。 
     先默读一遍,说说秦始皇的过错是什么。
     找出写过错的那一层("于是废先王之道......陈利兵而谁何")试用几个字来概括秦始皇的对内政策。(愚民、弱民、以民为敌。)
     划分全段层次并答问:
     ①首句写秦始皇统一全国,只有一个意思,却连用四句来表达,为什么?(这是中国空前的统一,是很了不起的.,值得加以铺排;极言秦王朝的无比强大。)
     ②次写扩大版图,有什么作用?(仍是极言秦王朝的强大。)要求注意"士不敢弯弓而抱怨"一句,是用来烘托秦始皇的威势,可算是虚写。如要实解就会出现矛盾,前218年,张良曾雇力士刺始皇于博浪沙,误中副车。
     ③写秦始皇的对内政策这一层的要害是什么?("不施仁义",为结论张本。)补充解释:"谁""何"都是疑问代词用如动词,由此引申出"呵问他是谁"的意思。
     以上二小层可合并为一层:写秦始皇对内、对外的政策。
     ④末句写始皇的设想,有什么作用?(反衬秦王朝灭亡之迅速。)
     〔说明〕以上内容可以在分层诵读中依次讨论。诵读和讨论是交叉进行的。在全班学生基本成诵之后,再提出下面的问题:
     本段在全文结构中有怎样的作用?(上文写秦日益强大,为统一奠定了基础,本段写统一后的措施说明秦已从攻势转为守势;正因为措施不当,才导致了它的迅速灭亡,所以下段接着写它的灭亡,作者"过秦"之意尽在其中。)
      三、诵读第4段。 
     默读一遍后概括本段大意:陈涉起义,天下云集响应,并起亡秦。
     提问:开头写始皇余威,有什么作用?(暗示民心不服,人人自危。)作者写陈涉起义的一段话中,要害是哪一句?("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这说明了什么?(全国人民不满秦王朝的统治。)它为下文哪一句作铺垫?("仁义不施"。)
     再问"将数百之众"跟上文哪一句相照应?("百万之师" -- 秦人能打败九国"百万之师",而不敌陈涉"数百之众",可以发人深思。)"斩木为兵"跟上文哪一句相照应?("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这说明了什么?("收兵"不足以遏止人民的反抗。)
     在学生基本成诵后,还可以问:你怎样看待贾谊对陈涉的评价?
     教师小结时主要谈两点:①贾谊是对陈涉起义作出高度评价的第一人;②阶级的偏见也是有的。
      四、留作业。 
     1.背诵第3、4段,准备诵读第5段。
     2.下面两段话均摘自《过秦论(中)》,只要求看懂大意。读后就以下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
     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应当怎样解释?
     ②作者是怎样分析陈涉起义的?
     引文(一):"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志,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
     引文(二):"二世......重之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宫,繁刑严珠,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纪,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君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藉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背诵课文第3、4段。
     2.答问:读过引文(二)后,再看课文第4段中关于陈涉的叙述,你认为"瓮牖绳枢之子......倔起阡陌之中"这段话的总体意思是什么?(他不凭借高贵的地位和杰出的才能,却很有号召力,就是因为他的奋起反抗符合人民大众的心愿,但"才能不及中人"这句话却带有明显的贬意。)从全段来看,其内容可用引文(二)中哪些字眼来概括?("民危""易动" -- 这就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而"民危""易动",正是暴政所造成的结果。由此自然转入议论。)
      二、诵读第5段。 
     补充注释:
     ①"且夫天下非同小弱也" -- 意谓秦有天下,非同地方性政权,其力量是不小的。
     ②"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 -- 雍州的地势、肴函的险固,还是原来那个样子,意谓秦地的优越地形并未发生变化。
     ③棘 -- 课本注,"棘"通"戟"。此与上文"斩木为兵"矛盾。按:"棘矜"应合解,即伐棘为矜,矜仗也。"鉏耰"又作:"耰鉏",是一种农具,类似今之长柄大锄。这样解释,正好跟下文"钩戟长铩"对应成文。
     ④同年而语 -- 又可以写作"同日而语",相提并论之意。
     ⑤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 -- 这句说的是秦统一全国以前的事。万乘,战国时的大国也称"万乘"。同列,秦与山东各国皆诸侯,故称"同列""序""朝"为互文。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时秦很强大,所以八州诸侯都来朝拜它。按:从秦孝公到秦统一全国之前,共有140年,所以下文接着说"百有余年矣"。至"以六合为家,肴函为宫",才说到秦统一天下。
     ⑥攻守之势 -- "攻",指统一六国以前;"守",指统一六国之后。
     划分层次:第一层(开头至"则不可同年而语矣")对比论述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的力量。开头指出秦王朝的优势仍然存在,这是对比论述的前提。对比则表明陈涉的地位和农民军的武器及素质远不如九国之君及其部队。要害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这八字,是为全文的结句设伏的。第二层("然秦以区区之地"至结句)照应全篇,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下四句照应第1、2段,"然后"二句照应第3段,"一夫"三句照应第4段。"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为全文中心论点。
     诵读诣导:本段是全文的重心,句句都是说秦之过,一定要读得有气势,表达出作者"过秦"的深意。
     ①且夫 -- 推进一层,领起议论的口气。
     ②以下连用六个"也",用极其肯定的语气读。
     ③排比句中的重音是:"非属(于)""非銡(于)""非抗(于)"和"非及"。("非及"后其实也可加"于")。
     ④"向时之士也"后作一顿,为下句转折畜势。
     ⑤"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 "也"后有较长停顿。如去掉"也字",再增"何也"一句,答案即是全文结句,可见作者有意为下文蓄势,所以述而不问。
     ⑥"试使"三句,重复上文之意,换假设口气,再作一鉏。
     ⑦"然秦"三句作低回之势,以下节节升高,至"为天下笑者"达于顶峰,稍作一顿,再逼出"何也"一句。
     ⑧"仁义不施"是一篇纲领,用深责语气读;"攻守之势异"用解释语气读,寓"不知天下之势"之意。
     以上内容都穿插在诵读过程中说明。
      三、总结全文。 
     1.归纳全文中心。
     让学生答课文后练习第一题。答案:第二种。
     注:人教社教参认为答案是第一种,误。理由参见前面的引文(一)。要尊重作者原意。
     再问学生: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借古喻今,劝谏西汉统治者实行仁政以安民。)试从前面的引文(二)中找出一句话来说明。("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
     2.分析本文论证方法。
     ①以史实为论据。
     问:本文前三段纯属叙史,这跟作者要论证的观点有什么关系?(秦统一全国前对诸侯处于攻势,统一后对全国人民处于守势,是为了说明"攻守之势异"这一点的。)秦王朝在这不同的两个时期内所采取的政策有区别吗?(处于攻势时期采用的是诈力政策,处于守势时期采用的是压迫人民的政策,二者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试用引文(一)中的话来说明。("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其道不易,其政不改"包含了怎样的意思?(仁义不施。)
     板书:用史实作论据。
     ②对比论证。
     问:第5段以九国之师跟陈涉做对比,有什么作用?(九国之师拥有大批谋士、精良武器和训练有素的士兵无法战胜秦国,而一群斩木为兵的农民军却战胜了秦国,这说明秦的暴虐无道已使它失去天下之民。)试用引文(二)中的话来说明。("民危" -- 陈涉的"星星之火"点燃了燎原烈焰)。
     问:本文还有哪些对比?(秦人"开关延敌"与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的对比;"会盟而谋弱秦"与"争割地而赂秦"的对比;"序八州而朝同列"与"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的对比。)指出:这些对比跟论证只有间接的关系。
     板书:对比论证。
     3.语言特色。
     先让学生举出若干对偶句和排比句,再举出若干散句,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
     归纳:骈散结合,读起来声调铿锵,而又不觉呆板。
      四、做课文后练第三、四题。 
     附答案如下:(个别题答案与教参不同)
     第三题
     1.AC
     2.AD
     3.四"利"字均有细微差别:A.利益,与"害"相对。B.锋利。C.顺利。D.有利条件。
     4.BC
     第四题
     1.席(名词作状语)卷天下,囊(名词作状语)括天下(注:
     人教社"教参"以此二字在文言文中作动词用,误。)
     2.争(动词作状语)割地面赂秦。
     3.会盟而谋弱(形容词用如动词)秦
     4.弱(形容词定语)国入朝。

高一语文《过秦论》优质教案

8. 《过秦论》高一语文教案

    一、知识要点 
     1.贾谊(公元前200年-前168年),西汉洛阳人。年轻时就极负才名,深得文帝赏识。年仅20岁,就被召为博士,一年后,又升为太中大夫。贾谊学识渊博,有卓越的政治才能,曾针对时弊提出一套改革政治和法律的主张,却因此遭贵族和大臣们的嫉恨。他们在文帝面前毁谤贾谊,文帝逐渐疏远他,把他贬为长沙王太傅。后又念及其才,召回京都,拜为梁怀王太傅。此间,他又多次上疏,对抵御匈奴,发展农业生产,削弱诸侯王的势力,提出过很有见地的意见。公元前169年,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自伤未尽太傅之责,更愁怀才不遇,"常哭泣,后岁余,亦死"。年仅33岁,所著文章,刘向编为《新书》。
     2.本文是史论。古人权衡时事,多以史为鉴。彰往察来,发人深省。所以唐太宗说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贾谊生活的时代,是汉王朝刚刚建立不久。经过秦末农民大起义和长达5年之久的楚汉之争,连年战乱,使社会生产力受到极大的破坏。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极需要发展生产力,使广大人民得以休养生息。贾谊针对这种社会现实,作《过秦论》,"过秦"意即责秦之过,批评秦始皇施行暴政,从而达到讽喻汉文帝推行仁政的目的。
     3.本文选自《新书》,个别字句从《史记》和萧统《文选》。《新书》是贾谊所著的一部政论著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全文引用了这篇文章,可见本文的重要;《文选》是一部文学总集,选入此文,正表明它的文学价值也是很高的。
     4.本文叙事极力铺张渲染,气势磅礴,要认真欣赏文章的文采,学习综合运用排比、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的经验。本文结构上最大的特色是对比鲜明。
     5.学习本文要注意的常用词有:厚、通、制、兵、余、亡、北、金、信、利、家、势。
      二.能力训练 
     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B.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
     C.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D.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2.红色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宽厚而爱人
     B.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C.蒙故业,因遗策。/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D.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3.红色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B.而迁徙之徒也。
     C.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D.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4.与"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的"兵"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兵不血刃短兵相接
     B.兵凶战危兵连祸接
     C.兵精粮足兵临城下
     D.兵不厌诈兵贵神速
     5.红色词与"外连衡而斗诸侯"的"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B.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C.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
     D.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6.不含名词作状语的一项是:
     A.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B.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C.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7.红色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B.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C.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D.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
     8."序八州而朝同列"的意思是:
     A.秦国跻身于诸侯之列,终于一统天下。
     B.秦国统一天下使诸侯都来朝见。
     C.诸侯与秦国地位相当,然而终被秦国消灭。
     D.诸侯与秦国实力悬殊,终被消灭。
     9.文中关于陈涉的论述,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说陈涉处处不如九国,显然是对陈涉抱有成见,是应该批判的。
     B.作者说陈涉处处不如九国,说明作者鄙视农民起义领袖,正反映作者的'阶级局限性。
     C.表面上看,作者似乎在贬低陈涉,他的意思却是要说明陈涉与九国相比,虽地位卑微却起了扭转乾坤的作用,反映了作者立论的客观性。
     D.表面上看,作者用对比的手法贬低陈涉,他的意图却是要说明陈涉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反映了作者历史观的进步性。
     阅读《过秦论》中篇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四海养。天下之士斐然向风,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秦虽并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异也,借使秦王论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犹未有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颈而观其亡。
     10.红色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并海内,兼诸侯/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B.不信功臣,不亲士民/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C.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废王道而立私爱
     D.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孝公既没
     11.解释句中的词语:
     ①强凌弱,众暴寡。 暴:
     ②焚文书而酷刑法。 酷:
     ③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易:
     ④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建:
     12."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的意思是:
      《过秦论》知识要点及能力训练-教学教案 ,
     A.先推行欺诈暴力取得天下,然后推行仁义,这说明取得天下必须从暴力开始。
     B.先推行欺诈暴力取得天下,然后推行仁义,用暴力的办法来统治天下。
     C.把欺诈暴力放在前面,把仁义道德看得不那么重要,用暴力的办法来统治天下。
     D.把欺诈暴力放在前面,把仁义道德看得不那么重要,这说明取得天下必须从暴力开始。
     答案:
     1.D2.D3.A4.A5.D
     6.A7.B8.B9.C10.D
     11.①欺凌,损害。②使……残酷。③改变④建立
     12.C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