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的历史沿革

2024-05-17 17:50

1. 巴彦淖尔的历史沿革

 夏商西周至春秋,鬼方、猃狁等民族游牧于此。战国时,赵国云中郡管辖达到阴山南,林胡、楼烦等民族游牧于阴山北。秦时,秦九原郡范围达到阴山南,匈奴民族活动在阴山以北地区。西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设五原、朔方二郡。朔方郡领县十(朔方、广牧、沃野、临河、临戎、三封、窳浑、呼遒、渠搜、大城、修都),其中临河县、沃野县在今临河区境内,临戎、三封、窳浑县在今磴口县境内。汉武帝下诏募民屯边,始有一定规模的从事耕种的农业。元始二年(2年)朔方郡有户34338户,人口136628人。五原郡领县十六(九原、临戎、河阴、曼柏、武都、南舆、固阳、西安阳、河目、宜梁、成宜、广牧),其中河目、西安阳、宜梁、成宜等县在今乌拉特前旗境内;广牧县在今五原县境内。东汉初匈奴南单于分部众屯此,东汉末年朔方郡、五原郡废。东汉末至十六国,南匈奴等民族游牧于此。北魏,怀朔、沃野二镇在境内有建制。唐,初属丰州辖境,后为中、西受降城境域。  宋、辽、金、夏,巴彦淖尔地区东境迭次属辽、金国,西境为西夏国属地。元,阴山南属大同路云内州,阴山北属德宁路,统归中书省直辖。今磴口县则属甘肃行省宁夏路。明初分属山西东胜卫和陕西宁夏卫辖境,未几,皆入于北元(后曾多次易手)。清,后套地区属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鄂尔多斯左翼后旗、右翼后旗地。顺治五年(1648年)设置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今乌加河以北以东)。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设五原厅。  中华民国元年五原厅改县。1914年设绥远特别行政区,当时境内设有五原县、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和乌拉特后旗。民国14年(1925年)设置临河、大佘太设治局。1927年设置磴口县。1928年绥远特别行政区改设为绥远省,当时境内设有五原县、大佘太设治局(1931年7月更名安北设治局)、临河设治局(1929年10月临河改县)、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和乌拉特后旗。1942年绥远省在后套实行新县制,增设米仓县、狼山县、晏江县和陕坝市镇筹备处。时境内设有五原县、临河县、安北县、米仓县、狼山县、晏江县、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和陕坝镇筹备处。  1949年,绥远和平解放。1950年3月成立绥远省陕坝专员公署,辖五原、临河、安北、狼山、米仓(1953年9月撤,改设杭锦后旗)、晏江县(1953年10月撤,改设为达拉特后旗)及陕坝镇。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时属乌兰察布盟。1952年10月,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合并,改设为乌拉特中后联合旗。1954年绥远省撤销,绥远省陕坝专员公署改设为内蒙古自治区河套行政区。河套行政区人民政府设在陕坝镇,辖五原县、临河县、安北县(1958年4月撤,划入乌拉特前旗)、狼山县(1958年4月撤,划入杭锦后旗)、达拉特后旗(1958年4月撤,划入五原县)、杭锦后旗、陕坝镇(县级,1958年4月撤,划入杭锦后旗)。1956年,甘肃省所辖巴音浩特蒙古自治州和额济纳自治州划回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巴彦淖尔盟,盟政府驻巴彦浩特市,辖阿拉善旗、额济纳旗、磴口县和巴彦浩特市。1958年,河套行政区、巴彦淖尔盟合并,成立新的巴彦淖尔盟。巴彦淖尔盟行政公署迁至磴口县巴彦高勒镇,辖阿拉善旗(1961年撤,分设为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杭锦后旗、乌拉特前旗(1958年由乌兰察布盟划归,1960年7月~1963年12月间隶属于包头市)、乌拉特中后联合旗(1958年由乌兰察布盟划归)、五原县、临河县、磴口县(1960年7月~1964年7月间为巴彦高勒市)、乌达市(1961年7月设)。1969年7月,将阿拉善左旗划出归宁夏回族自治区,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划出归甘肃省。1970年巴彦淖尔盟革命委员会由磴口县巴彦高勒镇迁临河,10月设置潮格旗,时巴彦淖尔盟辖杭锦后旗、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后联合旗、潮格旗、五原县、临河县、磴口县、乌达市(1975年8月划出)。1982年乌拉特中后联合旗、潮格旗分别更名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1984年12月,临河县改设为临河市(县级)。2003年12月1日,国务院批准撤消巴彦淖尔盟和县级临河市,设立巴彦淖尔市和临河区。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驻临河区,巴彦淖尔市辖杭锦后旗、乌拉特后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前旗、五原县、磴口县和临河区。 2004年国家批准改原巴彦淖尔盟为巴彦淖尔市。

巴彦淖尔的历史沿革

2. 说一下巴彦淖尔的历史

 
  巴彦淖尔,蒙古语意思是“富饶的湖泊”。
  位于举世闻名的河套平原和乌拉特草原上,被誉为“塞上江南,黄河明珠,北方新城,西部热土”。
  在远古时期,这里曾是一片汪洋。
  历经多次复杂的地质构造运动和海陆变迁,最终形成了北部高原,中部山地、丘陵,南部平原的地形地貌。
   
  巴彦淖尔历史悠久。
  原始社
  会时期,巴彦淖尔境内就有人类活动。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36郡,巴彦淖尔属九原郡。
  汉武帝时期,改九原郡为五原郡,并进行了大规模的移民开发和水利建设。
  此时,巴彦淖尔大地已是阡陌纵横,鸡犬之声相闻。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巴彦淖尔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建设了美丽富饶的巴彦淖尔,共同创造了河套文明。
  现在的巴彦淖尔,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一个新兴城市,东接包头市,西邻阿拉善盟,南隔黄河与鄂尔多斯市相望,北与蒙古国接壤。
  总面积6.44万平方公里,人口176万,聚居着蒙、汉、回、满、鄂温克等20多个民族,2004年国家批准撤原巴彦淖尔盟设巴彦淖尔市,现辖一区二县四旗,市 *** 设在临河。
  巴彦淖尔市地处以京津为龙头的“呼(市)-包(头)-银(川)-兰(州)-青(海)”经济带上,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
  北与蒙古国有369公里长的边境线,是自治区向北开放的前沿阵地。
  这里交通便利,通讯便捷。
  包兰铁路和110国道横贯东西,丹拉(丹东- *** )高速公路穿市而过。
  临哈(临河-哈蜜)铁路与临策(临河-策克)铁路正在规划建设中。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对外开放有了新的突破,招商引资成果丰硕,经济建设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态势。
  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89.5亿元,增长21.5%;财政收入达到15.6亿元,增长4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6910元和3518元,增长13.1%和16.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7.7亿元,增长45.5%;全市工业增加值实现40.8亿元,增长37.6%。
  巴彦淖尔是一方富饶的热土,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丰富。
  阴山山脉从巴彦淖尔腹部呈东西走向穿过,北部为乌拉特草原,是富饶的天然牧场。
  国家一类陆路口岸,甘其毛道口岸位于乌拉特草原的乌中旗境内,是连接蒙古国、俄罗斯、独联体等国家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
  草原上盛产牛、马、驼、羊,其中二狼山白绒山羊和戈壁红驼、白驼,是国内外少有的珍奇畜种。
  阴山南部的河套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素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美称,现有耕地1000多万亩,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溉区。
  日照时间充足,昼夜温差大,农牧产品资源丰富,盛产独具特色的河套优质小麦、葵花、河套蜜瓜、苹果梨、番茄、枸杞、黑瓜籽等名优产品,是全国著名的绿色产品和商品粮生产基地。
  巴彦淖尔市境内地貌神奇,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全市境内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68种,铜、锌、硫铁等矿产储量在自治区乃至全国都名列前茅。
  狼山—渣尔泰山多金属成矿带全国著名,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是矿山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巴彦淖尔市水资源富足。
  黄河流经我市345公里,黄河水年均过境流量316亿m3,年引黄河水量在50亿m3左右,地下水开采量达18亿m3。
  丰富的水资源不仅是农牧业生产的命脉,而且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前提条件。
  巴彦淖尔市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从秦汉开始就是著名的古战场、农垦区、游牧区及民族聚居区。
  悠久的文化和特定的地域,造就了巴彦淖尔特有的历史古迹,孕育了灿烂的河套文化和多彩的草原文明。
  乌拉特草原埋藏着古生物的遗骸——恐龙化石。
  在一亿两千万年前后的晚白垩纪时代,这里曾是恐龙的家园,在乌拉特中旗巴音满都呼恐龙化石区,中国考古人员与加拿大、比利时等国考古队进行过三次发掘考察,获得了大量古生物资料。
  其中,发掘到的原角恐龙、甲龙和鸭嘴恐龙属世界稀有。
  还有乌龟、禽鸟及爬行动物、野生植物化石,对研究地质演变和生态发展变迁及物种更迭进化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阴山山脉横跨东西340公里的山地和草原石壁上,镌凿着数以万计的古代岩画,以其形象的艺术形式记录着人类历史。
  北魏郦道元是世界上最早记录岩画于史籍的第一人,在他记述中所描述的“鹿马之迹”正是阴山岩画。
  阴山岩画以其数量多、分布广、内容丰富,堪称中华民族古代艺术的瑰宝。
  巴彦淖尔市地处祖国北部边陲,是古长城文化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早在战国时期,长城就延伸到了这里。
  《史记·匈奴传》记载:“赵武灵王迹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
  ”如今在乌拉山南麓发现的长城遗迹就是战国时期赵武灵王27年所建的赵长城,是迄今发现最早的长城遗迹。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为御外侵兴筑万里长城,阴山北坡之上的长城遗迹就是秦将蒙恬所建,在巴彦淖尔市境内长300多公里,由石块垒砌,是现存长城中保存最完好的。
  乌拉特草原上南北并行东西延伸的长城遗迹,是汉武帝时期抵御外侵修筑的边防线,是当时汉王朝最北防线。
  巴彦淖尔市辽阔的土地上,至今还保留着数十座不同历史时期的古城址,它们形式、布局、规模、建筑方式各异,分布于各个地区。
  高阙塞:战国时赵武灵王修建,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关塞之一,是长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秦九原郡址:河套地区最早的郡治。
  汉武帝时期,改九原郡为五原郡,其下设有十六县,本境内就有四县。
  此外,较著名的还有鸡鹿塞、光禄塞等。
  巴彦淖尔市有极具考古价值的恐龙化石、阴山岩画,有尘封久远的秦汉长城遗址、古城址,还有大量的古墓群,以及代表佛教文化的古代庙宇。
  阿贵庙是内蒙古地区藏传佛教唯一的红教建筑。
  在巴彦淖尔市现有的600多件文物中,从最原始的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到青铜器和铁器,从早期的手制彩陶到精制发达的瓷器均有发现,其中还有国家一级文物精品。
  这些民族文物的保留与发现,更进一步展现了北方草原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
  纵观河套文明孕育和发展的过程,河套文化的发展历史是中华文明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巴彦淖尔的文明进程与中华文明共生共荣。
   

3.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的介绍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一个新兴城市,位于举世闻名的河套平原和乌拉特草原上,东接包头市,西邻阿拉善盟,南隔黄河与鄂尔多斯市相望,北与蒙古国接壤,是中国恐龙的故乡,被誉为“塞上江南,黄河明珠,北方新城,西部热土”。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的介绍

4. 呼伦贝尔的历史沿革

在远古时期,古人类——扎赉诺尔人就在呼伦湖一带繁衍生息,创造了呼伦贝尔的原始文化。 公元前209年,匈奴族征服东胡族,统一了北方草原,呼伦贝尔地区属其三部领地之一的左贤王庭辖地。公元一世纪,活动在鄂伦春旗一带的拓跋鲜卑族“南迁大泽”(即呼伦湖),取代了匈奴的统治,建立了鲜卑部落联盟。由此入主中原,建立了北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在鲜卑人的余部室韦部落和回纥、突厥、黠戛斯以及辽代的契丹、金代的女真族相继征战和统治呼伦贝尔之时,蒙古诸部在呼伦贝尔悄然兴起。公元八世纪,生活在额尔古东岸的成吉思汗的先祖蒙兀室韦部迁移至斡难河、克鲁伦河、土拉河的发源地肯特山区。12世纪,当成吉思汗登上政治舞台统一蒙古草原时,又返回呼伦贝尔,在这里进行了几次大的决定性战役,消灭了政敌,打破了长期几个大部落势力均衡的局面,最后统一了蒙古高原。从此,北方草原上形成了一个具有语言、地域和文化共同性、在经济生活中有许多共同特点的民族——蒙古族。蒙古帝国建立后,实行“领户分封制”。1214年,成吉思汗将呼伦贝尔草原的大部分地区分封给他的大弟拙赤·哈撒尔(额尔古纳市黑山头古城便是他的故都),其余部分分封给他的二弟合赤温·额勒赤及外戚德薛禅家族,岭东地区分封给他的幼弟帖木歌·斡赤斤。元朝建立后,创立行省制。1288年,诸王封地纳入行省,岭西地区划入岭北行省和林路管辖,岭东划入中书省泰宁路和辽阳行省山北辽东路管辖。元亡后,成吉思汗的子孙们退守蒙古草原,先后游牧于呼伦贝尔草原的是元顺帝的后裔和成吉思汗大弟后裔,直至归附后金。清朝建立后归黑龙江将军节制。由鄂温克、达斡尔、巴尔虎蒙古、鄂伦春人组成的布特哈八旗兵、索伦八旗兵和巴尔虎八旗兵,勇猛善战,镇守着边疆,为防御沙俄入侵,保障驿站畅通,维护边疆安宁做出了贡献。 岭西地区曾于1912-1920年实行地方自治,脱离黑龙江省。1920年后重归黑龙江将军节制,仍设副都统衙门,同时设善后督办兼交涉员公署,并设呼伦、胪滨、室韦、奇乾县,形成旗、县并存和分治的局面。岭东地区也保留西布特哈总管公署,同时设雅鲁县,布西县,直属黑龙江省。东北沦陷时期,岭东为兴安东省,岭西为兴安北省,均直辖于伪满洲国。1945年8月日本投降,10月岭西地区建立呼伦贝尔自治省政府,1946年10月改称呼伦贝尔自治政府。1948年1月1日改称呼伦贝尔盟,归属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于1945年10月在岭东地区建立纳文慕仁省,1946年6月改称纳文慕仁盟,受中共领导的兴安省政府领导,1947年5月归属内蒙古自治政府领导。1949年4月,呼伦贝尔盟和纳文慕仁盟合并,称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简称呼纳盟。 1953年4月1日,成立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行政公署,简称东部行署,署址设在乌兰浩特。同时撤销原哲里木、兴安、呼纳三个盟的建制,其中原呼纳盟的海拉尔、满洲里、乌兰浩特变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直辖市,其工作委托东部行署代管。1954年4月30日,撤销东部区行政公署,将原兴安盟和呼纳盟所辖地区合并,改称呼伦贝尔盟,成立呼伦贝尔盟人民政府,作为一级政权,直属内蒙古自治区领导。盟政府设在海拉尔市。1957年2月21日,呼伦贝尔盟人民政府改称呼伦贝尔盟人民委员会。1958年6月1日,撤销呼伦贝尔盟人民委员会,改为内蒙古自治区的派出机构,设行政公署于海拉尔市,改称呼伦贝尔盟行政公署。1967年12月20日,建呼伦贝尔盟革命委员会,为临时权力机构,行使原呼盟行政公署职权。1969年8月1日,呼盟大部分地域划归黑龙江省管辖,一部分(原兴安盟的大部分)划归吉林省管辖。1979年7月,恢复1969年前的区划,呼盟重新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1980年7月,恢复兴安盟建制,呼盟恢复1954年4月前的区划。2001年10月10日,撤销呼伦贝尔盟设立地级呼伦贝尔市;撤销海拉尔市设立海拉尔区。呼伦贝尔市辖原呼伦贝尔盟的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族、鄂温克族自治旗、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和新设立的海拉尔区;代自治区人民政府管辖满洲里市、牙克石市、扎兰屯市、额尔古纳市和根河市。 2013年3月6日,满洲里市扎赉诺尔矿区以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备案,由满洲里市代管。

5. 呼伦贝尔盟的历史沿革

呼伦贝尔盟以呼伦、贝尔两湖名称合并命名。其所辖区域西部,中华民国前期为黑龙江省下设之呼伦道;东部属黑龙江省龙江道。东北沦陷时期,被划为兴安北省和兴安东省。1947年5月,并入新成立的内蒙古自治区。1949年设立呼纳盟,隶属内蒙古自治区管辖。1954年5月,由呼纳盟和兴安盟合并设立呼伦贝尔盟,共辖3市、13旗、1县,盟人民政府驻海拉尔市。1958年6月,改为盟公署,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的派出机关。1967年12月,盟公署被盟革命委员会所取代。1969年7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内蒙古自治区所属的呼伦贝尔盟(突泉县、科尔沁右翼中旗除外)划归黑龙江省管辖,共2市、12县,即:海拉尔市、满洲里市、扎赉特旗、阿荣旗、布特哈旗、喜桂图旗、陈巴尔虎旗、额尔古纳左旗、额尔古纳右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鄂温克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1970年4月,将鄂伦春自治旗和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划归大兴安岭地区管辖。1979年5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恢复内蒙古自治区1969年7月的原行政区划,将呼伦贝尔盟及大兴安岭地区的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从7月1日起正式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80年7月,恢复兴安盟建制,呼盟恢复1954年4月前的区划。

呼伦贝尔盟的历史沿革

6. 巴彦淖尔的行政区划

 在巴彦淖尔市,陆上交通主要分为公路和铁路两种。公路“十五”期间,巴彦淖尔市交通工作紧紧抓住国家加快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倾斜和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发展、廉政为主题,以“快、优、高、廉”为目标,稳步扩大投资规模,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规范交通市场秩序,深化交通体制改革,加强行业管理,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和精神文明建设,交通事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十五”期间,巴彦淖尔市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68.66亿元,其中国家、自治区项目完成49.46亿元,市内项目完成19.2亿元,交通固定资产投资比“九五”期间增长6.2倍。高速公路从无到有,等级公路增量升级。目前,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8894公里(含村道等级路),比“九五”末增加1899公里,增长27%。公里密度百平方公里达13.8公里,位居自治区领先水平。“十五”期间,巴彦淖尔市农村牧区公路建设步伐加快。市交通局在市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努力实现交通建设的“两个转变”,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公路建设。到2005年底,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4629公里,占全市公路总里程的53%。其中,村道等级公路3212公里,市内乡镇(苏木)通公路率达100%,通油路率达82.3%。特别是2005年,随着哈磴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巴彦淖尔市的交通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2008年,巴彦淖尔市交通局广开渠道,多方筹资,不断加大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全市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68亿元,其中重点项目19.66亿元,市内项目4.01亿元。总投资11220万元的海五线三级公路改建为二级公路工程,经过6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于2008年9月建成通车。此外,通过群众投工投劳、招商引资等多渠道融资方式,建设通乡油路5条141公里,全市通乡通村公路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与此同时,新建客运站场15个,完成交通客运站场建设投资512万元。全市全年完成客运周转量198092万人/公里,是上年同期的113.7%;完成货运周转量437114万吨/公里,是上年同期的153%。在公路养护方面,加大科技投入,“桥梁防腐养护维修技术”和“盐渍土地区高等级公路路面裂缝修补”两项试验全部完成;继续深入持久地开展“两改两加强”活动,抓好公路早期预防性养护,消灭差等路,减少次等路,提升好路率,全市公路养护管理水平稳步提高,公路平均好路率达81.8%。“十一五”仍是巴彦淖尔市公路交通持续快速发展时期。为基本适应该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2010年,全市公路交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丹东至拉萨国道主干线临河过境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省道212线海流图至甘其毛道口岸一级公路半幅和省道312线临河至哈密高速公路半幅建成,省道215线乌拉山至靖边二级公路与省道213线杭锦后旗陕坝镇至乌拉特后旗赛乌素镇一级公路,以及固阳至察素沟一级公路、赛乌素至巴格毛道口岸二级公路建成或开工建设,以国省干线和运输动脉为重点,提高高等级公路比重,提高农村公路等级,提高路网密度和通达深度,打通断头路,打通区域通道、资源通道、山区对外通道,完善巴彦淖尔“六横三纵、十三出口”公路主骨架。重点实施“四个横线项目”、“五个纵线项目”以及“一枢纽、一航道”。形成巴彦淖尔市同东北、华北、西北经济区的交通运输快速通道,实现主干线高速化,国省道高等级化,县乡道黑色化,通村路网络化的目标。基本满足巴彦淖尔生产力布局、城镇发展格局、国边防建设和居民出行的需求,形成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其他运输方式相协调的全市公路网系统,更好地适应巴彦淖尔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到“十一五”末,全市等级公路增加4183公里,使公路总里程达到1307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371公里,一级公路达到695公里,二级公路达到855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占到总里程的14%以上;高级、次高级路面达到9149公里,占到总里程的70%;乡镇(苏木)全部通油路,行政村(嘎查)通公路,公路密度百平方公里达到20.3公里,比“十五”增长6.5公里,为全区最高水平。道路客运实现临河到首府及首都班车豪华化,到旗县班车高档化。货物运输向物流化、专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铁路巴彦淖尔市位于连接东北、华北与西部的中心节点处,而且是处于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金三角及乌海—银川经济区—蒙古国资源富集区所构成的大金三角的交通运输核心部位。构建一个规模化的铁路网有助于巴彦淖尔市尽快融入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循环圈,与周边地区形成优势互补、形成产业相关的城市经济带,也有助于承接产业转移,全面提升产业分工地位,进一步增强巴彦淖尔市在西部经济圈中的影响力和辐射力。随着巴彦淖尔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通过加快铁路建设这一举措,将巴彦淖尔市建成西部重要的现代化物流中心的目标也日渐清晰。依据巴彦淖尔市铁路发展基本思路和目标,铁路网布局的总体框架是:在2020年以前,分期建成联系自治区西部地区和东部、南部地区的对外运输通道,在市内最终形成“两纵三横”的铁路网骨架和连接相关工业园区及经济据点的铁路专用线。“两纵”即建设两条连接蒙古国的南北走向的联疆通道,分别是甘其毛道口岸至包头(或西小召)经乌拉特前旗到杭锦旗塔然高勒煤田,巴格毛都口岸至青山镇经临策铁路至临河到东乌线巴音淖尔。“三横”分别是东西走向的包兰铁路、临策铁路以及连接各工业园区的青山至金泉工业园区到包头万水泉铁路。“两纵三横”铁路网络贯通巴彦淖尔市沙海煤化工有色工业基地、临河工业园区、乌拉特五金冶化工业基地、甘其毛道及金泉煤化工有色工业基地等主要工业园区,可充分发挥巴彦淖尔市及周边地区、蒙古国有色金属、煤等矿产资源和能源优势,在铁路沿线形成有色金属加工冶炼和重化工产业密集带,构筑优势产业集群,加快“3211”工程实施步伐,最终形成一条铁路沿线的产业密集带。 巴彦淖尔市的农畜产品、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将这一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需要长距离、大能力、低成本的铁路来运输,但是长期以来巴彦淖尔市铁路运输十分紧张,铁路交通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很不适应,“一车难求”就是对这一现状最好的描述。而巴彦淖尔市所实施的铁路网规划建设,即可大大缓解铁路运输对巴彦淖尔市经济快速发展形成的制约“瓶颈”,为巴彦淖尔市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同时,铁路网规划建设对于进一步优化口岸经济,加快西部大开发,实施“南联北开、东引西进”战略,促进巴彦淖尔市与周边地区、蒙古国的经贸往来,繁荣边疆地区经济具有重大意义。“十一五”期间,巴彦淖尔市铁路网中长期建设规划的总体思路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畅通的铁路交通体系和向北开放的重要基地,打通华北沟通大西北的交通枢纽为目标,以建设铁路东西大通道、南北大通道、口岸通道、煤运通道和即有线电气化扩能改造为重点,全面实施“1223”发展战略,即“建成一个铁路枢纽站,建设两个铁路物流基地,构筑两纵三横的铁路网络”,将临河站建成中国及自治区西部重要的铁路枢纽站,进一步增强巴彦淖尔市在西部经济圈中的辐射能力,以铁路建设大发展促进经济大发展。今天,美丽富饶的巴彦淖尔迎来了全新发展机遇期,社会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经济呈现出跨越式发展态势。临策铁路会成为一座沟通南北的桥梁,为社会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2009年,科技试验示范及推广普及力度进一步加大,引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品种25项,5家企业被列入国家科技创新企业培育试点,建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扎实推进,全年加固和新建中小学校舍47.7万平方米。文体广电事业蓬勃发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得到进一步加强,阴山岩画得到全面保护。成立了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并已初步提出了全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建设改造医疗卫生服务机构17所,城乡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新增中央投资涉及科教文卫等方面的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并顺利进行,为全市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6%。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9.5万人、60.5万人、9.5万人、7.8万人、10.5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参保人数达到40.5万人。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参合人数占常住人口的比重达98.4%。保障性住房全面开工建设,建设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70.3万平方米,解决了1万多户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群众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   200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巴彦淖尔撤盟设市,2004年8月圆满完成设市工作。全市市域总面积6.44万平方公里,辖7个旗县区、45个乡镇(苏木),总人口176万人。建成区面积32.3平方公里。自“撤盟设市”以来,市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力实施“三化互动”战略,把推进城镇化进程作为加快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经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全市城镇建设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3-2007年,全市城镇建设投资累计完成164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23%,年均增长43%,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面貌大为改观,形象和品位进一步提升。2009年市委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一系列政策措施,迎难而上,确定了“保五争六”的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争取中央、自治区新增投资8.7亿元,开展了“项目开工月”、“项目检查落实月”等活动,千方百计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城市供水全市7个旗县区所在地共有水厂8个,综合生产能力10.3万立方米/日,用水普及率96%。临河城区在原供水能力4.4万立方米/日的基础上,2005年,为解决开发区东区供水问题,投资9100万元建成日供水5万立方米二水厂1座,用水普及率达到97%。 污水处理全市污水处理厂只有临河1座,设计处理能力6万立方米/日。截止至2007年,临河热电厂投资9000多万元,建成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规模为4.9万立方米/日,临河城区污水处理率达80 %以上。同时前旗、后旗污水处理厂于2008年已开工,其它旗县做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另外,按照全市水务一体化的总体要求,供水、污水处理企业划归市水务公司统一管理。  集中供热全市7个旗县区积极组织实施城市集中供热,集中供热面积达1400万平方米。其中临河城区集中供热面积638万平方米。临河城区有供热单位90家,较大供热企业6家,供热能力1000万平方米。城区供热专项规划编制也已完成,并确定阳光能源公司实施热电联产热源供热项目。 城市供气利用亚行贷款项目,积极实施长庆—乌海—临河集中供气项目,共投资4.14亿元,主要包括门站、压缩天然气母站、运输站及控制中心,铺设主管道及中低压管道,目前已完成投资1.8亿元,主管道铺设已完毕,临河年内即可实现天然气入户,其它旗县也会陆续完成。 垃圾处理临河投资6200万元完成日处理生活垃圾450吨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98%,其它旗县仍采用简易卫生填埋式垃圾处理。 园林绿化2007年末,全市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3.25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4.4%,建成区绿地率23.14%,其中临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分别为4.45平方米,25.69%、23.9%。 公共交通各旗县区全面开通公交营运线路,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1.44标台。同时大力度开展城镇道路拓宽改造工程,全市人均道路面积达15.42平方米。临河城区先后实施了胜利路、新华街、乌拉特大街、金川大道、解放街、朔方路、五原街等30多条道路及城市出口建设改造工程,埋设了给水、排水、供热、通讯、电力等地下管线,实施了亮化、美化工程,基本形成了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级道路网络框架。 2009年共完成交通建设投资40亿元。其中包括:青山西补隆—乌根高勒一级公路等项目;前旗黄河大桥主体工程;乌拉山--锡尼铁路前期;西小召—金泉、甘泉铁路开工建设;包惠铁路电气化改造;临策铁路建成通车以及巴彦淖尔机场建设。 房地产业2004年以来,全市房地产开发规模达600多万平方米,年均增长32%。临河建成峻峰华庭、金都华庭、美丽园、今日花园、地税小区等一批高档住宅小区,人均居住面积25.6平方米。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