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罗玉凤《求祝福,求鼓励》

2024-05-01 04:15

1. 读罗玉凤《求祝福,求鼓励》

今天早晨我在朋友圈里看了一篇文章,罗玉凤的《求祝福,求鼓励》。只读到第二段我就被吸引住了,认真地看下去。
  
 我被这样一段文字击中了:“  可是每当我把自己这些年走过的路掰开了,揉碎了来想,我的那些决定真的不是因为我受过什么刺激,我只是不认命。我只是想拿到这张绿卡,然后告诉所有人:只要不认命,没有飞不上枝头赛凤凰的麻雀,哪怕最开始低贱到尘埃里。”  
  
 我喜欢读这样的文字,文字中那些真实的细节描述和心理描写,引而不发,却引人入胜。
  
  
 罗玉凤是谁?我对作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说实在的,读到这一段我还没有把“罗玉凤”这个普通的名字跟网红“凤姐”联系在一起。读到最后,我才明白这篇文字的作者就是鼎鼎大名的“凤姐”。
                                          
 这就是媒体和网友口中那个恶俗网红的代表人物“凤姐”?
  
 居然是“凤姐”?
  
  
 为什么不能是“凤姐”?
  
 我不胜唏嘘。
  
 之前在网上看到太多的对“芙蓉姐姐”、“凤姐”口诛笔伐的文字,那样的词汇泼向她们,我有一种本能的同情。那样不堪的谩骂,不知道她们是如何面对的。我对任何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谩骂的看客,不管理由多么正义,我一向是不做置评,默然走开。
  
  
 别人说什么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心是怎样的。在这篇《求祝福、求鼓励》中我看到了一课坦诚的心。
  
 罗玉凤的文字如高晓松所说“朴实白描,哀而不伤”。 我欣赏这样的讲述方式。
  
   “人的美是苦出来的
  此美非彼美
  此苦非彼苦
  过不去的叫苦
  过得去的苦叫美
  遇到苦回转
  是对灵魂的坚持
  是对考验的笃定
  没有经历过苦
  你永远没法美成这样
  只能美成那样
  你只有那种温室之美
  没有那种苦过之后的磅礴大气之美
  这就是灵魂的力量的美!”  
  
 我百度了罗玉凤的诗,她的诗句也不乏动人之处。比如这首:
  
 “  从天空落下的黄沙  
  
   与这个世界无关  
  
   与滚动的人群无关  
  
   清洁工在收拾一个  
  
   从树上掉下的橘子  
  
   无家可归的橘子  
  
   晨光中,一只刺猬招摇过市”  
  
 写出了一个小人物的坚守。
  
 这句诗我很喜欢:“  天空绿了/所有的阳光都很耀眼/一些泥沙心满意足/我永远端坐云端以上  ”。
  
  
 
  
 《回来》里,她说:  “我刚从秋天的树林里回来/手里捧着蘑菇白色的睡眠/一粒粒金色的种子/被我撒向海滩/蓝色的天空/星星有闪亮的双眼/一个个的村庄,轮船/梦一般的飘过/我曾坐在云端/试图把野地覆盖/在月光的照耀下/我将回到故乡/猫头鹰的歌唱/乌云满天/一颗颗的种子在广场上晾晒/今夜/剧场外/风雪中的人准备离开”。  
  
 我认为诗刊的编辑对罗玉凤的诗歌的评价非常中肯。
  
 “  从这些诗歌来看,这绝对不是一个可笑的小丑女人,而且恰好相反,她有思想,有追求,感情细腻而丰富。她的诗歌意象新颖,颇有思想和灵气。也许,长相平凡的她的确是自信多了一点,但这不应该成为被鄙视的理由。虽然脑子里还存着那些关于智力的夸张的言辞,那些关于社会人文类书籍譬如《知音》《故事会》之类的文盲类说辞......但她能吟出如此美好诗句,也确实不易。”
    
  
 
  
 罗玉凤的诗句是我愿意朗诵的。
  
 昨天连岳在他的公众号里发了一篇文章谈到他对“凤姐”等网红的看法。
  
 他讲述了一个温暖的故事。
  
 “  我还记得当年,家族里一位小孩正读高一,班级开文艺晚会,孩子们自己写剧本,排演话剧,其中提到凤姐,我碰巧知道这回事,给他们提了建议:只可善意调侃。孩子们还不知道人生中的悲凉和无奈的成分,恶毒起来很可怕,不要打开这道门!”  
  
 因为这个故事,我对连岳更多了一层欣赏。
  
 恶毒真的是很可怕,它会给人涂上一层凉薄的底色,这恶毒足以摧毁一个人所有的善良。
  
 我非常赞同连岳的态度,以致于我不得不原文照录:
  
  
   “这是个优胜劣汰的世界。当年她的走红,是走“恶之花”的审丑路线。这在传播上,挑逗了人性的残忍,这样一个姑娘,想得太多了,挖苦、讽刺和看笑话的心态,迅速将她的名字传播给大众,并成为“癞蛤蟆”的代表人物。  
  
   我对自由竞争状态下的所有胜利者,保持足够的敬畏。他们现在的所得,是他们努力的结果,或有运气,但他们没有辜负运气。  
  
   好的心态是什么?欣赏胜利者,尤其是你身边的胜利者,尤其超越你的人。有这种心态,你水涨船高,成功者的水位抬升了你,你的家人,你的发小,你的朋友,总会有成功者的。
    
  
   无论哪一种红,不偷不抢不杀,即使是红魔鬼,都值得你研究,在这红后面,一定有你欣赏的地方,一定有你做不到的长处。
    
  
 
  
   祝你早日走红。  
  
   即使没走红,也没关系,心态平和,不嫉不怨,快乐一样多。”  
                                          
 对于所谓的“坏人”,我十岁的女儿有一番深刻的见解。她说:“妈妈,我看了很多动画片里的坏人,其实他们的'坏'都是有原因的,他们不是一开始就坏的。他们都是从前遭受了伤害,才变'坏'的。只有回到他们的童年,解决掉让他们变'坏'的那件事,坏人才能彻底变好。光是打败他们是没有用的。”
  
 那个个性张扬的“凤姐”想要的不过就是“能成为一个体面的城里人”,如果大家能够尊重她、接纳她、平等地对待她,那么也许她就不会用那样的方式把自己一次次置于风口浪尖之上了。
  
 幸好,她没有被淹没,她挺过来了。她硬是凭着坚持到底的勇气将自己从众人眼中的笑料,变成了一个小人物逆袭的传奇。
  
 罗玉凤,我愿意用这个平常普通的名字来称呼你,虽然你以“凤姐”这个名字扬名天下。
  
 罗玉凤,我会祝福你!
  
 希望你不要总是保持那个剑拔弩张的叫板的姿势,试着柔软一些、平和一些。知道吗?你正被越来越多的善良的人看见和祝福着!
  
 希望你越来越好!

读罗玉凤《求祝福,求鼓励》

2. 罗玉凤:求祝福求鼓励。有没有人被这篇文章感动了?

《罗玉凤:求祝福,求鼓励》一文这几天火遍了朋友圈,文章描述了作者自己(姑且认为是凤姐写的)从小山村到大城市再到获得美国绿卡的“奋斗史”。   有的人说这篇独白很励志,然而我觉得应该先问是不是,再看怎么样。什么样的故事能称之为“励志”故事?或者说什么样的人生才配得上祝福与鼓励?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纵览凤姐红遍全国的整个过程,最令我感到震惊的不是凤姐自身,而是那些一路把凤姐作为热点,推波助澜、博人眼球的媒体人们。相比之下,凤姐也不过也是一个迷失了自我,被营销媒体利用的可怜人罢了。我相信即便那一年罗玉凤没有去上海,或许也会有罗玉凤二号罗玉凤三号靠着营销公司没有下限的低俗炒作而成名。另外据目前的线索来看,这篇文章可能也并非凤姐所写,甚至这个公众号本身,恐怕也不是凤姐在经营。

3. 看完《求祝福,求鼓励》,你觉得罗玉凤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罗玉凤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凤姐,这个人的信息很多,甚至有时候是铺天盖地,对于她最近的文章求祝福,求鼓励我是全文看完的,我对于她的认识依旧没有改变。很多人支持罗玉凤的文章,觉得十分的励志,觉得十分的给人勇气,但是我觉得并不是这样,因为从本质来说,罗玉凤的话依旧是自我为中心的话,文章里面充满的是负能量,探讨这个问题,我有几点想法:

第一、求祝福求鼓励,这个文章里面,说明自己的一些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动,但是罗玉凤很巧妙的躲避自己那些行为的意义。这位罗玉凤女士,在做的事情和发表的言论里面,大部分是一种对社会的藐视,对人情世故的淡化,追求的是一种纯自我的心态。

第二、罗玉凤没有说自己那个征婚的帖子原因是什么?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当时她的行为,引起社会对于爱情观的一种扭曲,时至今日依旧是人们争论的话题。但是爱情本身是纯洁的,你满大街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考虑过其他人的心理吗?考虑过社会影响吗?

第三、罗玉凤很多的事情,基本都是一种噱头,依靠这样的噱头,她发家致富了,可是这样的行为带给社会什么呢?现在很多的人,开始大赚别人的眼球,用的都是一些绯闻、不可思议的言论、或者是丑化个人的形象,难道这里面没有罗玉凤责任吗?

第四、罗玉凤说自己是为人权奋斗,但是我想问一句,中国什么时候没有人权了?你为什么不关注一下叙利亚,为什么不去伊拉克看看那里的人们的生活,中国现在的经济水平在大踏步的发展,人民的权益越来越高,并不需要你去承担所谓的人权责任。

第五、自私的人永远喜欢给自己镀金,将一些道德标准的光坏拉倒自己的身边。罗玉凤的经历,恰恰说明一个人,不能靠噱头、谣言、绯闻来宣传自己,而是应该脚踏实地的做事情,真真正正的为人民服务,这才是一个正确的心态。

    所以我不支持罗玉凤,因为没有必要去拿这样的人励志,我们有很多榜样可以学习。比如我们可以看看那个为保护学生牺牲自己的老师,为救火牺牲的消防员烈士,这些人没有噱头,也没有极端言论,但是他们实实在在的在帮助别人,在服务社会。

看完《求祝福,求鼓励》,你觉得罗玉凤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4. 罗玉凤求祝福全文?

  “你要认命、这就是你的命。”    不知道为什么,最近我脑子里总是想起我妈当年的这句话,她是一个很传统的中国农村妇女,她叫我认命,现在想想其实也是为我好,虽然我妈不晓得“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这句话,但是生活的艰辛早就让她懂得这个道理。她让我认命,其实也是为我好。    从小,她对我确实也没什么期待,小的时候她只是希望我带好妹妹;长大一点,她只是希望我不要让家里为难,不要读高中去读师范;我能做一个乡村教师,一个月能挣几百块钱的工资,能寄点钱回家已经是满足了她对我所有的期望;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她都不能理解我为什么选择从奉节那所小学辞职去上海打工,更不能理解之后发生的事情,“她之前没有受过啥刺激,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妈当时是这么对记者说的。    其实我没有受什么刺激。

        家里很穷,日子很苦,一家五口人只有7厘地,我恨过老天爷为什么让我家这么穷,但我从来没有怨过我妈,我继父没本事,相反,我很感激他们,即使这么困难,他们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供我读书,还记得我读綦师时,继父在綦江水泥厂上班。我每个月都会去他那里拿150元生活费,有一天我去找他,人家说你爸爸在里面倒铲煤。我进去看到爸爸了,他穿得很脏,推着个车,里面装满了渣滓,水泥厂空气很浑,噪音很大,爸爸出来给我拿生活费。这个场景时常都会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梦境里。    别人说如果一个人开始频繁的懊恼过去做的决定,开始想“如果当时我……那么现在也许……”就说明这个人开始老了;我发现我现在开始老了,我不止一次想过如果当时我不离开学校,我今天会怎么样;看到我当年那些教院的同学都变成晒儿党的时候,我也确实对当初的决定有过后悔。有时候一想到自己漂洋过海的到美国,这么久了,还是一个人,我也会情绪低落,也会很烦躁,甚至也会后悔,怀疑自己当初的决定是不是真的因为是受了什么刺激。    可是每当我把自己这些年走过的路掰开了,揉碎了来想,我的那些决定真的不是因为我受过什么刺激,我只是不认命。

    对,只是不愿意认命。    我从小生活的洋渡村,一墙之隔就是重庆钢铁公司綦江铁矿。国企职工子弟衣着打扮,言行举止与农村人完全不同,处处透着精致;和他们相比,我们这些洋渡村的人处处土里土气的,重钢的子弟们用“农村娃儿”来表达对我们的轻蔑;虽然他们看不起我们,但是我们,至少是我,却很想成为他们,因为当时的我认为工人子弟长得就是比农村孩子漂亮,学习成绩比农村孩子好,家庭条件就是比农村孩子要富裕(只有这条,小时候的我猜对了。)只是我家很穷,没有办法给我买漂亮衣服,漂亮的文具,我只能认为如果我学习成绩好,爱读书,也许他们就会接纳我,我也可以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后来的事实教育了我,我还是太天真了,这是我第一次感到强烈的挫败感,那时我还只是一个中学生。    我读教院的时候,很幸运的结识了互联网,也学会了写诗,开始知道海子、顾诚、博尔赫斯,那个时候我很少和同学交往,主要是和论坛的诗友们交流,现代诗不仅是一场朦胧的美梦,也让我做了一场“我成了他们”的美梦;有一次重庆的诗友聚会,我也去参加,诗友们请我吃了顿肯德基,吃到一半的时候,诗友们告诉我,这顿她们请客,她们还有事,先走了。    “梦幻(我当时的笔名),你慢慢吃哈,我们先走了。”    我要说,那些诗友是好人,她们看出了我的窘困(那时我在教院勤工俭学,一个月能挣150)没有让我AA,我为了这次聚会带了100块钱;只是现实又一次告诉了我,会写诗并不意味着“我能成为他们”,当然也不意味着我就有男朋友。这种强烈的挫败感一直伴随着我到奉节的学校工作。因受这件事的刺激,那个时候的我还小小的愤青了一下,曾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一定要让自己成为体面的城里人。    奉节的学校其实也没什么不好,是,那个地方经济很差,辣条都能上桌当一个菜,但是比起我家来说,其实也并没有差到哪里去。工资收入其实还算可以,我只是不甘心想一辈子就这样,我只是很想成为“他们”。(“罗玉凤的妈妈正在一个破旧的小窝棚内煮饭。屋内昏暗无光。灶是用泥土和砖垒起来的,一口大铁锅里装满猪食,另一边架着的一只锑锅,煮着清水白菜,没有丁点油水。灶面上卧着一只肮脏的老猫……”这是后来我征婚后记者到我家采访时的素描,大家感受一下。)    最后,我做出了辞职去上海的决定,为什么选择上海?只是因为上海是中国最发达的城市。“都认为我就这样了,那我就到中国最发达的城市去,让你们承认我也可以成为你们。”这就是我当时很中二的想法。    到了上海后,现实第N次教育了我,不是到了上海,就能成为一个体面的城里人,恰好相反,到了上海,才发现以我的学历,我的条件,我一辈子也只是一个在上海务工的,还是土里土气的“农村娃儿”,我从来没有像在上海那几年那么沮丧,生平第一次内心有一个声音在告诉我,是不是该认命了?幸好,我内心那股强烈的欲望抵消了我的沮丧,甚至更加激发了我的斗志。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我征婚了,一夜之间,我爆红了。    虽然那个时候网上骂声一片,但是其实我的内心深处是窃喜的,因为我终于有一样东西是很多城里人没有的了,拥有了这样东西的我好像就可以以此得到他们的承认,并且从此走上人生的巅峰。但是内心的这种窃喜,很快就变成了巨大的失望和屈辱,当时的我竟然被我母校(教院)保安给赶出了学校,而且是很不耐烦的赶走了,看他的样子,好像是赶走了什么令人不愉快的生物。    而且那个时候家里人对我的所作所为也很不理解,我妈以为我受了什么刺激,我的亲人甚至在QQ上把我拉黑了,我走在路上都会有人来骂我,我出席活动会有人冲我丢鸡蛋……这真是属于我的梦醒时分。

    我要去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我要去美国!如果我在美国证明了我自己,那就证明是不接纳我的你们错了!很多人一直在追问我为什么要去美国,这就是原因。    当然,美国并不是天堂,我才到纽约的时候住地下室,还没有暖气,窗户外的地沿一直是湿的,比水平面的温度还低好几度,冬天的时候差点没把我冻死,出去找工作的时候还被华人同胞嘲笑,在华人开的美甲店里被老板骂等等,正如国内媒体所说那样,我在美国也是属于“社会底层”。    虽然在美国的日子很艰辛,很累,但我觉得我到美国这个决定做得没错,我在国内的时候被母校的保安赶出校门,但是我到了美国后,母校的校长在毕业讲话时拿我做例子鼓励学弟学妹们,有媒体找我开专栏,很多名人开始认可我,比如著名矮大紧高晓松,又比如很多人认为我的文章写的比王石他媳妇田朴珺强,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我现代诗写的还行…我还是那个我,我也不是到了美国才开始学写诗学写文章的,唯一改变的是只是舞台。    可这还不够,还差一点点,我才能真正成为“他们”,不再是“农村娃儿”,差的这一点点就是绿卡。    我想拿到这张绿卡,并没有什么复杂的,不能告人的原因,只是从我到上海开始,我一直在和某种隐秘的,难以形容的,无可名状的规则较劲,这个过程已经小十年了,我的青春,我人生最美好的岁月都在里面了,这张绿卡,是对我这十年的交代,就像是我的大学毕业证。    我只是想拿到这张绿卡,然后告诉所有人:只要不认命,没有飞不上枝头赛凤凰的麻雀,哪怕最开始低贱到尘埃里。    求祝福,求鼓励。

5. 《求祝福,求鼓励》—罗玉凤提前为自己写好的人生悼词!

罗玉凤的一篇《求祝福,求鼓励》的公众号文章这两天在朋友圈刷屏了。在这篇文章里,那个曾经在电视节目上豪言“往前推三百年,往后推三百年,总共六百年没有人超过我”的“人类精英”不见了;那个号称“九岁博览群书,二十岁达到顶峰,如今只看社会人文类的书,比如《知音》、《故事会》”的“文坛钜子”归隐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弱女子——她小时候“家里很穷,日子很苦”;长大后先去了“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上海”,然后又去了“世界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并最终功成身就,拿到了“绿卡”。
  
  
 
  
                                          
 这是多么立志的一碗鸡汤啊!窃以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很久以后的某天,当罗玉凤女士寿终正寝时,此文一字不改,便可拿来做其悼词。唯一的遗憾,是此文早写了数十年,以至于不少人情难自禁,竟提前宣泄了对罗玉凤女士的追思之情。
  
  
 然而,扪心自问,果然某天罗玉凤女士驾鹤西游了,有多少人会追思于她呢?
  
 
  
                                          
 首先,西南地区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和湖南、青海等地的大老爷们儿不会吧?因为罗玉凤女士在她的征婚广告中明确表示,上述地区的男性坚决不予考虑。
  
  
 其次,有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经验的人们也不会吧?因为这些人罗玉凤女士也明确不嫁的——当然,中石油和中石化的精英们除外。
  
 
  
                                          
 第三,在2011年“ 甬温线动车重大交通事故 ”中,有亲人不幸罹难的同胞以及事后为罹难者祈福的所有中国人,应该也不会追思罗玉凤女士吧? “一直没看新闻,今天才知道温州死了35人。我相信他们死前都听说过大名鼎鼎的凤姐了,所以他们也死得其所了。另外,他们为中国的人口优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所以他们的死绝对是重于泰山的,是死得光荣的。本人对此表示强烈的感谢。” 即使过去了将近6年的时光,但这段出自曾供职于凤凰新闻的主笔罗玉凤女士的微博文字,在今天看来,依然令人不寒而栗……一个人要将自己的灵魂出卖给撒旦多少次?才能将汉字书写的如此丧心病狂、人神共愤?
  
  
 敢问,这样一个集地域歧视、职业歧视、并有着严重反人类倾向于一身的罗玉凤,一旦有朝一日她一命归西,有多少人会怀念于她?
  
 
  
                                          
 我相信,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依然健在的罗玉凤女士在许多人心中,其实已经死掉了。所以,她需要用一篇《求祝福,求鼓励》的文章来唤醒人们对她的关注,提醒远在大洋彼岸的我们,她还活着,她的心,需要被呵护、被鼓励。她就像故事中那个蹩脚的东施,认真地撒娇,并热切地等待来自大洋彼岸故国的回应——我都承认我来到美利坚合众国只是为了证明你们当初低估了我的能力,现在我不计前嫌地放低身段儿“求”你们给我一些祝福和鼓励,你们也应该大度一些才是。
  
 不得不说,她部分达到了目的。
  
 
  
                                          
 2万多人的赞赏想必会让很多靠码字儿吃饭的人汗颜,想必罗玉凤女士也足可依靠这2万多人的支持与鼓励,在大洋彼岸度过一个不太寒冷的冬天吧?
  
  
 唯一的问题或许只是:如果罗玉凤女士不觉得冷了,那么你会不会觉得有些冷?
  
 至少,我觉得很冷。
  
 每一个人都渴望成功,并且每一个人都拥有成功的权利。罗玉凤女士当然也有。但是,当她为了获取成功而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传统文化与人类道德底线时,那么,她的这种所谓的成功,就不值得被鼓励、被祝福。
  
 因为,如果我们鼓励并祝福了罗玉凤,那么,她唯一会做的事情,就是将这鼓励与祝福毫不留情地踩在脚底,然后对着镜子中的自己骄傲的炫耀——
  
 
  
                                          
 “ 看,一群被你玩弄在股掌之上的傻X !”

《求祝福,求鼓励》—罗玉凤提前为自己写好的人生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