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的主要科研项目

2024-05-05 20:01

1. 李静的主要科研项目

1.以菱镁石尾矿合成镁铁系蓄热耐火材料反应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高温蓄热材料合成工艺研究,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3.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开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4.镁铁系高温蓄热材料合成反应机理及工艺,辽宁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5.高炉热风炉用蓄热耐火材料研究,鞍山市科技攻关项目6.用铁尾矿和菱镁石尾矿生产镁橄榄石系材料,鞍山市科技攻关项目7.新型钢包引流剂开发,鞍山市科技攻关项目

李静的主要科研项目

2. 李静的承担科研课题

1、承担2007年校内一般科研基金课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土移民小说的苦难叙事》。

3. 李静的科研课题

2011年11月-2012年6月,国家软科学子项目: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发展政策研究,批准号:2011KJRK1392。2012年1月-2014年1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区域污染物的影子价格度量方法与应用研究,主持,批准号:71103057。2011年1月-2012年12月,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区域环境污染排放的影子价格度量方法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主持,批准号:11040606Q29。2010年1月-2011年12月,教育部高校基本业务费资助项目:政府政策偏向、环境规制对中西部地区经济环境效率的影响研究,主持,批准号:2010HGXJ01682008年3月-2009年12月,安徽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安徽农村贫困线的实证分析,主持,在研,编号2008sk0102009年1月到2011年12月,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课题:中西部地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发展战略研究,参与,在研,无编号,黄志斌主持安徽社科联项目:省会经济圈协调机制研究 主持人 合肥市软科学基金:合肥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及技术进步研究 成员2009年8月-2010年12月,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45批:中国环境效率的地区差异与规制成本研究,主持,批准号:20090450504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青年基金:中国环境效率的地区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主持,在研,批准号:08JC7900282007年6月-2008年9月,安徽社科联课题:省会经济圈的构建及协调机制研究,主持人,结项,编号A20070152004年5月-2005年11月,安徽省十一五规划子课题:安徽农村劳务经济的趋势预测,第一参加与执笔人(无课题编号),经费,省发展研究中心主持2005年1月-2005年11月,蚌埠市十一五规划子课题:社会经济目标预测,第一参加和执笔人(无课题编号)

李静的科研课题

4. 李静的研究课题

 1.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海洋药用放线菌的快速分离和活性筛选新技术研究, 2009-2012年,主持。2.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红树林放线菌中新型糖基转移酶基因的发现和克隆, 2010-2013年,主持。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因-活性-化学筛选指导下深海微生物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研究,2012-2015年,参加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海洋放线菌Streptomyces sp.CHQ-64次级代谢产物的结构及活性多样性研究,2012-2014年,参加5.国家863项目:产活性次级代谢物的海洋真菌发酵和放大平台技术,2010-2011年,参加6. 海洋局公益项目:深远海(极地)微生物及其基因资源开发与产品应用示范 2010.7-2014.6,参加7.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南极真菌中抗肿瘤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调控研究2010.11-2013.11,参加8.科技部项目:近海微生物菌种资源整理、整合, 2005-2009年,参加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弧菌外膜蛋白在酵母菌细胞表面上的展示和作为多价活疫苗的潜在应用, 2008-2010年,参加10.十一五国家863项目:海洋酵母菌表面展示系统的构建及其作为新型海洋微生物制品的研究,2006-2009年,参加 1.综合性微生物工程试验内容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中国海洋大学教学研究课题,2009.04-2010.04,主持2. 微生物工程试验课开放式教学体系的优化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建设,中国海洋大学教学研究课题,2010.10-2011.10,主持

5. 李静的承担科研课题

  1.线粒体通透转换孔mPTP的分子身份及其与心肌细胞死亡的关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  2.细胞色素-c在心肌缺血预适应中的释放机制与作用(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  3.抗心律失常药物靶标——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II的功能研究(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第二完成人)  4.血管平滑肌细胞钙释放激活钙离子通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第三完成人)  5.卵巢衰老及相关重大疾病的发生机理—卵巢衰老的分子机理(“973”项目,学术骨干)

李静的承担科研课题

6. 李静的科研课题

2011年11月-2012年6月,国家软科学子项目: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发展政策研究。2012年1月-2014年1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区域污染物的影子价格度量方法与应用研究。2011年1月-2012年12月,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区域环境污染排放的影子价格度量方法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主持。2010年1月-2011年12月,教育部高校基本业务费资助项目:政府政策偏向、环境规制对中西部地区经济环境效率的影响研究,主持。2008年3月-2009年12月,安徽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安徽农村贫困线的实证分析,主持,在研。2009年1月到2011年12月,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课题:中西部地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发展战略研究,参与,在研,无编号,黄志斌主持安徽社科联项目:省会经济圈协调机制研究主持人合肥市软科学基金:合肥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及技术进步研究成员2009年8月-2010年12月,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45批:中国环境效率的地区差异与规制成本研究,主持。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青年基金:中国环境效率的地区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主持,在研。  2007年6月-2008年9月,安徽社科联课题:省会经济圈的构建及协调机制研究,主持人,结项。2004年5月-2005年11月,安徽省十一五规划子课题:安徽农村劳务经济的趋势预测,第一参加与执笔人(无课题编号),经费,省发展研究中心主持2005年1月-2005年11月,蚌埠市十一五规划子课题:社会经济目标预测,第一参加和执笔人(无课题编号)学术论著李静、谢丽君、李红.农民培训工程的政策效果评估,农业技术经济,2013年第3期:26-35.李静、陈武.中国工业的环境绩效与治理投资的规模报酬研究,华东经济管理,2013年第3期:44-50.李静、彭飞.出口企业存在工资红利吗?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年第12期:20-37.李静、彭飞、毛德凤.资源错配与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财贸研究,2012年第5期:46-53.李静,陈武.基于方向距离函数的中国省区碳排放驱动因素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李静,李红,谢丽君.中国农业污染减排潜力、减排效率与影响因素,农业技术经济,2012,(6)[此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生态环境与保护》2012年第10期全文转载,p68-75]李静,沈伟.环境规制对中国工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基于波特假说的再检验,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2)李静.中国地区环境效率的差异与规制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5月李静、饶梅先.中国地区工业发展与环境的协调性及决定因素,华东经济管理,2011,(7)李静,方伟.长三角对外贸易增长的能源环境代价研究,财贸经济,2011,(5)李静、李晶瑜.中国粮食生产的化肥利用效率及决定因素,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5)李静、饶梅先.中国工业的环境效率与规制研究,生态经济,2011,(1)李静.中国环境效率的地区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南方经济,2009年第12期。李静、程丹润.基于DEA-SBM的中国地区环境效率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8期:1208-1211程丹润、李静.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省区效率差异研究:1990—2006,财贸研究,2009年第1期:5-11李静.基于SBM模型的环境效率评价,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5月,第5期:771-775李静、姜帆.构建安徽省会经济圈的可行性研究,商业时代,2008年12月第12期:35-36李静、程丹润.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安徽企业调查数据的分析,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4月第2期:7-10李静、程丹润.中国区域环境效率差异及演进规律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11月,第11期:100-104程丹润、李静.省会经济圈构建中的城市经济关联性研究,科技与经济,2008年2月第1期:42-44吴华清、刘志迎、李静.芜湖汽车产业龙头企业带动式集群发展调查、评价与启示,中国科技论坛,2008年10月,第10期:88-91李静、张欣昕、费本飞.我国不同模式下生猪养殖的成本与收益对比-基于1998-2006年统计数据分析,中国畜牧杂志,2008年第24期:26-30李静、刘志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及对地区差距的影响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年第5期:47-52。中国第六届经济学年会入选论文。李静、刘志迎.安徽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07年第8期:13-17李静、姜帆、刘志迎.安徽优势行业发展状况及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基于企业调查数据的分析,中国科技论坛,2007年第11期:10-13李静、孟令杰、吴福象. 中国地区发展差异的再检验:要素积累抑或TFP,世界经济,2006年第1期:12-21李静、孟令杰. 中国农业生产率的变动与分解分析:1978-2004,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第5期:11-19李静、杨国涛、孟令杰. 农村贫困的度量与分解:1995-2004――基于江苏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数据,农村经济,2006年第5期:50-53李静、杨国涛、孟令杰. 贫困线:理论、应用与争议,农业经济,2006年第7期:75-76孟令杰、李静.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趋势――基于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方法,产业经济评论,2004年10月第3卷第2辑:169-176。 2004年第四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入学论文。江激宇、李静、孟令杰. 中国农业生产率的增长趋势:1978-2002,南京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3期:113-118李静.安徽农村居民消费的ELES模型估计.乡镇经济,2003年第2期:25-29李静、刘志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及对地区差距的影响.第六届中国经济学会年会论文。李静、杨国涛、孟令杰.中国玉米生产的相对效率评价.周曙东张景顺编《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气象出版社,2004年9月。刘志迎、王正巧、李静.中国高技术资本对地区产出的影响,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第5期:102-110刘志迎、孙文平、李静.中国财产保险公司成本效率实证研究,金融研究,2007年第2期:87-99

7. 李静的课题研究

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与研究,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参与校级创新团队项目1项,宁夏高校项目3项,自治区社科规划办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西部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项课题1项。

李静的课题研究

8. 李静的科研情况

主持东北大学课题《统战工作方式方法、载体和途径问题研究》、辽宁省民政厅课题《民政工作铸造社会平衡稳定机制研究》、《我国城市人口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问题研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省社科基金及辽宁省民政厅课题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