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是什么

2024-05-09 07:35

1. 奥巴马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是什么

为了整顿金融体制,他将采取措施使金融机构受到政府更严格的监管,并使监管机构合理化,还将严厉打击市场投机。
看看这个也许有帮助: 在救市问题上,可以肯定的是奥巴马将延续布什政府的金融援助措施,至少在短期内不会发生太大改变,不过政策微调和推出更完善的新举措也将是必然趋势。 

  奥巴马的经济理念明显延续民主党的传统政策,即扩大政府干预经济的职能,缓和贫富矛盾,创造共同繁荣。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奥巴马在竞选过程中的救市主张体现出两大特色:“劫富济贫”和“加强监管”。 

  首先,奥巴马经济政策主打减税大旗,主要针对中产阶级。在竞选期间,奥巴马瞄准美国贫富差距日益加剧的现象,在辩论时明确表示,将为年收入在25万美元以下的美国家庭保持布什提供的减税,相当于95%的美国家庭将因此受益,直接受益者包括普通工人家庭、老年人、私房主以及失业者。他将通过减税的方式,拿出750亿美元资金来刺激经济增长,其中450亿美元用于储备金。但对年收入超过25万美元的高收入家庭而言,奥巴马的政策对他们不利,等待他们的将是加税。 

  具体而言,按照奥巴马的竞选诺言,根据华盛顿著名智库城市研究所和布鲁金斯研究所共同设立的税务政策中心的估计,美国最富有的1%的纳税人(即年收入超过60万美元的人)2009年将新增93709美元的纳税额;美国收入最低的20%的人口(即纳税收入在19000美元之下)每年可以节省567美元的税收;中等收入的20%美国人(年收入在37600到66400美元)获得的税务减免将为每年1118美元。 

  其次,奥巴马将支持布什政府的大规模金融救援方案,但这只是临时措施,同时他要求加强监管。奥巴马认为,美国目前正面临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政府应确保华尔街巨头不会从倒闭的金融机构中牟利。他明确支持布什政府动用2500亿美元直接购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股权,但同时提议被收购股权的银行对其高管的工资设限,对个人贷款提供担保。“这不能只是一个针对华尔街的计划,应该是一个面向所有普通小镇街道的计划,能把钱放进工薪家庭的口袋里、留住人们的工作岗位、防止国家削减预算同时增收税款。” 

  在10月13日最后一场辩论前夕,奥巴马提出了他的最新经济救援计划,涉及金额达600亿美元,其中四项具体措施值得特别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将有助于缓解美国家庭和地方政府所面临的经济压力。奥巴马提出,将在未来两年内向创造就业机会的美国公司提供临时税收优惠,公司每提供一个新的就业岗位就能获得3000美元的税收减免;允许美国家庭提前从养老金账户提取总额不超过1万美元的资金;将陷入困境但仍在努力还贷的购房者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的期限宽限90天;呼吁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和财政部向各州和地方政府提供更多的经济援助。

奥巴马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是什么

2. 奥巴马金融危机政策?

针对金融危机,奥巴马曾于上月中旬提出救援计划,具体措施包括:未来两年内向创造就业机会的美国公司提供临时税收优惠;允许美国家庭提前从养老金账户中提取总额不超过1万美元的资金以刺激消费;将陷入困境但仍在努力还贷的购房者丧失住房抵押赎回权的期限宽限90天。此外,奥巴马还呼吁美联储和财政部向各州和地方政府提供更多经济援助。

  显然,仅凭上述几点措施并不足以解决当前的金融危机,奥巴马就任后应该会有更全面的应对措施出台。但这些措施是否对症、是否有效,需要时间检验。在布什政府绞尽脑汁,为解决危机采取了传统的和创新的、单边的和国际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方面的诸多措施之后,奥巴马还能否独辟蹊径、手到病除呢?

  能否协调各国合力解决危机?

  由于这场危机程度严重,波及全球,因此解决危机离不开国际合作。本月15日,来自20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将在华盛顿举行峰会,共同探讨解决危机的途径。布什政府表示,这一峰会只是为解决危机举行的一系列国际峰会的开始。这表明,在与其他国家协同解决危机方面,尚有待美国新政府的努力。作为危机发源地和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的新领袖,奥巴马又将如何协调各国立场,组织和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共同解决危机?

  能否解决财政赤字问题?

  但是,新的财政刺激措施很可能进一步扩大政府财政赤字。由于经济降温对税收产生不利影响、伊拉克战争开支庞大以及布什政府实施经济刺激方案等原因,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在刚刚过去的2008财年里创下了历史新高,预计明年将突破7000亿美元。美国国债也因政府财政赤字上升和救市计划投入巨大而急剧增加。

  奥巴马在竞选期间提出的经济政策主张其核心是增税,主要是增加对年收入超过25万美元富人的所得税,并提高对通过炒股、炒房等投资交易所得收入的征税,同时为较低收入者减税。这种被麦凯恩批评为“均贫富”的政策会对政府财政状况产生怎样的影响,现在还不能断定。但毫无疑问,奥巴马政府面临的财政压力在短时间内不太可能有明显改善。很可能出现的情况是,除非裁减政府开支或大举增税,否则奥巴马将缺乏财力来兑现他在竞选期间做出的种种承诺,在拯救经济方面也难以大施拳脚。

  分析人士认为,对奥巴马来说,经济问题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果能在较短时间里较好地解决金融危机从而使经济回归增长轨道,那么奥巴马不仅可以给选民一个好的交代,也可以在国内外树立威望,从而在执政道路上迈出坚实有力的第一步。然而,应对目前这场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并非轻而易举之事,种种难题正摆在这位当选总统面前。

3. 奥巴马的2008年金危机是如何应对的

2008年以来错综复杂的国际金融形势,促使奥巴马将继续执行和延续布什经济政策的基本框架,包括金融政策与金融价格都难有根本性的改变。一方面是美国透过金融风暴的经济基础受到冲击,经济信心受到打击,奥巴马的政策制定与政策落实面临不利局面。另一方面是美国作为高端、新型经济体模式受到短期结构因素的桎梏,资金不支持性逐渐扩大,奥巴马政策束缚性导致政策目标的困惑乃无效。因此,面对2008年延续的金融压力,奥巴马的经济政策起步至关重要。
一、奥巴马面临的国内外金融形势相当复杂,起步艰难。
首先从复杂角度看,国际金融风暴逐渐加重与不断恶化的根本在于祸起美国。美国作为全球最大、最强、最优乃至最霸权的经济体,其出现金融风暴的全球影响力将必然导致全球的紧张、恐慌乃至迷失。从2001-2003年美联储下降利率的对策看,是引起当前这场金融风暴的本源;而今,从2007-2009年阶段看,美国继续演绎当年相同对策和手法,进一步制造全球的金融风险。相似的政策手段在于未来的规划和谋略——美联储两次分别采取13次和10次下降利率的对策,而此次对策的影响带动全世界中央银行共同行进,美联储已经不仅仅是美国的中央银行,似乎已经成为全世界的中央银行。相似的政策结果在于制造未来真正的金融危机——全球从流动性过剩将演变为流动性泛滥和流动性危机,美国救市、注资何财政投入的对策不仅没有反映美国的真实,相反制造全世界更大的未来风险,而不是美国风险。
其次从交错角度看,国际金融风暴加大与加快金融价格和金融价值的认知及判断。美国恶化的金融局面与历史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完全两样,并且连带所有价格反向美元运行,2008年上半年美元贬值突出,大宗商品价格高涨明显;2008年下半年美元升值突出,大宗商品价格下跌难以抑制,所有价格指标下跌的不可抑制和不可承受导致企业、经济恶化,从而全面恶化世界经济信心和国际金融心理。
从迷失角度看,国际金融风暴刺激和加重金融恐慌以及经济悲观的判断与预期。世界经济与国际金融发达国家的主导依然存在,并且十分明显,主要发达国家无论经济或金融的全球市场比例依然为70%,而剩余所有国家和地区只有30%,但是主要发达国家不断推进和强调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指标与作用,国际舆论的重心突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响和支撑。因此,对于全球经济舆论的认定的结果导致发达国家自我调整有效、自我协调有利、自我控制有方,金融风暴起源美国,金融风暴集中于发达国家,但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比美国或发达国家受到伤害更大,发展中国家受到价格、政策乃制度的影响严重于发达国家,经济状况与金融环境面临结构压力、财富损失以及制度困惑面临挑战。
最后从混乱角度看,国际金融风暴改变国际规则和国际秩序有效、合理以及改革方向。这场独特与特殊的金融风暴完全依赖美国需求调整与调节,美国货币主线的影响使金融市场面对美元贬值和美元升值无奈接受价格收益和价格损失,损失大于收益是这场价格调整的结果。特别是美国经济也从传统学说界定的两个季度负增长的指标论证改变为几个月连续下降的重新界定,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为此宣布2007年12月美国经济进入衰退,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重新认定的舆论为,一个国家衰退的定义不是国内生产总值(GDP)连续两个季度萎缩,而是根据经济活动下降、经济各个领域都出现放缓并持续几个月以上认定经济是否陷入衰退。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宣布美国经济在2007年12月已陷入衰退,而且本次衰退可能是二战以来最严重的一次。该研究局表示,其商业周期测定委员会总结认为,从2001年11月开始的经济扩张已告终,在2001年结束的前一轮经济扩张期持续了10年,预计当前的经济衰退将持续到明年年中,现在已经是大萧条以来持续时间第三长的衰退,仅次于1970年代中期和1980年代初的16个月。目前的美国经济衰退尤其难以确定,因为2008年上半年美国经济仍然保持正增长,但美国非农就业人数于2007年12月达到顶点,随后逐月下降,委员会根据非农就业,实质经济增长和其他数据来确定衰退的开始时间。服务业占美国全部经济活动的比重超过80%,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此前2008年6月份和7月份,美国服务业曾连续两个月收缩。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在宣布衰退开始时间方面以谨慎闻名,它在2001年11月才宣布2001年3月是当时衰退的开始时间,后来认定当时的衰退于2001年11月结束,但随后2004年7月底美国商务部将2000年以来的经济指标进行了重新修订之后,所谓两个季度的负增长也已经消失,美国经济增长周期混乱不清,美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影响复杂多变。而在更多的国际协调和合作中,美国更是依据自我需求控制价格和调侃价格。美国作为全世界最没钱的国家,巨额财政赤字和贸易逆差的压力不仅没有压垮美国,相反在这场金融风暴中,美国9-10月的资本流入却达到1400亿美元和2800亿美元的多年高水平,有效、有利美国资本需求。同时也可以说美国是全世界最有钱的国家,美国美元的发行特权、美元报价体系特权使得美国拥有自我需求的资金来源,进而一个美元特殊性,美元在调动全世界、垄断全世界,甚至在重新分配全世界。美国通过没钱和有钱的巧妙运用、设计和规划,美国的金融战略、经验、策略是值得关注和防范的。
二、奥巴马执政的核心政策依然是美元汇率关注,趋势难以改变。
欧洲和日本已经先于美国进入经济衰退,美国虽然指标界定没有达到经济衰退,但美国已经改变规则认定和舆论界定,美国国家研究局宣布美国经济进入衰退。然而,美元的表现与经济的衰退则完全反向运行,其中的决定作用和策略实施是更值得思考的关键。回顾2008年美元汇率的一波三折,美元汇率水平得到的是美国利益的自我需求。
因此,无论谁执政美国经济,美元国家利益的根本是无法改变其货币政策的基本方针与政策选择的。包括布什,包括奥巴马在内的现阶段美国总统都难以脱离或放弃美元货币政策的基本框架,即强势美元货币政策指引的贬值策略。这一政策突出的是强势美元政策的指引,实施的是弱势美元技术性和利益性的需求。美元宣言与实际走势的差别正是美元政策的战略、经验和效率体现。无论谁为美国总统,美元国家利益的根本是不可改变的。布什执政时执行的是强势美元政策,每当美元贬值时,布什都会出面强调强势美元符合美国利益。而新总统奥巴马同样也是强势美元政策指引,但形式上也不会放弃弱势美元策略,这是经济利益决定的。美元强弱搭配的组合和有效体现的是美元战略、美元经验和美元霸权。美元汇率的把握与控制突出美国自我经济结构和金融利益的需求,适合自己是美元价格把握的基本点。因此,探讨汇率水准最重要的不是简单的价格标准,而是价格需求,即价格带来的经济收获、经济风险或金融收益、金融压力。就价格谈价格容易丧失自我需求的基点,甚至误入别人的圈套。价格需要考量的基点除去实力、规模之外,最重要的是需求,是自己利益的保护,而不是仅靠价格显示实力或地位。
通过美国2008年走势,预期奥巴马执政以后2009年美元趋势,笔者认为,预计2009年全年美元依然是强弱搭配的价格走势,全年美元将以小幅度贬值结束一年交易。2008年年底美元兑欧元基本点在1.40美元,美元指数在81点;预计2009年年底美元兑欧元汇率收盘在1.42美元左右,美元指数在80点上下,但全年美元汇率将继续上下错落,并有可能扩大幅度区间和调节速度。如美元兑欧元汇率将达到高点1.20美元,低点1.60美元,乃1.70美元;美元兑日元汇率高点和低点将可能迂回在宽幅区间,价格将在85-120日元之间;美元兑英镑汇率将随从美元兑欧元汇率趋势,但英国经济随从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调可能将有可能快速反转,英镑汇率将有快速变化的空间,价格区间将在1.42-2.08美元之间;其他货币随从调整,跌宕幅度将逐渐扩大。预计美元指数将可能上限突破90点,下限继续维持70点以上水准。
三、奥巴马新政策的观察与猜测,突破焦点思考。
奥巴马新经济政策突破将体现在经济结构与政策策略的搭配和组合上。奥巴马在美国优质、高效与规模的基础上,必将寻求自我的突破,并可能创造出经济“奇迹”或经济自我救助的新模式和新实践。未来市场预计奥巴马将首先做的三件事为:重建金融体系、重振美国经济和明确贸易政策,恐怕面临艰难局面。即使奥巴马有与克林顿独特的调整和控制经济本领,但克林顿与奥巴马的经济环境,尤其是政治环境完全不同,经济手段难以实现经济价值魅力,环境因素的桎梏是观察奥巴马改革与执政的重要基础。过于乐观的评估奥巴马的经济前景,恐怕将适得其反。
首先美国财政赤字化解的基点或许在价格上“有文章”。奥巴马一上台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缺钱”,经济政策定面临严峻财政赤字的巨大挑战。2009年1月7日,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计美国2009财政年度预算赤字将增至创纪录的1.186万亿美元;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还预计2009年10月1日开始的2010财政年度预算赤字可能降至7030亿美元,因美国经济衰退预计届时将开始缓和。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将布什总统的2012年前达致预算平衡的承诺重重敲碎,甚至预计至少至2019年都将有大额赤字。奥巴马自己也表示,他预期就职后新政府将面临预算赤字逼近1万亿美元的局面,且新政府将不得不在预算方面做出艰难抉择。面对这种艰难局面,相对于金融市场价格指标将发生逆转,但这种逆转具有美国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调整的基础需求。回忆2006年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关于资源价格的预期逐浪起伏上涨,其中国际黄金价格最高预期达到3-5年3500美元一盎司的水准。现在联系现实,美国巨额财政赤字化解需要的资金,因此当前的美元强势带来美国资本流入的高涨,从常规的几百美元上升到上千美元,显示美元战略、策略和技术的有效,但美元技术型上涨是不可支持的。如果美元反转变为下跌,大宗商品会上涨,黄金价格将随从上涨;更何况,国际黄金价格从2008年3月中旬达到1000美元之后,一直保持相对“低迷”或反向石油和美元的价格走势,一方面国际黄金价格技术性修正有利于金价上涨,另一方面美国宏观战略需求需要黄金上涨。因为美国在不断增加黄金储备,黄金价格上涨意味美国可以通过高价黄金得到资金,从而缓解赤字压力。美国金融战略的前瞻具有可能,美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有这种可能。这些预示国际金融市场价格具有变数,奥巴马具有机会调整经济和展现自我。美国因为次贷风暴带来的财政投入和注资,未来奥巴马第一个要面对的经济难题就是巨额的财政赤字。奥巴马面临的经济“残局”和金融“败局”将对其是一个巨大考验。
其次美国对外关系矛盾的角度或许在对应上“有突破”。无论从事何种研究领域,所有角度的关注在于奥巴马如何处理中东和产油国问题。而从美元霸权的角度看,伊朗挑战或者说挑衅美元信心和心理已经达到极点。因为伊朗已经将所有的外汇储备美元资产转变为欧元,伊朗石油交易所已经用欧元货币报价与结算石油交易。因此,包括目前的欧元下跌和石油价格下跌是否有很强的针对性,乃至有阶段和目标设计。因此,从美国对外关系的体系和战略角度看,包括美国在2008年9月16日雷曼事件之后,美国在11月16日召集20国集团在华盛顿聚会,讨论金融危机的应对,美国似乎通过研究讨论达到战略性伙伴重新设计和选择的意图。而无论从经济、金融或军事、政治角度看,美国对中东或产油国的对策,都将是美国经济与对外关系的突破,奥巴马将在解决经济问题时,运用军事与政治手段达到自我能力与水平的体现,这是美国国家利益的需要。这些表现或问题未来预示着什么?说明什么?我们如何评估和判断,大家在争论、观察、预期和判断。笔者给予一个参考和一个提示,即2000年美国出现了震惊世界的9·11事件,随后2001-2003年全球焦点美国经济争论为经济衰退,L形、V形、W形三种经济衰退模式至今并没有出现,而全球经历的结果是美国打击伊拉克的战争。目前全球出现了震惊国际的次贷风暴,随即2007-2009年全球焦点继续争论美国经济衰退,U形模式处于观望甚至界定之中,未来美国打击伊朗战争值得关注。相似背景、现实与结果是非常值得思考的角度和警惕的层面。
第三美国金融风暴的化解将是美国经济调节上“有机会”。从经济金融规律角度看,任何一个价格都有自身的技术规律,上下错落的调换是不可避免的,价格周期的时间是转换的必然,只是时间和时机的选择。从美国次贷风暴到现在,国际金融市场价格的变数加快,并且难以预料。因此,未来奥巴马将继续运用金融价格的规律和时机调整经济,恢复信心和稳定心理。面对当前这场金融风暴,全球面临价值规律和经济周期被打乱乃至迷失状态,虚拟金融与实体经济严重脱离乃对立,市场面临恐慌、机构面临缺陷、体系面临调整,大家都乱了,大家都蒙了。然而通过现象看本质,美国引火烧身,全球着火烧伤,美国从玩火到“玩花”,美国从比别人强到别人比其差,一开始的美国坏于欧洲和日本及全球演变为欧洲和日本更差于美国,全球并不比美国好。这个过程体现的是策略、战略以及智慧、规划。美国给予全世界最大的恐慌,同时美国也给予全世界最大的“安慰”,即美国股市暴跌导致全球金融恐慌,美元汇率暴涨稳定全球危机心理。
通过美国经济金融历史看,虽然每一位总统的执政理念有所差别,但美国经济制度、金融体制以及战略规划的有效、前瞻以及全面,并非简单随从执政总统而变,而是制度和体制长远、综合和有效规划与控制所为。美国美元霸权基础、美国经济优势、美国主导趋势、美国战略前瞻的制度不是因总统变更而改变。美国因其特有的经济霸权、金融特权、政治强权将达到经济霸权的创新经济、高效服务业、高科技技术;金融特权的美元地位作用、金融机构规模和数量、市场主导影响、产品数量高端、战略政策搭配长远;政治特权的保护自我、展现自我、维护自我、扩张自我、强化自我。

奥巴马的2008年金危机是如何应对的

4. 我国应对08年金融危机的措施

  2008年春天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很象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泰国。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首先爆发于泰国,然后迅速在亚洲各国蔓延。
  中国在2008年之前的几年中经济增长率过高,导致2007年出现了显著的通货膨胀,同时外国资金以直接投资甚至债务形式大量涌入,房地产价格连年暴涨,2006年和2007年股票价格的暴涨更达到惊人的程度。而到2008年春天,某些城市的住宅价格已经开始下降,股票价格暴跌,政府为扼制通货膨胀而不得不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有可能导致经济的冷却,这确实有点象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泰国的情况。
  不过,2008年初中国的经济形势与亚洲金融危机前的泰国有两点根本的不同:首先是泰国在亚洲金融危机前有高得惊人的经常项目逆差,经常项目逆差占GDP的比重高达8%,而中国却一直有可观的经常项目顺差;其次是泰国在危机爆发前实际上实行的是盯住美元的泰国货币对美元固定汇率,而中国在2008年之前早已使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实行了灵活的浮动。
  这两方面的差别使中国有可能避免陷入泰国当年那样严重的经济危机;即使出现了某些危机现象,中国发生的经济问题也完全有可能不象泰国陷入危机时那样急剧、那样具有戏剧性。1997年泰国急剧陷入金融危机以一个戏剧性的事件为标志,那就是泰国由于外汇储备迅速流失而无法维持泰国货币对美元的固定汇率,而不得不让泰铢对美元在1997年7月2日大幅度贬值。在中国出现的宏观经济问题可能不会这样戏剧性地急剧爆发,但是慢性地逐渐出现类似的问题则完全可能。
  中国的经济现实与上述历史教训的比较说明,当前以及今后的中国确实存在着再现东亚金融危机的危险,不过我们完全有可能以足够的事先防范化解这场危机,至少使它缩小为一个不很显著的宏观经济冲击。
  当前中国在宏观经济上面临着两方面的威胁,我们应当同时防范这两方面的危险,同时作好两方面的应对准备:一方面,应当冷却过热的经济,遏止通货膨胀,防堵过多流入的外资,这仍然是目前的经济政策的重点;另一方面,东亚金融危机和各国经济波动的教训都告诫我们,必须防范宏观经济中发生的“骤变”,防止冷却过热的经济的过程中发生金融危机和经济萧条,防止由此引发的资金外流造成金融灾难。
  在前一方面,目前中国的经济仍然过热,这种经济过热的必然后果之一是高通货膨胀。中国经济已经持续5年以超过10%的增长率增长,最近两年的增长率更高达11%以上。这样连续地超过9%的经济增长在当前的中国是不可持续的,它不仅使中国出现了高通货膨胀,而且进一步以这样的速度增长会使通货膨胀率越来越高,造成各种混乱并最终必定引发“骤变”,使经济增长率下降,而那时的经济增长率下降就只能通过突然的危机和经济衰退来实现。
  与最近几年经济过热相伴,中国的城市住宅售价连续多年急剧上升,股票市场价格急剧暴涨,出现了不容置疑的泡沫经济。这样的经济泡沫迟早会破灭。最近几个月的股票市场价格暴跌,充分暴露了此前一年中股市泡沫生长的危害,说明了“搞牛股市”的政策是非常错误的。某些决策者曾经以“发展房地产业”为借口默许城市住宅价格上涨,曾经纵容股市泡沫,实行“让股市牛起来”(虽然是“慢牛”)的政策。目前城市住宅售价的急剧波动和股市的价格暴跌表明,这样的政策给中国经济制造了巨大的灾难。
  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目前中国的流动性过剩,货币与准货币的余额相对于名义的总收入过高。而这样多的货币与准货币首先是由过多的基础货币创造出来的。不仅如此,中国的外汇储备过多并且还在急剧增加,逼迫中央银行不得不过度发行基础货币,这早已成了造成中国基础货币过多的根源,而且它还迫使中央银行不得不强制发行所谓的“中央银行票据”以在外汇储备过多的情况下降低基础货币的发行额。2008年春天中国的外汇储备高达1万5千亿美元,过多的外汇储备已经成了对中国经济的一个重大威胁。
  而这样过多的外汇储备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多年积累的经常项目赢余,另一方面是多年流入的外资。2007年我国的对外贸易顺差达2622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总计为747亿美元,仅此两项就会增加3千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我国自1994年以来每年都有显著的对外贸易顺差,是资金的净流出国,本来不需要引进国外资金。但是由于一直实行实际上歧视本国企业的畸形吸引外资的政策,造成了过多的外资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的涌入,形成了资金在国内外之间大规模双向对流的畸形现象。例如2006年我国的外汇储备增加约2470亿美元,当年的经常项目顺差几乎与此相等,我国在资本和金融项目下的对外直接投资、证券投资等投资性资金流出近1600亿美元。在那一年的经常项目顺差下,这样的资金流出本来可以使外汇储备只增加不到900亿美元,但是由于那一年我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证券投资等各种资金流入仍然高达1600多亿美元,造成我国的外汇储备在那一年又增加了近2500亿美元。那一年的另一个怪现象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下货物“进口”所造成的资金外流比海关统计的货物“进口”小了约400亿美元,使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的货物贸易顺差比海关统计的货物贸易顺差大了约400亿美元。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通过对外负债、主要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而吸引的外资流入至少达8千亿美元以上。这些流入的外资实际上没有在中国得到使用,而是变成了外汇储备又流出到国外。如果没有这些过多流入的外资,中国的外汇储备将维持在7千亿美元这样一个一点都不算低的合理水平。外资的流入是中国外汇储备过多的一个主要原因,已经成了造成中国经济过热和泡沫经济、威胁中国宏观经济稳定的主要因素。
  在这一方面,中国目前要扼制经济过热,通过减少货币总需求降低经济增长率,遏止通货膨胀,就应当同时辅之以防止过多的外资流入,通过减少累计的外资来降低外汇储备。这是目前中国经济政策的重点。
  但是另一方面,几乎所有的对过热的经济降温的历史经验都说明,在成功地反通货膨胀冷却过热的经济之后,一国的经济通常都会发生“骤变”,不仅过热的经济会变成过冷从而增长率过低、失业率过高,而且企业的高盈利会变成低盈利、高亏损,表面上回报状况良好的金融系统会变成坏账和违约极多甚至各种金融交易瘫痪。这样的“骤变”如果任其发展,市场经济中的交易会停顿,整个经济会陷入危机和衰退。而在目前的全球化经济中,这样的“骤变”还会导致资金从内流变为外流,使一国货币在汇率上贬值,甚至导致一国陷入对外支付上的危机。
  东亚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表明,这样的骤变往往发生于过热的经济降温、股票和房地产的价格崩溃性暴跌的过程中。这种过程中的资金转向外流直接造成在泰国爆发了东亚金融危机,而这种资金转向外流及其造成的本国货币贬值又在东亚国家引发了进一步的金融灾难。
  目前中国的首要问题还是外汇储备过多造成了过多发行货币和通货膨胀的压力,因此资金从内流转为外流似乎并不是一件坏事。在过热的经济降温的变化开始时,美国与其它国家的外国资金撤出中国在当时确实并不是坏事,因为它可以减少过多的外汇储备并由此缓解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
  但是资金转向外流起源于对一国投资信心的崩溃,这种投资信心的崩溃通常会造成过度的资金外流,而且资金外流本身也可能进一步加深一国的金融灾难,从而反过来造成进一步的资金外流。资金转向外流会通过某些传导机制造成进一步的金融灾难:在资金转向外流时,企业和金融界的资金—债务链断裂使金融体系解体;资金转向外流造成的本国货币贬值使本国金融财富减少,并因此而减少本国的总支出。这些都会在资金转向外流的国家造成大批企业破产倒闭和失业剧增。这样,即使在今日的中国,外资的大批撤资及与其相联系的资金转向外流也可能变成金融上的崩溃,我们必须严密地关注这样的动态演化,严防资金转向外流演变为冲垮中国金融体系的金融崩溃。
  基于上述两方面的考虑,目前我们一方面应当坚决实行紧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冷却过热的经济,遏止通货膨胀,另一方面则要防范宏观经济形势的“骤变”造成金融危机和严重的经济萧条,防范宏观经济形势“骤变”为资金急剧流出、大批企业破产倒闭和失业剧增。在反通货膨胀的经济政策取得初步的成效之后,最重要的就是防范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
  我们当前在这两方面陷入的两难境地,来源于巨额资金在我国的国内与国外之间的猛烈跨国界流动:当这些资金大量涌入时,我国的外汇储备激增,造成了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而当大量资金急于流出中国时,我国就会面临东亚国家经历过的那种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我国之所以同时面临这两方面的威胁,其原因都在于放任外资流入和流出,放任外资企业在中国自由发展。
  中国货币对美元浮动的幅度极为有限,中国又一直有巨额的对外贸易顺差,这使资金的跨国界流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显得相当特殊。但是,资金跨国流动的这种不良后果对当今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由于当今的交通运输和资金流动极为便利,资金的大规模跨国界自由流动,成了任何国家的政府稳定宏观经济形势、同时防止经济过热与过冷时所面对的最大难题。
  就是在美国这种国家,虽然货币汇率的波动很大,长期有巨额的对外贸易逆差,但是资金的跨国界流动也同样放大了宏观经济的波动:当宏观经济过热时盈利率显得很高,外资的大量流入使本国货币汇率升得过高,通过使进口品廉价而压低了消费品的价格并抑制名义工资的上涨,使企业的盈利显得更高,从而进一步加剧了经济的过热;当宏观经济萧条时盈利率显得很低,资金的大量流出使本国货币的汇率降得过低,通过使进口品昂贵而提高消费品价格,增加名义工资上涨的压力,使企业的盈利显得更低,从而进一步加剧经济的萧条;资金的外流还会使本国金融体系陷入混乱,造成资金融通困难,由此而加剧经济萧条。
  这样,抑制资金的跨国流动实际上为每个国家稳定本国经济、抑制本国经济在过热与萧条之间过度波动所必要,尤其对目前的中国来说更是如此。目前中国境内外资金的跨国界对流已经大到了完全不必要的程度:我国是资金净流出国,但是一年至少有6百亿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资这样大的资金流入,这意味着我国一年的境内外资金跨国界对流至少为6百亿美元;而前边列举的2006年的情况则是境内外资金跨国界对流达到了1600亿美元。目前我国外汇储备过多形成通货膨胀压力体现的主要就是这样的资金跨国界对流。
  为消除金融危机的隐患,缓解宏观经济的不稳定,必须尽量减少这样的资金跨国界对流性流动。这又意味着尽一切可能缩小外资流入的总规模,因为在我国有长期持续的巨额经常项目顺差时,以外债和外商直接投资形式流入的任何外资都是资金的一种跨国界对流。
  中国最近十几年来股票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表明,中国的资金所有者们对预期的价格波动造成的收益变动极为敏感,有极强的资金流动倾向。在这样的情况下允许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自由兑换,等于让资金毫无限制地在境内与境外间自由流动。一旦境内的资金所有者对中国的金融资产特别是银行的安全性发生怀疑,要将几十万亿的银行存款兑换成外币输往国外,甚至要将手持的中国股票、房产等变卖再兑换成外币,中国的外汇储备绝不可能满足他们的要求,那就会造成剧烈的资金外流并引发金融危机。那时,由于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可以自由兑换,中国的货币政策当局就失去了任何防止金融崩溃、稳定金融体系的手段。
  现在我们需要尽量制止资金的跨国界对流,以此来防止中国的外汇储备进一步增加并适当减少中国的外汇储备。目前达到这些目标的最切实可行的方法,是严格抑制新外债的借入和外商直接投资,同时尽快清偿已有的外债,回购境内的外资企业所有权,总的目的是减少中国所欠的外债和外商直接投资的资本金。
  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可以减缓中国外汇储备的进一步增加甚至减少外汇储备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方法是,允许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自由兑换,让对外投资的公众购买储备的外汇;第二种方法是通过商业化经营的“主权财富基金”(如外汇投资基金)用外汇储备购买国外资产,将官方持有的外汇储备变为由商业化基金持有的外国资产;第三种方法是以储备的外汇偿还外债、回购境内的外资企业,减少中国所欠的外债和外商直接投资的资本金。前两种方法不可能减少资金的跨国界对流,只有第三种方法才可能减少资金的跨国界对流。不仅如此,也只有第三种方法才是真正同时扼制经济过热和过冷的骤变的有效方法。
  目前中国的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还不能自由兑换,因而本国公众不能自由地购买外汇到国外投资,中国人清偿外国债务和外国人撤回在中国的投资时在法律上也无权自由地购买外汇。但是实际上,按照国际上的惯例和一般人的情理,相对于不准本国公众自由购买外汇到国外投资,不准清偿的外国债务和外国撤回的投资兑换成外汇要困难得多,引起国际纠纷和招致外国在经济上报复的可能性也大得多。因此,即使在目前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还不能自由兑换的情况下,也应当承认,通常我们有义务为清偿的外国债务和外国撤回的投资兑换外汇。这就意味着,即使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还不能自由兑换,也应当将中国所欠的全部外债和全部外商直接投资都视为中国在外汇方面的“隐性偿付义务”。
  从这个角度看,在人民币资本项目下不能自由兑换的条件下,当经济衰退的骤变导致大批资金想流出到境外时,国内的外债和外资直接投资的资金越少,对外的“隐性偿付义务”就越少,能够流出到境外的资金就越少,本国经济由于资金流出所受到的冲击就越小。仅就此一点,动用外汇储备以减少国内的外债和外资资本金就是同时扼制经济过热和过冷的骤变的最佳方法。
  由于很难监管跨国界经营的外资企业内部的这种跨国界的资金流动,还由于这种跨国界经营的外资企业还有上述种种不利于中国的弊端,我们应当对跨国界经营的外资企业包括跨国公司和跨国经营的银行在中国的经营加以足够的限制。应当要求所有跨国界经营的外资企业将其在华的分支机构、工厂尽可能分立为独立的在中国经营的企业,形成在中国注册的独立的企业法人,至少也要分立为有独立的资产负债表和盈亏核算的独立经营单位,以便于中国政府的管理部门监管其跨境资金流动。     中国目前正在实行宏观经济紧缩,人民币的存贷款利率都在提高;而美国为了应付次贷危机造成的经济衰退,正在不断降低利率。人民币利率可能高于美元利率这种差别使美国等国的资金有更强的动力涌入中国,空前地加大了造成中国宏观经济不稳定和未来发生骤变的危险。
  在目前的金融形势下,我们必须采取紧急措施,强行制止新的外资流入中国,通过严格的监控和打击来防止外资以假进口方式流入,严厉地监管并控制外资企业、外国金融机构的跨国资金流动,清理与清偿外债和外资企业的资本金,以此尽可能减少中国的外汇储备。具体的政策措施包括:
  ——严格监控和严厉惩罚以伪装的出口或进口对境外流入资金或流出资金的任何行为。在目前外资还在大量涌入中国时以监控和打击伪装出口流入资金的行为为重点,今后若出现大量资金涌出到境外的苗头时,则以监控和打击伪装进口流出资金的行为为重点;

  ——尽可能减少积存尚未清偿的外债,其中包括中国境内法人和自然人对外国所欠债务、贸易信贷和发行的债券等。原则上对所有这些外债都采取“只准还不准借”的做法,以强制境内的单位和个人清理与清偿外债,尽可能早、尽可能多地偿还国内目前所欠外国的债务,停止任何形势的外债流入。

  ——严令禁止国内的一切企业、机构、个人借入新的外债(包括发行债券和接受贸易信贷);确实需要以债务形式增加经营资金者,必须由中国国内的银行以人民币贷款提供资金;经营需要增加外币资金者,必须以其所有的人民币资金通过在中国境内的银行购买中国的外汇储备,向其售出外汇者,只能是中资银行或在华的独立的外资银行,这些银行的外汇资金只能来自向中国人民银行购买;外商在华金融机构必须与其境外总部分立,并且不准再从国外调入任何新的资金。

  ——严令国内所有的企业和个人尽早、尽多、尽快地偿还目前所欠外国的债务(包括履行任何形式的债券所规定的偿付义务);拖延不履行偿还外债义务者,应以法律手段强制其尽快履行偿付义务;对任何无力履行偿付外债义务者应立即启动破产程序,并尽快完成破产清算,以结清其所欠外债。

  ——尽可能停止新的外商投资流入。

  首先是一律禁止任何金融投资性的外资流入,只允许外商和外资以对中国进行新的“绿地投资”即兴建工厂、安装设备的方式对中国进行投资,并对此类投资也加以严格的监督和控制;国内现存外商投资企业经营中资金周转发生困难而又无法遵照前述规定获得贷款者,其出资人可以增加资本金的方式向其注入新的资金,但是新增资金只能用于在中国国内购买原材料等经营用物资和支付员工工资,严禁将资金移作它用;

  为达此目的,应尽可能制止外资对境内中国企业的任何收购和并购。相应的政策措施包括:

  立即禁止将任何国有企业、国有的任何企业股权出售给任何外商、外资企业和其它外国单位包括政府;

  明令规定:在外商对中国国民的非国有企业进行收购、参股时,其所占股份总计不得超过49%,中方的出资人如果由于资金不足而无法使其对企业持有股份达到51%的,由国有的控股公司或投资基金投入相应的资金补足并形成相应的国有股权;

  尽可能停止中国企业在境外的上市、发行股票和债券。中国企业在国外新发行的任何股票和债券都应被视为新的外资流入,必须经过相应的政府部门严格审批并受相关部门严格监控。目前原则上应不再批准中国企业在境外发行新的股票和债券。

  尽量减少新在中国开设的外商投资企业。不再批准开设新的没有实际投资于工厂和设备的“绿地投资”的外商投资企业。

  ——对于批准允许的外商对中国进行的新的“绿地投资”,应尽可能将项目的所有者变为中国的国有控股公司或投资基金:

  对产品主要在中国国内销售或能够主要在中国国内销售的企业,要求项目必须由中方占有51%以上的股权,且销售渠道和网络必须由中方控制;

  对产品主要在国外销售且投入主要由国外进口的投资项目实行严格限制。在外汇储备激增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原则上如果外方不向中方交出供销渠道并同意中方控股者,至少暂时不再批准其在中国境内再建立此类新项目。

  ——尽快有计划地由国有的控股公司和投资基金逐步回购在境外股票市场中上市的境内企业的股票、境内企业在国外发行的债券;

  ——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强制收购外商在华投资企业或外资持有的企业股权,减少外资在中国境内持有的企业资本金,通过购回外资持有的企业股权而减少中国对外的“隐性偿付义务”。此种收购,应由专门的中国国有控股公司、投资基金进行。

  收购的先后次序应当为:首先是原为中国企业、只有部分股权为外资持有的企业的股权,特别是中国各大银行的股权;其次是产品主要在中国国内销售或能够主要在中国国内销售的企业或其分支企业,收购时原则上应要求中方必须持有企业51%以上的股权,且销售渠道和网络必须由中方控制;最后再考虑产品主要在国外销售且投入主要由国外进口的企业或其分支的收购。

  ——应当首先根据部门和行业的特征而确定以本国资金对外资企业或外资持有的中国企业股权的强行收购。有些部门应当进行全面的内部重组,强令外资全部退出,现有的外资企业或外资持有的企业股权则由国有的控股公司或投资基金收购。这样的杜绝外资进入的行业包括:与军工生产有关的所有企业、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如公用事业包括水务事业。特别是对银行业,应当保持其民族特征,应当强行赎回前几年卖给外资的各银行的全部股权,并以立法禁止外资购买中国的银行的股权,并尽可能限制外资银行在中国境内的经营。

  ——应当考虑逐步恢复对外资在中国境内持有的企业所有权的限制,硬性规定外资持有的任何中国境内企业的股权不得超过该企业全部股权的49%。

  过去的类似政策没能坚持下来,是由于许多合资企业被外资控制了产品的销售和投入的采购,外资企业通过压低产品的销售价格和投入的采购价格转移了合资企业的利润,造成合资企业的亏损;特别是依靠向外资企业所在国出口产品的合资企业,即使是由中方控股,但是由于被外方操控了出口销售渠道,合资的外资企业通过上述的价格操控而转移利润,造成合资企业亏损,最后逼迫合资的中方只好放弃控股权。这些失败的引进外资的经验说明,在外资企业实际掌控产品销售、特别是通过出口掌控产品销售的情况下,即使中方掌握合资企业的控股权,中方也无法使合资企业的经营有利于自己。这种情况是妨碍强制实行中方对合资企业控股的最主要因素。特别是由外资控制的出口导向,必定会使我国在企业合资中处于上述的两难境地。

  要强制实行中方对合资企业的控股,就必须限制那些由境外总部控制采购和销售的外资企业在中国的经营活动,特别是严格地限制跨国界经营的外资企业在中国的经营活动。

  ——为扼制中国房地产业中的投机和投机性外资的流入,必须立即禁止外国人、外国企业购置中国的房地产,已购入者应限令其限期以公平价格售出;

  ——为扼制投机性外资的流入,应进一步加紧限制外国人、外国企业购买中国上市公司股票,并逐步走向最终禁止外国人、外国企业购买中国上市公司股票;

  ——为维护中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稳定,防止发生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崩溃性恐慌,防止在股票和房地产价格过低时形成要求外资购买救市的需要,中国政府应建立专业的国有财产经营机构,在股票或房地产价格过低时购进股票或房地产以稳定市场。

  对股票市场,政府应建立股票价格平准基金,在股票价格普遍过低、平均市盈率已经显著低于存款利息率的倒数时大量购入对股市有稳定作用的股票;

  对房地产市场,政府也应在房屋售价已经显著低于未来房租的贴现值时购入城市的一部分房产,以稳定房地产市场。

  中国的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都有可能发生恐慌性的崩溃,这种崩溃有可能导致中国的整个金融体系陷入危机并造成严重的经济衰退。政府应及早作好应对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崩溃的预案和组织准备。组建股票价格平准基金和购买房地产的机构,就是应对危机的一个重要的组织准备。

  ——上述政策措施涉及到一系列使用政府资金的国有财产经营机构,如购买外商投资项目所有权的国有控股公司或投资基金、购买外资企业所有权或外资持有的企业股权的国有控股公司或投资基金、股票价格平准基金、购买房地产的政府机构等等。需要以法令形式确定这些国有财产经营机构的法律地位,这些机构的资金由财政部发行专门的建设债券筹集,其运营由财政部和国资委等部门联合监管。这些机构运营中需要的外币资金,由财政部发行专门的建设债券筹集,这些债券由国内银行以其持有的中央银行票据认购,而这些国有财产经营机构将所获中央银行票据兑换为外币使用。

  ——上述所有各项措施,都应当有利于建立并稳固地维护由中国自己本国控制的完整的产业链、资金链。这种完整的产业链、资金链是中国在未来不会受经济波动和外来冲击的各种危机很重打击的根本保证。

  面对中国当前可能发生的两方面危机,千难万难,政府有效地控制资金并适当地实行再国有化就不难。

5. 2008年金融危机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

1、7000亿美元将分阶段由国会授权使用.首次授权的2500亿美元在方案得到国会批准付诸实施时即可使用,另外1000亿美元可以在总统认为必要的时候使用,其余的3500亿美元则必须经国会审批后才能使用.
2、符合条件的资产包括在2008年3月14日或这个日期之前发放或发行的住宅或商业抵押贷款及其相关金融工具,其他金融工具可在通报国会并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协商的前提下被包括进来.
3、财政部拥有自行决定购买资产方式的权力.
4、外国中央银行或者外国政府所有的机构不能参与此方案.
5、政府将持有获得政府救援金融公司的部分股份,以便纳税人能够在这些公司重新站稳脚跟之后分享它们的利润.政府所购买不良资产少于1亿美元的公司除外.
6、如果获得政府救援的金融公司最终倒闭,政府将是利益受到最大保护的投资者之一.
7、国会创建一个拥有监督权的小组,财政部部长将定期向国会议员报告方案的进展情况.
8、在财政部持有某家公司股份的情况下,该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薪水和福利水平将受到限制.
9、在政府购买某家公司超过3亿美元不良资产之后,受雇担任该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者不符合获得“黄金降落伞”(在失去这份工作后获得经济上的丰厚保障)的条件.
10、允许美联储从10月1日开始支付银行储备金利息,为缓解信贷紧缩提供又一个手段.
11、要求就“按市场计价法会计标准” 的影响进行研究.
12、联邦政府可以停止根据这份方案购买的住房贷款的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程序.
13、除这份方案以外,财政部将考虑实行替代的保险计划,即为公司问题贷款提供保险,并获得公司股份.
14、如果这份方案实施5年后政府仍然亏损,财政部将拟订计划,对获得政府救援的公司征税,以补偿纳税人的损失.

2008年金融危机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

6. 2008年金融危机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

1.7000亿美元将分阶段由国会授权使用.首次授权的2500亿美元在方案得到国会批准付诸实施时即可使用,另外1000亿美元可以在总统认为必要的时候使用,其余的3500亿美元则必须经国会审批后才能使用.2.符合条件的资产包括在2008年3月14日或这个日期之前发放或发行的住宅或商业抵押贷款及其相关金融工具,其他金融工具可在通报国会并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协商的前提下被包括进来.3.财政部拥有自行决定购买资产方式的权力.4.外国中央银行或者外国政府所有的机构不能参与此方案.5、政府将持有获得政府救援金融公司的部分股份,以便纳税人能够在这些公司重新站稳脚跟之后分享它们的利润.政府所购买不良资产少于1亿美元的公司除外.6、如果获得政府救援的金融公司最终倒闭,政府将是利益受到最大保护的投资者之一.7、国会创建一个拥有监督权的小组,财政部部长将定期向国会议员报告方案的进展情况.8、在财政部持有某家公司股份的情况下,该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薪水和福利水平将受到限制.拓展资料:1、关于美国金融危机:背景:2003-06年美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畸形的繁荣,金融衍生产品大量产生,金融泡沫愈演愈烈,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资金链断裂,银行不断破产,国际债务飙升。成因:金融投机严重且不受监管,货币金融政策过度宽松。危害:导致美国以及全世界陷入自1929-33年经济大危机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世界经济衰退,失业率高涨,社会动荡。2、影响:世界经济格局剧烈调整,新一轮的竞争到来,各国加紧调整经济结构,国际间对资本的流通秩序进行清理,金融投机受到抑制,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华盛顿共识)被摒弃。

7. 面对金融危机这一严峻挑战,现任总统奥巴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成功经验?

美国间接掌控中国经济命脉!当中国为此焦头烂额的时候,美国正偷着乐呢!

美国正是发现了中国外汇管理制度上的不合理,合理充分地利用了中国的这一制度。利用美元直接操控了中国的人民币的发行,间接地操控了中国的经济命脉。美国不断地向中国输出美元——对中国投资,大量进口中国产品,同时又采取各种手段压迫人民币升值,不断的使美元贬值,直到最近的凭空印刷美元。

由于中国外汇管理的不合理性,导致中国不能够用美元从国际上进口物资用于国内建设。所以,中国的美元只能购买美国国债和债券,以求获取10%收益,抵消美元贬值带来的损失。

面对金融危机这一严峻挑战,现任总统奥巴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成功经验?

8. 奥巴马能否解决金融危机???

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说,他就任后的首要任务是应对美国当前面临的巨大经济挑战。

     奥巴马当天在家乡芝加哥举行了当选总统后的首次新闻发布会。他说,美国政府7日发布的失业数字和近期美国汽车行业传出的不利消息,表明应对经济挑战的紧迫性。他说,美国正面临多年不遇的经济挑战,新政府上任后将尽快采取应对措施。

     奥巴马说,他非常清楚重振经济的任务十分艰巨。现政府已采取一些重大措施,他就任后将采取进一步措施。如果本届国会在明年1月任期结束前不能通过新的一揽子经济激励计划,他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力促新国会尽快通过这一计划。

     奥巴马说,除这一计划外,应对当前经济挑战的具体任务还包括帮助陷入困境的中产阶级家庭,帮助小企业渡过难关,以及争取全球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他透露,他不会在近日内宣布内阁成员人选。

     在召开新闻发布会前,奥巴马与由17人组成的经济顾问委员会开会。委员会成员包括两位前财政部长鲁宾和萨默斯、前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弗尔克和投资家巴菲特等。

     奥巴马在11月4日举行的美国总统选举中获胜,将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他和新一届政府将于明年1月20日正式就职。

     但是奥巴马是在美国影响力下降、国力衰退、问题缠身的转折期登台的。作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非洲裔总统,奥巴马面临巨大的挑战。现在看来,奥巴马最迟在11月15日参加华盛顿世界金融峰会时,就会感受到肩上担子的份量。届时不仅要讨论未来世界金融体系,也会讨论美国的作用。他会感受到美国指挥世界的时代已经结束,必须学会与别国合作。

     在对外关系方面,奥巴马必须让世界看到的“改变”与“希望”包括:

     一、重塑美国的国际形象。美国政府这几年在处理国际关系时“我行我素”,严重损害了美国“民主国家”的形象和“领导地位”,影响到欧美关系的正常发展。尤其是美国在伊拉克发动战争、在波捷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不签署京都议定书、中止执行限制战略武器协定、急于将格鲁吉亚和乌克兰拉进北约等,都给欧美关系投下阴影。新总统的当务之急是要恢复国际社会对美国“领导地位”的尊重和信任。

     二、正确对待美国的国际责任。美国虽受到各种问题的困扰,但其仍是世界头号大国,对国际社会负有责任。新总统如何从伊拉克和阿富汗脱身,是一大考验。一方面,美国不能从那里一走了之。如果这样,伊拉克和阿富汗会很快陷入内战;另一方面,美国也不能长期在那里大规模驻军,否则,那里同样不能久安。此外,还有反恐战争,中东和平进程,美国与伊朗的关系等。这些都将考验奥巴马对美国国际责任的理解,看其能否扭转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的对立,建立起新型的合作。

     三、构建新的国际体系。目前的国际体系是二战后构建的,早已不能反映当今世界的现实,更不能适应21世纪的需要。从金融体制到联合国安理会,原有的国际体系已不能解决金融危机、气候变化、克服贫困等当今世界面临的各种难题。欧盟希望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发挥更大作用,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国家希望有更多发言权,理应得到尊重。新总统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国际社会的发展。

     在国内问题上,奥巴马必须尽力防止经济衰退加剧。这意味着新总统必须刺激经济增长,防止穷人增加。今年10月,美国的失业率为6.1%,专家估计到2010年失业率会上升到8%。但另一方面,奥巴马的行动能力又受到很大限制。首先,美国政府早已债台高筑,2009年的预算赤字估计会超过7500亿美元,约为GDP的5%。如想刺激经济,债务还要增加。其次是国会的制约。美国总统林肯曾说,“我不认为自己能控制事态,我必须诚实地承认,是事态控制了我”。奥地利《新闻报》的文章认为,奥巴马很快就会体会到林肯总统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