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长期维持零利,但并未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反而会出现通货紧缩呢。

2024-05-16 01:41

1. 为什么日本长期维持零利,但并未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反而会出现通货紧缩呢。

首先,我要纠正下你思维,日本是因为通货紧缩才实行零利率政策的,研究经济自变量跟因变量要搞清楚!
     日本自从九十年代泡沫经济破灭之后,就深陷入长久的经济衰退泥潭中,无可自拔。为了刺激经济复苏,日本政府长期实行低利率的货币政策,期望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助力经济复苏。 
     经济的持续低迷,导致了通货紧缩,这个原理也可以用来解释或者预测我国的CPI指数变化趋势。从11年起,我国GDP增速就开始同比下降,12年政府更是预测全年GDP增速为7.5%,经济增长乏力已然显露无疑,同时,你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指数来对比,会发现经济增速与CPI指数呈现出正比例关系,又因为中国现在处于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节点,因此未来几年或者说在没有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之前,经济将持续低迷,因此可以预测,未来几年,在其他变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CPI指数会处于低增长甚至通货紧缩的水平!

为什么日本长期维持零利,但并未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反而会出现通货紧缩呢。

2. 4. 阐述严重的通货紧缩给日本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

自20年前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后,日本经济长期处于低迷,年均经济增长率仅为1.1%,债务总额也直逼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两倍,近来通货紧缩问题也成为摆在日本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日本经济深陷高债务和通货紧缩的双重挑战。

  通缩已成严重问题

  通货紧缩已成为严重影响日本经济复苏的一大问题。日本总务省3月2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去除价格变动较大的生鲜食品后,今年2月日本核心消费价格指数为99.2,同比下降1.2%,连续12个月同比下降。

  通缩会产生抑制消费和投资、给政府财政带来压力等不良影响。连续数月的通缩表明,日本经济继续在很低的产能利用率情况下运行。美国《东方经济学家》编辑理查德·卡茨说,目前日本实际GDP和潜在GDP(充分利用一国产能能够生产出的GDP)缺口处在7%的高位,是20年前日本资产价格泡沫破灭之后任何时候的四倍多。他认为,实际GDP和潜在GDP的缺口与通缩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的关系,因此目前的高缺口暗示消费者价格将进一步下降。

  而且市场对于未来通缩会加剧的预期已经根深蒂固:根据《经济学家》杂志的数据,超过35%的日本民众认为在未来五年内价格会持平或者下降,这将加深对消费的抑制作用,从而影响日本经济复苏。

  债台高筑恐难以为继

  日本政府为刺激经济,近年来债台高筑。据相关机构的数据,2010年日本公共债务达到约950万亿日元(1美元约合93日元),相当于每位日本公民要承担约750万日元的债务。

  日本议会3月24日通过总额高达92.3万亿日元的2010年度预算案,其中新债发行规模将达44.3万亿日元,预计税收收入将达到37.4万亿日元,将会是有史以来借债第一次超过税收。日本的债务总额与GDP之比将达到190%,这在富国中是最高的。

  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近发布的数据显示,日本的政府债务总额今年已飙升至占GDP的229%,位列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所有成员国之首。

  财政金融需双管齐下

  由于日本受到全球经济危机严重冲击,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虽然日本经济有所复苏,但这也导致债台高筑,而且通缩问题也未得到有效解决。

  去年12月,日本政府推出总额达7.2万亿日元的经济刺激方案,重点改善就业、帮助中小企业融资和促进环保类商品的销售。即使税收近期有所下降,日本的公司税率在富国中也是最高的,而消费税却很低。日本央行将利率维持在0.1%的低水平,并于去年12月向金融机构提供了10万亿日元贷款。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日本政府现在需要的是“激进”的措施,需要采用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组合拳”,双管齐下。这些措施包括改革经济结构以提高生产力,改革财政以刺激经济增长,还有更彻底的货币刺激方案。具体来说,日本政府应该从税收体系进行大调整,降低公司税,提高消费税,放松对农业的管制,向外国开放诸如运输、能源等受保护经济领域的竞争等;而日本央行应该承诺通过增加购买政府债券来保持长期利率处于低位。

  但是,从短期来看,日本政府比较合理的目标是实现名义GDP的强劲增长。这将扼制债务与GDP比率攀升的势头,也保证了日本政府不会因为忧虑通货膨胀而过早采取退出策略、破坏经济复苏的势头。

3. 日本央行决定继续维持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对日本经济有什么影响?

这个情况将会稳定日本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是日本不得不做出的决定。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如果日本央行选择继续维持宽松的货币措施的话,这个措施可以提振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也能够进一步促进当地的消费。相反,如果日本央行选择大幅加息的话,这个方式反而会阻碍当地的经济发展,但这个方式会稳定当地的日元汇率。不管是加息或者降息,日本央行所需要做出的决定都比较难。
日本央行会继续实行宽松的货币措施。
为了解决当地的经济发展问题,日本央行决定继续实行大规模的货币宽松措施,这也意味着日本央行不会选择大幅加息。在此之前,即便美联储已经进行了多次加息行为,这个行为也导致日元的汇率贬值了25%左右,但日本央行似乎并没有选择主动加息的打算。
这个情况可以稳定日本的经济发展。
如果日本银行选择加息的话,虽然这个方式可以稳定日元的汇率,这个情况也会导致日本的经济发展受挫。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日本央行才会选择继续维持宽松的货币措施,因为这个措施既可以鼓励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也能够解决当地的消费力不足的问题。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这个,但当地没有选择主动加息,很多普通人也不愿意积极消费,这个情况也会不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所以日本央行根本就没有主动加息的条件。
对于日本央行来说,不管日本央行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因为日本的经济发展本身就相对比较停滞,同时也受到了新冠疫情和美联储加息的影响,所以日本的经济发展前景并不乐观,有些人甚至预测日本的经济发展可能会陷入衰退。

日本央行决定继续维持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对日本经济有什么影响?

4. 日本央行决定继续维持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对日本经济有什么影响

我认为这个事情会对日本的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日元的汇率已经贬值了20%以上,如果日本继续实行货币宽松措施的话,这个方式毫无疑问会导致日元进一步贬值。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要知道日本的GDP已经回落到了30年之前,日本人口的平均收入也降低到了30年前的86%左右。这是一项非常可怕的数据,因为这不仅意味着很多人的生活水平在进一步降低,同时也意味着日本的经济在全面下滑。对于日本来说,在美联储选择加息以后,日本可以选择适当加息,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经济发展,这个方式也可以避免日本出现更为严重的通货膨胀的问题。
这个事情是怎么回事?
这是关于日本央行的货币措施,在日元贬值的前提之下,日本央行并没有选择同步加息,而是选择继续实行货币宽松政策。即便日元已经出现了20%以上的贬值幅度,这个情况也影响到了日本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但日本并没有因此而决定加息。
这个事情会对日本的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对于日本的经济发展来说,日本本身就存在长期通缩的状态之下,如果日本选择进一步加息的话,这个情况可能会导致日本的经济进一步衰退。相反,如果日本选择继续维持货币宽松措施的话,这个方式也会导致日本的通货膨胀进一步加剧。在这个基础之上,因为很多人的收入水平在进一步降低,所以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会降低很多人的生活品质,甚至导致部分家庭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
最后,不管日本实行加息或者减息的措施,这两个措施都难以解决日本本身的经济发展问题。

5. 4. 阐述严重的通货紧缩给日本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

通货紧缩的消极影响很严重:
第一、物价持续下跌,导致商品和资本缩水,在企业负债沉重、银行不良债权多的情况下,极易引发金融危机;
第二、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会引发货币危机;
第三、经济衰退总是和通货紧缩相伴随,这种经济衰退不仅抵消了过去的经济增长,而且加剧了有效需求的不足,使未来经济乏力,会引发经济危机;
第四、企业融资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低下,开工普遍不足,整个社会失业率上升,会引发社会危机。

4. 阐述严重的通货紧缩给日本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

6. 日本经济危机后,日本国内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Inflation)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供远小于求)。
通货紧缩(deflation) :当市场上流通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之下跌,造成通货紧缩。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对于其概念的理解,仍然存在争议。但经济学者普遍认为,当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连跌三个月,即表示已出现通货紧缩。通货紧缩就是产能过剩或需求不足导致物价、工资、利率、粮食、能源等各类价格持续下跌。
所以应该是通货紧缩

7. 利用流动性陷阱如何解释前些年日本出现的0利率现象?如何解释0利率和负利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一般是从利率下调刺激经济增长的效果来认识流动性陷阱的。按照货币—经济增长(包括负增)原理,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改变利率。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假定货币需求不变),资金的价格即利率就必然会下降,而利率下降可以刺激出口、国内投资和消费,由此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如果利率已经降到最低水平,此时中央银行靠增加货币供应量再降低利率,人们也不会增加投资和消费,那么单靠货币政策就达不到刺激经济的目的,国民总支出水平已不再受利率下调的影响。经济学家把上述状况称为“流动性陷阱”。 
根据凯恩斯的理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由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组成。在流动性陷阱下,人们在低利率水平时仍愿意选择储蓄,而不愿投资和消费。此时,仅靠增加货币供应量就无法影响利率。如果当利率为零时,即便中央银行增加多少货币供应量,利率也不能降为负数,由此就必然出现流动性陷阱。另一方面,当利率为零时,货币和债券利率都为零时,由于持有货币比持有债券更便于交易,人们不愿意持有任何债券。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增加多少货币数量,也不能把人们手中的货币转换为债券,从而也就无法将债券的利率降低到零利率以下。因此,靠增加货币供应量不再能影响利率或收入,货币政策就处于对经济不起作用状态。 
从宏观上看,一个国家的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主要有三个特点:(1)整个宏观经济陷入严重的萧条之中,需求严重不足,居民个人自发性投资和消费大为减少,失业情况严重,单凭市场的调节显得力不从心。(2)利率已经达到最低水平,名义利率水平大幅度下降,甚至为零或负利率,在极低的利率水平下,投资者对经济前景预期不佳,消费者对未来持悲观态度,这使得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的杠杆作用失效。货币政策对名义利率的下调已经不能启动经济复苏,只能依靠财政政策,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减税等手段来摆脱经济的萧条。(3)货币需求利率弹性趋向无限大

利用流动性陷阱如何解释前些年日本出现的0利率现象?如何解释0利率和负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