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霖的历史

2024-05-14 08:18

1. 甘霖的历史

遭遇资源枯竭之痛 老甘霖无奈破产8月的枣庄,多雨而清爽,对于这座志在打造“江北水乡、运河古城”的城市来说,雨水就代表着活力,雨水也是这座城市的“甘霖”。就像枣矿集团甘霖实业有限公司一样,虽经历风雨,却能在风雨中转调,在转调中重生。8月27日,当大众网记者走进甘霖公司的时候,没有看到预想中的废弃矿山,闲置厂房,确是一个个高效运转的车间,生机勃勃的养殖场,绿意盎然的种植基地,和一张张充满生气和希望的脸。谁能想得到,这个上半年就收入过亿的大公司曾是一个“死”过一次的企业。枣庄矿业集团甘霖实业有限公司的前身是甘霖煤矿,1955年立项,1956年开工建设,1958年正式投产,是建国后枣庄自已兴建的第一座高质量煤炭矿井,具有50多年的开采历史。1987年根据国家政策注销了生产能力。是一个具有五十余年开采历史的老矿,期间共计生产原煤近2000万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枣庄矿区振兴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然而,与任何一家资源型企业都无法避免的问题一样,有限的资源总有开采完的时候,甘霖煤矿也一样,到2004年,可开采煤炭所剩无几的甘霖走向了政策性破产,通过优良资产剥离、移交企业社会职能,改制为今天的甘霖实业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徐永和告诉笔者,破产改制之初,员工也曾一度感觉很渺茫,企业给国家做了这么多年贡献,一破产,员工身份一下子就置换了,原来在集团公司之下资金的扶持力度比较大,破产后逐渐减弱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走出困境?如何发展?”徐永和说,“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转变思想的问题”。他说,破产之初企业共有900多人,“这900来人的出路在哪里?是在困难面前趴下,还是在困难面前挺进,又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而且,由于煤矿关闭之后,地表水渗透很大,为保证仍在运行煤矿安全生产,甘霖不得不承担了为枣庄东部区域经济发展排水的责任。每一天排水6万立方以上,每天仅排水费就在7万元以上,年排水费近3000万元。资源枯竭导致破产,还背上了排水的大包袱,甘霖人审时度势,毅然选择了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向转方式、调结构要发展,要前途。

甘霖的历史

2. 甘霖的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 甘霖充满活力因过分依靠资源开采而“死”过一次的甘霖比谁都清楚,只有尽可能的让现有资源循环利用起来,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在其它非煤产业已然有声有色发展的同时,甘霖又瞄准了循环经济。甘霖公司将原有长毛兔养殖场扩建成江北最大的良种兔养殖基地,被山东省畜牧部门列为“省良种兔培育基地”。目前兔舍已达15000间,存栏量18000余只,其中长毛兔14000只,肉食兔1000只,獭兔、彩兔、宠物兔等3000只。记者在良种兔养殖基地采访时,见到了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良种兔,据介绍,这里有140多种兔子,算得上是国内种类最齐全的养兔基地。据统计,2009年以来这里出售种兔2300余只,兔毛36000余斤。他们以食堂的蔬菜弃物、养兔的饲料渣为饲料,新上了养猪场,现存栏种猪、幼猪、野猪等570余头,2009年出售育肥猪600头,增收100余万元。    他们建造了一座日产沼气120立方米的沼气站,将兔粪、猪粪变污为宝,制成沼气,成为职工食堂的新燃料,每年可节省燃煤720多吨,节省资金50多万元;沼气池产生的沼液、沼渣成为公司生产有机蔬菜的营养液;沼气还成为养兔场照明、取暖的新能源。为充分利用兔毛,甘霖通过引进技术和设备,建成了国内首家兔绒被生产厂,并注册了“卡珞丹”商标。经中国纺织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测试中心的质量检测,他们生产的兔绒被的保温和稀释性能是羊绒的4倍、棉花的7倍,产品供不应求,其中两项技术获得国家专利。更为可贵的是,他们在实践中探索的兔绒被生产标准已申报全国行业标准,将被列为“国标”。新上的皮草、马甲、尼克服等加工项目,延伸了兔绒被的加工链条,提高了兔绒被的附加值。另外,他们还将公司内所有路的两侧、闲置的边角空地种上蔬菜、花生和石榴、桃、柿子、葡萄等,开发利用空闲地近70 亩,种植果树6100多棵,既增加了收入,又美化了生产、生活环境,公司内呈现出树木郁葱、花果飘香、蔬菜争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景。    他们成立了绿化园林工程公司,在枣庄郊区发展花卉苗木基地40多亩;通过土地置换,在公司一侧发展起总面积 22亩的高标准蔬菜大棚和简易蔬菜大棚13个,种植各类花卉和西红柿、黄瓜、辣椒等有机蔬菜,年可采摘各类蔬菜3万多公斤,出售花卉3660余盆,收获花生2.2万斤。这些有机绿色食品除供应职工餐厅外,还进入了枣庄超市。仅去年,养殖种植创收810余万元。

3. 甘霖的简介

山东枣庄甘霖,位于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邹坞镇,有甘霖矿、小甘霖、大甘霖之分。

甘霖的简介

4. 甘霖的转型

抓住转变方式之机 新甘霖再度辉煌在甘霖实业公司,记者看到了大型节能灯厂、服装厂、鞋厂、高分子管厂、木器厂、纺织袋厂、汽车滤芯厂……每一个厂区都在忙碌,每一名职工脸上都写满自信。徐永和说,企业破产之后,甘霖按照市政府和矿业集团的要求,转变发展思路,在排水的前提下,一方面积极坚持资源生产,把现有的、能采的能源,在安全的前提下采出来,每年还能采15万吨煤。在做好这些的同时,甘霖决定抓住城市转型的机遇,重点发展非煤产业,同时拉长产业链,增强企业的发展基础。徐永和说,破产之初的思路是企业处在离枣庄市政府很近,城区的中心位置上,位置比较好,而且由于排水的原因有充足的水利资源,有1300多亩的场地,有充足的厂房,又有充足的人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觉得不能再为了井下即将资源枯竭而生存了,一定要转变思路。”。他说,要发展,首先是筑巢引凤,利用现有的资源吸引技术,吸引好的项目弥补空白的厂房。公司调研后和南方联合,上了枣庄唯一的一个节能灯厂,年产能达到300万只的节能灯,在满足了地区周边的需要后,还实现了出口,受到市政府的奖励。紧接着,甘霖又跟韩国合资,上了鞋厂。鞋厂是人员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企业,但是效益也非常可观。如今年产量达到300万双,主要的出口是比利时、美国、日本、韩国。“刚才鞋厂的厂长过来说,昨天晚上加班到夜里的两点多,三个集装箱发走了。”徐永和介绍说,现在鞋厂的出口比较好,定单已经排到年底,做不完,天天加班。另外,甘霖和美国的环球贸易公司、和台湾恒杰公司还签订了一个服装厂。甘霖的服装厂现在是枣庄第二大服装厂,年产达到160万件。随着核台湾企业签订了恒杰服装厂的二期扩建合同,二期工程扩建可再增加300万件产能,届时总产能达到460万件,将是枣庄市最大的服装厂,年产值可以突破两亿。    为拉长产业链,和服装厂配套的400万件服装的水洗厂也已经上马,并已经纳入到市外贸、市经贸委每周的调度日程,“加上水洗后,产业链的拉长不仅增加就业,还能再增加每年1000万的纯利润。”徐永和自信地说。除了上述项目外,甘霖还利用日本的高新技术上了全国一流的高强的PVC管材厂,具有抗静电、高阻燃等特点,适合煤矿井下瓦斯排放、气体的抽放。“现在产品供不应求,只能24小时进行生产。”围绕管材厂,他们还开发出高分子煤矿生产使用的柱鞋、柱帽、地轮、托辊、电机风叶、支护网、电缆钩等“以塑代钢”系列产品,有7种产品获国家专利,产品畅销于陕西、湖南、贵州等14个省市,成为非煤支柱产业。可以说,经过几年的发展,新甘霖已经形成了多元化非煤产业格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美誉度不断提升,走出了一条资源枯竭矿井浴火重生、科学发展的成功之路。

5. 甘霖的资料

枣庄甘霖,一个上世纪50年代大跃进时期就开始挖煤的老煤矿 ,在它见证了中国经济由弱变强的历程,并为国家和地方发展贡献了几乎全部之后,自己却因为地下资源的枯竭而走向破产,不过,就像涅槃重生的凤凰会变得更强一样,经历阵痛的甘霖人并没有倒下,痛定思痛,他们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转方式、调结构之路,短短6年,这个曾经被冠以“枯竭”的老企业华丽转身,成为资产优良,人文和谐,产业结构合理,资源充分利用,节能环保又生态的新甘霖,2010年枣庄甘霖各项产业总收入将突破3亿元,真正成为枣庄这座转型城市的“甘霖”……

甘霖的资料

6. 甘霖的甘霖

 gān lín ㄍㄢ ㄌㄧㄣˊ甘霖 [timely rainfall; good rain after a long drought]  久旱后下的雨;及时雨(传说是由盘古身上出的汗变成);  为人生四大喜事之一(久旱逢甘霖);  甘霖三尺透,病体十分轻。——元· 方回《次韵金汉臣喜雨》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元· 关汉卿《窦娥冤》

7. 甘霖的个人简介

中共党员,青年男高音歌唱家。1994年毕业于西南师大音乐学院,分配到西南交大从事音乐教育工作,现为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2001年考入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硕士研究生班”,2003年结业。业务专长为声乐演唱与教学,合唱指挥,歌曲创作与音乐美学研究。编写音乐教材《歌唱艺术与训练》(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参编教材《意大利语言与歌曲鉴赏》(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撰写了数本音乐讲义,发表的论文有:《探索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新模式》,《基督教对西方音乐发展的作用与影响》,《论合唱艺术对大学生人格美的塑造》,《论音乐创作中的“光电效应”》《论水的运动形态与音乐的审美》《西南交通大学的艺术教育模式》等。同时,多次举办独唱音乐会,参加省、市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并在各类声乐大赛中获奖。

甘霖的个人简介

8. 甘霖的人物履历

1988.07-1991.01 湖南农学院园艺系助教1991.02-1993.12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系博士研究生1993.12-1994.08 湖南农学院园艺系讲师1994.08-1996.12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系副教授、系副主任1996.12-1997.12 英国诺丁汉大学生命科学系博士后1997.12-1999.12 加拿大农业部马铃薯研究中心博士后1999.12-2000.07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系副教授2000.08-2001.05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系教授、博导、系主任2001.05-2003.01 湖南省农业厅副厅长2003.01-2011.02 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2011.03-  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2003-2012 第十、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2013-2018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2002-2017 中国致公党第十二、十三、十四届中央委员,常委。2002-2012 中国致公党湖南省委员会第三、四届主任委员。1993-2003 第九届全国青联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