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泰富(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电话是多少?

2024-05-17 02:44

1. 中信泰富(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电话是多少?

中信泰富(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联系方式:公司电话021-20700000,公司邮箱guorr@citicpacific.com.cn,该公司在爱企查共有9条联系方式,其中有电话号码3条。
公司介绍:中信泰富(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是2000-10-27在上海市市辖区成立的责任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位于上海市南京西路1168号中信泰富广场第45层。
中信泰富(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曾晨,注册资本10,000万(美元),目前处于开业状态。
通过爱企查查看中信泰富(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更多经营信息和资讯。

中信泰富(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电话是多少?

2. 中信泰富和中信的关系 中信泰富和中信有何关系

  中信泰富和中信银行都是中国中信集团旗下的两家子公司,二者是同系公司关系,这两家都是上市公司。中信泰富是在香港注册创建的,随着市场的发展,该公司得到了中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注资,被其控股后,才正式更名为中信泰富。中信银行是在  1987  年创建的,是一家商业银行。这两家公司在上市之后的发展更好了,因为不管是企业还是银行金融机构,一旦上市了,就会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公司业绩会大大提升。以上就是中信泰富和中信的关系相关内容。 
  中信银行简介    
   中信银行它的原来名字是叫做中信实业银行,该银行是在  1987  年正式创建的。该银行是商业银行,能够对外办理个人的贷款业务、存储款业务、办理银行卡等业务,当然了,也是可以办理对公方面的业务。中信银行在  2007  年  4  月份就在上交所正式上市了,其背后的资金实力十分雄厚,用户们可以放心去该银行办理业务。本文主要写的是中信泰富和中信的关系有关知识点,内容仅作参考。 

3. 中信泰富发生咩事?

由于近年来澳洲元不断上升,年中一度升至1澳元兑97美仙,就在这期间,中信泰富作出一项错误的性投资,接受包括汇丰银行和法国国家巴黎银行开出的ACCUMULATOR赌盘,当时银行以折让价87美仙与中信对赌,若果澳玩升到100美仙,银行就输3美仙俾中信,而合约就会告终,相反,若果澳元跌破87美仙,中信就要输差价俾银行,而且合约不能告终,要一直玩到2010年.由于当时澳元已经升到97美仙,中信以为很快就会升到100美仙,很容易就赢银行3仙,就算澳元下跌,相信都不智跌破87美仙.于是就买了90亿澳元的ACCUMULATOR,点知中信买左后,澳元一直下跌,而家跌到66美仙左右,即系而家输了21美仙,21美仙X90亿X7.8=144亿港元,若澳元重跌,中信泰富会输得重多.而中信泰富一直隐瞒这事,直到输了144亿至向外公布,事件一曝光,中信泰富股价大跌,股价得番5元左右,市值得番百几亿,近乎破产,要母公司中信集团出资拯救,而小股东输了大钱,则向中信高层追究诚信操守责任.事件越闹越大,一发不可收拾.,实情系点, 无人知. 市面目前有很多估计. 
   按照中信泰富自己的公布, 是因为中信泰富财务的人员为公司做了澳元的 accumulator. 最近澳元暴跌, 所以中信泰富录得一百多亿元的亏损.,有人取了很多钱,第一次去赌,输光了,入公数。 
  ,

中信泰富发生咩事?

4. 中信泰富和深业泰富是什么关系

中信泰富的历史可追溯至一九八七年。当时,以北京为基地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现为中信集团)创办其于香港的全资附属公司 - 中信(香港)集团有限公司。于九十年代初期,中信香港购入在香港拥有数个物业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之泰富发展的49%权益。大概同一时间,中信香港向泰富出售所拥有的香港物业,并收购当时刚起步的港龙航空38.3%权益。【摘要】
中信泰富和深业泰富是什么关系【提问】
中信泰富的历史可追溯至一九八七年。当时,以北京为基地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现为中信集团)创办其于香港的全资附属公司 - 中信(香港)集团有限公司。于九十年代初期,中信香港购入在香港拥有数个物业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之泰富发展的49%权益。大概同一时间,中信香港向泰富出售所拥有的香港物业,并收购当时刚起步的港龙航空38.3%权益。【回答】
深圳市深业泰富广场商业有限公司是深圳市家之福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04月16日,主要经营范围为货物储存(危险品除外)等。【回答】

5. 中信泰富股票代码

中信泰富特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708),是中信集团旗下的明星制造业板块,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单位、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会长单位。拓展资料1、中信泰富特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有兴澄特钢、大冶特钢、青岛特钢、靖江特钢“四大精品特殊钢制造基地”,铜陵特材、扬州特材“两大原材料生产基地”,泰富悬架、浙江钢管“两大产业链延伸基地”,形成了沿海沿江产业链的战略布局。集团具备1400多万吨特殊钢年产能,工艺技术和装备具备世界先进水平,是目前全球钢种覆盖面大、涵盖品种全、产品类别多的精品特殊钢生产基地。集团拥有合金钢棒材、特种中厚板材、特种无缝钢管、特冶锻造、合金钢线材、连铸合金圆坯六大产品群,产品长期占据汽车制造、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建筑桥梁、工程机械、风电核能、船舶海洋等领域高端特钢原材料供应市场,并远销美国、日韩、欧洲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国内外高端用户的青睐。2、中信泰富有限公司是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综合型控股公司(港交所:0267),成立于1990年,总部位于中国香港金钟的中信大厦,现任主席兼董事总经理为常振明,上任主席为荣智健,董事总经理为范鸿龄。中信泰富的前身泰富发展有限公司由香港“炒股大王”香植球成立于1985年。1986年通过新景丰公司而获得上市地位,同年2月,泰富发行2.7亿股新股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香港集团)有限公司,使中信(香港集团)持有泰富64.7%股权。自此,泰富成为中信子公司。而后,中信(香港集团)通过百富勤把部分泰富股份配售出,使中信(香港集团)对泰富的持股量下降至49%,已降至41.92%。

中信泰富股票代码

6. 中信泰富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啊?怎么亏你们多的啊和中心银行有关系啊?

2009年4月8日,67岁的荣智健宣布辞去中信泰富董事长一职,标志着中信泰富“荣智健时代”的终结,接任者是53岁的母公司中信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常振明
    荣智健辞职后,甚至于有外电猜测,此事可能令荣智健面临10年的牢狱之灾。此外,传出被视为荣氏产业主要继承人的荣智健的长子荣明杰(目前担任公司董事)可能辞职的消息
    作为企业家群体中最特殊的一位,红色资本家荣智健及其所代表的荣氏家族的命运,成为大众最关注的问题(关注度远远高于中信泰富公司的命运)。现在下结论说荣智健将退出商业舞台,显然为时过早;说荣智健的辞职意味着“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再次被验证,荣氏家族将从此走向没落更是无稽之谈;唯一可以确认的是,作为红色资本家的荣智健已经成为历史。而这,也许正是荣智健在辞职信上签名时最为伤感的地方
致命的“止赚不止蚀”合约
    2006年3月,中信泰富动用4.15亿美元收购了澳大利亚两个分别拥有10亿吨磁铁矿资源开采权的公司的全部股权。这个项目使得中信泰富对澳元有着巨大的需求,到2010年,资本开支中澳元需求为16亿,外加每年的营运开支约10亿澳元,项目为期25年。
    为了防范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 (前几年澳元兑美元一直在大幅升值),2007年8月到2008年8月,中信泰富与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等签订了数十份外汇合约,其中澳元合约占最大比重,中信泰富实际上最终持有90亿澳元,炒汇金额比实际矿业投资额高出4倍多。
    每份澳元合约都有最高利润上限,当澳元兑美元汇率高于0.87时,中信泰富可以赚取差价,合约自动中止。但如果该汇率低于0.87,却不能自动中止协议,中信泰富必须不断以两倍或多倍接货。这一合约的特点是“止赚不止蚀”,澳元继续升值,中信泰富最多可赚5350万美元;如果澳元大幅贬值,则亏损是个无底洞。中信泰富把宝完全压在了多头上,做多澳元
    金融海啸的爆发,让澳元急遽贬值。2008年10月20日发布巨亏公告日,澳元兑美元仅为0.7,依据相关汇率计算,公告日预计的总亏损为155亿港元,如果不是主要控股股东中信集团提供15亿美元的备用信贷,中信泰富将陷入破产境地。最终在2008年12月,中信泰富以亏损91亿港元的代价结束了这场诡异的投机。
    至于中信泰富为何要赌徒式地签署这样明显不公平的协议做多澳元,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谜。吊诡的是,中信泰富早于2008年9月7日,已获悉该公司巨额亏损,但直到一个半月后,公司市值损失过半才作公布。而就在这段时间,资本市场上中信泰富的沽空规模忽然急剧上涨,甚至是出事前的十几倍。巨亏事件公布后,股价最低跌至3.66元,沽空者获利众多,而中小股民损失惨重。
    事后荣智健称,对于这项投资他事先并不知情,是财务部门绕过他所做的决定,而财务部门的两位负责人(前财务董事张立宪及财务总监周志贤辞职)也最早被“问责”。不过,荣智健的女儿、前财务主管荣明方则只被降职,并没有离开公司。荣智健还否认张立宪为“替罪羊”之说。
警方介入调查 荣智健逊位
    2008年10月22日,香港证监会开始正式介入调查。香港证券交易所22日也表示,会跟进有关投诉。
    为了应对困局,中信泰富在2008年10月21日深夜紧急宣布拟出售子公司大昌行的全部或部分股权,以获取部分资金。在自救的同时,荣智健没有忘记向母公司中信集团求救。关键时刻,中信集团再次伸手,决定向中信泰富注资15亿美元用于重组外汇合同的部分债务义务。中信泰富也随即终止出售大昌行。
    在中信泰富积极解困的同时,证监部门对中信泰富的调查也在不断深入。2009年1月2日公布公告称,17位董事正接受证监部门调查,包括主席荣智健、其长子荣明杰及集团董事总经理范鸿龄,以及七位执行董事和七位非执行董事。不过,被认为是事件中的三位关键人物的荣智健爱女、前财务主管荣明方,因事件遭解雇的前财务董事张立宪及前财务总监周志贤,均不在调查名单内。
    3月25日,中信泰富公布2008年业绩。年报显示,2008年,中信泰富税后股东应占净亏损为126亿港元,其中,外汇合同所导致的变现及市场公允值的税后亏损为146亿港元。如果剔除该项亏损,则去年可以取得税后溢利19亿港元。“这是中信泰富成立19年来第一次亏损。”当满头银发的荣智健道出这个事实时,据说当时整个发布会现场顿时陷入了沉寂。荣智健表示,仍有信心在2009年扭亏为盈,但盈利幅度难以预测。
    凭借荣智健“红顶商人”的背景,加上中信集团的鼎力支持,业界普遍认为,中信泰富“澳元门”事件,到此应该会画上个句号。然而,4月3日,香港警方对中信大厦进行突击调查,调查公司是否有董事作出虚假陈述,以及串谋欺诈的违规行为,使得事件陡然升级。4月8日,67岁的荣智健宣布辞去中信泰富董事长一职。

7. 中信泰富的发展历史

中信泰富的前身泰富发展有限公司由香港“炒股大王”香植球成立于1985年。1986年通过新景丰公司而获得上市地位,同年2月,泰富发行2.7亿股新股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香港集团)有限公司,使中信(香港集团)持有泰富64.7%股权。自此,泰富成为中信子公司。而后,中信(香港集团)通过百富勤把部分泰富股份配售出,使中信(香港集团)对泰富的持股量下降至49%,已降至41.92%。1991年泰富正式易名为中信泰富。中信(香港集团)收购泰富发展有限公司,不是通过股权转让来实现的,而是通过泰富发展向中信(香港集团)定向发行2.7亿股新股来实现的。1991年9月,中信泰富与李嘉诚、郭鹤年等合组财团收购恒昌企业(大昌贸易行),其中中信泰富占恒昌企业36%权益。第二步,1992年1月,中信泰富向其余股东收购剩余的64%恒昌企业股份,实现全面收购。

中信泰富的发展历史

8. 中信泰富巨亏的原因

令人吃惊的中信泰富外汇交易内情
“张立宪和另外一个交易员在一个月内签了大多数的交易合约,而且这一个月内,有半个月是在出差,他就边打电话边下单,这是非常危险的。”该人士说。

  最近听说多起由于草率打电话下单而导致巨额亏损的事件,一位市场人士透露,香港多位身家数十亿的富豪,由于之前在电话中听从了其投资银行顾问向其百般推荐的外汇累计期权合同投资建议,也是边打电话边同意下单,并未详细阅查合同风险,也未请财务顾问和法律顾问查看合同详情,此后导致巨亏。

  客户仅仅打个电话就能下风险如此之大的单,那么和张立宪签订这些合同的对手方银行,是否存在职业道德问题?对手方银行有没有尽职地完全向张立宪展示合同的可能风险?

  上述人士表示,张立宪当时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其中存在的风险,从签约到合同确认后被寄过来,要一个月的时间才完成,合同表面来看也就是500万或1000万港元的数额,“但是可怕之处在于,最大损失不会止步于500万,而是500万乘以24个月,如果有高杠杆,比如5倍,那就是再乘以高杠杆的比率”。这种合约又名Accumulator,盈利有上限但亏损无下限,被市场称为“魔鬼交易”。

  12月2日晚,中信泰富发布股东通函,首度披露与其签下杠杆式外汇合约的对家及其交易细节。

  通函显示,过去两年中,中信泰富分别与花旗银行香港分行、渣打银行、Rabobank International、NATIXIS、瑞信国际、美国银行、巴克莱银行、法国巴黎银行香港分行、摩根士丹利资本服务公司、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国家开发银行、Calyon、德意志银行等13家银行,共签下了24款外汇累计期权合约。

  知情人士透露,国家开发银行本来不愿和中信泰富做对手交易,是张立宪主动要求国开行与其交易的,“据了解,国开行本身没有这个业务,实际上是张立宪去找的国开行,他希望国开行给予协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