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选利润操纵现象及对策为论文

2024-05-08 21:03

1. 为什么选利润操纵现象及对策为论文

可以帮 出提纲,完成正文全文,格式自己处理哦

为什么选利润操纵现象及对策为论文

2. 跪求论资产减值与企业利润操纵论文案例和提纲。急!

我



帮


你

3. 求 中小企业利润操纵的现状及意义,急!

中小企业利润操纵的现状及意义
 
多少个字
 
有什么要求
 
    (一)作好准备--收集资料  
    选题确定之后,论文有了中心思想,在写作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但是,要写好一篇论文,作者还必须占有丰富、准确、全面、典型、生动具体的材料。从中研究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并用具有说服力的题材(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些材料必须是有根有据的,而不是主观臆断的。它们或是通过自己亲身实践研究的出的,或是他人以前研究总结的可靠成果。因此,资料的收集对论文的写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收集资料的途径有以下几种。 
1、阅读有关的理论书籍。 参加教育教学研究,撰写论文,必须掌握必要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科研方法。对于教育、教学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要理解掌握。 
2、调查研究,收集有关的论据。论文的中心思想确定后,作者明确了所要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就要着手拟订调查提纲。列出调查研究从何入手,了解哪些方面的情况,每个方面包括哪些项目和具体内容,需要哪些典型的材料和数据,取材的数量和质量上的要求应达到的深度和广度,等等。 
3、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 作者不仅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对于与教育、教学相关的社会科学知识也要有所涉猎。因此,要注意多阅读教育书刊、报纸,收集有关研究信息,吸收他人的研究成果,开阔自己的思路,完善自己的设想。  
(二)安排好论文的结构 
论文的一般结构是:提出论点,进行论证,概括结论。 
1、题目--体现内容。论文的题目是论文的眼睛,也是论文总体内容的体现。 一个好的题目能吸引读者阅读文中的内容,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好的题目应是用精辟的语言来阐明作者打算探索和解决的问题,要明确、精练、易懂,要能正确地表达论文的中心内容,恰当地反映此研究的范围的所达到的深度。同时要使内行人看得明白,外行人也能有所理解。例如,”浅谈应用题教学中学习的激发”和”问题意识与数学教学”。前一个题目明确的反映了论文的中心内容和研究范围,即在应用题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后一个题目明确而精练,读者一看便知研究的中心内容,即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绪论--提出观点。对本论内容加以简要介绍,把中心论点准确地概括出来。绪论要求写得精炼、明确,字数不宜多。论文的中心思想确定后,作者明确了所要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就要着手拟订调查提纲。列出调查研究从何入手,了解哪些方面的情况,每个方面包括哪些项目和具体内容,需要哪些典型的材料和数据,取材的数量和质量上的要求应达到的深度和广度,等等。
3、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 作者不仅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对于与教育、教学相关的社会科学知识也要有所涉猎。因此,要注意多阅读教育书刊、报纸,收集有关研究信息,吸收他人的研究成果,开阔自己的思路,完善自己的设想。  

    希望我的留言能给为论文而苦恼的朋友们带来一点点帮助。

求 中小企业利润操纵的现状及意义,急!

4. 求会计专业的论文题目和提纲。现在要交题目和提纲,但是没有一点头绪。大专的论文,要求没有那么高。学姐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 税收征管模式探讨
    2.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问题研究
    3.中小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应注意的问题
    4 浅议应收账款管理
    5 管理会计的危机和出路
    6 当前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及完善研究
    7 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
    8 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研究
    9 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10 个人所得税流失浅析
    11 关于企业财务管理税务手筹划问题的探讨
    12 如何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13 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集改进措施
    14 企业财务管理的税收筹划
    15 财务舞弊案例分析及启示
    16 会计诚信之我见
    17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
    18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公平问题问题研究
    19 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20 谈上市公司信息披露
    21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比较研究
    22 中小企业负债筹资问题研究
    23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分析
    24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25 浅谈会计工作失真
    26 浅议会计工作失真的防范措施
    27 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28 浅论会计核算在的资产减值
    29 浅议上市公司的筹资方式
    30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31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2 管理会计在中小企业的应用
    33 浅议会计电算化
    34 浅议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
    35 新债务重组准侧级存在的问题
    36 浅析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7 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
    38 论会计政策的选择
    39 加强内部控制确保现金流良性循环
    40 我国增值税转型问题探讨
    41 浅议应收账款管理
    42 论财务报告的未来发展趋势
    43 浅议税务筹划
    44 个人所得税征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5 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变化分析
    46 浅议会计信息化环境的内部控制
    47 物价变动对企业会计模式的选择
    48 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49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现状
    50 浅析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及对策
    51 中小企业融资研究
    52 人力资源会计的实施探讨
    53 浅析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54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质量控制
    55 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集改进建议
    56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57 浅谈当前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
    58 浅议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现及改进措施
    59 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60 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
    61 新旧投资准则的差异比较
    62 浅谈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3 浅析会计电算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64 论会计行业级会计人员的监管
    65 论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
    66 论会计人员的监管
    67 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研究
    68 固定资产折旧理论与方法研究
    69 存货计价玉核算的研究
    70 成本控制若干问题的研究
    71 浅议成本费用的控制
    72 成本核算方法的研究
    73 浅议成本核算方法
    74 浅议我国企业所得税改革
    75 浅议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
    76 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的研究
    77 浅议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78 企业资金筹集方式的探讨
    79 企业业绩评价体系探讨
    80 浅议风险投资
    81 浅议投资风险的控制
    82 完善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研究
    83 审计风险与防范的研究
    84 浅议会计假设
    85 浅议谨慎性原则
    86 浅议历史成本计价原则
    87 论财务报告的改革与发展
    88 浅议会计监督
    89 浅议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
    90 人力资源会计研究
    91 当前中小企业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2 论会计行业及会计人员的监督
    93 加强物流管理提高企业效益
    94 论虚假会计信息的治理途径及措施
    95 浅谈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
    96 浅谈工业企业的成本管理
    97 浅谈商业企业的成本管理
    98 浅谈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9 论会计信息的失真的原因与防治
    100 论上市共生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危害及对策
    101 浅议企业信用评估
    102 论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加强与完善
    103 成本控制问题研究
    104 成本控制若干问题探究
    105 浅谈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106 浅谈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107 浅析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集对策
    108 浅谈如何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109 浅谈如何加强企业资金管理
    110 浅谈如何加强企业物资管理
    111 浅谈如何加强企业成本管理
    1 浅析企业会计目标
    2 对我国企业会计目标的思考与抉择
    3 会计对象问题的研究
    4 会计职能问题的研究
    5 对公允价值会计问题的研究
    6 会计确认与计量相关问题探讨
    7 浅析会计准则国际化
    8 会计准则国际化对中国的影响
    9 关于会计核算原则有关问题的探讨
    10 会计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及局限性探讨
    11 论会计管理体制改革
    12 会计利润计算原理的研究
    13 论会计信息原理的研究
    14 对会计信息披露方式的探讨
    15 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其对策
    16 会计信息失真的新动向及治理对策
    17 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的现状及政策研究
    18 会计信息舞弊的识别与治理
    19 会计职业判断的有关问题探讨
    20 浅谈会计国际化
    21 中国会计国际化问题研究
    22 税务会计问题研究
    23 人力资源会计相关问题研究
    24 论会计还价对会计理论和会计事务的影响
    25 论现代会计的发展趋势
    26 关于会计公允价值的思考
    27 浅析应收账款管理
    28 浅析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措施
    29 关于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几点建议
    30 企业对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对策
    31 对存货计价方式的比较
    32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33 无形资产减值的确认与计量研究
    34 知识资产会计问题的研究
    35 研发支出的费用与资本化的博弈
    36 股票期权会计处理问题的探讨
    37 所得税会计诌意
    38 中小企业财务会计问题探讨
    39 财务报告披露问题透视
    40 财务会计报告的局限性及改进研究
    41 企业财务报告体系改革与展望
    42 财务报表附注研究
    43 财务呈报问题研究
    44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研究
    45 企业合作的会计处理问题的研究
    46 企业养老金会计处理探讨
    47 现代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研究
    48 当代成本会计发展新趋势
    49 成本控制若干问题研究
    50 浅析辅助生产费用分配顺序的确认
    51 论标准成本法及改进
    52 质量成本管理问题探讨
    53 职业环境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54 浅析审计成败的关键性因素
    55 浅析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56 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
    57 浅析影响审计报告的若干因素
    58 试论如何防范审计风险
    59 浅析审计的独立性
    60 企业税务筹划风险审计
    61 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审计相关问题研究
    62 会计舞弊的模式研究
    63 浅析企业会计报表造假的主要手段
    64 政府审计信息披露机制研究
    65 试论如何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66 非盈利组织内部控制研究
    67 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关系
    68 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69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问题研究
    70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
    71 企业融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72 中小企业筹资问题研究
    73 财务管理中的税收策划问题
    74 股票期权制度在我国企业的应用研究
    75 中小企业信用问题治理研究
    76 财务舞弊案件分析及其启示
    77 企业利润操纵现象与对策问题研究
    78 企业盈余管理问题研究
    79 国有企业改制中的财务问题研究
    80 浅析企业并购的动因与形成
    81 浅析企业并购中相关财务问题
    82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3 管理会计在中小企业的应用
    84 人力资源会计的实施探讨
    85 上市公司激励制度研究
    86 会计变更对利润表的影响分析
    87 会计变更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分析
    88 试论会计报表分析的现状及其发展
    89 企业经营绩效综合评价问题研究
    90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局限性与改进
    91 试论 21 世纪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方向
    92 论会计工作的新重点——控制与服务
    93 浅议会计电算化
    94 浅析会计电算化对会计监督工作的影响
    95 论会计电算化的风险防范于控制
    96 浅析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97 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98 网络会计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99 试论会计人员能力评价与考核
    100 试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101 试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102 浅议我国会计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5. 求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和论文提纲,关于成本控制,题目:企业成本控制中的问题及对策

我帮你在百度文库找了几百篇,免费看的!点下面的链接上去选吧!

上360学习网学习吧,我是360学习网的于箱老师!我们的网站上有小学初中高中的所有课程的视频讲解免费看!并且还有试卷可以免费下载!每份试卷的每道题都有视频讲解可以免费看!
做好以下的内容就会进步的!
1 上课用心听,听懂多少就多少
2 作业独立完成, 坚决不抄袭别人的,哪怕做不玩也不要抄袭
3.每天订正好当天不会的和错的题目 问老师问同学都可以
4考前复习平时不会的和错的题目!
如果采纳我的答案为正确答案,百度知道就会显示我们的网址!我们是百度知道开放平台合作伙伴! 

http://wenku.baidu.com/search?word=%BB%E1%BC%C6%B1%CF%D2%B5%C2%DB%CE%C4&lm=0&od=0

求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和论文提纲,关于成本控制,题目:企业成本控制中的问题及对策

6. 求一篇论文提纲,中小企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公共关系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
我国加入WTO后,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使得我国不得不逐步开放国内市场,打破关税壁垒,取消政府保护,并且要遵守国际通行的贸易法律、法规及惯例。这势必吸引更多的国外大型跨国企业到中国市场参与竞争,增加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面对新的经济形势,我国的中小企业只有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断改善生产技术,转变经营理念,开拓发展市场,才能生存和发展。公共关系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
我国加入WTO后,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使得我国不得不逐步开放国内市场,打破关税壁垒,取消政府保护,并且要遵守国际通行的贸易法律、法规及惯例。这势必吸引更多的国外大型跨国企业到中国市场参与竞争,增加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面对新的经济形势,我国的中小企业只有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断改善生产技术,转变经营理念,开拓发展市场,才能生存和发展。
      (一)、我国中小企业在现阶段所具有的发展优势及所面临的窘境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首先就要对企业自身所处的内外环境进行分析,并制定和实施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战略。
  1、企业的内在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异军突起,必然有其自身的优势,主要是:
    产权主体的人格化。“两权”即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相对统一,使得中小企业在资产配置上有一定的体制优势。
组织结构的简单。管理层次少,使得企业领导者的决策和管理信息的反馈在传递速度上具有一定的效率优势,并且在信息的真实性和对称性上相对大型企业也有一定优势。
    产品转化和资金转移灵活。使得中小企业在产业和市场的进退上有一定的成本优势。
     资产有机构成及集中程度低,使得中小企业在吸收劳动力上有容量优势。
  2、企业的劣势。中小企业在我国的生存之艰难是有目共睹的,这与宏观经济环境和人们对中小企业的歧视和偏见有密切的关系,但企业自身的劣势则是阻碍企业发展的根本原因。这些劣势包括:
     产权制度不尽合理。在我国注册成为有限责任公司的中小企业,有不少在实质上就是个人业主企业,并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治理结构。
     企业规模过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技术创新能力弱。
     产品缺乏竞争力。产品的竞争偏重于依赖频繁的价格战,而不是注重通过开发新产品、改进营销方式及产品的质量等手段。
    管理水平低下。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大多未经专业培训和教育,加上企业制度不够健全,导致管理上的混乱,这是中小企业所面临的最大管理危机之所在。
  3、外部环境提供的机会。自党的十六大以来,政府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而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大力开拓农村市场的政策又为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商机。这些机会包括:
     国家和政府已经关注到中小企业的发展。已开始研究对策及采取相适应的扶持措施。
    加入WTO给中小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目前中小企业遇到的一个最大困难就是市场准入问题,其实质是公平问题。WTO规则中的国民待遇原则要求赋予内外资企业以平等的国民待遇,这为改变中小企业的非平等待遇问题带来了重大的转机。在金融服务和资本市场方面,政府正逐步向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和金融零售业务的经营权;同时,外资银行在我国的经营业务的地域和领域限制也在逐步取消,使得中小企业扩大了间接融资的渠道。对于成长型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还将有望获得国外风险投资和境外上市的机会。关税的下降,使得进口机电产品及成套设备的购买成本降低,有利于中小企业利用先进的生产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生产工艺,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量。
     最后,生产的全球化和分工化,使得具有一定特色和专长的中小企业可以融入到全球化大生产中,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机会。
  4、外部环境所构成的威胁。来自外部环境的威胁主要有:
    政府政策的不公平。政府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以及国家尚缺乏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产业指导和发展规划,相关扶持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也没有及早出台,使得部分中小企业丧失了发展的良机。
     国家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歧视性政策并没有完全废除。部分中小企业在税收、土地使用以及资产负债调整等方面仍然受到不平等的待遇。
    融资困难。由于企业缺乏银行信贷担保,造成企业向银行融资的困难。由于政府对金融市场缺乏强有力的有效监管,从而造成了直接融资创业板与二板市场千呼万唤不出来的状况,导致了中小企业发展缺乏直接融资渠道的支持。
    ( 二)、中小企业应采取的发展战略
  1.改善经营模式,细分目标市场,确定优势产业及发展战略。要使中小企业摒弃传统的以价格战为主要手段的营销方式,避免无序低效的重复投资生产,就应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以“做优”、“做专”、“做特”为原则,进入到相对应的细分市场中,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生存空间。主要措施有如下几点:
    可以利用其管理体制上的灵活性、营销手段上的多样性及生产方式上的易调整性的优势,进入市场规模小、需求差异化程度高、大企业不愿进入的那部分消费品产业和服务业。这就要求企业根据顾客的不同偏好和其对个性化服务的要求,及时更新产品,适时提供优质的服务。
    对于拥有民族或地域特色的中小企业,可以进入以传统工艺精益求精的产业。这类企业应该利用其民族或地方工艺不易被模仿且不适应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特点,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创造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对于加工型中小企业可以利用全球化分工的契机,与大型企业相结合,成为其“卫星工厂”,以减少自身的竞争风险。这样中小企业就与大企业实现了优势互补,既降低了交易的成本和费用,又合理地配置了资源,还提高了合作双方的经济效益及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对于在高新技术方面确有优势的中小企业,可以进入“双高”即高风险、高收益的新兴产业。在这种产业中,科学技术、人力资本、知识的生产要素比资金、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更重要。而中小企业投资小、转型快、转行的成本低,这样就可以弱化企业在新兴产业的投资风险,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2.建立多层次的融资渠道。
  3.全面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信息化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小企业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就必须对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走科技与管理相结合的道路。在实施信息化改造的过程中,中小企业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由于企业所属的产业性质不同,其信息化的内容也应不相同。这就要求企业的信息化应分行业实行,因企制宜。
    企业的信息化必须和企业的管理创新、流程再造因素等结合,并遵守“统筹规划,阶段实施,循序渐进,逐步优化”的原则。
    中小企业可以通过租用互联网平台提供商提供的强大的高宽带网,与骨干网相连接,或者中小企业联合上网,并在互联网上制作联合主页,存放各个企业的信息,这样可以减少相关的网络费用和网络维护人员,减少制作成本。
    中小企业的领导者要对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切实加以重视,并在企业中建立专门的信息部门,派领导层人员专门负责,同时大力培养具有信息化知识和能够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
 4.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中小企业,特别是家族企业由于自身体制的限制,使得企业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培养人才时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所以,中小企业有必要对企业内部人员激励体制进行全面改造,以提高人员素质,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改善企业的管理水平,以达到企业内部人才合理流动的目的。其主要措施有:
    努力实现由传统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转变。把人事部门由消费事务性部门向投资战略性部门转变,即把传统的业务职能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转变,重视人本管理,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实现员工和企业价值观的统一,并建立起压力机制、竞争机制和淘汰机制。
     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要注重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实现多层次、多内容、多方式的结合激励模式。为了满足员工个性化的需要,还要建立起有差别的激励制度,包括目标激励、榜样激励、培训激励等,并且要加强正激励和负激励的综合应用。
    外在薪酬方面应坚持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相结合。根据不同职位以及其工作性质,实行不同的工资制度,如岗位工资制、结构工资制、薪点工资及年薪制,并推行员工持股及股票期权计划。
    建立起以绩效考核为中心的考核体系。以员工的价值观、工作绩效、工作态度、业务技能、工作能力的全面考察为原则,改变重定性、轻定量、重经验印象、轻科学预测、重历史表现、轻发展潜力的现象。
  5.建立科学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模式。技术现代化必须有相应的管理现代化,否则推广高新技术就很困难。而实现管理现代化,既要从思想观念,管理体制、组织机构、人力资源开发等进行深刻的变革,还要学习现代化管理的新概念、新方式。既要引进、吸收国外的先进经营管理方式、方法,又要继承我国传统管理中的好经验,把引进、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生产管理模式。现代生产管理的新概念、新方式如工业工程(IE)、并行工程(CE)、精益生产方式(LP)、敏捷制造(AM)等;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如:制造资源计划(MRPⅡ)、准时化生产方式(JIT)、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中小企业应该充分发挥特有的灵活性和可变性强的特点,摒弃国有企业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在充分吸收优秀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创造出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管理模式。
      (一)、我国中小企业在现阶段所具有的发展优势及所面临的窘境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首先就要对企业自身所处的内外环境进行分析,并制定和实施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战略。
  1、企业的内在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异军突起,必然有其自身的优势,主要是:
    产权主体的人格化。“两权”即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相对统一,使得中小企业在资产配置上有一定的体制优势。
组织结构的简单。管理层次少,使得企业领导者的决策和管理信息的反馈在传递速度上具有一定的效率优势,并且在信息的真实性和对称性上相对大型企业也有一定优势。
    产品转化和资金转移灵活。使得中小企业在产业和市场的进退上有一定的成本优势。
     资产有机构成及集中程度低,使得中小企业在吸收劳动力上有容量优势。
  2、企业的劣势。中小企业在我国的生存之艰难是有目共睹的,这与宏观经济环境和人们对中小企业的歧视和偏见有密切的关系,但企业自身的劣势则是阻碍企业发展的根本原因。这些劣势包括:
     产权制度不尽合理。在我国注册成为有限责任公司的中小企业,有不少在实质上就是个人业主企业,并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治理结构。
     企业规模过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技术创新能力弱。
     产品缺乏竞争力。产品的竞争偏重于依赖频繁的价格战,而不是注重通过开发新产品、改进营销方式及产品的质量等手段。
    管理水平低下。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大多未经专业培训和教育,加上企业制度不够健全,导致管理上的混乱,这是中小企业所面临的最大管理危机之所在。
  3、外部环境提供的机会。自党的十六大以来,政府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而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大力开拓农村市场的政策又为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商机。这些机会包括:
     国家和政府已经关注到中小企业的发展。已开始研究对策及采取相适应的扶持措施。
    加入WTO给中小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目前中小企业遇到的一个最大困难就是市场准入问题,其实质是公平问题。WTO规则中的国民待遇原则要求赋予内外资企业以平等的国民待遇,这为改变中小企业的非平等待遇问题带来了重大的转机。在金融服务和资本市场方面,政府正逐步向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和金融零售业务的经营权;同时,外资银行在我国的经营业务的地域和领域限制也在逐步取消,使得中小企业扩大了间接融资的渠道。对于成长型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还将有望获得国外风险投资和境外上市的机会。关税的下降,使得进口机电产品及成套设备的购买成本降低,有利于中小企业利用先进的生产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生产工艺,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量。
     最后,生产的全球化和分工化,使得具有一定特色和专长的中小企业可以融入到全球化大生产中,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机会。
  4、外部环境所构成的威胁。来自外部环境的威胁主要有:
    政府政策的不公平。政府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以及国家尚缺乏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产业指导和发展规划,相关扶持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也没有及早出台,使得部分中小企业丧失了发展的良机。
     国家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歧视性政策并没有完全废除。部分中小企业在税收、土地使用以及资产负债调整等方面仍然受到不平等的待遇。
    融资困难。由于企业缺乏银行信贷担保,造成企业向银行融资的困难。由于政府对金融市场缺乏强有力的有效监管,从而造成了直接融资创业板与二板市场千呼万唤不出来的状况,导致了中小企业发展缺乏直接融资渠道的支持。
    ( 二)、中小企业应采取的发展战略
  1.改善经营模式,细分目标市场,确定优势产业及发展战略。要使中小企业摒弃传统的以价格战为主要手段的营销方式,避免无序低效的重复投资生产,就应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以“做优”、“做专”、“做特”为原则,进入到相对应的细分市场中,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生存空间。主要措施有如下几点:
    可以利用其管理体制上的灵活性、营销手段上的多样性及生产方式上的易调整性的优势,进入市场规模小、需求差异化程度高、大企业不愿进入的那部分消费品产业和服务业。这就要求企业根据顾客的不同偏好和其对个性化服务的要求,及时更新产品,适时提供优质的服务。
    对于拥有民族或地域特色的中小企业,可以进入以传统工艺精益求精的产业。这类企业应该利用其民族或地方工艺不易被模仿且不适应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特点,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创造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对于加工型中小企业可以利用全球化分工的契机,与大型企业相结合,成为其“卫星工厂”,以减少自身的竞争风险。这样中小企业就与大企业实现了优势互补,既降低了交易的成本和费用,又合理地配置了资源,还提高了合作双方的经济效益及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对于在高新技术方面确有优势的中小企业,可以进入“双高”即高风险、高收益的新兴产业。在这种产业中,科学技术、人力资本、知识的生产要素比资金、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更重要。而中小企业投资小、转型快、转行的成本低,这样就可以弱化企业在新兴产业的投资风险,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2.建立多层次的融资渠道。
  3.全面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信息化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小企业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就必须对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走科技与管理相结合的道路。在实施信息化改造的过程中,中小企业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由于企业所属的产业性质不同,其信息化的内容也应不相同。这就要求企业的信息化应分行业实行,因企制宜。
    企业的信息化必须和企业的管理创新、流程再造因素等结合,并遵守“统筹规划,阶段实施,循序渐进,逐步优化”的原则。
    中小企业可以通过租用互联网平台提供商提供的强大的高宽带网,与骨干网相连接,或者中小企业联合上网,并在互联网上制作联合主页,存放各个企业的信息,这样可以减少相关的网络费用和网络维护人员,减少制作成本。
    中小企业的领导者要对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切实加以重视,并在企业中建立专门的信息部门,派领导层人员专门负责,同时大力培养具有信息化知识和能够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
 4.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中小企业,特别是家族企业由于自身体制的限制,使得企业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培养人才时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所以,中小企业有必要对企业内部人员激励体制进行全面改造,以提高人员素质,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改善企业的管理水平,以达到企业内部人才合理流动的目的。其主要措施有:
    努力实现由传统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转变。把人事部门由消费事务性部门向投资战略性部门转变,即把传统的业务职能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转变,重视人本管理,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实现员工和企业价值观的统一,并建立起压力机制、竞争机制和淘汰机制。
     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要注重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实现多层次、多内容、多方式的结合激励模式。为了满足员工个性化的需要,还要建立起有差别的激励制度,包括目标激励、榜样激励、培训激励等,并且要加强正激励和负激励的综合应用。
    外在薪酬方面应坚持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相结合。根据不同职位以及其工作性质,实行不同的工资制度,如岗位工资制、结构工资制、薪点工资及年薪制,并推行员工持股及股票期权计划。
    建立起以绩效考核为中心的考核体系。以员工的价值观、工作绩效、工作态度、业务技能、工作能力的全面考察为原则,改变重定性、轻定量、重经验印象、轻科学预测、重历史表现、轻发展潜力的现象。
  5.建立科学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模式。技术现代化必须有相应的管理现代化,否则推广高新技术就很困难。而实现管理现代化,既要从思想观念,管理体制、组织机构、人力资源开发等进行深刻的变革,还要学习现代化管理的新概念、新方式。既要引进、吸收国外的先进经营管理方式、方法,又要继承我国传统管理中的好经验,把引进、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生产管理模式。现代生产管理的新概念、新方式如工业工程(IE)、并行工程(CE)、精益生产方式(LP)、敏捷制造(AM)等;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如:制造资源计划(MRPⅡ)、准时化生产方式(JIT)、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中小企业应该充分发挥特有的灵活性和可变性强的特点,摒弃国有企业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在充分吸收优秀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创造出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管理模式。

7. 求《管理会计应用中问题及对策》的论文提纲,要求具体点

主要内容:管理会计理论自从廿世纪七十年代起引进我国以来已有二十年的历史.但一直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本文就是针对管理会计应用的有关问题阐述我们的一些看法.本文首先描述了目前我国管理会计应用的现状.然后从企业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和管理会计自身缺陷等三个方面分析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提高管理会计应用水平的若干设想.主要有: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积极推进现代化企业制度,进一步加强管理会计教育.提高人员素质,培养企业主要领导人的管理会计意识,建立中国管理会计师组织.

管理会计主要是为适应经济组织内部的经营管理需要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的主要职能是为提高经营效率和效益而建立的各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编制和提供内部管理需要的各种数据.资料等.它的方法和手段视不同的需要而设计.其模式视不同的经济组织性质.规模大小.经营管理方式而异.它是最重要的职能是为最优经营决策和最高经营效率提供各种有用的方案和资料.

目前.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上.急需将以往企业中应用的经验加以总结和提高.形成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以适应企业经营机制转变的需要.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高效率.并籍以促进企业自身适应能力的提高.因此.加强对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的研究.正成为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的一个现实课题.

一.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用的现状

管理会计是本世纪初伴随着泰罗的科学管理的产生而产生的.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在国外的企业中得到了推广运用和发展.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运用是在廿世纪七十年代末伴随着管理会计理论开始的.其历史并不长.而作为管理会计重要内容的中国式责任会计在企业中的推广与应用却有40余年.所以.现在一般的企业均运用了责任会计.但大部分企业对全面预算.风险分析.差量分析.长期投资决策方法.企业员工业绩评价等都知之甚少.企业会计人员仍缺乏管理会计的基本观念.更谈不上应用这些方法去参与经管理会计在中国并没有引起多数企业的重视.仍然处于一种漂浮状态.这是切合实际的.它表明驱使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动力明显不足.管理会计深入民心并广为应用任重道远.

二.影响中国管理会计运行的原因

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与壮大不仅要受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事物本身的制约.管理会计是在西方产生.发展起来的.它在我国企业推广.运用的过程中必然要受到我国企业的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和管理会计本身存在的缺陷所制约.

(一)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

管理会计与企业外部环境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外部环境直接影响着管理会计能否得到普遍应用.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外部环境主要指经济体制环境.法律环境和文化环境.

1.经济体制环境的影响.管理会计由决策会计和执行会计两大部分组成.并以决策会计为主体.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经济体制下.企业的供.产.销及人.财.物均纳入相应的计划.最为典型的表现就是[统配统拨".[统购统销"和[统收统支".企业不过是一个放大了的[车间"而已.企业或非营利机构不能独立地进行投资决策.这一权力属于上级部门.决策权限依照部门的特点.特定投资项目的规模及其重要性的不同予以严格的划分.最大和最重要的投资项目由政府作出决策,其它投资项目由有关部门的部长或负责人决定.在这种情况下.给企业经营决策者提供决策信息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决策便无足轻重.重要的是贯彻执行.这可能就是责任会计为什么常受到我国企业的青睐.而决策会计却如阳春白雪少人问津的主要原因吧.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我国的企业制度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企业承包和转换经营机制三个阶段.但这几种制度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使得经营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更重视一些行政因素和社会影响因素.而不能重视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从而造成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不能普遍应用.③同时.现阶段我国的金融体制.价格体制还不完善.使得管理会计在实际运用中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正如有些会计人员举例说.由于该企业执行政府定价.企业本身根本无法进行定价分析.还有些会计人员讲到.他们曾经尝试过使用定货模型.但问题是经常按正常情况无法取得材料.因而测算显得毫无意义.

2.法律环境的影响.管理会计要给企业的经营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必须在一个平等.公平.竞争和高度灵敏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但总体上来说我国的法律体系还不健全.如我国至今没有颁布.不能造就一个公平的市场经济环境.税法对不同地区.不同组织形式的企业规定了差别税率.对大小规模纳税人规定了不同的增值税处理办法.这些都造成了企业不平等的地位.这些法制上的不健全.不完善使得管理会计给企业提供经营决策信息时在有用性.相关性方面大为减弱.另外.法律实施情况不如人意也是制约公平竞争环境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虽然我国出台了许多法律.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执法不严.有法不依"和[权大于法"的现象经常发生.如虽然已颁布实施了十多年.但在许多国企严重亏损的情况下.真正破产的却寥寥无几.使得市场优胜劣汰的规律不能体现.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管理会计.它能否应用全凭经营者个人素质好坏.同时.在现实工作中权大于法.法律的权威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非规范的会计行为几乎存在于所有企业.这使得主要信息来源于财务会计的管理会计只能给企业的决策者提供非正确的信息.可见.法律体系的不完善和执法力度不够.使得管理会计在企业中运用缺乏一定的保证.

3.传统做法和习惯势力的影响.这种影响具体表现在:(1)会计工作的地位低下.一些会计人员和厂长经理认为.会计就是算帐.报帐.至于管理.经营决策.那是企业领导的事.财务会计工作一直是会计人员工作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管理会计则成了副业.有精力和条件的.就零打碎敲地搞一些.否则干脆抛在一边.(2)经营者的[长官意志".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封建专制制度.等级观念比较严重.由此而造成了领导者的[长官意志".虽然管理会计利用各种信息.经过各种计算分析得出最优方案提供给领导者.但在这种[长官意志"前.有否作用不改断言.(3)一些消极文化思想使得管理会计难以实施.管理会计在评价业绩时要求赏罚分明.但是许多经营者深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思想影响.难以做到[罚"字.这就使得管理会计在企业中作用事倍功半.从而影响它的推广应用.

(二)内部环境的影响

管理会计主要是为企业内部管理决策服务的.企业的内部环境对管理会计普遍应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的内部环境主要指企业的经营者.会计人员和会计电算化设备.

1.企业经营决策者的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当局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管理会计在企业中能否普遍应用.现代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家不仅要懂经营.更要懂管理.其中包括会计和财务管理.而现阶段.多数企业经营者离这一要求还有一定距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目前在许多企业中.即没有建立管理会计组织.也没有培训相应的管理会计人员.会计人员本身也没有应用管理会计的机会与积极性.

2.会计人员的影响.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运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会计人员素质上.我国现阶段会计人员的总体素质比较低.突出表现为知识层次低.知识结构不合理.在专业教育方面层次低.全国1200万会计人员中.受过大学专业教育的不及10%.在素质相对高一些的国有企业及县以上集体企业600多万会计人员中.大专文化水平以上的也只有18.2%.有会计师资格的仅占14.5%.④由于会计人员素质跟不上.就使他们没有精力去实践管理会计.虽然有些会计人员学习过一些管理会计知识.但大数处于纸上谈兵阶段.没有进行系统的实际操作.同时.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水准不是很高.在会计披露上弄虚作假.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严重.这些因素都限制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

3.会计电算化的影响.现阶段.计算机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程度不高.利用率也比较低.在开展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中.其应用也仅仅停留在事后算帐的水平上.不具备进行事中控制和事前预测的能力.同时.现阶段我国管理会计的软件开发严重滞后.使得管理会计一些复杂的公式和模型没法运用.由于上述因素的存在.使得管理会计不能适应现代市场发展.从而削弱了管理会计的作用.造成了管理会计的现阶段企业中应用缓慢.

(三)管理会计自身缺陷的影响

传统管理会计为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自二战以后.特别是廿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生产力的快速提高.以及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企业面临的竞争不仅来自国内.更来自国外.而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与强大的竞争对手.管理会计无论在方法上还是内容上都显得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要求.具体表现为:

1.管理会计研究的领域狭隘.传统的管理会计仅局限于大量生产.工艺技术和产品成本都趋于稳定的产品.很少研究新产品的成本费用等存在的问题.一般管理会计只注重财务会计信息.加强企业内部成本控制.而现阶段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要求管理会计不权要重视企业内部信息.而且还应该注重市场信息.单纯依靠企业内部的信息很难作出正确的评价和决策.

2.管理会计的基点不妥.现代企业管理是经营性管理而非生产性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应着眼于销售.而管理会计却将销售作为一个常量.把销售额的确定作为成本预测和控制.利润规划和控制以及资金规划和控制的前提条件.这必将阻碍管理会计的应用.

3.信息滞后性.由于管理会计的许多信息来自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的报告.但是任何一期的会计报告正好在下一期中间呈报.由于这些信息的滞后使得其对管理者进行决策毫无用处.严重削弱管理会计的作用.

4.对市场寿命较短产品的评价.现代产品的一个趋势就是更新换代加快.许多产品的寿命周期只有几年.有些仅为一年或更短.许多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不仅靠产品的低成本生产.而且靠产品更新.而传统的业绩评价又始终以成本为中心.

由于上述几方面因素的存在使得管理会计在企业中作用的发挥受到严重限制.

三.对提高管理会计应用水平的若干设想

从以上分析可知.在我国现阶段.要推广运用管理会计.必须首先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

(一)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是推广管理会计的根本途径

现阶段.中国式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很薄弱.对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仍局限于国外情况的翻译介绍.而中国的国情与西方国家是有很大差别的.这使得被全盘吸收的西方管理会计很难在中国企业普遍应用.所以要推广管理会计.首先应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具体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中国管理会计的定位问题.西方国家管理会计已经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这与其经济发展水平.企业管理水平是相一致的.我国的管理会计应定位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密切结合中国企业实际情况.便于广大会计人员.管理人员操作运用这一水平上.不追求高深莫测的理论与数字模型.不生搬硬套那些众多的无法操作的名词.概念与方法.

2.中国管理会计规范化问题.对任何一门学科来讲.人们对该学科知识的掌握.主要来自教科书.但教科书的内容体系能否尽可能地规范化.则直接关系到该学科的推广和普及应用的程度.而管理会计教科书在内容排列的逻辑顺序.基本理论结构.名词.概念以及方法等许多方面的欠规范化却不利于初学者学习和掌握管理会计.也不利于管理会计的推广应用.同时由于当今世界正处于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和应用的时代.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处理.存储.输出等也愈来愈依靠计算机来完成.而编制管理会计通用软件又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管理会计的规范化.

3.中国管理会计应特别强调行为科学的研究与应用.这样才能符合我国的管理逻辑.符合我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也只有这样.才能产生较好的社会效果.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研究我国各类组织中人的行为.欲望.动机.并加以合理引导与组织.形成一个和谐的内部管理环境.减少管理中的内耗.应用符合中国人心理特点的管理会计方法.应当成为我国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的一个突破口.

4.中国式管理会计体系应将管理会计在实践中应用的成功经验加以科学.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并从中找出管理会计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利于管理会计的进一步发展.

(二)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的体制和会计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什么样的企业体制就需要什么样的会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必然要求管理会计的运用.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而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政府职能的借位.导致企业政企不分.责权不明.造成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低下.同时也阻碍了管理会计的应用.政府一方面直接控制了企业的人.财.物.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使得企业没有独立性和自由性.无法及时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来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另一方面.又忽视甚至排斥企业自身的经济责任和经济利益.使得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既无压力又无动力而丧失积极和主动性.这就使得管理会计的许多方法显得毫无意义.同时.职能错位的政府.直接取代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职能.用行政手段干预企业投资.或直接取代企业投资.并且.政府和政府附属物的企业又不对投资效果承担责任.加之在干部管理上.考核其政绩往往看速度和产值等总量指标.不注重考核投入产出的效益指标.而且企业干部按所在企业规模大小确定相应的行政级别等.这就必然会出现有些政府和企业领导在投资决策时好大喜功.不顾客观条件和市场情况.争项目.争投资.造成投资决策失误.害这种情况下.管理会计对投资项目进行的投资分析哪怕再正确当然也无法发挥作用.就我个人认为.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首先应取消企业领导享受的行政级别待遇.也不再由政府指派.而改为到社会上去公开招聘.由市场产生和磨练出真正的企业家.同时还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开的.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使企业能在这种环境中达到优胜劣汰.所以.要促使企业在管理中尽可能地应用管理会计技术与方法.必须不断深化经济和管理体制的改革.进一步明晰产权.改进企业行政当局的奖惩制度.不断完善市场机制.从而使每一个企业都能真正考虑依靠改进内部管理来保证自己在激励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进一步加强管理会计教育.提高人员素质

虽然二十年来我国管理会计成绩斐然.但要想使管理会计得到推广应用.仍需加大对会计人员素质教育的力度.只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员队伍才能架起一座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的桥梁.才能促进管理会计的运用.就基础教育而言.应在大中专院校.成人教育以及广大经营管理人员.财会人员中进行广泛的.深入持久的管理会计基础教育.不但要让这门课的知识深入人心.还要培养他们应用管理会计的能力.

(四)培养企业主要领导人的管理会计意识

与会计人员相比.企业主要领导人的管理会计知识和素质的培养可能更为重要.据调查表明.单位领导不重视被列为影响管理会计应用的首要原因.提高管理会计的应用水平.企业领导已经成为最为关键的因素.如果企业领导没有一定的管理会计意识.他们将不会考虑会计人员在预测.决策.规划和控制中的作用.即使会计人员水平再高恐怕也难以发挥作用.要增强企业主要领导人的管理会计意识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今后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及其它有关方面组织企业领导人培训时应该适当加强管理会计的内容.经济师等职称考试中应该适当增加管理会计方面的内容.企业领导人本身也应不断完善自已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的认识.事实证明.如果企业领导具有了一定的管理会计知识.他们就会自然地考虑到会计人员在预测.计划等方面的作用.

2.建立一定的社会约束机制.甚至以一种行政手段促使企业领导层重视管理会计应用.例如在领导层的重大决策中.特别是涉及项目投资决策等重大问题上.建立管理会计的一票否决制.

(五)建立中国管理会计师组织.推进管理会计的前进

现代西方发达国家一般均有管理会计师协会.作为管理会计师的专业组织.这些专业组织的成立不仅推动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发展.而且加强了管理会计师的社会地位.在英国.一旦持有特许管理会计师证书就被认为是有广泛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往往成为大公司猎取的目标.

通过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会计师专业组织发展的结果和作用来看.我国也有必要根据本国的借鉴西方先进经验来组建我国自己的管理会计师协会.设立管理会计师资格考试.创办管理会计师刊物.这不仅有利于管理会计的发展壮大.而且能够推动管理会计的运用和发展.

虽然就目前来看.管理会计在我国的推广运用仍受到种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管理会计必将为大多数人所认可.在国有企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孟凡利.王翠春.王健.杨公隧.1997:..1997年第4期.

李建芳.1996:..1996年第6期.

方向.1996:..1996年第2期.

乔彦军.1997:..1997年第4期.

谢礼望.1998:..1998年第12期.

冯巧根.1997:..1997年第7期.

谢元态.1998:..1998年第5期.

孟焰.1997:..1997年第3期.

暨南大学会计系管理会计课题组.1995:..1995年第11期.

郑雨.1998:..1998年第9期.

李苹莉.1999:..1999年第1期.

求《管理会计应用中问题及对策》的论文提纲,要求具体点

8.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对策大纲和毕业论文怎么写

真题网提供
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1 标题: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研究目的:了解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相关方法,结合我国国情,比较分析适应我国企业合并的相应方法。 
  内容:1、企业合并的涵义及不同合并形成;2、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及适应情况;3、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国际比较;4、我国企业合并会计方法的选择及理由。
  参考资料:《财经研究》2001、1,“企业合并的基本会计方法及其比较分析”,邓小平;《财会月刊》2000、12:“购买法与权益联合法的比较分析”,宁宇新;《时代财会》2003、5:“对我国企业保并会计方法选择的现实思考”,万宇洵、李典和;《高级财务会计学》万宇洵主编,西南财大出版,“第三章,企业合并会计”;《会计研究》合并会计报表问题研究课题组:“论控制与合并财务报告问题。
  2 标题: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相关研究目的:辨别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规定;2、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国际国比较;3、关联方交易的定价政策;4、关联方关系的披露分析;5、关联主交易的规范措施;6、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准则的进一步完善。
  参考资料:《会计准则讲解与操作》闫德玉等,中国财经出版社,1997年;《财会月刊》2002、11“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的合并会计报表编制”,孟宇;《财会月刊》2003、1,“寻探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价格的监管体系”,车嘉丽,《黑龙江财会》“加强关联方交易披露和监管的对策”,雷鸣等;《国际会计准则第24号》“关于关联方说明”等。
  3 标题:或有事项的分析研究目的:了解或有事项的意义和种类,掌握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
  内容:1、或有事项的涵义与种类;2、或有事项的确认;3、或有事项的计量;4、或有事项的帐务处理及披露;5、或有事项准则的不足与建议。
  参考资料:《会计研究》,1996、3,“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林斌;《会计研究》”关于我国或有事项准则的有关问题“,宣和;《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2003年版,经济科学出版社;《企业会计准则(制度)选解》万宇洵编著,2003年,湖南大学出版社;《上海会计》”试谈或有事项确认为负债时的会计核算“王锡岚等。
  4 标题:会计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原则及方法探究目的:掌握已有的会计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和方法,熟练运用其要求处理实际问题。
  内容:1、会计调整事项的涵义和内容;2、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调整处理原则和方法;3、会计政策变更事项的调整处理原则和方法;4、会计估计变更事项的调整处理原则和方法;5、会计差错更正事项的调整处理原则和方法;6、对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和方法改进建议。
  参考资料:《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制定,相应学习辅导资料及继续教育的教材,《企业会计准则(制度)选解》万宇洵编著,湖南大学出版社;各种会计杂志上相关论文。
  5 标题:实质量于形式原则的运用分析目的:结合实际把握实质重于形式的精神,旨在会计实践中灵活加以运用。
  内容:1、实质重于形式为什么是修正性原则(要义);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确认收入时的表现;3、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融资租赁业务中的表现;4、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确认资产时的表现;5、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其他方面的运用;6、对该原则在具体准则中进一步体现的建议。
  参考资料:《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财政部制定,“实质重于形式探析”万宇洵,《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4期;近几年来有关财会杂志上相关文章。
  6 标题:重要性原则在具体准则中的体现目的:分析研究重要性原则的要义,融会贯通其在会计实践中的运用。内容:1、重要性原则的要义分析;2、重要性原则在干具体准则中的体现;3、具体准则中重要性原则表现的分析;4、进一步完善我国具体准则的建议。参考资料:《企业会计准则》2002年版,经济科学出版社;《企业会计准则(制度)选解》2003年,湖大出版社;近几年来有关会计杂志的相关论文。
  7 标题:试论人力资源会计计量的二重性目的:介绍人力资源计量的两种方法:成本法和价值法,探讨建立人力资源会计成本计量与价值计量并存的二重模式。
  内容:1、人力资源计量的成本法,其优点和缺点;2、人力资源计量的价值法,其优点和缺点;3、采用二重计量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4、采用二重计量模式的具体做法。
  参考资料:《人力资源会计专题》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略论人力资源会计的几个问题》,财会通讯,2002,6。
  8 标题: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研究目的:探讨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内容:1、会计职业道德概述;2、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3、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具体措施。参考资料:近三年的会计杂志、报纸,如《会计研究》《FIOI财务会计导刊》《财会通讯》《财会月刊》等。
  9 标题:商誉会计问题研究目的:通过此论文的写作,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另一方面增强商誉领域的专业知识。
  内容:1、商誉的基本概念;2、商誉的确认;3、商誉的计量;4、商誉的摊销;5、商誉的诚值;6、商誉的披露。
  参考资料:1、邓小平《商誉会计论》,立信会计出版社;2、FASB、AcSB、ASB、LASB、AASB、等有关国际组织关于商誉的会计规范。
  10 标题:知识经济对会计的挑战及其对策目的:阐述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面对。
  内容:1、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2、知识经济时代所面临的挑战;3、面对知识经济挑战的对策。
  参考资料:《管理会计学》(人民大学出版社)余绪缨主编;有关报刊杂志。
  11 标题:知识经济下无形资产会计若干问题探讨目的: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的地位相当重要,对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报告对确定企业价值有重大意义。
  内容:1、知识经济下无形资产的地位;2无形资产的确认问题;3、无形资产的计量问题;4、无形资产的披露问题。
  参考资料:《无形资产会计》(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于长春);《知识经济对无形资产计量的影响》(《会计研究》1999、2,唐学松);《无形资产的特征与评价》(《会计研究》1999、2,崔也光。
  12 标题: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思考目的:理论联系实际,探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意义与途径
  内容:1、简述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2、剖析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3、提高会计信息的措施和途径。
  参考资料:《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因素分析》《财会研究》2002、11,《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危害及对策》《事业财会》2002、5;《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探讨及其监管机制创新》《当代财会》,2002,5.
  13 标题: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研究目的:分析会计信息质量的企业制度因素;探寻提高信息质量的相关途径;分析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会计学途径。
  内容:1、会计信息质量的决定因素分析;2、公司治理结构的相关分析;3、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治理结构的相关关系分析;4、提高信息质量的治理结构措施;5、改善治理结构的会计途径。
  参考资料:《公司治理》、《企业管理与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研究》,2000、6;《公司治理中的会计确定》,《会计研究》,2002、4;《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行为》和《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2003、1。
  14 标题:论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目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在较长时间内一直在困扰着各方面的信息使用者,其失真程度之深,范围之广、危害之大,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通过本文的论述,更进一步控制,克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内容: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1、会计信息失真的种类及其主要表现;2、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分析;3、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参考资料:1、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大举措——感悟《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研究,2001,2,黄世出刘维;2、《银行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对策》——《金融会计》2000年第7期;3、《财经理论与实践》200人年第1期“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15 标题: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目的:研究治理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措施。
  内容:1、会计信息真实性概述(含义,重要性等);2、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特征、危害;3、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4、治理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具体对策。
  参考资料:近三年的会计杂志、报纸,如《会计研究》《FIOI财务会计导刊》等。
  16 标题:我国会计规范问题研究目的:探寻我国会计规范的具体形式,会计规范体系的完善等。
  内容:1、会计规范的意义;2、目前会计规范的现状、体系、形式、有效性等;3、会计规范体系的完善;4、提高规范有效性的措施。
  参考资料:王开田。会计规范理论结构;陈亚民,会计规范论;陈箭深,会计研究,2001、1;葛家澍,会计研究,2001,1。
  17 标题: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研究目的:分析影响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因,为规范会计政策选择提供指南。
  内容:1、会计政策选择存在的原因;2、影响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因;3、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则等;4、规范会计政策选择的必要性;5、规范选择的原则、方法。
  参考资料:《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分析》,《会计研究》2000,3:“试论会计政策的选择原则”《会计研究》1999、2;《会计选择论》。
  18 标题: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相互协调的思考目的:从降低遵循税法的成本着想,探讨有关经济业务处理中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的相互协调问题。
  内容:分析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的关系,探讨如何尽量做到二者的协调,并以某类经济业务的处理为例,说明如何协调。
  参考资料:《企业会计制度》;有关税法规定;2002-2003年有关报刊中的相关资料。
  19 标题: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研究目的:研究资产减值会计核算与监督的具体问题。
  内容:1、资产减值准备概述(含义、意义、理论依据等);2、《企业会计制度》关于资产减值准备规定的若干突破;3、执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规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成因);4、对于八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规定和操作的具体建议。
  参考资料:近三年的会计杂志、报纸,如《会计研究》《FIOI财务会计导刊》《财会通讯》《财会月刊》《上海会计》《四川会计》《财会月刊》等。
  20 标题: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其完善目的:完善的资本市场需要完善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作为市场经济初期阶段的我国,会计信息披露存在很多不足与缺陷,如何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是一个重要课题。
  内容:1、探讨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意义;2、分析我国目前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缺陷及原因;3、提出完善我办会计信息披露的改进思想。(可参考西方发达国家关于会计信息披露治理经验)
  参考资料:《会计研究》、《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准——现金流量表》《企业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国际会计准则第14号——分部报告〉《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理论与证据》(吴联生:2000,厦门大学博士后研究报告)、〈会计域秩序与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吴联生:2002,经济研究)等。
  21 标题:关于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理论探讨目的:从理论上分析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必然性和措施,为会计国际化的实践作指导。
  内容:会计国际化的理论解析,影响会计国际化的因素,目前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现状,加速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的对策和措施。
  参考资料:〈会计研究〉〈财务与会计〉〈财会通讯〉〈财会月刊〉。
  22 标题:浅议我国加入WTO与会计改革目的:我国加入WTO后,会计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就要求我国现有的会计管理系统,面对新的环境应如何进行改革和调整,从而更好的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内容:文章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综述:1、“入世”后对我国会计环境的影响;2、加入WTO后会计改革的目标与设想;3、适应国际环境,改革中国会计。
  参考资料:1、〈向二十一世纪我国会计的改革与发展〉,上海会计2001,(1);2、〈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会计问题论文摘编〉上海会计,2001,(2);3、加入WTO会计怎么办〉会计之友,2002,(2);4、〈加入WTO与中国会计改革〉时代财会2002;5、〈加入WTO与我国会计行业应作出哪些调整〉——当代财经2002.
  23 标题:国有企业经理人期权激励问题研究目的:通过写作本文,学生应熟悉经理人期权激励的基本原理、基本要求与操作方法,掌握我国国有企业经理人期权激励中的特殊问题等。
  内容:1、经理人期权激励的涵义与功能;2、国有企经理人期权激励的必要性与重要性;3、国有企经理人期权激励的难点解决措施。
  参考资料:1、谢德仁,刘文:〈关于经理股票期权会计确认问题研究〉,〈会计研究〉,2002年第9期;2、魏刚:〈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经济研究〉,2000(3)。
  24 标题:论合伙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资格目的:通过写作本文,学生应掌握合伙事务所的特点及其对合伙人的要求,掌握我国合伙人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参考资料:1、王善平:〈合伙会计师事务所中的私人财产与创新能力〉,〈会计论坛〉2002年第2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王善平:《独立审计的诚信问题》,《会计研究》,2002年第7期。
  25 标题:试论财务管理目目的:明确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内容:介绍国内外关于企业财务目标的几种主要观点;运用经济学理论论述如何定位企业财务目标。
  参考资料:《会计研究》;《财务与会计》;《财务与会计导刊》。
  26 标题:试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目的:理解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财务目标观点,能比较各自的优劣,并结合当前我国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内容:1、简述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财务目标观点,并作比较。2、财务目标选择的原则标准;3、我国选择何种财务目标。
  参考资料:《现代企业财务目标选择》《湖南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有关财务目标理论的分岐综述》《财会月刊》2002,2;《企业财务目标的比较与选择》《交通财会》1999,3。
  27 标题:非营利组织财务问题探讨   目的:本题为在非营利组织上(如学校、科研单位、非营利医院等)工作或对非营利组织财务感兴趣的同学准备。目的在于将所学的财务管理知识,与非营利组织的实际相结合,探讨有关财务问题。
  内容:就非营利组织的某个或某些财务问题(如收入、支出、筹资等),探讨非营利组织财务与企业财务的异同以及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优化。只要求就某一个或几个问题论述,不要求全面论述。
  参考资料:1、何进日主编《财务管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王名编著〈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3、张彪《非营利组织可持续发展的财务策略》,《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1期;4、张彪、张士建《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若干基本问题探讨》《云梦学刊》2003年第4期;5、2002—2004年有关报刊中的相关资料。
  28 标题: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目的:提示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经营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内容:1、资本经营在国有企业中的运用状况;2、国有企业资本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国有企业资本经营主要问题产生的根源;4、解决国有企业资本经营中存在有主要问题的对策(或改进设想)。
  参考资料: 1、范恒山,资本经营:走出误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李丽伟,浅议资本经营,现代会计,2002年第4期;3、余建春,建立和完善国资运营新机制,国有资产管理,2001,5; 4、郭元唏,资本经营,西南财经大学出版,1997版;5、陈光鸿,关于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几点思考,上海会计,1997,11;6、韩晓亮,资本经营应注意的七天风险,财务与会计(财政部),2002,12。
  29 标题:改进企业财务报告问题研究目的:探寻改进、完善企业财务报告的办法、措施。
  内容:1、改善企业财务报告的必要性,现行企业报告的不足,环境的需要;2、改善企业财务报告应遵循的原则;3、改善企业财务报告的措施、办法。
  参考资料:1、葛家树《改进企业财务报告问题研究》;2、王相年,《论财务报告忍气吞声改进》《会计研究》1999年、7;3、朱元年论文,《会计研究》99、7;4、张延成论文,《会计研究》98、3。
  30 标题:企业业绩评价问题研究目的:探寻评价企业业绩的指标体系、方式方法。
  内容:1、企业业绩评价的意义、目标;2、业绩评价的指标体系设计;3、业绩评价的方式方法。
  参考资料:1、张蕊论文,《会计研究》2001、12;2、李晓强论文,《会计研究》2000、11;3、池国华论文,《会计研究》2003、8。
  31 标题:浅议私营企业期间费用的控制目的: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私营企业象雨后春笋发展很快,现已成为推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重要力量。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如何去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便是本文所旨。
  内容: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1、私营企业期间费用控制的内容;2、当前私营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3、私营企业期间费用控制的对策。最后对私营企业发展前景展望。
  参考资料:1、《试论期间成本》——会计研究,1999年11月,于胜道等;2、《论现代企业成本的战略管理》——会计研究;1995年7月,陆距;3、《现代市场经济成本控制新观念》——财会月刊,2002、6;颉茂华;4、《企业管理概念》——教材。
  32 标题:企业融资结构的比较分析参考文献:会计研究,2004,7;杨兴王,郑军,基于代理成本的企业绩务融资契的安排研究;郑荣鸣,中外企业融资结构的比较分析;① 杨之帆,企业资本结构与融资方式偏好,财经科学,2001,4;周忠患等,财务管理,上海三联书店,1993。
  33 标题:关于增值税若干问题的探讨目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与完善,这就必然要求现行增值税制也应当逐步适时的完善,这样才能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
  内容: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1、增值税税负的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2、推行增值税转型的高风险及其对策;3、世界税制改革的动向与趋势。
  参考资料:1、《世界税制改革的动向与声势》——“税务研究”邓子基2001、5;2、《增值税的宏观税负与微观税负》。——“税务研究”苏筱华2001、5;3、《对增值税转型的几点逆向思考》——“税务研究”陈晓等2001、5;4、《增值税分析控制法的大批量及稽查应用》“税务研究”李庆章2001、7。
  34 标题:债转股对企业治理结构的效应分析目的:债转股成功的关键在于转股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改善与完善。通过深入分析债转股对企业治理结构带来的正、负面效应,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内容:1、我国企业债转股的由来;2、债转股性质定位;3、债转股对企业治理结构的效应分析;4、完善债转股的相关政策建议。
  参考资料:  2、课题组:债转股对企业治理结构的影响及其前景分析[J],管理世界,2001(5);1、 吴有昌,赵晓、债转股:基于企业治理结构的理论与政策分析[J],经济2、 2000(2); 2、延华、彭继厂、重建债转股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困难与对策[J],经济体制改革2001(6);3、 玉,关于债转股问题的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02(2);4、   庄乾志,债转股:功能缺陷七制度依赖,财经问题研究;2000(1);5、   周小川,关于债转股的几个问题研究[J],投资研究,1999(12)。
  35 标题:浅析国有企业债务重组问题目的:分析国有企业债务问题形成的原因,为解决国有企业债务问题寻找出路。
  内容:1、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的现状;2、债务问题形成原因及分析;3、债务问题的解决(不同角度进行探讨)。
  参考资料:《财务月刊》《辽宁经济》《现代会计》等。
  36 标题: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效能状况研究目的: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的构成,履职现状及其在公司治理中的效能,找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设想,以便监事会在公司治理中效能的发挥。
  内容:1、研究背景;2、上市公司监事会的构成现状分析(抽样调查);3、市公司履职现状及其在公司治理中的效能分析;4、上市公司监事会改进设想(结论)。
  参考资料:1、网上查询有关上市公司监事会设置、工作效能、履职现状等有关资料;2、陈湘水,公司治理结构模式,资本市场,2001年第11期,63-67;3、监事会运行机制研究课题组,强化监事会职能,上海证券报,2001、12、19;4、李维安,张亚双、如何构造适合国情的公司治理监机制,财经科学,2002年第2期,63-665、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原则研究课题组,中国公司治理原则草案及其解说,南开管理评论,2001年第1期,9-24;6、上海证券交易研究发展中心,当前我四市公司治理存在三大突出问题,中国证券报网络版,2001、11、12;7、夏冬林,我国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功能分析,会计研究,2000年第3期,12-17;    8、夏冬林,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交通状况研究,当代财经,2001年第7期,34-39。
  37 标题:企业利润操纵方法的会计分析参考文献:[1l黎仁华。谈谈会计报表粉饰的审计策略〔J〕。财会月刊,2002,(2)。[2]阎务达等。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的财务指标特征研究〔J.〕财务与会计,2001,(10)。[3]肖时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粉饰防范体系研究〔J〕。会计研究,2000,(5)。[4]马永义。对遏制利润操纵行为的一些思考〔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1(5)。
  38 标题:企业的财务管理的模式研究参考文献:② 王斌,企业的财务管理及其模式会计研究,1999,11③ 董伟,张朝,集团型的财务管理的模式,财务与会计,2001,10④ 于比彪等,财务管理与绩效考核集成,系统议计,财务与会计,2004,2、3⑤ 钱德勤,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财务管理革命,商务印书馆,1987;于比彪等,关于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系统的框架研究,会计研究。2004,8。
  39 标题: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研究目的:通过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结合国内外近几年来发生的一系列审计失败案例,分析CPA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因,探讨目前CPA法律责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CPA民事赔偿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内容:1、CPA法律责任基本问题(主体、客体、归类原则、构成要件等);2、CPA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因分析(主、客观原因);3、CPA承担法律责任的现存问题分析;4、对策和建议。
  参考资料:谢荣,1994《市场经济中的民间审计责任》,上海社科院出版;《蒙氏审计学》第10版;江平《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论CPA民事责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审计研究》2002年第4期;《CPA民事责任的几个基本问题》《审计研究》2002年第4期。
  40 标题:审计失败的成因及规避目的:通过近几年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审计失败案例的分析,寻求其审计失败的原因,探讨规避审计失败的措施。
  内容:1、审计失败案例分析(典型审计失败案例分析或综合分析);2、原因分析;3、规避审计失败的措施。
  参考资料:网上查询典型审计失败案例;CPA考试指定教材《审计学》;《会计研究》、《审计研究》2001、2002、2003年相关文章。
  41 标题:试论界定审计责任的理性原则目的:研究和探讨审计人员审计责任的界定原则和思路。
  内容:1、审计责任的概念界定;2、界定审计责任的理性原则,即程序理性原则或结果理性原则,或其他原则;3、实证问题研究。
  参考资料:1、谢斐信“浅论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审计与经济研究》1998,5;2、申香华“论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的界定”《经济经纬》,1999,2;3、贺花“国外有关注册会计师民事法律责任研究述要”《中国注册会计师》,2003,8。
真题网提供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