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艺术概论论述题

2024-05-18 08:44

1. 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艺术概论论述题

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如下:
艺术的世界性和民族性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
1、世界性和民族性的联系:凡是世界性的艺术,都是民族性的。离开民族的,就没有世界的。界艺术并不是凌驾于民族艺术至上的一种独立存在的艺术,它是民族艺术的一种。
2、世界性和民族性的区别:并非一切民族性的艺术都是世界性的,民族艺术成为世界艺术是有条件的。民族艺术经过交流可以走向世界,成为世界艺术。

扩展资料:
艺术的世界性和民族性辩证统一关系对发展社会主义艺术的意义如下:
艺术的世界性和民族性辩证统一原理对发展社会主义艺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社会主义艺术必须坚持民族形式。社会主义艺术继承本民族的一切优秀艺术的传统,创造为本民族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其次,坚持社会主义的开放性,社会主义国家的开放政策,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而且表现在艺术领域。

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艺术概论论述题

2. 结合中国艺术的现状,试述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1、由于时代的前进,文化艺术同经济一样会在相互借鉴的基础上趋于统一,形成具有同一 特点的超越民族性的世界性艺术潮流,这种具有世界意义的国际化艺术将成为今后世 界艺术发展的主流。
2、随着艺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艺术民族性认识的深入。只有在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 上,不断发展民族艺术。才能使艺术作品具有真正的民族性。

3、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既不能等同,也不能截然分开。二者是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的的两 个方面。保持艺术的民族性不能夜郎自大不能因为民族艺术曾滋养过他民族文化而藐视他 民族文化。正如,当我们看到一个乞丐大言不惭地向人们诉说其祖父曾经是如何如何的高 官巨富时,相信任何人都不会同情他。先贤的荣耀是我们民族的光辉历史,它应成为我们 今天发奋图强的动力,而决不是我们招摇撞骗的旗帜或涂脂抹粉的面霜。又如孔雀开屏时 固然美丽,但却难免会将它难看的部位亦展现无疑。万事万物莫不如此,有明有暗,艺术 应该保持本民族的独特性。

3. 简述艺术概念的历史演变及现代艺术概念的形成

艺术形式的概念是关系到美学和文艺学存在的本体性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艺术形式概念理解的侧重点不同,19世纪以前是以客体的视角切入,19世纪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历史的中和,而20世纪主要是以形式本体的视角进行研究.     艺术有二种,一种是当代艺术,一种是现代艺术。当代艺术是伴随我们现在生活的种种艺术活动,这样的艺术有电影,有音乐会,也有油画、国画展览,更有时刻霎绕着我们日常作息的美化设计活动,从城市街桥、厅堂装修到服饰眼睛、食盘酒具、甚至眉梢的一抹青云。这些艺术活动总是动人而美丽,自古以来为大众喜爱。虽然人分贤愚,地有东西,众生悲欢不同,但是这种艺术,以崇高的激励、深沉的呼唤,温雅的抚慰和优美的显示构成文化。当代艺术将此种种艺术话动,以新的艺术形态、特别是“现代设计”和“公共传媒体系”(报刊、电视、网络)带给人们美好的生活。 而现代艺术,本来也是当代艺术中的一个门类。但是它一出现,就模样怪异,甚至尖峭而丑陋,一反其他门类;使大家初看之下,满心不快、就更谈不上欣赏。 为什么? 这种名为“现人艺术”的事吻,实际上是隐藏在各种艺术之下的“艺术根本机能”。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上,在现实生活的大部分状况中,它都被覆盖在美丽的外表之下。于是,造成一种假象:艺术就是“美”,但是,美是什么?难道美就仅仅是让人悦目(耳)赏心吗?一经提问,“美”就不再仅仅是美丽的形式和外表。翻开前人的论述,无论是往古的先哲如孔子、柏拉图,还是晚近的思者如爱因斯坦、蔡元培,都将美归之为一种“完美”,完美近于善,或正是简括而至善。艺术是在科学之外,在思想之外,对于那种不可言传的境界的追求和表达。 “根本机能”犹如脏腑,一旦赤裸裸地呈现在眼前,任何人,包话作者本人,都会为之惊诧,为之惶恐。因此,许多天才的艺术大家也还愿意让“艺术根本机能”藏在内里,不表现于外形。外形依旧用悦耳之声,中看之形,借助美丽的形式影响世界。可是,现代化时代来临之后,美丽的形式包不住艺术了。在所有发达国家,现代艺已成为艺术主流,成为政府资助和个人收藏的主体,或为社会文化的标志,最重要的是成为每个现代公民的基本教养。 并不是人们喜爱现代艺术,而是它有不可缺少的作用,所以它才是犹如心肝五脏,只中用,不中看。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完全可以厌恶现代艺术的这种或那种风格和方法、但是不能回避它。因为它最少有四个方面不容回避。 第一,现代艺术的基本性质是创造。就是说,现代艺术专门以创造、创新作为它的特征。这与中国经济要领事创造性地发展科学技术的思路一致。艺术和科学都需要创造精神,但是只是适合观众的创造,就象科学技术是合乎逻辑的创造。而现代艺术的创造旨在突破现有局限,是一种纯粹的创造。作者不创造不行。越是超常,越是奇特,其创造价值就越大。可是在局外的常人看来,真作品就奇巧古怪,不合常情。七十年代末以来,在西方现代艺术中流行后摩登。(Post-moden中文常译“后现代”)是针对在此之前极端理性原则的新的创意,更是怪诞而丰富,所含的创造实验依然。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行业,只有一种行业是专门练习和实验人的创造力的,有了这个,又可用在各行各业之中,这就是现代艺术。 第二,现代艺术侧重揭露罪恶,即使是社会主义社会,也还存在着犯罪和腐败现象,甚至有些已司空见惯,(如投机取巧和弄虚作假),更不用说其他社会。所以现代艺术一开始就充当社会的哈哈镜、显微镜和探视镜。它用奇异的形象反照不正常的社会现象;用常人不注意的角度和深度显现人间问题的原因;用常理不能体察的方式来展示宇宙和人生的内含。相对装饰、美化的艺术门类,现代艺术就显得丑陋肤浅,但是它揭露丑恶,最终却为引起人们的警醒。 然而,一般人就看不懂,也就不想看。那么,这就不得不涉及下面的二点。 第三,现代艺术是在刺激观众的自觉性,传统艺术常常把影响、感动观众作为最大的成功。电流、小说,根不能让他人为之掬一把热泪。在个人意识薄弱的时代,人们渴望被别人拯救,在精神上也愿意追随,崇拜天才的艺术家与他们的杰作,就象十几岁的少年追逐歌星。但是,人类文明的发展逐步使每个人成为自觉而独立的人。他必须自己决定自己的事(选择),同时又敢于对之负责(责任)。在精神上他的判断力和感觉都不再那么轻易在受到感动,他要追问,他应该内心坚强。现代艺术就是为这样人准备的,是为艺术上的“成年人”所预备。现代艺术一般不给人一个现成的观念和意象,而给人半个,另外半个由各人自己从心里计升起。现代艺术是一个人对一个人的互相印证,在现代艺术中,没有人是艺术家,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 第四,现代艺术是直接诉诸人类的觉悟境界。单独地看一件作品,这件作品可能只是创造性地揭示某一个现象,以激起观众的自我反省。而现比艺术作为整体却不是某一个活性分子,而艺术现象只是艺术本性在单个时间、某个地方对某个问题变现。此次双年晨的题目就是“海上·上海——一种特殊的现代性”。展览很快会过去,作品也会渐渐被淡忘,而现代艺术的精神因此也就在这块地方,这一群人中孕藏,这种精神靠科学技术是达不到的,科技会让人分工更细而限制人的本性的完整,使人在职业化或中忽视性灵上的古渡沉钟。这种精神也是思想和宗教达不到的,思想和宗教先将人的精神转化为语言和教义,再在理性中执持为信念和信仰,使人内在微妙的悲欣无从清理。在人性的深处,包含着一股自由的清流,来自天尽头,又向永恒的寂静流去。无以诉说,无以把握,伏在每个人的心底,连传统和当代艺术的优美、雅致、悲悯和崇高的形式也不能到达那个地方,现代艺术却将人轻轻地(或重重地)推将去。 难道社会和文化的发达就意味着人人都欣赏“丑恶的艺术”,纵然它是有作用,有道理的吗?当然不是!对美好的追求是人性的趋向,也是社会发展的目标。所以当代艺术与现代艺术永远并存。  4

简述艺术概念的历史演变及现代艺术概念的形成

4. 中国传统艺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哪些鲜明的民族个性?

以中国戏剧艺术为例,将歌唱、表演、功夫、语言、服装、诗歌、舞蹈等融为一体。
以中国绘画艺术为例,将诗书画印等融为一体。

5. 《世界文化大全》提出,在近现代文学、美术和音乐的发展过程中, 西方涌现出了一些连接不同时代、跨越不

     A         本题主要考查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注意限制语“连接不同时代、跨越不同艺术流派的桥梁式”,所学知识“美国作家海明"-伍继续进行现实主义创作的同时,也奉献了大量现代主义作品”和“德意志音乐家贝多芬的晚期作品,是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慢主义音乐的桥梁。”可知②④正确,答案为A    

《世界文化大全》提出,在近现代文学、美术和音乐的发展过程中,  西方涌现出了一些连接不同时代、跨越不

6. 艺术概论如何在当代语境下发展民族艺术特色

一.传承创新,为民族艺术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五千年文明,勤劳勇敢、多才多艺的中华各民族创造了浩如烟海、灿若星辰的民族艺术,这些艺术包含音乐、舞蹈、戏剧、绘画、书法、雕塑等等,其中很多都被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朝鲜族农乐舞、藏族史诗《格萨尔》、侗族大歌民歌“花儿”、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等等。民族优秀传统艺术体现着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凝结着民族智慧与审美追求,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有着永不退色的价值。民族艺术不论如何发展都不应丢掉自己的“根”和“魂”,把优秀传统艺术传承下来是民族艺术发展的基石。

进入新时代,各民族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意味着传统民族艺术赖以栖息的生态空间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各少数民族艺术随着时代发展也悄然加入了时代元素,如蒙古族呼麦与说唱表演、戏曲唱法与现代舞台表演艺术的深度融合,以及为适应文化旅游业发展而编排的民族艺术混合表演等等,其中也涌现出了不少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作品,如民俗风情表演《鄂尔多斯婚礼》等。文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对于民族艺术仅仅只是传承恐怕难以维持其长远发展。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反映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美好生活而团结奋斗的当下精神面貌,对优秀传统民族艺术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为民族艺术注入新鲜血液,是民族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

各个民族的艺术由于地域、历史等多种因素而异彩纷呈,各具特色,之所以各种民族艺术都能够蓬勃发展,是因为其艺术的本质是相通的,即反映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精神追求。因而对民族艺术进行传承创新,关键是要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无论是何种艺术门类,都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一支舞蹈、一首歌、一出戏、一幅画都应来源于各族人民的现实生活,反映他们的喜怒哀乐,为他们带去精神鼓舞,在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群众中创作出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形成民族艺术发展的内生动力。【摘要】
艺术概论如何在当代语境下发展民族艺术特色【提问】
一.传承创新,为民族艺术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五千年文明,勤劳勇敢、多才多艺的中华各民族创造了浩如烟海、灿若星辰的民族艺术,这些艺术包含音乐、舞蹈、戏剧、绘画、书法、雕塑等等,其中很多都被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朝鲜族农乐舞、藏族史诗《格萨尔》、侗族大歌民歌“花儿”、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等等。民族优秀传统艺术体现着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凝结着民族智慧与审美追求,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有着永不退色的价值。民族艺术不论如何发展都不应丢掉自己的“根”和“魂”,把优秀传统艺术传承下来是民族艺术发展的基石。

进入新时代,各民族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意味着传统民族艺术赖以栖息的生态空间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各少数民族艺术随着时代发展也悄然加入了时代元素,如蒙古族呼麦与说唱表演、戏曲唱法与现代舞台表演艺术的深度融合,以及为适应文化旅游业发展而编排的民族艺术混合表演等等,其中也涌现出了不少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作品,如民俗风情表演《鄂尔多斯婚礼》等。文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对于民族艺术仅仅只是传承恐怕难以维持其长远发展。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反映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美好生活而团结奋斗的当下精神面貌,对优秀传统民族艺术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为民族艺术注入新鲜血液,是民族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

各个民族的艺术由于地域、历史等多种因素而异彩纷呈,各具特色,之所以各种民族艺术都能够蓬勃发展,是因为其艺术的本质是相通的,即反映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精神追求。因而对民族艺术进行传承创新,关键是要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无论是何种艺术门类,都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一支舞蹈、一首歌、一出戏、一幅画都应来源于各族人民的现实生活,反映他们的喜怒哀乐,为他们带去精神鼓舞,在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群众中创作出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形成民族艺术发展的内生动力。【回答】
二.融合传播,为民族艺术发展找寻外在推力

艺术作品创作出来,最终要通过表演、展示抵达人们群众,实现艺术作品的思想价值、审美价值和观赏价值。传统的表演、展示可以内蒙古草原上的乌兰牧骑为代表,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这种面对面的实地表演和展示给观众带来了真实可互动的视觉听觉盛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映象,可谓是最直接地传递了艺术作品的价值。不可否认这种艺术作品的传播方式是最为生动、最具艺术感染力的方式,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格局发生了颠覆性巨变,各类视听产品、文学作品在互联网上海量供给,哪怕是在偏远的牧区、山区,只要有移动信号以及智能手机,五花八门、无所不有的精神文化产品就会直接输送到人民群众,面对如此高速的传播生态,如果民族艺术仍以传统面对面表演和展示作为唯一传播途径,而不去探索新的传播媒介,那么被遗忘是极其容易的。在视听新媒体为主导的传播格局中,人们群众“遗忘”“疏远”民族艺术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再需要民族艺术的陶冶和指引了,而是因为相比于网络文艺,民族艺术的获取变得不方便了。

新时代,无论是乌兰牧骑还是民族艺术,研究其发展途径都不能忽视和绕过传播方式这一重要媒介。在坚持走进人民、走进牧区、社区、家庭面对面地实地演出的同时,也应该结合互联网、移动端,将艺术作品的表演和展示网络化、数据化,通过实演、网络点播、直播等线上线下全方位立体化传播,让民族艺术搭乘互联网的快车在第一时间抵达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在传播加速的同时,扩大了民族艺术的影响范围,也会推动民族艺术作品的创作热情,形成良性循环。【回答】
三.培养人才,实现民族艺术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民族艺术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对特定的族群有着较为强烈的引领作用,少数民族可以从其民族艺术上探寻民族历史、民族信仰并找寻族群归属感。民族艺术在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情操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民族艺术的发展必须朝着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方向发展,这就对民族艺术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无论是艺术作品的创作者还是表演者都应该做到德艺双馨,方能实现对人民群众的正确引领。目前民族文艺工作者还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应该加大对艺术从业人员的思想品德、专业技能的培养,进一步提高民族艺术的品质。

在关注现有从业人员素质技艺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对未来从业人员的培养,特别是对未成年人可提早进行艺术熏陶浸润,让他们从小接触优秀民族艺术,感知民族艺术的魅力和精神力量,播撒传播传承发扬的种子。如壮族的扁担舞目前已走进多所中小学校园,孩子们的课外兴趣班、课间操随处可见跳着扁担舞的青少年,很多孩子们由被动参与最终变成了主动热爱。目前民族艺术的传承者断层现象严重,“从娃娃抓起”是以长远眼光确保民族艺术的可持续发展。【回答】
四.制定政策,为民族艺术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在全国各地有许许多多像乌兰牧骑一样的民族艺术团体,多年来把党的声音和关怀传遍大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精神食粮,激发基层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优秀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全民族坚定文化自信做出了光辉贡献。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民族艺术的发展、特别是民族艺术队伍正面临着时代变革的发展阵痛,以乌兰牧骑为例,近年来受经费、编制、人才培养与流动等影响,队伍平均年龄多数超过40岁,十多年没有新人进来,编制配额严重不足,演出经费及薪资待遇明显偏低等成为各地乌兰牧骑遇到的普遍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民族艺术发展的普遍瓶颈。针对以上问题,民族艺术的发展急需政策扶持和正确引导,如出台相关政策明确保护民族艺术,引导民族艺术与文化产业相结合,使艺术价值合理适度地转化为经济效益,走上良性发展轨道。令人欣慰的是,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已制定了乌兰牧骑工作方案,开展了以乌兰牧骑演出为主的一系列工作计划,《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条例》已列入自治区人大2018——2022年立法计划,并已经开始在区内进行了立法调研。

新时代民族艺术的发展应继续挖掘、提炼、创排更多贴近生活、贴近人民、贴近现实的优秀文艺作品,把创作现实题材作品作为根本任务,把视角对准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在传承中创新、在传播中开拓、在培养上用心、在政策上强化,实现民族艺术的繁荣发展。(【回答】

7. 举例分析现代美术、音乐、戏剧、电影、舞蹈等门类之间相互借鉴、融合的发展趋向。

  舞与诗、乐:诗是通过文字,诉诸读者,引发心灵感应、震撼,不具有直接可视性;乐是以音符为结构单位,表现内在激情,引发想象,无形可见;舞蹈有形可见,内在激情通过动作语言予以表达,流动持续。
  舞蹈与雕塑、建筑、绘画:都有形可见,直接可视,但舞蹈又是流动的时间艺术。
  舞蹈与电影:都有时空互构关系,但电影是镜头的衔接,舞蹈则是靠人体语言的动作流创造空间,心理活动的表现,前者可以借助技术手段,后者只有靠形体表达。

  三、舞蹈艺术语言
  1、结构语言:有意图的艺术构思。戏剧结构(线型结构)与块状结构。
  2、动作语言:暗示;传达;让观众通过直观形象去感受。动作既是构成舞蹈语言的基本材料,也是舞蹈家创作过程中的思维材料。
  3、时空语言:空间的展现与时间的流动。时、空的相互依存溶合。音乐的协作。
  4、舞蹈语言的舞台呈现特点:内在激情有形可见的动作流。


  第九章 戏剧艺术欣赏

  一、戏剧艺术的语言
  1、形体动作。
  2、语言动作:对话、独白、旁白。
  3、 静止动作。
  二、戏剧艺术与戏曲艺术的区别。
  广义上讲戏剧包括话剧、中国戏曲、歌剧、舞剧。本教材所谈戏剧,主要指话剧。话剧在欧美各国通常就被称为戏剧。
  戏剧与戏曲在表现与再现、时空建构、表演方式、戏剧结构等方面有各自不同的特色。
  戏曲重写意,戏剧重写形;(虚拟性与写实性)
  戏曲抒情性程式化表演与戏剧表演的表演理论、体验理论;
  戏曲丰富的表现手段与戏剧的时空限制、戏剧性冲突、戏剧动作。


  第三章绘画艺术欣赏

  一、绘画艺术的语言
  绘画艺术语言:
  (1) 线条;
  (2) 形体;
  (3) 色彩;
  (4) 色调;
  (5) 动感;
  (6) 笔墨(笔触);
  二、油画与国画
  1、油画与国画的简单比较:
  除了工具、材料、表现主题的一般区别外,概括地讲,中国绘画尚意,西方绘画则尚形;中国绘画重表现、重情感,西方绘画则重再现、重理性;中国绘画以线条作为主要造型手段,西方绘画则主要是由光和色来表现物象;中国绘画不受空间和时间的局限,西方绘画则严格遵守空间和时间的界限。总之,西方绘画注重再现与写实,同中国绘画注重表现与写意,形成鲜明差异。
  2、中国绘画的独特艺术魅力
  (1) 中国画重视空白的运用,有“虚实相生”的效果;
  (2) 中国画重视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以形写神”,讲究意境、神韵;
  (3) 中国画与书法有很深的渊源,即“书画同源”、“书画同法”;
  (4) 中国画与诗有相通之处,因而推崇“画中有诗”;
  (5) 中国画还经常使用印章,是点缀,也增加韵味和美感。

  1、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
  (1)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作为音乐艺术材料的声音,是一个超脱了自然原型的特殊的音响体系。
  (2)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乐艺术的展现要在一定的过程中完成。音乐稍纵即逝的弱点所转化的特殊手法。
  和空间艺术比较,时间艺术最突出的特点是间接性。空间艺术的艺术形象是直观 的,建筑在生活中有实用功能,是一个具体的东西,绘画与雕塑对动态的瞬间进行静态的表现,借助的也是直观的形象,而音乐与文学中的形象无论是从创作还是从接受的角度说,都不是具体直观的。
  (3)音乐是表现的艺术。“音乐形象”是经过联想而形成于人们头脑中的艺术形象,是感情化、性格化的形象,表现性与再现性的互补。
  (4)音乐是再创造的艺术。音乐的表现有稳定性的一面,又有演绎性的一面。
  二、音乐艺术的欣赏方法
  1、抓住音乐主题,充分发挥想象力,体味音乐形象。
  2、熟悉音乐体裁,把握音乐表达内容的特殊方式。
  3、了解音乐家及其作品所处的时代、社会、文化背景,力求准确而丰富地领会作品的时代性、社会性、民族性特点及文化蕴含。

举例分析现代美术、音乐、戏剧、电影、舞蹈等门类之间相互借鉴、融合的发展趋向。

8. 简述近代世界的文学艺术成就是哪些

19世纪以来的世界主要艺术成就 领域 流派 印象 画派 美 背景 特点 主要代表作品 工业革命的进 直接描绘阳光下的 法国莫奈的《日 出· 印象》;荷兰 凡· 高的《向日葵》 行;科技的启 物象,追求强烈的 发 个人感受 等 术 现代 主义 科技发展和社 对色彩和视觉深入 会结构的调整, 进行研究,采用夸 西班牙毕加索的 改变了人们的 张、变形与抽象的 《坐在椅子上的 思想和价值观 表现形式,运用各 女人》等 念 种新材料 领域 流派 背景 特点 主要代表作品 音 乐 德国贝多芬的 浪漫 工业革命,资 时代性、多样性、 《命运交响曲》 主义 产阶级革命和 民族性等 等 资产阶级性质 法国德彪西的 的改革的进行;用声音的响度和 印象 《牧神午 资本主义经济 色彩,提供一种 派 后· 前奏曲》 的发展 暗示或心境 等 领 流 域 派 背景 特点 主要代 表作品 科学技术和生产 ①电影经历了从无声到有 力的发展;社会 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小 卓别林 影视艺术 发展变化和人类 规模、低技术到大规模、 的《城 新的精神需求以 系列化和专业化的转变 市之光》 及商业利润的驱 ②电视具有覆盖面广、时 等 使等 效性和现场感强的特点 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的区别 1.兴起的时间 从19世纪30年代起,现实主义文学成为文学的主流。现代主 义文学兴起于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达到鼎盛时期,取代现实 主义文学成为文学的主流。 2.社会根源 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是由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 盾开始大量暴露出来,社会问题日益突出。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 是由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经济危机、世界大战等社会问题使 人们对资本主义产生了普遍的危机感,他们迷茫、痛苦而找不到 出路。 3.创作特点 现实主义强调真实具体地描写现实生活,详尽分析人类 行为相互冲突的趋势,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往往因 对现实秩序不满而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是一 种流派众多、风格各异的多元化文学,其共同点是集中表现 自我,在艺术手法上反传统。 【史论必记】 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空前繁荣, 出现了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各种文学流派, 深刻反映了社会历史现实。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艺术的进步, 科技和艺术有机地结合,产生了影视艺术,极大地丰富了人 们的文化生活,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知高考考什么] 1.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特点的区别 项目 繁盛时间 浪漫主义 18世纪末~19世纪30年代 (1)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 社会根源 (2)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 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描写对象 深入挖掘人类的感情世界 现实主义 19世纪30年代起 工业革命后资本 始大量暴露,社 的结果 侧重再现和剖析 社会现实 洲,革命和战争频繁,动乱不已; 主义社会矛盾开 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 会问题日益突出 2.电影艺术史上三次重大变革 3.电视艺术史上三次重大变革 4.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发展的启示 (1)19世纪以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繁 荣,但也导致许多人内心空虚,物质和精神严重失衡。这启发 我们今天在进行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也要注重精神文明建设, 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2)弘扬世界优秀文化遗产,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建 设社会主义的文化产业,构建和谐社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历 史重任。 [谋定高考快行动] 近几年高考主要考查了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常考点 中的文学艺术流派 以新情境新材料考查19世纪以来的美术和音乐、 预测点 影视艺术的发展 [看高考怎么考] 1.(2012·广东高考)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 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 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其创作风格是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 C.古典主义 D.理性主义 解析:选 A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近代西方主要文学流派的 艺术特点。现实主义文学对社会现实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浪 漫主义文学想象力丰富,注重通过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情感世 界;古典主义文学宣扬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理性主义是 17、 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的核心。 2.(2011·浙江高考)19世纪诞生的印象主义绘画,追求光色 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下图中,属于后期印象主义绘 画代表作的有 (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解析:选 C D.②③④ 本题考查学生读图解图能力。《向日葵》《星 月夜》是后印象派代表画家凡高的作品,《有藤椅的静物》 《弹曼陀铃的少女》是立体派画家毕加索的作品,故选C。 3.法国浪漫主义的“产婆”斯塔尔夫人说过:“忧郁的诗歌 是最能与哲理相一致的诗歌。忧郁较之其他心灵状态更深 地进入人的性格和命运。”这种“忧郁”主要反映了人们 对 A.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 ( ) B.资产阶级革命的呼唤 C.新社会制度的高度颂扬 D.人性解放的渴望 解析:选 A 本题考查浪漫主义出现的背景。18世纪后半 叶至19世纪中叶,革命或改革相继成功后的欧洲并没有出 现启蒙学者所描绘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 使人们普遍感到失望。 4.(2012·无锡调研)观察下面两幅绘画作品,它们的共同点 是 ( ) A.都注重色彩的运用和变化 B.都追求对客观对象的准确描述 C.都反对理性的压制和传统的束缚 D.都着重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 解析:选 D 毕加索是现代艺术的代表,现代艺术完成了欧 洲绘画从写实到写意的转化。南宋《梅石溪凫图》属于文人 山水画,其特点是重在表达作者主观感受的写意艺术。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