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基金会会长杨洪

2024-05-18 00:08

1. 佛教基金会会长杨洪

纪念慈辉佛教基金会主席-杨洪居士 
慈辉佛教基金会主席-杨洪居士悲智双运、关怀众生 、德行高深、功德圆满,于2009年2月17日成功往生极乐世界了。16年来,杨洪居士走过的路是一条慈善的大布施之路。他的人生奋斗史极富传奇,他和他创办的“慈辉佛教基金会”的“帮助众生,成就众生”的善举,是一首首感人肺腑的诗篇。  
杨洪居士1946年出生于广东惠州,70年代到香港创办旭日集团公司;1985年到纽约成立贸易公司;1994年介入纽约房地产生意;2000年创办香港慈辉佛教基金会;2003年荣获民政部“爱心捐助奖”。

佛教基金会会长杨洪

2. 关于佛教的资料

佛教是东方人的宗教,是东方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是东方智慧的结晶,确是东方文化宝库中稀有难得之瑰宝。佛教自释迦牟尼创始以来,历经两千五百多年,一直影响着东方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几乎涉及了哲学、科学、文学、艺术(建筑、雕刻、音乐、美术)、美学、教育学、心理学以及伦理道德等社会的各个方面。 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许多与佛教有关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等,如唐代高僧玄奘,大诗人谢灵运、王维、白居易、苏轼,大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范仲淹、王安石,理学家朱熹、王阳明,以及李贽、袁宏道、黄宗羲、龚自珍、魏源、曹雪芹、林则徐,还有改良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章太炎,革命家孙中山等等,至于历代高僧大德更是灿若繁星,不胜枚举。 而现代,随着计算机科学、模糊科学、生命科学(如自然疗法、克隆技术)、精神分析学(及各门类的心理学)、量子物理学、毫微技术、全息理论、航空航天科学的发展,以及人类当前面临的各种困境(人口、环境、气候异常、金融危机、高犯罪率等),都在不断证实释迦牟尼佛早在两千五百年前向人类提出的善意劝告,和佛对宇宙宏观微观的认识,对生命本身的认识,是无懈可击的。佛陀的教诲是如此直截了当,一针见血,如此真实不虚,讲求实效,再加上佛陀严密无误的思想体系,佛陀的慈悲精神和积极务实的作风,正使越来越多的西方有识之士所瞩目,于是更有东学西渐,佛光普被欧美之势,诚为东西文化交流之新潮。这正应了一句话:真理,是跨越国界、跨越种族、超越时空的,真理是没有专利权的。 

※卡尔·马克思(德国) 

□辩证法在佛教徒那里已达到比较精致的程度。 

□弗里德利希·科本送我两卷他的著作—《佛陀的宗教》,是一部很重要的著作。 

※恩格斯(德国) 

□辩证的思想只有对于人才是可能的,并且只对于相对高级发展阶段的人(佛教徒和希腊人)才是可能的。 

※弗里德利希·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 

□佛教是历史上唯一真正实证的宗教。它视善良和慈悲为促进健康,不可以仇止仇。 

※伯特兰·罗素(英国著名哲学家) 

□多种宗教中,我所赞成的是佛教。 

□历史上所有宗教中,我对佛教最具好感,尤其是它初级的形式,含有最少压迫性的因素。 

□我觉得不论是智慧还是人格,…..佛陀都超过耶稣。 

※章太炎 

□佛法本来不是宗教……一切大乘的目的,无非是断所知障,成就一切智者,分明是求智者的意思,断不是建立一个宗教,劝人信仰。 

□佛法……与其称为宗教,不如称为哲学的实证者。 

□佛教的理论,使上智人不能不信;佛教的戒律,使下愚者不能不信。通彻上下,这是最可用的。 

※梁启超 

□吾常见迷信者流,叩以微妙最上之理,辄曰是造化主之所知,非吾侪所能及也,是何异专制君主之法律,不可以与民共见也。 佛教不然,佛教之最大纲领曰悲智双修,自初发心以迄成佛,恒以转 

迷成悟为一大事业。 

□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兼善而非独善,乃入世而非厌世。 

□有放万丈光焰于历史上者焉,则佛教是也。 六朝至唐数百年中,志行高洁、学识渊博之士,悉相率入于佛教之范围。 

※康有为 

□佛学之博大精微,至于言语道断,心行处绝,虽有圣哲,无所措手,其所包容,尤为深远。 

※孙中山 

□佛教乃救世之仁,佛教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佐科学之偏。国民不可无宗教思想,盖教有辅政之功,政有护教之力,政以治身,教以治心,相得益彰,并行不悖。 

※陈独秀 

□佛法之广大精深,余所素信不疑者也。 

※许寿棠 

□现在中国,虽称民国,而外侮益亟,民气益衰,一般国民懦弱、浮华、猥贱、诈伪,视清末或且加甚。自非一面提倡佛教,以勇猛无畏治懦弱心,以头陀行治浮华心,以惟我独尊治猥贱心,以力戒妄语治诈伪心;一面尊重历史,整理国故,以养成民族的自信力。否则,前路茫茫,何能有济。 

※张君励 

□盖世尊之说法,因众生而起大悲心,因大悲心而生菩提心,而成正觉。既有觉,自然不离智慧。悲智双修者,佛教之最大特色,为世界其它宗教之所不及。他教之教徒,谓起于迷信可也;归依佛法,则智者之事也。 

※毛泽东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主张普渡众生,是代表当时在印度受压迫的人讲话。为了免除众生的痛苦,他不当王子,出家创立佛教。因此,信佛教的人和我们共产党人合作,在为众生即人民群众解除压 

迫和痛苦这一点上是共同的。 

□在古代,佛陀传扬恢弘的教义,保佑普天之下太平无恙。 

□慧能主张佛性人人皆有,创顿悟成佛说,一方面使繁琐的佛教简易化;一方面使印度传入的佛教中国化。 

※鲁迅 

□释迦牟尼真是大哲,我平常对人生有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而他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启示了,真是大哲。 

佛教  百科

3. 佛教的资料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最古老的宗教,相传在公元前五至六世界(藏传佛教的记载中更早)便已产生。佛教以无常和缘起思想反对婆罗门的梵天创世说,以众生平等思想反对婆罗门的种姓制度,以“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为基本教理,主张依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学,以断除烦恼成就佛果为最终目的。



  佛教在印度流传发展了数百年后,逐渐走向亚洲其它国家。一般将传于今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和中国傣族地区的巴利语经典系,称南传佛教(属小乘);流传于中国、朝鲜、日本、越南和汉语经典系通称北传佛教(属大乘)。印度本土佛教在公元九世纪时渐趋衰微,十三世纪初归于消灭,十九世纪后始渐复兴。而藏传佛教的特殊价值在于它涵盖了佛教各乘---小乘、显教大乘、密教大乘的完整修法,它以印度佛教研究的高峰为起点,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已达到更高深精细的程度。



  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佛教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从某种程度上,它改变了我们这个世界的面貌,同时,也使它自身不断发展和完善。



  现在,佛教正在走向西方世界,为更多的人接受和了解,这说明它有适应社会人心的一面,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必然需要。你可以信仰,你也可以不信,但都应该宽容和理解,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共同创造一个和谐安宁美好的社会。

佛教的资料

4. 学习佛法,相关佛法资料到那里找啊?

1. 看大成佛经,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圆觉经》《楞伽经》《净土诸经》等。

2. 看修行的书,明理不求实证,则无意义。目前时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藏区的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大圆满法,天赐众生福泽,能修习,当累世修的机缘,甚难得!
六祖以后,禅宗已不适合人的根性,能度脱现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圆满法了。正如莲华士大师所预言:铁鸟(飞机)飞翔时,大圆满法将传遍世界。

推荐修行的两本书:元音老人著《大手印浅释》。
丹贝旺旭仁波切著《金刚密乘大圆满》。 
修习大圆满法,须拜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为师,灌顶修行。
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不仅仅是开悟,且证量足,能够灌顶加持,并非是普通意义上的活佛摩顶。
去青海省果洛洲久治县的德合隆寺
去拜: 丹贝旺旭仁波切 为师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县阿宗寺 :江央确吉宁玛仁波切  
修习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 !

所谓念念修行,就是终生念一佛名,念到一心不乱。从而能往生极乐世界。
(念佛名:一是消业障;二是佛力感应加持)
(当然要持戒、行善、发愿、生菩提心)
(生真信,发切愿,志诚恳切,念佛名号。勿用观心念法,当用摄心念法。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时,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听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摄于佛号,则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嗅别种气味,身也不会懒惰懈怠,名为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念,虽不能全无妄念,校彼不摄者,则心中清净多矣,故名净念。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无有间断,自可心归一处。——净土宗念佛法门)

而开悟、明心见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
前念已灭,后念未起,回光一瞥,了了常知,当下抓住,觉性显前——《大手印浅释》

《金刚密乘大圆满》:有所谓:“内观心性,向内观!”之口诀。
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观。
此偈诵的意思是说:使能想、能念之心识,向它自己稍微地内转;稍微地内向;轻微地内收,这样便能认识本觉。华智仁波切说由此不能认识的话,便再也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认识了。当以自心稍许向内轻微地观于它自身的时候,会有一种远离一切散乱分别的赤裸明清,这就是觉性。 

念:
南无(音:那摩)阿(音:a) 弥陀佛
南无(音:那摩)观世音菩萨
南无(音:那摩)地藏王菩萨

5. 佛教之都曼谷的资料

  曼谷百科名片
  泰国首都,东南亚第二大城市,主要港口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被誉为是“佛教之都”。 泰国人称曼谷为“军贴”,意思是“天使之城”。将其泰文全称转为拉丁文字,长达167个字母,其意为:“天使之城、伟大的都市、玉佛的宿处、坚不可摧的城市、被赠予九块宝石的世界大都会、充满著像似统治转世神之天上住所的巍峨皇宫,一座由因陀罗给予、毗湿奴建造的大都会”。

  自然资源
  1767年,吞武里王朝(1767-1782年)兴起时,曼谷(Bangkok)逐渐形成了一些小集市和居民点。1782年,曼谷王朝拉玛一世把都城从湄南河以西的吞武里迁至河东的曼谷。拉玛一世在此造宫殿、修城墙,并兴建了九条街道,其中以三聘街最为著名。拉玛二世和三世统治时期(1809-1851年),城内增建了许多佛寺。拉玛五世时期(1868-1910年),曼谷的大部分城墙被拆除,新建了马路和桥梁。1892年,曼谷城里通了电车。1916年建立拉玛隆功大学。1937年曼谷划分成曼谷和吞里武两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发展迅速,人口、面积大大增加。1971年两市合并成曼谷-吞武里都市区,称大曼谷。
  【地理位置】
  距湄南河河口约40千米。城市地跨湄南河两岸,地势低洼,平均海拔不足2米。经度:100°31′E, 纬度: 13°45′N 。
  【行政区划】
  政府建筑曼谷大京都的行政区域共分成三十八个县,分别为:拍那空县、律实县、巴吞旺县、三攀他旺县、挽叻县、然那哇县、挽卿县、拍耶泰县、挽甲必县、拍昆仑县、民武里县、廊祝县、叻甲挽县、吞武里县、空讪县、曼谷莲县、曼谷艾县、叻巫拉纳县、打邻仓县、汇权县、拍司乍能县、挽坤天县、廊卿县、邦巴沙都拍县、挽是县、挽柯莲县、拉贴威县、巴威县、空堤县、明拱县、叻抛县、乍都节县、廊曼县、挽拍县、庄汤县、萱銮县、领亮县。
  【人口】
  根据2007年人口普查,曼谷共有注册人口816万人。逾半数曼谷人有某程度上的华人血统。近年大量移民及外国人涌入曼谷,2005年11月共有外国行政人员12.3万名,并以每月1800人的速度增加。长期居留的外国人中,有26.5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3万是日本人(亚洲地区中除日本以外最大的日本人社群),10万印度人(其中3.5万为锡克教徒),6000美国人,4.5万欧洲人(在亚洲地区中除新加坡以外最多),7000韩国人,6000尼日利亚人,8000阿拉伯人,2.5万马来人,4000新加坡人。另外约有40至60万非法入境者,来自柬埔寨、缅甸、俄罗斯、乌克兰、巴基斯坦、孟加拉、中国等。
  曼谷约92%人口信奉佛教,6%信奉回教,1%信奉基督教,犹太教徒约300人,0.6%信奉印度教。曼谷约有400座佛教寺,55座回教寺,10座个教堂,2间犹太会堂。
  时间 人口 时间 人口
  1880年 255,000 1960年4月25日 2,136,435
  1910年 365,000 1970年4月1日 3,077,361
  1919年4月1日 437,294 1980年4月1日 4,697,071
  1929年7月15日 713,384 1990年4月1日 5,882,411
  1937年5月23日 890,453 2000年4月1日 6,320,174
  1947年4月25日 1,178,881 2005年1月1日 6,642,566
  2007年7月1日 8,160,522
  【自然灾害】
  主要是海啸。
  【气候与灌溉】
  气候湿热,年平均气温27.5℃,年降水量1500毫米。气温:全年最高39°C(4月);全年最低 11°C(1月)。
  一座由因陀罗给予、毗湿奴建造的城市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历史背景】
  曼谷的由来
  一般人只知道泰国首都名字为曼谷,原来曼谷正式名字是全世界最长的地方名字,总共由167个字母组成,正式名称为กรุงเทพมหานคร อมรรัตนโกสินทร์ มหินทรายุธยามหาดิลก ภพนพรัตน์ ราชธานีบุรีรมย์ อุดมราชนิเวศน์ มหาสถาน อมรพิมาน อวตารสถิต สักกะทัตติยะ วิษณุกรรมประสิทธิ์,英文为The city of angels, the great city, the eternal jewel city, the impregnable city of God Indra, the grand capital of the world endowed with nine precious gems, the happy city, abounding in an enormous Royal Palace that resembles the heavenly abode where reigns the reincarnated god, a city given by Indra and built by Vishnukam。中文为黄台甫马哈那坤弃他哇劳狄希阿由他亚马哈底陆浦欧叻辣塔尼布黎隆乌冬帕拉查尼卫马哈洒坦
  中文的意思为“天使的城市,宏大的城都,佛祖的宝珠,佛祖战争中最和平伟大的地方,有九种宝玉存在的乐都,很多富裕的皇宫,住了权威的神,佛祖以建筑之神再兴建的大都会。”为了外国游客,于是泰国便将首都简称为(Bangkok)。中文全称为:黄台甫马哈那坤弃他哇劳狄希阿由他亚马哈底陆浦欧叻辣塔尼布黎隆乌冬帕拉查尼卫马哈洒坦
  【发展】
  原为渔村,1767年起吞武里王朝于河西吞武里建都,1782年成为暹罗王国都城,国王拉玛一世在此建造宫殿(见曼谷大王宫)、营建寺庙、修筑城墙。二世、三世时期城内增加许多佛庙,五世拆城墙修马路建桥。1892年通电车,1900年与大城市之间修通铁路。1916年六世建朱拉隆功大学。1937年划分成曼谷和吞武里两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发展迅速,面积、人口大大增加。1971年两市合并成曼谷-吞武里都市区,面积达290平方千米。1972年京畿曼谷府和吞武里府合并,组成曼谷吞武里京都,又称大曼谷,面积2000平方千米。
  【重要历史事件】
  2006年跨年曼谷连环爆炸案
  2006年12月31日至2007年 1月1日 ,当时正值市民的除夕庆典。 首先在当地时间的下午6时左右,四次爆炸发生在曼谷成的不同角落,接着的1个多小时中亦在曼谷都会区周边附近发生了至少7次小型爆炸。
  当天晚上一共在市区内的8个不同的地方发生了不同规模的爆炸;直至翌日才确认至少有3死38伤(其中有外国人也有当地人) 。
  至今只有1人因为被指藏有爆炸性危险物品而被逮捕;暂时没有任何团体或个人公开宣布事件的责任
  [编辑本段]民俗文化

  【文化特色】
  曼谷佛教历史悠久,东方色彩浓厚,佛寺庙宇林立,建筑精致美观,以金碧辉煌的大王宫、馏金溢彩的玉佛寺、庄严肃穆的卧佛寺、充满神奇传说的金佛寺、雄伟壮观的郑王庙最为著名。 曼谷,是世界上佛寺最多的地方,有大小400多个佛教寺院。漫步城 中,映入眼帘的是巍峨的佛塔,红顶的寺院,红、绿、黄相间的泰式鱼脊形屋顶的庙宇,充满了神秘的东方色彩。每天早晨,全城香烟袅袅,钟声悠悠,磬声清脆动听,诵经之声不绝于耳。寺庙里的和尚、尼姑在街上慢慢行走,逐家化缘,成为曼谷街头的特有景观。曼谷众多的寺院中,玉佛寺、卧佛寺、金佛寺最为著名,被称为泰国三大国宝。
  著名人物
  初威
  撰写了一本揭露泰国警察索贿黑幕的新书,出版后大受欢迎。受此鼓舞,决定竞选曼谷市长。2003年10月,初威组建了自己的政党——“泰族党”,宣称自己的主要纲领是打击腐败。
  阿披叻
  中文名为李胜利,叻音为lè,其祖父早年从中国来到泰国,并成为泰国王室卫队成员。年轻时的李胜利曾立志要做个优秀的政治家。在清迈大学食品科技系学习期间,他加入了民主党青年团。大学毕业后,李胜利先到“必胜客”当了一名学徒,后在曼谷行政管理学院念市场管理,还远赴美国哈佛大学进修管理学。学成归来后,李胜利进入百事可乐公司担任东南亚区域市场经理,还曾受聘为菲利多雷薯条食品、克兰美音响娱乐等泰国一流公司的高层主管,后来由于经营企业成绩突出,被评为当时泰国“最年轻的成功企业家”。2003年,43岁时当选曼谷市长。
  [编辑本段]经济发展

  城市经济
  曼谷是泰国的经济中心,也是贵金属和宝石的交易中心。湄南河允许曼谷有港口的功能。首都曼谷是国际大都市,经济占全泰国经济总量的44%。但是人口只有800多万。曼谷人均GDP达到13000美元,是东南亚发达城市之一啊。但是泰国发展极度不平衡,大部分首都经济区外人生活水平较低。 泰国有536家上市公司,在泰国证券交易所(泰文:ตลาดหลักทรัพย์แห่งประเทศไทย、英文:Stock Exchange of Thailand)上市,总资本约为6万亿泰[1]铢(约合2千亿美元)(2007年1月31日)。曼谷已经成为东南亚的重要经济支柱。1997年泰国经济疲弱,成为亚洲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因此泰国也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城市规划布局与规模
  湄南河纵贯南北,把曼谷一分为二,最后汇入泰国湾。整个曼谷的建设是以大皇宫为中心向外扩散,第一圈是寺庙和官方建筑,第二圈是商业圈,第三圈是住宅区,最外面是贫民区,王宫和佛寺大多建在湄南河圈。
  曼谷下辖24个县、150个区,主要部分在湄南河以东,共有六个主要工商业区,以挽叻区的是隆路最为繁荣;以王家田广场“最大”;以施乐姆街最为“洋气”;以唐人街市场最为庞大繁华。湄南河沿岸地区,是泰国的政治中心,也是旅游景点密集区;达思特地区,则是泰国新的政治中心。
  曼谷的城市规划比较混乱,政府允许私人拥有土地,因此经常会看到繁华的商业街区中会莫名其妙地用铁丝网隔出块荒地来,又或者是高楼华厦与木屋铁皮房彼此紧挨的不和谐图景,而且建筑的样式时间跨度极大,在曼谷,可以在市中心看到最前卫的后现代主义的广场设计,但相隔不远的地方你也可以发现只会在七八十年代的港产片中出现的旧式公寓楼。
  曼谷市正研究进行城市规划,城市规划部门有意以伦敦市作为蓝图来规划曼谷的未来,以使曼谷更加突出舒适的旅游气氛和融合更多的艺术特色,在吸引游客的同时,也努力改善和提高市民的生活素质。
  产业与交通【资源】
  【产业】
  工商业发达,世界著名米市。有碾米、纺织、制糖、建筑材料等厂。市内名胜以大皇宫、玉佛寺、云石寺、郑王寺等著名。有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以及朱拉隆功、政法、农业、艺术、医科等大专院校。东南亚经济活动中心,联合国在此设有经济、粮食、农业、卫生、银行等机构。市区河道纵横交错,水上贸易甚盛。泰国证券交易所(英文:Stock Exchange of Thailand)位于曼谷。另外,曼谷也是贵金属和宝石的交易中心。
  【交通】
  交通枢纽,北、东、南线铁路皆以此为起点。北郊廊曼机场,距市区24公里,为东南亚运量最大的现代化国际航空港。全国最大海港,码头沿湄南河两岸分布,年吞吐量约1,500万吨,全国95%进口货和75%的出口货由此出入。
  运河系统
  行走于曼谷运河中的机动船是最快捷、最令人回味的交通工具。运河给予这个城市东方威尼斯的称号,有一段时间所有的交通运输都是经由船只来完成的。今天大部份河道都被填平以兴建街道。曼谷市区亦建造了数条高架公路,以解决曼谷严重的交通阻塞问题。
  集体运输
  曼谷集体运输系统公众公司(Bangkok Mass Transit System,简称:BTS,别称:高架铁路 /城铁/ Sky Train)
  1999年12月5日,开通了两条约55公里的独立路线,乘客可以在“暹罗车站”(Siam)进行两线互相换乘;而在“沙拉玲车站”(Sala Daeng),“莫集车站”(Mo Chit)及“亚索车站”(Asok),乘客可以换乘曼谷地下铁路
  1) 是隆线(Silom Line),设有七个车站:国家运动场车站(National Stadium)、暹罗车站(Siam)、拉恰丹米车站(Ratchadamri)、沙拉玲车站(Sala Daeng)、琼龙西车站(Chong Nonsi)、素腊塞车站(Surasak)、郑王大桥车站(Saphan Taksin)。
  2) 素坤逸线(Sukhumvit Line),设有十七个车站:莫集车站(Mo Chit)、水牛桥车站(Saphan Khwai)、阿里车站(Ari)、沙蓝胞车站(Sanam Pao)、胜利纪念碑车站(Victory Monument)、披耶泰车站(Phayatai)、叻差南蒂车站(Ratchathewl)、暹罗车站(Siam)、集龙车站(Chit Lom)、奔集车站(Phloen Chit)、那那车站(Nana)、亚索车站(Asok)、鹏蓬车站(Phrom Phong)、通罗车站(Thong Lo)、忆甲米车站(Ekkamai)、拍昆仑车站(Phra Khanong)及翁聿车站(On Nut)。
  曼谷地下铁路公众公司
  第一条地铁(MRTA[1])则于2004年7月启用,从城市北端连到城市中心,共设有十八个车站。十年前,由于泰国的政治及亚洲金融危机,使得原来由来自香港的合和实业财团(Hopewell)投资的高架火车计划被整个废弃,从曼谷华南蓬火车站一直到曼谷廊曼国际机场处处可以看见被废弃的钢筋混凝土支柱,成为国际笑话。
  第一条约20公里的地下铁路线:华南蓬车站(Hua Lamphong)、山艳车站(Sam Yan)、是隆车站(Silom)、是乐园车站(Lumphini)、空堤车站(Khlong Toel)、诗丽吉皇后国民中心车站(Queen Sirkit Nation Centre)、素坤逸车站(Sukhumvit)、丕武里车站(Phetchaburi)、拍喃九车站(Phra Ram 9)、泰国文化中心车站(Thailand Cultural Centre)、汇权车站(Huai Khwang)、素地珊车站(Sutthisan)、叻猜拉披色车站(Ratchadaphisek)、叻袍车站(Lat Phrao)、拍凤裕庭车站(Phahon Yothin)、乍督乍公园车站(Charuchak Park)、甘烹碧车站(Kamphaeng Phet)及邦素车站(Bang Sue)。
  乘客可以在乍督乍公园车站(Chatuchak Park)、素坤逸车站(Sukhumvit)或是隆车站(Silom),换乘曼谷集体运输系统(BTS),由于高架电车与地下铁分属两家不同公司,乘客必须出站再进入另一运输系统换车,这是较为不便的地方。
  游客亦可在华南蓬车站(Hua Lamphong)或邦素车站(Bang Sue),换乘泰国皇家铁路(BTS)到泰国北部、南部的很多地方,甚至每天有两班火车往马来西亚的槟榔州北海市(Butterworth, Peneng)。
  曼谷机场
  旧曼谷机场(或廊曼机场)曾是东南亚最繁忙的机场之一,位于城市的北方。
  新曼谷国际机场位于城市东偏南方,从2002年开始建造,于2006年9月28日完工启用,当时廊曼机场终止使用六个月,但后来由于电脑故障等种种原因令新机场无法满足客流量而重开作国内机场使用。
  铁路交通
  曼谷的主要火车站是华南蓬火车站,由此可乘车至国内各府、马来西亚、老挝、柬埔寨。
  由于往北部(如古都阿育陀耶、清迈市)列车都经过廊曼机场站,所以乘国内航班游客可在二号场站走步行道至该站月台上候车前往北部各府,不需费时费事进入曼谷市区。或者搭乘短程出租车到莫集站(Mo Chit),然后由此乘车至泰北部与东北部各府。
  道路交通
  曼谷的道路举世“闻名”,也许能轻易摘取“亚洲首堵”桂冠,所以又有人称之“世界最大停车场”,若你身在泰王国,每日清晨拧开电视必能一睹曼谷交通实况,天天如是,无一例外。绕行曼谷的东西环道早已建成,确实能节省驾车者不少时间。但除非半夜三更开车上环道,否则不要以为能因此躲避车流高峰。
  长途汽车
  曼谷有以下三个长途汽车站:
  曼谷至泰南长途汽车曼谷东站(Ekkamai),靠近BTS忆甲米车站 - 由此可乘车至东部各府,如芭堤雅
  曼谷北站(Mo Chit),靠近BTS莫集车站 - 由此可乘车至北部与东北部各府
  曼谷南站(Bangkok Southern Bus Terminal) - 旧站位于曼谷莲区(Bangkok Noi),新站位于棠林詹区(Taling Chan)正在建设中[3],由此可乘车至南部各府,如普吉府、素叻府
  旺季时一般每半小时有一班长途汽车前往各旅游胜地。
  新机场的二号场站外亦有汽车前往芭堤雅、孔敬府、呵叻府、廊开府等地。
  观光游览
  曼谷原意"天使之城",有"佛庙之都"之誉,为黄袍佛国之泰国首都,是泰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曼谷位于湄南河畔,距暹罗湾4公里,离入海口15公里,全市面积1568平方公里,人口600余万。市内河道纵横,货运频繁,有"东方威尼斯"之称。曼谷港,是泰国和世界著名稻米输出港之一。
  曼谷下辖24个县、150个区,主要部分在湄南河以东,共有六个主要工商业区,以挽叻区的是隆路最为繁荣;以王家田广场"最大";以施乐姆街最为"洋气";以唐人街市场最为庞大繁华。湄南河沿岸地区,是泰国的政治中心,也是旅游景点密集区;达思特地区,则是泰国新的政治中心。
  二百多年前,曼谷尚是小渔村,直至1782年,泰国国王拉玛一世将首都从一河之隔的吞武里迁至曼谷,曼谷才自此逐渐扩大、繁荣起来,如今,已一跃而为泰国最大、东南亚第二大城市。
  近几十年来,曼谷发展迅猛,日新月异。如今,马路宽广,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繁华异常,已集中了全国50%以上的工业企业,约80%的高等学府。闻名遐迩的朱拉隆功大学和以政治、经济著称的法政大学均设于此。
  曼谷又是国际活动中心之一,每年有多达二、三百起的各种国际会议在此举行。城内设有联合国"亚太经社委员会"总部、世界银行、世界卫生、国际劳工组织以及20多个国际机构的区域办事处。曼谷还是"世界佛教联谊会"(具32个成员国)总部及国际"亚洲理工学院"所在地。
  必游热点:
  Grand Palace,当中各种皇室用品、铜器展品,又可拜拜四面佛。
  其它多个庙宇你也不应错过,怎少得Temple of the Reclining Buddha and Temple of Dawn的份儿!
  一家大小便最适合到Siam City Park游览,或可到Chao Phraya River 乘船游览,看看河两岸的风光,体验水上人的生活。
  Krabi 喀比:
  喀比是Andaman沿岸附近一个富有田园风味的小岛,遥遥对望世界上其中一个最美丽的汪洋。这个省份位于曼谷以南800公里,以醉人的沙滩景致而闻名,包括隐闭的Phra-Nang湾和开扬的Hat-Noparrat-Thara和Phi-Phi岛。
  美食:
  泰国特式的美食。冬荫功的辛辣,泰式独有的lemon grass 及galanga香草烹调食物,在街头有不少的特式食店、咖啡店,全都令你饱餐一顿。
  购物:
  多个跳蚤市场如Chatuchak、Bang Rak、Thewet及Woeng Nakhon Kasem,如想买珍贵的泰丝及泰国驰名的宝石,可以在酒店区附近的Phatphong及 Mahesak。
  [编辑本段]友好城市
  中国北京
  中国潮州
  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俄罗斯莫斯科
  曼谷游玩
  如今曼谷给游客的感觉是乱中有序。不过,透过这个都市的表面您会发现其惊人的美丽与优雅之处。众多宏伟壮观、金碧辉煌的泰式建筑物将这个城市与其过去联系了起来,而那些金光泛动、造型奇特的摩天大楼则直指未来。拥挤喧闹的大街的另一边便是宁静蜿蜒的胡同,两边是一排排木屋,给人一种归宿感。坐在空中轻轨上游览这个城市,各种景致便尽收眼底:美丽的公园、葱郁的热带花园和保存完好的殖民时代风格的大型官邸。最主要的水道——昭披耶河展示了城市宁静的一面:乘坐水上交通工具或租船在河上游览,体验一下那迷宫般的运河,也别有一番情趣。
  实际上,曼谷的迷人之处在于其充满矛盾。在这里,既有令人讨厌的、丑陋的甚至骇人听闻的事物,也有至善至美的事物,二者和谐共存。曼谷东部交通主干道素坤逸大街便是极好的例子。该大街看起来像是魔鬼锻造的:人行道拥护不堪,混凝土块七零八落,钢筋水泥和空中轻轨的路轨使天空变得暗淡,小摊贩见缝插针抢地盘,一切显得如此混乱和嘈杂。不过,慢慢往前走,您会感受到其美丽动人的一面:在贩卖仿冒名牌手表的商贩中叫卖的让人垂涎欲滴的水果,露天缝纫摊旁边卖精美花篮的面带微笑的女孩,繁忙十字路口的一处佛教圣祠,抑或还能看到在闹市中给人算命的年迈的印度占星师。
  到了夜晚,这个城市变得活力四射,成为亚洲最活跃的娱乐园。一流的泰国饭店设在传统宅院里。这里烹饪技术堪称世界第一。迷人诡异的夜总会、充满色情的酒吧和各种娱乐场所遍布全城各个角落。在这里游客绝对不会感到无聊。
  世界级的交通拥挤状况最让人沮丧。幸运的是,打的费用很低。乘坐出租车在市区周围游览绝大部分情况下用不到20人民币——即便交通极其拥挤也是如此。(要确保司机打开计程表,如果遭到拒绝,您就下车坐另一辆出租车。)很多当地人以及少数爱冒险的游客宁可选择在车流中灵活穿行的摩托车。这种车速度很快,开起来让人毛骨悚然。乘坐嘟嘟车——一种五颜六色的三轮计程车,车名源于其小引擎所发出的声音——是短途旅行的一大乐趣,但通常费用较高(也较危险)。一定要事先谈好价格。时髦现代的空中轻轨是出游时最便捷最舒适的交通工具。
  [编辑本段]北京奥运会与曼谷
  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传递到达曼谷时间:2008年4月19日。
  16日,记者从北京奥组委与泰方的协调会上得知,圣火在曼谷的传递路线已由最初的20多公里减少到了10.6公里,整个传递将围绕唐人街和皇宫进行。
  统筹此次圣火传递细节的泰国奥委会理事詹世昌正巧是当地华人,他向记者出示了传递路线图。
  最初的路线设计是从唐人街的中心“圣寿无疆”崇圣牌楼起跑,终点仍回到那里。后来考虑到线路太长以及安全的问题,最终确定的路线从“圣寿无疆”崇圣牌楼起跑,以唐人街和皇宫为中心,途经拉玛五世皇铜像、皇宫、民主宪法纪念碑、国会大厦等标志性景点。
  届时曼谷将有80名火炬手参与传递是,首棒是曼谷负责体育文化事物的副次长(高级公务员)阿南·诗里帕差腊蓬。

佛教之都曼谷的资料

6. 佛教与中国文化的资料?

  佛教对中国文化发生过很大影响和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例如,我国古代建筑保存最多的是佛教寺塔,现存的河南嵩山嵩岳寺砖塔,山西五台山南禅寺、佛光寺的唐代木构建筑,应县大木塔,福建泉州开元寺的石造东西塔等,都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的宝贵实物。许多佛教建筑已成为我国各地风景轮廓线突出的标志。在一片郁郁葱葱之中,掩映着红墙青瓦、宝殿琼阁。精巧的佛教建筑为万里锦绣江山平添了无限春色。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则作为古代雕刻美术的宝库举世闻名,它吸收了犍陀罗和印度的特点而发展成为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造象艺术,是我国伟大的文化遗产。

  佛教还为中国文化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命意遣词方法。数千卷由梵文翻译过来的经典本身就是伟大富丽的文学作品。马鸣的《佛所行赞》带来了长篇叙事诗的典范;《法华》、《维摩》、《百喻》诸经鼓舞了晋唐小说的创作;般若和禅宗思想影响了陶渊明、王维、白居易、苏轼的诗歌。变文、俗讲和禅师的语录体都和中国俗文学有着很深的关系。

  佛经中的动人故事常常成为艺术家们绘画的题材,曹不兴、顾恺之、张僧繇、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等历代名画家皆以擅长佛画而传世。中国画学中由王维一派的文人画而发展到宋元以后盛行的写意画,则与禅宗思想有关。由此可见佛教对绘画艺术所起的作用。至于音乐方面,公元三世纪,中国已有梵呗的流行。唐代音乐又吸收了天竺乐、龟兹乐、安国乐等来自佛教国家的音乐,唐代音乐至今还有少部分保存在某些佛教寺庙中。

  伴随佛教俱来的还有天文、医药等科学技术的传习。唐代高僧一行创《大衍历》和测定子午线,对天文学作出了卓越贡献。隋唐史书上记载由印度翻译过来的医书和药方就有十余种,藏语系佛教中并且有医方明之学。佛教的刻经促进了我国印刷术的发展,至今被保存下来的世界上最古的版刻印本,几乎都是佛教经书图像。

  佛教哲学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称誉佛教徒处在人类辩证思维的较高发展阶段上。在世界观上,佛教否认有至高无上的“神”,认为事物是处在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因果网络之中。在人生观上,佛教强调主体的自觉,并把一己的解脱与拯救人类联系起来。佛学和中国古典哲学的交互影响,推动了哲学提出新的命题和新的方法。它以独特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方式,给予人们以新的启发,使人们得以解放思想,摆脱儒学教条,把人的精神生活推向另一个新的世界。

  那么佛教在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新文化过程中还有没有作用?人类文化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不可能完全割断。我们要汲取传统文化中一切有价值的精华来充实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新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也包括佛教文化在内。现在有一种偏见,一提中国传统文化似乎只是儒家文化一家,完全抹煞了佛教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抹煞了佛教徒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其实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已不再是纯粹的儒家文化,而是儒佛道三家汇合而成的文化形态。

  研究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文化史离不开对佛教的研究。事实上,自公元148年安世高东来译经引起,260年朱士行西行求经至公元1175年朱熹、陆象山鹅湖之会(前者标志一个新的文化运动——佛学之开始,后者标志又一个新的文化运动——理学之创立),这一千余年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灿烂辉煌时期,也就是中外学者盛称的魏晋六朝隋唐文化。五代北宋为其余波。恰恰在这一时期中作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主流的却是佛学。其时期之长,声势之大,影响之广(传播国外),都远非两汉经学、宋明理学所能比拟。所以胡适当年写《中国哲学史》半途辍笔,就是因为当时不懂佛学写不下去了。还有一位我国当代著名的史学家早年曾对佛教文化采取过虚无主义态度,但到了晚年却开始系统地钻研佛经,表示自己需要补课。这位史学家对人说,在中国历史上,佛教和文化关系如此之深,不懂佛学就不懂中国文化。可是现在人们还是不重视研究佛教,把它看成粗俗的宗教迷信。例如对玄奖这个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翻译家、旅行家、语言家和佛学大师,在西方学者的世界史著作中都给他留下了应有的篇章。在印度他的名字更是家喻户晓,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把他尊为历史上的四大伟人之一。但在中国,人们反而只知《西游记》里的唐僧,不知中国文化史上的玄奖。更有甚者,有人还把佛教文化,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单纯地当作生财之道,发生了许多不该发生的事情,授人以中国不尊重文化的话柄。现在许多人虽然否定佛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可是他一张嘴说话其实就包含着佛教成分。语言是一种最普遍最直接的文化吧!我们日常流行的许多用语,如世界、如实、实际、平等、现行、刹那、清规戒律、相对、绝对等等都来自佛教语汇。如果真要彻底摒弃佛教文化的话,恐怕他们连话都说不周全了.
  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内容最完备的佛教经典和佛教文化史料,汉译佛经和著述自东汉末以来逐代增加。藏文《大藏经》版本甚多,前后刻印多次。据德格版统计,该书共收佛教典籍4569种,除佛教经律论外,还有天文、历算、医药、工艺、文法、诗歌、美术、逻辑等多方面著述,浩如烟海的佛教典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佛学和古代其他有关学科的重要文献。
  佛教本身存在着丰富的哲学内容,但由于它产生于印度,故而其哲学内容有着明显的印度哲学色彩。作为现今中国传统哲学组成部分的佛教哲学,在与中国固有的哲学交流或渗透的过程中,大约经历了魏晋南北朝、隋唐和宋明三个阶段。当印度佛教哲学成为中国的佛教哲学时,西学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冲击,从而使佛教哲学有了在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中的新发展。�
  佛教在哲学上与中国固有哲学的渗透与融合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佛教哲学中国化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首先出现了玄学与佛教哲学中空论的渗透。玄学是魏晋时期中国哲学中的一种新派别,它从无的本体论展开哲学的探索。佛教哲学中的空,在一定程度上被一些佛教理论家与玄学的无互相比附,出现了佛学空论与玄学无论相互渗透的现象。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神不灭论与神灭论的争论。佛教界坚持神不灭论表明,佛学已经被中国哲学中的鬼神概念所影响,佛学迈出了中国化实质性的第一步。隋唐时期经济的繁荣,为佛教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也使佛教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到达了顶峰。中国各大佛教宗派的建立,在佛学义理上以华严宗所创的华严哲学体系为中国佛教哲学发展的高峰;在佛教的实践上以禅宗所创的禅学体系为中国佛教实践哲学发展的高峰。佛教哲学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完成了中国化的自我选择,为中国固有哲学出现高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固有哲学发展的顶峰是宋明理学的出现,理学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构成。华严哲学对程朱理学的建立,有着重要的影响;禅宗哲学对陆王心学的创建,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传统哲学的顶峰时期是儒释道三种哲学的合流,这种格局的出现是中国固有哲学对佛教哲学的回应,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哲学起了推动与催化的作用。�
  中国传统哲学的顶峰也就预示着中国近代哲学的开始。中国传统哲学完全走向顶峰时,西学已经开始冲击着中国。中国近代社会的不幸遭遇,迫使一大批知识分子自觉地从哲学理论上寻求中国社会的出路。在建立他们的哲学体系时,佛学作为倡导革命的积极因素被利用起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改良派以佛教哲学作为改良立宪的理论工具。章太炎革命派以佛教哲学唤醒民众起来建立民主的共和国。从这时起,佛教哲学已经和西方哲学相接触,一些知识分子也开始把西方哲学和佛教哲学比附、融通,使佛教哲学渗进了西方哲学的因素。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中国哲学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其中现代儒学有着深远的影响。现代儒学中的不少哲学家从唯识学和禅学中再次吸取有用部分,建立他们的哲学体系。梁鮄溟融西方生命哲学和唯识学于一炉,创立了本体意义上的“意欲论”。熊十力在融通中国、西方、印度三种哲学后,改造了唯识学创立了“新唯识论”。冯友兰发挥禅宗人生哲学的“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原则,创立了“境界论”�①。
  中国佛教哲学在近现代中国的发展,不同于隋唐时佛教宗派的哲学,而是以中国知识分子为中国社会找出路、建构哲学体系的形式出现,有着明显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中国哲学对待外来哲学的态度,基本上走了从一种不太了解到关注直至最后消融而以回应的发展趋势。佛教哲学在中国的命运,正是遵循了这种发展趋势。促使中国固有哲学正眼看待佛教哲学的原因在于,由于当时社会的战乱使人们在儒学找不到答案时,不得不在佛学中找出路。这段历史时期的现实问题是: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中有四百余年,虽有短暂的十余年统一,但战乱是其间的主要大事。战火导致王朝政权交替频繁。身居上层的王臣贵族,由于时局凶险,地位和身命难保朝夕。而身受压迫的平民百姓,则是无衣无食,深受兵燹之祸。人们不禁要问,这无穷的战祸由何而起,这无边的苦难又从何开始,哪儿是尽头,哪儿才是一个安身之地。这些问题,恰恰是中国的儒家、道家所不能回答的。人们在东传的印度文化思潮——佛教中找到了答案,找到了出路。�②这样,佛教哲学解决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尽管这只是给人们指出了一条不在现实中实现的道路。佛教哲学因此而获得了中国化的群众基础。同时中国哲学对佛教哲学的回应也由此开始。隋唐出现的封建经济的繁荣,使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有了更深厚的物质基础,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佛教哲学完成了中国化的过程。这样,佛教哲学与儒家哲学相对峙,形成了儒释道三家哲学鼎立的局面。宋明时期的理学,正是为了挽救儒家哲学仅占一席之地的局面,也就完成了中国哲学对佛教哲学的回应。佛教哲学的传入及中国化,暴露了儒家哲学对宇宙自然哲学思索的不足。理学正是为了弥补儒家哲学的这一不足,把佛教哲学所把持的这一哲学阵地夺了过来。
  从表面上看,理学成为宋明时期的官方哲学,以至于对近现代社会的影响,是儒家哲学的胜利。但实际上,理学正是中国哲学对佛教哲学有了回应之后的产物,从而也确定了佛教哲学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地位。佛教哲学自魏晋南北朝开始的对中国哲学的冲击,在近一千年后的宋明时期才完成了回应。而完成回应的出现,也就是中国哲学的新发展。在长达二千年的中国古代哲学史中,佛教哲学成为中国化的外来哲学思潮之一。
  中国近代社会所蒙受的灾难,与2世纪起那场延续了四百年的战乱相比,情况是更为复杂的了。中国的知识分子在那场400年的战乱中所面对的是骠悍的游牧民族,而在近代所面对的却是船坚炮利的西方列强。思想界对中国哲学出路的反思,就不仅仅是现前的哲学内容,而是二千多年来中国哲学的所有历史。西方哲学对中国哲学的冲击,同样使中国哲学的不足之处暴露出来,那就是认识论的不发达,缺乏逻辑的理性思维。这个哲学上的弊端,在儒家哲学身上尤为明显。于是一大批哲学家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弥补中国哲学的这一不足之处。但正如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必须有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那样,中国知识分子作为真理而寻求的西方哲学,也必须在解决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后,才能有中国化的可能。
  而要解决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就是要实现中国的独立。这一现实问题的真正解决,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完成的,从而马克思主义有了中国化的历程。中国哲学历史的发展,确有相似之处。佛教在发挥解决中国古代社会的现实问题后,才完成了中国化的历程,也促进了中国哲学的新发展。而近世以至的西学东渐的文化运动,至今仍没有结束。中国哲学的未来一直为专家学者所关注。我认为,中国哲学的未来和宋明理学的产生有着相似之处,即中国哲学的未来是对西方哲学的回应。我们作这样的结论,正是根据佛教哲学在中国的发展,这也正是佛教哲学对未来中国哲学的启示。�
  如今在国内外的学者中都有“儒家第三期发展”的观点�③。但我认为,中国哲学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儒学对现代文明的回应,而应是以儒释道三种哲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哲学各派对现代文明的回应。仅就佛教哲学的回应而言,我认为应注重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在时代的背景下,要求佛教界产生象隋唐时期智�、玄奘、法藏那样的哲学家,把佛学与西学结合起来,指出佛学与西学的相通之处,以建构新的佛学思想体系。近代佛学家曾作过努力,但从哲学的意义上来看,这种努力所达到的哲学研究的效果并不理想。其原因就在于佛学家的研究并没有完全从哲学的角度开展对佛教哲学的重新建构,因而佛教哲学在近现代的中国并没有多大的发展,真正意义上的佛教哲学家,特别是象隋唐时期那样的佛教哲学家并没有产生。这样,就要求我们从更深层的哲学意义上融汇古代哲学和近现代哲学,以佛教哲学固有的眼光进行审视,提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佛教哲学新理论,这个任务已经落在当代中国佛教的僧侣和居士及学者的身上。�
  第二,从佛教哲学的发展来看,经历了简单的宇宙哲学和人生哲学,到复杂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印度佛教哲学由小乘佛教哲学到大乘的中观哲学和唯哲学。中国佛教哲学中产生的天台宗哲学、三论宗哲学、法相宗哲学、华严宗哲学、禅宗哲学都是佛教哲学的新发展。但佛教哲学在印度佛教发展至密教阶段中断了,在中国佛教哲学出现了儒释道三家思想合流的格局后,也再没有新的理论体系出现。  分析印度佛教哲学和中国佛教哲学发展的原因,一方面是佛教哲学家为了挽救佛教哲学在本国哲学中的地位,不得不融汇内外之学。另一方面是佛教哲学家能够抓住机遇,主动吸收外学思潮,从而建构了新的佛教哲学体系。当今的形势也正是如此,佛教哲学如果想要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一部分而走向现代化,就必须寻求新理论体系的建构。这就要求佛教界人士广泛研究东西方的哲学,主动融汇西方哲学,更重要的是佛教界人士应抱着为中国哲学在21世纪发展作努力的态度,从这一态度出发建构佛教哲学的新体系,才能使佛教哲学以至于中国哲学有新的生机。�
  第三,在佛教哲学新体系的建构中,应分清佛教徒哲学家与非佛教徒哲学家的任务。对于佛教徒哲学家而言,建构新的理论体系,其出发点立足于佛教在人类文化上的继续发展。因而,佛教哲学家在没有原则性错误言论的基础上,应该保持宗教哲学家的身份,以图存救亡的态度建构佛教哲学新体系。

7. 佛的资料

过去佛:

燃灯佛 

梵文 Dipamkar 。义曰:锭光。为释迦牟尼佛之前的佛。因其出生时身边一切光明如灯,故称为燃灯佛。传说释迦牟尼过去世曾以五茎莲花供养燃灯佛,而被预言,将在九十一劫后的贤劫成佛。在佛经中所记载的许多佛、菩萨都曾是他座下的弟子。或称为锭光佛。 

佛教有三世佛: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一切佛。谓过去佛为迦叶诸佛,或特指燃灯佛,现在佛是释迦牟尼佛,未来佛为弥勒佛三者。 


毗婆尸佛 

梵文 Vipasyin ,又作毗钵尸,微钵尸,为过去七佛的第一位,义曰胜观,种种观,种种见等。据说其出世时间,距今有九十一劫,(佛教的说法,一劫为13亿4千万年)举行过三次说法集会,第一次有十六万弟子参加,第二次十万,第三次八万。 


尸弃佛 

梵文 Sikhin 又作式式弃,大论作严那尸弃。为过去七佛的第二位,义曰顶髻,最上。在过去三十一劫时出世,举行过三次说法集会,第一次有十万弟子参加,第二次八万,第三次七万。 


毗舍婆佛 

梵文 Visvabhu 又作毗湿婆,毗舍浮,毘摄罗等, 义曰一切有,为过去七佛的第三佛。据说其出世的时间,距今已三十一劫。主要弟子是扶游和郁多摩。举行过二次说法集会,第一次有七万弟子参加,第二次六万。 


拘楼孙佛 

梵文 Krakucchanda 又作 拘留孙佛,鸠楼孙佛,拘留秦,迦罗鸠餐陀等。义曰:所应断已断,减累,成就美妙等。即过去七佛的第四位。在现在贤劫的一千佛之首,在贤劫中第九减劫人寿六万岁时出世。举行过一次说法集会,有四万弟子参加,他的上首弟子是萨尼和毗楼。 


拘那含佛 

又作拘那含牟尼,俱那含等, 义曰金寂,为过去七佛的第五佛。在贤劫中第九减劫人寿四万岁时出世。阿弥陀佛的前身是他的弟子。举行过一次说法集会,有三万弟子参加。 


迦叶佛 

梵文 Kasyapa。义曰:饮光。即过去七佛的第六位。骑一头狮子,是释迦牟尼前世之师。举行过一次说法集会,有二万弟子参加,他的上首弟子是提舍和婆罗婆。 


汉传佛教认为过去佛就是指燃灯佛。而藏传佛教认为如来佛前尚有几位过去佛,如来佛的前任过去佛为迦叶佛(和佛的弟子大迦叶非一人)。 

现在佛是释迦牟尼佛,未来佛为弥勒佛。 

燃灯佛是梵文Dipamkara的意译,又译作“锭光佛”、“定光如来”。《大智度论》卷9说:“如燃灯佛生时,身边一切光明如灯,故名燃灯太子,作佛亦名燃灯。”依据佛教劫世的理论,他为过去庄严劫佛,距今至少有2900亿年。 
� 
燃灯佛是释迦牟尼的老师,释迦牟尼成佛就是由他授记的。据《瑞应本起经》记载,释尊为菩萨时,名叫儒童。有一次,他看见有人卖青莲花,就买了5枝献给燃灯佛。又有一次,他跟燃灯佛外出弘法时路遇泥泞,他脱下衣服铺在地上,请师父从上面走过。通过这两件事,燃灯佛慧眼识才,就对儒童授记说:“是后九十一劫,名贤劫,汝当作佛,号释迦文如来。”此外,在佛经中所记载的许多佛、菩萨都曾是他座下的弟子。 

�关于过去佛,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迦叶佛是过去佛。这位迦叶佛并不是释迦牟尼的大弟子迦叶,而是过去七佛中的第六佛。《长阿含经》卷1称,他在“此贤劫”(现在之劫)时出世,也是释尊前世之师,也曾预言释尊将来必定成佛。 

�过去佛常与释迦佛、弥勒佛组成一组“竖三世佛”的供奉形式,一般也供奉于大雄宝殿中。他居释迦佛之左。其形象特征是:跏趺端坐,神态庄严,两手以拇指相触,作说法印,有时骑一头狮子,一般不单独供奉。 

弥勒佛是中国民间普遍信奉、广为流行的一尊佛。“弥勒”是梵文Maitreya的音译简称,意思是“慈氏”。据说此佛常怀慈悲之心。窥基在《阿弥陀经疏》中解释说:“或言弥勒,此言慈氏。由彼多修慈心,多入慈定,故言慈氏,修慈最胜,名无能胜。”他的名字叫阿逸多,即“无能胜”。据佛经记载,弥勒出生于古印度波罗奈国的一个婆罗门家庭,与释迦是同时代人。后来随释迦出家,成为佛弟子,他在释迦入灭之前先行去世。据说释迦曾预言,他离开此世间后,将上生兜率天宫,在那儿与诸天演说佛法,直到释迦佛灭度后五十六亿六千万年时,才从兜率天宫下生,来到人间。据《弥勒下生成佛经》所说,到那时,娑婆世界(即我们所生活的有情世间)阎浮提有翅头末城,其王名儴佉的,弥勒届时将托生于此城中一个名叫修梵摩的大臣家中,降生、出家、成道、说法,其经历一如释迦牟尼佛。弥勒继释迦成佛后,将在华林园龙华树下三次说法,广度众生。

佛的资料

8. 佛教素材

  佛法的中心就是缘起
  从原始佛教到大乘佛教,从印度佛教到中国、日本的佛教。几乎全部的佛教,都是以缘起说为中心思想。故如能充分了解缘起说,即可了解佛教。可以说,缘起说不仅为佛教的中心思想,也是佛教与其他宗教、哲学不同的地方,它是佛教独有的特征。
  传统中国和日本的佛教思想,都是由缘起论和实相论两大系统所组成的。二者的区别是:缘起论谈的是现象的时间关系,实相论则论及现象的空间关系。而实际上,缘起论所谈的是现象的时间、空间的一切关系。并及于由现象之时空所产生事实的关系,与现象间理论的逻辑关系。在此意义上,一切佛学均可涵盖于缘起说之中。
  古来,缘起论计有:说一切有部(俱舍宗等)的业感缘起论,瑜伽行派(唯识法相宗)的阿赖耶识缘起论,法性宗(大乘起信论)的如来藏缘起论(或真如缘起论),华严宗的法界缘起论(重重无尽缘起论),真言宗的六大缘起论等。实相论则有天台宗和三论宗的诸法实相论。禅宗、念佛宗等也属于以上的系统。中国、日本的佛教诸宗均可视为此二系统的宗派。
  但是,在华严的无尽缘起与真言的六大缘起论之中,缘起论不仅说诸法的时间关系,也说空间及逻辑的关系。又,实相论所说的,不只是诸法的空间、逻辑关系,因、缘、果、报等时间关系也包含于诸法实相的十如是中。因此,根据这点,对缘起论及实相论严加区别,是不合理的。应该将它们都视为缘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