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2024-05-17 22:45

1. 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北京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包括:智化寺京音乐、昆曲、天桥中幡、“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荣宝斋木版水印技艺、厂甸庙会、京西太平鼓、京剧、北京抖空竹、景泰蓝工艺、象牙雕刻、雕漆工艺、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共13项。
智化寺京音乐:智化寺京音乐有明确纪年的工尺谱本,有特色的乐器、曲牌和词牌,有按代传承的演奏艺僧。它与西安城隍庙鼓乐、开封大相国寺音乐、五台山青黄庙音乐及福建南音一样,中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汉族音乐。
昆剧:原名昆山腔、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已有200多年历史,享誉海内外,有“国剧”之称。
景泰蓝,中国的著名特种金属工艺品之一,到明代景泰年间这种工艺技术制作达到了最巅峰,制作出的工艺品最为精美而著名,故后人称这种瓷器为“景泰蓝”。
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同修仁德,济世养生”,截至2018年6月已成为同仁堂人的价值观;以义为上,义利共生,是同仁堂人的生存哲学。其内在的仁德、济世精神,与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儒家仁术精神内核高度契合。

扩展资料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
凡具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在普查和保护之列。主要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戏曲、曲艺、杂技、民间手工技艺。
生产商贸习俗(包括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商贸、副业等)、消费习俗、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民间知识、传统体育与竞技和传统医药等类别。
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
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非物质文化遗产

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2. 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哪些?

京西太平鼓   
北京天桥中幡   
抖空竹   
北京象牙雕刻工艺   
北京雕漆工艺   
北京景泰蓝工艺   
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   
厂甸春节庙会   
中和韶乐   
曾庄大鼓   
通州运河船工号子   
京西幡乐   
米粮屯高跷   
扑蝴蝶舞   
汤河川“大班小班   
满族二魁摔跤   
白纸坊太狮老会   
延庆旱船   
沙峪竹马   
童子大鼓老会   
五斗斋高跷秧歌   
花钹大鼓   
蝴蝶会   
张庄龙灯会   
柏峪秧歌戏   
诗赋弦   
平谷调(大鼓)   
岔曲   
五音大鼓   
“绒布唐”工艺   
曹氏风筝工艺   
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   
妙峰山庙会   
古城村秉心圣会   
东岳庙行业祖师信仰习俗 等等。。。。。。

3. 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哪些?

首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单
 
一 音 乐 序 号 项 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 
1 智化寺京音乐 北京文博交流馆 
2 天坛神乐署中和韶乐 北京市天坛公园管理处 
3 门头沟京西幡乐 北京市门头沟区文化委员会 
4 通州运河船工号子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 
5 顺义曾庄大鼓 北京市顺义区文化馆 

二 舞 蹈 序 号 项 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 
6 门头沟京西太平鼓 门头沟区文化委员会 
7 延庆旱船 延庆县文化馆 
8 昌平后牛坊村花钹大鼓 北京市昌平区文化委员会 
9 密云蝴蝶会 北京市密云县文化委员会 
10 米粮屯高跷会 北京市丰台区王佐镇人民政府 
11 海淀扑蝴蝶 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委员会
北京市海淀区文化馆 
12 白纸坊太狮老会 北京市宣武区文化委员会 
13 大栅栏五斗斋高跷秧歌 北京市宣武区文化委员会 
14 沙峪村竹马 北京市怀柔区渤海新镇政府 
15 汤河川大班小班 北京市怀柔区文化委员会 

三 戏 剧 序 号 项 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 
16 昆曲 北京市艺术研究所 
17 京剧 北京市艺术研究所 
18 河北梆子 北京市文化局 
19 大兴诗赋闲 北京市大兴区文化委员会 
20 柏峪燕歌戏 北京市门头沟区文化委员会 

四 曲 艺 序 号 项 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 
21 相声 北京市文化局 
22 岔曲 北京市西城区文化馆 
23 单弦 北京市文化局 
24 京韵大鼓 北京市文化局 
25 密云蔡家洼村五音大鼓 北京市密云县文化委员会 
26 平谷调 北京市平谷区文化委员会
北京市平谷区文化馆 
  五 杂技与竞技 序号  项 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 
27 天桥中幡 北京付氏天桥宝三民俗艺术团
北京市宣武区文化委员会 
28 抖空竹 北京市宣武区文化委员会
北京市宣武区人民政府广安门内街道办事处 
29 帽山满族二魁摔跤 北京市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政府 
30 围棋 北京市体育局 
31 中国象棋 北京市体育局 

六 美 术 序 号 项 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 
32 北京牙雕工艺 北京市崇文区文化委员会 
33 曹氏风筝工艺 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委员会
北京市海淀区文化馆 
34 北京玉器工艺 北京玉器厂
京城百工坊 

七 手工技艺 序号  项 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 
35 景泰蓝制作技艺 北京市崇文区文化委员会 
36 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 北京市朝阳区文化委员会
北京市朝阳区文化馆 
37 荣宝斋木版水印技艺 北京市荣宝斋 
38 北京雕漆工艺 北京市崇文区文化委员会
北京市怀柔区文化委员会 
39 全聚德挂炉烤鸭技艺 中国全聚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0 北京便宜坊焖炉烤鸭技艺 北京便宜坊烤鸭集团有限公司 
41 宝刀衡制作工艺 北京市东城区文化馆 
42 绒布唐工艺 北京市东城区文化馆 

八 传统医药 序 号 项 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 
43 同仁堂中医药文化 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九 民 俗 序 号 项 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 
44 北京春节厂甸庙会 北京市宣武区人民政府 
45 门头沟妙峰山庙会 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政府 
46 东岳庙行业祖师信仰习俗 北京民俗博物馆 
47 房山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 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政府 
48 石景山古城村秉心圣会 北京市石景山区文化委员会 
49 通州区漷县镇张庄村龙灯会 北京市通州区漷县镇政府
北京市通州区文化馆 
50 门头沟龙泉务童子大鼓老会 北京市门头沟区文化委员会

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哪些?

4. 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北京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包括:智化寺京音乐、昆曲、天桥中幡、“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荣宝斋木版水印技艺、厂甸庙会、京西太平鼓、京剧、北京抖空竹、景泰蓝工艺、象牙雕刻、雕漆工艺、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共13项。
智化寺京音乐:智化寺京音乐有明确纪年的工尺谱本,有特色的乐器、曲牌和词牌,有按代传承的演奏艺僧。它与西安城隍庙鼓乐、开封大相国寺音乐、五台山青黄庙音乐及福建南音一样,中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汉族音乐。
昆剧:原名昆山腔、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已有200多年历史,享誉海内外,有“国剧”之称。
景泰蓝,中国的著名特种金属工艺品之一,到明代景泰年间这种工艺技术制作达到了最巅峰,制作出的工艺品最为精美而著名,故后人称这种瓷器为“景泰蓝”。
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同修仁德,济世养生”,截至2018年6月已成为同仁堂人的价值观;以义为上,义利共生,是同仁堂人的生存哲学。其内在的仁德、济世精神,与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儒家仁术精神内核高度契合。

扩展资料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
凡具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在普查和保护之列。主要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戏曲、曲艺、杂技、民间手工技艺。
生产商贸习俗(包括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商贸、副业等)、消费习俗、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民间知识、传统体育与竞技和传统医药等类别。
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
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非物质文化遗产

5. 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北京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包括:智化寺京音乐、昆曲、天桥中幡、“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荣宝斋木版水印技艺、厂甸庙会、京西太平鼓、京剧、北京抖空竹、景泰蓝工艺、象牙雕刻、雕漆工艺、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共13项。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智化寺京音乐:
至今已传承五百七十多年,被誉为中国古代汉族音乐的"活化石"。清道光、咸丰年间,智化寺音乐从寺院逐渐传播到北京周边地区,从而成为了北方佛曲的代表,被时人冠以"京音乐"。智化寺京音乐有明确纪年的工尺谱本,有特色的乐器、曲牌和词牌,有按代传承的演奏艺僧。它与西安城隍庙鼓乐、开封大相国寺音乐、五台山青黄庙音乐及福建南音一样,中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汉族音乐。
昆剧:
(Kun Opera),原名“昆山腔”、“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
京剧:
(Beijing Opera)又称平剧、京戏,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已有200多年历史,享誉海内外,有“国剧”之称。
物质文化遗产(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又称“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

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6. 北京有哪些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 音 乐 
1 智化寺京音乐 
2 天坛神乐署中和韶乐 
3 门头沟京西幡乐  
4 通州运河船工号子  
5 顺义曾庄大鼓 

二 舞 蹈 
6 门头沟京西太平鼓  
7 延庆旱船  
8 昌平后牛坊村花钹大鼓 
9 密云蝴蝶会  
10 米粮屯高跷会  
11 海淀扑蝴蝶 
12 白纸坊太狮老会  
13 大栅栏五斗斋高跷秧歌  
14 沙峪村竹马  
15 汤河川大班小班  

三 戏 剧 
16 昆曲  
17 京剧  
18 河北梆子  
19 大兴诗赋闲 
20 柏峪燕歌戏 

四 曲 艺  
21 相声  
22 岔曲 
23 单弦 
24 京韵大鼓  
25 密云蔡家洼村五音大鼓  
26 平谷调 

五 杂技与竞技 
27 天桥中幡  
28 抖空竹  
29 帽山满族二魁摔跤  
30 围棋  
31 中国象棋 

六 美 术  
32 北京牙雕工艺 
33 曹氏风筝工艺 
34 北京玉器工艺 

七 手工技艺 
35 景泰蓝制作技艺  
36 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 
37 荣宝斋木版水印技艺  
38 北京雕漆工艺 
39 全聚德挂炉烤鸭技艺 
40 北京便宜坊焖炉烤鸭技艺  
41 宝刀衡制作工艺  
42 绒布唐工艺 

八 传统医药  
43 同仁堂中医药文化  

九 民 俗 
44 北京春节厂甸庙会  
45 门头沟妙峰山庙会  
46 东岳庙行业祖师信仰习俗  
47 房山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  
48 石景山古城村秉心圣会  
49 通州区漷县镇张庄村龙灯会 
50 门头沟龙泉务童子大鼓老会

7. 北京有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都有哪些?

前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就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变现形式以及文化空间。北京市是我们国家的首都,而且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城市,那么北京城里面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一、京剧
京剧,又被称为平剧,京戏等等,是我们国家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主要是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京剧流播全国,影响深远,素有“国剧”之称。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中的多种艺术元素被用作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
二、烤鸭技艺
北京烤鸭是具有世界美誉的中国十大美食之一,北京的著名菜式,以色泽红艳肉质细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腻闻名,被誉为“天下美味”。北京烤鸭具有挂炉、焖炉、叉烧等不同的制作工艺,烤出来的鸭子外皮酥脆,口感鲜美,深得人们的赞许。
三、北京皮影戏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北京人喜欢叫它“驴皮影”。在北京城里面有东城、西城两大皮影戏派别。根据史书记载,皮影戏最早出现于战国,在元代的时候传到了西亚和欧洲,可以说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四、北京兔儿爷
北京兔儿爷是一种泥塑,是北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代表项目。它属于中秋节时期的儿童玩具。这一个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这种泥塑兼具神圣和世俗的品性,融祭祀和游乐功能于一体。如今北京兔儿爷也已经成为了最具有代表性的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除了上述的几种,北京还有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景泰蓝制作技艺,京绣,北京料器,京西太平鼓,北京评书等等。

北京有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都有哪些?

8.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制定本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

  (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五)传统体育和游艺;

  (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第三条 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第四条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第五条 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尊重其形式和内涵。

  禁止以歪曲、贬损等方式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保护、保存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家扶持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第七条 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负责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宣传,提高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第九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第十条 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做出显著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需要,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由文化主管部门负责进行。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可以对其工作领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第十二条 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认定、记录、建档,建立健全调查信息共享机制。

  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收集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代表性实物,整理调查工作中取得的资料,并妥善保存,防止损毁、流失。其他有关部门取得的实物图片、资料复制件,应当汇交给同级文化主管部门。第十三条 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全面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情况,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库。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信息应当公开,便于公众查阅。第十四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依法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第十五条 境外组织或者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批准;调查在两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进行的,应当报经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批准;调查结束后,应当向批准调查的文化主管部门提交调查报告和调查中取得的实物图片、资料复制件。

  境外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与境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合作进行。第十六条 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征得调查对象的同意,尊重其风俗习惯,不得损害其合法权益。第十七条 对通过调查或者其他途径发现的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县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当立即予以记录并收集有关实物,或者采取其他抢救性保存措施;对需要传承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支持传承。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第十八条 国务院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将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名录予以保护。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立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将本行政区域内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名录予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