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渐浓?

2024-05-19 01:12

1. 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渐浓?

近期海外风险事件不断,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在连续升值后,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22日双双走低。同时,人民币中间价连续3个交易日调升,调整幅度逐渐加大。总体来看,9月以来,中间价保持稳定,人民币汇率市场价格也从本轮调整高位回落。
人民币近期波动较大
10月22日,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双双走低。Wind数据显示,22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16:30收盘价报7.0817,较前收盘价跌139个基点。截至北京时间20:00,离岸人民币报7.0755,较前收盘价跌59个基点。
此前,在岸、离岸人民币连续三个交易日都在升值。在岸、离岸人民币上周分别累计上涨175基点、157基点。同时,美元指数则持续下跌。上周美元指数连跌4个交易日。10月17日下午,欧盟与英国确认达成脱欧协议,欧元、英镑大涨,美元指数跌破98点大关。上周六,英国议会取消对脱欧新协议表决,本周一(21日)美元止跌反弹,截至目前仍在回升,但尚未回到98一线。
莫尼塔宏观研究指出,上周美元指数大幅下跌,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英国与欧盟达成新的脱欧协议,刺激欧元跳涨;二是美国工业产出、新屋开工、零售销售等多项数据不佳,拖累美元表现。
近期人民币走势较震荡,总的来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从本轮调整高位回落,保持在8月下旬水平,即7.07上下。21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收盘站上7.07,相比9月初低点已反弹超过1100个基点。尽管22日有所回调,但相对9月下旬仍在高位。
中间价充当稳定器
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不断的同时,中间价变动相对稳定。10月22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7.0668,调升12个基点,已连续3个交易日调升。
历史来看,大多数时间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都较为一致,但继今年第二季度开始,三者出现较大背离。8月以来,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与中间价持续出现较大背离。以离岸人民币和中间价的背离程度为例,今年4月最大价差才300多基点,但5月中旬扩大至超1000基点的价差,8月5日更是出现最高价差,1760点。
这表明中间价的调整幅度较大程度低于在岸、离岸人民币波动,人民币汇率逆周期调节加强。Wind数据显示,9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调整幅度大大缩窄,除9月5日调整幅度为26个基点,其余时间都不到10个基点,中间价保持平稳。分析人士表示,逆周期因子明显走高后,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会逆势保持相对稳定,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快速贬值的走势会有所收敛。国庆假期后,中间价调整幅度加大,15日以来调整幅度都在10个基点以上。
近年来在应对汇率波动过程中,央行积累了丰富的政策工具。2018年11月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在香港发行了11期央行票据,规模共计1300亿元人民币。分析人士指出,离岸央票的发行可影响离岸市场的人民币拆借利率,提高做空成本、降低套利动机,从而影响汇率。
多因素利好后市
近两周,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全线下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10月21日早间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8日,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为91.06,按周跌0.27;BIS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为94.64,按周跌0.25;SDR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为90.97,按周跌0.43。
分析人士指出,人民币汇率指数下跌,与欧洲货币相对美元升值幅度更大有关。兴业投资研究指出,上周欧盟峰会前各方不断释放乐观信号,增强市场对英国有序脱欧的信心,英镑盘中振幅接近500点。英镑大涨最大的受益者是同为欧系货币的欧元,再加上市场基本排除了欧央行12月进一步降息的可能性,欧元短线上涨势头猛烈。
兴业投资研究认为,近期英国脱欧进程仍将占据汇市焦点,随着欧央行利率决议临近,市场注意力将可能快速转移。此外,各国将再度迎来前瞻性数据PMI报告,将对近期较敏感的市场产生扰动。
展望后市,莫尼塔宏观研究认为,当前中美利差持续处于较高水平、政府鼓励外资流入资本市场、中国经济失速下行担忧减弱、美元处于磨顶状态等因素将对人民币汇率形成利好。
中金固收团队指出,若美元走弱、人民币升值,境外机构可能加速布局中国债市。8月份人民币汇率破7,境外机构都相对谨慎,债券购买量有所下降,但9月以来,随着投资者意识到中国并没有主动引导汇率贬值的意图,且人民币走势在破7后相对稳定,境外投资者再度重新增加对中国债券的配置。从托管数据来看,境外机构9月合计增持863亿元债券,持债力度为今年以来的次高位,仅次于5月的1031亿元。

好老师、好课程、好服务。

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渐浓?

2. 长假后交易日人民币迎来大升值,人民币升值的因素是什么?

因为疫情的原因,现在中国成为了全世界人们认为最安全的国家,在国庆的长假,放假的时候,很多国人选择在中国境内旅游的也十分的多。旅游业一下子就迎来了很大的盈利。
其实对于人民币升值来说是和其他的国家的货币相对而言的,就是人民币的购买能力增强了。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就是来自于中国经济体系内部的动力以及外来的压力。内部影响因素有国际收支、外汇贮备状况、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状况、经济增长状况和利率水平。由于全世界疫情的爆发,中国的外汇输出减少,加上国庆八天假期的房价,许许多多的国人们选择在这个假期出行旅游放松,大大提高了今年旅游产业的收入情况。
自从2012年开始人民币的汇率就一直处在跌宕的一个水平。人民币的升值用最通俗易懂的话来讲就是人民币的购买能力增强,在用其他货币兑换的时候能抵更多的钱。
对于股市来说,人民币最近是前景一片美好,中国股民的脸上都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从月线的级别上面来看,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以及出现两个绿柱了,也就是人民币已经连续两个月处于升值的区间了。
现如今,美国仍然没有走出疫情的困难,但是中国已经从这个泥潭里面走了出来,复工、复产都在有序的进行当中,更重要的是,中国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国策始终没有改变。但是对于人民币升值的情况,肯定是会有专人来控制好汇率的,就不要抱有太大的希望能够升值很多。
人民币的汇率和升值都是需要一些有过硬的专业基础的人来控制的,并不是我们想要升值就能够升值的,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

3. 央行干预人民币汇率 国庆后人民币还会贬值吗

央行加息致使人民币贬值的原因:1、加息对套利资本的吸引,加息对国内投机资本的抑制。当加息后,国内人民币资产价格上涨将受到抑制的预期得到强化,或者事实已经发生,前期大量投资人民币资产的外资将纷纷退出而转向新兴市场国家。大量外资流出,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渐缓,人民币资产价格下降,等等一切都导致了人民币需求降低;2、另外过去仍在观望人民币走势的投机资本,观察到了中国国内外资的流出,预期到国内经济环境将受到压抑,于是将更加关注新兴市场国家。而作为套利动机的资本,由于国内外汇管制越发严格,人民币汇率动荡加剧,将缩减其规模以至于不能抵抗外资流出致使人民币需求降低的作用,于是出现贬值。

央行干预人民币汇率 国庆后人民币还会贬值吗

4. 人民币汇率为何会持续走高,影响它的因素是什么

人民币升值的原因
各国自身的交易制度与国际交易制度在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它的基本功能是推动国际分工规模的增加、国际合作关系的扩大。国际贸易的好处主要来源于比较优势的发挥。一个国家及地区能否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或者说利用比较优势发展经济对于该国家、地区的经济福利增长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进行国际贸易也可以说对外开放是一个国家得以发挥比较优势的基本通道和引擎。更进一步的是推动一个国家制度的全面发展。众多研究表明,更为开放的国家要比相对封闭的国家具有更好的经济福利增长。不言而喻,对外开放可推动分工规模扩大,贸易量的增加,将推动生产要素流动性的加快,有利于一个国家按照自己的资源优势及要素禀赋来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技术结构及资源结构,以比较优势的原则参与国际分工,发挥贸易对经济福利增长的引擎作用。
然而,能否发挥国际贸易对经济福利的增长作用,不仅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管理战略选择,更取决于经济管理者对交易制度理论的认识。从目前国际贸易理论上,只能得出如何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争取一个外向型模式,诸如增加科技产品出口、提高企业效率等等。但对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模式,诸如经济发展战略管理、汇率管理等等,则是模糊的。可以从这次人民币升值的大讨论中看得出来。
人民币汇率问题被吵得沸沸扬扬,可以说狼烟四起,不仅有日本的发难,更有美国的通牒。令人担心的是我们国内的经济理论家普遍认为人民币值被低估。使用的理论:一是购买力平价理论,二是外汇平衡理论,三是银行对汇率的管理。这都是事实,毕竟是美元在我国购买价要比在美国购买价低得多。在汇率的形成中,央行在外汇市场上的操作对人民币汇率有决定性作用。持上述理论的经济学家忽视了一个基本现实,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产生的。在固定汇率制度中,汇率的变动是一种总处在边际价格的调整上,就是说国际贸易产品只能是商品价值的交易。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原有的理论已经失去存在的基础,现在还用它作为理论指导就不能不发人深思了。①国际货币多元化流通中,各国之间消费品价格的变动与汇率的变动是不相关联的,源于汇率价格变动轨迹与国内消费品市场价格变动轨迹无论如何说也联系不到一块。硬把两者放在一起只能说明对不同的劳动价值形成中价格运行轨迹的无知。②国际货币多元化流通中,对外不平衡是相对的,是内部不平衡的表现。立脚点应该调整国内宏观经济管理达到一个新的平衡水平,推动、促使对外平衡。③中央银行外汇市场的操作无可非议,关键是如何看待。为实现经济福利的不丢失,对外汇市场的操作不仅必要,而且必须。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忽视了交易制度的功能。科技进步能提高经济体收益是不错,但这一收益必须有了价格才能成为现实,然而收益实现的同时也有一部分外溢。源于货币有这种分配功能。应当记得,科技进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需要投入成本。对一个生产单位来说收益是增加了,相对货币流通的一个经济体来说,还是经济收益等于经济成本。在两两交易中,对一方是收益外溢,对另一方就是(经济)福利增加。在国际贸易中,当货币和金挂钩时,实行固定汇率制,各贸易国不存在经济福利丢失问题。经济福利外溢有着明显性,即金的丢失。从理论上讲,交易对象是商品价值形态,RHP=V+LI+G/M。出口国际需求量大的产品就有经济福利增加。目前不但货币和金脱离,而且货币是多元化浮动汇率,是交易制度性质的变化。交易对象是市场品价值形态,RHP=(V+LI)R/C,而非商品价值形态。所以汇率价格的运行已经不是边际价格调整而是效应价格运行,呈S型,就是说升值压力表现为加速度形式。所有后起东亚国家都经历过,而且都是在S型的加速期出现了经济危机。
在市场品价值形态交易制度中,人均货币收入与生产率的比等于总消费与总积累的比。RHP/C+LI=R/C。当保持一定的积累增长率时,相应提高了生产率增长,相伴随地是消费增长及RHP的增长。通过出口贸易弥补了国内消费增长的不足,只能通过提高RHP增长来平衡。当出口进一步增长相对RHP不增长时,就会有大量的剩余货币出现,表现为国际贸易顺差增加。一旦本币出现升值预期热钱就会滚滚流入,推动国内经济泡沫产生。这是国际货币多元化交易的基本功能。
在这一功能机制作用下,汇率变动与国内要素流动性增加成正比,与国内要素流动性减少成反比。这说明在一定国际贸易依存度的基础上,其币值代表着该国劳动能力的价值。就是说,币值的上升实质是劳动力价值的升值。这一现象构成国际经济福利的初次分配。当一个国家贸易顺差大量增加必然引出各种各样的争端与摩擦,进一步的是经济问题政治化。妥协的途径有二:一是本币升值,二是输出资本。前者称作经济福利丢失,后者称作经济福利外溢,这样一来,使所有参加贸易国都得到好处。这一现象构成国际经济福利的再次分配。而提高国内要素的流动性来增加外汇资金的吸收能力,通过减少外汇储备来实现经济福利增长构成国际经济福利的最终分配。
问题是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看不到这一点,才有了人民币值被低估的普遍性认识。这种认识必须改正,否则不可能认识到人民币5%的升值丢失了我国二年以上的国际经济福利。更使人忧虑的是这样下去,使我国经济发展赶超战略毫无希望。一,如此下去,25年人民币有可能升值100%,RHP增长40年赶不上日本,赶上美国就只能是一种理想。二,在国际贸易中,小国可以从一项国际分工中获得经济福利的高增长。中国是一个大国无法创造出国际单项分工的现实。三,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由于对交易制度理论的无知,也就不可能认识到落后国赶超先进国家的条件。这个条件就是,已经形成国际分工的先进国家在要素流动性增加推动经济福利增长方面已经没有多余的潜力可挖,相对落后国家——特别是中国这样的大国,50年的时间里无论经济改革有多快,都不存在要素流动性增加的制约。落后国家有着要素流动性增加的大空间是缩小与先进国家差距的唯一根本性条件。
(二)国际贸易均衡理论
(1)给出一个平衡公式:
A(R/C…ZGY/W…P/V+LI)/B(R/C…ZGY/W…P/V+LI)
公式的含义是两个国家币值的比较。币值相比较取决于三大变量:消费与积累的比率、商品价值量(Z表示人均持有货币增长,G表示基础货币,Y表示货币发行量增长,)、人均货币收入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比率。假设上面参数相同时,AB二个国家贸易的发生是源于行业产业结构的不一样。这种国际贸易完全是相对优势的发挥、资源共享,导致收入均等化趋势。经济福利的增加取决于贸易量的增加。这可有相对开发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封闭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得到证明。但是这个假设是建立在金(银)等实物货币之上的假设。
目前国际贸易已经不存在实物货币交易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转变为纸币交易制度。这个制度的变迁有二个决定条件:一是货币完全与金脱钩,二是国际上多元化货币的存在,并自由兑换。在1980年以前只能说是准纸币交易制度。没有交易制度经济学知识的学者不可能认识到交易制度的改变就改变了产品的劳动价值形态。
国际交易制度的改变几乎使全部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失去存在的基础。但是社会认识有着“路径依赖”,落后于事物发展进程。这就是中国经济理论家死抱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不放的根源。
(2)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说明内外经济失衡的公式;
S-I=EX-IM……(1)
公式的左边表示储蓄和投资的差额,右边是出口和进口的差额。投资大于储蓄,进口大于出口成为双缺口;反之成为双剩余。通过统计可知,1994年为界前15年表现为双缺口,但可以说缺口不大,可称得上基本平衡。
BP=(EX-IM)+(IF-OF)……(2)
这是在经常账户的基础上引入资本账户。BP表示为净出口和净资本流入之和。统计可知,1995年后我国保持着双顺差。2005年突破2000亿美元。
张曙光通过上面二个公式的应用指出“在坚持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下,正是双顺差的持续,才产生了汇率升值的压力。”可见传统平衡理论忽视了引起双顺差的的根本原因是国内经济的不平衡即消费积累的不平衡与劳动生产率和人均货币收入增长率的不平衡。把它看成固定汇率的结果是以偏盖全。
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中国为什么采取人民币不贬值战略?并且实行固定汇率制?这些经济学家不知道是为了与美国寻求合作。
为什么要合作?1可以学到许多现代化的金融管理知识。2可以模仿学习美国的国内经济运行平衡管理方针。3减轻中国应对金融突发事件压力。
所以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中国与美国的双向依赖。中国搞生产,美国发货币;中国人制造商品由美国人消费;中国经济增长虽快却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美国发行货币虽多却没有出现通货膨胀之忧;中国有着双储备(外汇和储蓄)屡创新高没有经济滑坡,美国双赤字累创新高 经济运行安然无恙。但这种贸易格局使中国成为财富创造者,美国成为参与财富的分配者。导致中国的净福利流出,美国净福利流入年2000亿美元以上。
现在我国顶住美元要获利了,中国经济学家又建议人民币升值让经济福利继续丢失。其根源在于国际交易制度理论知识的欠缺。
那么,中国的经济学家错在那里呢?
(3)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比较是复杂的,单纯劳动生产率的比较更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有好几个:有商品价格;消费增长率;积累增长率;相对的还有人均货币收入增长率;货币发行量增长等等。这读者不难理解,比如货币当局发行的货币量多时照样出现商品价格的上升。
可见我国的大腕经济学家都是假定上述的因素不存在。他们的思维方法是,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引出商品量的增加相对美国价格偏低从而导致商品向美国流动量的增加,才出现了我国巨额的顺差。
在我看来,根据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快于美国就说“实际汇率”已经升值,“名义汇率”也必须升值的思想是极其愚蠢的。因为这种思想忽视了在汇率调整、降低外汇储备中的多种选择,而是把人民币升值看成唯一的方法。例如,1提高工人工资待遇,取消出口企业的优惠政策。2采购外国商品,对冲外汇储备,补贴国内用户。3增发货币量,提高社会保障覆盖率。4增发货币量,对教育、医疗、住房的个人提高补助额。总之,国家无论使用那一个方法都可以提高我国的商品价格,来消除人民币升值预期。
看来经济学家们甚至忽视了1994年以前我国是如何形成双缺口的及其主要因素是什么。
(4)从外汇市场上看,人民币确实存在着升值的压力,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人民币遭遇如此大的升值压力?我们的基本结论;可分为两个方面即实体因素与货币因素。
在国际上,世界基础货币增长速度比我国快着一倍。1997年以来全球基础货币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经济增长速度。每年高于10%,甚至达到25%,相对经济增长只有2—5%,二者差距越来越大。尤其是美国一直保持低利率,无节制的大量发行美元。同时现行的国际货币储备格局使各国银行,特别是亚洲中央银行通过外汇市场的干预支持美国的巨额“双赤字”,导致世界基础货币增长迅猛。根据IMF国际游资统计,20世纪80年代国际短期资本为3万亿美元,1997年增加到7.2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生产总值的20%。仅对冲基金已达8000多只,有1万亿美元资产。
而中国的基础货币发行量正好相反,比1997年下降近90%。
在国内由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及国家平衡经济运行的不信任预期下个人与企业对经济行为进行调整:一是海外资金回流近500亿美元。二是我国在海外的企业与个人的收入的转移支付2000年只有几万亿,部门转移也不大,2004年却增长2倍。三是外资企业收益汇出减少。四是外贸部门在中国结汇增加。这四个方面就组成“游资”,是国家无法管制的。它和我国的经济学家对人民币走势的分析判断密切相关。
在实体性经济因素上,我国经济运行平衡管理能力差。1)我国这几年消费增长率呈下降趋势,而与先进国相反。这说明在个人收入方面,诸如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上没有基础货币的支援,和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差距太大。2)在虚拟经济制度上差距更大。因为我国在股票市场,期货市场的建立上指导思想的错误,到目前也没有走向正轨。只要企业经营不和股票付息相联系,期货经营不和实物商品交割相联系,证券市场就永远不可能走向正轨。这样一来,也就不能有吸纳外资投资的功能,才有外资充裕的表现。3)作为经济管理体的国家,一般地说,增加基础货币的发行只要用在对国民社会保障的提高上是可以得到支持的。中国政府没有这种理念的操作从而破坏了消费与积累的平衡增长。4)在先进国家,是各类企业在发展权利的平等。而我国对企业的管理是等级制度,这就造成低价的竞争机制格局。导致科技期货市场的低迷,仅此一项就少着上千亿美元的吸纳。(数据来源于夏斌,陈道富2006,2)。
(5)同一商品为什么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价格?比如麦当劳的汉堡包在全世界质量是一样的。2004年1月,在中国是1.23美元;在美国是2.80美元;在欧洲是3.48美元。这种现象给购买力平价理论一个很大的打击,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蓝子货币”来计算都有个被质疑的问题。由此而来也成为给劳动生产率决定价格理论定性为“伪理论”的依据。就是说在劳动率上全世界的汉堡包是一样的,在生产率上的表现上却有着不一样。由此也说明人民币“实际汇率”已经升值是来源于中国“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完全是个“伪理论”。
从理论上讲,决定商品价格的因素有多种,P=(V+LI)…R/C…Q/M。相对国际商品交易其价格不仅只有劳动生产率因素还要加上需求与供应的比率和消费与积累的比率。尽管不同国家在产业结构上不同与生产要素流动速度有不同,但在一个国家内部总有一个平均率存在着,因为商品交易行为有这种功能。换言之人均货币收入增长率的不同使同一商品有着不同的价格表现。与我们观察到的是人均货币收入增长率与同一商品的不同价格相关联是一致的。
同一商品在人均货币收入增长率高的国家价格也高,相对在人均货币收入增长率低的国家其价格也低。二者的比率相等。
所以我们说人民币升值并不能改变中、美两国的购买力平价的比率。但是在短期内对进出口却有着很大的影响。从长期来看并不能改变中国外汇储备上升的趋势,而是改变了(缩小)外汇储备的名义价值。从另一方面看相对中国而言既然想改变这种出口大于进口的现象,为什么不能取消对出口企业的补贴,给予国民待遇呢?为什么只能用人民币升值的手段来调整出口大于进口这个事情呢?
(6)为什么所有的国家都对出口产品进行不同程度上的补贴呢?
显然推行出口补贴是推动人均收入均等化的首选手段。比如美国对粮食进行高额补贴,其原因是不对粮食生产进行补贴,那么粮食生产就有可能被淘汰。在工业发达国家农民收入没有别的方法来实现与工业收入的相等,只有对粮食进行补贴才能实现这种相等。
在中国对工业产品进行出口补贴就有问题了,有着追求经济增长、提高政绩的质疑。在加上这种努力带来人民币的升值,经济福利的丢失,更让国民怀疑追求经济增长目标的纯洁性。众所周知对出口进行补贴,增加出口产品的生产能提高就业来推动国民收入的增长。问题在于,既然如此为什么不使用人民币贬值的手段来推动出口的增长,进一步增加就业,增加国民的收入呢?
(7)最近,从报刊杂志上发出一种声音,说“美元发行不受约束”,“这将导致世界资产泡沫产生”,“超美元供给将破坏储备货币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平衡”,等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中国经济学家标准的官僚主义思想意识在作怪:
1, 美国从发行货币上,年获得不下于6000亿美元的货币收益用来补贴国内个人社会保障支出。我们喊喊,是不是美国人民就听我们的?反过来说这种喊叫,在美国人心中完全是一个白痴。美国人民是不允许美国政府如中国政府那样只顾官僚阶层的收益而不管一般劳动大众的社会保障的。人民币升值以来,汇兑损失几百亿人民币,却没有一个部门的官员为其负责本身在西方国家就是一个怪事情,在美国人民心目中这是不允许的。
2, 作为一个国家的政府为自己的国民谋福利收入是无可非议的。相反非议别国政府为国民谋福利正好说明自己缺乏为国民谋福利的思想意识。中国是一个大国,在货币经济上应该向美国学习。而学习的最好方法就是与美元棞在一起。这是中国经济发展中唯一正确的发展战略。如果政府在这一点上讲信用的话,人民币就可以很快成为国际货币从而分享美元年数千亿的货币收益。我们只所以做不到,根源在君主制官僚体制上重大决策让一两个精英说了算。在东南亚经济危机时人民币应该贬值来减少损失,我们却盯住了美元就是为了受损失。目前我们应该盯住美元才能获利政府却要人民币升值,也是为了受损失。我真不知道中国政府中了那门子邪。
3, 就短期抑制外汇储备上升过快来说,政府完全可以由经贸部牵头组建商品对冲集团服务企业。从美国进口我们不能生产的民用产品,销售不出去时通过增加基础货币对这些产品补贴来纠正进出口的不平衡,从而增加国民经济福利。有人说“发票子”将导致物价上升、人民币贬值。是的,这不正是我们想要的吗?如果用发票子的方法能把外国的东西买回来并卖给劳动人民的话,那么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4, 美元利率的不稳定必然造就世界上某个国家的金融不稳定。根源一是经济体小与放开外汇管制相关联;二是国际贸易的竞争引出各种自然资源价格的不平衡总要出现资源供给断裂的时候,进行强力的调整来打击金融资产泡沫。这种现象应引起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今年夏初我国房地产、股市已经出现这种苗头。其根源就是人民币升值预期引起的。如果人民币升值的趋势得不到遏制那么中国将步入上个世纪80年代末日本的后尘。这一点就是我坚决反对人民币升值的由来。
外贸平衡商品对冲企业的建立,它的伟大作用有以下几点:1作为外贸部门直接领导的企业,可以有选择的进口我国短缺商品,平衡进出口贸易可提高经济福利。2这种商品对冲服务能化解我国出口贸易的磨擦。为对我国的所谓“低价倾销”案找到一个新的化解途径。同时起到为我国密集型劳动产品扩充国际市场的作用。3只要是对我国呈现逆差的贸易国,商品对冲企业就可参加向该国推销产品的谈判,从而扩大出口,增加就业。4用商品对冲外汇储备能使经济福利增长,相对用货币来对冲高外汇储备的操作必须支付正向成本时,用商品来对冲高外汇储备的操作总是处在负成本中。
(三)小结与建议
小结:汇率的比较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可以说相对众多的比较方法而言,我们面临着一个优先秩序的选择:1)购买力平价的比较实质上是一个国家之间劳动生产率的比较即相对一个国家总有一个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化问题。所以同一质量商品价格的差别实质上是一个平均化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差别。由此而来两国之间汇率的变动与均等化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变动没有直接的联系。2)购买力平价的比较也可以说是两国之间商品价值的比较。决定商品价值的因素很多,把诸因素都进行均等化的计算是办不到的。所以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看作“实际汇率”的提高在统计上就没有可信度。例如从人均产值上看,我国虽然有着10%增长率但在人均产值增长上并没有美国高,说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快于美国必然是拿我国部分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与和美国接近均等化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相比较,从而失去科学性。3)由此看来,认为人民币汇率被低估,其基本根据就是中国经常项目长期顺差的存在。但是他们忽视了中国与日本、韩国、东盟长期逆差的存在。我们认为说人民币被低估无非是希望用货币来对冲贸易的不平衡而已,看不见用购买商品照样可以对冲贸易的不平衡。4)主张人民币升值的观点,无非是认为长期的高外汇储备引出人民币升值预期将恶化国内资源配置。(我们的观点与此相反,长期的高外汇储备正是国内资源配置长期恶化的结果)这种思维方法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在对待高外汇储备上看作人民币汇率的扭曲从而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一是把两国商品贸易的不平衡拉向两国货币币值不平衡的比较上;进一步的是拉向商品价值的比较与两国之间劳动力价值的比较上。在这个问题上就世界经济学理论也没有一个共识的标准,使之成为一个永远无法解决的问题。反之用我们的观点可以清楚的看到高外汇储备来源于决策当局的“奖出”“限入”的错误政策;只着重积累投资的增长、忽视消费产出的增长是政府无法逃脱的系统性责任。这样一来,人民币汇率被低估的观点实质上开拓了政府的责任而且阻碍了迅速扭转高外汇储备的手段的探讨。
主要参考文献:
李扬等:《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回归有管理的浮动》《经济研究》2005,8。
夏斌等:《国际货币体系失衡下的中国汇率政策》《经济研究》2006,2
张曙光:《人民币汇率问题:升值及其成本---收益分析》《经济研究》2005,5
王海钰:《交易制度理论探讨》《理论前沿》2005,12
王海钰:《中国:应走人民币贬值之战略》本网。

5. 人民币近期汇率情况和趋势

日期 美元 欧元 日元 港币 英镑 2007-6-11 7.6785 10.2493 6.3127 0.98262 15.1013 2007-6-8 7.6656 10.2895 6.3211 0.98089 15.1695 2007-6-7 7.6502 10.3285 6.3256 0.97943 15.2430 2007-6-6 7.6398 10.3237 6.2887 0.97843 15.2238 2007-6-5 7.6427 10.3165 6.2781 0.97899 15.2239 2007-6-4 7.6522 10.2891 6.2713 0.97970 15.1705 2007-6-1 7.6497 10.2904 6.2826 0.97930 15.1380 2007-5-31 7.6506 10.2755 6.2911 0.97997 15.1187 2007-5-30 7.6488 10.2819 6.2922 0.97826 15.1496 2007-5-29 7.6538 10.2886 6.2893 0.97878 15.1729 人民币今日收跌 5月贸易顺差或遏制跌势 受意外高于预期的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拖累,人民币兑美元周一(6月11日)继续走跌;不过分析师表示,由于5月份贸易顺差巨大,人民币可能不会进一步下跌。 周一收盘,美元兑人民币询价系统收于7.6641,较上一交易日的7.6558上涨83点;美元兑人民币自动撮合系统收于7.6640,较上一交易日的7.6558上涨82点。中国人民银行今日盘前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为7.6785元,前一交易日的中间价为7.6656元。 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周一报7.6785,统计显示,自6月7日以来,人民币汇率持续走低,短短3个交易日内回调了387点。 交易员们表示,过去3个交易日来人民币的下跌可能是中国央行试图警告部分公司不要投机于人民币升值,同时也能使市场相信人民币汇率不会单边上扬。 交易员们认为,从人民币近期的快速下跌来看,该汇率有可能将很快开始反弹。有交易员预计,周二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可能将设于人民币7.65元上下。 另一方面,新华社周一报导引述海关数据称,中国5月贸易顺差为224.5亿美元,远远高于4月份的168.8亿美元。 交易员表示,5月份贸易顺差的意外大幅增长有可能遏制人民币进一步跌势。交易员指出,随着贸易顺差的大幅反弹,中国政府可能将被迫加快人民币的升值步伐,或增加大人民币汇率的弹性,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07年6月1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6785元,1欧元对人民币10.2493元,100日元对人民币为6.3127元,1港元对人民币0.98262元,1英镑对人民币15.1013元。 据中国货币网上的询价系统报价,北京时间17:30,港元兑人民币中间价报0.98084,较上一交易日的0.97968上涨116点;100日元兑人民币中间价报6.2993,较上一交易日的6.3178下跌185点;欧元兑人民币中间价报10.2265,较上一交易日的10.2439下跌174点;英镑兑人民币中间价报15.0778,较上一交易日的15.0644上涨134点。参考资料: http://www.pbc.gov.cn/huobizhengce/huobizhengcegongju/huilvzhengce/renminbihuilvjiaoyishoupanjia.asp http://www.maxdigest.com/2006-12/forex_change_rate_of_USD_CNY.html 这个页面里收集了近一年、半年、三个月、一星期里美元跟人民币的汇率走势情况,可以参考以下,比较直观。参考资料: http://www.maxdigest.com/2006-12/forex_change_rate_of_USD_CNY.html

人民币近期汇率情况和趋势

6. 2020年国考面试热点: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渐浓?

近期海外风险事件不断,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在连续升值后,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22日双双走低。同时,人民币中间价连续3个交易日调升,调整幅度逐渐加大。总体来看,9月以来,中间价保持稳定,人民币汇率市场价格也从本轮调整高位回落。
人民币近期波动较大
10月22日,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双双走低。Wind数据显示,22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16:30收盘价报7.0817,较前收盘价跌139个基点。截至北京时间20:00,离岸人民币报7.0755,较前收盘价跌59个基点。
此前,在岸、离岸人民币连续三个交易日都在升值。在岸、离岸人民币上周分别累计上涨175基点、157基点。同时,美元指数则持续下跌。上周美元指数连跌4个交易日。10月17日下午,欧盟与英国确认达成脱欧协议,欧元、英镑大涨,美元指数跌破98点大关。上周六,英国议会取消对脱欧新协议表决,本周一(21日)美元止跌反弹,截至目前仍在回升,但尚未回到98一线。
莫尼塔宏观研究指出,上周美元指数大幅下跌,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英国与欧盟达成新的脱欧协议,刺激欧元跳涨;二是美国工业产出、新屋开工、零售销售等多项数据不佳,拖累美元表现。
近期人民币走势较震荡,总的来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从本轮调整高位回落,保持在8月下旬水平,即7.07上下。21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收盘站上7.07,相比9月初低点已反弹超过1100个基点。尽管22日有所回调,但相对9月下旬仍在高位。
中间价充当稳定器
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不断的同时,中间价变动相对稳定。10月22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7.0668,调升12个基点,已连续3个交易日调升。
历史来看,大多数时间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都较为一致,但继今年第二季度开始,三者出现较大背离。8月以来,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与中间价持续出现较大背离。以离岸人民币和中间价的背离程度为例,今年4月最大价差才300多基点,但5月中旬扩大至超1000基点的价差,8月5日更是出现最高价差,1760点。
这表明中间价的调整幅度较大程度低于在岸、离岸人民币波动,人民币汇率逆周期调节加强。Wind数据显示,9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调整幅度大大缩窄,除9月5日调整幅度为26个基点,其余时间都不到10个基点,中间价保持平稳。分析人士表示,逆周期因子明显走高后,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会逆势保持相对稳定,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快速贬值的走势会有所收敛。国庆假期后,中间价调整幅度加大,15日以来调整幅度都在10个基点以上。
近年来在应对汇率波动过程中,央行积累了丰富的政策工具。2018年11月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在香港发行了11期央行票据,规模共计1300亿元人民币。分析人士指出,离岸央票的发行可影响离岸市场的人民币拆借利率,提高做空成本、降低套利动机,从而影响汇率。
多因素利好后市
近两周,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全线下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10月21日早间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8日,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为91.06,按周跌0.27;BIS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为94.64,按周跌0.25;SDR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为90.97,按周跌0.43。
分析人士指出,人民币汇率指数下跌,与欧洲货币相对美元升值幅度更大有关。兴业投资研究指出,上周欧盟峰会前各方不断释放乐观信号,增强市场对英国有序脱欧的信心,英镑盘中振幅接近500点。英镑大涨最大的受益者是同为欧系货币的欧元,再加上市场基本排除了欧央行12月进一步降息的可能性,欧元短线上涨势头猛烈。
兴业投资研究认为,近期英国脱欧进程仍将占据汇市焦点,随着欧央行利率决议临近,市场注意力将可能快速转移。此外,各国将再度迎来前瞻性数据PMI报告,将对近期较敏感的市场产生扰动。
展望后市,莫尼塔宏观研究认为,当前中美利差持续处于较高水平、政府鼓励外资流入资本市场、中国经济失速下行担忧减弱、美元处于磨顶状态等因素将对人民币汇率形成利好。
中金固收团队指出,若美元走弱、人民币升值,境外机构可能加速布局中国债市。8月份人民币汇率破7,境外机构都相对谨慎,债券购买量有所下降,但9月以来,随着投资者意识到中国并没有主动引导汇率贬值的意图,且人民币走势在破7后相对稳定,境外投资者再度重新增加对中国债券的配置。从托管数据来看,境外机构9月合计增持863亿元债券,持债力度为今年以来的次高位,仅次于5月的1031亿元。

好老师、好课程、好服务。

7. 为什么人民币汇率升值,会造成出口产品价格上涨

2020年国考面试热点: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渐浓

 近期海外风险事件不断,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在连续升值后,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22日双双走低。同时,人民币中间价连续3个交易日调升,调整幅度逐渐加大。总体来看,9月以来,中间价保持稳定,人民币汇率市场价格也从本轮调整高位回落。
人民币近期波动较大
10月22日,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双双走低。Wind数据显示,22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16:30收盘价报7.0817,较前收盘价跌139个基点。截至北京时间20:00,离岸人民币报7.0755,较前收盘价跌59个基点。
此前,在岸、离岸人民币连续三个交易日都在升值。在岸、离岸人民币上周分别累计上涨175基点、157基点。同时,美元指数则持续下跌。上周美元指数连跌4个交易日。10月17日下午,欧盟与英国确认达成脱欧协议,欧元、英镑大涨,美元指数跌破98点大关。上周六,英国议会取消对脱欧新协议表决,本周一(21日)美元止跌反弹,截至目前仍在回升,但尚未回到98一线。
莫尼塔宏观研究指出,上周美元指数大幅下跌,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英国与欧盟达成新的脱欧协议,刺激欧元跳涨;二是美国工业产出、新屋开工、零售销售等多项数据不佳,拖累美元表现。
近期人民币走势较震荡,总的来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从本轮调整高位回落,保持在8月下旬水平,即7.07上下。21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收盘站上7.07,相比9月初低点已反弹超过1100个基点。尽管22日有所回调,但相对9月下旬仍在高位。
中间价充当稳定器
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不断的同时,中间价变动相对稳定。10月22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7.0668,调升12个基点,已连续3个交易日调升。
历史来看,大多数时间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都较为一致,但继今年第二季度开始,三者出现较大背离。8月以来,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与中间价持续出现较大背离。以离岸人民币和中间价的背离程度为例,今年4月最大价差才300多基点,但5月中旬扩大至超1000基点的价差,8月5日更是出现最高价差,1760点。
这表明中间价的调整幅度较大程度低于在岸、离岸人民币波动,人民币汇率逆周期调节加强。Wind数据显示,9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调整幅度大大缩窄,除9月5日调整幅度为26个基点,其余时间都不到10个基点,中间价保持平稳。分析人士表示,逆周期因子明显走高后,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会逆势保持相对稳定,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快速贬值的走势会有所收敛。国庆假期后,中间价调整幅度加大,15日以来调整幅度都在10个基点以上。
近年来在应对汇率波动过程中,央行积累了丰富的政策工具。2018年11月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在香港发行了11期央行票据,规模共计1300亿元人民币。分析人士指出,离岸央票的发行可影响离岸市场的人民币拆借利率,提高做空成本、降低套利动机,从而影响汇率。
多因素利好后市
近两周,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全线下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10月21日早间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8日,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为91.06,按周跌0.27;BIS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为94.64,按周跌0.25;SDR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为90.97,按周跌0.43。
分析人士指出,人民币汇率指数下跌,与欧洲货币相对美元升值幅度更大有关。兴业投资研究指出,上周欧盟峰会前各方不断释放乐观信号,增强市场对英国有序脱欧的信心,英镑盘中振幅接近500点。英镑大涨最大的受益者是同为欧系货币的欧元,再加上市场基本排除了欧央行12月进一步降息的可能性,欧元短线上涨势头猛烈。
兴业投资研究认为,近期英国脱欧进程仍将占据汇市焦点,随着欧央行利率决议临近,市场注意力将可能快速转移。此外,各国将再度迎来前瞻性数据PMI报告,将对近期较敏感的市场产生扰动。
展望后市,莫尼塔宏观研究认为,当前中美利差持续处于较高水平、政府鼓励外资流入资本市场、中国经济失速下行担忧减弱、美元处于磨顶状态等因素将对人民币汇率形成利好。
中金固收团队指出,若美元走弱、人民币升值,境外机构可能加速布局中国债市。8月份人民币汇率破7,境外机构都相对谨慎,债券购买量有所下降,但9月以来,随着投资者意识到中国并没有主动引导汇率贬值的意图,且人民币走势在破7后相对稳定,境外投资者再度重新增加对中国债券的配置。从托管数据来看,境外机构9月合计增持863亿元债券,持债力度为今年以来的次高位,仅次于5月的1031亿元。

好老师、好课程、好服务。

为什么人民币汇率升值,会造成出口产品价格上涨

8. 利用汇率决定理论对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变动情况进行分析

  金融、经济 - 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


  近期,随着人民币汇率突破7.6关口,人民币汇率问题再一次强势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对于股票市场投资者,由于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和快慢,直接关系到股价走势,故此问题显得更为重要。基于上述原因,潘大认为,普通投资者如能掌握一些汇率方面的基本知识,对独立研判大盘走势,避免受市场传言和谣言的困扰,将有望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首先,潘大将向投资者简要介绍两个最著名的汇率决定理论。
  一、购买力平价理论(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PPP)

  购买力平价理论规定,汇率由同一组商品的相对价格决定。通货膨胀率的变动应会被等量但相反方向的汇率变动所抵销。《The Economist》推出的“巨无霸指数”,就是一个很经典的案例。如果麦当劳的巨无霸汉堡包在美国值 2.00 美元一个,而在英国值 1.00 英磅一个,那么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汇率为1英镑兑2 美元。如果当前市场汇率是1英磅兑 1.7 美元,那么英磅就被称为低估通货,而美元则被称为高估通货,且此理论认为未来汇率将趋向于2美元兑1英镑的平价汇率变化。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主要不足:
  A) 它假设商品能通过自由贸易输出,且不计关税、运输等成本。
  B) 它对服务等商品不适用。
  二、利率平价理论(Interest Rate Parity,简称IRP)

  利率平价理论规定,一种货币对另一种货币的升值(贬值)必将被利率差异的变动所抵销。如果美国利率高于日本利率,那么美元将对日元贬值,贬值幅度根据防止无风险套汇而定。未来汇率会在当日规定的远期汇率中被反映。在我们的例子中,美元的远期汇率被看作贴水,因为以远期汇率购得的日元少于以即期汇率购得的日元。日元则被视为升水。

  但这一理论也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
  A) 利率平价说没有考虑交易成本。
  B) 利率平价说假定不存在资本流动障碍。
  C) 利率平价说假定套利资金规模无限。

  (请到原站看图)

  2005年至今的人民币汇率走势(9月16日更新)
  是人民币应该升值还是美元想贬值

  潘大认为,人民币升值问题,从表象上看,是人民币被“低估”;而从实质上看,则是美元被高估;不是人民币应该升值,而是美元想贬值。在以美元为本位的世界金融体系下,美元贬值表现为其他货币的相对升值。而美国为应对美元贬值所造成的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和国际压力,往往不采取普遍贬值的措施,而更倾向采用对某一种或几种货币定向贬值的措施。

  美元贬值的原因不仅仅是是美元自身的问题,而是在二战后形成的以美元为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从这一体系形成开始到现在,美元总处在多发行货币和贬值倾向的状态。

  对于一般货币而言,多发货币体现在国内,该货币贬值,这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有限的。但对于美元这种世界主要结算和储备货币来讲,多发行美元就体现为美元对全世界贬值。以美元为本位的世界货币体系的主要特点,就是美国可以随时开动印钞机到全世界买东西,不论是要打伊拉克或是要提高美国公民的社保水平,都可以通过产生大量赤字的方式来解决。现在美元存在双赤字,即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这种赤字政策,如在除美国外的一般国家采用,该国需要独立承担该政策带来的一切后果,但由于美元处于本位币的特殊地位,美国多发货币产生的后果,将由全世界共同承担。

  根据美联储的数据,美元的60%在美国境外流通。现在我国拥有1万多亿美元外汇储备,整个亚洲约为3万亿,石油输出国国家的石油美元增长速度甚至比亚洲更快。当地球上的的美元越来越多时,美元必然就有贬值的要求。而美元如过采取普遍贬值的方式,不但会引起国际社会较大的压力,而且存在对整个国际金融体系产生冲击的风险。正因为如此,美元贬值存在一个特点,即谁经济增长快,谁的竞争力改善得快,它就对谁定向贬值。70年代的西德马克,80年代的日元和新台币都是这样的例子,现在人民币也是这样。而目前,由于印度经济势头良好,印度比索身上也出现了这种趋势。潘大认为,如果我们了解了人民币升值问题问题的国际大背景,并站在历史的角度看待人民币升值问题,就更容易得出客观合理的结论。
  为何近期人民币升值的速度有所加快

  潘大认为,近期人民币升值速度有所加快,主要是我国货币当局应对国内的通胀压力的对策,而国际压力不是主要原因。根据经济学理论,控制通胀和控制人民币升值速度,两者是不可兼得的。控制通胀所出台的紧缩性货币政策,都将进一步加大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而如果央行放任国内通胀(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则人民币升值压力将得到缓解。故投资者可继续关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和PPI等反映通胀的指标,这些指标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未来人民币的升值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