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如何正确对孩子进行奖惩

2024-05-20 15:32

1. 家庭教育中如何正确对孩子进行奖惩


家庭教育中如何正确对孩子进行奖惩

2. 家长如何为孩子建立正确的奖惩制度

中三班 田月明
家长知道奖励与惩戒在孩子的成长中都是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但如何把握尺度,怎样使奖惩起到应有的作用,还需要家长能正确地把握。奖励过多过少都是不可取的,总是随时给以奖励,会降低它的含金量,来得太容易,反而觉得没有动力。  教育孩子时,很多人信守“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一信条,一味地夸孩子,也会让孩子觉得失真,是不是又在哄骗我做事情,反让孩子有一种抵触心理;或是做完事情得不到夸奖就情绪低落,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其实,如果对孩子一味地夸奖,这不仅不会收到好的效果,有时还会适得其反。
在这里有几条建议给家长提供参考: 1.
表扬要有艺术性
德国教育家卡尔。威特说过:“我们不能让孩子在受责备的环境中成长,但是也不能让他们整天泡在赞美里。”父母如果因为孩子完成一些力所能及或琐碎小事就大加赞赏,会令孩子产生消极情绪。孩子出于内在的兴趣或进取心而表现出好的行为时,家长若给予孩子过多的表扬,反而会削弱孩子的兴趣和上进心。
  所以,关于褒奖孩子,要注意几个问题: (1)对于幼儿,表扬要及时,可以使他的行为得到很好的强化。(2)父母对孩子的赞赏态度真诚,要从心底由衷地赞叹,而不是哄孩子高兴而随便说说,再者表扬应说具体,针对某一具体行为提出。(3)实事求是,不带夸张色彩。(4)奖励有多种形式,大体分精神与物质,亲吻、拥抱、鼓掌、口头表扬、奖品等等,要根据具体情况使用,物质奖励不要过多,否则孩子会养成做事讲条件的毛病。  2.
惩戒孩子有讲究
惩罚过重容易引起孩子的对抗情绪,或者造成心理问题,轻了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为戒。所以适当、适时、科学的惩罚才能对孩子起警戒作用,促使孩子改正错误,从而收到以罚助教、以罚代教的效果。惩罚是一门艺术,惩罚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关键是看父母能否使用得当。
惩罚要在恰当的时间与恰当的场合,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的行为有错,只要情况许可就应立即予以相应的惩罚,时间越短则效果越好。
如一孩子看到妈妈工作辛苦,想帮妈妈分担一下家务,帮妈妈做饭,由于经验不足,炒菜时手忙脚乱,把一瓶油全部打翻在地。家长对孩子的初衷应给予表扬和肯定,对于造成的后果给予委婉的指正,告诉应该注意的事项,相信孩子下次一定会做得更好。(2)家长与孩子要拟订一个处罚条例,让孩子比照自己的行为,减少犯错的几率,孩子一旦触犯,要按章办事。
把孩子常见错误列在上面,如果孩子已经改正的,可在条文上画上删除线。新犯的再增添上,对孩子可起到约束作用。(3)惩戒孩子之后,与孩子讲道理,忌拔出萝卜带出泥。

3. 惩罚和奖励在家庭教育中分别起到哪些作用?如何正确惩罚和奖励孩子?




到底家庭教育中要不要惩罚?为此,我在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漫谈群进行了一次专题讨论。许多委员认为,奖励与惩罚是一对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它用肯定或否定的评价,来巩固和发展孩子的优良行为或克服、改正不良行为。奖励是一种阳性强化,惩罚是一种阴性强化。适度的奖惩都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进而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大部分委员都重视表扬和奖励的作用。扎西委员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提出一个结论:罚不如奖效果好!比如,他曾经罚没有认真完成生字作业的同学重新抄写几遍,结果总是不理想。后来他不罚抄写,而是对写得好的那些同学说,你们写得这么好,老师想奖励你们再抄一遍!这样一说,不一样的效果马上从学生的脸上露出来:写得好的学生更有兴致,那些没受到表扬的同学也更加认真。






这样坚持下来,全班同学都养成认真写作业的习惯,不再把学习看成苦差事。扎西委员总结说,“罚”是消极的名词,“奖”是积极的名词,我们要用积极的态度来教育孩子们!还有一些委员建议,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如任芳委员认为:教育不是简单说教,孩子对行为的结果直观感知是成长必不可少的部分。教育不能仅仅鼓励、正向激励,知道自己错误行为的不良后果,对孩子来说更有教育意义。奖惩并施、掌握好度,才能让教育有效果。



实践教育环节是我们现在教育中的薄弱部分,孩子们只想成功,不知道失败也是正常的结果,这是现在孩子抗败能力弱的原因之一。适度的惩罚就像良药苦口,泡在蜜罐子里的孩子经不住风雨,既不利于成才,也不利于成人。的确如此,我们要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懂得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所以,不是要不要奖励和惩罚,而是如何把握好度。







关于惩罚,我个人主张有两条底线不能突破:一是罚钱,二是体罚。罚钱又叫“经济制裁”,有些学校规定上课讲话、迟到早退、打架骂人分别罚多少钱。罚钱其实不是罚学生,而是在罚父母。父母被罚了钱,孩子自然要挨打骂训斥,这是借父母的手打孩子。同时,罚钱使孩子幼小的心灵蒙上“金钱万能”的阴影,感受到钱的威力无边,进而崇拜金钱。在家庭里,许多父母也在用罚钱奖钱的办法,同样应该谨慎。罚钱不行,那体罚行吗?当然更不行。



我认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不能体罚。我曾经提出一个观点:体罚是无能的表现。一般说来,体罚会在三种情况下出现:一是说而不服,管而不理,教育方法失灵;二是教师和父母情绪失控;三是坚信体罚能解决问题,消除危机。我为什么坚决反对体罚?







第一,体罚并不能使孩子真正心悦诚服,不能从根本上感化他的心灵。俄国教育家皮罗果夫说过一段很有意思的话:“抽打,是为激发人的羞愧感而采用的一种过于粗暴的强制手段。而羞愧感是一种在温室里培育出来的娇嫩花朵。它一旦落入粗暴之手,就会立即枯萎。抽打会使人产生恐惧,这是无疑的,但是这种恐惧并不能起到感化作用,也是靠不住的,只能掩盖内心的邪恶。”



第二,体罚往往使人自暴自弃,滋长仇恨心理。明代教育家王守仁在《训蒙大意示教读注》中也有精彩的论述:“鞭挞绳缚,若待拘囚。彼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窥避掩覆以遂其嬉游,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大概意思是,(现在的人)只知道鞭挞束缚儿童,像对待囚犯一样。


第三,体罚往往容易使孩子模仿暴力、崇拜暴力。当他成年或者面对比自己更弱小的教育对象时,他会毫不犹豫地挥拳相向。亲子之间只有心与心的交融,才能取得真正的实效。皮肉之苦,无异饮鸩止渴。

惩罚和奖励在家庭教育中分别起到哪些作用?如何正确惩罚和奖励孩子?

4. 作为家长,如何科学的给孩子建立学习的奖励和惩罚的机制?

教育孩子一直都是很多父母之间讨论的问题,如何正确的就有孩子也是每一个父母在追求的方式,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孩子难免会犯错,这个时候就需要父母正确的对待孩子做错事和做对事的态度。

奖励机制可激发孩子的积极性,掌握好恰当的时机合适的奖励机制可以激发孩子内在的积极性,到底怎么能够激发出来,这也就需要家长对孩子做出更多的了解,并且针对他的需求来做出一个有效用的刺激,毕竟每个孩子所有的爱好都是不一样的,他所关注的东西也不一样。

同样价值的经济物品,但是市场价值和实际产生的消费中却是不一样的,市场价值是人民买这个东西到底花了多少钱,举个很简单的生活中的例子,如果你的孩子是一个男孩,你给他买一个游戏机或者一个变形金刚,他肯定会感觉到比较不错的满足,但是你给他买了一个芭比娃娃,他就会不开心,因为这个并不是他想要的,虽然两者可能花的钱是差不多的,但是实际产生的作用不一样。

奖励机制,这种奖励应该是非持续性的间断的,因为这种奖励的机制它属于正常强化正强化应该是间断的,是不是得给孩子惊喜,不让孩子养成一种惯性,就是说不要让孩子觉得他学习好了就理所应当的得到奖励,不是这么回事他学习好,是他本身的执着,是他应该做的事情,学习不好应该受到惩罚,这种惩罚应该是负强化,他应该是持续进行的。做到这两点,掌握好恰当的时机,让孩子养成正确的对待学习的态度,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你的目的就达到了。 
对孩子的奖励不可以是简洁的奖励个人行为,而该是与当代社会心理学、心理学原理紧密联系的综合性措施。奖励的功能可以是很大的,不论是对提高成绩,或是对爱上学习。

5. 家长如何给孩子制定奖励规则?

奖惩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很有效地提升孩子的自我管理的能力。当然奖惩也得注意方式方法:
  
 1、以精神为主,物质为辅。有心理学家表示,奖赏可以驱使他们去做一些事情,但是一定时候,孩子们往往只会对奖赏感兴趣了,并不是会在意被奖励的行为,其实孩子们更多的会在意在心理上被认可,多鼓励自家孩子比物质奖励会更加的重要。
  
 2、奖惩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表达明白清楚。举个例子:孩子考试考好了,简单的说,“考得不错,你是最棒的”,最好的方式是:这次答题比上次规范了,卷面也很干净,错题也少了不少,说明你越来越细心了,加油!
  
 3、以身作则。对于孩子的奖惩问题,其实作为家长,一定要带好头。比如说,你让孩子不要玩手机了,可是你却坐在沙发上躺着,晒着太阳,手机抱着,打游戏,刷抖音,看电视,家长的这一种行为,怎么能带好孩子呢?所以家长在要求孩子做的同时,自身也是要做到的,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4、不要要求孩子太多。对于孩子需要去做的事情,做家长的不应该要求的太多,你要求得太高了,往往什么事情就是很难做好的,能把一件事情专注做好,那就是相当给力的。
  
 5、给予奖励应当及时。成熟的奖励制度建立好了以后,剩下的任务就是执行起来,每当孩子做一些事情以后,做得比较好,比较对,家长就应该及时的给予奖励,按照既定制度给予对应的奖励,并且每次的奖励是一致的。

家长如何给孩子制定奖励规则?

6. 家长如何奖励或惩罚孩子?

我感觉乘法式的教育孩子方式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学会鼓励孩子,奖励孩子,如果游戏打得好,也可以奖励他那么奖励孩子的策略和原则又是什么样子的

第一,少奖为佳。适当时候、适当次数的奖励,就相当于给发动机加油,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切记不可滥用。奖的频率太高,其刺激作用就会逐步下降,要想发挥其作用,就必须不断加码,以满足孩子迅速扩张的胃口。而更为严重的是会引导孩子为了得到奖励而学习,不能产生真正的动力。因此,在满足孩子必需的学习用品和生活需要的前提下,要逐步减少奖励的次数。
第二,奖态度不奖分数。大多数家长是以分数或者名次来设定奖项和决定是否奖励,其实最好的方法是根据孩子的学习态度进行奖励。因为从长远看,态度和努力的程度比一两次的分数更重要。而且考试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如试卷的内容对每个人的适应性,孩子复习题目的"机遇"性等,所以并不能真正反映其学习的努力程度和效果。用分数和名次作为奖励的标准,有可能出现孩子已经非常努力,但因为一些偶然因素而没有达到设定的奖励目标,结果反而会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一诺千金。如果和孩子有了约定,比如有的家长是定考多少分,有的家长是定考到第几名,就一定要兑现。如果孩子达到了约定的要求,就要坚决奖励,做父母的不兑现自己的承诺,就会严重挫伤孩子的学习热情,更为严重的是给孩子树立了言而无信的“榜样”。如果孩子没有达到设立的目标,也不可迁就,形成讨价还价的习惯。与其怕影响孩子的情绪而改变初衷去迁就他,还不如没有这样的约定。
第四,奖品适当,价值适中。奖励的价值不要太高,其价值和奖品要与孩子的年龄、取得的成绩等相适应。有些家庭由于形成了奖励并不断加码的习惯,常常给孩子价值过高和不适当的奖励,那样反而会害了孩子。
第五,精神鼓励为主,物质享受为辅。很多家长给孩子的奖励是以物质享受吃、穿、玩为主,这样的弊端是将孩子的目标引导到享受方面。

7. 给孩子制定家庭奖罚有哪些?

通过奖励和扣罚星星,给孩子制定家庭奖罚:
1、起床:起床时间为早上8:30,按时起床,奖星星1枚,晚起20分钟以内不奖励也不扣,晚起20分钟以上扣星星1枚。     
2、睡觉:时间为晚上10:00,按时上床睡觉奖励星星1枚,晚睡15分钟以内不奖励也不扣,15分钟以上扣星星1枚。
3、每天练书法至少一篇,时间30分钟内,奖励星星1枚,练书法超过5篇,时间在15分钟以上奖励星星3枚,不练书法,或者练习时间在30分钟以内就放弃了,扣星星2枚。
4、一天之内正确听写出个5个英语单词,奖励星星1枚,正确写10个以上,奖励星星2枚,完整说出4篇(段)英语,奖励星星2枚。

5、上厕所后不把便池冲干净一次扣星星1枚,饭前便后不洗手一次扣星星1枚。以上部分做到奖1枚。
6、看电视:每次只能看30-60分钟,只允许看纪录片,科教片,新闻频道,超时间看,距离太近看,被点名一次不扣星星,点名两次扣星星2枚,点名三次及以上扣星星3枚,并剥夺一次看电视的机会。写观后感150字以上奖2枚。
7、吃饭,写作业,看电视,姿势正确,奖励星星3枚,提醒一次不扣星星,提醒2次扣星星1枚。
8、出门玩耍不给家长说扣星星2枚,出去玩耍未按时间回家扣星星2枚。

给孩子制定家庭奖罚有哪些?

8. 给孩子制定家庭奖罚有哪些?

一、目的
 为了鼓励进步,遏制后退,提高学习成绩,特制定本奖罚制度。
 
二、奖励方法,酌情使用
1.表扬:记表扬一次奖励课余时间听歌一次;
2.嘉奖:记嘉奖一次奖励听歌一次和3元奖金;
3.小功:记小功一次奖励西餐一次;
4.大功:记大功俩次奖励西餐二次,并由自己选择西餐种类。
 
三、奖励原则
(1) 有下列表现的给与表扬
1.不迟到、不早退、品德端正,学习努力,表现良好;一周内无老师投诉;
2.一贯忠于学校规定,头发和穿着符合学校要求的;一周内无老师投诉。
 
(2)有以下表现的给与嘉奖:
1.思想进步,文明礼貌,按时按量交作业,一周内无老师投诉;
2.上课不讲无关的话,完成学习计划指标,一周内无老师投诉。
 
(3)有以下表现给与小功奖励:
1.向家长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家长所采纳,且学习成效显著的;
2.考试成绩有提高。
 

(4)有以下表现给与大功奖励:
1.考试成绩明显提高,得到老师表扬的;
2.一个月内无任何不良表现的。
 
四、处罚办法:
    违反上述约定的,对应处罚;多次教育不听时,取消上述优惠,并没收手机一个月,且无任何条件接受批评。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