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利曲线的威力

2024-05-16 02:46

1. 复利曲线的威力

 
   昨天晚上回到家里,写了一份咨询的反馈,然后陪孩子玩了一会。和王总分享了在行、分答这些新的玩法,要跟上新时代的发展但不要盲从。
   
   看到水濑先生已经获得了人生的第一份稿费800多元,给她打赏了8.88元告诉了我一个XXAPP的编辑微信号。 自身一定要笃信内容为王,不管平台怎么迭代,本质都是写字的能力。 多向这些优秀的人学习,还看到一个热爱写作的人通过写作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市场工作,毕业一年收入超过了20万,也把这篇文章分享了一些好友。
   
   新做的事情,大部分都遵循复利曲线,前期阶段是最难的、积累增长最慢、回报几乎为零的。刚看彭小六新写的一篇文章才900多字,也被想法专栏推到首页了,这就是积累的红利。
   
   写作对于这个阶段的我:在上突破20万字还差5万多字,通过写作认识更多优秀的人向他们学习。还是以写日记为基础,不想公开的就记录在印象笔记里;方便公开的就放在里,在做想法专栏的编辑有几个星期了,现在是要求自己的文章尽量写到2000字以上,还真别说这是最基本的入门级的要求,在这方面的好处是有字数的记录、用手机随时就可以写,通过写作可以认识一些有共同目标的朋友,大家一起进步。
   
   按照自己的想法写,偶尔受到大家的关注是一件让自己很快乐的事情,但是偶尔也会遇到瓶颈,这个时候就需要适当的停一停,没想到今年开始的一个举动从空间开始10万字,也15万字了,20万字又是一个小的里程碑,可能又要换一种方式和玩法继续着,谁知道呢。量变会引起质变,希望通过写作有天能获得收入,做上自己喜欢的事情。现阶段的作用是能把业余时间有效的利用起来。
   晚上去打羽毛球,羽毛球停了有半个多月了,今年打了70多个小时了,最近转向游泳去了,已经游了11000米,每次1000米的要求量。这两项运动主要是起到锻炼身体和减轻压力的作用,打羽毛球能看到自己的技术进步,随着技术进步打得比周围的人好了自己能获得快乐,也能结交一些有共同爱好的人。
   缺点是不能随时随地,需要固定的时间和场地,而游泳的好处是主动性比较强、能在水中放空自己。但是基本上是一个人的活动,所以难以持续的获得成就感。下一阶段可以启动跑步,自己在小区就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着自主性更强了。再加上偶尔加入一些跑团的活动,也能认识一些志同道合的人。
   看雕爷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写愿景、战略、开刀鱼的思路还是蛮新颖的,愿景是持久的、和价值观有关系,阿里巴巴的愿景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其实个人也可以树立自己的愿景: 通过学习成长,有能力做上自己喜欢的事情,过上自己能主动选择的生活。 这是我的愿景,所以纠结于具体做什么就不再有意义。
   战略是什么呢?可能是销售管理领域、可能是人力资源领域,未来希望通过写字能在市场营销新媒体方面有所突破。具体的开刀鱼是什么呢?单点需要突破的地方在哪里?工程销售管理领域,或者人力资源领域。把自己过去、现在、未来的积累有效的整合在一起。
   今天看到彭小六写的新文章,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在今天其实不需要文笔有多好,照样能写文字。彭小六其实也只是把他参加的新媒体的培训,获得的知识进行转述分享出来并去践行着而已。
   下一步自己也可以利用帝都在这方面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去做,确实要更新一下思路: 利用互联网的思维,边干边分享、不断升级和迭代。 上周去参加了一期橙子学院在北京的线下活动,勾搭认识了两位分享嘉宾,通过认识一帮优秀的人一起进步,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线下的活动自己要进一步加大,这也是获得福流的方式。
   
   
   
   
   昨天通过刘苏老师的微信朋友圈,进入了她订阅的王煜全的得到科技分享,正好薛毅然老师也在群里,知道薛毅然老师也是通过刘苏分享分答的回答问题。这也是缘分,我在群里分享了一篇文章对罗辑思维的看法,因为自己也订阅了李翔商业内参、樊登读书会和李笑来的财富自由之路,也在群里分享了。
   于是主动加了毅然老师,我估计她会同意,因为我在群里比较活跃会引起她的注意。果然她很快就通过了我,看完她的朋友圈正好有她自己在在行的很多咨询案例,于是看了她的来询者的评价,世界好小、朋友圈的评论就有两位共同认识的人,来询者也有两位共同认识的人。在在行上约了她,需要付费699元,自己有50元优惠劵,于是只花了649元,约在了她家附近的咖啡厅。
   佩服剽悍一只猫做一件事情全力以赴、不给自己留后路的勇气,自己做什么时候都会相对理性一些,先观察一段时间然后在考虑是否需要进入。他也是通过在在行上付费,约了好几次萧秋水老师和参加一些大咖们的付费群,比如秋叶大叔的PPT和付费群、古典的橙子学院,最近又在勾搭李笑来老师。
   上次在在行上付费500元也约了程立方老师,正好住在我家附近,他送了我一本书《杜月笙大传》昨天看完了,自己也启动了刚毕业的模式,还需要继续打磨自己: 选择大的平台+获得领导的支持+自己的努力。 这三年,受李笑来的思想的影响,自己的能力和实力还不足以自己搭台。其实曲线救国的思路也未尝不可,大平台
   见世面、自己业余时间开始搭小平台,千万别激进。
   已经约了2位在行的行家了,今年打算先约到5位。一对一的请教他们,向这些优秀的老师学习,当然我力争要自己努力把这些钱赚回来,哈哈。昨天,一个群友咨询我一个问题:给我发了一个40元红包,我还是蛮高兴的,继续给他分享了一些资讯。
   看得起小钱,从小钱开始,这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放低姿态。前几天写了一篇质疑剽悍一只猫的文章,后来删了。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很有必要,留在自己心中就好,而不要写或者说别人的不好,这也是优秀的思维方式的转变,从说别人的不好到不说别人的不好。别看这细微的差别,践行者会产生巨大的差异。

复利曲线的威力

2. 复利曲线的启示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曾国藩)你所经历的每件事,只要用心去观察,去体验,在智力上,知识上,经验上慢慢去积累,等待时间的发酵,大都会产生复利效应。
  
  
 现实中确实很多人毕业之后就没有在持续学习了,看着每天也在工作、加班,但是没有利用空余的时间去充实自己,自己的能力边界被限制在了现有的工作上面,当然不排除最后在本职工作上取得很大成果的人,这毕竟是少数人。很多人都没有到达临界点,或者虽然有的人坚持学习了,但是坚持的时间不够久,因为没有对自己的相信或者笃信,真是很难坚持下去的。而复利式增长曲线可以成为我们盲目自信的确据,因为是确据,就不在盲目了。在智力上,知识上,经验上,复利效应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存在的,这个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和喜出望外的事实,就看你能不能理解和抓住这个长期的机会了。
  
 另外一点关于复利曲线说的最多的就是定投了。长期坚持定投收益在15%以上的标的,坚持多年财富增长是比较大的。这里有两个前提,定投坚持的时间足够长和收益率要高才行。这是金钱投资相关的。这里就不展开解释了。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复利曲线的强大了。
  
  
 自己后面的行动点:
  
 1:从微习惯开始,养成坚持的习惯并尝到因坚持得到的甜头。后面做其他较难的事情的时候在这个正反馈的作用下,才能去坚持
  
 2:反复反复的给自己灌输这个复利曲线的概念,让这个概念做到深入自己的内心。快要放弃的时候看一看。

3. 人人都有复利曲线

看李笑来老师的《财富自由之路》,他首先问“你知道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吗”?答:是一条复利曲线。如下图:
                                          
 每个人的复利曲线都和上图一样,只不过都是以里程碑来区分的。有的人一直是平平的直线,几乎没有波澜。有的是上扬的曲线。那条曲线是你的为未来,只要你愿意,并且付诸行动,最终就能活出那个形状的曲线。
  
 每个人都有机会,至少有一次机会可以活出那样一条曲线。可最终人们各自活成了各自的样子,有些人的曲线上扬了一段时间就回落了,以致终生从未超过那条成本线。无论什么都有成本,生活有成本,习得技能,有成本,获得尊重,有成本,就连做“坏”蛋都有成本。成长这个东西只有突破了成本线才开始真正有意义,在那之前都是在挣扎。即便是在突破成本线之后,也要继续成长,很多人在到达那个里程碑之后,人生曲线没过多久就开始回落,再次回到成本线以下,这种现象极为普遍。
  
 我们正遇到逆境,感受到委屈,以及正在经历的一切不开心,其实都是尚处在成本线之下所致。笃信自己不仅早晚会突破那条成本线,而且一定能活出那样一条曲线。 要对自己的美好未来盲目地相信,甚至要120%的相信,特别是年轻人。
  
 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知之者赚,不知之者被赚。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复利只不过是高中数学课本里的一个概念而已。做几道应用题之后,就与自己的生活全无关系了。别说复利,事实上连利息都不见得每个人都真正完全理解的概念。在中国人的印象里,利滚利这种缺德得事儿,是黄世仁那种混蛋为了霸占喜儿才干得出来的。其实世界上最聪明的犹太人,早都早已做着利滚利这样的好差事。
  
 事实上,在智力上,知识上,经验上,复利效应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存在的,这是多么令人喜出望外的事实啊,只要是能积累的东西,大都会产生复利效应。如果没有资产可继承,那就持续积累知识吧,知识的习得与积累必然是有复利效应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金融学里其实也有一模一样的曲线,叫做复利曲线。起初看不出太大的斜率,但一旦过了某个时间点,曲线就会急速上扬,对那个看起来斜率突然发生变化的点。还有个专门的通俗词汇叫做拐点,突破了成本线的、后端急速上扬的复利曲线。如股市的增长曲线,属于复利曲线;人口增长曲线也属于复利曲线;你的未来也和复利曲线一模一样。
  
 仔细观察一下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就能明白,从出生开始,所有人都不断习得各种技能,不断积累,只不过很多人在20岁以后就停止了学习,所以没有机会在自己的未来体会到复利效应。然而,少数人在20岁以后仍不断学习,而且还是终身学习者。只有成长了,才说明你把学到的东西做到了。
  
 只是学有什么用?早晚有一天他们会跨过那个拐点。然后“扬长而去”,这是复利效应的威力,适用于任何终生成长者。跟长相没关系、跟基因没关系、跟家族遗产也没关系,从这一点来看,复利效应貌似是我们能找到的最公平的效应。
  
 有个词叫自信,人最好能有自信,但应该是对自己的未来有自信。绝大多数人并不明白,无论是现在的自己还是过去的自己,无论是自信,自负还是自卑,其实都是没有意义的,要实现才对。错了就错了,蠢了就蠢了。该自信的时候自信,该自卑的时候自卑,胡乱自信或者胡乱自卑都是不对的。把自己变得更好,才能弥补过往的那些错误,才能承担当初的那些愚蠢造成的后果。
  
 为什么有些人格外自信呢?不是因为他们在装“蛋”,也不是因为他们过分自负,而是因为他们一直在搜寻属于自己的复利式增长曲线,并且可能已经找到了,所以他们才会那么淡定。所以他们才会那么从容,所以他们才会在种种所谓逆境中依然善于保持乐观。其实如果能真正理解他们,你就会知道他们不一定觉得痛苦,他们不是在强做欢颜,他们笃信自己的未来,让他们真正自信的是那个看起来还需要经过漫长等待,但其实很快就会到来的瞬间。

人人都有复利曲线

4. 复利曲线

一、复利
  
 复利被成为世界第五大奇迹,最先被犹太人理解并作用,迅速成为最富有的种族,以至于被反复遭遇灭顶之灾。犹太人的唯利是图,犹太人的高利贷,
  
 被小说勾勒出的奸诈商人夏洛克,最具有代表代表性,形象丑恶,罄竹难书。直至复利的概念逐渐被大众所理解,所接受。
  
 二、个人的认知
  
  
 最初接触复利曲线是数学课本,枯燥无味的数学,让人看完就忘,通过最近一年的学习,重新理解复利,重新来看复利曲线。
  
 
                                          
 人的发展就是一条复利曲线,前期不断积累,缓慢发展,遇到瓶颈,直至在那一点上进行突破,迅速变化,高速发展。
  
 利息是可以加入成为本金的,人生的经验也一样,产生的新的经验成为下一次获取资源的资本。
  
 
                                          
 多做有价值的事,多积累,继续下去,就会形成一条复利曲线。
  
 奇迹大多来源于厚积薄发,不正是复利曲线的转折点。鱼跃龙门,一鸣惊人,在这些转折的背后,是前期一点点的积累。
  
 三、启示
  
 多做有价值的事情。
  
 多做价值特别高的事情。
  
 高效的多做价值特别高的事情。

5. 复利曲线-让你的未来清晰可见

昨晚参加了一个课程,如何利用时间的复利最终来获得最终的成功,对自己很有触动,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复利本是一种计算利息的方法。按照这种 方法 ,利息除了会根据本金计算外,新得到的利息同样可以生息,因此俗称“利滚利”、“驴打滚”或“利叠利”。只要计算利息的周期越密,财富增长越快,而随着年期越长,复利效应也会越来越明显。
  
 而现在我们也将福利应用在其他的各个领域当中,如:财富复利、眼界复利、思维复利、见识复利、能力复利、人脉复利,但所有的综合来讲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时间复利去完成的。
  
 
  
                                          
 
  
  
 说道复利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雷海为,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的冠军。作为外卖小哥的他在中国诗词大会上击败北大硕士成为冠军。1981年的他,从中专毕业到各地打工,从餐厅服务员到外卖小哥,从8岁开始爱好诗词,到努力背诵各种诗词,数十年来从未放弃,2018年4月4日他收到了时间带个他的复利,一举成名,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所谓复利曲线初始增长缓慢,但是一旦达到一个拐点,增长速度就如同火箭上升一般,势不可挡!也是在今天再重新复盘复利曲线的此刻,我豁然开朗。我曾对近几年的努力收获甚微感觉沮丧和难过,觉得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但我们往往忽略的是,很多的成功背后不仅是3年、5年的付出,更可能是8年10年的持续付出和努力所取得的。
  
 如果把成功比作爬山,那么山脚下跃跃欲试往上爬的人不在少数,到了山中间人数不足30%,而最终能到山顶的人不足5%。所以,不要仅看一时的收获,长期的坚持,当所有的积累到达拐点后,就会飞速的增长。即使优秀如巴菲特,他的财富积累也是从50+才开始的。
                                          
 
  
                                          
 1. 可以通过工具挖掘自身的天赋,从而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
  
     挖掘天赋的工具:热情测试、人类图、盖勒普的优势测试
  
 2. 根据自身的特点绘制自身的成长曲线图(以年为单位)
  
 3. 利用时间的负利,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不可替代的那个人
  
 
  
  
 最后的最后,特别喜欢董卿评价雷海为的一句话,"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我觉得你所有在日晒雨淋,在风吹雨打当中的奔波和辛苦,你所有偷偷地躲在那书店里背下的诗句,在这一刻都绽放出了格外夺目的光彩。"
  
 坚信你我,只要持续的精进,终会从披星戴月走向满眼霞光。

复利曲线-让你的未来清晰可见

6. 解锁“复利曲线”的新姿势

“Compound interest is the eighth wonder of the world. He who understands it, earns it,he who doesn't, pays it.” 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知之者赚、不知之者被赚。
  
 《财富自由之路》的读者大都知道复利曲线的存在,今日重新打开此书,有两点新的领悟。
  
 一、核心因素——时间
  
 复利曲线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其初始增长速度非常缓慢,曲线的增长速度有时候甚至为0,可是在越过拐点后会有一个质的飞越。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坚持不到转折的拐点,他们就选择了放弃,只有少数人会坚持到最后。
                                          
 复利曲线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F=P*(1+i)^n,其中F代表未来值,P代表现在值,i是收益率,n是重复的次数。也就是说,取决于一个领域成就的关键点在于,重复次数与收益率。这也是为什么越是长期收益的事在开始越看不到效果的原因。大多数人总想着一夜暴富,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回报,却忽视了一件长期受益的事的核心因素在于时间。我们的初始水平(现在值)都是差不多的,那最终水准就完全取决于我们的进步速度(收益率)和坚持时间(重复的次数)了。
  
 每个人都有机会,至少有一次机会,可以活出一条复利曲线,可最终,人们各自活成了各自的样子。拐点“虚无缥缈”,不是切实可以看见或者抓住的,正因为如此,放弃的人太多太多。放弃的人有两个共性,一是缺乏耐心,二是缺乏对未来的信心。
  
 文章在这里截取了笑来老师的复利曲线图,在拐点处那条细细的横线提示我们,现在所遇到的一切逆境,所感受到的一切委屈,以及正在经历的一切不开心,都是自己还处于成本线下所致。随着时间的积累和进步速度的提升,我们终将越过拐点,在此之前,你要忍。要笃信你的未来会因为你的努力而变得更好。
                                          
 二、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
  
 我将拐点之前即成本线以下的曲线区域称作积累期。积累期漫长难耐,通常努力很久却收效甚微,面对理想和现状的反差,很多人会选择逃避,用游戏娱乐等等强刺激的东西来麻痹自己。游戏娱乐等行为能使我们在短期内获得巨大的愉悦感,可是这类行为一旦停下来,这种愉悦感就会迅速消退,于是有些人为了在此寻找这种愉悦感,就会持续不断地玩下去。
  
 《精进》一书中将获取短期快乐这一行为描述为“高收益值、短半衰期”的事件。(衰期最早是物理学中的概念,指放射性元素中半数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半衰期越短,衰变得越快;半衰期越长,衰变得越慢)
  
 依次类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大多数事情都可以从这两个角度来衡量,由此便可得到由这两个角度组合成的四类事件:
  
  高收益值、长半衰期 事件:找到真爱;学会一种有效的思维技巧;与“大牛”进行一场意味深长的谈话; 高收益值、短半衰期 事件:买一件当季流行的衣服;玩一下午手机游戏;以“扶墙进、扶墙出”的方式吃一顿自助餐; 低收益值、长半衰期 事件:练一小时书法;背诵三首诗;读懂哲学著作的一个章节;多重复一组技能练习;认真地回复一封友人的邮件; 低收益值、短半衰期 事件:挑起或参与一次网络掐架;漫无目的地刷微博;使用社交软件窥视陌生人的隐私。
  
 “短半衰期”事件并不能消解焦虑,因为在长期不稳定的负面情绪下,人的大脑为了保护自己会打开逃避机制,逃避更倾向于获取多巴胺短期奖赏来进行自我满足(比如说刷朋友圈看小说等高刺激事物)而获取短期快乐导致你更加自责,自责导致逃避更深,从而恶性循环。
  
 “采铜法则”指出: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这个法则暗含着两层含义:
  
 1.收益值的高低无关紧要,只要不是短半衰期的事情,只要这个收益可以被累加,就尽管去做。
  
 2. 不要只盯着那些“高大上”的事情。一些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只要对你有长期的益处,仍旧可以去做(此类事件为“低收益值,长半衰期”的事件。)
  
 其实我们在复利曲线拐点之前的必须要做的大都是这种“短收益值,长半衰期”的事,如积累可信的知识, 反思和总结个人经历等都是短期内看不见巨大的成果,但对未来影响深远的事。在积累期你要做足够多的“短收益值,长半衰期”的事。
  
 在复利曲线的拐点到来之前我们必须要少做“短半衰期”的事。《精进》一书中列出了“长半衰期事件指南”,感兴趣的可以从此书获取这方面的知识。
  
 复利曲线的形成需要时间,在拐点到来之前不要轻言放弃,同时在积累期要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祝愿我们都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7. 复利公式


复利公式

8. 关于「复利」的分析

第一次理解到「复利」的价值,是在芒格的《穷查理宝典》中提到的「复利表」:
                                          
 芒格对「复利表」的推崇无以复加,后来随着自己的思考,渐渐对「复利」有了愈发深刻的理解,「复利」确实是一个价值巨大的宝库,值得非常认真对待
  
 我见过不少人都在过「啃老本」的生活,由于良好的教育和过去的积累而具有较多的资本,但是在工作了5-8年以后,突然意识到自身的竞争力已经开始匮乏,年轻人有空杯的心态,既聪明又有干劲,顿觉「大事不妙」,使劲浑身解数也已经「回天乏力」了
  
 忽视「复利」的存在,就如同忽视「终生学习」,许多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能有根本性的改观,但是如果从本源上无法认知到「复利」所具有的价值,那么你非常有可能会在很长的时间之内徘徊于同一水准
  
 充分的理解「复利」,运用好「复利」,也许是一种不错的变革人生的方法,这个数学公式,可以帮助你更直观的理解「复利」的价值:
                                          
 对「复利」最普遍的误解,是把复利的「指数性」理解为了「线性」,通俗点讲,就是把「每天反思一遍自己的努力」简单理解成了「每天努力一点点」
                                          
 如果你计划一段时间内完成某项工作,每天完成一部分,这样的简单分拆是不会让你体会到「指数性」进步的,你需要的是把过去的所有工作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有效的反思:
  
 两者的差别是:必须把过去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仅仅基于过去的某个计划,所以你所说的「努力」「精进」「上进」,真的足够吗?
  
 很显然,「计划」+「执行」是线性的,「反思」是指数的
  
 许多缺乏自我意识的人,都不能将自己恒定于某个确定的目标,经常会受到环境和格局的牵制,遇到什么喜欢什么,看到什么要什么,人生中无处不充满妥协,这样的情况下是不可能设定出优秀的目标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生活,会让结果变得非常糟糕:
                                          
 人生的某个时刻,忽然会有一种懵懵懂懂中被驱赶着的感觉,仿佛一种「焦虑感」萦绕于心,令你窒息。这种时刻往往是人生中的关键时刻,需要停下自己,回望一下过去,用心思考一下,自己未来做的事情是否真的有意义
  
 PS:如何找到一个恒定的目标呢?
  
 在恒定的目标下,围绕目标投入更长久的时间,才会让你获得「复利」价值:
                                          
 努力更久收获更大,这个是非常容易理解的,需要铭记的是,在事情开始的阶段,「保持节奏比发力更重要」,开始的时候发力不用迅猛,要围绕「保持节奏」这个目标进行,在节奏稳定下来以后,再选择发力,甚至取舍
  
 在我接触的所有人当中,有非常明显的阶层现象,层级之间的间隔是如此巨大,仿佛有一个跃迁条件,大幅度的拉大了人和人之间的差异:
                                          
 在孙正义的跃迁过程中,下层的每一项具体发明就不再那么重要,而上层的「发明方法」则进入了复利提升的阶段,实际情况中的跃迁情况,可能比上面的公式中的数值更加夸张
  
 「反思」是「复利」价值提炼的关键,所以要做到「矢志不移,一日三省」,在生活在中的运行可以是写日记,在工作中的运用可以是写工作日志,在学习中的应用可以是写学习笔记和读书笔记,让自己逐渐积累「复利」
  
 关于「反思」的方法论,推荐《零秒思考》《学会提问》《高绩效教练》《奇特的一生》这四本书,都可以帮助到一个人进行深刻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