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发展趋势如何?

2024-04-30 03:28

1. 区块链发展趋势如何?

活跃在区块链市场的投资者,除了最普遍的传统风险投资机构(IVC)外,各大型集团的独立风险投资机构(CVC)也带着自己的产业优势强势入场,不断进行试点和布局。同时,带有引导社会资本作用的母基金、产业基金与专项基金等也加速设立,凭借政策优势引导区块链产业有序发展。
IVC是主流投资者
据CBInsights和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7年末,区块链领域中活跃的IVC总量从6家增长至141家,年均增长率高达69.24%,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14~2016年间活跃机构数量增速放缓甚至稍有回落,但随即在2017年超过140家,增速高于2013至2014年间。
数据显示,2016年新设立活跃机构约占活跃机构总量的13.04%,2017年该比例上升至17.80%,投资机构对区块链领域的机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作为技术驱动型行业,目前区块链底层技术仍然处于探索阶段,距发展成熟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区块链大型应用的开发与落地,短期内难以达到一定规模。由此,头部VC/PE机构对待区块链投资保持高度的理性,在项目的选择上相对保守,而成立时间相对较短、专注于投向区块链行业的众多新兴机构则表现出了更高的活跃度,投资频率也相对较高。
报告分析指出,投资于区块链的CVC与IVC近六年的变动趋势趋同,呈曲折上升的态势,其中传统的IVC数量相较于CVC有着绝对优势。这可能源于IVC对市场风险的预测和调度经验更为丰富以及CVC的发展,特别是在中国地区的发展还相对滞后,但二者之间的差距近年来也在不断缩小。CVC综合了传统大型企业的研发中心和IVC的优势,未来可能与IVC等传统机构平分秋色。
CVC崛起令人耳目一新
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区块链领域活跃CVC仅有1家,截至2017年年末已升至119家,其中2014~2015年是CVC的高速发展期,增速高达394.44%。这一现象极大程度上源于区块链技术的创新性与可持续性。报告分析称,区块链技术领域的研究和探索是一项长期战略性投入,百度、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及CVC能够利用企业的技术场景优势赋能区块链生态,在继续加速区块链技术应用落地的同时,为更多合作伙伴输出区块链技术解决方案,实现合作共赢。但区块链技术的日益发展使得更多的利益相关者纷纷到场,CVC的战略布局更应侧重区块链技术的杀手级应用开发及落地。
母基金及专项基金纷纷成立
随着区块链热度不断上升,市场化母基金及引导基金的设立速度也随之加快。自2017年4月起,浙江、江苏、贵州、江西、广东、北京、上海等多个省市已有数十只市场化母基金或引导基金宣告成立,2018年新设区块链母基金和引导基金的数量及频率与往年相比有明显提升,市场化机构和国有资产蓄势待发,特别是区块链投资专项基金纷纷亮相,为精准投资区块链技术助力。
与单一基金相比,母基金的分散布局更具平滑风险的优势,大体量、多渠道的配置方式也更加容易整合行业内基金、项目和相关的服务机构,降低项目的准入门槛,形成完整的投资生态圈,加速资本的流通。除市场化机构外,国有资本的加速入场也为区块链行业的发展助力。一方面,国有资本的权威性能够为区块链企业吸引人才提供支持和背书,缓解区块链行业人才短缺的窘境;另一方面,国有资本流通及使用过程中的制度性和规范性能够有效推动区块链企业的规范化发展,提升行业合规水平,使区块链行业在资本和人才的双重推动下实现高效、正规、有序发展。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区块链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深度分析报告》主要分析了中国区块链行业的发展背景及机遇、国外区块链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投融资情况、中国区块链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区块链生态系统的构建与战略规划、中国区块链行业商业模式创新策略、区块链对传统行业的颠覆及投资机会、区块链对各个应用领域的影响及投资建议、国内外区块链典型应用案例和领先企业发展情况、中国区块链行业投资机会及建议。同时,佐之以全行业近年来全面详实的一手连续性市场数据,让您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新零售行业商业模式创新走向及发展趋势以及投资机会。

区块链发展趋势如何?

2. 区块链发展趋势如何?

2018年以来,区块链产业蓬勃发展。区块链相关探索及应用已不仅局限于底层平台,互联网巨头和金融巨头已经在金融、公益、商品溯源等领域加强区块链的运用,特别是在金融领域,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的应用加速落地。
区块链产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我国区块链产业目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区块链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深度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3月底,我国以区块链业务为主营业务的区块链公司数量达456家,从上游的硬件制造、平台服务、安全服务,到下游的产业技术应用服务,到保障产业发展的行业投融资、媒体、人才服务,各领域的公司已经基本完备。
从排行榜上TOP20企业的应用场景分类来看,除了13家企业专注于底层平台、区块链硬件等区块链基础设施与平台建设方面,区块链的应用场景已逐渐丰富。从产业细分领域分布状况来看,行业应用类公司达到7家,主要是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京东、腾讯)应用于公益和商品溯源,以及金融企业(平安、招行、中行)演化的创新金融科技应用,如供应链金融、票据及交易清算。
由于区块链可以实现信息的不可篡改,从根源上杜绝了数据作伪的可能性,特别是对真实数据要求较高的金融业,将更积极地拥抱区块链。
区块链发展趋势分析
一、区块链成为全球技术发展的前沿阵地,开辟国际竞争新赛道;
二、区块链领域成为创新创业的新热土,技术融合将拓展应用新空间;
三、区块链未来三年将在实体经济中广泛落地,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四、区块链打造新型平台经济,开启共享经济新时代;
五、区块链加速“可信数字化”进程,带动金融“脱虚向实”服务实体经济;
六、区块链监管和标准体系将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基础继续夯实。
此外,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区块链在金融业的实际生产环境中应用,还存在不少的技术难点,比如吞吐量、扩展性、共识机制、隐私性及安全性、可管理性等。
区块链等技术创新对于金融行业意义重大,有望加速“可信数字化”进程,持续带动金融“脱虚向实”。

3. 区块链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趋势-5

区块链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4. 区块链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区块链发展至3.0,应用探索是现阶段目标
根据IDC定义,区块链是指记录信息和数据的分布式账本。该账本存储于对等网络的多个参与者之间,参与者可以使用加密签名将新的交易添加到现有交易链中,形成安全、连续、不变的链式数据结构;从数据的角度来看,区块链是一种不可能被更改的分布式数据。
2008年,一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的文章,标志着比特币的诞生,全球区块链行业也就此拉开序幕。发展至今,区块链已经从1.0发展至了3.0,从数字货币为特征,发展至应用探索阶段。



各国纷纷政策支持,中国积极推动区块链产业发展
区块链诞生以来,各国政策基本持支持态度。其中,英国、美国等地区对于区块链的政策补贴较为突出,如美国国土安全部多次向区块链技术公司颁发研究合同,英国则是国家层面设立基金进行支持等。法、德等国家对区块链发展持谨慎观望的态度,仅在技术发展方面较为支持。中国方面,中国积极支持区块链行业的发展,出台了《“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2018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区块链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能。不过另一方面,我国明确禁止数字货币,对于数字货币市场和技术应用一直重点监管。



融资市场仍未回暖,中国融资金额逊色美国
根据零壹智库统计,2018年全球区块链项目融资总金额达到416亿元,共计融资452笔。数据显示,2018年1月-8月,全球区块链融资情况相对活跃,8月一度达到104亿元;不过,2018年8月以后,资本市场显著疲软,盖因加密货币市场大幅下跌。
2019年上半年,全球融资总额约165亿元,融资笔数达到217笔。其中,2019年5月单月融资金额高达80亿元,主要是由于5月份货币交易所Bitfinex发行了平台币LEO并获得一笔10亿美元的融资。而Bitfinex进行这轮融资主要是由于多国监管部门冻结了Bitfinex的比特币资产,为缓解承兑压力而进行融资。若剔除该笔融资,2019年上半年区块链项目融资均低于20亿元,区块链项目融资市场仍未回暖。



从各国情况来看,中美两国的区块链资本市场相对活跃。融资数量方面,2019上半年,中国在融资数量上领先,数量达到71笔,但融资金额却远远落后于美国,仅为25.6亿元,而美国在融资数量略逊色中国的同时,融资金额却高达118.1亿元,大幅领先于其他国家,说明我国区块链融资项目单项金额较低,较为成熟的,投资价值高的融资项目还有待挖掘。



我国专利全球领先,但缺乏关键技术研究
截止至2018年,我国区块链行业相关技术专利已达到1001项,位居世界第一,大幅度领先于美国(138项)。不过,尽管数量上领先,我国区块链技术大部分围绕着加密数字货币、钱包、存证溯源等应用层开展,而在关键底层技术研究上落后,因而整体价值不高。反观美国,虽然技术数量相对落后,但依然是目前区块链最新技术理念和解决方案的主要提出者。中国亟需在区块链关键技术方面有所突破,进而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更大规模的商业场景中落地。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区块链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深度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5. 区块链未来发展趋势

亲亲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解答为:未来发展趋势1、区块链成为全球技术发展的前沿阵地;2、企业应用是区块链的主战场,联盟链/私有链将成为主流方向;3、区块链技术融合拓展应用新空间;4、区块链技术未来三年将在实体经济中广泛落地。现状:区块链的热潮席卷了各行各业,成为当下最热门也是最受瞩目的信息技术之一。截至2018年3月底,我国以区块链业务为主营业务的区块链公司数量已经达到了456家,产业初步形成规模。从中国区块链产业的新成立公司数量变化来看,2014年该领域的公司数量开始增多,到2016年新成立公司数量显着提高,超过100家,是2015年的3倍多。2017年是近几年的区块链创业高峰期,由于区块链概念的快速普及,以及技术的逐步成熟,很多创业者涌入这个领域,新成立公司数量达到178家。【摘要】
区块链未来发展趋势【提问】
亲亲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解答为:未来发展趋势1、区块链成为全球技术发展的前沿阵地;2、企业应用是区块链的主战场,联盟链/私有链将成为主流方向;3、区块链技术融合拓展应用新空间;4、区块链技术未来三年将在实体经济中广泛落地。现状:区块链的热潮席卷了各行各业,成为当下最热门也是最受瞩目的信息技术之一。截至2018年3月底,我国以区块链业务为主营业务的区块链公司数量已经达到了456家,产业初步形成规模。从中国区块链产业的新成立公司数量变化来看,2014年该领域的公司数量开始增多,到2016年新成立公司数量显着提高,超过100家,是2015年的3倍多。2017年是近几年的区块链创业高峰期,由于区块链概念的快速普及,以及技术的逐步成熟,很多创业者涌入这个领域,新成立公司数量达到178家。【回答】

区块链未来发展趋势

6. 区块链发展趋势如何

行业主要企业:中国平安(601318)、东港股份(002117)、信息发展(300469)、远光软件(002063)、博思软件(300525)、飞天诚信(300386)、四方精创(300468)、工商银行(601398)、顺丰控股(002352)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区块链市场规模、中国区块链招标数量、中国区块链企业数量
行业概况
1、定义
狭义来讲,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
广义来讲,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方式。
区块链并不是一项单一的技术,而是一个新技术的组合。其中每项技术都各司其职,解决了不同难题,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区块链。区块作为区块链的基本结构单元,由区块头和包含了交易数据的区块主体两部分组成。
2、产业链剖析:下游行业涉及范围广
区块链产业链的上游主要是底层的技术及基础设施。底层技术包括核心基础组件、协议和算法。以比特币、莱特币、以太坊为代表,搭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算法、数字秘钥、数据存储、P2P网络协议、共识机制等网络环境、交易规则及矿工加入网络节点的奖励机制,代表性企业有小蚁、量子链、万象区块链等;基础设施则主要是矿机。
中游则是平台层,主要是面向开发者提供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是在底层技术的基础上提供智能合约、信息安全、数据服务等产品化服务,提高开发者在平台层开发应用的便捷性和可拓展性。
下游则是垂直行业应用层。表现为核心应用组件,包括智能合约、可编程资产、激励机制、成员管理等。
行业发展历程:正处于区块链3.0时代
从全球区块链的发展历程来看,2008年,署名为“中本聪”的匿名人士发表论文《比特币:对等网络电子现金系统》,最初期望是推出一种可以自由流通的点对点电子现金,比特币的发行代表了区块链技术的开端;之后在2013年以太坊的推出,直接推动区块链进入到2.0时代;2017年底,稳定币的流行以及及MakerDAO上线,推动区块链进入3.0时代,到2019年6月,Facebook发布Libra白皮书,引起全球各界的关注与讨论,各国监管部门先后发声,显示出区块链技术在重塑全球金融基础设施方面的巨大潜力。进入2021年后,基于NFT的标识技术兴起,率先在艺术领域展开应用。
行业政策背景:推动区块链全方位发展
2016年,国务院发布《“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首次将区块链列入新技术范畴并作前沿布局,标志着我国开始推动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此后国家个地方接连出台区块链相关政策,为区块链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019年2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正式施行,规范了我国区块链行业发展所发布的备案依据。出台《规定》旨在明确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的信息安全管理责任,规范和促进区块链技术及相关服务健康发展,规避区块链信息服务安全风险,为区块链信息服务的提供、使用、管理等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本次“管理规定”的出台也意味着我国对于区块链信息服务的“监管时代”正式来临。
2019年10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央领导明确强调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这充分表明了区块链技术已上升到了国家高度。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上做讲解的浙江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纯,10月12日在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的2019CCF区块链技术大会上表示,国内区块链产业发展正迎来“春风”,中国区块链技术的研究热点将集中于联盟区块链的关键技术、区块链监管技术两个方面。
行业发展现状
1、2020年市场规模增速超90%
2016-2018年,大型IT互联网企业纷纷布局区块链,初创企业进入井喷模式,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根据IDC的数据,中国区块链行业经历了从2017年的0.85亿美元级别市场规模,到2020年的5.61亿美元级别产业规模的改变。
2、相关企业数量快速增长
在企业数量方面,2020H1我国提供区块链专业技术支持、产品、解决方案等服务,且有投入或产出的新增区块链企业数量达303家,全国同比增长274.07%。截至2020年末,我国区块链相关企业数量达到64062家,同比增长52.88%。
3、区块链金融是最大下游应用市场
根据《中国区块链发展白皮书(2020)》的披露,随着区块链应用落地加快推进,“区块链+”业务已经成为互联网骨干企业进军区块链行业的发展重点,在金融业务之外,积极部署互联网、溯源、供应链&物流、数字资产、政务及公共服务、知识产权、法律、医疗等多领域的应用。其中,金融是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中探索最多的领域,在供应链金融、贸易融资、支付清算、资金管理等细分领域都有具体的项目落地。
4、区块链招标数量逐年增多
从年份来看,2016-2020年,政府在区块链相关项目上的招标数一直呈指数型增长,一方面得益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价值日益凸显,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政府对于区块链的需求和重视程度都有所增加。
行业竞争状况
1、区域竞争:北京广东区块链技术研发相关企业分布最多
在公司分布方面,截至2021年上半年,企业分布阶梯化明显。其中北京、广东分别以348家和341家区块链开发相关企业位居第一梯队,江苏、上海、浙江企业数量分别达164、127、81家。
区块链产业园区作为区块链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各地方政府正在加快推进建设。从产业园的位置分布来看,北京、上海、杭州、广州、重庆、青岛、长沙等城市区块链产业园区数量较多,形成以北京、山东为主的环渤海聚集效应,以浙江、上海、江苏为主的长江三角洲聚集效应,以广东为主的珠江三角洲聚集效应和以重庆、湖南为主的湘黔渝聚集效应。结合产业园的定位发展,均是以为企业服务为前提,打造区块链创新平台和产业高地,这样的定位也为企业的聚集效应提供了基础。
2、企业竞争:阿里巴巴区块链实力最强
2021年3月,在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数字经济发展研究小组和中国区块链企业百强榜组委会指导下,链塔智库从数千个项目、企业名单中进行筛选、评估,最终发布2020中国区块链企业百强榜。
在2020年疫情爆发的大背景下,2020年区块链百强榜对企业考察的维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以突出2020年度优秀区块链企业的表现。其中分为五大主要维度,分别是商业经营权重占比25%,技术研发权重占比20%,产品应用权重占比30%,团队组成权重占比15%和市场推广占比10%。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目前仍旧处于导入期
目前,我国区块链行业正处在导入期,行业呈现出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大型行业企业积极应用区块链技术来改进其自身的业务,但仍以尝试为主,主要的应用场景也都为行业中的非核心业务。如中国平安、中国银联、蚂蚁金服等企业在区块链应用探索中仅限于非核心业务;二是以区块链技术服务为主的企业的业务发展大多处在起步阶段,产品技术体系和商业模式还不够成熟,需求方对区块链的认识还有待提高。区块链在司法存证、政务管理、民生服务、食品溯源、供应链管理等场景中已经形成了一些应用案例,但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2、预计2026年市场容量超160亿美元
区块链技术是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突破的重点方向,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在芯片、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创新要素不断积聚。区块链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区块链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7. 区块链的未来是大趋势

区块链采用P2P技术、密码学和共识算法等技术,具有数据不可篡改、系统集体维护、信息公开透明等特性。区块链提供一种在不可信环境中,进行信息与价值传递交换的机制,是构建未来价值互联网的基石。
  
 趋势一:区块链行业应用加速推进,从数字货币向非金融领域渗透扩散
  
 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通用性术,从数字货币加速渗透至其他领域,和各行各业创新融合。我们认为,未来区块链的应用将由两个阵营推动。一方面,IT阵营,从信息共享着手,以低成本建立信用为核心,逐步覆盖数字资产等领域。另一方面,加密货币阵营从货币出发,逐渐向资产端管理、存证领域推进,并向征信和一般信息共享类应用扩散。
                                          
 趋势二:企业应用是区块链的主战场,联盟链/私有链将成为主流方向
  
 目前,企业的实际应用集中数字货币领域,属于虚拟经济。我们认为,未来的区块链应用将脱虚向实,更多传统企业使用区块链技术来降成本、提升协作效率,激发实体经济增长,是未来一段时间区块链应用的主战场。
  
 与公有链不同,在企业级应用中,大家更关注区块链的管控、监管合规、性能、安全等因素。因此,我们认为,联盟链和私有链这种强管理的区块链部署模式,更适合企业在应用落地中使用,是企业级应用的主流技术方向。
  
 趋势三:应用催生多样化的技术方案,区块链性能将不断得到优化
  
 未来,区块链应用将从单一到多元方向发展。票据、支付、保险、供应链等不同应用,在实时性、高并发性、延迟和吞吐等多个维度上将高度差异化。这将催生出多样化的技术解决方案。我们认为,区块链技术还远未定型,在未来一段时间还将持续演进,共识算法、服务分片、处理方式、组织形式等技术环节上都有提升效率的空间。
                                          
 趋势四:区块链与云计算的结合越发紧密,BaaS有望成为公共信任基础设施
  
 云计算是大势所趋。我们认为,区块链与云的结合也是必然的趋势。区块链与云的结合,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区块链在云上,一种是区块链在云里。后面一种,也就是BaaS,Blockchain-as-a-Service,是指在云服务商直接把区块链作为服务提供给用户。未来,云服务企业越来越多地将区块链技术整合至云计算的生态环境中,通过提供BaaS功能,有效降低企业应用区块链的部署成本,降低创新创业的初始门槛。
  
 趋势五:区块链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安全防护需要技术和管理全局考虑
  
 区块链系统从数学原理上讲,是近乎完美的,具有公开透明、难以篡改、可靠加密、防DDoS攻击等优点。但是,从工程上来看,它的安全性仍然受到基础设施、系统设计、操作管理、隐私保护和技术更新迭代等多方面的制约。未来需要从技术和管理上全局考虑,加强基础研究和整体防护,才能确保应用安全。
  
 趋势六:区块链的跨链需求增多,互联互通的重要性凸显
  
 随着区块链应用深化,支付结算、物流追溯、医疗病历、身份验证等领域的企业或行业,都将建立各自区块链系统。我们认为,未来这些众多的区块链系统间的跨链协作与互通是一个必然趋势。可以说,跨链技术是区块链实现价值互联网的关键,区块链的互联互通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议题。
                                          
 趋势七:区块链竞争日趋激烈,专利争夺成为竞争重要领域
  
 随着参与主体的增多,区块链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竞争是全方位的,包括技术、模式、专利等多维度。我们认为,未来,企业将在区块链专利上加强布局。2014年以来,区块链专利申请数量出现爆发式增长。区块链专利主要分布在北美洲的美国、欧洲的英国、亚洲的中国和韩国,未来将维持这类格局。中美专利差距在减小,中国2016年申请量已超越美国。可以预见,未来的区块链专利争夺将日趋激烈。
  
 趋势八:区块链投资持续火爆,代币众筹模式累积风险值得关注
  
 区块链成为资本市场追逐的热点。未来投资还将延续2014-2016年不断上升的趋势。与其他科技领域的融资模式不同,区块链领域出现了一种称为“代币众筹”的模式,即Initial Coin Offering(ICO),是创业公司发行代币、募集资金的一种众筹方式。随着代币众筹交易量攀升,很多项目缺乏审核、价值波动巨大、处于监管边缘等风险将随之增大,值得关注。今天下午还有群友跟我私聊询问到所谓的黄金链,需要靠1传2 2传4 4传16这样的模式去获得收益,这是明显的传销盘拉人头举动,但是还是有很多刚入币圈的朋友,刚了解区块链的朋友会被蒙蔽希望能认清本质,为自己的资金负责!
                                          
 趋势九:区块链技术与监管存在冲突,但矛盾有望进一步调和
  
 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去中介和匿名性等特性与传统的企业管理和政府监管体系不协调。但也应该看到区块链给监管带来的机遇。我们认为,未来企业将积极迎合监管需求,在技术方案和模式设计上主动内置监管要求,不仅要做到合规运作,还能大幅度节约监管合规的成本。我们也认为,未来全球的监管部门也将拥抱区块链这项新的监管科技,用新科技提升政府监管效能。
  
 趋势十:可信是区块链的核心要求,标准规范的重要性日趋凸显
  
 在未来以区块链为基础的价值传递网络上,我们把将完全用算法和软件来构建信任基础。但我们认为,这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标准为区块链增信。未来,区块链的标准,将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以业务为导向,从智能合约、共识机制、私钥安全、权限管理等维度,规范区块链的技术和治理,增强区块链的可信程度,给区块链的信任增加砝码。
                                          
 总结
  
 以上就是总结的十大趋势。总结一下有四点:一是区块链是价值网络的基础,逐渐成为未来互联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二是随着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应用将推动着区块链技术不断完善,区块链与云的结合日趋紧密。三是区块链虽在数学上具有完备性,但也存在安全问题,未来还需要从工程和管理等层面加强安全,也需要标准提升可信程度。四是区块链技术未来将逐步适应监管政策要求,逐步成为监管科技的重要工具。

区块链的未来是大趋势

8. 区块链未来发展趋势

  趋势一,区块链技术不断迭代更新,正向着大融合方向发展
核心技术的组建,大概出现两方面的东西,一是存储方面,由单一键值数据库向融合IPFS、关系型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等方向发展。从单一的共识机制向多类混合的共识机制演进发展。从其他生态环境来说,区块链正在与云计算结合实现服务定制化多样化,我们需要做很多底层技术性处理。公有链和联盟链有望优势互补,进一步深度融合,特别需要为刚刚走过前几年云计算发展的过程,原来有公有云、私有云,后来在公有云辟出一块地来了。

  趋势二,区块链产业发展进程加快,进入“脱虚向实”主旋律
我们认为,区块链应该处于2.0时代,而不是已经进入3.0或者4.0时代,仍然是“平台+智能合约”时代。虽然做了突破,距离大规模商用还有一段路要走,发展脱虚向实,我们以前主要是虚拟资产或者虚拟货币方面,现在进程正在加速,更多在医疗、司法、能源等方面规模性应用。

  趋势三,区块链应用场景日益复杂,跨链互联重要性凸显
我们做了很多区块链,形成一个个孤岛,随着应用场景日趋复杂,尤其是跟现实世界越来越结合,链接协同操作越发强烈,跨链技术能否突破挑战成为其发展关键。跨链和侧链技术实现价值网络传递的关键,区块链向外拓展和连接的桥梁,左边已经出现了一些跨链的技术,包括公证人机制、侧链/中继、分布式私钥等。

  趋势四,区块链标准化工作提速,各国争夺标准制定权
一类是传统的标准化组织,包括IEEE、ITU-T、ISO/ TC 307、R3CEV、W3C,目前有8万多的区块链项目,只有8%有人在维护,平均寿命1.22年时间,兴起快、死得也快。缺乏统一的标准,不利于区块链技术创新发展和项目应用的落地。全球区块链标准制定权在竞争中,欧洲国家和亚太国家走得比较前列,美国雄厚的技术优势,稳扎稳打,有一种群雄并起的感觉。美国主要是基础设施方面,新加坡、澳大利亚这方面发力比较狠,中国也在积极参与。我们建立了分布式帐本,国内也成立可信区块链计划,目前近200家企业加入,希望通过更加透明开放的方式,让区块链技术、区块链产业本身更加透明,更加开放。

  趋势五,区块链隐私保护机制多样化,成为激活商业应用的关键润滑剂
包括环签名、多重签名、混合器、零知识证明、同态加密等等,寻找适合商业场景的隐私保护算法,尤其跟实体经济相结合,这是必须要走的一条路。

  趋势六,区块链安全问题引发关注,亟需重视并寻求解决方案
如何围绕物理、数据应用系统,区块链安全体系建设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2017到2018年,全球范围内因区块链安全实践造成损失多达28.64亿美元,尤其2017年开始呈现指数上升趋势,仅2018年以来,损失金额达到19亿美元。在交易可追溯、代码漏洞、密码算法方面,我们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

  趋势七,区块链知识产权竞争日趋激烈,万物互联将扩展专利布局
中国这一两年申请专利数量直线式上升,2017年中国专利申请数量位于全球首位。专利申请主要以企业为主,目前尚缺乏市场引领者,这与它的出身有关系,不像云计算、大数据出身贵族,区块链出身于草根,所以也会导致没有主导性企业申请的现象,这也给大家创造更多的机会。

趋势八,区块链市场宣传角逐可预期,让商业回归充分竞争状况

2017年预计区块链企业团队成员比例将有一定转变,我们以前技术人员偏少,市场需求非常大,需要招募更多商业,垂直行业专家,市场商务宣传专家等等,区块链自媒体周边服务正在加速形成,会形成围绕区块链媒体新的格局。

趋势九,区块链引发政策监管问题,但二者相辅相成

区块链技术可能成为双刃剑,用区块链监管区块链,因为我们广泛讨论的,尤其金融领域监管科技,实际上是用技术治理技术的问题。因为技术产生的问题只能靠技术解决,靠人是撑不住的。

趋势十,区块链人才成为关键环节,各方加大培育力度

近年来,培养区块链技术人才的成本直线上升,而全球对于区块链人才的需求量也从三年前开始到2017年显著增长了19倍。但是,即使是这样,丛书区块链行业的人的比例在整个系统中的所占比都是非常低的,因此,对于这方面的人才需求显得格外的明显,我们看到全球27所大学设立明确区块链相关的课程和培训课,包括中国、美国等大学,都在积极培养这方面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