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罗斯为什么看空中国和亚洲经济

2024-05-07 23:44

1. 索罗斯为什么看空中国和亚洲经济

 索罗斯的谈话,主要有以下内容:
  1、中国正在陷入通缩,加上债务率高的惊人,经济硬着陆很难避免。但由于中国有外汇管制,有3.3万亿美元的储备,所以中国没有大问题。
  2、中国的问题是,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还不够快。如果中国经济的改革成功,对全球经济将十分有益。
  3、对欧元区经济表示极度悲观。
  4、高调宣布:做空了美国股市,买入美债;做空了原材料生产国股市;做空了亚洲货币。

索罗斯为什么看空中国和亚洲经济

2. 为什么他看空,做空中国

 索罗斯的谈话,主要有以下内容:  1、中国正在陷入通缩,加上债务率高的惊人,经济硬着陆很难避免。但由于中国有外汇管制,有3.3万亿美元的储备,所以中国没有大问题。  2、中国的问题是,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还不够快。如果中国经济的改革成功,对全球经济将十分有益。  3、对欧元区经济表示极度悲观。  4、高调宣布:做空了美国股市,买入美债;做空了原材料生产国股市;做空了亚洲货币。

3. 华尔街看空中国经济有道理吗

按现在的实际情况:企业倒闭、楼市低迷、地方债务巨大、外资流出严重、缺乏经济增长点等等你都知道的问题,是可以看空中国经济的。
不过,我国的情况特殊,后续发展不一定会按照过往的美日欧等国的路程走,因为我们是集权国家。。。。。

华尔街看空中国经济有道理吗

4. 陈涵薇:索罗斯为什么看空中国和亚洲经济

中国硬着陆已经发生,我不是认为中国会硬着陆,而是已经在观察这一过程。但是中国有能力可以应对,它有很多资源。而且中国有足够的政策制定空间来解决这一问题,他有多大三万亿美元的外储。  但是,中国可能会把它面临的问题传向其他国家。即便中国没有正确的处理方式,但他们依旧能够应对现在的经济问题。但中国也确实是造成其他国家通缩的原因之一。另外的原因包括石油和原材料价格等,在一个就是货币之间的竞争性贬值。

5. 为何看空中国的人大错特错?

报道称,海曼资本的巴斯曾称,中国将不得不通过大量消耗外汇储备来拯救金融部门,这将迫使人民币贬值。然而中国守住了阵地,人民币在2017年反弹,外汇储备再次增加,空头被无情地击溃。对很多投资者来说,大举做空中国的押注已经被交易员们沮丧地称为“寡妇制造者”。

“(做空中国的)交易当初势头很猛,但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有意愿也有财力来应对这些问题,”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的基金经理迈克尔·戈麦斯说,“这使形势发生了逆转。”
从上世纪80年代初起就投资于中国的对冲基金老将金登资本管理公司老板马克·金登表示,许多看空中国的人士只是误解了这个国家。
他表示:“在所有这些噪音下,人们有时候很容易忘记中国是一个有管理的经济体,他们所有的债务都是自己欠自己的,他们还有数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我关注中国很多年了,也许我在喝‘酷爱’饮料(Drinking the Kool-Aid,指在同伴压力之下接受危险的观念),但他们取得的成就是惊人的。”

报道称,就目前而言,投资者正沉浸于多年来覆盖面最广的全球经济增长,这在全球市场帮助引发了一轮涨势,中国的反弹在这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多数投资者预计这一趋势将继续。
戈麦斯表示,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投入“异常多的时间”评估中国,每个月都到中国评估其经济状况。他认为,中国总体上较好地应对了挑战。“我们没有放松警惕。但目前我们的评估是,这些问题都得到了遏制,”他说,“他们一只脚踩着油门,一只脚放在刹车上。”

为何看空中国的人大错特错?

6. 国外机构为何唱空中国经济

■郭卫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其中1979-2012年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9%的增长速度,而在过去的200年里,欧美各国还从来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创下连续20年年均国民经济增长超过5%的记录,所以中国经济连续多年来的高速增长堪称一个奇迹。但自2011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于是世界上的一些投行及经济学家开始唱空中国经济,近期以惠誉国际、摩根大通为代表的机构唱空中国经济的言论有加速升级的趋势,难道中国经济真的不行了吗? 笔者认为,目前中国正在进行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而在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可能会带来短期的经济下滑,但从长期看,调整经济结构会更有利于经济增长,不调整则会被“低质量增长”牢牢锁定,这样反而蕴藏着巨大的风险。因此,笔者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仍持乐观态度。 首先,经济结构调整是为了更持久的高速增长。中国过去33年的高速增长可以说是靠压低要素、土地价格等换来的,这种增长方式显然不可持续。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处于需求端的发达国家发生了深刻变化,改变了全球的需求结构,致使中国的出口受到严重的冲击。经济增长方式的不科学、外需萎缩、产能过剩以及成本压力等是中国当前所面临的更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因此,经济结构的调整是当务之急,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在动力。 其次,产业结构升级能够提高中国的竞争力。产业结构升级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在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中国的新能源,比如太阳能、风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已占据了全球一定的市场份额。从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商品结构上来看,机电、高新技术产品等出口稳定增长,由此可见,中国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会不断淘汰那些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同时会产生出很多优质的、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最后,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城镇化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人口在城市中聚集会产生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使公共及私人投资的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得以大幅度降低,以至于会产生更大的市场和更高的利润。中国建投投资研究院发布的2013年《投资蓝皮书》中指出:到2030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中国总人口将超过15亿人,届时居住在城市和城镇的人口将超过10亿人。可以想象这将对中国未来经济的增长带来多大的贡献。 不难发现近年来唱空中国经济的国际言论并不少见,事实证明以前那些唱空中国的预测也是错误的。那么他们的意图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这些机构或个人确实对中国经济前景担忧;另一个就是唱空或是为了做空,或者是为做多做准备。如果是第一个原因,笔者认为他们可能对中国的经济情况不一定十分了解,对计算中国蕴含风险的方法及数据存在偏差,或者是带着西方看待中国经济的固有偏见来发表言论的。如果是第二个原因,那我们就可不必计较他们的言论了,因为唱空做多、唱多做空的手法近年来似乎已成为外资投行的成功盈利模式。 因此,面对国外机构及经济学家的频频唱空,国内机构及广大投资者不要被他们的言论所吓倒,要有自己正确的判断和清醒的认识,客观分析唱空中国经济的理由,深刻理解自身所处的环境,理智看待自身存在的问题。可以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合理转型、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国未来经济的增长是有巨大潜力的。 (作者系河南省金融学会理事)

7. 海外一直因为什么看空中国现在却改变了论调?

杠杆率过高以及去杠杆力度过大对经济可能产生明显的收缩效应,一直是海外看空中国经济前景的重要理由之一。
但现在,他们的论调发生了改变。
德意志资产管理公司称,从中国银行业近期发布的三季度业绩报告可知,中国政府推动金融体系内杠杆明显降低。
中国去杠杆已取得不小的进展。不仅用于购买高风险、高收益资产的理财产品存量下降,金融机构相互间拆借的增速也明显放缓。


中国进入去杠杆进程
今年以来,金融去杠杆成为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一系列政策推动下,金融部门杠杆率开始出现回落。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此前在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年会期间表示,从货币供应和信贷数据看,今年初以来,中国已进入去杠杆进程,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持续放缓,当前已低于9%。整体杠杆率开始出现下降,虽然幅度不大,但趋势已经形成。
他表示,金融危机以后,中国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对危机,所以在2009年后的两年内中国债务占GDP的比重大幅上升,但这是值得的,因为中国经济很快从危机中恢复。但现在,中国需要将杠杆率降下来。
今年9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的《中国去杠杆进程报告(2017年第二季度)》显示,当前我国总杠杆率趋稳,杠杆率的内部结构有所改善,杠杆率风险下降。
从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的负债端来衡量,金融杠杆率从一季度的65.6%下降到二季度的64.3%,下降1.3个百分点。从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的资产端来衡量,金融杠杆率从一季度的77.3%下降到二季度的74.2%,下降3.1个百分点。相比于一季度金融部门杠杆率仅下降一个百分点左右,二季度金融部门去杠杆呈现加速态势。
另一方面,今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和新增信贷同比较快增长。6月末,M2余额同比增速减缓至9.4%。
这一增一减,被视为是上半年金融领域去杠杆成效的标志。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从去年到今年,总体杠杆率有所回落,目前整个金融系统的杠杆率有了较大改善。今年央行MPA考核体系全面落实后,各监管部门对银行非标产品、互联网金融、影子银行等监管趋严。M2增速持续放缓,同时财政和金融部门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进行清理,这部分杠杆率也有所下降。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告诉记者,金融领域去杠杆成效显著,两个突出表现为“有保有压”,既保证了信贷的一定增速,同时金融同业业务规模得到大幅压缩。
十九大新闻发言人庹震近日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也表示,目前中国去杠杆已经取得初步成效,而且没有对经济产生明显的紧缩效应。
杠杆要用在刀刃上
此前举行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推动经济去杠杆,坚定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控总量的关系。
未来如何处理好稳增长与去杠杆的关系?对此十九大新闻发言人庹震本月早些时候表示,不能把去杠杆和稳增长对立起来看。从长期看,主动去杠杆有利于消除影响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风险隐患,增强经济中长期发展韧劲。要坚持积极稳妥去杠杆,坚持多管齐下、多种措施去杠杆,妥善处理好稳增长与去杠杆的关系,确保去杠杆不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赵锡军对记者表示,不管是“去”也好,还是“稳”也好,现在最重要的是精细化地区分杠杆。在新时代,去杠杆不是要强调规模和水平,而是杠杆要用在何处、资源配置在何处着力的问题。
他同时强调,未来的金融工作不是单纯地扩大规模、增加利润,更不是简单地通过加杠杆刺激投资和消费,更重要的着力点在于如何配置好资源,使经济社会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得到补充、均衡,形成高质量的供给体系。
“在应对金融危机期间,形成了大量的杠杆和债务,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在下一阶段金融领域的工作中,一方面要把杠杆用在刀刃上,另一方面要化解好已经形成的高杠杆和杠杆风险”赵锡军说。
对于风险隐患,邓海清同样表示担忧。邓海清认为,银行机构之间的同业往来不应受到过多的监管压制,这与央行主导的“利率市场化”背道而驰。另一方面,如果“利率市场化”脱离银行体系,反而通过APP、互联网金融等来实现,将对金融系统产生严重后果,这同样也是未来监管思路里要做的修正。
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晓晶认为,通过杠杆转移,纠正杠杆错配,可以实现在保持总杠杆率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尽量将杠杆风险降到最低。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扬表示,今后一段时间,我国风险管理和加强监管的任务主要集中在去杠杆上,而增加GDP,即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也是去杠杆的治本之道。
见了成效了,肯定会转变看法了。

海外一直因为什么看空中国现在却改变了论调?

8. 如何看待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的经济形势?

  一、看通胀:形势会更趋严重吗
  今年以来,大家对物价上涨的感受比较强烈。1至6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各月同比涨幅分别为4.9%、4.9%、5.4%、5.3%、5.5%和6.4%。价格总水平一直在高位运行,并表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物价上涨关系千家万户,特别是对中低收入居民的生活影响较大。所以,国家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这是完全必要的。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不具备发生恶性或者严重通货膨胀的基本条件。第一,我国粮食总产量已经连续7年保持增长,在历史上从未有过。今年夏粮又实现了增长,秋粮播种面积增加了,而且长势很好。如不再出现大的灾害,今年粮食生产很可能又是一个丰收年。粮食是最基本的商品,对物价影响最大,在农业生产方面中央和各级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出台大量的政策,保证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的供给,并在加强市场流通环节的管理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农产品供应充足是我们生活的重要保障,也是居民消费价格稳定的基础。第二,工业品几乎没有哪一种是短缺的,工业品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没有发生改变。第三,中国经济运行是平稳的,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四个季度分别为11.9%、10.3%、9.6%和9.8%,今年一、二季度分别为9.7%和9.5%,涨幅呈现平稳回落之势,说明经济并未出现过热。这种形势下怎么会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呢?所以,我们对通胀问题要有一个客观的估计。
  那么,是什么造成目前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偏高的呢?主要原因有:
  一是输入性的。美国为了应对这场金融危机,先后出台了两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第一次是从危机爆发到2010年6月为止,它发行了多少货币呢?美联储原来公布的数字是1.8万亿美元,在2010年12月1日颁布新的《金融监管法案》时,美联储不得不披露实际情况,这一数字变成了3.3万亿美元。从去年11月4日开始,美联储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又印发了6000亿美元用于购买美国的国债。美国大量地印钞票,使得国际资本市场上流动性严重泛滥,大量的美元流向新兴经济体,谋取高额回报,中国则是首选之地。中美两国利差就有几个百分点,加上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去年人民币对美元实际升值3.5%),只要把美元换成人民币存在银行,什么也不干就可以大赚一笔,回报率有六七个百分点,何乐而不为?所以大量国际资本通过各种合法、非法的渠道流入我国,中国人民银行为了收购外汇,被动地增发了不少货币,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同时,由于美元贬值和人为炒作使得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市场的大宗商品价格猛涨,我们采购大量的商品,比如说铁矿石、大豆等,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
  二是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2009年和2010年这两年我国新增贷款总额达15.7万亿元。这为抵制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应当予以充分肯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流动性过剩的滞后效应,对今年物价的上涨有一定的影响。
  三是翘尾因素。2008年我国CPI上涨5.9%,2009年为-0.7%,2010年上半年价格总水平还比较低,到5月份涨幅才突破3%。2010年下半年,CPI上涨加快。今年上半年与去年上半年同比,由于去年同期的基数较低,而下半年涨幅较高的累积效应,也就是翘尾因素会直接影响今年上半年的涨幅。例如,今年上半年和去年同比CPI上涨5.4%中翘尾因素就占了3.3个百分点,上半年新涨价因素只有2.1个百分点;6月份与去年同期相比CPI上涨6.4%中,翘尾因素占了3.7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只有2.7个百分点。这两组数字中的新涨价因素的涨幅都没有超过3%。
  再从结构上看,上半年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8%,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3.5个百分点,占CPI同比涨幅的64.8%。在食品价格中,肉禽及其制品上涨19.7%,水产品上涨11.4%,蛋上涨17.7%,粮食上涨13.9%,鲜果上涨25.8%。这无疑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3.2%,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20.4%,这说明今年上半年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超过了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农村居民增幅达到20%在历史上也是很少见的,其中农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增长21.0%,可见农民还是得到一些实惠的。当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也增加了农民的生产成本。
  今年6月翘尾因素达到全年的高峰,从7月份开始翘尾因素将逐月递减。如果我们坚定不移地按照中央的部署,强化政府职责,加强市场保障,降低流通成本,整治市场价格秩序,预计全年CPI涨幅控制在5%左右是完全有可能的。
  二、议外汇:能分给老百姓一点吗
  改革开放初的1978年我国外汇储备只有1.67亿美元,1980年为-13亿美元,1996年突破1000亿美元,2001年突破2000亿美元,2006年突破10000亿美元,2010年底达28473亿美元。今年上半年外汇储备就增加了3501亿美元。截至今年6月末已高达31975亿美元,同比增长30.3%。目前,全世界的国家外汇储备约9万亿美元,我国占了三分之一多。
  有比较充足的外汇储备是好事,不仅可以为进口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必需的国外商品和服务提供有力的保障,并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支撑,还可以增强由于国际金融市场风云变化对我国冲击的抗御能力。国际上一般认为,外汇储备能够保证6个月进口所需的外汇和短期债务的偿还就够了,这样算下来我们大概只需要7800亿美元。外汇储备太多了也会带来诸多的问题。一是国家外汇储备都是央行用相应的基础货币去收购的。目前,我国外汇占款已高达24.6万亿元人民币。这些基础货币在流通中还会产生乘数效应,加大货币供应量,给通胀的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二是外汇储备主要用于国际投资或存在国外银行,以获取投资回报或利息,实现增值。而在国外投资是有风险的,投资什么、怎么投资是十分复杂的问题。
  有的人说,既然外汇储备那么多,能否分给老百姓一点。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对外汇储备性质不了解。外汇储备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外汇储备是央行的资产,也是央行的负债。因为每一元外汇都要用相应人民币作支撑的。打一个不太恰当但较为形象的比方,就像在赌场里面,每个人进赌场玩游戏,直接用现金是不行的,必须先拿现金到柜台上去换相等价值的筹码,然后用筹码去玩游戏。不玩的时候如果你手上还有一大把筹码,可以到柜台换取相应的现金离去。如果是输光了就只能空手走人。所以柜台上的那些钱,并非是老板完全所有的,只有在最后收场的时候,剩下来的现金再扣除各种成本才算是老板的盈余。同样的道理,外汇到了中国,因为事关国家主权外币不能直接流通,必须换成人民币再使用。这兑换的人民币就相当于赌场里的筹码,人家赚了钱就要用人民币换成美元离场的。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拥有的近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不是国家净赚的外汇资产,它的背后是和24.6万亿元人民币外汇占款紧紧连在一起的。谁要用外汇就得拿人民币来换,不管你是国家的哪个部门或者个人,一概不能例外。例如,依据《公司法》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中国投资公司所需的注册资本金2000亿美元,从哪儿来的呢?并不是中国人民银行无偿划拨的,而是由财政部发行债券筹集相应的人民币,交给中国人民银行换取的。所以外汇储备不可能分给大家。
  三、谈住房:该走什么路子
  为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必须解决几个认识上的问题。
  第一,“住有所居”还是“居者有其屋”?党的十七大提出“住有所居”,意即要让每个人都能有房子住,不能露宿街头,而不是“居者有其屋”,并非强调每个人都要拥有自己所有权的住房。美国1974年制定的《住宅与社区发展法案》,提出在社区多盖房子卖给低收入的人,当时美国拥有所有权住房的居民只占63.3%。从2001年以后大力发展房地产业,直至金融危机爆发之前,这一比率才提高到68%。美国提高这4.7个百分点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尽管美国产生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原因非常复杂,但毕竟是从次级房贷泡沫破灭引发的。我国当前人均GDP只有美国的约十四分之一,要实现“居者有其屋”、人人都要拥有所有权的住房实在是为时尚早。
  第二,解决住房问题是一条腿走路还是两条腿走路好?1998年的住房制度改革有着历史性的重大意义,推动了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也对拉动中国经济的增长作出了相应的贡献。更重要的是,极大地改善了我国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1998年我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只有15平方米,到现在已经达到33平方米。我国城镇居民拥有自主产权住房的比例已经高达85%,高于美国、西欧、新加坡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房地产有两种属性,一种是市场化的,一种是公益性的。因为对一些中低收入群体、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以及流动性的人口,他们凭住房公积金这点钱还买不起商品房,有的也不需要固定在某一地买住房。所以,在大力推进住房市场化的同时,作为政府的行政职能,建设廉租房、公租房、棚户区改造等公益性住房是不可或缺的,所以还是要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近几年,国家加大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就是从这样一个现实情况出发的。今年国务院制定了开工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计划,有着重大的意义。
  第三,房价只会上升不会下降吗?房价只能涨不能跌的这种神话在前几年的媒体宣传中误导了市场。有人讲,到2020年以前中国的房价只会涨不会降。其理由是我国居民对住房需求的潜力很大,而可用于房地产建设的土地减少是刚性的。但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告诉我们,某种商品的价格远远高过它的实际价值就会形成泡沫,而泡沫总是会破灭的,吹得越大破灭时损失就越惨重。英国《金融时报》有篇文章指出:“在这场金融危机中,令银行遭受重创的是一场押注于美国住宅与地产价格只涨不落的豪赌,监管机构、银行家和国会都曾自欺欺人地认为,地产价格只会越来越高。每个人都有权居有其所,即使他们信用很差或毫无信用——这就是美国梦’的版本之一。”
  房地产市场一定要平稳健康发展,既不能大起大落,更不能放任不管。导致美国发生金融危机的原因很多,而突破口则是次级房贷危机。日本经济在上世纪90年代初也出现了房地产泡沫的破灭,直到现在日本经济始终低迷,“失去了20年”。中国绝不允许在这个问题上重蹈日本和美国的覆辙,我们绝不允许犯这样的错误。这就是大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房地产市场的利益主体很多,但都要以大局为重,绝不能只强调一己之利而不顾大局,否则,改革开放的成果,实现长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目标就会受到冲击。所以,国家一再强调,要坚持不懈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坚持调控决心不动摇、方向不改变、力度不放松,坚决遏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确保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确保建设质量,确保分配公平。
  四、估增速:是否会在2013年遭遇“硬着陆”
  4月16日,美国纽约大学教授鲁比尼发表文章说看空中国经济。这位以预测出美国住房市场崩盘及随后的国际金融危机而闻名的学者,访问过中国两次后得出的结论说,中国可能会在2013年以后遭遇一场硬着陆,会以一场金融危机或长期的低增长来谢幕。6月12日,这位“末日博士”又在新加坡召开的一个国际研讨会上说了同样的话。鲁比尼教授是一位治学严谨的学者,在今年4月和6月的这两次讲话中,他都在判断性的句子中前面用了“可能”,后面用了“以后”。在4月份《华尔街日报》报道鲁比尼讲话的消息时就有人指出,“可能”不等于“一定”,2013年以后更不等于就是2013年。鲁比尼教授还提出了明确的建议:“如果要避免这一命运的话,中国需要降低储蓄率,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削减净出口占GDP的比例,并刺激消费所占的比重。”
  近一段时间以来,国际上一些人对鲁比尼教授的讲话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甚至借题发挥、过分炒作,从各个方面试图唱衰中国经济。国内有的媒体,也没有能够全面准确地报道鲁比尼的讲话,而是简单地表述为“中国经济将在2013年遭遇硬着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思想的混乱。为引人注目,采取这样省略的报道是极不严肃的,也违背了鲁比尼教授的原意。
  如何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呢?一是要把鲁比尼教授的讲话当作一个有益的忠告,也就是说,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不要过度沉迷于投资拉动,要着力扩大内需,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消费,确保我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二是坚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简单地套用西方经济学理论和经济规律来判断中国经济。新中国成立以来,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济即将崩溃的预测不知有过多少次了。但历史证明,他们的预言却总是落空。我国经济发展确实经历过许多的困难和风险,但我们总能渡过难关,化险为夷,不断开创新局面而胜利前进。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在历史的最好时期之一,基础设施焕然一新,经济发展充满朝气,国家财政实力雄厚。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中国人民胜利前进的步伐。(作者为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原局长)
  刊登于《时事报告大学生版》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