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管理

2024-05-02 13:32

1. 如何加强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管理

  
  一是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规范乡镇财政专项资金审批、立项和资金支付程序,明确乡镇财政管理机构必须参与到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申报、审查、拨付及项目验收的各个环节。
  二是设立完备的信息台账。乡镇财政管理机构建立规范的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监管信息台账,并按照专项资金类别(补助类或项目类)实时登记到台账中。
  三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县区财政部门对县级以上部门安排的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抽巡查。乡镇财政管理机构及时制定抽巡查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监管。乡镇内部审计机构对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审计,并对重大项目在竣工前至少进行一次审计检查。
  四是实行工作考评制度。重点考核乡镇财政管理机构在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各个环节参与情况、操作程序规范情况、项目概预算编制和审核情况、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情况等。

如何加强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管理

2. 如何加强乡镇专项经费支出的管理办法

 如何加强乡镇专项经费支出的管理办法  一是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规范乡镇财政专项资金审批、立项和资金支付程式,明确乡镇财政管理机构必须参与到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申报、审查、拨付及专案验收的各个环节。  二是设立完备的资讯台账。乡镇财政管理机构建立规范的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监管资讯台账,并按照专项资金类别(补助类或专案类)实时登记到台账中。  三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县区财政部门对县级以上部门安排的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抽巡查。乡镇财政管理机构及时制定抽巡查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监管。乡镇内部审计机构对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审计,并对重大专案在竣工前至少进行一次审计检查。  四是实行工作考评制度。重点考核乡镇财政管理机构在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各个环节参与情况、操作程式规范情况、专案概预算编制和稽核情况、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情况等。
  如何加强教育培训经费的管理办法  喜欢前妻的儿子刘琦可是在家中又骗出了安定守军守将司马望奋力抵抗健柏((柏:松柏,是长寿的象征。“健柏”就是健康长寿的意思)
  如何加强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的管理?  加强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的对策和措施
  (一) 创新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并不断完善“以县为主、集中收支、分户核算、分级管理”的“校财局管”模式和方法。
  (二)增强领导对公用经费支出管理的意识
   
  《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这就界定了校长必须为中小学公用经费的支出管理及结果负责。学校主要领导是公用经费支出管理的第一责任人,领导对公用经费的管理意识提高是做好该项工作的关键。这要求校长要主动学习和掌握本单位涉及的常规财务管理知识并熟悉相应法律法规,自觉增强对公用经费支出管理的思想意识。
  (三)健全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制度
  首先,确定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使用原则。中小学要按照轻重缓急、统筹兼顾的原则合理安排使用公用经费,既要保证开展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开支,又要适当安排保证学生全面发展所需的活动经费。其次,建立严格的预算管理制度,合理编制预算,严格执行预算,全面分析财务决算,建立公用经费使用的分析机制和绩效评价机制。再次,制定学校公用经费内部管理办法,科学确定公用经费支出结构,细化支出范围与标准,严格控制管理性支出。最后,规范实物管理程式,建立健全物品采购、验收、进出库、保管、领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严格管理。
  (四)提高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会计核算水平
  提高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会计核算水平,关键要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和资讯化水平。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快学校财会队伍建设,有计划、有组织地分期分批轮训在岗的财会人员,规定学习内容,建立考核制度,使其树立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和迫切性,树立竞争意识,增强从业人员的事业心、责任心,工作进取心,促进其职业道德,工作水平的提高。不断加强财经法规学习,严格根据财政部制定的《 *** 收支分类科目》规定的公用经费支出范围,对中小学公用经费进行正确的明细核算,合理区分办公费、招等费、交通费、会议费、培训费等经济科目的核算内容,准确反映学校公用经费支出的状况。
  (五)加强对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凭证的稽核
  稽核支出凭证是否合法、真实。支出凭证必须符合有关政策法规、符合本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发票不得超出使用期限、所列内容不得超出单位的经济业务范围。严禁使用“白条”报支费用,严禁使用合法票据虚列支出,套取资金。
  稽核支出凭证填写是否规范完整,手续是否齐全。发票要有供货单位财务公章、货物名称、单价、数量等基本要素,商品名称使用“办公用品、食品、维修”等模糊词语的发票,需附盖有销售单位印章的清单。每笔会计业务的原始凭证,必须有相关职能部门或岗位人员的经办、验收、证明、稽核、审批等环节,支出凭证的附件资料必须齐全。
  (六)优化中小学公用经费的支出结构
  严格规范各种支出行为,优化公用经费支出结构。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对节约潜力大、管理薄弱的支出专案,加大管理力度,从严控制,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对招待费,交通费实行总额控制,招待费最高不超过年度公用经费支出预算的4%。除“招待费”科目支出外,其他科目一律不得列支招待费用。交通费和差旅费最多不得超过年度公用经费总额的5%。按照不低于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8%的比例安排教师培训费;按照不低于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15%安排实验仪器装置及图书资料、专用材料等购置;按照不低于年度公用经费10%的比例安排中小学的零星维修以及在校舍防雷、校舍检测等方面的开支并根据相关规定上报审定后组织实施。按规定在公用经费中足额安排资讯科技费,用于教学资源和软体的购置以及网路资讯费用支出;严格控制其他支出,相关支出按财政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不得用于与教学教研无关的外出考察等方面的开支。
  (七)加强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的监督检查
  一是外部监督部门加强监督。教育局作为主管部门应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学校负责人及财务人员要从思想上提高廉洁自律意识。财政、教育、审计、教育督导室对中小学校公用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对未按规定使用公用经费,挤占、挪用公用经费的,按《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进行查处,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学校外部监督部门对学校公用经费使用情况的检查每年至少要1至 2次,最好对公用经费的监管进行前移,采用事前、事中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确保中小学公用经费全部用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
  二是学校内部组织加强监督。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要实行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增强学校财务工作透明度。学校应建立由行政、工会、教职工代表组成的财务审查小组,对学校公用经费收支情况进行审查;学校应建立年度公用经费使用的公示制度,定期公布公用经费使用情况,接受教职工的监督。
  中小学公用经费在保证学校正常运转方面发挥了重要性作用。学校和各级管理部门必须提高认识,健全制度,加强核算,强化监督,规范和加强公用经费的支出管理,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教育教学业务的顺利完成,促进教育事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工会经费支出范围及管理办法  工会经费开支范围和标准;(一)职工活动支出;1、职工教育费;2、文体活动费;3、宣传活动费;4、其他活动支出;(二)维权支出;1、劳动关系协调费;2、劳动保护费;3、法律援助费;4、困难职工帮扶费;5、送温暖费;6、其他维权支出;(三)业务支出;1、培训费;2、会议费;3、外事费。  工会经费管理办法按照全国总工会《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办法》执行。
  如何加强河道管理办法  河道管理与发利用工作,河道管理单位承担项重要职责任务加强河道管理与发利用工作,于维护河道管理秩序、发挥河道综合功能,具十重要现实意义近,广饶县力展河道综合治理工作,规范水土资源发利用行,力维护河道管理秩序,进步
  如何加强政法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办法  立足工作大局,把握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方向  随着司法管理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省级财政对基层政法机关将承担更多更大的经费保障和财务监管责任。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既要立足当前,加强管理,完善制度,着力解决政法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又要着眼长远,站位全域性,密切关注,认真研究司法体制改革的影响,积极提出政策建议,提前做好测算分析和应对准备工作,着力解决制约政法经费体制改革的机制弊端,争取最大的改革“红利”,全面提升政法经费保障水平,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供坚强保障。  加强支出管理,明确办案业务费使用范围  办案业务费是政法机关日常执法支出的重要内容,对确保有效履行职责、促进经济社会稳定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有必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政法转移支付资金办案业务费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具体支出范围、单独核算、专款专用、资金支付、监督检查等内容,重点结合各政法机关自身业务特点,细化支出范围和规定要求,确保日常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明确要求政法转移支付资金由专人负责,严格审批程式,实行单独核算,指导基层政法机关进一步规范政法经费支出管理,严禁将用于维持单位基本运转的各类支出列入办案业务费,杜绝随意改变支出用途的行为,使单位办案业务费支出更加细化透明。  要求各地财政部门认真履行管理监督职能,对政法机关资金申请的合法性、真实性进行全面稽核,并采取有力措施严格控制授权支付方式资金额度,提高直接支付方式资金额度,严格限定提取现金比例,确保政法转移支付资金高效使用。  加强装备管理,提高政法业务装备使用效率  随着执法办案日益规范,科技强警不断推进,对政法机关业务装备投入和资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有必要加强对省政法机关业务装备年度采购计划的指导和管理,优化装备采购计划审批流程,注重从装备计划的合理性、可行性上把关,确保业务装备配置重点突出、符合实际、节约耐用,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继续完善业务装备分级采购方式,对电脑、印表机、影印机等专业性不强的装置,适当下放采购许可权,由各政法机关自行采购,保证尽快完成采购任务。  指导基层政法机关加强业务装备资产日常管理,建立健全业务装备动态管理机制,对采购的业务装备,及时登记入账,增加固定资产,确保账实相符。在做好实物资产管理的同时,将新采购的业务装备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资讯系统中登记,切实加强资产动态管理,维护装备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提高业务装备资讯化管理水平。以建立省政法机关资产管理基础资料库为目的,指导全省政法机关有效利用政法装备动态管理系统软体,实现政法系统基本装备存量和标准的比对,对政法系统基本装备实施动态管理,提高政法装备资金的使用效益。  加强内控管理,促进政法机关财务规范化  科学完备的政法机关财务内部核算管理体系是加强政法经费保障工作的客观需要,是政法转移支付资金有效使用的重要基础。  有必要以《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行政单位财务规则》、《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等法规制度的颁布实施为契机,认真做好新制度、新规则的贯彻实施,完善财务管理办法和会计核算体系,加强单位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对政法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严格把关,加强票据稽核,严控办案成本,提高使用效益。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以预算管理为主线,以资产管控为核心”的内部控制体系,严格审批程式,规范核算内容,全省政法系统定期或不定期对财务收支活动开展内部检查,确保日常经费按规定使用,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每年定期加强对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邀请相关专业人员讲解政法转移支付资金政策和财务管理制度,使其不断增强法纪观念,掌握财政资金使用要求,规范核算内容,严格按要求管理使用政法转移支付资金,确保财务收支清晰,资产管理到位,促进政法机关财务管理水平稳步提高。  加强制度建设,确保资金使用管理有章可循  不断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是确保政法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使用的有效保障。  有必要督促指导尽快出台新修订的政法机关财务管理办法,将政法机关财务核算与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支出分类、政法经费分类统计报表等衔接起来,完善政法机关预算编报管理、收入管理支出分类、往来资金管理以及财务核算监督等内容,为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奠定基础。  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本地区政法转移支付资金业务装备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业务装备管理制度,实行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的管理,认真做好业务装备使用管理、闲置调剂、报废处置等管理工作,防止资产流失。  在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条件下,进一步按照科学化管理要求,编制政法经费综合预算、提高年初预算批覆的到位率,建立重大专案支出预算事前全面评审机制,完善结余资金管理方式,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建立动态监控机制,推进政法转移支付资金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加强监督检查,确保转移支付资金高效使用  各级财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政法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向管理要绩效。  有必要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坚持管理与监督并重,每年定期组织开展政法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情况的自查自纠,持续推进政法转移支付资金绩效考评工作,将监督检查结果与下年度部门预算编制、资金安排挂钩,避免资金的不合理使用,促进政法机关经费支出效益最大化。  会同省级政法机关每年对基层政法机关政法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深入调研,了解掌握办案部门的现状及办案成本,指导各地合理优化支出结构,科学安排业务支出,严格控制办案成本,努力做到勤俭节约、杜绝浪费、注重实效,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指导市县财政部门注重日常监管,严格稽核办案业务费开支,加强对资金支出流向、支出用途的稽核把关,严禁用于日常公用经费开支专案、非业务高档装备购置及设施改造,同时有效利用政法装备管理系统软体,及时掌握基层政法机关业务装备配备情况,作为稽核年度装备新增计划参考依据之一,防止重复购置。  在科学考评省政法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益的同时,逐步完善现行政法经费绩效考评体系。在现有考评要素中增设政法工作成效评价指标,主要反映经费投入带来的办公办案条件以及社会公共安全指标的改善,包括办公办案条件改善、破案率和结案率提高、重大维稳专项工作成效、平安建设指标等,不断强化对政法转移支付资金的跟踪问效。
  如何加强和改善农村中学的管理办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和人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而农村初中教育在国家教育事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是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尤其是伴随着新课改程序的持续深入,对中学管理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考验,要想办出自己的学校特色,打造出自己的品牌,需要有高超的管理艺术。为此,如何有效的进行农村中学管理、规范学校管理,成为当前农村中学发展应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提高农村中学管理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是实际情况的需要。农村初中现在面临着优质生源流失、生源短缺的现象。由于各个学校自主招生的竞争,给农村中学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优质生源被都选择去了名校或县城学校,留在乡镇学校的基本上是成绩中下的学生。再者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做事任性,以自我为中心,性格容易冲动,动不动打架斗殴。特别是寄宿制的农村初中学校,内宿生更难于管理,个别爬墙出去上网、喝酒等,让人防不胜防。假如管理不善,将直接影响校园的安全,导致很多不和谐的因素出现。面对这样的现状,提升农村中学管理能力水平迫在眉睫。  二是教学质量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管理的缺陷将直接影响教育质量,远则将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学校管理的混乱,学生无心上课,教师缺乏积极性。长期以往,学校的教学质量得不到家长、社会的认可。  三是农村学校的人文管理缺失。农村初中在人文管理上严重缺失,主要表现为对学校文化建设重视不够,难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号召力的文化氛围,导致学校老师处于松散、消极的工作状态。  二、提高农村初中管理水平的有效对策  教育改革新的形势给学校管理赋予了新的内容、新的任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管理工作不断探索、改革、创新、开拓、进取,以达到提高办学效率的目的。为此,做好学校管理工作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和改善农村中学的管理工作,校长是关键  校长既是学校的教育者,也是学校的组织者、管理者。有这样一句话说到:“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这说明校长在学校管理和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农村中学的“一把手”,首先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成为名符其实的学习型管理者,要根据深入班级、深入校园、深入家长中搞好调查研究工作,及时发现管理中的问题并解决。其次要注重学校领导班子的建立。好的领导班子对学校的教职工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和决策者,要明确好其他领导的分工,并在分工的基础上,做好民主集中制,防止个人专断和各自为政。再次,要善于搞好各种关系。在学校中,管理活动涉及到校长与教师、与员工,校长与学生、与家长的关系。人和人之间,事和事之间,难免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这就需要领导做好协调工作, 只有在工作中重视协调,善于协调,才能使全体师生员工目标同一,认知同向,共同为学校献计献策。  (二)建立完善的学校管理制度  学校的管理离不开制度的约束,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学校的正常执行离不开制度的约束和监督,比如上课、安全、卫生、后勤、财务、集会就寝等,这些都需要制度制约,决不能忽视。例如:为了保障学校的行政领导,学校要制订《领导工作量化制度》、《领导责任追究制度》、《校务公开制度》等。为明确教职工的工作职责,调动教师积极性,制订和完善《教职工工作量化管理制度》、《班主任工作细则》、《教师年终考评细则》、《教职工奖惩制度》等。为管理好学生,建立《学生日常规范》、《学籍管理》、《住宿生管理制度》等。学校制度的制定要避免个人的主观随意性,应发挥学校老师的参与性,邀请老师献计献策,并呈教代会或职工代表大会上讨论、审议通过。除了要有明文规定的制度外,还必须要有督查制度,督促检查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通过进一步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让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常态化、制度化。  (三)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实施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  学校要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建立教师激励机制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师的成长,使教师努力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对教师进行激励的过程,也就是引导教师不断学习,扩充新知识的过程。首先要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尽可能提供一切工作所需的条件,如安排住房等基本生活保障。其次对于高效的课堂教学、和谐团结的班级等,应给予奖励。再次,还需要领导者直接关怀,领导者的直接关怀与鼓励,更能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通过奖励,真正体现“多干少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  2.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从目前的农村现状来看,教师队伍不容乐观,普遍面临着教师老龄化的现象,甚至有些老教师连基本的课件制作尚且陌生。因此要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如多开展继续教育活动、国培计划,以及各类讲课、说课等比赛,邀请校外专家进校园授课等。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集体备课形式,在集体备课中,教师互相学习,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把个人备课、集体研究、公开课及听评反思结合在一起,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整体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3.实行教学质量监测  要提高教学质量,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监控体系,是难以将提高教学质量的工作落到实处的。进行教学质量监测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式:第一,深入课堂随机听课,成立听课小组,随机对教师的上课情况进行摸底调查,亲身体验教师课堂情况。第二,课外监控,不定期检查教师的教案、作业批改、测试等情况。第三,学生反馈,主要是指学生对老师工作情况的反馈情况,每年期末可以发放教师评价表,让每个学生针对老师的上课情况进行评定打分,并予以公布。对于评分高的老师,可以依据奖励机制,进行一定的精神或物质奖励。而对于学生反映的问题老师,要及时找出问题所在,通过加大质量监控的力度,使全体老师树立“教学质量生命线”的意识,把主要精力集中到促进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上来。  (四)加强农村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一张名片,农村中学校园文化通过校风学风、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美丽的自然校园环境等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人功效。但由于农村学校受到自身发展条件的限制,校园文化建设举步维艰。目前农村很多学校都因地制宜地创设了各种文化设施,开辟宣传橱窗,学校可以利用宣传栏,广播等进行文化宣传,让师生随时随地都收到感染和薰陶。此外,学校可以把一些重大的文化活动纳入学校发展计划中,例如开展体育文化艺术节、纪念12.9运动、趣味运动会、开展学生社团活动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既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长学生的才干,又薰陶学生心灵、净化校园环境,更激发了学生共建和谐文明校园的热情。  农村初中管理水平的落后有它自身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原因,要办好农村的初中教育事业并非易事,任重道远。学校领导班子必须要让全体师生明白学校奋斗目标,带领全体师生改革创新,团结协作,认清现状,并针对现状,找出其管理方法和策略,只有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以更饱满的热情勇往直前,农村初中才可能有更大的发展前景。
  如何进一步加强经费支出管理的探讨  
   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科学性。 
    严格执行 *** 采购制度。
    严格执行经费支出报销流程。支出办理须坚持“一人不办公事”的原则,由经办人和1-2名证明人共同办理,特殊专案须经相关职能部门稽核签字,后按审批许可权逐级审批。
    
  1张原始凭证涉及到专项经费支出和经常性经费支出该怎么办  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做一张“原始凭证分割单”,然后分别计入费用。又或者影印原始凭证,做经常性经费支出的附件,上面附有领导的审批单据。  严格的说“原始凭证分割单”是最好的··  个人意见!不对之处,请批评指教。
   

3. 如何加强乡镇专项经费支出的管理办法

一是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规范乡镇
财政专项资金
审批、立项和资金支付程序,明确乡镇
财政管理机构
必须参与到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申报、审查、拨付及
项目验收
的各个环节。
  二是设立完备的信息台账。乡镇财政管理机构建立规范的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监管信息台账,并按照专项资金类别(补助类或项目类)实时登记到台账中。
  三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县区财政部门对县级以上部门安排的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抽巡查。乡镇财政管理机构及时制定抽巡查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监管。乡镇
内部审计机构
对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
绩效审计
,并对重大项目在竣工前至少进行一次审计检查。
  四是实行工作考评制度。重点考核乡镇财政管理机构在乡镇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
各个环节参与情况、操作程序规范情况、项目概预算编制和审核情况、专项资金
专款专用
情况等。

如何加强乡镇专项经费支出的管理办法

4. 乡镇财政所财务管理办法

 乡镇财政所财务管理办法
                         引导语:为切实规范乡镇财政所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保证财政所工作的顺利开展。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乡镇财政所财务管理办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财务收支 
         财务收支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不得超收入安排支出,各项支出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统一规定的范围和标准。
          (一)财务收入 
         收入范围主要包括上级补助收入、本级预算安排的收入和其他收入。县财政局按照预算标准和工作需要每年安排一定的人员经费、工作经费和专项经费;乡镇本级安排必须有乡镇主要领导的签字;其他收入按有关规定执行。
          (二)财务支出 
         经费支出实行“据实列支、细化分项管理”的管理办法。具体支出要求:
         1.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等个人部分按照国家规定标准据实列支。
         2.商品和服务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等公用支出部分,据实列支、分项细化管理,实行转账或者公务卡结算,严格控制现金支出。财政所日常支出由所长负责,单项支出1000元以上需事先报局分管领导、单项支出3000元以上需事先报局党组会议研究同意后方可支出(附件1)。
         ⑴办公费、印刷费、咨询费、手续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取暖费、物业管理费、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劳务费、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等根据业务开展情况,据实列支。凡购进日常消耗性办公用品,由经费会计根据实际需求,列出采购计划,经所长批准,实行批量采购。所有支出发票不能说明物品名称、数量、单价的,应附明细清单。
         ⑵差旅费,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出差人员出差前填写出差审批单(附件2),办理报销手续时作原始凭证,外出学习要附上级书面或文件通知。
         ⑶公务接待费,严格按照县纪委《关于转发的通知》(规定要求,规范公务接待行为,严格公务接待纪律,依据接待单(附件3)据实列支。接待单需据实填写接待单位、就餐人数、接待标准、事由等内容。
         ⑷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包括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等,实行总额控制,全年不得超过2.5万元。须统一使用加油卡进行加油,油量按里程核算,车辆维修应附明细清单。
         ⑸工会经费、福利费,按照不超过按规定提取的工会经费和福利费标准列支。
         ⑹房屋建筑物构建、大型修缮等大型支出,应当按照有关审批程序,经局评审中心评审后方可列支。
          二、固定资产 
          (一)购买与处置 
         1.固定资产购置与政府采购和部门预算相结合,在落实相关审批和资金渠道后,超过限额标准的实行政府采购。
         2.固定资产中的.房屋、土地等大宗资产,要依法取得房产证、土地使用证批复文件等各类权属证件。
         3.固定资产处置要报经局国资科审批,执行公开处置程序;固定资产发生调拨、变卖等变动后,要凭合法、完整的手续进行账务处理。
          (二)账务登记 
         1.财政所要建立健全固定资产账目,做到账、卡、物相符。按照国家规定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期限超过一年(不含1年)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管理。
         2.原始价值入账。固定资产按购建、调入的原始价值入账。盘盈的固定资产,按完全重置价值计价。
         3.动态核算。固定资产增加时,应当及时登记入账;减少时,应当按照国有资产处置规定办理报批手续,进行账务处理。 三、会计业务
          (一)财务人员 
         1.财务人员必须坚持原则,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掌握财务会计知识与技能;熟练并能认真执行有关会计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清正廉洁,坚持原则,严把支出票据审核关。财政所任用的会计人员必须报县局批准,经县局审查批准后方可上岗。
         2.财务人员调动或者离职,必须在10日内与接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未办清交接的,不得调动或者离职。
          (二)业务规范 
         1.账户管理。财政所所有收支一律纳入乡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统一管理,严禁私设账户、设账外账。
         2.办理经济业务事项,必须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原始凭证要素要填写齐全,内容要真实。不准白条入账。
         3.报销支出时,财务报销单(附件4)后附原始凭证,必须有经办人、审核人、批准人的签字方可报销。凡发生的各项支出项目报销必须及时,并在事完后5天内办理报销手续,因特殊情况可以延长至30天之内,否则不予报销。
         4.加强票据和印鉴管理。财务印鉴应由财务人员分别妥善保管,不得将财务印鉴交由一人管理或集中存放。现金支票、转账支票、财政票据等重要票据必须专人管理,做好领、销、存登记。
          四、监督检查与责任追究 
          (一)监督检查。 
         1.县财政局内审小组负责财政所财务的监督、检查等工作。
         2.实行财政所长离任审计制度和财政所半年审计制度,由监察科、农业科具体实施。
         3.实行月报制度。财政所会计人员要做到账务规范,账账之间、账表之间准确无误,日清月结,每月5日前须向所长和局分管领导报送上月财务收支情况表。
          (二)责任追究 
         财政所须加强机关财务管理工作,明确责任,严格执行各项财经制度,杜绝发生各种违规支出和浪费。对违反财务管理制度的,进行诫勉谈话或作出组织处理;对违反财经纪律,视情节轻重,对责任人按有关规定给予党政纪处分;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五、本办法从下发之日起执行。原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附: 
         1、财政所支出项目申报表
         2、财政所工作人员出差审批单
         3、财政所公务接待通知单
         4、财务报销粘贴单
    ;

5. 如何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

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是新形势下做好财政管理工作、确保乡镇财政资金高效运行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三农”政策、规避财政资金风险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作为最基层的乡镇财政所,要结合实际,找准力点,细化办法,强化措施,逐步建立“职责明确、保障有效、管理规范、监督有力、运转高效”的财政监管机制,不断在规范化、日常化、实效化、最优化上下功夫,努力提高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一)完善制度 细化办法 力求监管行为规范化
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是落实好党的各项惠农政策,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防范财政资金风险的必由之路。必须从完善制度、细化办法入手,促进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程序规范。一是建立专管员制度。结合资金监管工作实际,设立农业、商贸、教科文、社保和农村财务等五个专管员岗位,并相应制定专管员岗位职责。二是修订和完善相关制度。按照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要求,不断更新和完善财政资金安全管理、重大资金审批、资金使用公示、项目验收结算、资金监管绩效考评等制度。三是细化资金监管程序和办法。围绕财政部《指导意见》制定实施办法和工作方案,把所有惠农资金细分农业、商贸、教科文、社保和农村财务等五类资金,并细化监管程序和办法,作为实施监管的依据和措施,保证监管工作有章可循。
(二)强化措施 把握关键 力求监管工作日常化
做好资金监管工作是一项常年系统的工程,非一朝一夕能做好的,要不断在实际工作中寻求力点,把资金监管的关键措施融汇到财政业务工作中,推动资金监管日常化。
1、建立资金监管台账。按照资金监管的要求,对所有财政性资金进行清理,分类整理,分别建立资金监管台帐,对每项资金的“收、拨、用”实行严格的动态管理。同时,对跨区域的项目资金,由项目主管单位告知市农村财政管理局及相关财政所,按照有关要求,协调做好资金监管工作。
2、建立信息通达机制。保证上下通达,市直部门在下达资金和指标文件时,明确乡镇财政所及相关单位的监管职责,并抄送农村财政管理局。市农村财政局确定专人,负责财政和市直各部门之间资金信息的沟通和传递工作,将各类政策、资金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及时告知财政所。保证镇内横向通达,以财政所专管员、乡镇农业、民政、教育、卫生、计生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组建财政资金监管QQ群,传递资金监管往来信息,并及时向上级财政和主管部门反馈监管意见。
3、创新公开公示形式。公开公示是资金监管工作的关键环节,要不断从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创新,增强财政资金透明度。一是明确公示主体。把监管资金按不同的主体进行分类,镇集中公示的有:转移支付资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退耕还林补贴资金、移民后扶资金、项目招投标情况;村级公示的有:五保金、粮食直补、综合直补、良种补贴、村级财务收支;相关单位公示的有:中小学校舍危房改造、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等;二是细化公示内容,主要包括各项资金的补助政策、补贴对象、补贴标准、补贴金额、资金拨付的文件、资金监督电话、资金查询的方式等,每下发一笔资金公开一次,公开时间至少不少于7天;三是规范公示形式,以“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为平台实行网上公开,以会议宣讲、发放《公开信》、张贴宣传标语为形式实行阶段性公开,以镇、村公开栏为固定场所常年公开,切实提高乡镇财政资金透明度和知晓率。
4、强化监督检查。为了把各项资金的监管落到实处,适时开展抽检督办。基础数据核实查、使用情况问效查、项目进度跟踪查、款项拨付上门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办整改。
(三)结合实际 突出重点 力求资金监管实效化
1、强化补助资金监管。一是严把基础数据调查核实关,由专管员分两季对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进行调查核实,经农户签字后上报归档,同时将村组干部和种粮大户作为重点,进行抽查核实,确保补贴面积的真实性。二是填发《农村政策监督卡》,认真填写农户补贴的面积、标准和金额,作为农户查看补贴资金依据。三是实行“一卡通”发放补贴资金,严格按照各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减少资金发放的中转环节,以“一卡通”形式直达农户个人账户。
2、强化项目资金监管。项目资金监管是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重点,也是监管工作的热点、难点之一。紧扣财政部《指导意见》主旨,按照签订合同、审立项目、跟踪检查、考核验收、凭据拨款的原则,按程序申报、按进度拨款。严格实行报账制,规范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程序;严格实行项目法人、招投标、建设监理、合同管理“四制”责任制,调动乡村实施项目的积极性;严格实行绩效评价制,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保证资金使用安全;严格实行跟踪审计制,提高资金的监控能力;严格实行项目公示制,对项目的立项批文、资金的使用情况、项目的决算情况在村务公开栏和所务公开栏中予以公示。确保项目资金使用在农村公益事业的建设上、体现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上、落实在项目资金财政监管的过程中。
3、规范镇、村资金行为。一是规范本级预算资金管理。按照“乡财县管”的要求,实行精细化管理,预算统编、帐户统设、资金统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市乡联网,规范流程,严格作业。切实细化预算编制,强化预算执行。二是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按照村级财务“双代理”的要求,村级所有收入统一使用财政局监制的收据收款,由财政所统一开具收据,将款项全部存入财政“农村代理资金专户”,实行用款按程序申请。严格实行民主理财“六字合章”,审核村级各项开支条据。推行农村财务电算化,规范村级“三资”监管代理,建立村级债务动态监控制度,逐年化解村级债务。
(四)建设队伍 提升素质 力求监管能力最优化
加强队伍建设是强化财政资金监管的强有力保证。要在业务素质、窗口形象、网络平台、信息调研等四个方面下功夫,全面优化乡镇财政新形象。
一是提升业务素质。积极选派干部参加上级财政部门组织的业务知识培训,特别是对乡镇资金监管人员(专管员)要进行较细致、较实用的业务培训,重点培训政策执行力、培训资金监管的业务技能、培训实际操作程序。全面提高财政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
二是提升窗口形象。为适应新形势下的资金监管要求,以建设窗口形象为载体,改善了办公环境、服务大厅环境、活动场所环境。设立惠农资金补贴窗口、家电摩托车汽车下乡补贴窗口、“三资”监管代理窗口、农村财务“双代管”窗口及群众来访窗口。并在各窗口进行评选“服务之星”活动,有效提升各窗口的服务质量。
三是提升网络平台。充分利用电子网络平台和办公设备,建立和完善财政与编制信息网,启用和更新用友财政管理软件、农村“三资”管理太阳软件及惠农资金补贴系统。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信息通达、情况反馈提供快捷、便利的电子网络办公平台。
四是加强信息交流。对上做好汇报,坚持进展情况一月一汇报、典型经验专项汇报、专题调研总结汇报。横向做好交流,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做法,多与兄弟单位联系,多向先进单位学习。学习先进经验,引进先进做法,深化监管措施,促进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向更高的要求、更新的走向、更有力的突破上深入发展。

如何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

6. 如何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

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是新形势下做好财政管理工作、确保乡镇财政资金高效运行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三农”政策、规避财政资金风险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作为最基层的乡镇财政所,要结合实际,找准力点,细化办法,强化措施,逐步建立“职责明确、保障有效、管理规范、监督有力、运转高效”的财政监管机制,不断在规范化、日常化、实效化、最优化上下功夫,努力提高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一)完善制度 细化办法 力求监管行为规范化
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是落实好党的各项惠农政策,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防范财政资金风险的必由之路。必须从完善制度、细化办法入手,促进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程序规范。一是建立专管员制度。结合资金监管工作实际,设立农业、商贸、教科文、社保和农村财务等五个专管员岗位,并相应制定专管员岗位职责。二是修订和完善相关制度。按照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要求,不断更新和完善财政资金安全管理、重大资金审批、资金使用公示、项目验收结算、资金监管绩效考评等制度。三是细化资金监管程序和办法。围绕财政部《指导意见》制定实施办法和工作方案,把所有惠农资金细分农业、商贸、教科文、社保和农村财务等五类资金,并细化监管程序和办法,作为实施监管的依据和措施,保证监管工作有章可循。
(二)强化措施 把握关键 力求监管工作日常化
做好资金监管工作是一项常年系统的工程,非一朝一夕能做好的,要不断在实际工作中寻求力点,把资金监管的关键措施融汇到财政业务工作中,推动资金监管日常化。
1、建立资金监管台账。按照资金监管的要求,对所有财政性资金进行清理,分类整理,分别建立资金监管台帐,对每项资金的“收、拨、用”实行严格的动态管理。同时,对跨区域的项目资金,由项目主管单位告知市农村财政管理局及相关财政所,按照有关要求,协调做好资金监管工作。
2、建立信息通达机制。保证上下通达,市直部门在下达资金和指标文件时,明确乡镇财政所及相关单位的监管职责,并抄送农村财政管理局。市农村财政局确定专人,负责财政和市直各部门之间资金信息的沟通和传递工作,将各类政策、资金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及时告知财政所。保证镇内横向通达,以财政所专管员、乡镇农业、民政、教育、卫生、计生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组建财政资金监管QQ群,传递资金监管往来信息,并及时向上级财政和主管部门反馈监管意见。
3、创新公开公示形式。公开公示是资金监管工作的关键环节,要不断从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创新,增强财政资金透明度。一是明确公示主体。把监管资金按不同的主体进行分类,镇集中公示的有:转移支付资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退耕还林补贴资金、移民后扶资金、项目招投标情况;村级公示的有:五保金、粮食直补、综合直补、良种补贴、村级财务收支;相关单位公示的有:中小学校舍危房改造、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等;二是细化公示内容,主要包括各项资金的补助政策、补贴对象、补贴标准、补贴金额、资金拨付的文件、资金监督电话、资金查询的方式等,每下发一笔资金公开一次,公开时间至少不少于7天;三是规范公示形式,以“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为平台实行网上公开,以会议宣讲、发放《公开信》、张贴宣传标语为形式实行阶段性公开,以镇、村公开栏为固定场所常年公开,切实提高乡镇财政资金透明度和知晓率。
4、强化监督检查。为了把各项资金的监管落到实处,适时开展抽检督办。基础数据核实查、使用情况问效查、项目进度跟踪查、款项拨付上门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办整改。
(三)结合实际 突出重点 力求资金监管实效化
1、强化补助资金监管。一是严把基础数据调查核实关,由专管员分两季对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进行调查核实,经农户签字后上报归档,同时将村组干部和种粮大户作为重点,进行抽查核实,确保补贴面积的真实性。二是填发《农村政策监督卡》,认真填写农户补贴的面积、标准和金额,作为农户查看补贴资金依据。三是实行“一卡通”发放补贴资金,严格按照各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减少资金发放的中转环节,以“一卡通”形式直达农户个人账户。
2、强化项目资金监管。项目资金监管是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重点,也是监管工作的热点、难点之一。紧扣财政部《指导意见》主旨,按照签订合同、审立项目、跟踪检查、考核验收、凭据拨款的原则,按程序申报、按进度拨款。严格实行报账制,规范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程序;严格实行项目法人、招投标、建设监理、合同管理“四制”责任制,调动乡村实施项目的积极性;严格实行绩效评价制,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保证资金使用安全;严格实行跟踪审计制,提高资金的监控能力;严格实行项目公示制,对项目的立项批文、资金的使用情况、项目的决算情况在村务公开栏和所务公开栏中予以公示。确保项目资金使用在农村公益事业的建设上、体现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上、落实在项目资金财政监管的过程中。
3、规范镇、村资金行为。一是规范本级预算资金管理。按照“乡财县管”的要求,实行精细化管理,预算统编、帐户统设、资金统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市乡联网,规范流程,严格作业。切实细化预算编制,强化预算执行。二是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按照村级财务“双代理”的要求,村级所有收入统一使用财政局监制的收据收款,由财政所统一开具收据,将款项全部存入财政“农村代理资金专户”,实行用款按程序申请。严格实行民主理财“六字合章”,审核村级各项开支条据。推行农村财务电算化,规范村级“三资”监管代理,建立村级债务动态监控制度,逐年化解村级债务。
(四)建设队伍 提升素质 力求监管能力最优化
加强队伍建设是强化财政资金监管的强有力保证。要在业务素质、窗口形象、网络平台、信息调研等四个方面下功夫,全面优化乡镇财政新形象。
一是提升业务素质。积极选派干部参加上级财政部门组织的业务知识培训,特别是对乡镇资金监管人员(专管员)要进行较细致、较实用的业务培训,重点培训政策执行力、培训资金监管的业务技能、培训实际操作程序。全面提高财政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
二是提升窗口形象。为适应新形势下的资金监管要求,以建设窗口形象为载体,改善了办公环境、服务大厅环境、活动场所环境。设立惠农资金补贴窗口、家电摩托车汽车下乡补贴窗口、“三资”监管代理窗口、农村财务“双代管”窗口及群众来访窗口。并在各窗口进行评选“服务之星”活动,有效提升各窗口的服务质量。
三是提升网络平台。充分利用电子网络平台和办公设备,建立和完善财政与编制信息网,启用和更新用友财政管理软件、农村“三资”管理太阳软件及惠农资金补贴系统。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信息通达、情况反馈提供快捷、便利的电子网络办公平台。
四是加强信息交流。对上做好汇报,坚持进展情况一月一汇报、典型经验专项汇报、专题调研总结汇报。横向做好交流,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做法,多与兄弟单位联系,多向先进单位学习。学习先进经验,引进先进做法,深化监管措施,促进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向更高的要求、更新的走向、更有力的突破上深入发展。

7.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促进我处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及国家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相关规定,结合本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财政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除维持行政事业单位日常运转经费外,政府明确了具体项目、指定了专门用途的财政性资金,包括中央、省财政专项拨款(含有偿)和市、县(区)、乡(镇)财政安排的项目资金。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有专项资金收支活动的行政、事业、企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上级安排的专项资金按上级专项资金相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 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管理应当坚持下列原则:一公开、公正、科学、高效;二集中使用,突出重点,择优安排;三专户专账,专款专用;四依法行政,规范管理;五跟踪问效,责任追究。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8. 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保障机制

一、建立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信息通达制度。(1)乡镇财政资金信息通达,是指乡镇财政资金信息在乡镇财政所与上级财政部门之间的双向传递。(2)乡镇财政资金信息,包括各级各部门安排用于乡镇及以下的各类财政资金的政策文件、管理办法、资金指标文件等。乡镇财政所按要求向上级财政部门反馈各项资金监管工作情况、问题、结果及建议。(3)主要做法:实行县级财政部门负责制度,财政局各业务股室和乡镇财政所配备专人任信息联络员,负责归集整理乡镇财政资金相关信息及传递工作。县财政部门和同级其他部门用于乡镇及以下的财政资金信息,由信息联络员5个工作日内将文件复印件及电子文档传递给乡财局,然后由乡财局将信息整理分类,3个工作日内传递给财政所。财政所根根以上信息对各类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和跟踪问效,及时将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项目实施效果等信息上报相关业务股室和县直有关业务主管部门。二、建立信息公开公示制度。(1)乡镇财政资金信息公开公示,是指按照相关政策要求和规定,对各级各部门安排用于乡镇及以下的各类财政资金,包括乡村基本支出经费、乡村项目建设资金、财政补助性资金等有关情况进行公开公示。(2)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公示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做到“公布地点公众化、公布形式专栏化、公布内容通俗化”。乡镇财政资金公开公示的责任主体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方法确定。乡镇财政所对乡镇基层站所、单位、村委会的财政资金信息公开公示工作进行配合和督促。(3)、建立监管工作巡查监督机制。财政所要认真梳理各类乡镇财政资金,明确监管的重点环节,提高监管效率。要对乡镇财政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查、巡查。(4)、执行监管工作责任追究制度。严禁以任何理由克扣或挪用农民补助资金,严禁暗箱操作,严禁随意申报和重复申报项目,严禁虚假立项骗取套取项目资金,严禁截留、挪用、挤占、贪污、私分项目资金,严禁瞒报、少报、漏报资金监管发现的问题,否则,依法依纪依规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及其责任人的责任,被截留、挪用、挤占、套取、贪污、私分的财政资金要如数追回,并移送县纪检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检查机关实行问责;对出现严重违纪违法案件,造成重大损失的,依法依纪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