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粮食产量连年降低,国家收购的粮食却不断提高?

2024-05-18 18:47

1. 为什么粮食产量连年降低,国家收购的粮食却不断提高?

虽然粮食产量连年降低,国家收购的粮食却不断提高。1930年粮食产量是8350万吨,收购了2214万吨;1933年产量降至6800万吨,收购的粮食却提高到2330万吨。这种收购是强制性的,农民被迫用只相当于市场价的1/8到1/10把粮食上交给国家。各地必须完成上级规定的粮食收购任务。

为什么粮食产量连年降低,国家收购的粮食却不断提高?

2. 粮食卖了之后,为什么会上涨?


3. 为什么粮食产量越来越低了?

如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社会的发展非常迅速,经济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经济提升是因为人民百姓的消费水平提高了,人民的消费水平其实是根据现在的物价在发生变化,如今商品物价持续上升,以前几毛钱的东西现在都涨到了几块钱甚至十几块钱。


有几件东西,二三十年了价格都没有增长过,并且价格还越来越低,这些商品就是农民百姓的农副产品,现在社会都变成了信息化社会,农业社会已经慢慢的退出了行列,不再受到众人的追捧。
尤其是麦子和大米,本来这两样农产品是人们最需要的,因为人们每天吃的最多的就是它们。
但是价格却一年更比一年低,这是因为现在的机械太过先进,并且科研水平也进一步的提升,有些大米和水稻本来是一年一成熟,后来经过一些先进的科技进行了培养,有的大米和小麦一年可以成熟好多次,所以大米和小麦的产量日益增加,导致了农产品市场饱和,价格就会下降。


还有大豆高粱等这些也是农产品,它们的价格之所以下降,是因为现在研发出了许多比它们营养价值更高的产品,是通过一些化学药品合成出来的,但是这些合成出来的产品营养价值比那些农副产品高,自然许多人就不会买那些农副产品了,因此价格不得不降低。

为什么粮食产量越来越低了?

4. 增加粮食产量的原因

问题一:唐朝粮食产量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唐朝粮食产量增加的原因是: 
  1.政治稳定,人民安心生产. 
  2.曲辕犁和筒车等农具的改进. 
  3.赋税宽松,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问题二: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有什么?  主攻单产。一是实施农田水利提升工程。二是实施良种推广工程。三是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巩固提高小麦半精量机条播、群体质量栽培技术,加快推广水稻机插秧、精确定量栽培、节水灌溉等新型生产技术。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机械化水平,全面实现稻麦生产全程机械化、玉米播种机械化。 
  
   问题三:哪些因素会阻止未来粮食产量的增加  哪些因素会阻止未来粮食产量的增加,包括但不限于: 
  【天时】全球气候变化(温度/降水等)、水资源危机(水量/水质/水利用率等)、环境污染 
  【地利】土壤质量、耕地面积等 
  【人和】农业政策(补贴/农民收入/进出口/转基因/技术升级等等)、饮食需求(转基因/进口/有机/荤素偏好等)、农业技术(生物技术/机械设备升级/规模化机械化等)、思想观念(职业优越感/投入与获得是否均衡) 
  最后,其实有人认为目前全球生产的粮食足以满足全世界人民的需求,问题更多地存在于分配和浪费上面。 
  
   问题四:我国粮食产量、农民收入连续增加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时丹食增产的最主要因素,农民收入的增加最主要是近年来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快速增加,直接原因就是农民务工工资的提高。 
  
   问题五:我国1984年粮食产量大幅增加的原因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全国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废除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旧体制,这次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以致于我国1984年的粮食产量大幅增加。 
  
   问题六:合理密植有助于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主要原因是(  ) A.增加了植物总数 B.充分利用水肥  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一般以每亩株数(或穴数)表示.株距、行距要多少才算合理,必须根据自然条件、作物的种类、品种特性、以及耕作施肥和其他栽培技术水平而定.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通过调节植物单位面积内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使个体发育健壮,群体生长协调,达到高产的目的.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只有合理密植才是最经济的做法.故选:D 
  
   问题七:图为某县粮食产量变化表。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单位:亿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认识,根据某县粮食产量变化表发现从1978年到1982年粮食产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化的原因则是在农村的改革开放,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自主经营,粮食产量迅速增加,本题选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生活富足起来,是农民富起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学们要注意对它们进行比较和识记。

5. 粮价走低,种粮大户为什么却变多了

问候朋友。


2月下旬,东北冰雪开始融化,即将进入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后的第一个春耕期。去年秋季以来,玉米价格一路走低,但在处于中国“黄金玉米带”的吉林省中部地区,一些种粮大户正准备“逆势”扩大玉米种植面积,对走农业规模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

2016年秋,国家实行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坚持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总量过剩的玉米价格回归市场,从2014年每斤1.12元、2015年的1元,跌至目前的0.6元左右。玉米价格回落,带动玉米主产区土地流转价格大幅下降,一定程度“点燃”了种粮大户的扩张激情。

据梨树县种粮大户卢伟介绍,他所在的梨树镇近年土地流转价格一般为每公顷八九千元,高的甚至突破万元。“玉米价格下来后,包地价格也跟着下来了。现在,一般开价每公顷三四千元。”卢伟说。

梨树县白山乡种粮大户董雅丽去年玉米种植面积为380公顷,其中代农户耕作320公顷,从其他农户手中流入60公顷。今年她已拿定主意,要扩大包地规模。她说:“我们白山乡土地条件差一些,但近年土地流转价格也有每公顷六七千元。今年价格下降到3000元,等于打了对折。我认为已到大户包地的好时机,所以打算多包点儿土地来种玉米。”

今年吉林省玉米产区还出现了一个新词“裸包”,是指除土地流转费外,所有政府补贴也归流出土地的农户。董雅丽说:“现在普通农户更倾向‘裸包’,因为政府补贴和地租是一笔稳定收入。”

公主岭市石丰村的冯俊更是一位“超级”种粮大户。2016年,他在本村流入土地700公顷,又在邻省承包2000公顷土地,全部用来种玉米,除去成本后,全年净赚1300多万元。

这位“超级”种粮大户告诉记者,自己的秘诀就是通过规模经营,实现成本投入、科学管理和市场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叠加”。

投入上,大规模采购种子、化肥,可获得农资团购价格;实现超大面积连片作业,可降低大型农机使用成本;测土配方可以大大减少化肥使用量……合计下来每公顷成本比“小户”节省3000元以上。

粮价走低,种粮大户为什么却变多了

6. 为什么农业人口越来越少,种粮面积越来越少,粮食却每年还是增产的?

主要是因为亩产量上去了,而且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从播种到收割都可以靠着机器来完成,大大减少了农民的劳动力,所以说已经不需要那么多的农民来种地了,由于现在科技发达,种子质量越来越优质农药,化肥的质量也在逐步提升,所以农作物能够得到较好的护理,这样就使得产量逐步提升。

我就是来自于农村的,还记得我小时候,每年到了收获的季节,家里的人全部武装上阵,头上带着手巾,小孩子们带着手套,大人们则赤手空拳,一家人雄赳赳气昂昂的下地去收粮食,当时没有什么可以使用的机械,我们那里主要的农作物是玉米和小麦,收玉米全部要靠人工一个一个的掰掉,然后再一个一个的装车运回家,之后还要剥皮、晾晒,然后再用布袋和棒槌剥粒,整个过程要维持很长时间。

小麦相对来说要好一点,因为大人怕小孩子用镰刀割着自己,所以割麦的时候都是大人来完成的,我记得那时候一个村庄有一个晾晒小麦的场地,有的人则直接在大路上晾晒,或者是直接用打麦机打成小麦粒晾晒,当时的我最讨厌的就是打麦,麦芒非常容易就粘在了身上,弄的浑身痒痒的。

而现在农业科技非常发达,播种有播种机收获有收割,机打农药的时候还有无人机,基本上用不了多少人力,而且现在都实行科学化管理,并且国家鼓励个人承包田地,政策有扶持,包地的农民就更有干劲,所以产量自然就上去了。

7. 粮食问题

由周长求的半径为12.56÷2÷3.14=2m
继而求的面积为12.56平方米
则体积为12.56×3=37.68立方米
剩余体积=39-37.68=1.32立方米
圆锥高=1.32÷1/3÷12.56=0.315……

粮食问题

8. 粮食的产量是什么啊?

粮食的产量是指当年某一地区谷物、豆类和薯类作物生产量的总称。通常也称为粮食总产量。在粮食的统计含义上,按生产季节分为夏收粮食、早稻和秋收粮食;按作物品种分为谷物、豆类和薯类;谷物包括稻谷、小麦、玉米、谷子、高粱以及其它谷类如大麦、燕麦、荞麦等;豆类包括大豆、绿豆、红小豆等;薯类中包括马铃薯、甘薯等。

粮食产量统计数据时注意事项
在粮食生产量的计算上,谷物、豆类一律按脱粒、晒干后的原粮按国家标准含水杂率计算产量;薯类则以鲜薯20%重量折算产量。标准计量单位通常为公斤、吨。人们习惯上也用市斤,要注意换算关系:1公斤=2市斤。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