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应如何招商引资

2024-05-05 16:17

1. 政府应如何招商引资

  一、政府组团招商这是从80年代盛行至今的传统招商方式,各级领导集体出行,到各地声势浩大地推荐自己的资源优势和招商项目,一般来说人财物的耗费巨大,而且就形式而言,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迅猛发展,它正逐步过时、消失。因为利用互联网上的政策网站,完全可以清晰地表达你的意图和详尽的情况,而不必作反复的陈述。甚至有一种意见认为,越是热衷于此种方式的地方,要么领导的意识陈旧,要么就有“公费旅游”的嫌疑,投资价值自然也就大不了。
  二、小分队招商因为政府统一组团的种种不足,这种招商形式又演变成“小分队招商”,即避免兴师动众,改由三五人的小组到目标引资地去洽谈项目。比起上一种方式,这种方式选择的项目和招商目标更有针对性,成功率也比上一种要高。
  三、网上招商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上招商成为国际惯例。有人将其优势总结为,一是可以把所有投资者需要了解的信息图文并茂地在网上展示出来,让全世界投资者知晓;二是建站成本低,效益大;三是速度快,效率高。通过电子邮件,在网上几分钟之内就能够完成信息咨询与交流。四是交流简便,交互性强。通过网络联系,可以进行双方或多方的信息交流,可以在网上进行国际长途电话、明码传真、网上会议以及异地客商的贸易和项目谈判等业务。五是银行参与,信誉度高。目前,这种方式已经为各地引资所普遍采用。
  四、展览招商这也是广为运用的一种方式,最为典型、最为成功的属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交易会。通过对项目和产品的集中展示,广泛吸收人气,从而达到招商的目的。会展业的发达,与招商热不无关系。

政府应如何招商引资

2. 政府怎么招商引资?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是后发地区的必然选择。那么通过什么途径招商引资呢?细分析招商引资关关节节,途径大致有十种。
1.亲情吸引
亲情本指血缘情,但也可以扩大到家乡情、同窗情、故乡情、战友情等。这些亲情联系之所以会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是由于投资者有这方面的主观愿望,另一方面是能使投资者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而这正是投资合作必不可少的条件。譬如海外游子,一朝回归故里,亲情涌动,进而产生为家乡父老乡亲做点事情的欲望。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当地暂时没有投资条件,他也会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兴办实业。有时亲情吸引可能不会产生直接投资,但我们可以利用亲情吸引这种特殊关系,请他们帮助我们宣传、推介项目,或组织招商活动,最终也能产生以一带十的“葡萄串”效应。
2.人格吸引
招商引资是一项经济活动,但也并不完全是经济利益上的精打细算。引资者的人格魅力,有时也会产生十分奇妙的作用。办实业,需要诚信、需要果断、需要魅力、需要精明、需要专业,作为引资方主要决策者或参与者在个人素质上的任何一个亮点,往往都能使投资方产生一种认可,一种吸引,使对方感到投缘,产生信任感,从而在众多竞争者中对某地、某人情有独钟。因此,在招商工作中,以人为本是一项重要原则。
3.政策吸引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一个简单的自然道理。同样,投资者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利润,因此自己也会像流水一样,哪里政策好,能获得更多的利润,就会向哪里流动,这就是招商引资的“洼地效应”。
政策吸引主要就是规费减免,包括范围、时限、额度等,还有对特定产业出台扶持政策,如在一定时间里,对某些特定产业给予信贷支持或有限垄断等。政策吸引是有度的,不能越权承诺。如税费减免,只能减免地方政府有权调节的税费,而且税的减免还要经过上级有关部门的审批,并严格按审批后的意见执行。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里,地方最大限度的让利于客商,支持项目的发展,这会对投资者产生一定的吸引力。
4.成本吸引
投资总求回报,企业必讲核算,低成本就是高效益。如引资地在土地、用电、供水、原辅材料、劳动力、运输等某方面价格比较偏低,这就是一种吸引,即成本吸引。
投资者往往看重成本吸引,而后发地区成本较低又是一种比较明显的优势,在成本吸引上做好、做足、做活文章,使吸引力变成现实的增长点。
5.资源吸引
资源是一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殊生产资料,如农副产品资源、矿产资源、人力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等。资源优势事实上造成竞争的不平等,资源丰富者处于有利地位。由于后发地区大多落后、偏僻,开发时间短、资源利用率低。这些客观事实成了招商引资吸引力。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或矿产资源,便于投资者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因此投资者会乐于前往。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和资金的嫁接,对投资、引资双方都是具有吸引力的。
6.市场吸引
当处于一个高消费区域或较大规模的产品集散地,或处于未来产品的现实和潜在的巨大消费市场,就地生产,可以减少各种生产和流通环节的费用,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如摩托车配件,全国大部分产品产自浙东沿海地区。浙江客商就可能会在苏、鲁等地建立一个生产加工企业,产品主要供应江苏、安徽、山东等地,这样既占领了市场,又节约了流通费用。根据这样的市场吸引分析,某些地区可主动到浙江生产厂家洽谈、这样合作成功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7.人才吸引
在当地有一批某一方面的专业人员,或某种专利,某项新技术、新工艺,有一批研究开发人才或技术熟练的工人等,都可以成为一种吸引力。如一些服装加工企业,在洽谈引进时,都会询问当地有没有熟练的缝纫工人,如果有的话,他就可能不会过多考虑其他因素,而决定就地投资办厂。
8.环境吸引
这主要指软环境方面,具体体现在政府各个相关部门服务热情、周到、规范、合理、公正;政风廉洁、民风淳朴、治安良好;城市整洁、道路通畅、生活便利和环境优美等方面。治理软环境,要下硬功夫,靠硬着子。设身处地的想,如果本地人都觉得当地官风不正、民风不淳、治安混乱、环境脏乱差,自己都无法热爱家乡,还怎能苛求投资客商热爱你的家乡,建设你的家乡?怎么去吸引客商投资?软环境就像轮船的动力系统,软环境治理得好,就能对船体起加速作用;否则,不但不会产生动力,还会产生阻力。
9.配套吸引
有时,某些投资者往往要调查当地的产业配套情况,抓住瓶颈部位投入,而在规模上力求恰当好处,尽量不造成新的生产的浪费。也有的投资者,为规避投资风险,灵活转向,而不投或少投固定资产,大部分资产采取租赁方式,待路子摸准,实力盘大后再投资创办自己的产业。这些都是投资商正确的选择,我们也要投其所好,以配套产业或存量资产吸引客商投资。
10.转型吸引
调整是新产业的大力发展、老产业的相对萎缩和转移。在这个过程中,总的趋势是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流动。经济欠发达地区较之不发达地区,往往是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作为欠发达地区,应善于把握机遇,使之成为产业转移的中转站。

3. 政府部门如何招商引资

事实上,哪个地区的开放度高、招商引资多,那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就快、竞争力就强。作为乡镇一级政府而言,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招商引资成效,对于促进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对于弥补建设资金不足,实现经济增长目标;对于扩大就业,促进社会进步;特别是对于发展开放型经济,促进地区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有着极其重要意义。从全国来看,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乡镇基本上都在沿海,而这些乡镇无一例外都是招商引资的大户;但是,实际工作中,由于政府在招商引资中招商方式和行为的不同选择,招商引资的效果会有很大差异。作为乡镇政府,如何正确认识问题,处理好招商引资中的各种关系至关重要。
首先,要把引进外资放在首位。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对外资吸引力最高的国家,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外资流入的整体形势向好,目前,沿海吸引外资的比重仍然在上升,尽管国家推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但西部利用外资的相对比重实际增长不大,而且西部各地区之间利用外资的水平有明显差距。这与国际资本流动的现实情况是高度对接的。发展开放型经济,必须瞄准新动向,把利用外资作为重中之重。
其次,吸收外商在中国境内的再投资,吸引沿海地区大公司、大集团的扩张性投资。从外商投资从珠三角向长三角向环渤海向中西部流动的迹象看,反映了外商在中国境内再投资的结果。为适应产业结构大调整,世界制造业中心东移,国外汽车、电子、化工等产业开始向大陆进军,沿海制造业也开始向中西部寻求商机,福特汽车、格力空调重庆扩张即属于此。
再次,广泛吸引民间资本在内的“内资”投入地方经济建设。除了外资、外商再投资以及内资再投资以外,民间资本也是一支相当雄厚的力量,激活、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对于广大农村和中西部地区而言,可以弥补由于受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程度制约,吸引外资相对困难的弱势,同时,无论从民间资本的发展需要,还是从政府减轻资金压力来看,都是一个双赢的事情。因此,如何争取外地和本地民间资本的投资便成为政府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二、当前政府招商引资中存在问题1
,政府包办代替,招商引资主体错位。招商引资中,政府任务应该是定规划、搞协调、抓服务、管督促,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良好局面。但现实情况是政府想方设法组织企业参加各种招商活动,而企业的热情不高,往往是政府忙得不亦乐乎,费力不少,效果不佳,签定协议的数量不少,真正落实的不多。3
,重引进轻管理,管理和引进脱节。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引进的力度大,管理的力度弱,相互脱节。原因就是政府管引、企业管花,引的难处企业不理解,花的去向政府也不能完全过问。由于重引轻管,服务没跟上,联系不紧密,使得一些老客商、老企业产生了环境差的印象,有被骗上当的感觉,不愿再加大投入。4
,引进的项目不少,但质量不高。有的地方为了用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来创造政绩,热衷于盲目追求招商数量,签合资项目和协议金额,对引进的资金和项目是否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是否能发挥当地优势很少考虑,结果饥不择食,盲目引进,花了不少冤枉钱,引进了不少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危害不浅。5
,策划包装项目不详实,好的项目不愿拿出来。招商引资应该做到推出的项目要是别人所期望的项目,介绍的企业要是别人所期待的合资合作伙伴,提出的条件要有吸引力。由于项目过于概念化,抽象描绘多,让人感到不塌实,心中没底,难以确定投资,且真正让人心动的项目很少。一个好的企业能够吸引外商,一个好的项目能够留住外商。

政府部门如何招商引资

4. 政府招商引资是干啥的

法律分析:就是做招商引资的,吸引企业来地方投资。当然,这是大的,小的比如还有帮助企业注册、跑各种手续等等。招商引资是指地方政府(或地方政府成立的开发区)吸收投资(主要是非本地投资者)的活动。招商引资一度成为各级地方政府的主要工作,并且在各级政府报告和工作计划中出现。招商引资是指地方政府(开发区)以说服投资者受让土地或租赁厂房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针对一个地区的投资环境的销售行为。各地的招商引资正从吸收外资为主到同时吸收内外资,从吸收第二产业投资为主到同时吸收第三和第一产业。1. 发改局的项目下来以后,先进行项目包装。2. 对外公布项目资料,接待考察客商。3. 对有投资实力和意向的客商进行比较,签订合同。4. 加强本地的外宣工作,提高区域知名度。5. 联系本地籍在外成功人士,做好资金回引工作。大致是这样子。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
第七十六条 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潢使用,误导公众的,属于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第二项规定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第五十七条 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5. 政府部门如何招商引资?

事实上,哪个地区的开放度高、招商引资多,那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就快、竞争力就强。作为乡镇一级政府而言,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招商引资成效,对于促进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对于弥补建设资金不足,实现经济增长目标;对于扩大就业,促进社会进步;特别是对于发展开放型经济,促进地区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有着极其重要意义。从全国来看,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乡镇基本上都在沿海,而这些乡镇无一例外都是招商引资的大户;但是,实际工作中,由于政府在招商引资中招商方式和行为的不同选择,招商引资的效果会有很大差异。作为乡镇政府,如何正确认识问题,处理好招商引资中的各种关系至关重要。
首先,要把引进外资放在首位。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对外资吸引力最高的国家,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外资流入的整体形势向好,目前,沿海吸引外资的比重仍然在上升,尽管国家推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但西部利用外资的相对比重实际增长不大,而且西部各地区之间利用外资的水平有明显差距。这与国际资本流动的现实情况是高度对接的。发展开放型经济,必须瞄准新动向,把利用外资作为重中之重。
其次,吸收外商在中国境内的再投资,吸引沿海地区大公司、大集团的扩张性投资。从外商投资从珠三角向长三角向环渤海向中西部流动的迹象看,反映了外商在中国境内再投资的结果。为适应产业结构大调整,世界制造业中心东移,国外汽车、电子、化工等产业开始向大陆进军,沿海制造业也开始向中西部寻求商机,福特汽车、格力空调重庆扩张即属于此。
再次,广泛吸引民间资本在内的“内资”投入地方经济建设。除了外资、外商再投资以及内资再投资以外,民间资本也是一支相当雄厚的力量,激活、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对于广大农村和中西部地区而言,可以弥补由于受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程度制约,吸引外资相对困难的弱势,同时,无论从民间资本的发展需要,还是从政府减轻资金压力来看,都是一个双赢的事情。因此,如何争取外地和本地民间资本的投资便成为政府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二、当前政府招商引资中存在问题1
,政府包办代替,招商引资主体错位。招商引资中,政府任务应该是定规划、搞协调、抓服务、管督促,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良好局面。但现实情况是政府想方设法组织企业参加各种招商活动,而企业的热情不高,往往是政府忙得不亦乐乎,费力不少,效果不佳,签定协议的数量不少,真正落实的不多。3
,重引进轻管理,管理和引进脱节。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引进的力度大,管理的力度弱,相互脱节。原因就是政府管引、企业管花,引的难处企业不理解,花的去向政府也不能完全过问。由于重引轻管,服务没跟上,联系不紧密,使得一些老客商、老企业产生了环境差的印象,有被骗上当的感觉,不愿再加大投入。4
,引进的项目不少,但质量不高。有的地方为了用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来创造政绩,热衷于盲目追求招商数量,签合资项目和协议金额,对引进的资金和项目是否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是否能发挥当地优势很少考虑,结果饥不择食,盲目引进,花了不少冤枉钱,引进了不少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危害不浅。5
,策划包装项目不详实,好的项目不愿拿出来。招商引资应该做到推出的项目要是别人所期望的项目,介绍的企业要是别人所期待的合资合作伙伴,提出的条件要有吸引力。由于项目过于概念化,抽象描绘多,让人感到不塌实,心中没底,难以确定投资,且真正让人心动的项目很少。一个好的企业能够吸引外商,一个好的项目能够留住外商。

政府部门如何招商引资?

6. 地方政府如何招商引资

每个地区对“招商引资”这个词恐怕都不陌生——有哪个渴望发展本地经济的地方政府没搞过大大小小五花八门的招商引资活动呢?但要真说起这招商引资有哪些具体形式,恐怕少有人计数过。现在就随我们来数一数,做到心中有数。 一、政府组团招商这是从80年代盛行至今的传统招商方式,各级领导集体出行,到各地声势浩大地推荐自己的资源优势和招商项目,一般来说人财物的耗费巨大,而且就形式而言,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迅猛发展,它正逐步过时、消失。因为利用互联网上的政策网站,完全可以清晰地表达你的意图和详尽的情况,而不必作反复的陈述。甚至有一种意见认为,越是热衷于此种方式的地方,要么领导的意识陈旧,要么就有“公费旅游”的嫌疑,投资价值自然也就大不了。 二、小分队招商因为政府统一组团的种种不足,这种招商形式又演变成“小分队招商”,即避免兴师动众,改由三五人的小组到目标引资地去洽谈项目。比起上一种方式,这种方式选择的项目和招商目标更有针对性,成功率也比上一种要高。 三、网上招商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上招商成为国际惯例。有人将其优势总结为,一是可以把所有投资者需要了解的信息图文并茂地在网上展示出来,让全世界投资者知晓;二是建站成本低,效益大;三是速度快,效率高。通过电子邮件,在网上几分钟之内就能够完成信息咨询与交流。四是交流简便,交互性强。通过网络联系,可以进行双方或多方的信息交流,可以在网上进行国际长途电话、明码传真、网上会议以及异地客商的贸易和项目谈判等业务。五是银行参与,信誉度高。目前,这种方式已经为各地引资所普遍采用。 四、展览招商这也是广为运用的一种方式,最为典型、最为成功的属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交易会。通过对项目和产品的集中展示,广泛吸收人气,从而达到招商的目的。会展业的发达,与招商热不无关系。 五、文化招商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如何让这些沉淀

7. 政府如何做好招商引资服务?

加大投资促进工作力度。鼓励各地提供投资促进资金支持,强化绩效考核,完善激励机制。支持各地在法定权限范围内制定专项政策,对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外商投资企业及高层次人才给予奖励。充分运用因公临时出国管理有关政策,为重大项目洽谈、重大投资促进活动等因公出访团组提供便利。各地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应遵守国家产业政策、土地利用政策、城乡规划和环境保护等要求,注重综合改善营商环境,给予内外资企业公平待遇,避免恶性竞争。(中央外办、外交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外专局、各省级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政府如何做好招商引资服务?

8. 地方政府如何招商引资

  1.要重点确定政府公信力和政策持续性
  一般情况下,判断一个地方招商引资能力时候,可能政府效率是一方面,但是政府的公信力以及政策的可持续性往往是更为重要的一方面。一些地方由于政府公信力不高,政策持续性差,很多投资者进去以后又退出了,给地方带来的负面影响非常大。十年前,我去东北一个县调研,当地有一个强势县长,建了一个商品城,进行招商引资,很快招来几百个浙江商户,店铺都租出去了,可是后来诺言没法兑现,直接后果是大量商户撤离。中国行政管理体制下,很多上届政府的责任要下届政府来承担,但是下届政府往往会推卸上届政府的责任,导致政策失调。再一个因素,一些地方官员素质并不高,到商户那“吃、喝、卡、拿、要”现象非常普遍。所以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一定要建立政府的公信力,提高政府的公共信誉,而不是通过一种所谓的高效率来解决这些事情,高效率带来的后果并不见得好。最近我去一个镇调研,这里有一个全国著名的皮装市场。九十年代初我去的时候,这里很繁荣,当时招商引资力度很大,形成全国非常有名的皮装市场;这次去以后,我感触很深,十几年了,这里的发展没有别的地方快。跟镇书记深谈以后知道,中间有一段时间盲目招商引资,官员连续换届,管理不善,黑社会垄断了这个市场,在这里欺行霸市,欺负外来商户,横行霸道,到大前年,省里打黑把黑社会打掉,这个市场才开始逐步恢复。这表明,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由于监管不力,很多政府官员被黑社会侵蚀,政府公信力完全丧失了。因此,在政府进行招商引资时,要进行深入研究怎么来确定政府的公信力。
  2.招商引资要放眼长远,不要受短期利益所迷惑
  这方面例子比较普遍,很多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的时候,只要来投资,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承诺了,能给都给了,对企业根本不进行选择,对企业的信誉度也不进行选择,对企业的背景也没有进行深入调查,往往会出现上当受骗现象。实际上招商引资,必须建立在合理分析镇情基础上,也就是对我们这个地方适合和不适合发展的产业进行合理判断,绝不能因为一个企业毁了整个地区的发展。比如说,现在有一个特别大、而且污染很严重的企业进入,这意味着整个农业生态要受到严重的影响,也会影响其他产业的进入,环境修复的代价可能要远远超出企业带来的收益。现在我们地方政府在引进工业企业的时候,要进行合理成本分析,工业企业增值税75%归国家,剩下25%才由地方分成,这还要在镇、县、市之间进行分成;另外土地都是通过低价出让,政府和农民从土地中受益也很少。小城镇政府在引进这些污染较大的企业时,并没有给地方带来太多收益,而且地方政府还要承担企业给地方带来的任何后果。虽然这些企业的引进,提供一部分就业,会带来一部分百姓收入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一部分外来农民工,外来农民工社会事业发展,管理的责任都由地方政府来承担。短期内可能看到这些企业投资带来地方GDP的增长,实际上未来城镇维护、治安、基础设施、环境治理方面支出,加起来远远大于这些工业投资所带来的收益。因此地方政府在进行招商引资时,就要考虑这类企业要不要进入,要放眼长远,要从综合的角度,从生态角度,从整个经济结构,从未来长期收益角度进行综合考虑。
  3.招商引资需要改善投资环境
  这些年,很多地方政府在搞形象工程,说有利于招商引资。事实上,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和一定的发展水平下,政府要对哪些类型企业会到我这个地区进行投资,为什么选择我们这个地区进行投资,做出基本判断。比如说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到我们小城镇投资,政府必须清楚,企业选择我们的原因是什么,是选择地理优势还是选择土地价格,是选择资源供给还是回避一些体制性的矛盾。弄清楚这些原因,就可以确定政府靠什么来吸引他,进一步进行改善环境。企业来的目的,不是看有没有广场也不是看有没有办公大楼,不是看有多宽的马路也不是看马路上有没有特别好的绿化。在调研中,我们经常遇到好多城镇说是为了改善招商引资环境,修建了一条迎宾大道,连接到交通干线上,修得很宽,路灯修得很漂亮。事实上企业进入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有没有六车道的大马路以及漂亮的路灯等,更看重地是综合因素,也就是地价、供水、排水、通信、电力供应、农民工的各种费用、原料供给、交通条件等方面因素,以及政府的公信力。如何改善市场环境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来改善环境,最重要的是改善企业发展最基本的道路、通讯、供排水和电力供应状况等。但是如果要真正投入到这些方面,恐怕就需要综合的判断一下政府的投入能力和企业的进入成本。改善环境最重要的结果是合理利用招商引资这一很好的机会,向上级征求项目、征求投资。争取上级政府给予一定的支持,比如说改造道路,改造供排水,或者是相关的一些设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