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氏十七房的历史沿革

2024-05-04 23:01

1. 郑氏十七房的历史沿革

系郑氏一支南迁后世居之地。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季弟友郑桓公于陕西华县立“郑国”为王。五代时,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郑氏一族三次举族南下。据清光绪《郑传笈朱卷》载,郑氏一支“宋南渡迁居灵绪乡(今镇海澥浦一带)择山之阳塘路沿,称路沿郑。传六世之后,分居十七房,始祖贲,明贝也 赠登士郎,晋封林郎”,后繁衍成族。现存“郑氏十七房”绝大部分为清乾隆至光绪年间建筑,现有郑氏群宅住民335户,1024人。

郑氏十七房的历史沿革

2. 郑氏十七房的介绍

故事发生在清末,郑氏十七房后裔郑博海迫于生计只身闯荡上海滩,经历了商场大起大落,体味了恋爱的阵痛,更尝尽了国弱的辛酸,几经升降,最后上海解放,基业得以保全。

3. 郑氏十七房历史沿革是什么?

“郑氏十七房”系郑氏一支南迁后世居之地,现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澥浦,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现存“郑氏十七房”绝大部分为清乾隆至光绪年间建筑,现有郑氏群宅住民335户,1024人。那么郑氏十七房历史沿革是什么呢?
   
  1、 系郑氏一支南迁后世居之地。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季弟友郑桓公于陕西华县立“郑国”为王。
 
  2、 五代时,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郑氏一族三次举族南下。据清光绪《郑传笈朱卷》载,郑氏一支“宋南渡迁居灵绪乡(今镇海澥浦一带)择山之阳塘路沿,称路沿郑。传六世之后,分居十七房,始祖贲,明贝也赠登士郎,晋封林郎”,后繁衍成族。
 
  3、 现存“郑氏十七房”绝大部分为清乾隆至光绪年间建筑,现有郑氏群宅住民335户,1024人。
 
 以上就是对于郑氏十七房历史沿革是什么的全部内容。

郑氏十七房历史沿革是什么?

4. 《郑氏十七房》——游记

文|孤独的持枪者
  
 三月一个春暖之时,这样的天气特别适合游玩,适合放开脚步去运动。
  
 很早计划的地点,到现在要走了,准备认真走完这些地点,人最懂得珍惜的时候就是知道自己要和这里说再见的时候。
  
 郑氏十七房一个算是清朝古物遗址,具体时间也没有记住,只知道很多雍正期间的东西,圣旨都有。
  
 有郑氏十七房祠堂,只剩下女祠堂,男祠堂被台风刮没了。
  
 
                                          
 这里依旧传承了江南风,水是必不可少的,有着宁波商团的财,整个景区很大,后期的修改也有,但依旧能看出江南大宅院的风气。
  
 
                                          
 
                                          
 让人觉得这样的风景真的很适合居住,有水有玩乐,站在桥上看到的风景很舒服,回想古人在这里一定是安居乐业。
  
 没有嘈杂,安朝起朝落的生活作息,没有灯红酒绿,只有安居乐业。
  
 回到家的时候觉得这样的生活并没有什么不好,有一份田地耕种着,做着田园菜系,老了的生活这样多好。
  
 不用拘束在城市独门独户的封闭空间,整个乡间没有不认识的人,串门也更有人情。
  
 喜欢江南这样的房屋,这样的景,这里的农村不像山里稀稀落落的,群居式建筑让他们更和谐。
  
 或许江浙一带发达就是从这新农村建设看出来的,他们应该是提前很久就群居式农村,真的很有意思。
  
 到了该和这座城市说再见的时候,知道要走之前总会做完要做的,毕竟未来还有没有机会那都是未知的。
  
 是时候稳定在一座城市了。

5. 郑氏义门祠堂的郑氏十七房

“郑氏十七房”系郑氏一支南迁后世居之地。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季弟友郑桓公于陕西华县立“郑国”为王。五代时,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郑氏一族三次举族南下。据清光绪《郑传笈朱卷》载,郑氏一支“宋南渡迁居灵绪乡(今镇海氵解 浦一带)择山之阳塘路沿,称路沿郑。传六世之后,分居十七房,始祖贲,明贝也 赠登士郎,晋封林郎”,后繁衍成族。现存“郑氏十七房”绝大部分为清乾隆至光绪年间建筑,现有郑氏群宅住民335户,1024人。郑氏十七房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绝大部分为清乾隆至光绪年间建筑,今留有恒德房、恒祥房、三房堂房、大祖堂房、后堂楼房、立房、新房、四份头、老陆家、大弄、东弄、后新屋、河跟沿等“四水归堂”的单进和多进涤宅大院10余幢,二层砖木结构。马头墙、厢房、石雕、牌坊等,具有一定的特色。厢房与厅堂的构筑风格融为一体。群墙外,墙河环城,绿水垂柳,家家有埠,四周有桥,宅中有街,街中有市。建筑具有江南水乡风格,又兼有宫殿般的布局结构,中轴线、横轴线极为明显,经过历代增扩,建筑规模恢宏,工艺精甚,画梁飞檐,精雕细刻。宅内还保留着还遗留着乾隆年间成亲王亲笔题词“淇水烟波半含春色”的木刻手迹。在村民中还保留着清代牌楼石刻“圣旨”匾额。

郑氏义门祠堂的郑氏十七房

6. 郑氏十七房的文化底蕴

暮色装饰的马头墙,在旗杆格弄悠长的影子里,揣测远山的高度;半含春色的古老村落,守望青山绿水的锦绣江南。浙东一块文化瑰宝走进宁波镇海澥浦镇“郑氏十七房”,漫步在明清古居环绕的河边,推敲一扇扇充满故事的门窗,徘徊在浙东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之中,让人如梦如戏、如痴如醉。推开郑氏的大宅门,身处幽幽长廊,梦回那曾经繁华的古村落,户户相对,房房相惜,每一扇门里都在诉说着郑氏家族古老而又神秘的过去。 郑氏十七房,这一目前国内保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时期风格的古建筑群,汲取时代之精华,已经成为浙东的一块文化瑰宝。走在十七房古老的江南水乡特有的石板街上,随处可见马头墙、厢房、石雕、牌坊、石质棋杆格等古建筑样式,其中厢房与厅堂的建筑风格融为一体,堪称镇海区境内现存的明清建筑风格经典之作。宫廷院落彰显风采经典是智慧的结晶,所载为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正是一种经典,历经五千年经久不衰。 从《澥浦郑氏宗谱》阳宅图上看,十七房其总体布局为“棋盘”形式。宅屋四周环河围绕,东西、南北大路把全宅分为四大板块。这种有规律、有次序,繁而不乱的布局,犹如宫廷院落,彰显皇家风采,层次分明,气势十分雄伟。这与郑氏望族世代为官、官宦人家,儒商发迹的惯有思想和愿望是分不开的。 十七房一幢挨一幢,紧密相连,有分有合,过廊设亭,屋后设园,屋檐宽阔,可挂灯结彩,置桌设宴,下雨往来,不沾水。厅门大小,马头墙高低,明堂的大小、楼房、厢房、石鼓、棋杆等都按等级、权力分设,层次分明,体现了那一时期严格按封建礼教办事的社会面貌。

7. 郑氏十七房的内容提要

 清未,郑氏十七房后裔郑博海,因不满婚事,钻进了镇海炮台,偷偷点燃炸药,想击吓接亲船队。没想到一声炮响却引来了一桩灭门的祸事。父亲支持孙中山的革命运动被清廷察觉,一夜之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悲愤之余,这个昔日的纨绔子弟迫于生计,只能挑着一担咸菜孤身一人闯荡上海滩。郑博海初到上海从一个普通的小力笨开始,后又倒卖私盐被骗,但郑博海妻子的哥哥周尚志一直在暗中帮他。由于妻子温柔贤良,被感动的郑博海用智慧拯救了周家钱庄。这期间,他经历了商场大起大落、尔虞我诈,体味了爱情的阵痛,更尝尽了国弱民贱的酸楚,几经起落,最终,上海解放,基业终于得以保全,而再度破产的郑博海又回到了郑氏十七房。

郑氏十七房的内容提要

8. 《郑氏十七房》讲的是什么?

《郑氏十七房》这部电视剧相信很多人都看过,是由张子嗯执导2011年的电视剧,那么《郑氏十七房》讲的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都忘记了,下面就来简单说一下。
  
  1、 清未,郑氏十七房后裔郑博海,因不满婚事,钻进了镇海炮台,偷偷点燃炸药,想击吓接亲船队。没想到一声炮响却引来了一桩灭门的祸事。
 
  2、 父亲支持孙中山的革命运动被清廷察觉,一夜之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悲愤之余,这个昔日的纨绔子弟迫于生计,只能挑着一担咸菜孤身一人闯荡上海滩。郑博海初到上海从一个普通的小力笨开始,后又倒卖私盐被骗,但郑博海妻子的哥哥周尚志一直在暗中帮他。
 
  3、 由于妻子温柔贤良,被感动的郑博海用智慧拯救了周家钱庄。这期间,他经历了商场大起大落、尔虞我诈,体味了爱情的阵痛,更尝尽了国弱民贱的酸楚,几经起落,最终,上海解放,基业终于得以保全,而再度破产的郑博海又回到了郑氏十七房。
 
 以上就是关于《郑氏十七房》讲的是什么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