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是什么?企业家的描述

2024-05-09 23:28

1. 企业家是什么?企业家的描述

企业家“entrepreneur”一词是从法语中借来的,其原意是指“冒险事业的经营者或组织者”。
在现代企业中企业家大体分为二类,一类是企业所有者企业家,作为所有者他们仍从事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另一类是受雇于所有者的职业企业家。在更多的情况下,企业家只指第一种类型,而把第二种类型称作职业经理人。
企业家这个词来自法文,意思是从事。企业家是从事组织、管理并承担经营风险的人。对企业家的认识可以追溯到18世纪,法国经济学家康蒂永·R将经济中承担风险的行为与企业家联系起来。在英国的同一时期,工业革命正在演进,企业家在承担风险和自由的转化中扮演着显著的角色。

扩展资料:
财富阶层
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决定社会权力转移和社会制度演进,在封建时代的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是“土地”,在资本主义时代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是“资本”。
科斯的《企业的性质》使我们可以从产权决定角度研究企业和企业家,我国国企改革目标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希望从产权关系下解决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监督等问题;
根据产权理论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产生委托代理关系,企业家的角色就是资产的代理人,拥有企业法人财产所有权;“企业家”这个词16世纪出现在法语中,即指挥军事远征的人。18世纪法国人用这个词定义其它种类冒险活动的人。
1755年,法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坎博龙将企业家精神定义为“承担不确定性”;1815年,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一次将企业家列入经济发展的要素之一,尽管萨伊忽略了资本形成的创造性和责任心——企业家精神重要的两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企业家(企业最高管理者)

企业家是什么?企业家的描述

2. 企业家理论的企业家

何为企业家(Entrepreneur),历来有不同的见解。企业理论开创者之一法国经济学家J·B·萨伊,最先对企业家作了定义:“把经济资源从生产率较低、产量较小的领域,转到生产率较高、产量更大的领域的人是企业家”。美国经济学家黑尔斯的定义是,“所谓企业家,即那些能够抓住经济生活中的机遇,或能够对经济生活中发生的机会作出反应,通过创新为其本人和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从而使整个经济体系发生变化的人。”英国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指出:“企业家们属于敢于冒险和承担风险的有高度技能的职业阶层”;“企业家们总是以自己的创造力、洞察力和统帅力,发现和消除市场的不均衡,创造出更多的交易机会和效用,给企业的生产过程指明方向,是生产要素组织化。”奥地利学派的柯兹纳,在其著作《竞争与企业家精神》中将企业家定义为:“具有一般人所不具有的、能够敏锐地发现市场获利机会,具有洞察力的人”。美籍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指出:“企业家是实现创新、进行新组合的人,否则只能是管理者”。英国经济学家彭罗斯,把企业家的意义进行了提升:“企业家的事业心和对风险的态度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因为企业家的事业心包含承担风险的意志,探索避免风险的热情,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以及把对利润的追求当成自己的伟大使命”。美国学者奈特,在其博士论文《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中认为,所谓企业家就是那些在极不确定的环境下,作出决策并必须自己承担决策全部后果的人。他明确指出,企业家必然是“工商企业主”,而不是负责日常决策、领取薪水的经理。当代美国经济学家卡森,在《企业家:一个经济理论》中对企业家定义的外延进行了拓宽:“企业家就是专门就稀缺资源的配置作出判断性决策的人”。美国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家就是赋予资源以生产财富的能力的人。”日本学者Uiroshi Mannari认为,企业家是指“占有或取得企业资产并承担经营风险、从事市场交易的主体。”尽管如此众多的企业家定义给人不确定感,但其共同性还是鲜明的,那就是企业家既敢于创新又勇于承担风险;企业家既能创办企业,又能经营好企业。更重要的是,企业家不是一个实体概念,而是一个职能概念。当大多数人提到企业家时,趋向于把企业家与小企业联系在一起。其实并非所有的小企业管理者都是企业家,许多小企业管理者并不进行创新,相当多的小企业管理者,不过是许多大型组织中保守的、循规蹈矩的缩影。企业家同样可能存在于已经建立起来的大型组织中。GE的杰克·韦尔奇,就是大型组织卓越企业家的典范。

3. 外国有哪些著名伟大的企业家?

皮尔卡丹,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戴尔卡内基,迈克尔戴尔,史蒂夫乔布斯,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
本田宗一郎,西门子,哈兰山德士,默克多,阿布拉莫维奇,唐纳德特朗普

外国有哪些著名伟大的企业家?

4. 企业家理论的概述

 亚当·斯密的观点自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西方经济学正式进入古典经济学发展时期以来,无论是从企业家的职能和基本模式角度研究和解释企业家概念的古典经济学,还是从创新、决策、人力资本角度构建企业家研究模式,研究企业家特质的新古典经济学,都是就企业家发展的实践加以研究。直到1937年科斯发表的经典论文《企业的性质》,不仅奠定了现代企业理论的基础,也成为企业家理论探讨上重要里程碑。他所开创的契约理论,不仅成为现代企业理论的主流,也奠定了企业家问题在理论上进行研究的基础,为企业家理论和现实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约瑟夫·熊彼特的观点在经济思想史上,给予企业家以重要地位的是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熊彼特因此而成为企业家理论的代表人物。他发现许多企业没有系统的书面战略,而是靠企业家个人的诸如直觉、判断、智慧、经验和洞察力等素质,来预见企业未来的发展,并通过他的价值观、权力和意志来约束企业的发展。战略是一个企业家对企业未来图景的洞察过程,其核心概念是远见。他认为,解释企业发展的因素,不是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而进行的企业行为,而是企业应对即将变化的环境的战略意图。这种战略意图,就是企业应付不断变化的经济和社会形势而做出的努力,它是企业培养的一种能够“在正从其脚下溜走的大地上站稳脚跟”的能力。在熊彼特看来,企业家是企业发展的发动机,正是企业家带领企业实现着“创造性破坏”。企业家的功能不在于去寻找初始资本,也不是去开发新产品,他最核心的功能在于提供一种经营思想。这种经营思想经与企业资源结合后,将使企业创造巨大利润。企业家可以在不增加任何现有有形生产要素的情况下,通过引入一种“新的生产组合”,使得企业现有生产要素更加合理和更加有效地得到利用,从而创造出超额利润。熊彼特指出,“新的生产组合”包括“新项目的开发和用新办法开展原有的项目”,这是企业得以发展的关键。另外,熊彼特还认为,虽然企业的创建者在一开始领导着他的企业,推动了企业最初的发展。但是,一旦停止了创新活动,他也就不再发挥企业家的功能了。可以说企业家在企业发展中最核心的功能就是创新,企业发展的最本质特征也是创新。彼得·德鲁克的观点彼得·德鲁克承继并发扬了熊彼特的观点。他提出企业家精神中最主要的是创新,进而把企业家的领导能力与管理等同起来,认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企业家在经济上的冒险行为,企业就是企业家工作的组织”。按照德鲁克的观点,企业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扮演三种角色。 企业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扮演三种角色①组织的奠基人(无论建立组织是否是一种创新行为;无论这名企业家是一名机会主义者,还是一名战略家);②自有企业的管理者;③他人所拥有企业的创新型领导者。学者科尔从企业家角色方面,理解企业家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他将企业家分为四类。 企业家分为四类①精于计算的发明家;②灵感丰富的创新者;③过于乐观的企业创建人;④实力雄厚企业的缔造者。 阿瑟·寇尔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升了企业家的职能。他指出作为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他不仅能够通过创新来为经济单位创造财富,从而扮演一个成功的经济角色;更重要的是,他能够通过与非经济机构,如慈善机构、教育机构及文化机构之间,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来扮演一个成功的道德角色。美国哈佛大学的著名心理学家麦克莱兰(David Mc Clelland),对企业家特质进行了大量研究。他和他的同事经过实验提出,人们在工作情境中有三种基本的动机和激励需要。他们把这三种需要分为:对权力的需要(needforpower)、对归属的需要 (needforaffiliation)和对成就的需要(needforachievement)。这三种需要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只是各种需要的强弱程度因人而异。研究发现,企业家们显示出很高的成就需要和较高的权力需要,他们具有强烈的成功欲和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其成就欲一般高于普通人群。他们寻求挑战性的工作,敢于承担责任,渴望自己将从事的工作做得更完美更有成效。他们追求成功的行为,表现在创立企业并自主经营和敢于承担并接受风险,他们的存在是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研究同时表明,成就欲与创业行为存在正相关关系,企业家们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特殊社会群体,在创办经营企业过程中,需要承担经济风险(投入资金)、职业风险(放弃稳定工作)和家庭风险(投入时间、精力),越是成功欲强烈的人越是愿意承担较高风险,这种对风险的态度和承受力,同时表现出企业家的另一种高度自信的个性特征。麦克尔·波特在《什么是战略》一文指出,制定或重建一个清晰的战略是一项挑战,它对由人构成的组织挑战很大,因此要仰赖组织的领导者。“在许多企业,领导者已经退化到指挥运营效益和找生意的地步”,波特由此评论道。“然而,领导者的角色应该更广也更重要。最高管理层不仅仅是各个职能部门的总管家,其核心人物是战略。领导者必须制定准则,来决定企业应该如何对何种行业变化以及何种客户需求做出反应,同时防止组织出现分心,并且保持企业的独特性”。 市场不是由上帝、大自然或经济力量所创造,而是由企业家所创造。成功的企业背后一定有一个伟大的企业家和一个极具凝聚力的企业家精神。“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企业家的作用对整个企业生死攸关。不是所有在领导岗位的都是企业家,不能创新的企业领导者只是一个企业工作者。有许多企业领导人,特别是有远见的企业领导人,能凭借超凡的个人能力来改变一个企业的现有处境,挽狂澜于既倒,变劣势为优势,化优势为胜势。因此,组织需要依靠那些伟人来摆脱困境,向前发展。恰如郭士纳之于IBM,韦尔奇之于GE,比尔·盖茨之于微软,葛洛夫之于英特尔,拉里·艾利森之于甲骨文,盛田昭夫之于索尼,施振荣之于Acer,柳传志之于联想,张瑞敏之于海尔……。对高科技企业来讲,固然需要技术天才,然而,那些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当家人和掌门人更不可或缺。他们有着清晰的愿景,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不放过任何创新的机会,既追求新奇而且又能使创新资本化”(德鲁克对杰克·韦尔奇的评价)。

5. 企业家的描述

对于企业家的定义和描述可以分为4种: 1942年“创新主义经济学之父”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比特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主义》中,使“企业家”这一独特的生产力要素成为最重要要素。熊比特指出,所谓创新就是企业家对新产品、新市场、新的生产方式、新组织的开拓以及新的原材料来源的控制调配,企业家被称为“创新的灵魂”。熊比特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经济发展是动态的,是对现存的均衡状况的改变。经济发展不是因为人口、欲望状态、经济和生产组织的变化这些被称为“生产扩张的外部因素”,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才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才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也就是说,创新是增长的灵魂,创新是公司成长迅速的原因。特别是在今天,传统的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进步,创新精神十足的小公司发展超过传统的大公司,美国小企业局的统计表明,新公司创造的新产品比大企业多250%。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一项研究认为,新公司每一美元研究与发展费用所获得的创新利润是大企业的4倍,新公司创新进入市场平均是2.2年,而大企业是3.1年。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内核。创新,对传统生产力要素的重新组合,使企业家成为企业的催生婆或者是走出困境的领路人。美国克莱斯勒公司巨额亏损,福特汽车公司的总经理艾科卡走马上任,一举扭亏为盈。同样的企业、同样的员工,仅仅是企业领导人就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似乎在用实践说明企业家的真正价值。 卡森的“企业家判断(Entrepreneurial judgement)说”。卡森(Casson.Mark)对企业家和企业家职能的界定。卡森认为,企业家的功能是企业家判断(Entreprenurial judgement ),企业家就是专为稀缺资源协调做出判断的人。在企业家功能上,除肯定熊彼特的“创新功能”外,提出:1、套利功能;2、创造市场的功能。企业家通过中介和内部化两种方式降低交易成本,改进交易制度,促使市场的形成。企业家精神 (Entrepreneurship)企业家这个词来自法文,意思是从事。企业家是从事组织、管理并承担经营风险的人。对企业家的认识可以追溯到18世纪,法国经济学家康蒂永·R将经济中承担风险的行为与企业家联系起来。在英国的同一时期,工业革命正在演进,企业家在承担风险和自由的转化中扮演着显著的角色。将企业家和经济联系起来很久以来已经被当作一种标准。事实上50年代以前对于企业家的大多数定义和引用都来自于经济学。康蒂永·R提出了上面的说法,著名的法国经济学家巴普蒂丝塔以及20世纪的经济学天才熊彼特都论述过企业家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所以说“企业家”的概念是18世纪的经济学家引进的,并且继续在20世纪吸引着经济学家的兴趣。当前,这个词已经成为自由企业和资本主义的同义词,或者至少是密切相关的词。同样,人们普遍认为企业家是带来改变的原动力,他们给企业带来创造性的想法,并帮助企业增长、盈利。现代企业家精神首先 企业家应该以事业为重,应该有为事业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其次 应具备开放的心态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第三 应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一个现代化的企业应当具有社会责任感。

企业家的描述

6. 企业家是怎么想的?


7. 企业家理论的介绍

从18世纪30年代康替龙提出企业家概念以后的200年间,经萨伊到马歇尔,历经企业家理论(entrepreneur theory)早期发展的三个阶段。熊彼特对职业企业家范畴和功能的界定,为把企业家理论纳入现代企业理论奠定了理论前提。现代企业理论的最新发展,特别是契约理论、激励理论的推进几乎都是以企业家理论为出发点,企业家的激励约束问题与企业的性质和类型、企业的治理结构、企业的资本结构等这些现代企业理论所考察的基本问题密切相关,现代企业家理论已成为现代企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家理论的介绍

8. 中国企业家的发展

一个记录企业家阶层成长史的媒体。1985年《中国企业家》杂志创刊,国内第一本以“企业家”命名的杂志诞生。1996年《中国企业家》杂志二次创业,提出了“国力的较量在于企业,企业的较量在于企业家”的口号,确立“国内首家,国际一流”的办刊目标。并推出著名的“研究失败”系列封面报道。2000年《中国企业家》杂志正式变为全彩色印刷,明确了“一个阶层的生意与生活”的杂志定位。2001年首次推出“未来之星-21位最具成长性的新兴企业”排行榜,并召开首届“中国企业‘未来之星’颁奖典礼暨成长论坛”2002年首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在北京成功举办,迄今为止已经成功举办12届,成为商界世擘、政府高官、学术名流风云际会的高端平台,赢得业界的一致关注和认可。2003年首次推出“25位最具影响力的企业领袖”排行榜,迄今已成功推出11次,成为国内企业界最权威的榜单之一。2004年《中国企业家》杂志正式申请BPA,明确了具有公众及专业机构认可度的发行量。2005年《中国企业家》杂志正式改为半月刊,并提出“做有公众影响力的国际大刊”的战略。《中国企业家》杂志创刊20周年,推出20周年纪念特刊“2025的预言”,同时成功举办大型纪念晚会。2007年9月,《中国企业家》杂志自创刊起连续出版300期,推出300期纪念特刊“公司兴则中国兴”并首次出版“生活”增刊,举办300期大型庆典晚会。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