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作用最小的抗抑郁药

2024-05-13 03:31

1. 副作用最小的抗抑郁药

 副作用最小的抗抑郁药
                    副作用最小的抗抑郁药,抗抑郁药类型较多,副作用也较大,对心脑血管、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会产生较大影响。那么副作用最小的抗抑郁药有哪些呢?接下来我分享相关知识,快来学习一下吧
  副作用最小的抗抑郁药1   舍曲林 
  效果较好,而且在临床上使用较广,患者的反映也都很好,它的副作用较小,但是要注意不可以与MAOI(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 盐酸帕罗西汀片,氟西汀,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的主要不良反应为中枢神经系统:嗜 睡、失眠、激动、震颤、焦虑、头晕;胃肠道系统包括便秘、恶心、腹泻、口干、呕吐和胃肠胀气;其 他还有乏力、性功能障碍(包括阳痿、性欲下降)。这些不良反应是可以随着用药量和用药频率的减缓而缓解的。 阿米替林,氟伏沙明的不良反应 常见为恶心、呕吐、嗜睡、便秘、焦虑不安、疲乏等,偶见一过性肝功能改变,停药后有明显的缓解。
  副作用最小的抗抑郁药2   一、有富作用的抑郁药 
  1、最突出症状即为消化道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口干、便秘;心血管症状表现为心律失常,出现各种心电图改变;及肝肾功能损害,目前已很少应用。
  近年开发的新型抗抑郁剂,如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西酞普兰、米氮平、文拉法辛等抗抑郁剂,副作用以消化道症状为主,服用后可见口干、便秘、腹泻等,极个别患者可出现心血管症状。
  2、抗抑郁药物的疗效是不错的,耐受性也好,副反应不是很大,但有的人在早期服药的第1-2周,可能会出现胃肠道的'反应,如恶心、口干或者腹泻、厌食。如果调整剂量,经过半月后,这些症状可能会缓解。或者病人还可以加重头痛、失眠、焦虑的症状,所以要调整药物。
  3、抗抑郁药物一般不会出现依赖性,也不会成瘾,因为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神经介质和递质出现问题,由于缺乏,所以断药后可能出现停药反应。
  那么治疗要求彻底,而且也是逐渐减药,不能突然断药。还有人提出服抗抑郁药物会发胖,是不是含有激素?其实不含有激素,可能因为睡眠和其他方面的改善而出现发胖,不是药物引起的。
  4、从60年代开始就有很多种类,不同种类的抗抑郁药,副作用不尽相同。以目前主流的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为例子,其常见副作用分为初期和长期。
  5、初期副作用一般会聚焦在消化道,比如患者有恶心、不想吃东西、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还有一些人会出现头疼、头晕、困倦,有的人会失眠、短暂焦虑、烦躁,比如坐立不安、心烦、心慌、紧张、恐慌。
  6、初期不良反应大部分会随着治疗的推移而逐渐好转,症状出现好转之后转为慢性,慢性期大部分的抗抑郁药经过肝脏的代谢,有可能会影响肝脏的功能,可能会影响代谢,比如造成血糖或者血脂异常。有一些抗抑郁药有比较好的改善食欲的作用,可能会出现长胖的问题。

副作用最小的抗抑郁药

2. 哪种抑郁症药物副作用最小

哪种抑郁症药物副作用最小
Q抑郁症药物抑郁症药物副作用,也许很多人都知道或吃过氟西汀这个药,
抑郁症药物抑郁症药物副作用,但很少有人知道氟西汀的副作用是头疼、焦虑和烦躁,
还有的会出现胃肠道不适,恶心、便秘以及嗜睡、失眠等。
情绪心理障碍大多数早期表现就是睡眠不足和烦躁,
靠吃药能缓解暂时的身体不适和控制情绪,随之而来还要倍受药物副作用的折磨。
近期专家给出新的结论:只有极少数患者达到疾病上线,
而多数只是体内缺乏RSHWHO渡氧,不应以疾病治疗。强烈呼吁自然疗法,而非药物。

 
 
 专家提出四点康复意见:
1、不要轻易给患者打上病人的标签,一个没生病的人总是反复被提醒的病,会加重心理情绪负担。
2、不要轻易用药,只有极少数患者达到疾病上线,而多数只是体内缺乏某些物质,合理针对性营养,就可以使其康复
3、慎用电流疗法,以弱电流通过颅部产生治疗作用的方法,亦称脑部通电疗法。主要适用于重度神经衰竭,失眠症的暂时性。但是人如果长期处于静电场内,就会出现头疼、焦躁不安、呼吸困难、咳嗽等现象,甚至会加重病情。而老年人本身抵抗力就差,如果这样长期使用就会造成心律失常而发生休克的危险。脑部通电疗法在精神病科有过临床应用,针对性强,并不是人人都适用,使用有不确定的风险,千万不能依赖这个方法。
4、自我康复,轻微的可以多吃甜食、巧克力增加愉悦感,补充RSHWHO营养,多走近大自然,养活泼的小动物,都可以合理释放情绪和压力。家人、朋友、同事要正视患者,多陪伴、多倾听。试着常说:没事儿的,你继续说,我在听,我理解,我们就在这里,尽力带他们走出阴霾。

医疗科技不断发展,科学家研究发现,这主要是大脑里面的神经递质水平不均造成的。也就是说大脑里神经细胞产生化学物质,相互传递,可以使大脑各个机能运转,这就需要有一些神经递质,其中就有能让我们感受到快乐的多巴胺。RSHWHO渡氧γ-氨基丁酸是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的神经递质。对学习和记忆力还有睡眠有影响。缺乏这种神经递质,很容易睡眠障碍,学习慢,记忆力衰退,严重的还会导致心理情绪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 RSHWHO平衡体内激素,调节神经系统。渡氧含有多种生长因子、调节因子和免疫球蛋白之外,酪蛋白水解后产生的多种活性肽也是其完成生理功能必不可少的重要成分。水解酪蛋白含有丰富的活性短肽,具有独特的结构、功能、营养性,对机体矿物元素吸收利用、免疫调节、修复内分泌系统,调整皮脂醇分泌指数、平稳血清素,修复睡眠系统。具有突出作用。RSHWHO亚麻酸降解产物DHA(被誉为脑黄金)一起,能透过血脑屏障,直达脑组织,为大脑提供营养、调节脑功能等作用。
 

 
 抑郁症早期有什么症状
情绪障碍的发生并非是突然的,而是存在一个较长的过程,早期往往有一些症状能够提示我们要及时调整自己:
 睡眠问题
主要表现为早醒,患者醒来的时间比以前睡眠正常时醒来的时间要早2个小时左右,且醒来后无法再次入睡。
 兴趣下降
以前十分感兴趣的事情,现在不再感兴趣了,以前一些做起来开心的事情,现在再做也不会开心了,整体表现为活力的丧失。RSHWHO渡氧会积极影响情绪并缓解痛苦。
 疲劳
经常无缘无故的感到疲劳,且休息后无法缓解。
在对这些因素进行调整后发现,在两天内口服RSHWHO渡氧的参与者临床相关症状的几率低70%。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称,抑郁症影响着全世界3亿多人,是全球导致残疾的主要原因。
 

 
抑郁症药物抑郁症药物副作用,口服药物通常是先影响大脑再进而控制情绪,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如果经常吃就有了抗药性,渐渐就失去了治疗作用,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所以停药后较容易复发。不仅是精神类,就是常吃的减肥降压药,也会导致内分泌紊乱,所以,经常吃药的多半情绪低落,甚至出现心理障碍。

3. 抗抑郁药有没什么副作用

随着抑郁症患者的增多,抗抑郁药应用较为广泛,随之引起的副作用也在增加,应引起医生和患者的密切关注,加以防范。 1.三环类抗抑郁药:以阿米替林、多虑平为代表药物,是治疗抑郁症的首选药物之一。三环类可以改善情绪,提高食欲和活动,并能改善睡眠。但三环类副作用也不少,主要有嗜睡、口干、视物模糊、尿潴留、便秘等,并有报告指出心脏有奎宁样毒性作用,故而患青光眼、前列腺肥大患者禁用,老年人和有心脏病史者避免使用此类药物。 2.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是最早的抗抑郁药物,作为二线抗抑郁药,即用于患者对其它抗抑郁药无反应时。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副作用要是使血压升高,严重者可引起高血压危象,表现为严重的枕部头痛、恶心、呕吐、血压骤升、瞳孔缩小及心律不齐等。因此,高血压患者要禁用此类药物。如果服药后出现上述症状,必须立即停药并迅速降压治疗。另外,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还可出现类似三环类的副作用,因而青光眼、前列腺肥大、心脏病患者禁用,老年人需慎用。 3.选择性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是当前抗抑郁的首选药物,常见副作用国少,主要有恶心、头痛、紧张不安和失眠。但应注意的是此类药物改善情绪作用迟缓,需4周以上方有效果,故而初期治疗不可能有最好效果。另外,此类药物对性功能有影响,轻者引起性快感缺失,重者可致性功能障碍如阳痿等,停药后可渐恢复正常。 4.上述抗抑郁药几乎都存在一种罕见但具潜在危险的反应,称作5-羟色胺综合征。该综合征表现为高热、肌张力增高(肌阵挛、震颤、肌肉强直、反射亢进),精神障碍(易激动、不安、意识模糊、躁狂、癫痫发作),以及自主神经障碍(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速、多汗)。针对这一综合征的预防,是在需要换用另一种抗抑郁药时,应该留有足够的间隔时间,以保证前一种药物从体内已经排出,间隔时间约为1~7周。 总之,抗抑郁药是治疗抑郁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应注意心理治疗和饮食指导相配合,这样可减少用药量,减轻副作用。

抗抑郁药有没什么副作用

4. 抗抑郁药物有副作用吗?

抗抑郁药物主要不良反应
其实,临床上药物种类繁多,每一类药物都有其特殊性,抗抑郁药相对副作用较小,每种药物会有不同的不良反应,不同药物需要遵循医嘱和查看药物说明书查询,总体上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有:
1、神经系统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疼、焦虑、紧张、失眠,严重的可能会出现5-羟色胺综合征。
2、胃肠道,常见的有恶心、呕吐、腹泻或者便秘。
3、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
4、比较罕见的也会引起低钠血症、低血糖或者白细胞减少等。
5、性功能方面可能会有阳痿、射精延迟或者性感缺失。
6、在青少年抑郁的病人中早期使用药物有可能会导致易激惹,或者有自杀念头,服药时要加强看护。

5. 抗抑郁药物及其副作用

抑郁症的治疗过程中抗抑郁药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急性发病期间,主要控制病情的手段就是使用抗抑郁药物。抗抑郁药物不同于其他疾病的药物,它属于受到严格监管的精神类药品,因此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精神科医生开具处方,才能到指定的医院或药房购买。那么,为什么抗抑郁药物监管如此严格呢?
  
 原因很简单,首先抗抑郁药物有加重抑郁症状和自杀风险的作用。无论是哪一类的抗抑郁药品,其说明书的开头必然有这样一段话:“对抑郁症(MDD)和其它精神障碍的短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抗抑郁药物增加了儿童、青少年和青年(<24岁)患者自杀的想法和实施自杀行为(自杀倾向)的风险。任何人如果考虑将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或其它抗抑郁药物用于儿童、青少年或青年(<24岁),都必须在其风险和临床需求之间进行权衡。短期的临床试验没有显示出,与安慰剂相比年龄大于24岁的成年人使用抗抑郁药物会增加自杀倾向的风险;而在年龄65岁及以上的成年人中,使用抗抑郁药物后,自杀倾向的风险有所降低。抑郁和某些精神障碍本身与自杀风险的增加有关,必须密切观察所有年龄患者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开始后的临床症状的恶化、自杀倾向、行为的异常变化。应建议家属和看护者必须密切观察并与医生进行沟通。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为被批准用于儿童患者(见[注意事项])-警告,临床症状的恶化和自杀风险,[注意事项]-患者用药信息,和[儿童用药]”。可见这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是必须在医生的严格监控和指导下进行的,不仅不能擅自使用,哪怕是调整剂量和更换药品种类也必须住院接受至少两周的观察。
  
 其次,抗抑郁药物的副作用种类多且危害大。以盐酸文拉法辛为例,其说明书上对不良反应的描述包括:“常见食欲下降,便秘,恶心,呕吐,眩晕,口干,镇静,出汗(包括夜汗),虚弱/疲倦,高血压,紧张不安,呵欠,性功能异常等。文拉法辛被突然停用、剂量降低或逐渐减少时,有报道以下的症状:轻躁狂、焦虑、激越、紧张不安、精神混乱、失眠或其它睡眠干扰、疲劳、嗜睡、感觉异常、头昏、惊厥、眩晕、头痛、耳鸣、发汗、口干、厌食、腹泻、恶心或呕吐。绝大多数的停药反应是轻度的并且无需治疗即可恢复。”为防止意外发生,抗抑郁药品必须接受严格的监管和控制。
  
 最后,关于成瘾性。几乎每一种精神类药品都具有一定的成瘾性,近些年来药品研制取得了不小的进步,这类药品的生理成瘾性越来越低,但对于患者而言,心理成瘾性却不会随着药品升级而减退。就我个人的体会而言,在服用抗抑郁药品初期按照医生的指导逐渐加大剂量后,睡眠问题显著得到改善,但随着病情的好转药量逐渐减少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睡眠,但只要彻底停药,必然导致失眠的现象再次发生。这其中心理依赖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而要克服这种依赖也是困难重重,时至今日我也还处于维持治疗阶段,没能真正停药。
  
  了解抗抑郁药物 
  
 抗抑郁药品虽然品种繁多,但是根据美国APA发表的抑郁症治愈手册对抗抑郁药品的说明,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三环类抗抑郁药物(TCAs),还包括四环类的马普替林。2)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包括有氟西汀,舍曲林,帕罗西汀,氟伏沙明,西酞普兰,还有艾司西酞普兰。3)选择性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文拉法辛,去甲文拉法辛,度洛西汀;4)其他抗抑郁药物,包括安非他酮,奈法唑酮,曲唑酮,米氮平;5)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有苯乙肼,苯环丙胺, 异唑肼,和吉兰经皮制剂。在选择抗抑郁药物的时候,患者和医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如下表所示的种种因素:
  
 患者的喜好
  
 之前药物治疗效果的性质
  
 相关的有效性和效能
  
 安全性,耐受性,和预期副作用
  
 伴发的精神或躯体疾病
  
 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
  
 半衰期
  
 费用
  
 不过,抗抑郁药物在具体副作用方面有明显不同,因此,初始抗抑郁药物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药物的耐受性,安全性,药物费用,患者以前治疗的药物喜好等。
  
 在选择抗抑郁药物时,很多精神科医生还会考虑具体药物治疗的家族史;通常情况下若是家族中亲属对某种药物的治疗效果不理想,也会间接的影响到患者对该种药物的主观接受程度,甚至会使患者对药物治疗产生质疑,不过,这一因素是否预示患者本人在生理层面对类似药物是否有效还没有可靠地科学研究证据。
  
 同时,伴发的其他精神或躯体疾病,也是影响抗抑郁药物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对伴发心血管疾病,心脏传导阻滞,闭角型青光眼,尿潴留,明显的前列腺肥大,或者因进食障碍而出现明显营养不良的患者而言,TCAs最好不要选用,因为TCAs会加重低血压和平衡问题,导致昏厥或摔倒。SSRIs和SNRIs则对有性功能障碍的患者不适合。因乳腺癌或其他适应症而接受他莫昔芬治疗的患者,最好选用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文拉法辛,去甲文拉法辛等不会影响其他药物治疗效果的抗抑郁药物。
  
 另外,因为需要饮食限制和可能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及药物相互作用,MAOIs通常仅限用于对其他治疗无效的患者。MAOIs对非典型抑郁症患者疗效显著,但是多数的精神科医生会首选安全性、耐受性和副作用好的SSRIs。
  
 除了要注意和医生一同选择最适合的药物种类外,患者还应该特别注意的是要严格按照医生要求的剂量按时服药。由于每一位患者个体间的差异,一般医生会在开始剂量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药物的剂量,一周后当药物开始显效时,在酌情减少剂量。一增一减之间看似随意,实则是在寻找适合患者各方面情况的最佳剂量。然而,部分患者却容易在药物刚刚开始显效初始就急于出院和随意增加或减少药量,尽管目前还没有报道称过量使用抗抑郁药物会造成死亡,但提高药物的耐受性和出现不良反应确是必然的结果。下表为美国APA所公布的各类抗抑郁药物的开始剂量和常规剂量,可以为大家提供参考和借鉴:
  
 FDA规定的抗抑郁药物的开始剂量和常规剂量
  
   通用名称    
  
   开始剂量(mg/天)b  
  
   常规剂量(mg/天)c  
  
  SSRId 
  
     
  
  西酞普兰 
  
  20 
  
  20–60e 
  
  艾司西酞普兰 
  
  10 
  
  10–20 
  
  氟西汀 
  
  20 
  
  20–60e 
  
  帕罗西汀 
  
  20 
  
  20–60e 
  
  帕罗西汀,缓释剂 
  
  12.5 
  
  25–75 
  
  舍曲林 
  
  50 
  
  50–200e 
  
  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d 
  
     
  
  安非他酮,快速剂型 
  
  150 
  
  300–450 
  
  安非他酮,控释剂 
  
  150 
  
  300–400 
  
  安非他酮,缓释剂 
  
  150 
  
  300–450 
  
  SNRId 
  
     
  
  文拉法辛,快速剂型 
  
  37.5 
  
  75–375 
  
 文拉法辛,缓释剂
  
  37.5 
  
  75–375 
  
  去甲文拉法辛 
  
  50 
  
  50f 
  
  度洛西汀 
  
  60 
  
  60–120 
  
  五羟色胺调节剂 
  
     
  
  奈法唑酮 
  
  50 
  
  150–300 
  
  曲唑酮g 
  
  150 
  
  150–600 
  
  去甲肾上腺素-五羟色胺调节剂 
  
     
  
  米氮平d 
  
  15 
  
  15–45 
  
  三环和四环类抗抑郁药物 
  
     
  
  阿米替林 
  
  25–50 
  
  100–300 
  
  多虑平 
  
  25–50 
  
  100–300 
  
  丙咪嗪 
  
  25–50 
  
  100–300 
  
  去甲丙咪嗪 
  
  25–50 
  
  100–300 
  
  去甲替林 
  
  25 
  
  50–200 
  
  三甲丙咪嗪 
  
  25–50 
  
  75–300 
  
  普罗替林 
  
  10–20 
  
  20–60 
  
  马普替林 
  
  75 
  
  100–225 
  
  MAOIs 
  
     
  
  不可逆,非选择性 
  
     
  
  苯乙胫 
  
  15 
  
  45–90 
  
  苯环丙胺 
  
  10 
  
  30–60 
  
  异唑肼 
  
  10–20 
  
  30–60 
  
  不可逆, 
  
 MAO B选择性抑制剂    
  
  透皮型吉兰h 
  
  6 
  
  6–12 
  
  可逆性MAO 
  
 A选择性抑制剂    
  
  吗氯贝胺 
  
  150 
  
  300–600 
  
 a:方便起见,TCAs之外的药物根据它们的作用机理进行分类。不过,有些药物的作用机理尚未明确或剂量多变。
  
 b:对于:老年和惊恐障碍患者,焦虑或肝脏疾病严重的患者,伴发其他躯体疾病的患者,从低剂量开始治疗。
  
 c:对有些药物(如,TCAs),上限剂量反映的是中毒危险性或需要监测血药浓度,而对其他药物(如,SSRI),高于上限的剂量可以安全使用,但是没有证据支持高剂量疗效更好。
  
 d:这些药物在安全性,患者的副作用耐受,和临床试验数据的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是最佳药物。
  
 e:随诊断不同调整剂量;见具体的治疗指南。
  
 f:曾经用到或400mg/天,尽管在50mg/天以上没有额外的益处。
  
 g:本药物一般不用于这一适应症。
  
 h:吉兰低剂量选择性抑制MAO-B,但是高剂量时对MAO-A和MAO-B都有抑制作用,这也是抗抑郁作用所需要的。
  
  抗抑郁药物副作用 
  
 临床研究中,任何一种药物副作用的严重性都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估:一是患者报告的副作用频率,也就是副作用出现的比例;二是治疗脱落率,也就是副作用不经治疗而自动消失的频率。抗抑郁药物也不例外。
  
 抗抑郁药物副作用随着抗抑郁药物种类、不同亚类、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另外,与传统抗抑郁药物相比,新型抗抑郁药物的耐受性和安全性都有很大进步。当抗抑郁药物治疗出现副作用时,首先的做法是降低药物剂量,或换用没有此种副作用的另一种药物。当降低剂量或停用药物无效的时候,可以考虑其他措施。对这些其他措施美国APA在抑郁症治愈手册中也进行了详细的列举,以供医生和患者进行参考。
  
  抗抑郁药物副作用的治疗抗抑郁药物副作用的治疗 
  
   副作用  
  
   有关的抗抑郁药物  
  
   治疗a  
  
   心血管  
  
  心律失常 
  
  TCAs 
  
  避免用于心脏功能不稳定或缺血的患者。注意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相互作用. 
  
  高血压 
  
  SNRIs,安非他酮 
  
  监测血压。尽可能低剂量治疗。加用降压药物。 
  
  高血压危象 
  
  MAOIs 
  
  寻求紧急治疗。如果高血压严重,静脉注射降压药(如,拉贝洛尔,硝普钠)。 
  
  胆固醇升高 
  
  米氮平 
  
  加用他汀类药物。 
  
  体位性低血压 
  
  TCAs,曲唑酮,奈法唑酮, MAOIs 
  
  加用氟氢可的松。增加食盐摄入。 
  
   抗胆碱作用  
  
  便秘 
  
  TCAs 
  
  摄入足够水分。使用通便剂。 
  
  谵妄 
  
  TCAs 
  
  评估其他导致谵妄的因素。 
  
  口感 
  
  TCAs, SNRIs,安非他酮 
  
  建议使用无糖口香糖或糖果。 
  
  尿潴留 
  
  TCAs 
  
  加用氨甲酰甲胆碱。 
  
  视觉变化 
  
  TCAs 
  
  使用毛果芸香碱眼药水。 
  
   神经系统  
  
  头痛 
  
  SSRIs, SNRIs,安非他酮 
  
  评估其他病因(如,咖啡因中毒,磨牙,偏头痛,紧张性头痛)。 
  
  肌肉阵挛 
  
  TCAs, MAOIs 
  
  加用氯销西泮 
  
  癫痫发作 
  
  安非他酮, TCAs,阿莫沙平 
  
  评估其他病因;如果临床需要添加抗惊厥药物。 
  
   性功能副作用  
  
  兴奋,勃起功能障碍 
  
  TCAs, SSRIs, SNRIs 
  
  加用西地那非,他达拉非,丁螺环酮,或安非他酮。 
  
  性高潮障碍 
  
  TCAs, SSRIs,文拉法辛, desvenlafaxine, MAOIs 
  
  加用西地那非,他达拉非,丁螺环酮,或安非他酮。 
  
  阴茎异常勃起 
  
  曲唑酮 
  
  进行紧急泌尿系统评估。 
  
   其他  
  
  激活 
  
  SSRIs, SNRIs,安非他酮 
  
  早上用药。 
  
  静坐不能 
  
  SSRIs, SNRIs 
  
  加用β-阻断剂或苯二氮类。 
  
  磨牙症 
  
  SSRIs 
  
  如果临床需要,进行牙科诊治。 
  
  发汗 
  
  TCAs, some SSRIs, SNRIs 
  
  加用1-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如特拉唑嗪),中央型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如可乐定),或抗胆碱能剂(如苯甲托品)。 
  
  摔倒危险 
  
  TCAs, SSRIs 
  
  监控低血压或平衡功能;对镇静,视力模糊作出评估;改善环境降低风险。 
  
  胃肠道出血 
  
  SSRIs 
  
  识别同时服用的药物是否会影响凝血。 
  
  Hepatotoxicity 
  
  奈法唑酮 
  
  提供有关肝功能异常的宣教和监测。如果有必要,进行肝功能检查。 
  
  失眠 
  
  SSRIs, SNRIs, bupropion 
  
  早上用药。睡前加用镇静催眠。加用褪黑激素。提供CBT或睡眠卫生教育。 
  
  恶心,呕吐 
  
  SSRIs, SNRIs, bupropion 
  
  饭后服用,或分次服用。 
  
  骨质疏松 
  
  SSRIs 
  
  如果临床需要,检测骨密度,添加特定的治疗以减少骨质流失(例如,钙和维生素D补充剂,二膦酸盐,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药物)。 
  
  镇静 
  
  TCAs,曲唑酮, nefazodone,米氮平 
  
  睡前服用。加用莫达非尼或利他灵。 
  
  严重的五羟色胺综合征 
  
  MAOIs 
  
  进行紧急评估。考虑进入重症监护病房。 
  
  体重增加 
  
  SSRIs, mirtazapine, TCAs, MAOIs 
  
  鼓励患者锻炼。获得营养师指导。如果换药,使用仲胺类(如果需要TCA治疗)或其他没有体重问题的药物(如,安非他酮)。 
  
 a:治疗副作用的初步措施包括:减量,或停药,换用没有类似副作用的其他抗抑郁药物;其他额外治疗措施。
  
  关于停药综合征 
  
 长期进行药物治疗的患者,通常不能突然停药,应该在几周的时间内逐渐减少停用,以最大限度的防止停药症状的发生。临床经验和几项研究显示,突然停用、剂量降低或逐渐减少时产生的停药综合征症状主要包括:轻躁狂、焦虑、激越、紧张不安、精神混乱、失眠或其它睡眠干扰、疲劳、嗜睡、感觉异常、头昏、惊厥、眩晕、头痛、耳鸣、发汗、口干、厌食、腹泻、恶心或呕吐。绝大多数的停药反应是轻度的且一般不经治疗,在1-2周内就可以逐渐消退。有些患者,停药综合征持续存在,特别是帕罗西汀治疗的患者,需要仔细制定停药方案。另一个方案是短期换用氟西汀治疗,比如10mg/天治疗1--2周,然后减少和停用氟西汀。具体的停药方案还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不可擅作主张。
  
  药物治疗的实施 
  
 以上关于药物类型、用量及副作用的内容仅仅是给各位读者的一个大致上的参照,具体药物治疗的实施是有着严格的规范的,即使是精神科医师,也必须按照规范进行必须的、定时的检查和研究。目前学术界的研究仅能通过抽样调查给出适用于大多数人的普遍情况,具体到每一个患者,医生还需根据治疗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参照研究给出的症状改善各阶段的时间和用药方案制定出具有个性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和与之配套的指导。并且我们应该了解一个严酷的事实,即抑郁症每一次复发,都要比上一次更加严重和顽固,服药的时间需要随着复发次数的增加而不断加长,三次复发后,患者将终身不得停药。其严重性不亚于人们谈之色变的艾滋病。这也是为什么我反反复复的强调,药物治疗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的原因。作为一个非精神医学专业出身的学生,我无法给出更多的建议,下面是美国APA抑郁症治愈手册中关于药物治疗的实施的相关内容,谨以此和各位读者共享:
  
 药物治疗后最早1-2周可以改善症状,好转会持续到12周。很多患者在第一周结束就出现部分好转;其他的在2-4周内出现好转。短期疗效研究显示,所有的抗抑郁药物都至少需要4-6周才能取得最大疗效。此外,在“现实”临床情况下的研究显示,需要更长治疗时间才能取得疗效,慢性患者,伴发躯体和其他精神疾病的抑郁症患者更是如此。
  
 一旦确定了治疗使用的抗抑郁药物,可以按照表6中的建议开始治疗。初始剂量应根据患者的耐受性逐步提高,直到达到治疗剂量,或者患者出现好转,倘若患者在治疗头几周内出现症状部分缓解的话。如果患者经过治疗只有部分好转,在副作用允许的情况下,换药之前可以加大剂量继续治疗。有些情况下,如患者属于药物快速代谢型,药物需要增加到FDA允许的范围以上进行治疗。对那些在头几周治疗内有好转的患者,应该坚持治疗4-8周。如果患者服用了可耐受的最大剂量治疗,4-8周后仅有中度以下的好转,需要对患者进行重新评估和药物治疗调整。经过头几周治疗后患者没有出现好转,应该尽早进行治疗调整。对有些患者,精神科医生需要考虑换药,而不是增加原来药物的剂量。有些抗抑郁药物还没有进行固定剂量的治疗研究,没有它们准确的量-效关系,也就没有确定的最小有效剂量;此外,有些抗抑郁药物,研究未能发现它们的量--效关系。因此,表6列出的初始剂量和常规成人剂量只能作为一般指导,实际剂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
  
 增加剂量到充分治疗量可以在治疗的头几周完成,根据患者的副作用、年龄和伴发的其他躯体精神疾病剂量会有所不同。通常而言,老年患者,合并躯体疾病,或者对抗抑郁药物代谢清除功能下降的患者,需要低剂量治疗。对这些患者,推荐成人剂量的50%作为他们的初始和治疗剂量,剂量调整也会缓慢进行。剂量还受药物副作用和患者对副作用耐受性的影响。药物剂量也要和患者个人具体的药代动力变化和药物间相互作用相适应。
  
 患者开始抗抑郁药物治疗以后,要系统仔细的进行监测评估,以明确:治疗的效果,副作用的出现,临床状况,安全性,治疗依从性。使用医生和患者评定量表可以辅助进行评估。确定治疗随访次数时考虑的因素有:疾病的严重程度,患者对治疗的合作程度,社会支持情况,是否伴发其他躯体疾病,症状的变化进展。治疗随访频率要能确保发现和处理患者的自杀危险性,促进治疗的依从性,治疗不彻底始终是取得最佳疗效的障碍。临床研究显示,每周一次或以上的随访对患者有益。这样的随访频度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帮助患者克服沮丧情绪的影响。在近期完成的STAR*D (抑郁症序贯治疗)研究,在四个步骤的治疗过程中,建议在头12周(疾病急性期)至少要进行6次以上的治疗随访。临床实践中,急性期药物治疗的随访频率变化很大,对特别复杂的患者,甚至每周要进行多次随访。随访的方式也根据临床条件和治疗措施而有所不同(如:当面随访,电话联系,通过患者的其他医生等)。
  
 大多数患者没有必要进行抗抑郁药物的血药浓度检测,但对有些服用TCAs的患者有必要的。对有些药物,尤其是去甲替林,阿米替林,去甲咪嗪,丙咪嗪,它们的血药浓度和疗效、副作用密切相关。在出现以下情况时,血药浓度检测非常有用:经过充足剂量足够时间治疗没有效果;患者对副作用十分敏感,需要找到最低有效剂量;怀疑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因为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对抗抑郁药物浓度有不利的影响。有时,遗传检测也可以指导选择药物或剂量,但是现有资料不足以支持这种昂贵检测的必要性。
  
 有些抗抑郁药物,特别是TCAs,过量时会导致疾病甚至死亡。服用200mg/日十天的剂量就可能导致死亡,因此,在治疗早期,要慎重配发少量的TCAs药物,并防止患者囤积药物。另外,对于有自杀危险的患者,最好选用SSRI类药物,安非他酮,或米氮平这些过量安全的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物及其副作用

6. 抗抑郁药常见的副作用

 抗抑郁药常见的副作用
                      虽然目前新一代的抗抑郁药的副反应比较小,但长期应用后仍可能导致明显的副反应而导致患者自行停药。
      目前的主要副反应有以下几点  
     1体重增加 
    有部分患者在长期服用药物后导致肥胖,而自行停药,这一因素在青年女性中尤其明显。氟西汀有减轻体重的作用,所以必要时可换用它维持治疗。
     2性功能障碍 
    有许多抗抑郁药对性功能都有影响,如抑制勃起和性乐高潮等。新一代的抗抑郁药物对性功能的影响要比老的抗抑郁药要小的多。有报道称米氮平(瑞美隆)对性功能基本没有影响。
     3失眠 
    氟西汀最易引起失眠,故氟西汀一般在早上服用。
     4嗜睡 
    三环类抗抑郁药和米氮平(瑞美隆)可引起明显的嗜睡。
     5其他 
    如便秘、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也相应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而导致停止维持治疗。
     65-色胺综合征 
    抗抑郁药几乎都是存在一种罕见但具潜在危险的反应,称作5-羟色胺综合征。该综合征表现为高热、肌张力增高(肌阵挛、震颤、肌肉强直、反射亢进),精神障碍(易激动、不安、意识模糊、躁狂、癫痫发作),以及自主神经障碍(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速、多汗)。针对这一综合征的预防,是在需要换用另一种抗抑郁药时,应该留有足够的间隔时间,以保证前一种药物从体内已经排出,间隔时间约为1-7周。
     注 意 
    对于药物的副反应,如果一旦出现,患者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
      抗抑郁药导致体重增加,怎么办?  
    首先应改变饮食及增加运动,其次辅助心理治疗,然后考虑转诊至营养师。
    在此基础上,考虑换用增重风险较低的抗抑郁药,或在可耐受的情况下联用安非他酮。
    如果以上措施均无效,再考虑抗肥胖药物。
    在美国,体重超标者的比例已创历史新高,超重(BMI≥25)或肥胖(BMI≥30)成年人已达68.5%,其中34.5%为肥胖,6.4%为极度肥胖(BMI≥40)。体重增加的原因包括躯体及膳食因素,但也可为医源性。许多药物具有增重副作用,包括大多数抗抑郁药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服药过程中,体重开始增加的.时间可预示体重增加模式:首月出现显著增重,意味着日后增重的风险很高。
    针对此问题,Jeffrey S. MacDaniels及Thomas L. Schwartz博士提出了若干建议,并发表于6月的《Current Psychiatry》。本文旨在探讨以下3个问题:
    ① 处方抗抑郁药时的考虑;
    ② 处理体重增加的方法;
    ③ 可用于减重的药物。
     临床建议 
    筛查
    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推荐在全体患者人群中进行肥胖筛查(B级推荐)。筛查对于识别正在服用抗抑郁药患者中的潜在增重人群具有重要意义。
    宣教及治疗
    向患者提供关于健康饮食及体育锻炼的教育及鼓励,或将患者推荐至营养师;如有需要,则开始心理治疗。对于以上措施无效或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的患者,可采取抗肥胖药物治疗。
     BMI并非健康的绝对指标 
    BMI不应被视为超重或肥胖整体预后的绝对指标。Tomiyama等认为,BMI本身不足以代表健康状况,这种关注只会导致健康的超重人群应对不必要的医疗保险开支,并忽视BMI正常但健康状况不佳的个体。
    研究发现,超重人群中约50%、肥胖人群中约29%实际上是健康的。
     常见抗抑郁药的增重效应 
    抑郁症治疗中,可能有多个因素影响体重,所以应基于患者药物治疗方案采取多因素管理。以下分别阐述不同类型抗抑郁药的增重风险。
     5-HT能抗抑郁药 
    常用抗抑郁药SSRIs及SNRIs中许多具有增重风险。阿黑皮素神经元缺少5-HT2c受体的小鼠中,5-HT相关厌食反应被逆转,造成了明显的贪食及肥胖。接受SSRIs及SNRIs治疗后,突触间隙5-HT积累导致5-HT2C受体下调,因此造成了体重增加。
    SSRIs及SNRIs中,帕罗西汀是引发长期体重增加最严重的一个:研究显示,该药4个月可平均增重2.73kg。
    理论上,SNRIs可通过上调NA引起恶心及食欲下降,因此增重风险相对较低;并且,NRIs对NA的作用存在剂量-反应曲线,剂量越大上述效应越明显。
     镇静类抗抑郁药 
    ▲ 米氮平 由于对α2受体、5-HT2A及2C受体的拮抗作用及抗组胺受体(H1)作用,该药具有显著的增重效应。其抗组胺受体作用可抑制饱腹感,引起热量摄入增加。服用米氮平可引起食欲增加、减缓新陈代谢(可能与5-HT2C拮抗、毒蕈碱受体拮抗作用等有关),从而引起脂肪组织生长增加,且对瘦素不敏感。
    Meta分析显示,接受米氮平治疗4-12周即可引起体重增加1.74kg(P<0.0001),超过4个月时增重效应更明显。
    ▲ 曲唑酮及萘法唑酮 二者均具有5-HT2A及2C拮抗作用,及5-HT再摄取作用。其中萘法唑酮的5-HT2a拮抗作用更强,5-HT2C拮抗作用较弱,同时具有轻微NE再摄取作用,因此增重风险相对较低。这两种药并不常用于抑郁症治疗,但曲唑酮常作为失眠辅助用药。即使在超说明书低剂量下,曲唑酮仍可发挥抗组胺作用及α1受体拮抗作用,引起意识水平下降及镇静、嗜睡。
     三环类抗抑郁药 
    ▲ 阿米替林 可通过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引起体重增加。许多TCAs可阻断H1受体引起体重增加(阿米替林、丙咪嗪、氯丙咪嗪);与此同时,大多数TCAs具有拮抗毒蕈碱受体作用。此外,某些去甲肾上腺素能TCAs(去甲替林、地昔帕明、普罗替林)具有类似SNRIs抑制食欲的作用,可一定程度地抵抗体重增加。
    Meta分析显示,阿米替林急性治疗期(4-12周)可引起体重增加1.52kg,4-7个月可增重2.24kg。同一项研究发现,去甲替林在急性治疗期引起体重增加2.0kg,而在≥4个月时体重相比基线下降了1.24kg。
     新型抗抑郁药 
    ▲ 维拉佐酮 维拉佐酮可部分激动中枢神经系统突触前及突触后5-HT1A受体,使其具有独特的抗抑郁作用,此类药物被称为多靶点药物,被认为是SSRIs的升级版,以SSRIs作用为核心,同时具有5-HT受体调节作用。54周试验报告维拉佐酮可引起增重1.7kg,相比之下SSRI长期治疗平均增重为6.8-10kg。
    ▲ 沃替西汀 同样具有SSRI作用,并可在突触前部分激动5-HT1A受体,同时对5-HT1D、5-HT3、5-HT7受体具有拮抗作用。沃替西汀的增重效应轻微,2项试验显示仅有6.1%的患者经52周治疗体重增加(平均增加0.41kg)。
    ▲ 左旋米那普仑 同时具有5-HT及NE再摄取抑制作用,因此也可抑制食欲及限制热量摄入。52周药物试验显示左旋米那普仑几乎无增重作用,且受试报告相较于基线体重下降了4.34kg。
     体重增加的管理 
     改变生活方式 
    首先减少进食量,限制高热量及高脂肪食品摄入。一个简单的建议是,维持相同的食品选择,但减少20%食量。在营养师的指导下,可采用更严格的热量限制。某些商业减肥计划的手段比较极端,比如低热量饮食结合巨大运动量,虽然激励减肥的动机是良好的,但更鼓励采取渐进的方式达到减重目标。
    持续运动至少45分钟具有长时间的减重效应。小规模研究显示,运动14小时后,代谢率较基线升高190±71.4kcal。耐力训练24周可使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下降,并使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可有助于减肥。小型试验显示高强度运动有助于抑制食欲,减少24小时热量摄入6%-11%。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CBT)可帮助患者修正生活方式、强化行为、促进减肥,具体来说包括设定减肥目标、预防导致暴饮暴食的触发因素、鼓励控制进餐量、督促锻炼。小型RCT显示,肥胖妇女在接受每周2小时、共10周的膳食调整、运动结合CBT及心理教育治疗后,在18个月随访期达到平均减重10.4kg,对照组体重增加2.3kg。
    动机性访谈(motivationalinterviewing)是成瘾精神病学中的重要工具,对肥胖及暴食治疗同样有效。一项meta分析显示接受动机性访谈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BMI降低了0.51。
     躯体干预 
     诊断 
    识别及早期干预是成功治疗药物相关增重的基础。首先应询问患者的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脂血症家族史。每次就诊观察重要体征,包括血压、体重等。尽管每次测量的变化并不显著,但腰围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体征,需要密切关注。
    实验室检查也有助于诊断。基线血脂、空腹血糖、促甲状腺激素及T4都是重要指标。若患者出现体重迅速增加迹象,或者BMI≥30kg/㎡,需每3-12个月随访监测。
     药物干预 
    考虑采取药物干预时,应先尝试换用增重风险较低的抗抑郁药。换用或增用安非他酮可通过抑制食欲帮助减重。新型抗抑郁药,如维拉佐酮、沃替西汀、左旋米那普仑,引起体重增加的风险较低。严重抑郁症患者可增用哌甲酯,但应留意其心血管副作用及依赖性问题。与患者沟通增药或换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抑郁症状恶化,鼓励他们报告变化。换药时应制定时间表,逐渐减量并逐渐增加新药剂量,防止停药综合征。
    
  ;

7. 抗抑郁药物会有哪些副作用?


抗抑郁药物会有哪些副作用?

8. 抗抑郁药的副作用

使人困倦、口干、视物模糊、便秘、心跳加快、排尿困难和体位性低血压,这类副作用一般不影响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可逐渐适应;严重的心血管副作用、尿潴留和肠麻痹少见。过量可致急性中毒甚至死亡。最新研究还证明可增加脑出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