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通胀飙升至31年新高,央行为何仍然“一意孤行”不愿加息?

2024-05-18 02:50

1. 日本通胀飙升至31年新高,央行为何仍然“一意孤行”不愿加息?

因为日本需要通过降息的方式来体现当地的消费需求,同时也需要稳定当地的经济发展。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当美联储不断加息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很多国家和地区会同步加息,通过这种方式遏制可能存在的输入性的通货膨胀。但对于日本来说,即便日本的通货膨胀已经飙升到了31年的历史新高,但日本也没有通过加息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与此同时,日本反而通过降息的方式来进一步刺激消费,这个方式也导致日本的日元汇率跌到了历史最低谷。
日本的通货膨胀已经达到了31年的历史新高。
这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概念,因为日本的物价本身长期非常稳定,在受到了美联储的加息影响之后,日本的通货膨胀已经达到了3%以上的程度,这个数据也创下了日本的31年来的历史新高。与此同时,日本的部分商品的价格已经上涨了20%以上的价格。虽然商品的价格在进一步上涨,但日本似乎并没有同步加息的打算。
日本需要通过降息的方式解决当地的消费需求问题。
试想一下,如果日本选择跟美联储同步加息的话,这个方式虽然可以饿着当地的通货膨胀,但同时也会压制当地的消费需求。对于日本来说,日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当地的消费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也需要有效解决当地的经济复苏问题。如果这两个问题不能得以化解的话,日本央行应该不会选择同步加息。
除此之外,因为日本的经济发展受到了新冠疫情的显著影响,如果日本选择直接加息的话,这个行为只会进一步扩大日本的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所以日本在加息的时候也会充分考虑到经济发展的问题。

日本通胀飙升至31年新高,央行为何仍然“一意孤行”不愿加息?

2. 下周日本央行恐有大动作?

周一(7月23日),日本观察人士上周五在纽约遭遇一场意想不到的震动。当时有传言称,日本央行可能会考虑在7月31日举行的会议上改变政策。这一问题的症结似乎在于,尽管黑田东彦以及日本央行希望保持一种刺激性的政策立场,但仍可能采取一些调整,包括允许收益率曲线趋陡,以降低利率环境的压力。
  
 尽管上周五的日元反弹并不受欢迎,但若持续下去,日本央行就有理由考虑其对银行采取的行动,即使这意味着日本国债收益率必须小幅上升。
  
 尽管日本央行一直在推行2013年启动的资产购买计划,但近年来该行还将利率作为政策工具进行部署。具体而言,他们在2016年初将央行超额准备金的存款利率降至负值,并在当年晚些时候引入了收益率曲线控制,以控制10年期日本国债的收益率。
  
 即使拥有这些非传统的政策工具,通货膨胀仍未能达到2%的目标。与此同时,目前的日本央行似乎正对国内银行业造成严重的有害影响,这无疑无助于实现2%的通胀目标。
  
 自2016年1月引入负利率以来,日本银行的表现远远落后于美国银行,而在此之前的50年内,它们的回报率相当。其原因在于,日本央行政策正显著地挤压着风险范围两边的银行利润率。日本银行的存款负债大约为700万亿日元,而这些存款的利率却为零。不幸的是,日本银行在资产负债表的所能获得的资产收益相对下降了。
  
 随着日本央行继续在公开市场购买证券,央行储备的超额准备金越来越增多。自量化宽松实施以来,这一数字已经翻了大约10倍,达到今天的330万亿日元。但是,一旦日本央行转向负利率,银行就必须为其持有这些储备的特权付出代价,从而对那些零息存款负债创造负利润。
  
 如果银行在提供高利润率贷款方面表现出色,那将是可以容忍的。可惜的是,情况并非如此。过去几年,日本央行对日本国债收益率保持有效的控制,新银行贷款的平均利率已从2015年底的大约0.90%下降至今天略高于0.60%的水平。同样,鉴于银行的负债处于零利率水平,这意味着利润率和盈利能力正受到沉重的挤压。
  
 类似的现象也出现在欧洲,并且令人大吃一惊!欧洲的银行也曾经历过一段艰难的时期。另一方面,即便美联储卯足全力推进量化宽松政策,其支付的超额准备金利息也高于银行存款利率。这并不非美国市场和经济在危机后期优于其他的唯一原因,但肯定没有造成什么伤害。
  
 自1990年日本双泡沫破裂以来,日本银行一直生活在一个可能被称为“僵尸末日”的地方。即使在今天,TOPIX银行指数也首次达到1983年的水平。目前的政策继续为日本金融机构带来一个艰难的经营环境。允许曲线陡峭和贷款利率小幅上升,不仅不太可能使经济脱轨,或许还能为银行注入一剂强心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