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小学教育史几年

2024-05-19 01:52

1. 民国时期的小学教育史几年

民国时期小学教育进行了不小的改革,1922年“壬戌学制”出台,新学制规定小学修业年限为6年,依地方情形得延长1年;小学分初、高两级,分别为4年、2年;小学课程得于较高年级斟酌地方情形,增设职业准备之教育。
1923年5月,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刊布《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 小学课程方面充分体现了以上教育改革成果和改革思想。国文改为国语,教材以儿童文学为主,编写形式注重儿童化;算术教材以切合儿童生活为主体,低年级用游戏进行教学;各科教材用语体文编写;这些都是从儿童角度出发,以儿童为中心。教学时间方面也是如此。以前小学各科教学时间采用钟点制,每节课按时计算,这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说,时间过长。这次改用分钟制,各科授课时间可视科目性质的难易,儿童程度的高低来支配,每节课可以30分钟为度适当伸缩,较为灵活,便于照顾到低年级儿童注意力不能持久及好动的特点。周、日授课时间较前减少许多。初小一、二年级每周减少4—8小时,三、四年级每周减少8—9小时,高小每周减少5—7小时。

民国时期的小学教育史几年

2. 民国初期的小学改革的意义

1912年1月3日南京政府任命蔡元培为教育总长,1月9日成立教育部,教育部的重要任务就是为教育发展规划蓝图,教育方针的制定是其中最具意义的。蔡元培于1912年4月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对清朝政府颁定的教育宗旨进行批判,主张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国民教育和美育。蔡元培对民国教育方针的币休构想从理论上进行系统探讨,引起了关心教育有识之士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并参与讨论。在他这一思想指导下,1912年7月召开的临时教育会讨论并通过新的教育方针,并于1912年9月2日,正式颁布实行。新教育方针是:“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基本反映了蔡元培的思想这个教育方针,包括了德、智、体、美四育教育,体现了受教育者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以道德教育为核心,把将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健全人格的国民作为首要的任务。否定了清政府“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宗旨,否定了军权的绝对权威和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新教育方针的颁布是中国教育的一个进步,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旧教育的一个重大胜利。
                                          
 在颁布教育法令法规的同时,教育部还颁布了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标准和课程表。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课程之标准》,其中规定了初等小学、高等小学、中学和师范学校的课程,同时还具体规定了各级学校各学年的科目,以及每周各科的教学时数。废止了癸卯学制中的“读经讲经”课,突出近代学科和资本主义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但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也采取了批判继承的态度;另外还关注对学生的美感和情感教育,注意课程的应用性、平民化和手脑协调发展的特色。民国初年的各级学校就是按此实施的。应该说,课程设置明确体现了全国临时教育会议通过的民国教育方针。它奠定了民国初年小学、中学、师范学校课程设置的基础。
  
 国民政府成立后由于政体的变化要制定新的学制,在参照日本学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经验,形成了民国新学制草案在教育部召开的中央教育会议上,有关方面决定重订学制,于1912年9月颁布《学校系统令》称“壬子学制”,1913年,教育部又陆续颁布了各级各类学校法令,补充了这个学制,逐步形成了一个新的学制系统,称“壬子癸学制”、也称“1912 1913年学制”
  
 “壬子癸学制”仍然保持以小学到大学教育为骨干,兼重范教育和实业教育的整体结构。这个学制规定整个教育期限为17年或18年,共分三段四级。初等教育二级,其中初小年,男女同校,高小3年,男女分校。中等教育设中学校1年。高等教育设立大学,6年或7年。小学之前有蒙养园,大学之士有大学院,均不计入学制年限。从横向的方面讲,也分为三个系统,除普通教育系统外,还有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帅范教育分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级,相当于中等和高等教育阶段。实业教育有乙种实业学较和甲种实业学校,相当于高小,中等教育阶段,还有专门学校,相当于大学教育阶段。
                                          
 “壬子癸学制”和“癸卯学制”相比,有很大进步。
  
 1.缩短了学制年限,较之癸卯学制,缩短了3—4年,有利于曾加劳动人民受教育的机会
  
 2.取消了毕业生奖励出身的制度,消除了科举制度的阴魂。
  
 3.女子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地位。“癸卯学制”中没有涉及女子教育的地位,而“壬子癸丑学制”中普通中、中等实业学校,师范学校、病等师范学校都规定设立女校,初等小学还可以男同学。
  
 4.在课程的改革上,取消了忠君、尊孔的课程,增加了自然科学课程和生产技能的训练;改进了教学方法,反对体罚,要求教育联系儿童实际,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壬子癸丑学制”作为民国的第一个学制,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教育要求,它是民国初期的中心学制,至1922年学制出现以前,有过局部的调整,但是整体的框架不变,

3. 民国时期的教育家为何能办出一批有影响的中小学麻烦告诉我

  很多时候,那些衡量指标都是不可量化的。现在来理解民国的教育,我们知道那个时候有战乱,有动荡,但是它的教育是相对成功的,因为那个时代教师得到了尊重,学校得到了尊重。那个时代的学校,大部分我们不能说全部都是由教育家来办的,而不是由行政人员来办的。
  那个时候,北大校长这个位置和教育部长之间可以是来来回回的,蒋梦麟当过教育部长,也多次当过北大校长,但他不认为当了部长,再当校长有什么不好。蔡元培也当过教育总长,然后再去当北大校长。他们并不觉得校长和部长之间有巨大的落差,反而觉得北大校长这个位置可能更体面,北大校长,在他们心目中不是一个行政职务,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个教育家所担负的岗位。
  我想到几个人。张伯苓,大家都知道他是南开大学的校长,但我更愿意说他是南开中学的校长。事实上,张伯苓办得最成功的学校可能还不是天津的南开学校,而是抗战烽火中的重庆南开中学。
  林砺儒,他是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校长,后来做了北京师范大学的校长,1949年以后做了教育部的副部长。我倒觉得他不应该去做副部长,他最适合的岗位是做校长,而不是部长。经亨颐,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校长,创办过春晖中学。还有赵君达、高凤山、周厚枢……后面这几个人现在都不大有名了,已经被人们给忘了,但是在他们学生的眼中曾经都是耀眼的明星,曾经是太阳,正是在他们手里,天津耀华中学、北京汇文中学、扬州中学,这些学校都是当时中国最好的中学。这样的人,在民国的时候,每个地方都有一批,正是他们这些大大小小的教育,家办出了一批很有魅力、很有影响的中小学。
  所以,我说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很大程度是由中小学所决定,而这些教育家就是这些学校后面的灵魂人物,他们不仅是掌舵的人,没有他们,学校就没有灵魂。

民国时期的教育家为何能办出一批有影响的中小学麻烦告诉我

4. 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是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20年,也是学校德育工作改革发展的20年。本文
  试从分析德育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的角度,以德育科学化和规范化问题为中心,追溯德育改革的轨迹,探索德
  育改革的主要线索和实践走向,以求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有所启示和帮助。

  一、中小学德育发展的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的德育工作总体上经历了如下几个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6年。这是一个拨乱反正,强调又红又专的时期,主要解决的
  是德育正位问题

  这一阶段,在刹住十年教育动乱、恢复和建立良好教育秩序、狠抓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的同时,强调了学校
  德育,既要重视德育的政治性,又要重视政治思想工作落实到业务工作之中,做到又红又专;重申了德智体全
  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加强了学校德育的宏观管理。这一时期最重大的教育事件是恢复高考,结束了以阶级斗争
  为纲的政治化推荐升学制度,学校德育在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开始从泛化的政治束缚中解脱出来。但是,这一阶
  段仍普遍存在着德育方式单纯灌输、德育内容成人化等问题。

  (二)第二阶段:1986年到1992年。这是一个建立制度、探索规范的时期

  这一时期国内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学校德育受到了来自两个方面的严重冲击:一方面,社会
  上的不正之风摇动了学校德育的管理、削弱了德育队伍的力量;另一方面,西方侵入的资产阶级的自由化、拜
  金主义、享乐主义摇撼着我国传统的信念和价值观。社会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问
  题在教育界的直接反映就是抓智育硬、抓德育软。宏观和微观背景条件正在发生深刻的历史性变化,学校德育
  工作出现了“不到位”的问题。“老办法不行,新办法不会”,“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重智轻德、应试教育等问题日益严重,形成了学校教育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倾向,德育工作成
  为学校工作的薄弱环节。不少学校处于矛盾彷徨之中,建立制度,制定规范,保证德育到位的呼声越来越高,
  大量德育序列化实验开展起来。1988年,党中央制定和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
  通知》,首次确立了学校德育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国家教委颁布了《中学德育大纲》和《小学德育纲要》,
  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方向、内容和管理提出了明确的系统的要求,结束了建国四十年学校德育无纲少范、简单服
  从社会成人运动的局面。这几个文件对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整体改革,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实
  现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三)第三阶段:1992年以后,进入了构建现代学校德育体系时期

  这一时期,党中央根据新形势又进一步制定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
  见》和《爱国主义教育纲要》。学校德育的社会背景和内在要求基本清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精神文明
  建设的强烈需求、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的迫切愿望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责任感,使学校德育在改革开
  放十几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始出现了从宏观背景到教育管理直到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的系统探索,并取得
  了很多可贵的经验和研究成果。这些方方面面的经验正在互相磨合、交互融合,逐步形成学校德育的学科理论
  、管理规范和教育内容、方法的体系。

  这一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些基本问题,诸如德育内容不系统不科学,随意性的问题,德育目标缺乏针
  对性、层次性,德育活动缺乏计划性等问题,以及“小学讲共产主义,中学讲社会主义,大学讲行为规范”的
  德育现象,引起了专家、学者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进而通过研究提出了德育的层次性、针对性、系统
  性、计划性、科学性等一系列对策和实践措施。

  二、中小学德育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德育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从总体看,学生思想道德面貌的主流始终是
  好的,也可以说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最好的行业,学校是全社会系统中德育工作做得最好的部门
  。但是,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对教育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小学德育工作新格局
  尚未真正建立,建立起较完善的现代中小学德育体系尚需时日。

  (一)关于对德育的认识与管理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学校德育的重要性、地位、任务总体上是趋于认同的,但存在着社会、家庭与学校
  认识不同步、不一致现象。

  近十年来,不少学校和地方党政部门都意识到学校德育综合治理的必要性,并且进行了社区、家庭与学校
  齐抓共管的大量探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但由于对市场经济、社会的不可控因素认识不足,没有形成综合治
  理的机制和规范。人们对社会和家庭影响因素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作用增强的趋势还没有充分估计,因而导
  致了社会、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协调或配合不当。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树立得还比较牢固,但学校德育建设对教学工作的目的性和动
  力意义,还未被更多的人所认识。有些学校还错误地认为教学工作上去了,分数成绩上去了,学校的德育就无
  可指责。学校德育的重要性并无多少异议,但如何统一全社会对于学校德育的认识,却是国家和教育面临的重
  大问题。

  从学校内部的管理看,大部分学校对德育工作抓得较紧,强调德育的计划,保证德育的活动时间,明确方
  方面面的责任等等。这些措施对守住德育阵地、顶住逆流冲击、防止学校“污染”起了很大作用。但是,学校
  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德育校长负责制的管理体制,以校长挂帅、班主任为骨干、课任老师全员参与、党团组织积
  极配合的德育工作系统还不健全,党支部、团队、工会、政教处、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班级德育工作的
  相互关系尚未形成有效的规范和常规。大多数学校的所谓德育人人有责,实际上是班主任对方方面面负责。在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时期,如何把教学工作与德育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需要深入地研究。

  (二)关于德育的内容与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德育内容越来越丰富。从德育的范畴看,心理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
  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等都成为学校德育涉及的领域;从具体内容看,传统美德教育、国情教育、“五爱”教
  育、时事政治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法纪教育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等
  30多项内容都进入了学校德育。丰富的德育内容为我国学校德育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目前,如何整合极为广
  泛的内容,推进学校德育课程化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内容丰富的同时是方法的多样灵活,民主性、实践性的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大量涌现,已经产生了极为丰
  富的经验。但是,长期以来德育工作过分强调思想改造,片面强调“晓之以理”的灌输,忽视通过“循循善诱
  ”去激发学生在道德上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和机制,经常把对学生的德育要求和学生道德发展的自我需要和内
  在机制对立起来。因而大多数校长和教师仍然长于“管”和“灌”,而短于“放”与“导”。所以,如何把灵
  活多样的德育方法系统化、常规化,使广大教师习以为常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三)关于学生思想道德现状

  总体上讲,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好的,爱祖国、爱学习、有理想、守纪律、团结同学、尊敬老师,是我
  国中小学生的优秀品质和基本特点。但是,在现代社会中特别是在经济体制发生质变的过程中,中小学生有了
  更多耳濡目染的机会,也有更多的接受不可控强烈刺激的可能。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在他们身上发生的作用就
  更为明显:他们政治上关心国家大事,但对了解和参加政治活动缺乏热情;他们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强,有强
  烈的独立自主需要,却对学校的马列主义世界观教育有逆反心理,苛求社会和他人为其提供更多的条件,却缺
  乏社会责任感;他们生理的成熟、能力的发展先于心理的发展和社会的成熟,却盲目自信,认识事物只会横向
  比较,不会纵向分析,处理事情则自律少,规范差。这些矛盾使相当数量的(20%左右)青少年出现心理健康
  问题,莫名其妙的烦躁、波动、消沉、狂热等现象经常发生。“双重效应”背景下“学坏容易,学好难”导致
  了中小学生的一些普遍性弱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和劳动观念淡薄,自理能力、自控能力较差,正视困难、
  克服困难的能力不足,缺少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正义感等等,这些缺陷已经成为学校德育工作必须解决的难题
  。

  三、德育改革发展趋势

  近年来,围绕构建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新体系,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许多
  研究成果,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认同,成为中小学德育改革的主要发展方向。

  (一)德育管理的发展趋势

  1.德育组织形式社会化。前几年,我们的中小学德育工作之所以未尽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互为环境
  的学校、家庭、社会之间协调不够,缺乏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和工作经验,未形成一股巨大的合力。近年来的德
  育研究与实践告诉人们,要取得中小学德育的最佳效果,光凭学校单方面德育管理是不行的,必须实行社会全
  方位综合治理。各行各业,校内校外,家庭、政府都要负责,齐抓共管,一起把青少年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不少学校都在尝试这条途径。上海市政府与社会积极配合
  ,通过成立学校德育社区教育委员会,划片治理,包校到区,明确社区教育的职责、任务、目标、分工等问题
  ,并逐级落实的办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烟台市芝罘区在80年代中期就开始构建“一主两翼”的社区教育模
  式,这种模式以学校为主,社会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德育为中心开展共建、共管、共育活动,优化了德育的外
  部环境,极大地增强了学校德育效果。这种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社区教育格局,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
  认识,并付诸于实践。然而,在总体上,我国大面积的真正意义上的社区教育网络尚未形成,党政、工青妇、
  文化宣传等有关担负精神文明建设主要职责的部门齐抓共管的德育运行机制尚未真正建立。

  2.学校内部德育管理由党支部为核心、团队组织活动为主发展到校长负责、团队配合,以班主任为骨干,
  课任教师全员参与,班级活动为主。以往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主要依靠党团组织全面管理。多年的德育实践证
  明,此种把社会模式直接移进中小学的做法不太符合学校工作特点和中小学生发展规律,效果不太理想。近年
  来,校长负责制已逐步成为中小学管理的主要制度。学校德育不论是党团为主管理还是校长负责管理,都要依
  靠班主任和教师落实到班级。因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的全程参与者和主体,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时间
  和空间比学校的其他任何部门和人员都长,在时空上具有同一性和互溶性,教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情况最了解
  、最清楚,因而做工作最具有及时性、针对性,也最具有号召力和说服力。班级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基本单
  位,班级和教学过程理所当然地应成为德育的主阵地。中小学德育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党、团配合的制度更为
  合理。天津一中以班主任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和烟台市莱阳一中的班级教导会的经验说明,校长负责、班主任
  为骨干、教师全员参与的德育管理应是中小学德育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中小学德育目标的发展趋势

  中小学德育目标从过去单一的高要求开始走向分阶段分层次实施的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建国后,伴随着
  社会的阶级斗争和思想改造运动,学校德育高度政治化和成人化,德育目标不视年级高低、年龄大小,从幼儿
  、小学到中学、大学都是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都要求做到政治挂帅,大公无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
  邓小平同志首先提出了培养“四有”新人的朴实要求,1988年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
  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实事求是地确定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任务和内容”,提出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
  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
  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
  定的共产主义者”。这个通知,明确了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要以培养合格公民为基本要求,以造就共产主义接
  班人为更高要求。同年,国家教委制定下发了《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学德育大纲》,明确提出了小学德育目
  标要为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中学德育目标要把学生培养成“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
  近十年来,不少地区和学校根据目标分阶段、分层次的思想,制定了学段、学年乃至学期的具体德育目标,形
  成了目标系列和相应的德育评估标准。

  (三)实施德育内容的发展趋势

  德育内容课程化,是学校实施德育内容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学校德育工作目标进一步明确,学校德育内
  容逐步实现全面、系统、具体。学校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不同的特点,它必须充分考虑教育的社会性和
  现实性,有效的教育内容必须与社会的、区域的乃至学校的具体背景相联系。这很容易造成学校德育宽泛、无
  序。各个学校通常都能够从实际出发,联系具体实际,进行大量的德育活动,这些活动虽然大都对提高学生德
  育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对学生整体素质发展而言,其全面性、系统性、必要性从量和质上缺乏教育的规
  定性,必然造成德育的盲目性。克服盲目性、明晰规定性的基本途径,就是德育课程化,使德育的目标内容、
  计划和方法成为广大教师自觉操作的规范。世界上不少国家都以课程方式明确规定了德育的训练项目、时间和
  程序,这种课程与学科课程从规定上和实施上的不同特点在于,有共同的明确目标和相对统一的教育要求,但
  在内容和方法上有相对的选择性。目前,我国的学校德育工作课程化也正是这种趋向。

  (四)德育方法的发展趋势

  从重视理论灌输、说理教育发展到强调养成和实践。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德育存在着重共性轻个性,重他
  律轻自律,重外显轻内化,重灌输轻养成,重理论轻实践,片面强调限制、防范和改造,忽视引导、熏陶、塑
  造的倾向,造成了目标结构的片面性和不合理,导致了德育功能的不完整。前几年,学校德育过分突出政治功
  能,甚至以政治功能代替德育的认知功能、情感功能和审美功能,排斥德育促进和完善人自身发展的功能,因
  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学校德育阵地大大缩小,严重影响了德育效果。德育实践告诉人们,道德素质教育只有
  针对学生生理心理特征及其对道德的认识能力水平,遵循人的身心发展和思想道德形成发展规律,才能真正增
  强德育实际效果。近年来,人们在科学育人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学校德育规律,对德育方法进行了大量的改革
  探索,成果主要表现


  -------------------------------------------------------------------------------------------
  -


  防治“非典”重在追究责任
  吕日周

  防治非典“五字歌”
  二○○三年,世界闹非典。疫情猛于虎,传播又蔓延。 中国重疫区,数千已感染。疫惊党中央,情牵国

  放大学生的亮点
  德国著名的科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在读中学时,父母开始想让他成为作家,便要他主修文学,结果老师对他

5. 民国时期的小学你见过么


民国时期的小学你见过么

6. 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我国古代对童蒙教育十分重视,许多教育家主张“养正于蒙”。《周易》蒙卦的彖辞中就有“蒙以养正,圣功也”的记载,成为以后家教和蒙学的指南。历代教育家都重视蒙学教材的编写。最具代表性的蒙学教材有“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等。其中,王应麟所编的《三字经》,总共一千余字,从识数到识字,从常识到历史,从典故到人物,无不具备,而且用三字韵语写成,朗朗上口,易读易记,是一本典范的儿童教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启蒙教育长期采用。另外,朱熹所编的《童蒙须知》也有一定影响。该书共分“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字”“杂细事宜”五个部分,对学生的行为都有具体要求和规定。这些教材对我们今天编写小学教材仍有重要参考价值。在童蒙教法上,我国古代也有比较丰富的经验,如注意从儿童实际出发,提出了以身作则、文道结合、潜移默化、防微杜渐、长善救失、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原则和方法,还出现了王守仁的《训蒙大意》、王筠的《教童子法》等童蒙教育专著,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教育遗产。   小学教育是儿童接受学校教育的开端。在这个阶段,儿童将发生三个方面的具有人生启蒙意义的转化:一是由随意游戏活动向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转化;二是由个体和松散的群体活动向有组织、有规律的集体活动转化;三是由口头言语向书面言语转化。这些转化可以使儿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拓宽认识范围,从而对于促进全面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由此可见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知识能力的发展和身体素质的增强,都将在小学教育阶段正式起步。

7. 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我国古代对童蒙教育十分重视,许多教育家主张“养正于蒙”。《周易》蒙卦的彖辞中就有“蒙以养正,圣功也”的记载,成为以后家教和蒙学的指南。历代教育家都重视蒙学教材的编写。最具代表性的蒙学教材有“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等。其中,王应麟所编的《三字经》,总共一千余字,从识数到识字,从常识到历史,从典故到人物,无不具备,而且用三字韵语写成,朗朗上口,易读易记,是一本典范的儿童教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启蒙教育长期采用。另外,朱熹所编的《童蒙须知》也有一定影响。该书共分“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字”“杂细事宜”五个部分,对学生的行为都有具体要求和规定。这些教材对我们今天编写小学教材仍有重要参考价值。在童蒙教法上,我国古代也有比较丰富的经验,如注意从儿童实际出发,提出了以身作则、文道结合、潜移默化、防微杜渐、长善救失、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原则和方法,还出现了王守仁的《训蒙大意》、王筠的《教童子法》等童蒙教育专著,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教育遗产。   小学教育是儿童接受学校教育的开端。在这个阶段,儿童将发生三个方面的具有人生启蒙意义的转化:一是由随意游戏活动向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转化;二是由个体和松散的群体活动向有组织、有规律的集体活动转化;三是由口头言语向书面言语转化。这些转化可以使儿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拓宽认识范围,从而对于促进全面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由此可见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知识能力的发展和身体素质的增强,都将在小学教育阶段正式起

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8. 民国时期教育与当代教育有什么不同的区别,有什么启示?

民国时期受西方影响很大,学校提倡培养人的 独立人格,更是出现了很多大教育家,远非现在的当代教育所能比。中国 现在经过几十年发展,经济规模有了很大提高,教育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影 响肯定也会有所改善,但教育的灵魂却不复存在。当年的民国教育是一种 很大的格局,既仰仗了典雅、古朴的民初之风和波澜壮阔的“五四”之风,又 有赖于一大批民国学人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非靠一日之功、 非毕一日之力可以抵达,当代教育任重而道远。

来自:浅论民国时期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