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爆发的原因

2024-05-16 12:46

1. 二战爆发的原因

二战爆发的原因是啥?德国负主要责任,英也要背锅

二战爆发的原因

2. 二战爆发的原因

同学二次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危机,但这是不可避免的。爆发的直接原因是欧美国家的绥靖政策和祸水东引计划。下边我回答你的具体问题:
1.《凡尔赛合约》:该条约是一次大战后战胜国瓜分胜利果实的产物,其中包括:(1)。严重削弱德国。(2)。瓜分土耳其。(3)。肢解奥匈帝国。
土耳其在凯末尔的领导下挫败了英希联军,建立了现代土耳其。奥匈帝国瓦解。
只有德国被严重的削弱,包括:a、不许德军驻军莱茵兰。b、德国只能保持10万陆军自卫。c、德国不许有空军,海军,不许发展坦克重机枪。d、德国割让鲁尔工业区给法国和比利时。e、德国归还法国阿尔萨斯和洛林。f、赔偿高额战争赔款,这个赔款直到2010年才结束。
由于《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苛刻条件,严重刺激了德意志民族的自尊心,助长了纳粹主义的兴起。
2.经济危机是二次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因为经济危机爆发使得各个列强拼命瓜分殖民地,输出商品,而德国受《凡尔赛条约》限制,不能发展军备,又没有殖民地,国民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这是希特勒的宣传和纳粹特点,使得德国民众和统治者此产阶级地主们都选择了希特勒。
3.希特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策源者之一,由于欧美列强都想借纳粹德国的强大军力消灭新兴的社会主义俄国,所以他们奉行了一个绥靖政策和祸水东引策略,不管希特勒要什么都给,只要不损坏自身利益,能诱导希特勒打俄国就行,但是希特勒看穿了欧美各国的计划,他利用欧美各国的绥靖政策不断蚕食东欧南欧国家,希特勒知道苏联不好对付,先和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腾出手来对付西欧,一心报仇,使得整个欧洲被德国征服。这时的欧美列强看到计划完全落空才站出来高调宣布反法西斯的。因此,从深层意义上说,英、法、美等欧美列强的邪恶用心才真正的导致了二次大战的爆发。 真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3. 二战爆发的原因

      二战的爆发是多方面因素综合的结果使然。下面就由我告诉大家二战爆发的原因吧!
          二战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20年间,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力量发展不平衡,德国和日本的工业发展比较突出,经济实力明显增长;英、法、美等国则先后出现停滞局面。发展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按新的实力重新分割世界。
         2.社会根源(导火线):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了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为摆脱经济危机打起了贸易壁垒战,严重依赖美国的德国与严重依赖外国市场的日本,都无法通过自身内部经济政策的调整来摆脱危机,只能借助原有的军国主义与专制主义传统,建立法西斯专政进行疯狂对外扩张,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德、意、日法西斯统治的国家走上了国民经济军事化的道路,在政治上也日益法西斯化,建立起法西斯专政。并逐渐形成美、英、法和德、意、日两大政治军事集团。
         3.历史原因:一战后,德国不甘心“凡尔赛和约”对其战败国的严惩和限制,暗中加紧恢复国力;战胜国意大利因未能得到英法所许诺的领土而耿耿于怀;另一战胜国日本对华盛顿条约对它的限制也充满怨恨,在亚太地区与英美展开新的角逐,准备向中国侵略扩张。因此,德、意、日三国都迫切希望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英法美等主要战胜国则在如何处理德国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
         4.直接原因:从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35~1936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1936~1939年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德国吞并奥地利、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和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初德国突袭波兰。这些事件充分说明德、日、意法西斯国家蓄意发动战争是二战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原因。
         5.加速原因:英、法、美“祸水东引”战略以及“绥靖政策”和苏联的“祸水西指”,加速了二战的爆发。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英、法、美等国为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的既得利益,同时出于对社会主义苏联本能的仇视,尽可能将法西斯“祸水东引”,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满足法西斯国家扩张欲望。这种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嚣张气焰,加速了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出于自身国家利益的考虑,为打破英法“祸水东引”战略,在与英法构筑集体安全失败后,苏联采用了“祸水西指”的  方法  ,与德国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种中立自保的  措施  进一步促使了大战的爆发。
         6.客观原因:局部反法西斯战争的失败最终导致二战的爆发。二战爆发前就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尽管进行了抵抗,但由于这些国家不是力量过弱、便是战略失误,又未能及时得到大国援助,基本上处于孤立少援的境地,被法西斯国家各个击破,未能形成国家反法西斯联盟去遏制法西斯发动世界大战的图谋。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特点: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上最早进行的反法西战争,也是亚洲最早进行的反法西斯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和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战爆发的原因

4. 二战的爆发直接原因是什么?

当然,对于那些导致二战爆发的事件,人们已经提出了许多“假如……将会怎样?”式问题。但是,最近历史学家们已经开始考虑,是否有可能更早地采取更多措施,以便阻止希特勒掌权,或者在他已经掌权之后迫使他下台。假如英国在早些时候就勇敢地面对第三帝国,将会怎样?――这是关于英国和希特勒的反事实假设的传统问题。当然,这个问题是丘吉尔本人最先提出的。正如他后来写的,“假如法国和英国能够及时勇敢地面对它们在最后时刻冒的战争风险,做出明确的战争声明并且履行之,那么我们今天面临的前景将会多么不同啊。”对丘古尔而言,二战是“不必要的战争”。他和其他人认为,如果法国、英国和苏联强烈地表示抵制德国人侵捷克斯洛伐克,这将足以迫使德国军事机构中的批评者们反对希特勒,这样即使不能使后者下台,也至少能够迫使其改变政策。他指出:“假如同盟国在希特勒的早期阶段就强烈地抵制他……那么德国人中那些明智者(他们的势力十分强大――尤其在高级领导层中)就有可能阻止德国落人那种它正在陷入的疯狂体制。”   那么,假如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政府并不是集中力量于防空事宜,而是构筑了一支强大的陆军,足以抵御(如果不是防止)德国进攻法国,情况将会怎样?假如英国和法国在1936年抵制德国在莱茵兰解除军事限制的做法,情况又将会怎样?希特勒本人曾经承认,“假如法国进军莱茵兰”――这在20世纪 20年代的确发生过――“我们将不得不夹着尾巴逃跑。”假如尽管英国在军事力量上存在着众所周知的弱点,但是英国政府仍旧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即便只是虚张声势――表明英国决心在捷克斯洛伐克受到进攻的时候援助它,情况将会怎样?假如1939年英国和法国已经说服斯大林共同抵御德国,而不是让他接受了里宾特洛甫的示好,情况将会怎样?这些都是多年来历史学家们针对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一些可以被人们所接受的反事实假设。然而,事实上这些想象实现的可能很难与另一种令人不快得多的可能性相比――那就是德国战胜英国的可能。   一战后的英国已经沦为那个1914年参战的自豪的帝国的缩影。在经济上,这个国家试图令时光倒转,恢复到战前的水平,但是它实际上已经肩负着战争期间负下的累累债务,英镑的价值也已经一落千丈。从1920年开始,史无前例的大失业成为反复出现的难题,波及数十万人――很快地,失业者的数目第一次超过了数百万。1929年华尔街危机和1931年欧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资本主义本身似乎也进入了垂死挣扎阶段。这导致了两个直接的政治后果,它们对英国外交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维持社会安全的成本前所未有地上涨,速度比经济的萧条快得多。其次――也是前者的结果――用于国防的资金达到了一百多年以来的最低点。1920年到1938年之间,英国国防开支始终少于国民收入的5%――这是英国历史上的最低记录;而当时英国做出的帝国承诺几乎达到了历史上的最大程度。在财政方面,英国优先执行的是传统的战前政策,即保证强大的货币和平衡的预算。由于英国在战争期间负下了沉重的债务,以及由于紧缩政策导致持续出现的失业问题,可以用于国防的经费大大减少。然而,英国在安全方面的开支减少只引起了一些鹰派人士的焦虑,其中包括一战期间的前第一海务大臣丘吉尔。并且,不幸的是,他和他的同仁并没有得到多少公众支持。一战期间,丘吉尔为自己赢得了战争贩子的名声,葛列坡利半岛惨败之后,他又被称为一个笨蛋。他名声中的污点还不止于此。他在工党中极其不受欢迎,因为他对工会和俄国革命都持有明显的敌意。自由党人认为他是一个蠢货,因为他在20世纪20年代担任首相期间在经济上做出了错误决策,当时他碰巧也对国防开支做出了削减。他在自己的政党中甚至也变得非常不受欢迎,因为在20世纪30年代,他反对对印度进行政治改革的政策,后来又对爱德华八世和辛普森夫人的婚姻表示支持。   大多数选民已经厌倦了战争。并非只有共产党――以及它的年轻的剑桥新成员伯吉斯,费尔比,麦克兰和布兰特等人――坚决地反对一切“帝国主义”战争(直到莫斯科改变路线之后)。也并非只有工党采纳了一种由其领袖乔治?兰斯伯里用“关闭所有征兵站,解散军队,解除空军的武装”整个可怕的战争设施”这样的誓言概括的和平主义立场。――简而言之“废除整个可怕的战争设施”这样的誓言概括的和平主义立场。类似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以及前任战时首相劳合?乔治等自由党人现在都认为一战是对年轻生命的浪费:是1914年进行的慌乱的外交活动的结果,这些外交活动没能在任何程度上终止德国要求获得欧洲的统治地位的野心,而且令德国老百姓饱受冤屈。许多保守党人士都悄悄对战后德国怀有侧隐之心,这在许多方面成为绥靖政策的基础。   在很大程度上,人们力图避免战争的愿望是可以理解的。战壕中进行的显然毫无意义的屠杀使人们对那种为祖国牺牲是高贵行为的想法产生了深刻的反感――那一度是一代勇敢的 (也是短命的)公学教育出身的军官的座右铭。另外,人们还担心科技进步将使新的战争比一战耗费更多公民的生命。“轰炸机将一往无前,”首相鲍德温如此预言道。丘吉尔本人也预言过,在战争的第一周,4万伦敦居民将在密集的空袭中丧生或者受伤。正如1934―1935年展开的所谓和平投票中的1000万张投票证明的,美国总统威尔逊的理想――外交将不再意味着秘密条约和盟约,而是应当专门为一个新的国际联盟服务――是一个吸引人的想法。约克大主教坦普尔和坎特伯雷大主教兰之类心怀善意的的牧师并不是“共同安全”这条吸引人却不实际的原则的惟一倡导者。这类想法的最有名的论证也许是于 1933年在牛津联盟的辩论室中展开的――它之所以令人吃惊,主要是由于它是由一贯保守的牛津人提出的。西瑞尔?纳德在倡导“这个学院拒绝在任何情况下为国王和国家而战”的想法时,警告观众道:“如果英国与任何西欧国家宣战,20分钟之后轰炸机就会在英国上空盘旋。仅仅一枚炸弹就足以毒死四分之三个一平方英里范围内的一切生物。”记数员统计票数的结果既清楚又惊人:275票赞成,153票反对。丘吉尔将此称为一场“卑鄙的、可怜的、无耻的供认……一种非常令人不安、讨厌的症状。”但是他的儿子伦道尔夫试图将这一动议从联盟的会议备忘录上抹去的企图没有成功。

5. 二战爆发原因

1.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2.三十年代大危机对二战爆发起了催化作用
3.法西斯蓄意发动侵略战争是局部战争扩大为全面战争的主要原因
4."祸水东引"和"祸水西纵"则都起了推波助谰作用.英、法、美等国纵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无疑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扩张的嚣张气焰,加速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苏联在1939年春夏以后的中立自保政策,《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客观上祸水西纵,也促发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战爆发原因

6. 二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德,日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它们对英,法,美主宰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日益不满. 2.三十年代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德,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因此"大危机使世界走向战争". 3.法西斯蓄意发动侵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局部战争逐步演变而成的.因此,制止法西斯发动的地区性局部战争,成为防止世界大战爆发的首要问题.从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北,1935—1936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1936—1939年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德国吞并奥地利,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和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再到1939年9月初,德国突袭波兰,二战正式爆发,说明德,日,意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蓄意发动侵略是局部战争扩大为全面战争的主要原因. 4."祸水东引"和"祸水西纵"则都起了推波助谰作用.英,法,美等国纵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扩张的嚣张气焰,加速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苏联在1939年春夏以后的中立自保政策,《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客观上祸水西纵,也促发了世界大战的爆发.在局部战争期间,反法西斯势力基本上处于孤立少援,被各个击破的境地,未能形成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去遏制法西斯发动世界大战的图谋. 

7. 二战究竟是怎么爆发的

二次大战开始点,一般定为是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开始。
二战本质就是世界主导权之战,也就是守成大国集团(原国际秩序的主导者和捍卫者,英美法西方列强)与新兴强国集团(新崛起强国,并对于当时的国际秩序不满)之间的对战,外加一个被当时国际秩序边缘化和制裁的大国苏联(最初加入轴心国入侵波兰,后来遭受轴心国入侵,获得英美援助,与英美建立联盟)。而大量的弱国,都是因为这两大集团的矛盾和对抗,被卷入或是被迫站队。
因此两次世界大战的本质核心就是英德矛盾导致引发的,亚洲是美日矛盾。英国就如同现今的美国,主导国际秩序(说的百一些就是江湖大哥),但是英国国力衰退,德国崛起,希望通过武力改变领土现状,英国由于一战巨大损失和经济和国力衰退,选择了绥靖政策,也就是为了防止局势恶化爆发武装冲突,同意了德国对于周边弱国家领土的需求,德国逐渐做大,希特勒也在德国国内获得了声望,然后德国东扩波兰,妄图通过与波兰的战争改变领土争端,波兰乃英国小弟,因此德国军事行动直接挑战了英国的领导地位,希特勒为了防止英法干预,在入侵波兰以前与边缘化的大国苏联结盟(波兰的地位位置,从军事将,只有苏联所处的地理位置能够提供实质性的军力帮助),希特勒认为,英法不会为了已经没有任何获胜希望的波兰,与德国为敌的,爆发军事冲突),于1939年德国和苏联共同军事入侵波兰。但是希特勒判断出现了错误,英法为了维护其世界领导地位和国际秩序,只能被迫向德国宣战,世界大战爆发。
二、法西斯同盟形成:
1、当年国际秩序是英美法等西方大国主导,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还有一个被国际秩序边缘化和被经济政治制裁的大国是苏联。
2、三强里面,最强的是英美,英国是当时世界大哥地位相当于现在的美国,但是英国国力已经衰退,被美国、德国超越,但是国际秩序还是英国主导,美国虽然于世界秩序顶端,但是奉行孤立政策。
3、世界爆发经济危机引发,也使得极右翼政治势力在世界的崛起(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极右翼上台),德国国力重新崛起,但是在国际秩序中是出于被限制或者说是被遏制的一种状态,因此对于国际秩序现有国际秩序非常不满。而意大利、日本在一战当中,虽然导向了英国这个大哥赢得了一次大战,获得了利益,但是在国际秩序中,依然要低于英国、美国、法国的。因此随着国力的发展,日本、意大利都有拓展其势力范围的意向,因此现有西方英国等西方列强主导的国际秩序以及英美法在全球的利益就成了他们的绊脚石。
4、因此德国、意大利、日本三个新兴强国,组成同盟,当然由于最初三国的军力还未重整,特别是德国正在一点点的突破英法列强对于德国的限制,为了防止不过早刺激英美法等守成大国(守成大国就是现有国际秩序的捍卫者和主导者,说的白一些就是现在的江湖大哥),遮人耳目,1936年11月德国、意大利、日本成了了所谓的反公产主义联盟,英法美等西方列强一直是敌视和排斥苏联体制的,因此轴心国组成联盟,打着反对苏联的旗号,麻痹了西方列强。
5、其后轴心国开始了扩张势力,而英国等西方列强,采取了绥靖政策,轴心国从周边小国开始(德国吞并奥地利、捷克等,亚洲日本入侵中国),英美列强只是进行了谴责,而未见实际性的动作,最终轴心国羽翼丰满,发起了全面挑战(日本在中国作战扩大,其后德国1939年9月入侵波兰,世界大战爆发),1940年9月意大利、德国、日本正式结成军事同盟,轴心国正式形成军事集团,发起了全面挑战英美世界领导地位和其主导的国际秩序的军事对抗。,
三、守成大国纠集力量组成同盟。
1、由于英国国力衰退和英国民众对于一次大战的损失记忆犹新,使得英美法对于轴心国德国在欧洲、意大利非洲、日本亚洲实行了绥靖,默许或是只是简单的进行谴责,使得轴心国逐渐做大,继续拓展实力,最终严重侵害了守城大国的核心利益。
2、大英帝国世界大哥的威信和号召力遥遥欲坠,面对德国与边缘化大国苏联对于小弟波兰的军事打击,对于现有国际秩序的公然挑战,英法被迫宣战以此捍卫自己在世界的主导权,二次大战爆发。亚洲方向,日本持续拓展,英国精力和力量已经无暇顾及,日本拓展特别是在中国拓展,严重损害了美国在亚洲利益,美国国内仍然争论是否要抛弃孤立主义,但是已经开始对日本进行严厉的经济和石油制裁。
3、德国在欧洲准备充分,以创意的作战模式,先发制人,迅速击败英法联军,法国意外败北,震惊了世界,大英帝国似乎是摇摇欲坠,只有招架之功,整个国际秩序已经崩盘。
4、幸亏大英帝国海权在手,德国海上贸易和商用船队,与1939年就地解散,驶入中立国躲避,世界金融中心依然在英美手中,英国并且凭借英吉利海峡,在不列颠大空中中击败德国,同时英国改变了以往敌视边缘化大国苏联的态度,展开了与苏联的互动,缺乏海权和战略空中能力的德国无法征服英国,石油等资源匮乏使得德国危机感四伏,被迫东扩苏联,抢夺生存空间,横扫苏联红军,苏联红军一溃千里,但是德国也陷入两线作战风险。
5、亚洲方向,资源匮乏,特别石油匮乏的日本,受到了英美严厉的石油禁运,石油储备也接近枯竭,日本无法保证维持在中国战争,日本面临艰难选择,是承认英美还是世界大哥,还是冒险孤注一掷。最终日本内部决定冒险开战,开始密谋,突袭美国海军,摧毁英美在亚洲的海权,从而夺取英美在亚洲的石油区(荷属东印度马来西亚、爪哇、苏门答腊等等战略资源丰富的地区)。
6、面对美国利益在全球损害,美国政府越来越倾向于加入战争,但是民众依然争论很大,1941年8月英美领袖举行了大西洋会议,发表了共同宣言,也就是著名的大西洋宪章(也成为战后联合国宪章的基础),号令天下,向世界承诺铲除纳粹恢复世界稳定,重新建立国际秩序,9月在伦敦举行了大西洋宪章会议英国、苏联、比利时、卢森堡、荷兰、南斯拉夫、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希腊、挪威和自由法国等参加,正式形成了同盟。
7、石油等资源匮乏的日本,为了获得英美亚洲产油区,摧毁英美在亚洲海权,被迫奇袭了珍珠港,美国国内争论消失,美国这个超级力量正式卷入了战争,美国号令天下,26国云集美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同盟正式形成。
自此反法西斯同盟领军国家全部参战,英美苏是二战三巨头,其中英美具有号令天下的影响力,并且凭借强大的海权和工业能力潜力,重整军备,展开了立体化战略攻势(海上海空大战、两栖远洋登录入侵,战略轰炸机直奔轴心国本土),并且大量军事援助在自己国土内拼命抵抗的苏联和中国。1943年罗斯福在卡萨布兰卡向世界宣布,轴心国必须无条件投降(这在第一次大战中是没有过的),也就是说没有商量的余地,英美其后展开了联合远程战略轰炸,白天美国人负责,晚上英国人负责,一波一波,轰炸规模越来越大,德国逐渐成为人间地狱,两栖作战也侵入欧洲,苏联在自己国内的反击越来越猛烈,也是逐渐获得了主动权。海上、空中、地面两线夹击,德国、意大利败北。
日本在海口大战中也是败北,整个国家也被fengsuo,战略轰炸机也开始对于日本本土毁灭性的战略轰炸,日本城市66座被摧毁,工业、经济崩溃,最后外加两个原子弹。日本投降。
守成大国获得胜利,但是英国已经元气大伤,英国主导原国际秩序已经不复存在了,美国的超级力量得以充分显示,并获得英国承认认可其雄厚实力,美国和平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领袖,被国际秩序边缘化的大国苏联,在这场战争中,尽管损失惨重,但是由于英美对于德国的打击,使得苏联获得了势力拓展巨大机遇,最终占据了整个东欧和3/1的德国,势力范围也得到了空前延伸。而英美则占据了整个西欧和3/2的德国。三巨头国家(英国、美国、苏联),达成协议,同意美国的构建联合国的构想,以及世界警察的理念(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负责世界安全和和平)。并将中国(美国坚持把中国加入,英苏被迫同意。)和法国加入到三大战胜国行列,成为世界五大战胜国。世界进入了雅尔塔体系。此后,美苏两大阵营对立格局产生,但是美国在全球范围内仍然拥有主导地位(全球军事能力,强大的海权、世界金融中心、科技中心)。

二战究竟是怎么爆发的

8. 二战爆发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日、意、法西斯国家实行侵略扩张、争霸世界权所挑起的,经过多次局部战争逐渐演变而导致全球战争。
1.《凡尔赛条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影响
  《凡尔赛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 (协约国)对战败国 (同盟国)的和约,其主要目的是惩罚和削弱德国。早在巴黎和会之前,法国、英国和美国已经表明了对和会的不同目的。法国因深受战争伤害及对历史上德国数次对法国的侵略主张严惩并尽可能的削弱德国,凡尔赛条约对德国进行了严厉的惩罚,大量的赔款,七分之一的土地,十分之一的人口全部失去了,列宁把它叫对德国进行敲骨裂髓的盘剥。这样,德国的社会矛盾就非常尖锐,非常大。;英国出于传统的政策考虑希望能保持一个相对强大并在经济上能够自立的德国以保持欧陆均势;美国则希望尽快建立一个能保证长久和平的体系并从该体系中获益,同时主张德国进行战争赔偿。
  三个主要的协约国的目的是不相同甚至存在矛盾的,虽然三国都做出了让步最终达成了一致,但结果是各方都做出了妥协但却没有任何一方完全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而德国没有被彻底削弱也没有得到安抚,这个结果预示着无论是对战胜国还是战败国,以至于整个欧洲甚至全世界都是个不安定的因素。

  2.经济危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影响
  二战的爆发有其社会根源,那就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激化了国内外的矛盾,经济危机是二次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20年间,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力量发展不平衡,德国和日本的工业发展比较突出,经济实力明显增长,英法美等过则先后出现停滞局面。1929年和1937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两次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摆脱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德、意、日法西斯统治的国家走上了国民经济军事化的道路,在政治上也日益法西斯化,并逐渐形成美、英、法和德、意、日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因为经济危机爆发使得各个列强拼命瓜分殖民地,输出商品,而德国受《凡尔赛条约》限制,不能发展军备,又没有殖民地,国民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这是希特勒的宣传和纳粹特点,使得德国民众和统治者此产阶级地主们都选择了希特勒。

  3.二战爆发的直接原因是法西斯政权的迅速崛起。
  德,日法西斯上台,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对外侵略扩张。
  德、日、意法西斯国家成为新的战争策源地意大利法西斯党1922年10月上台后, 为建立横跨地中海、红海和巴尔干地区的“大意大利帝国”,疯狂推行侵略扩张政策,于1931年征服利比亚,1935年侵略埃塞俄比亚,1936年伙同德国武装干涉西班牙。德国纳粹党1933年1月上台后即制定扩张计划,企图首先在中欧建立“大德意志”,继而击败法苏,夺取欧陆霸权,最后向海外发展,战胜英美,称霸全球。为冲破凡尔赛体系,德国于同年10月退出日内瓦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1935年撕毁《凡尔赛和约》有关限制德国军备的条款,增加军费,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公开扩军;1936年3月宣布废除《洛迦诺公约》,派兵占领莱茵兰非军事区;同年10月与意大利签订《德意轴心协定》,结成柏林-罗马轴心。德、意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1927年6~7月,日本内阁召开东方会议,确定先夺“满蒙”,后取中国,进而征服亚洲、称霸世界的总方针。1931年,日本对中国发动“九一八”事变,1933年3月退出国际联盟。1936年3月标志日本法西斯政权确立的广田弘毅内阁上台后,于8月在五相会议上确立保证其东亚大陆地位以及向南洋扩张的战略目标,把中、苏、美、英等列为假想敌国。日本成为远东战争策源地。1936年11月25日,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次年11月6日,意大利加入该协定,法西斯侵略集团初步形成。1940年9月27日,德、日、意签订同盟条约,正式结成军事同盟(见《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 20世纪30年代德、日、意先后发动的局部战争,是它们走向世界大战的重要步骤。

  4.“绥靖政策”的鼓动
  “绥靖政策”一般的解释是:西方列强为防止战火烧到自己头上,以牺牲弱小国家为代价换取自身的苟安。
  1936年3月7日,希特勒悍然撕毁《凡尔赛和约》,3.5万德军奉命进入了莱茵非军事区。当时的德军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均与驻扎在莱茵河对岸的法军有很大差距,但法国政府在希特勒的挑战面前畏缩不前,英国政府又采取“超然”态度,希特勒挑战《凡尔赛和约》的第一个动作得逞了。随后,德军入侵奥地利的整个过程进行得出奇的顺利,使希特勒摸透了“绥靖主义”者的底牌。而《慕尼黑协定》中有关德与捷克斯洛伐克的不作为更是‘绥靖主义‘直接体现,但这种不作为的“绥靖政策”的苦果终于砸到了绥靖者自己的头上, 1939年9月1日,德军用闪电战的方式入侵波兰。英国和法国被迫仓促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5.希特勒个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影响
  希特勒是反社会主义、反犹太主义、泛日耳曼民族主义、建立一个大德意志帝国的信奉者。1923年11月8号,希特勒发动了啤酒馆政变,虽然是以失败告终,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借此写成了《我的奋斗》这本书,宣扬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希特勒在他这本书说,必须同法国一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德国与法国的矛盾,提高德国的国家地位;第二个就是未来的生存观。德国未来的生存空间,生存空间是在东方,就是东欧地区。他说德国必须再次沿着古代条顿骑士团的道路向俄国进军,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他说,当不能用和平的手段解决的时候,那么就用拳头说话。通篇是“扩张”。沿着这两个主张,就是“扩张”。而经济危机给了他宣扬个人政治主张的契机,并最终赢得多数人民的支持。 1933年1月30号,整个柏林几乎万人空巷,喊着四句话:一个元首;一个政党;一个民族;投一个人的票——阿道夫•希特勒,‘谁选择了希特勒,谁就选择了战争‘很快就淹没在这四句话当中.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