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行政机构中都有哪些职务,分别是干什么的?

2024-05-12 02:55

1. 清朝的行政机构中都有哪些职务,分别是干什么的?

清代的中央机构如下:内阁【相当于国务院】:明朝时为了进一步集权而不设宰相、中书省等机构,宰相的权利转移到内阁,由内阁来处理国家政务。清朝继承了这一做法,内阁的首辅大学士以及协办大学士都被称为中堂,即宰相的别称,但实权则由军机处掌握,在军机处任职的官员称为军机大臣,统称大军机,军机大臣的僚属称为军机章京,又称小军机。【这些宰相相当于政治局常委】。 中央行政机构:清朝沿袭明朝传统,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各部长官(管部的大学士及尚书、侍郎等)称堂官。【由于部比较少,所以这些堂官相当于副总理兼部长】。部下属各司的郎中、员外郎、主事以及主事一下的七品小京官称为司官。 在六部之外和六部并立的中央行政机构有: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国子监、钦天监、翰林院、太医院、理藩院、宗人府、詹事府、内务府。【相当与中央的直属机构】。 军事系统:清朝军队主要分八旗和绿营两个系统。八旗又分京营和驻防两部分,京营中侍卫皇帝的称为亲军【北京卫戍区】,由侍卫处(领侍卫府)领侍卫内大臣和御前大臣分掌,而御前大臣持掌乾清门侍卫和皇帝出行随扈【中央警备团】,权位尤重。其他守卫京师的有骁骑营、前锋营、护军营、步兵营、健锐营、火器营、神机营、虎枪营、善扑营等。骁骑营由八旗都统直辖;前锋营、护军营、步兵营各设统领管辖;健锐营、火器营、神机营由于都是特种兵,设掌印总统大臣或管理大臣管辖;虎枪营专任扈从、围猎等,设总统管辖;善扑营则专门练习摔角。 驻防八旗【大军区】驻扎于全国各重要之地,视情况不同设将军、都统、副都统、城守尉、防守尉等官。内地将军等只管军事,而驻扎边疆的将军等要兼管民政。清朝的将军是满官的称号,战时则任命亲王为大将军。 绿营即汉兵,驻扎京师的称巡捕营,归步军统领管辖。绿营的建制分标、协、营、汛几级,标又分为督标、抚标、提标、镇标、军标、河标、漕标等,分别由总督、巡抚、提督、总兵、八旗驻防将军、河道总督、漕运总督统率。督标、抚标、军标、河标、漕标都是兼辖,实际各省绿营独立组织为提标、镇标,提督实为一省的最高武官,总兵略低于提督。总兵以下,副将所属为协,参将、游击、都司、守备所属为营,千总、把总、外委所属为汛。 行宪机构:清朝沿袭明代设监察院【中纪委】,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为监察院长官,右都御史、右副都御史则为总督、巡抚的加衔。 地方行政: 清沿袭明制,大致分省、府、县三级,总督、巡抚为掌握行政、军事、监察大权的高级地方官员【省委书记】,布政【省长】、按察【政法委书记】两使为督、抚的属官。与督、抚平行的有驻防将军【省军区司令】和提督学政,不过驻防将军只管八旗驻军;提督学政只管学校与科举考试,其权力不能与督、抚相比的。省以下有道【地委】的设置,道为监察区性质,不算正式行政区。道主要有分守道和分巡道两种,兼兵备衔,另有一些不属布政、按察二司的道,如海关道、管河道、督粮道、盐法道等。省以下为府,设知府【市委书记】、同知、通判等官,与府平行的有直隶厅,设同知、通判。府以下为县,设知县【县委书记】、县丞、主簿等官,与县平行的为散厅,设置同直隶厅。在少数民族地区则设专门机构管理,即土司,一般分为两种:一种由军事部门管辖,如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长官司等,长官为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等;另一种是由行政部门管辖,也设府、县等,官员称土知府、土知县,通常由少数民族头人担任。

清朝的行政机构中都有哪些职务,分别是干什么的?

2. 清朝的官职都有哪些啊各自管那些部门

大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 文职京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文职外官: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正三品: 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 骁骑参领、王府长史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正四品: 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 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 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从四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 文职外官: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 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 四品典仪、二等护卫 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 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医院院使 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官、分管佐领 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从五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 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 文职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 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 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 三等护卫 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 副千户 正六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 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 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 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 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 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 长官使、长官、百户 从六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 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 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 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正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 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 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 鸿胪寺满洲鸣赞 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按察司经历、教授 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 从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 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 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 京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 土州判 武职京官:七品典仪 武职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 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 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 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 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外委千总 从八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 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 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 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 武职外官:无 正九品: 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 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 武职京官:各营兰翎长 武职外官:外委把总 从九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 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 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 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 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 武职京官: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 武职外官:额外外委 未入流: 文职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礼部铸印局大使、兵马司吏目、 崇文门副使 文职外官:典史、土典史、关大使、府检校、长官司吏目、茶引批验所大使、 盐茶大使、驿丞、土驿丞、河泊所所官、?官、道县仓大使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百长、土舍、土目  参考资料:  http://www.confucianism.com.cn/lishi/Show.asp?id=14397

3. 清朝设立的各个部门及其职责有哪些?

通政司:相当于中央办公厅,负责协调政务,正三品
国子监:主管教育,国子监的最高长官称祭酒,满汉各一,从四品
钦天监:负责时宪、历法、地理变化等等,有点类似中科院一类的机构,正五品
国史馆:总裁满汉各一,正三品

三院分为理藩院、都察院、翰林院
理藩院:掌管外交;为正一品
都察院:掌管言官监事;从一品
翰林院: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局,不过头上有个文渊阁,混好了直接升大学士,因此也是个好地方;从一品

六  部
六部排序为吏、兵、礼、户、刑、工,六部尚书都是一汉一满,侍郎一共四个,也是满汉各一半
六部尚书为从一品,侍郎为正二品
吏部:主管官员升迁、考核
兵部:主管军队、军令
礼部:主管外交、祭祀、郊迎、科考
户部:主管财政
刑部:主管刑狱
工部: 主管土木建设 兴修水利所以又称水部

五寺分为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
大理寺:为五寺之首,主管平反、审核 寺卿满汉各一,均为正三品
光禄寺:主管祭祀的饮宴 寺卿满员从三品,汉四品
太常寺:主管祭祀的祭品、仓库、以及祝祷文 寺卿满汉各一,均正三品
太仆寺:是执掌祭祀时候的仪式 寺卿为正三品
鸿胪寺:是执掌祭祀时候纠正不妥当的地方 寺卿为正三品

三府分为宗人府,内务府,詹事府
宗人府﹕主管皇族、宗族的事务,包括满、蒙八旗的事务。亲王在宗人府任职,军机处行走的满大臣也会兼职。
        宗人府的权力很大,对关外老满洲八旗有直接的节制权,八旗内官员的升迁调贬也是由宗人府的主事们议定草案之后再行实施的。
        
内务府﹕由原来的十三衙门改编而成,负责皇城、皇庄、园子(指三海、畅春园和后来的圆明园、热河离   宫)的物资调度、人事升迁、以及禁军、宦官、宫女等。通常上书房(内阁)大臣和得皇帝宠信的大臣常常会兼内务府总管或者副总管的职务。

詹事府﹕堂官称为正詹事和少詹事,又称正詹、少詹下设左右春坊,职属为左右赞善,从六品;再上为左右中允,正六品;再上为庶子,从五品。

清朝设立的各个部门及其职责有哪些?

4. 清朝的6个部门是什么??

六部 

六部是兵、刑、礼、工、户、吏部,相当现在的部长,但因比较少,比现在部长权力大多了。六部隶属内阁。正职叫尚书,副职叫侍郎。尚书二品到一品,但比大学士小。有的尚书兼大学士。侍郎三品到二品。下设郎中(相当现在司长正五品)、员外郎(副司长从五品)、主事(正六品),他们是部下面的司、科、房、处的头头。 

以上官职一般满汉都有,但汉人低一品。如满人尚书为一品,汉人就是二品了。 

四、相当与部的机构——院、寺 

有都察院、大理寺、通政院。是相当部的部门。太常寺、鸿胪寺、国子监、光禄寺、太仆寺、理藩院等,它们比部低,隶属部。相当现在副部级独立单位。一般叫卿(正职,二品,少卿(副职三品),或叫某某使、史。下设厅(相当现在司) 

刑部相当法院、大理寺相当检察院、都察院相当政法委。兵部相当国防部加总参。吏部相当组织部加人事部。户部相当国土资源部、农业部、财政部税务总局。礼部相当教育部宣传部,有时还管外交。太常寺、鸿胪寺、国子监、光禄寺是它的下属副部级单位,但可以直接当皇帝负责。工部相当现在各工业部。 

地方行政设置: 

主要管理层有大区、省、府、县。相当现在大区(以前有,叫局,如东北局华南局,现已经撤销)、省、市、县,其中顺天府、奉天府是直辖市。 

大区头头叫总督(相当华南局书记),省头头叫巡抚,府的正职叫知府,县正职叫知县。总督正二品,巡抚从二品。知府从四品,知县正七品。另外还有州,相当现在不管县的市,正职叫知州,从五品。知州和知府相当于哈尔滨市长和哈尔滨地区行署专员(刚建国有这样机构,先已经撤销) 

总督有兵权,相当现在省军区政委兼大区书记。各省除巡抚外,还有布政使,官和巡抚品一样,但实权小于巡抚。好像现在的书记和省长。还有一按察使,相当现在省纪委书记。他们受巡抚节制,但一般巡抚是不管他们的。 

府县的副职叫府丞、县丞,或叫同知。 

清朝的特殊部门:军机处 

其实它本不是一个正经东西,可后来越来越厉害。相当中央政治局。多由重要人物兼职,直接对皇帝负责。军机处行走相当政治局常委,军机处学习行走相当与政治局候补委员。行走一般由大学士和尚书兼职。 

军队设置: 

清朝的武管首领是将军、都统、提督,他们都是从一品。相当现在上将。 

将军是军区司令员(总督是政委),都统是八旗司令员,提督是兵种司令员。、 

他们下设官员叫总兵、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把总、外委等。相当现在军师旅团等。总兵、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分别是正二、三、四、五品大员。    应该是这个吧?

5. 清朝各级官职名称及对应职责是什么?

  清代的官吏等级制度沿用了自汉魏六朝以来的九品十八级基本制度,每一品分为正、从两级。同时也有一些本朝自己的特色。一般来讲,清代的官制体系分为两大类,一是地域体系,分为京官和地方官两大系统。二是职能体系,分为文官和武官两大系统。两大类相互交错。其中,京官系统中以文职官员为主,地方官系统中则文武兼有。

  京官

  首先,清代的主要中央枢要机关是内阁及其变种,主要官员为大学士、协办大学士、学士,大学士地位和权力最高,相当于前代的宰相,后来的军机处设军机大臣,与此类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清代的官员品级随时代不同经常变动,特别在清初时变动十分频繁,本文中只列出最后确定的情况。雍正八年,内阁大学士均兼任各部尚书,满、汉品级均定为正一品,是清朝最高官员;协办大学士是大学士的副职,于乾隆四年最终确立为常设职务,品级为从一品;内阁学士均兼任部侍郎衔,作为大学士的工作助手,品级为从二品。乾隆五十八年以后,内阁官员所兼的各部职衔一律裁汰。

  雍正时设立军机处,逐渐替代了内阁的职能。军机大臣无一定品级规定,但其地位和职权甚至高于大学士。分掌国政的各部院衙门中,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是主要部门,每部设尚书满、汉各一人,雍正八年其品级确定为从一品;左右侍郎满、汉各一人,品级为正二品。都察院为监察机关,堂官设左都御史满、汉各一人,从一品。大理寺为平反刑狱的机关,堂官设正卿满、汉各一人,康熙九年确定为正三品;其下有少卿满、汉各一人,正四品。大理寺与都察院、刑部合称为“三法司”。

  理藩院是管理蒙、回、藏事务的机关,其主官为尚书,其下为侍郎,品级与六部同。

  翰林院是掌管论撰文史的机关,主官为掌院学士,满、汉各一人,雍正八年定品级为从二品。

  詹事府是辅导东宫太子的机关,康熙以后照例不立太子,其职责改为“文学侍从”或掌“经史文章之事”。主官为满、汉詹事各一人,康熙14年以后定为正三品,其下设满、汉少詹事各一人,正四品。

  太医院掌管医药卫生事务,设院使一人,正五品,左右院判各一人,正六品。

  宗人府掌管皇族属籍,设宗令一人,由亲王或郡王内选充,左右宗正各一人,由亲王、郡王和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内选充。内务府管理宫廷及皇家事务,下辖七司、三院等不同职能机关,最高官员为总管内务府大迹???罚?嘤陕?顺鋈巍?br>
  地方官

  清沿明制,以京师及附近州县为顺天府,作为“京府”,入关后顺天府为北京,改盛京及其附近州县为奉天府,主官为府尹,自顺治元年即定为正三品。地位犹如各省巡抚,可直接向皇帝奏事。

  地方官员中级别最高的是总督,系“总督军务”的简称,为正二品官,加尚书衔者为从一品,,掌统辖一省或几省地区的文武、军民,总理戎政,保卫边疆。文职道府以下、武职副将以下官员均由总督奏请升调免黜,总督并有对外交涉之权。全国共设总督八人。其中,管辖河北省及内蒙一部分地区的直隶总督为北方最有权势的地方大员。管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的两江总督为南方最有权势的地方大员。各省总督,例有兼衔,光绪三十年最终确定,各地总督都兼尚书衔和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并有直属军队,名为“督标”。

  巡抚是总管一省地方政务的长官,例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一般为从二品,但巡抚多数兼兵部侍郎衔,加衔后为正二品。其职权略逊于总督。巡抚也有直属军队,名为“抚标”。

  每一省巡抚之下有布政使,全称为“承宣布政使司”,,一般称“藩司”、藩台或方伯。掌一省之行政,司全省财富之出纳,从二品。
  各省有按察使,全称为“提刑按察使司”,俗称“臬司”,掌管一省司法事务,正三品。

  藩、臬两司的辅佐官为道员,其职责、设定较为繁复,不能一一赘述,为正四品官。

  司道之下的地方行政衙门有府、厅、州、县各级,府的长官为知府,初为正四品,乾隆十八年改为从四品。府下有厅,由同知、通判管理,同知为正五品,通判为正六品。府下还设有州,分为指数布政使的直隶州和由府管辖的散州,长官为知州,前者为正五品,后者为从五品。最下的一级地方长官为知县,正七品。

  各省还设有掌管学政、漕运、盐务、河道、税关等衙门。学政为每省一人。管理一省文教事业,由进士出身的侍郎、京堂(各寺堂官)、翰林、科道及部属等官简充,三年一任,各按原官品级。

  全国设漕运总督一人,正二品,兼尚书者从一品,有直辖军队“漕标”。

  各省设盐政,由督抚兼任。

  全国设河道总督一人,正二品,有直辖军队“河标”。

  武职

  清朝军队分为八旗兵和绿营兵两大类。绿营兵就是汉兵。八旗官兵分驻各省,每一省旗兵最高长官为“将军”,从一品;其他管辖旗兵的职官为都统,从一品;副都统,正二品;地方有城守尉,,正三品;防守尉,正四品。

  各省绿营兵最高长官为提督,从一品;提督之下有总兵,正二品;副将,从二品;参将,正三品;游击,从三品;都司,正四品;守备,正五品;千总,正六品;把总,正七品;外委千总,正八品;外委把总,正九品。武职官员品级前均应加“武职”二字。其任免升黜均由兵部武选司负责,而文职官员则由吏部文选司负责。

  其他各级官员品级纷繁复杂,不及多述。只将主要者列出,以供参考。

清朝各级官职名称及对应职责是什么?

6. 清朝政府都有哪些部门

清朝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各部长官称尚书,副长官称侍郎,以前尚书均由满人担任,顺治元年(1644年)规定尚书及侍郎满、汉各一,但实权依然掌握在满尚书之手.在六部之外和六部并立的中央行政机构有: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国子监、钦天监、翰林院、太医院、理藩院、宗人府、詹事府、内务府、都察院.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7. 清朝的6个部门是什么??

六部六部是兵、刑、礼、工、户、吏部,相当现在的部长,但因比较少,比现在部长权力大多了。六部隶属内阁。正职叫尚书,副职叫侍郎。尚书二品到一品,但比大学士小。有的尚书兼大学士。侍郎三品到二品。下设郎中(相当现在司长正五品)、员外郎(副司长从五品)、主事(正六品),他们是部下面的司、科、房、处的头头。
以上官职一般满汉都有,但汉人低一品。如满人尚书为一品,汉人就是二品了。
四、相当与部的机构——院、寺
有都察院、大理寺、通政院。是相当部的部门。太常寺、鸿胪寺、国子监、光禄寺、太仆寺、理藩院等,它们比部低,隶属部。相当现在副部级独立单位。一般叫卿(正职,二品,少卿(副职三品),或叫某某使、史。下设厅(相当现在司)
刑部相当法院、大理寺相当检察院、都察院相当政法委。兵部相当国防部加总参。吏部相当组织部加人事部。户部相当国土资源部、农业部、财政部税务总局。礼部相当教育部宣传部,有时还管外交。太常寺、鸿胪寺、国子监、光禄寺是它的下属副部级单位,但可以直接当皇帝负责。工部相当现在各工业部。
地方行政设置:
主要管理层有大区、省、府、县。相当现在大区(以前有,叫局,如东北局华南局,现已经撤销)、省、市、县,其中顺天府、奉天府是直辖市。
大区头头叫总督(相当华南局书记),省头头叫巡抚,府的正职叫知府,县正职叫知县。总督正二品,巡抚从二品。知府从四品,知县正七品。另外还有州,相当现在不管县的市,正职叫知州,从五品。知州和知府相当于哈尔滨市长和哈尔滨地区行署专员(刚建国有这样机构,先已经撤销)
总督有兵权,相当现在省军区政委兼大区书记。各省除巡抚外,还有布政使,官和巡抚品一样,但实权小于巡抚。好像现在的书记和省长。还有一按察使,相当现在省纪委书记。他们受巡抚节制,但一般巡抚是不管他们的。
府县的副职叫府丞、县丞,或叫同知。
清朝的特殊部门:军机处
其实它本不是一个正经东西,可后来越来越厉害。相当中央政治局。多由重要人物兼职,直接对皇帝负责。军机处行走相当政治局常委,军机处学习行走相当与政治局候补委员。行走一般由大学士和尚书兼职。
军队设置:清朝的武管首领是将军、都统、提督,他们都是从一品。相当现在上将。
将军是军区司令员(总督是政委),都统是八旗司令员,提督是兵种司令员。、

清朝的6个部门是什么??

8. 清朝各级官职名称及对应职责是什么?

清代的官吏等级制度沿用了自汉魏六朝以来的九品十八级基本制度,每一品分为正、从两级。同时也有一些本朝自己的特色。一般来讲,清代的官制体系分为两大类,一是地域体系,分为京官和地方官两大系统。二是职能体系,分为文官和武官两大系统。两大类相互交错。其中,京官系统中以文职官员为主,地方官系统中则文武兼有。\x0d\x0a\x0d\x0a京官\x0d\x0a\x0d\x0a首先,清代的主要中央枢要机关是内阁及其变种,主要官员为大学士、协办大学士、学士,大学士地位和权力最高,相当于前代的宰相,后来的军机处设军机大臣,与此类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清代的官员品级随时代不同经常变动,特别在清初时变动十分频繁,本文中只列出最后确定的情况。雍正八年,内阁大学士均兼任各部尚书,满、汉品级均定为正一品,是清朝最高官员;协办大学士是大学士的副职,于乾隆四年最终确立为常设职务,品级为从一品;内阁学士均兼任部侍郎衔,作为大学士的工作助手,品级为从二品。乾隆五十八年以后,内阁官员所兼的各部职衔一律裁汰。\x0d\x0a\x0d\x0a雍正时设立军机处,逐渐替代了内阁的职能。军机大臣无一定品级规定,但其地位和职权甚至高于大学士。分掌国政的各部院衙门中,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是主要部门,每部设尚书满、汉各一人,雍正八年其品级确定为从一品;左右侍郎满、汉各一人,品级为正二品。都察院为监察机关,堂官设左都御史满、汉各一人,从一品。大理寺为平反刑狱的机关,堂官设正卿满、汉各一人,康熙九年确定为正三品;其下有少卿满、汉各一人,正四品。大理寺与都察院、刑部合称为“三法司”。\x0d\x0a\x0d\x0a理藩院是管理蒙、回、藏事务的机关,其主官为尚书,其下为侍郎,品级与六部同。\x0d\x0a\x0d\x0a翰林院是掌管论撰文史的机关,主官为掌院学士,满、汉各一人,雍正八年定品级为从二品。\x0d\x0a\x0d\x0a詹事府是辅导东宫太子的机关,康熙以后照例不立太子,其职责改为“文学侍从”或掌“经史文章之事”。主官为满、汉詹事各一人,康熙14年以后定为正三品,其下设满、汉少詹事各一人,正四品。\x0d\x0a\x0d\x0a太医院掌管医药卫生事务,设院使一人,正五品,左右院判各一人,正六品。\x0d\x0a\x0d\x0a宗人府掌管皇族属籍,设宗令一人,由亲王或郡王内选充,左右宗正各一人,由亲王、郡王和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内选充。内务府管理宫廷及皇家事务,下辖七司、三院等不同职能机关,最高官员为总管内务府大迹???罚?嘤陕?顺鋈巍?br>\x0d\x0a地方官\x0d\x0a\x0d\x0a清沿明制,以京师及附近州县为顺天府,作为“京府”,入关后顺天府为北京,改盛京及其附近州县为奉天府,主官为府尹,自顺治元年即定为正三品。地位犹如各省巡抚,可直接向皇帝奏事。\x0d\x0a\x0d\x0a地方官员中级别最高的是总督,系“总督军务”的简称,为正二品官,加尚书衔者为从一品,,掌统辖一省或几省地区的文武、军民,总理戎政,保卫边疆。文职道府以下、武职副将以下官员均由总督奏请升调免黜,总督并有对外交涉之权。全国共设总督八人。其中,管辖河北省及内蒙一部分地区的直隶总督为北方最有权势的地方大员。管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的两江总督为南方最有权势的地方大员。各省总督,例有兼衔,光绪三十年最终确定,各地总督都兼尚书衔和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并有直属军队,名为“督标”。\x0d\x0a\x0d\x0a巡抚是总管一省地方政务的长官,例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一般为从二品,但巡抚多数兼兵部侍郎衔,加衔后为正二品。其职权略逊于总督。巡抚也有直属军队,名为“抚标”。\x0d\x0a\x0d\x0a每一省巡抚之下有布政使,全称为“承宣布政使司”,,一般称“藩司”、藩台或方伯。掌一省之行政,司全省财富之出纳,从二品。\x0d\x0a各省有按察使,全称为“提刑按察使司”,俗称“臬司”,掌管一省司法事务,正三品。\x0d\x0a\x0d\x0a藩、臬两司的辅佐官为道员,其职责、设定较为繁复,不能一一赘述,为正四品官。\x0d\x0a\x0d\x0a司道之下的地方行政衙门有府、厅、州、县各级,府的长官为知府,初为正四品,乾隆十八年改为从四品。府下有厅,由同知、通判管理,同知为正五品,通判为正六品。府下还设有州,分为指数布政使的直隶州和由府管辖的散州,长官为知州,前者为正五品,后者为从五品。最下的一级地方长官为知县,正七品。\x0d\x0a\x0d\x0a各省还设有掌管学政、漕运、盐务、河道、税关等衙门。学政为每省一人。管理一省文教事业,由进士出身的侍郎、京堂(各寺堂官)、翰林、科道及部属等官简充,三年一任,各按原官品级。\x0d\x0a\x0d\x0a全国设漕运总督一人,正二品,兼尚书者从一品,有直辖军队“漕标”。\x0d\x0a\x0d\x0a各省设盐政,由督抚兼任。\x0d\x0a\x0d\x0a全国设河道总督一人,正二品,有直辖军队“河标”。\x0d\x0a\x0d\x0a武职\x0d\x0a\x0d\x0a清朝军队分为八旗兵和绿营兵两大类。绿营兵就是汉兵。八旗官兵分驻各省,每一省旗兵最高长官为“将军”,从一品;其他管辖旗兵的职官为都统,从一品;副都统,正二品;地方有城守尉,,正三品;防守尉,正四品。\x0d\x0a\x0d\x0a各省绿营兵最高长官为提督,从一品;提督之下有总兵,正二品;副将,从二品;参将,正三品;游击,从三品;都司,正四品;守备,正五品;千总,正六品;把总,正七品;外委千总,正八品;外委把总,正九品。武职官员品级前均应加“武职”二字。其任免升黜均由兵部武选司负责,而文职官员则由吏部文选司负责。\x0d\x0a\x0d\x0a其他各级官员品级纷繁复杂,不及多述。只将主要者列出,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