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的起源是什么

2024-05-18 08:13

1. 徐氏的起源是什么

1、源于嬴姓
以国名为氏。远祖可追溯到五帝时代金天氏少昊(嬴姓)。少昊重孙为伯益,佐大禹治水有功,夏王封伯益之子若木于徐,故地在今安徽省泗县北。徐国历夏、商、周三朝代,一直活跃在江淮之间,史称徐戎,也称徐夷或徐方。
2、源于嬴姓
以部落为氏。周朝初期,周公旦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监叛乱之后,裂分殷商遗民六个氏族与鲁公,其中有徐氏族。
3、源于改姓而来
北魏时,居住在今宁夏贺兰山地区和甘肃庆阳地区的氐族中,有徐姓人。但这些徐姓人到底是出自嬴姓还是后来氐族人自行改姓,现在已经无法考证
蒙古族改徐姓:苏密尔氏,世居克什克腾、大黄山,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多冠汉姓为徐氏。兀苏德氏,源自蒙古旭烈兀部,后多冠汉姓为徐氏。明初蒙古族人七十五,归附明朝,被明成祖朱棣赐汉姓为徐晟,其子孙称徐氏。

扩展资料
明朝时期,徐姓大约有192万人,约占全国人口2.1%,排在第10位。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徐姓人口纯增长率高达128%,人口纯增长了108万。明朝时期,浙江为徐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徐姓总人口的35.1%。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江西三省,这三省徐姓大约占徐姓总人口的64.5%;其次分布于安徽、福建、山东、湖北,这四省的徐姓又集中了21.7%。在西北和西南地区,徐姓仍为罕见姓氏。
当代,徐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广东、浙江、四川四省,约占全国徐姓总人口的41%;其次分布于山东、江西 、安徽、河南、湖北,这五省的徐姓又集中了30%。江苏为徐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长江三角地区、广东东部和四川三块高比率徐姓分布区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徐姓

徐氏的起源是什么

2. 徐氏起源

  徐(Xú)姓源出有三:

  1、出自嬴姓,伯益之子若木封于徐国说。据《元和姓纂》和《通志·氏族略》所载,伯益曾助大禹治水有功,虞舜封其子若木于徐国(今安徽省泗县一带),“自若木至偃王三十二世,为周所灭,复封其子宗为徐,子宗十一世章羽,昭三十年,为吴所灭,子孙以国为氏。”(语见《通志·氏族略》)。相传陷帝有一个孙女叫女修,因食燕子蛋而怀有大业。大业娶少典氏女子女华为妻,生下了伯益。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除了正式赐他为嬴姓以外,还把本族的女子姚氏嫁给他,姚女后来生了两个儿子,其中小儿子叫若木因为他的父亲有功,所以封他于徐,建立徐国。
  徐国历经了夏、商、周三个朝代,都是作为诸侯而存在的。周穆王的时候传到了徐国的32世孙徐君偃,他很聪明,对百姓又很好,所以深的百姓的爱戴,国力不断强大。当时周穆王喜欢云游四方而经常不问国家大事,诸侯埋怨他的很多,徐君偃于是产生了想要取代周穆王的野心。于是他自称为徐偃王,率领各国联军向周国进军,周穆王知道这个消息后马上返回京城,调兵前去镇压。徐偃王只好收兵而逃,他躲进了彭城一带的山中。由于他得得民心,跟着他到了山中得百姓很多。这座山后来就叫做徐山,徐州也因此而得名。周穆王也因此不得不封他的儿子宗于徐,称为“徐子”,继续管理徐国。春秋时期,徐国被楚国打败,国力从此日渐消退,周敬王八年的时候,徐国被吴国所灭,徐国的后裔就称为徐氏,以国为姓,代代相传。

  2、据《中华姓氏大全》所载,周公的长子伯禽,受封于鲁国,分到了“殷民六族”,中含徐姓,是传说中的徐姓源起。

  3、他姓改徐姓而来。据《百家姓溯源》所载,五代时,李升改姓徐,名知诰,其后代亦以徐为姓。

  徐姓迁徙分布:

  徐姓人最早繁衍于今江苏徐州、安徽泗县,后扩至凤阳,以古代徐国为源地,世居而繁衍了一千多年,直到春秋末期为吴所灭,有徐姓人避居河南、山东,并在山东繁衍昌盛起来,这是由徐姓郡望多为山东古地而来证明的
  。秦时有山东人徐福去东海为秦始皇寻求长生不老之药,带三千童男童女,这六千多人消失在烟波浩渺之中,徐福被视作日本的开基始祖。除山东外,在靠近徐国的江苏、安徽、江西、浙江一带,在秦汉时亦有徐姓人在活动。
  东汉以前,已有徐姓人西迁至今甘肃境内。东汉桓帝时,“南州高士”徐稚迁居今江西南昌,徐稚被后人尊为“东海堂”徐姓的始祖,其子中有迁至浙江衢州府、龙游,孙辈中有迁居今浙江绍兴、信安,江西的南昌,江苏的苏州、吴县一带。此期徐姓亦有迁居河南者,三国时走马荐诸葛的徐庶便是河南徐姓的杰出代表。
  徐姓大举南迁始于魏晋之际。南北朝五胡乱华,北方徐姓避居江南,到隋唐时期,在我国南方又有了进一步的繁衍。
  宋末时,有徐姓人由江南石城迁居福建汀州(今长汀县)上杭、连城二县。
  元时,有徐姓人从江西、福建迁居今广东的丰顺、海丰、梅县、博隆及潮州的南坑。
  明清时,徐姓已广布于我国的大江南北。总之,徐姓在秦汉时期,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的黄河下游地区,尤以山东徐姓繁衍得最为旺盛。徐姓的向南播迁,自唐代以后,几乎是络绎不绝于道的,此期广布江南各地,这正是南方各地徐姓众多的原因,徐姓尤以江苏、广东、浙江、四川、山东、江西、安徽人数最多,上述七省的徐姓约占全国汉族徐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五。

3. 徐氏的发源地在哪,徐氏是怎样演变的

  徐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子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夏朝徐若木为徐姓始祖。
  历史发展

  起源始祖
  起源源流
  1、源于嬴姓,以国名为氏。远祖可追溯到五帝时代金天氏少昊(嬴姓)。少昊重孙为伯益,佐大禹治水有功,夏王封伯益之子若木于徐,故地在今安徽省泗县北。徐国历夏、商、周三朝代,一直活跃在江淮之间,史称徐戎,也称徐夷或徐方。春秋时,徐偃王反周,被周穆王联合楚国所灭,后又复封徐偃王之子宗为徐子。战国时,吴国灭徐,随后越国灭吴,至楚国灭越,徐国的版图归入楚国。徐国的子孙遂以国名为氏,散居于江淮之间。
  2、源于子姓,以部落为氏。周朝初期,周公旦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监叛乱之后,裂分殷商遗民六个氏族与鲁公,其中有徐氏族。
  3、源于改姓而来:
  ①氐族改徐姓:东晋时期氐族,分布于今宁夏贺兰山地区和甘肃庆阳地区,进入南北朝后,基本都同化为汉族徐姓了。
  ②蒙古族改徐姓:苏密尔氏,世居克什克腾、大黄山,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多冠汉姓为徐氏。兀苏德氏,源自蒙古旭烈兀部,后多冠汉姓为徐氏。明初蒙古族人七十五,归附明朝,被明成祖朱棣赐汉姓为徐晟,其子孙称徐氏。
  ③朝鲜族改徐姓:唐朝百济国王子扶余隆,改汉姓为徐姓。 清朝,居于今俄罗斯加斯西湖口的高丽族人,皆改汉姓为徐氏,为今朝鲜族徐氏来源之一。
  ④满族改徐姓:清朝满洲八旗舒禄氏、徐吉氏、舒穆禄氏等氏族集体改姓徐,后成为东北地区的徐姓汉族。
  得姓始祖
  徐若木,伯益之子,伯益曾佐大禹治水,为禹治水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在论功行赏时,伯益的儿子若木被封到古代的徐城,建立了徐国。因若木首封徐国,其后代以国为氏,称为徐氏,徐若木便为徐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传播
  远古时期,徐若木被封徐国(今安徽北部),徐国成为徐姓最早的发源地。在此地聚居的徐氏,在徐国灭亡后,纷纷向北方迁徙。大致经过两汉直至隋唐,中国北方的山东、河南等地形成了多处郡望。
  先秦时期,徐姓主要分布于安徽、江苏、山东等地。秦汉时期,徐姓已经迁播于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同时,也开始南迁至江西南昌、浙江龙游等地,但聚集区仍以黄河下游地区为主。魏晋时期,徐姓开始大规模南迁,但主要繁衍地在淮河及长江下游大部分地区。宋朝,徐姓由江西石城迁至福建上杭、连城等地。元朝,徐姓在广东丰顺县、梅州市梅县区、海丰县等地繁衍。

  人口分布
  宋朝时期,徐姓大约有8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1.1%,排在第17位。 徐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徐姓总人口的23.5%。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浙江、山东、江苏,这四省徐姓大约占全国徐姓总人口的62%;其次分布于福建、安徽、四川、湖北、河南,这五省的徐姓又集中了30%。全国形成了以赣浙为中心的徐姓大聚集区。两广、云贵以及西北地区徐姓人口十分稀少。
  徐姓汉字演变
  明朝时期,徐姓大约有192万人,约占全国人口2.1%,排在第10位。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徐姓人口纯增长率高达128%,人口纯增长了108万。明朝时期,浙江为徐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徐姓总人口的35.1%。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江西三省,这三省徐姓大约占徐姓总人口的64.5%;其次分布于安徽、福建、山东、湖北,这四省的徐姓又集中了21.7%。在西北和西南地区,徐姓仍为罕见姓氏。
  当代,徐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广东、浙江、四川四省,约占全国徐姓总人口的41%;其次分布于山东、江西 、安徽、河南、湖北,这五省的徐姓又集中了30%。江苏为徐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长江三角地区、广东东部和四川三块高比率徐姓分布区域。
  当代徐姓人口分布频率,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江苏中南部和浙江北部的杭嘉湖平原,以及山东烟台地区,每平方公里的徐姓人口达到9人以上,中心地区高达12人以上。徐姓分布密度最高的(7.2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区占国土面积3.4%,徐姓人口大约293万;3.6-7.2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14.4%,徐姓人口大约667万;1.8-3.6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29.6%,徐姓人口大约736万;1-1.8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19%,徐姓人口大约199万;不足1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33.6%,徐姓人口大约97万。在江苏南部、浙江、安徽东南部、江西东北部、云南中部和南部,是徐姓占当地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区,一般达到2.5%以上,其覆盖面积占了全国总面积的4.4%;在江苏北部、安徽大部、江西大部、山东东部、云南东部和西部、甘肃武威地区、黑龙江东北部、辽宁东部、吉林东南部、台湾北部,徐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1.5-2.5%之间,其覆盖面积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3.4%;在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和东北其他地区,徐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5-1.5%之间,其覆盖面积占了全国总面积的48.1%;在其他地区,徐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不足0.5%,其覆盖面积占了全国总面积的34.1%。

  姓氏文化

  郡望堂号
  郡望
  东海郡、高平郡、高宛郡、琅邪郡
  堂号
  东海堂:以望立堂。
  高平堂:以望立堂。
  高宛堂:以望立堂。
  琅琊堂:以望立堂。
  雪山堂:以望立堂。

  宗祠对联
  四言通用联
  南州世泽;东海家声。
  上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徐穉,人称“南州高士”。下联典指秦朝时期的方士徐福,携童男童女数千人渡海访仙,传说后来成为日本的神武天皇。
  会烛夜绩;刻像上食。
  上联典指战国时期的贫妇徐吾,与邻妇会烛夜绩。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徐彪,亲丧,刻木为像,日上食,出入必告。
  五言通用联
  势廊重山外;词留寿石前。
  此联为清朝时期的书法家徐懋集焦山鹤铭句联。徐懋,字问渠,钱塘人。以搜奇嗜古、广见博闻著称。
  静者心多妙;飘然思不群。
  此联为清朝时期的书法家徐良自题联。徐良,字邻哉,号又次居士,江苏华亭人。乾隆举人,官夔州知府。
  七言通用联
  幼慧作小山名著;夜绩借东壁余光。
  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徐坚女事典。下联典指战国时期齐国的徐吾事典。
  万木争荣朝燕岌;群贤毕至话桑麻。
  此联为广东省蕉岭县燕岌华侨林场徐氏宗祠联。
  春随香草千年艳;人与梅花一样清。
  此联为明朝时期的杰出地理学家徐霞客自题联。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南直隶江阴人。著有《徐霞客游记》。
  八言及以上通用联
  亭育托燕畿,佳气常浮白云观;宗支分卫水,清波远溯绕虎桥。
  此联为河南省卫辉市内徐(世昌)家祠堂联。
  燕岌毓英才,一脉相承弘祖德;商机传信息,双赢互利展鸿猷。
  此联为广东省蕉岭县燕岌华侨林场徐氏宗祠联。
  一派出鄱阳,于江于淮于河于汉;二支分皖岳,有松有柏有梓有楠。
  此联为安徽省潜山县万岁山徐氏宗祠联。
  千秋将相,厚德仁怀,精诚充宇宙;百代王侯,雄才博学,正气贯长虹。
  此联为安徽省歙县韶坑村徐氏宗祠联。

徐氏的发源地在哪,徐氏是怎样演变的

4. 徐氏族谱在哪

我现有一部〈东海明恕堂〉的徐氏族谱。本人系山东栖霞大庄头徐家村人,全村皆为徐氏居民。广东三水,全村皆为徐氏后人。浙江金华下金山村徐氏是从浙江武义迁入
本人现存宗谱序文如下:徐氏族谱序粤〔注:作语助,无义。〕稽〔注:考证,考核。〕伯益之子若木,受封徐土,历虞〔注:虞,古国名。上古时代,舜所建。〕夏商周之久,子孙以国为姓。自晋宋以迄隋唐,东海琅邪〔注:邪,音牙。东海,古治名,今郯城。琅邪,今临沂。〕之间,多有闻人〔注:闻人,有名声的人。〕,古称望族〔注:望族,有声望的大家族。〕焉。予〔注:我。〕此一枝,居小太平村者,不知始于何年。因明末兵〔注:原文无“兵”。〕燹〔注:音险,意为野火,特指战火。〕,家谱毁灭,远祖字讳已不可考。闻之故老来自沂城南乡后芦塘〔注:据族人徐敏生讲,后芦塘在今苍山。〕,亦莫知所自出也。今据所知,自始祖讳堂者至予六世,以下又有三辈来,晜礽〔杜靖注:晜即“昆”,兄弟们。礽音仍,自身以下第八世孙,泛指子孙。〕云〔注:语气助词,无意义。〕族姓繁衍。有分居于沙岭村、西张村者,又有散居于沂水县者。其不读书之子孙,虽祖考字讳尚有不知,况远祖乎!若再数传,而后愈远愈疏,恐视同族如路人矣。夫循流必溯其源,按本可数其支。予蒙祖先德荫〔注:荫,音印,动词,庇荫。〕,读书游泮〔注:泮,泮官,古代学官。〕,稍知此义。今年近半百,渐有衰颓,特纠合同族,从父兄率子孙,于一阳初复〔杜靖注:“一阳初复”相当于“一元复始”,指春节。〕之时,行报本追远之礼〔杜靖注:“报本追远”指怀念祖先,追根溯源。〕,按支派次,谱系井然,俾〔注:动词,使。〕后世子孙见之,知一本则想亲睦,思创叶〔杜靖注:“叶”通“业”。〕则戒淫逸,务读力耕,期不坠〔注:动词,失。〕家声云尔。裔孙府学廪生〔杜靖注:指享受一定津贴在府学习准备参加举人考试的秀才。〕秉恭顿首序于乾隆二十五年〔注:公元1760年。〕十一月望〔注:望,阴历十五左右。〕长至〔张国伟注:冬至。〕节 徐氏族谱后序族之有谱旧〔注:旧,长久。〕矣!原〔注:动词,推求,推究。〕其义将以昭世系,志〔注:标记。〕尊卑,惧其掩〔注:掩,遮盖,意为失没。〕也,恐其紊也,固〔注:副词,本来,原来。〕也,而不第〔注:第,副词,仅仅。〕此也。当〔注:应当。〕见同室聚首,绕膝承颜〔注:幸得见面。〕,盘〔注:游乐。〕匜〔注:音沂,古代盛酒器具。〕埙〔注:音熏,古代吹奏乐器。〕篪〔注:音池,古代竹管乐器,像笛子,有八孔。〕,蔼怡太和〔杜靖注:“霭”和蔼,“怡”快乐。指一家人幸福和睦。〕之气未泯也。未几,釜〔注:音府,古代炊器。〕甑〔注:音赠,古代蒸食炊器。〕析〔注:即分家。〕,爨〔注:音窜,即灶,指分锅吃饭。〕箪〔注:音单,圆形有盖的竹制盛器,用以盛食物。〕衅〔杜靖及张国伟注:起矛盾。以上六字,意为分家。〕,始而楚越,继而参商〔注:参商,参星与商星,二星彼此出没,互不相见。比喻人处两地互不相见或互不和睦。〕,渐至薄物细,故蝇蚁争及毫发,私忿小嫌雀鼠兴于骨肉者有之。圣人云,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更安望其敦故旧,睦邻里,为一乡之善士哉?族而有此,吾知在天之灵,当有顾而愀然者,虽椎牛而祭,其吐之矣。噫!根固枝荣,源竭流滞,和气兆祥,乖〔注:疑缺忤字。〕致戾,乃愚者不察,犹或侈谈青〔注:青,指青于蓝。〕焉。妄希眠牛,某墓宜丁,某阡宜财,有是理乎?容〔注:副词,岂,哪。〕可冀乎?章自七世祖登甲,由小太平徙居西张村,迄今又九世矣。未审〔注:审,动词,祥知,明晰。〕西张族中亦有若是者否?每窃窃〔注:副词,谦词,私下,私自。〕然惧之,未敢为外人道也。是岁,吾族有续谱之举,旦公定续列,年未成丁者概不登谱,俟〔注:动词,等待。〕后随时收入,以昭慎重。余俱照前谱增修,不日告竣。诸祖以序命,章伏念徐氏族谱前廪生秉恭祖,序之者綦详,奚慎更赘〔注:音坠,多余。〕。然义不容辞,责无可贷,谨不揣固陋,略弁〔注:音变,弁言,前言,序语。〕数语,非敢云示劝惩也,庶几吾族睹斯谱者抗怀〔杜靖注:抗怀,感怀。〕。高曾屈指,云礽〔注:指子孙,礽音仍。〕因〔杜靖注:续。〕之,穆然深思,悠然意远,身从何来,家从何起,溯厥〔注:厥,代词,相当于“其”。〕初,原一室耳,推〔注:动词,推究。〕改〔注:副词,重,再。〕自〔注:副词,自然。〕只一体耳。每逢露濡霜肃之辰〔杜靖注:指民间春秋二祭之时。〕,益触木本水源之墓,度必有考悌之心油然生。天良之动不可己者,间或质美未学,狃于鄙俗俚言相示,亦将有以激其性真,返〔其积习。斯数语者,未必非敦亲睦族之一助焉,则幸甚。至异日,年愈繁,或者上邀天贶,下叨祖荫,祥征螽斯〔庆延瓜瓞之绵绵,一续再续,以及无穷。后之人当更有任其责者,非章之所敢之矣。裔孙由廪贡即选训导献章顿首撰同治十二年岁次癸酉村月上浣谷旦

5. 徐氏家族的起源地在那

 徐姓起源参考之一
  徐源出于嬴姓。夏朝时,嬴姓祖先伯益的儿子若木被封在徐(今江苏泗洪县及安徽泗县一带)。徐国历经夏、商、周,传至西周穆王时,有国君叫偃。徐君偃以仁义著称,深得百姓拥戴。有一次在疏导河道时徐君偃挖出了一副红色的弓箭,他认为这是天赐的祥瑞,就起了代周为天子的野心。周围的一些诸侯听说此事后,也纷纷赶来归附徐君偃。徐君偃于是改称徐偃王,率领拥护他的三十六国诸侯,起兵反周。此时周穆王正在昆仑山西王母那儿做客,得到消息后,立即让造父驾车返回镐京(参见赵姓),发兵讨伐徐偃王。眼看一场血战就要发生,徐偃王不忍让生灵涂炭,于是立即收兵,弃国出走,躲进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一带的深山之中,结果徐国军队被打败。
  后来周穆王了解到徐偃王在当地很得人心,就又封他的儿子宗为徐子,由徐子继续管理徐国。宗传位至十一世孙章禹时,徐国被吴国灭掉,徐国国君的子孙称为徐氏。徐福,也作徐市,秦朝著名方士,琅琊(今山东胶南南)人。他为迎合秦始皇迷信长生的心理,向秦始皇上书说大海之中有三座神山,名叫蓬莱、方丈、瀛洲,有仙人居住在那里,希望能带领童男童女前往求仙。秦始皇答应了。徐福便挑选童男童女几千人,乘船入海,结果一去不返。相传徐福后来成为日本的神武天皇。
  徐姓起源参考之二
  在浙江省兰溪市生活着很多徐姓后人,仅在兰溪市章林村一个村就有1200多人姓徐。这个村的徐姓人家还保存着自己的家谱。
  在兰溪市的姓氏研究专家胡汝明先生的带领下,我们《天涯共此时》摄制组来到章林村,在村民徐寿泉家看到了他们世代保存下来的徐氏宗谱。兰溪当地的姓氏研究专家胡汝明先生对这些家谱进行过深入的研究。
  浙江省兰溪市姓氏研究专家胡汝明说:“徐姓呢,它是春秋时有一个徐国。这个徐国的一个国王叫徐偃王。他的子孙呢,根据郭沫若先生的考证,浙江应该是徐土,就是徐国的土地。这里呢都是徐偃王的后代。那么徐偃王是怎么能够到了这里呢?因为那个时候,另一个国家(楚国)要消灭它。徐偃王他心里不愿让老百姓牺牲,所以把许多人首先迁移到龙游,然后繁衍到这里的。那么作为整个浙江来说呢,在之江旁边,就是我们钱塘江,徐偃王的庙有30多个,来纪念他们的先祖。”
  徐国被楚国灭亡之后,原来的徐国百姓便以徐为姓,这就是徐姓的开始。以后徐姓子孙四处迁移,逐渐遍及海内外。历史上的徐姓名人很多。如秦朝时的徐福,据说他向秦始皇上书,说海中有神仙,请得数千童男童女,乘船入海,但一去不返。三国时的徐庶,他因向刘备举荐诸葛亮及孝顺母亲而著称。明朝开国大将徐达。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在台湾,有1895年率领台湾义军抗日的徐骧。徐姓的现代名人有徐向前、徐志摩、徐悲鸿等等。在兰溪章林村保存的徐氏家谱中,还记载着一位与台湾有着密切关系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徐林。
  浙江省兰溪市姓氏研究专家胡汝明说:“徐林呢,他是当初台湾府,属于福建省管辖的,他是在台湾府当同知。同知就是府太爷的助手,是第二把手,跟第二把手一样的。那么他管的工作呢就是管海防,管捕盗。雍正十三年,因为他的工作对台湾人民有很多贡献,(朝廷)给他一个表彰,奖励中间有几句话很关键的。躬恪慎,莅事精勤。分双旌五马之荣,襄六典九条之治。就是既按法制,又为人民服务。所以这样呢为台湾的人民作出贡献。”
  除了徐林之外,清朝还有不少徐姓人家从福建、广东一带迁入台湾。因此,徐姓也成了台湾的大姓之一。
  胡汝明说:“根据家谱来看呢,徐林到那里以后就再没回来,没有回来。从这一点上看呢,他的后人现在还在台湾。”
  胡汝明还介绍说:“徐姓应该说在台湾也是个大姓。我认为恐怕总数在20万以内。徐氏也有徐氏大宗祠在台湾。徐寿泉家保存家谱,是因为他们家一直是这支徐姓的长子长孙。这些徐姓家谱虽然已经有些破损,但是根据习俗,这些家谱是不能随便拿出家门的。章林村人说,他们希望台湾的徐氏后人与他们联系,共续家谱。”
  徐姓起源参考之三
  徐姓是当今中国第十一大姓,在台湾排名第二十。徐姓出自嬴姓,于黄姓同源,都是东夷部落首领伯益的后代。伯益因为帮助禹治水有功,被舜赐为嬴姓。伯益的儿子若木,在夏朝时被封在一个叫徐的地方,建立了徐国。徐国经历了夏朝,商朝和周朝,传了三十二代,到西周穆王的时候,徐国君主徐偃王,以仁义著称。有一次,徐偃王在疏导河道的时候,挖出了一副红色的弓箭,并以为是上天给他的暗示,要他取代周穆王成为天子,于是就率领周围的三十六个诸侯,一起起兵,进攻周朝。
  战争开始后,生灵涂碳。徐偃王因为不忍心让老百姓受苦,就收兵弃国,跑到彭城一带隐居了。周穆王因为知道徐偃王在当地很得民心,就又封他的子孙为徐子,继续管理徐国。直到公元前五一二年,被吴国所灭。亡国后,原来徐国的百姓就以徐为姓,这也就是徐姓的由来。
  徐姓早期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和江西一带。到三国和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徐姓又向四周迁徙,分布到河南,山西,河北,湖北等地,到唐朝,徐姓开始进入福建,元代时,又有徐姓迁居广东,并在明代时,进入台湾。徐姓的主要聚居地有:泗洪,徐州,琅邪,河东,由拳,陇西,东阳,高平,长城,濮阳,于潜,新丰,柳城,范阳,南昌,龙丘,会稽,绍兴,东莞等。

徐氏家族的起源地在那

6. 徐氏族谱的介绍

《徐氏族谱》是时代教育出版社时代文献出版社时代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徐氏族谱编委会。共分14节内容,侧重徐姓起源、徐氏世系繁衍之迹和徐氏历代名人等节内容。

7. 徐氏的起源

  徐(Xú)姓源出有三:

  1、出自嬴姓,伯益之子若木封于徐国说。据《元和姓纂》和《通志·氏族略》所载,伯益曾助大禹治水有功,虞舜封其子若木于徐国(今安徽省泗县一带),“自若木至偃王三十二世,为周所灭,复封其子宗为徐,子宗十一世章羽,昭三十年,为吴所灭,子孙以国为氏。”(语见《通志·氏族略》)。相传陷帝有一个孙女叫女修,因食燕子蛋而怀有大业。大业娶少典氏女子女华为妻,生下了伯益。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除了正式赐他为嬴姓以外,还把本族的女子姚氏嫁给他,姚女后来生了两个儿子,其中小儿子叫若木因为他的父亲有功,所以封他于徐,建立徐国。
  徐国历经了夏、商、周三个朝代,都是作为诸侯而存在的。周穆王的时候传到了徐国的32世孙徐君偃,他很聪明,对百姓又很好,所以深的百姓的爱戴,国力不断强大。当时周穆王喜欢云游四方而经常不问国家大事,诸侯埋怨他的很多,徐君偃于是产生了想要取代周穆王的野心。于是他自称为徐偃王,率领各国联军向周国进军,周穆王知道这个消息后马上返回京城,调兵前去镇压。徐偃王只好收兵而逃,他躲进了彭城一带的山中。由于他得得民心,跟着他到了山中得百姓很多。这座山后来就叫做徐山,徐州也因此而得名。周穆王也因此不得不封他的儿子宗于徐,称为“徐子”,继续管理徐国。春秋时期,徐国被楚国打败,国力从此日渐消退,周敬王八年的时候,徐国被吴国所灭,徐国的后裔就称为徐氏,以国为姓,代代相传。

  2、据《中华姓氏大全》所载,周公的长子伯禽,受封于鲁国,分到了“殷民六族”,中含徐姓,是传说中的徐姓源起。

  3、他姓改徐姓而来。据《百家姓溯源》所载,五代时,李升改姓徐,名知诰,其后代亦以徐为姓。

  徐姓迁徙分布:

  徐姓人最早繁衍于今江苏徐州、安徽泗县,后扩至凤阳,以古代徐国为源地,世居而繁衍了一千多年,直到春秋末期为吴所灭,有徐姓人避居河南、山东,并在山东繁衍昌盛起来,这是由徐姓郡望多为山东古地而来证明的
  。秦时有山东人徐福去东海为秦始皇寻求长生不老之药,带三千童男童女,这六千多人消失在烟波浩渺之中,徐福被视作日本的开基始祖。除山东外,在靠近徐国的江苏、安徽、江西、浙江一带,在秦汉时亦有徐姓人在活动。
  东汉以前,已有徐姓人西迁至今甘肃境内。东汉桓帝时,“南州高士”徐稚迁居今江西南昌,徐稚被后人尊为“东海堂”徐姓的始祖,其子中有迁至浙江衢州府、龙游,孙辈中有迁居今浙江绍兴、信安,江西的南昌,江苏的苏州、吴县一带。此期徐姓亦有迁居河南者,三国时走马荐诸葛的徐庶便是河南徐姓的杰出代表。
  徐姓大举南迁始于魏晋之际。南北朝五胡乱华,北方徐姓避居江南,到隋唐时期,在我国南方又有了进一步的繁衍。
  宋末时,有徐姓人由江南石城迁居福建汀州(今长汀县)上杭、连城二县。
  元时,有徐姓人从江西、福建迁居今广东的丰顺、海丰、梅县、博隆及潮州的南坑。
  明清时,徐姓已广布于我国的大江南北。总之,徐姓在秦汉时期,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的黄河下游地区,尤以山东徐姓繁衍得最为旺盛。徐姓的向南播迁,自唐代以后,几乎是络绎不绝于道的,此期广布江南各地,这正是南方各地徐姓众多的原因,徐姓尤以江苏、广东、浙江、四川、山东、江西、安徽人数最多,上述七省的徐姓约占全国汉族徐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五。

徐氏的起源

8. 徐氏族谱的内容简介

《徐氏族谱》共分14节内容,侧重徐姓起源、徐氏世系繁衍之迹和徐氏历代名人等节内容。对于徐姓的起源,我们力求做到详实、科学、全面,使徐氏族人能有一个明确而清晰的认识;对于徐氏世系繁衍,由于年代久远,谱系失考,上代失叙,则勾勒出一条主线,再对其分支加以叙述,力求给族人一份简明的徐氏各分支繁衍图,使大家能看清楚各个分支从古至今的繁衍轨迹——树发千枝归一本,水流万里实同源;在对徐氏历代名人的选取上,则主要以古代为主,这主要是因其已有定论,且资料比较丰富的缘故。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