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解放初期有过一次通货膨胀,是什么时候?请问我国是怎样应对那次通货膨胀的???

2024-05-16 15:20

1. 我国在解放初期有过一次通货膨胀,是什么时候?请问我国是怎样应对那次通货膨胀的???

解放初期并没有通货膨胀而是与之相反的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的出现在我国的北洋军阀统治开始后
当时各省均可发行可兑现的银行券作为筹款办法,但由于缺乏兑换准备,故信用低下,币值日跌。当时北洋军阀筹款主要由中国银行、 交通银行发行可兑现的银行券。1915年袁世凯要恢复帝制,又加云南起义后军费大增,就强迫动用这两行的现银准备,遂使国库空虚,引起商民争兑。1916年5月12日, 北洋政府下令中、交二行钞票停止兑现,出现市面骚动,物价上涨,现银绝迹。一般商界怕承担损失,纷纷拒收京钞,而银行对北洋政府的垫款却日渐增多。5月份停兑时,京钞流通及存款数合计2600万元,10月达4600万元, 第二年12 月增到9700万元。于是京钞币值迅速下跌,一般常在7-9折之间。但这次通货膨膨胀风潮只限于京、津地区。后来中、交二行通过供款和发行公债,用了六、七年时间陆续收回京钞,才稳定住币值。
还有一次是法币的发行
法币。1935年11月4日, 国民党政府为摆脱美国白银政策引起的白银上涨给采用银本位制的中国带来的严重影响,因而实行法币改革,规定由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后又加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禁止白银流通;将白银收归国有;法币汇价为一元等于英镑一先令二便士。法币是一种以外汇为本位的货币制度,它借助无限制买卖英镑来维持币值,后来又投靠美元,从而打上了深刻的殖民地货币制度的烙印。 

1942年7月,法币的发行集中到中央银行。 由于国民党政府完全控制了金融事业,其发行法币又没有限制,这就为法币不断出现通货膨胀铺平了道路。在法币改革前,1934年底全国主要银行发行的兑换券总计约5.6亿元。到1936年1月,即法币改革后2个月,已增至7.8亿,此后更是猛增,至1948年8月21日已达6636946亿。与此同时,物价上涨得更快,如以1937年6月重庆物价指数为1,1948年8月21日上涨至1551000。 而上海物价比重庆更高,如以1937 年6 月为1 , 则1948 年8 月21 日为4927000。当时有人说,战前能买一头牛,这时只能买1/3包火柴。

我国在解放初期有过一次通货膨胀,是什么时候?请问我国是怎样应对那次通货膨胀的???

2. 中国近代有哪三次通货膨胀?,,各自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太慢,让国际热钱对人民币的升值有预期,从而导致大量的外资流入中国赌人民币升值,中国的汇率每拖一天,就等于让更多的热钱流入中国。 而这些热钱,是不断增加的,这样就导致了房地产飞涨,然后政府打击房市,然后热钱又进入股市,使得股市飞涨。然后中国政府又想打击股市,然后迫使热钱流向物资期货市场,开始炒高物价。 现在的猪肉和鸡蛋已经到了历史高价,是必然的,而且全面的物价上涨会不断持续下去。 靠打击和堵是没用的,唯一的办法,就是一步到位的汇率改革,让现在在中国的国际热钱拿钱走人,否则,当越来越多的热钱不断的流入时,拖到最后,中国的损失将是我们承受不起的! 对于普通人来说,中国经济过热的一个最直观的印象就是日常消费品物价上涨,肉价、食用油、方便面,都处于大约10%以上的上涨过程中。这是对于民生的直接考验。为抵御物价上涨的压力,从钟点工、保洁工、送水工、护工到民工纷纷以各种方式提出加薪要求。即使用比较温和的说法,也可以说中国经济处于物价上涨周期之中。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中国经济上演的“高增长低通胀”奇迹出现了一丝混乱迹象,从今年上半年开始的物价走高已经很难用CPI数据加以遮掩,据报道,消费者信心大幅回落。上海八成市民认为物价水平偏高,二季度上海消费者信心指数高位回落,为109.3点,比上季回落3.4点。 而在CPI上涨过程中,低收入阶层受的损失最大。 原因之一,我国CPI指数中1/3以上都是食品类消费价格,在低收入阶层中这一部分支出所占的比重较大,属于刚性需求,因此,基于生活必需品价格的大幅上涨,换来的必定是低收入阶层生活状况的恶化。为此,***总理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生猪生产发展和稳定市场供应工作。在六项措施中的一条是,“采取适当提高低保标准、发放临时补贴等措施,确保低收入居民生活水平不降低”。 原因之二,我国的城镇职工收入水准上升并不均衡。从数据上来看,城镇居民的财产收入与薪资一直处于上升的过程中,且升幅超过物价上涨幅度,6月份CPI虽然达到30多个月来的最高水准4.4%,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称,上半年,中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0990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18.5%。这同样表现在各省的财产收入情况中,如广州上半年GDP增14%,而人均财产收入增长了1倍多。以这样的薪酬上升幅度应付物价上涨应该说并不困难。 但关键时刻分配不公顽疾再次发作。薪酬上涨有梯度效应,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与民企职工工资依次而下,受政策性增资拉动,城市居民人均工薪收入增长10.9%,受益的多是公务员与国企员工;而受“牛市”财富效应影响,股息、红利收入大幅增加,人均财产性收入增长1倍多,受益者更为偏颇,除了得是投资者之外,还必须是炒股炒房“独具慧眼”拥有大资金获得厚利的投资者,因此,在投资收益分布极端不均衡的情况下,以一个算术平均值计算某市户籍人口家庭的财产收入,没有太多的参考价值,反而会进一步混淆事实真相。 由于物价上涨,已经引发新一轮的加薪反弹。近日深圳举办了深港市民喜爱的百强品牌企业招聘会,招聘会共有100多家企业参加,不少企业表示,面对深圳物价上涨,用人单位也随之调整了员工工资待遇,涨幅在10%-20%,否则不仅招不到员工,而且留不住员工。编辑部近日接到一群深圳打工者联名来信,称六百多元的薪资难以经受物价上涨压力,基本生活质量堪忧,这也直逼出中国最低收入阶层的生存状况。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从客观上来说,薪酬与再分配会进一步影响物价,物价上涨与收入分配之间有互相震荡加强的作用。1985年和1988年的两次严重的通货膨胀与政府的再分配政策的承诺有关,其中1985年的通货膨胀是由消费膨胀引起,而消费膨胀是国有部门的工资增长失控引起,是局部收入失衡引发的全局性上涨,这一幕现在重新上演。另一方面,由于汇率升值压力,土地、房地产等资产价格难以抑制地大幅度上升,由投资而来的收入加剧了中国收入的不均衡状态,使得经济一时难以降温,而物价上涨的压力则由所有人共同承担。 在目前中国的经济现状下,要打破物价上升的预期是比较困难的,政府能够做到的就是:第一,使工资上升正确地反映出市场效率,成为正面激励机制,而不是特权阶层的红利;第二,使中低收入阶层的薪酬水准的增加幅度可以抵御物价上涨的压力,通过社会保障、最低工资制度等保证中低收入阶层具有一定的抗压能力;第三,政府正确评估物价以及居民收入增长,避免统计数据偏颇,正视潜在的通货膨胀,从而采取与现实契合的经济政策。 社会中大部分人的收入水平打赢物价增长水平,才能保证社会与经济基础的稳定,也从侧面反映出这是一个能让大多数人共享经济发展红利、具有民意基础的经济制度。

3. 解放后中国发生过几次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在中国。 

20 世纪的百年中, 我国经历了两种不同社会经济环境和国际环境下的通货膨胀, 第一次是在上世纪40 年代末期国内战争时期; 第二次出现在结束30 年孤立于西方国家之后的改革开放时期。本文着重分析上世纪后20 年中国通货膨胀的背景与过程。 

在这20 年中, 我国经历了四次通货膨胀: 
1  第一次通货膨胀产生在1979- 1982年, 其中1980 年的CPI 达到最高值106,这一价格指数虽然不是很高, 价格上涨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也十分有限, 但是它唤醒人们重新关注已经告别了近30年的通货膨胀这一经济现象。 
2  第二次通货膨胀发生于1983- 1986 年。期间,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全社会零售额和市场上货币流通量都出现了增速高峰, 由此迅速地导致了全社会总需求大幅地超越总供给, 需求压力十分明显, 1985 年价格同比上涨了8.8%。与前一次价格波动相比, 这次通货膨胀造成全社会价格的普遍上涨。 
3  第三次通货膨胀发生于1987- 1991 年。1987 年, 国内的货币流量又一次迅速加大, 年增长速度达116%,商品价格也出现同步上涨。到1988 年底, 价格同比上涨达18.5%,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价格涨幅达到两位数。 
4  第四次通货膨胀发生于1992 年到1995 年底。改革开放在我国大地进一步深入地展开, 市场经济的改革取向得到正式的明确, 各种经济成份更趋活跃, 对物资需求十分强劲, 各种商品价格又开始走高,1993、1994 年, 价格同比分别上升了13.4%和20.0%。为此, 政府再一次采取严厉的宏观调控措施, 到1995 年, 通货膨胀逐渐消退。

解放后中国发生过几次通货膨胀?

4.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时期

通货膨胀率,著名的就是国统时期,1940年左右,大约的增长是,面值一万元的钞票,只相当于几个月或一年前的一百元。
通货紧缩的话,从金银开始成为等价交换物开始的时候就算,整个古代都算,因为是属于人工开采,产量低,造成货币不够。

5. 中国建国以来发生的通货膨胀。。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4次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前两次通货膨胀是1979年-1980年及1983-1986年的通货膨胀,这两次通货膨胀是以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入市场经济体制时所带有的短缺经济为背景的,国家对农副产品价格、工人工资、农村税收进行了改革,对企业的改革也逐渐展开,扩大了企业及地方政府的自主权,导致了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投资扩张,再加上政府所制定的大规模现代化计划,导致财政支出膨胀,使得价格水平出现了上涨。当时采取了直接的计划行政调控和控制贷款总额的办法。
  第三次通货膨胀是1987年-1991年,这次通货膨胀源于通胀预期的产生,上一轮的通货膨胀刚刚结束,而价格体制改革还要继续进行下去,使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突然加强,导致1988年居民抢购,消费需求膨胀,对此中央银行对三年定期存款实行了保值储蓄,名义利率大幅提高,通货膨胀得到控制。
  第四次通货膨胀是1993年-1994年通货膨胀,由于当时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急剧扩张,出现房地产热和股票热和开发区热,货币领域表现为大投放,金融秩序混乱,乱集资、乱拆借、乱提高利率现象严重,物价上涨幅度1993年为13.2%,1994年高达21.7%。这一阶段政府先是采取行政和法律手段治理混乱的金融市场,国务院下发6号文件,采取了16条综合治理措施。随后采取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由信贷规模转向货币供应量,加强金融监管,发展货币市场,成功治理通货膨胀,国民经济实现“软着陆”。
  2010年至今的通胀。2008年11月前,我国实施的是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在此前的10年间,全国发放了20万亿元的贷款,年均2万亿元。国际金融危机后,2008年11月—2010年末,两年多的时间,贷款投放了18万亿元,几乎与前10年相当。再加上我国3万亿的外汇储备相应投放了近20万亿的人民币。所以,应对危机的货币政策是不可持续的,过快的信贷增长导致通胀。国家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反通账、控制物价总水平为基调。

中国建国以来发生的通货膨胀。。

6. 我国历史上几次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

1、1987~1988年是一个经济扩张的阶段,物价指数在前一期经济扩张的拉动下,持续走高,上升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个历史高点。以1985年的物价指数为基点,1986年的物价指数上涨6.0%,1987年的物价指数上涨13.7%,1988年的物价指数上涨34.8%。此次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依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固定资产的投资增长要求和解决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从1986年开始加大政府财政支出,不断扩大政府财政赤字,特别是1988年实行财政的“包干”体制以后,社会的需求进一步猛增。与此同时,为了解决政府赤字问题,货币连年超经济发行,到1988年第四季度,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为2134亿元,比上年同期上涨46.7%。由于货币的超量发行,市场货币的流通量剧增,引发了物价的猛烈上涨,货币贬值。同年5月政府宣布物价补贴由暗补转为明补,6月份政府一再表示要下决心克服价格改革的障碍,7月份政府尝试着开放了名牌烟酒的价格。这一系列措施加剧了居民的不确定性心理预期,引发了1988年8月中旬的抢购风潮和挤兑银行存款的现象。1988年第四季度末的零售总额比上年同期上涨20.3%,8月份银行存款减少了26亿元,官方宣布的通货膨胀率达到18.5%。为了整顿严重的通货膨胀,中央对经济实行全面的“治理整顿”,其措施之严厉堪称改革开放以来之最。

2、到1993年上半年,通货膨胀压力又开始上升,金融业陷入无序状态。国内金融市场,大量资金集中于沿海地区的房地产市场,银行、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为了实现各自不同的利益,逃避央行的规定和监管,为房地产业大量融资,使得货币量超量投放,信贷规模一再突破计划。中央政府于1993年夏开始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朱镕基总理亲自任人民银行的行长。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强金融纪律;使国有银行与其隶属的信托投资公司分离;所有专业银行必须立即取消计划外贷款;限制地区间贷款;派出工作组到各省检查执行情况等等。与此同时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大幅度贬值,人民币兑美元比率由1:5.64骤然下降到1:8.27,国际收支恶化。由于国内巨大的需求压力,在高涨的投资需求下,财政赤字和货币供应超常增长,使得通货膨胀全面爆发。
由于1992~1993年我国经济中出现的严重的泡沫现象(例:海南发展银行被并购)和高通货膨胀率以及潜在的金融风险,中央从1993年夏开始实施“软着陆”的攻关调控,在货币政策方面出台了13条压缩银行信贷规模的措施,使新增货币供应量M0从1993年的1528.7亿减少到1994年的1423.9亿和1995年的596.8亿。由于这次调控吸取了以前货币紧缩过度造成经济过冷的教训,这个货币政策的实施中一直遵循着“适度从紧”的原则,最终于1996年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但是实际上还是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信贷状况的收紧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综合信贷的平衡;限制地区间的信贷大大降低了货币的流通速度;紧缩措施很大程度上损害了非国有企业,对国有企业影响不大;官方利率和市场利率之间出现巨大差额,1993年夏沿海专业银行的贷款利率为10%~16%,而市场利率却达到20%~35%。

3、2003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2%。城市上涨0.9%,农村上涨1.6%。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上涨3.4%,服务价格上涨2.2%。商品零售价格下降0.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2.2%。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4.4%,其中,谷物上涨2.3%,棉花上涨35.3%,油料上涨19.4%,畜产品上涨1.8%。当年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主要来自对投入工厂,道路及其他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原材料和其他商品的庞大需求。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对原材料的需求量急剧增加。2003年中国的原油进口比2002年增加31.2%,达到创纪录的9110万吨。我国主要采取了稳健的货币政策。

4.2005年开始,由于经济增长过快和长期的国际顺差导致的通货膨胀。一直到现在出现国际金融危机。

7. 中国一百年间曾经发生过多少次通货膨胀?分别是那几次?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通货膨胀在中国。 

20 世纪的百年中, 我国经历了两种不同社会经济环境和国际环境下的通货膨胀, 第一次是在上世纪40 年代末期国内战争时期; 第二次出现在结束30 年孤立于西方国家之后的改革开放时期。本文着重分析上世纪后20 年中国通货膨胀的背景与过程。 

在这20 年中, 我国经历了四次通货膨胀: 
1  第一次通货膨胀产生在1979- 1982年, 其中1980 年的CPI 达到最高值106,这一价格指数虽然不是很高, 价格上涨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也十分有限, 但是它唤醒人们重新关注已经告别了近30年的通货膨胀这一经济现象。 
2  第二次通货膨胀发生于1983- 1986 年。期间,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全社会零售额和市场上货币流通量都出现了增速高峰, 由此迅速地导致了全社会总需求大幅地超越总供给, 需求压力十分明显, 1985 年价格同比上涨了8.8%。与前一次价格波动相比, 这次通货膨胀造成全社会价格的普遍上涨。 
3  第三次通货膨胀发生于1987- 1991 年。1987 年, 国内的货币流量又一次迅速加大, 年增长速度达116%,商品价格也出现同步上涨。到1988 年底, 价格同比上涨达18.5%,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价格涨幅达到两位数。 
4  第四次通货膨胀发生于1992 年到1995 年底。改革开放在我国大地进一步深入地展开, 市场经济的改革取向得到正式的明确, 各种经济成份更趋活跃, 对物资需求十分强劲, 各种商品价格又开始走高,1993、1994 年, 价格同比分别上升了13.4%和20.0%。为此, 政府再一次采取严厉的宏观调控措施, 到1995 年, 通货膨胀逐渐消退。

中国一百年间曾经发生过多少次通货膨胀?分别是那几次?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8.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通货膨胀有哪几次?

3次
(一)“京钞风潮”。北洋军阀统治开始后,各省均可发行可兑现的银行券作为筹款办法,但由于缺乏兑换准备,故信用低下,币值日跌。当时北洋军阀筹款主要由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发行可兑现的银行券。1915年袁世凯要恢复帝制,又加云南起义后军费大增,就强迫动用这两行的现银准备,遂使国库空虚,引起商民争兑。1916年5月12日,北洋政府下令中、交二行钞票停止兑现,出现市面骚动,物价上涨,现银绝迹。一般商界怕承担损失,纷纷拒收京钞,而银行对北洋政府的垫款却日渐增多。5月份停兑时,京钞流通及存款数合计2600万元,10月达4600万元,第二年12月增到9700万元。于是京钞币值迅速下跌,一般常在7-9折之间。但这次通货膨膨胀风潮只限于京、津地区。后来中、交二行通过供款和发行公债,用了六、七年时间陆续收回京钞,才稳定住币值。

  (二)法币。1935年11月4日,国民党政府为摆脱美国白银政策引起的白银上涨给采用银本位制的中国带来的严重影响,因而实行法币改革,规定由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后又加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禁止白银流通;将白银收归国有;法币汇价为一元等于英镑一先令二便士。法币是一种以外汇为本位的货币制度,它借助无限制买卖英镑来维持币值,后来又投靠美元,从而打上了深刻的殖民地货币制度的烙印。

  1942年7月,法币的发行集中到中央银行。由于国民党政府完全控制了金融事业,其发行法币又没有限制,这就为法币不断出现通货膨胀铺平了道路。在法币改革前,1934年底全国主要银行发行的兑换券总计约5.6亿元。到1936年1月,即法币改革后2个月,已增至7.8亿,此后更是猛增,至1948 年8月21日已达6636946亿。与此同时,物价上涨得更快,如以1937年6月重庆物价指数为1,1948年8月21日上涨至1551000。而上海物价比重庆更高,如以1937年6月为1,则1948年8月21日为4927000。当时有人说,战前能买一头牛,这时只能买1/3包火柴。

  (三)金圆券。在法币已走到了绝境时,国民党政府为了作垂死挣扎,于1948年8月20日发行了金圆券。此券由中央银行发行,法币按300元合金圆券1元收兑。企业及个人持有的金银外币限期兑换金圆券,违者没收。金圆券发行限额为20亿,发行准备必须有40%为金、银、外汇。

  金圆券表现上是金汇兑本位制,实际上是一个骗局,因为黄金收归国有,外汇不能买卖。相反,国民党政府借发行金圆券大规模掠夺了人民手中的金银外汇。据统计,从1948年8月23日到10月31日,中央银行收兑的金银外汇约合2亿美元。金圆券原定限额发行,但不到3个月,即1948年11月底已发行33.94亿。于是宣布取消限额,此后发行额直线上升,到1949年4月上海解放前夕,已达51612.40亿。与此同时,金圆券面额从一元一直发到五十万、一百万。物价也一日数涨。上海当时一商店曾一日改换商品标价达16次之多。各地发生抢购风潮,暗地则以银元交易。1948年8月到1949年5月,金圆券的发行增长了307124.3倍,同期上海物价上涨了6441361.5倍。金圆券仅发行9个月,就变成了废纸,这在世界货币史上是罕见的。国民党政府12年中发行法币和金圆券,从全国人民手中掠夺去了150亿银元。随着金圆券的垮台,国民党也就被中国人民解放军赶出了大陆。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