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政策的内容简介

2024-05-01 12:11

1. 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政策的内容简介

《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政策》,为经济科学出版社于2000年出版。该书书全面系统地反映了美国20世纪80年代经济政策的制定、实施后果及经济政策变化的过程,展示了美国80年代国内和国际政策的演进,包括货币、财政、税收、对外经贸、经济规制及反垄断政策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政策的内容简介

2.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特点

90年代中期的美国,与之伴随的是美国经济123个月的持续增长。美国经济进入巅峰状态之际,新经济潮流迅猛,势不可挡。然而,新世纪开局,美国及世界经济遭遇增长减缓之痛,特别是“9·11”事件的发生将美国经济推进了阶段性调整的灰暗之隅。而对其背后成因的研究重新唤起世人对新经济的兴趣,其未来走向再度成为关注的焦点。

一、与美国经济的起落相伴随

1996 年12月30日,美国《商业周刊》首次提出“新经济”概念。1997年2月,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以官方语言确认了新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概念。虽然目前国际上对何为新经济并无统一认识,但综合有关学术资料,可以初步将新经济归纳为: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以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环境技术和管理技术等7大高科技产业为龙头的经济,其核心是观念的创新、运行模式的创新和技术创新等。新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技术样式,其对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的发展所发挥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高新技术的运用带来劳动生产率的较大提高,弥补了劳动力成本的增加,抑制了通货膨胀,从而减弱了经济增长、通货膨胀间的关联度。
  
其次,企业利润、信贷和投资成为新经济的重要支撑点,而高科技产品的特点决定了企业在信息充分的条件下,可迅速进行投资战略调整,增加应对市场供求的灵活度。

第三,通胀率和物价水平被控制在较低范围,从而弱化了货币政策干预经济的效能,且政策时滞较前拉长。

第四,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诸多因素有效结合,提高了传统产业及其产品的高科技含量,并使传统经济的生产、运作、管理模式出现新的变化,较有力地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发展。

新经济的迅速成长,极大地推进了美国工业制造部门、服务部门和流通部门的发展。1990年到1998年的8年时间里,美GDP增长了26.7%.其间,电子和电力装备产业产值增加了224%,机械工业增加了107%,商业服务、通讯、流通和交通产业产值的增幅亦均在42 - 68%之间。2000年,美国GDP达到99657亿美元,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上升到31.54%.2001年,持续增长近十年的美国经济开始出现周期性调整的迹象,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在此影响下,作为信息产业经营状况晴雨表的纳斯达克指数出现急剧波动,高新科技企业利润下降、库存增加,企业裁员、倒闭现象急剧上升。而“9·11”事件的发生则使美国经济雪上加霜,导致股市再次暴跌,缩水达65万亿美元,其中在股市重开的第一周,纳指就下跌 16.1%.美国经济遭受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创击。但是,“9·11”事件发生后不久,美国经济,其中包括新经济即出现反弹势头。2001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由第三季度的负1.3%摸底回升至1.4% ,全年经济增长1.3%.进入今年以来,美国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即攀升到5.8%.美国总统布什年初宣布“美国新经济依然健在”,并且预计在未来11年内,美国劳动生产率可年均增长2.1%,与整个90年代相同。业内专家评称,各种迹象显示,新经济依然生机盎然。

二、存在即合理?

对新经济,褒之者有,贬之者亦有。贬之者以新经济缺乏存在与发展的科学理论为由,将其列为后工业时代的一种泡沫现象而难以为继。“9.l1”事件后,这种持否定的论调更是甚嚣尘上。但是,从新经济兴起以来的十年进程综合分析,新经济的确具有较为广泛而牢固的理论基础。

从亚当·斯密所提出的经济发展原则来看,分工可以极大地促进经济发展,而分工所能达到的程度取决于市场规模的大小,市场规模的大小则又取决于市场交易的成本。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使市场规模扩大,分工更趋细化与合理,经济效率大幅度提高。此外,根据熊彼特所提出的著名的“创新理论”,新经济绝不仅仅是个技术概念,它不简单等同于技术上的发明和应用,新经济之所以发展迅速,一个重要原因是它通过信息、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等的广泛普及,创造了包括技术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在内的新的经济运行体制和组织管理体系。

从迈克尔·波特的管理学理论来分析,新经济的蓬勃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大大降低了产品成本;高新科技的运用使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多彩,可以满足消费者千差万别的需求,企业更加容易利用差别化赢得比较优势;微电子、软件与网络等高新科技产业的巨大发展要求进行大规模生产,实行高度分工协作,产业聚集成为必然,并且上升为加速经济变革的一种工具。

三、前景令人看好

虽然美国新经济尚未走出阶段性调整,但是可以预计,新经济依然令人看好,其发展前景广阔。

1、十年来推动美国新经济成长的现实条件依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革命。虽然信息产业在去年底出现了阶段性调整,但美国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却为技术革命推动经济发展提供了持久而强劲的动力。与历次美国经济衰退不同的是,美国劳动生产率并没有受到严重创伤,依然保持连续增长,现仍维持在5%的水平。这表明,无论是在新经济的繁荣期还是调整期,技术革命创造的高水平劳动生产率依然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二是,经济全球化浪潮。尽管经济全球化引发了新一轮的南北矛盾,但全球化作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运动的客观现实无法回避。在当前形势下,国际商品、资本流动、信息技术扩散和国际化经营继续得到发展,欧盟、北美、东亚等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稳步向前推进。经济全球化已使以信息产业为中心的新一代工业体系出现新的变化,全球生产力要素组合与生产力布局出现新的特点,在全球化浪潮中,企业正加紧进行结构调整,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市场制度与企业制度的创新亦正在加速进行。经济全球化不仅使美国企业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占据有利位置,而且在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中,将自身优势与国外广大市场和廉价劳动力进行利润最大化的“合理配置”,谋取了巨额经济利益。

2、新经济为美国成功实现产业结构大调整,赢得先发优势创造了牢固的物质基础,美国将会继续从国家利益的战略高度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实际上,20世纪 90年代美国信息技术革命最初得益于80年代里根和老布什政府的减税政策,减税大大减轻了企业负担,增强了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新经济的全面发展准备了条件。目前,布什政府正面临使美国经济摆脱低迷和推动经济全面增长的双重任务,其在经济政策上沿袭了共和党“务实”和“自由放任”的传统特征,这将为今后新经济的走强注入巨大活力。布什政府以“里根经济主义”为依据,再次提出供给学派理论,认为生产和供应能创造需求,自行调节经济。主张削减联邦政府权限,弱化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其中包括减少对作为美国经济基础的私人企业的干预,政府依靠企业进行决策,不断扩大私人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应有作用;实行大幅减税;限制货币供应量等。去年,布什政府已向国会提交了10年减税1.6万亿美元的方案,该方案将有助于政府扩大预算盈余,刺激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从而拉动经济增长。此外,美国政府为有效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还在政策、法规制定,人才培养,资金投入与科研部门协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营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此外,90年代以来的企业购并和重组,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发展为新经济的持续增长创造了新的基础。它反映了在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对抗性竞争正逐步被协作性竞争取代,企业经营理念和经营战略正发生新的变化。尽管近一两年来,企业购并和重组出现了一定降温势头,但总的发展趋向没有逆转。它有力地促进了企业资源的综合利用,巩固了企业的市场份额,减少了重复劳动,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范围,增强了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并且带来了不同经营发展模式的相互接近与融合。由于高新技术信息产业特有的收益递增性容易造成经济的不稳定,因此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为维持企业的长远生存与发展,走大规模兼并之路无疑有利于全球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组合,更重要的是,将为新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创造坚实的组织基础。

3. 美国现行货币政策的内容?

美国的货币制度 


(一)美国的中央银行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是美国的中央银行,成立于1913年12月23日,主要职责是保障美国货币和金融体系的安全、灵活和稳定。 

《美国联邦储备法》规定,成员银行需向联邦储备银行缴纳相当于其资本和盈余总和的6%数量的资本。联邦储备银行则被要求每年向其成员银行支付其缴入资本的6%的红利,通常每年分两次支付。截止2006年12月31日,联邦储备银行的注册资本为135.36亿美元,占其总资本的51.2%。 

根据1913年的《联邦储备法》规定,美国在12个主要城市设立储备银行,成为联储体系的组成部分。这12家地区储备银行的职责包括为其成员银行进行支票交换、回收损毁货币并发放新币、对合并申请进行评估、向该区的成员银行投放贴现贷款、审查属于联邦储备成员的州立银行、就地方银行和经济状况提出分析和报告,以及进行一般的银行与经济研究并出版部分刊物。 联邦储备理事会是联邦储备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理事会由七位理事组成。他们均由美国总统任命并经参议院确认,任期14年。联邦储备理事会办公地点设在华盛顿,通常每周会晤若干次商讨与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有关的问题。    

(二)美元 
美元硬币由美国财政部发行,币值有1美分、5美分、10美分、25美分、50美分和1美元六种;美元纸币由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发行,面额为1美元、2美元、5美元、10美元、20美元、50美元和100美元七种。    

二、美国的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目标 
  根据《美国联邦储备法》,美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控制通货膨胀,促进充分就业。目前,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是联邦基金利率。 
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是指美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其最主要的是隔夜拆借利率。这种利率的变动能够敏感地反映银行之间资金的余缺,美联储瞄准并调节同业拆借利率就能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并且将同业拆借市场的资金余缺传递给工商企业,进而影响消费、投资和国民经济。    

(二)美国货币政策的决定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是美联储系统中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制定部门。其由7位联邦储备理事会成员以及5位地区储备银行行长组成,其中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为固定成员。一般来说,联邦储备理事会主席任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主席,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任副主席。委员会通常每五到八星期在华盛顿会晤一次,对具体货币政策操作进行投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政策指令及会议概要于会后六周对外公开。

(三)美国货币政策的实施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执行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贴现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公开市场业务 
  联邦储备系统的公开市场业务包括买入和卖出证券(通常为政府债券(TB)、资产支持证券(ABS)和按揭抵押证券(MBS))。这些业务工具是联邦储备系统所使用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政策工具,用以改变经济中货币与信贷的成本和可得性。联邦储备系统通过购买证券增加银行系统的准备金,使银行能够扩大其贷款与投资;通过卖出证券从银行系统抽出准备金,从而削减银行进行贷款和投资的能力。    

贴现贷款 
贴现贷款是美联储向商业银行、存款类机构的贷款。商业银行和存款类机构向联储借款时,联储所收取的利息率称为贴现率。联储通过调整贴现率,可以影响银行体系准备金的水平,继而影响联邦基金利率的水平。   

 法定存款准备金 
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是一个非常直接有力的货币政策工具。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联储向银行系统注入或抽取流动性,直接影响货币总量。

美国现行货币政策的内容?

4. 请问我国九十年代以来的主要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什么?

财政政策:\x0d\x0a自1992年以后,随着“软着陆”这一经济调控手段的实施,我国经济增长连续6年逐步降温,GDP增幅从1992年的14.2%下降到1998年的7.8%。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当年7月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外贸和整体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x0d\x0a\x0d\x0a(一)1998-2002年:财政政策从“适度从紧”转变为“积极”\x0d\x0a\x0d\x0a1997年7月始于泰国的亚洲金融危机是20世纪末本世纪初破坏力最强、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金融风波,是近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全球性经济事件。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造成的全球性经济衰退和我国国内需求不振的局面,从1998年第四季度起,我国实施了以增发长期建设国债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x0d\x0a\x0d\x0a1998年至2005年8年间,我国累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9900亿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财政政策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今后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条件。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在1999年滑落到7.6%的谷底之后,从2000年开始逐步扭转局势,增速稳定在8%左右,之后进入了新的上升通道。\x0d\x0a\x0d\x0a应当承认,财政政策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具有较强的指令色彩,是一种政府比较“喜欢”的经济手段。积极财政政策不可避免存在一定挤出效应:首先,大规模财政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也包括一部分竞争性的项目,从而排斥了私人部门进入这些领域。这一时期居民储蓄存款的快速增长,部分原因也在于一些私人投资受到影响导致转化不畅;其次,积极财政政策在短期和中长期内挤出效应不同。在政策初期,由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资源未被充分利用,因此挤出效应不明显。当经济景气好转、私人投资有所启动时,这种挤出效应会释放出来。\x0d\x0a\x0d\x0a但我们也应注意到,积极财政政策较好地把握了“该进则进”的时机,不但抑制了经济下滑趋势,同时将财政政策力度施加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项目,既弥补了以往在这些领域的投入不足,也与金融改革的有关措施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挤出效应”的扩大。同时,诸如进一步放宽对国有企业的管制、财政资金退出一些竞争性领域等具体措施为私人投资让出空间,既有利于市场经济法则的深入贯彻,也有利于政府职能的合理转换,实现了通过公共投入稳定经济增长和保护私人投资利益的“双赢”结果。\x0d\x0a\x0d\x0a(二)2003年以来:财政政策由“积极”转向“中性”\x0d\x0a\x0d\x0a2003年以来,包括外资在内的各种非国有经济成分投资大幅度上升,国债投资在全社会投资中所起的作用逐步下降。长期建设国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已从2000年的9.4%下降到2003年的5.9%,2006年进一步降至1.5%,占财政债务发行总额的比重从2000年的35.9%下降到2003年的22.8%,2005年进一步降至11.6%。可见,全社会投资资金结构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过分依赖国债资金的状况得到了改善。\x0d\x0a\x0d\x0a2004年5月,财政部首次提出将采取中性财政政策,有保有控。这意味着财政政策面临重要转折。财政政策转向中性的依据主要在于:首先,由于结构性矛盾长期未得到缓解,我国经济从2002年出现了局部过热的风险,并有加剧趋势。在这种形势下,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可能会阻碍政府采取的一些改革措施;其次,财政的可持续性令人关注。积极财政政策持续了6年,到2003年总计发行了8000亿元的长期建设国债,财政的可持续性令人怀疑;再次,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GDP增长速度的贡献逐步降低。民营经济自主增长动力上升之后,GDP的增长开始更多地依靠私人投资推动;第四,虽然政府规定了国债资金使用的结构,但资金仍然偏重于国有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不高。民营企业进入国债项目十分困难,这种歧视性行为进一步阻碍了市场竞争。应当说,财政政策适时转型是非常必要的,也是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x0d\x0a\x0d\x0a货币政策:\x0d\x0a\x0d\x0a在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方面,1995年颁布的5中国人民银行法6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而实质上,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着来自中央政府的多目标约束:物价稳定!促进就业!确保经济增长!支持国企改革!配合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内需!确保外汇储备不减少!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龚方乐!应宜逊,2000;谢平,2000)"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国货币政策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坚持稳定物价的单一目标,逐步弱化直至消除多目标约束"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确定后,货币政策框架的选择实际上归结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我国从1996年开始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近年来,一些学者认为,M1和M2的增长率较大幅度地偏离预定的调控目标,货币供应量目标不再有效,应该放弃货币供应量目标,建立一个以通货膨胀率为调控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笔者认为,从美英德三国的实践看来,货币政策框架的选择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当根据本国当前的实际经济金融条件进行调整"根据我国当前的经济金融实际情况,目前实行通胀目标法存在以下一些困难:(1)我国目前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而通胀目标法要求汇率完全自由浮动,因为汇率目标与通胀目标有时会发生矛盾"要实现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尚需时日"(2)采用通胀目标法的前提之一是中央银行对通胀目标有较强的控制能力,能够综合观察多种指标,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充分了解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具有预测通货膨胀的技术和能力"而目前我国的中央银行对通货膨胀尚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3)在中央银行独立性方面,根据5中国人民银行法6的有关规定和从当前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实际进程来看,要实现通胀目标法所要求的中央银行独立性仍很难"(4)在货币政策透明度和中央银行可信度方面,与实行通胀目标法的国家相比,我们有待进一步提高"可见,我国目前过渡到通胀目标法的条件还不具备"我们当前的任务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由于我国金融创新的速度加快,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确实面临着部分学者所指出的一些问题,如可测性问题!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问题等"我们应该不断修正这一指标,合理界定货币供应量的层次和统计范围,以确保其可测性,增强其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同时,我们应该借鉴美英德三国的做法,监测更多的信息变量,建立相应的经济模型,提高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最终形成一套包括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预期通胀率等指标在内的货币政策监控指标体系" \x0d\x0a2.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步伐"我国仍然是一个以管制利率为主的国家,包括存贷款利率在内的 \x0d\x0a绝大多数利率由中央银行决定,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而在美英德等国利率则是一种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因此,我国目前应该积极推行利率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步伐,提高央行的间接调控能力" \x0d\x0a3.美英德三国对货币政策透明度和中央银行信誉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值得借鉴"近年来,我国 \x0d\x0a中央银行在增加货币政策透明度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定期公布货币供应量目标,编写5货币政策报告6,阐明货币政策执行情况,以月报!季报!年报的形式公布金融数据等"但是我们仍应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如增加货币政策决策过程的透明度,增强中央银行引导公众和市场的权威性,培育理性的市场预期,提升中央银行信誉"当然,从长远来看,我国已经加入WTO,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货币政策将面临金融深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国际资本流动特别是短期资本流动的加强!利率和汇率的套利投机等等问题,这些变化在历史上(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造成了较强的冲击,并迫使大部分国家放弃了货币目标法"届时,我国货币政策框架如何选择,是借鉴美国的做法,不明确公布名义目标以进行有益的探索,还是借鉴英国的做法,直接采用通胀目标法,则需要进一步研究。

5. 请问我国九十年代以来的主要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什么?

财政政策:\x0d\x0a自1992年以后,随着“软着陆”这一经济调控手段的实施,我国经济增长连续6年逐步降温,GDP增幅从1992年的14.2%下降到1998年的7.8%。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当年7月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外贸和整体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x0d\x0a\x0d\x0a(一)1998-2002年:财政政策从“适度从紧”转变为“积极”\x0d\x0a\x0d\x0a1997年7月始于泰国的亚洲金融危机是20世纪末本世纪初破坏力最强、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金融风波,是近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全球性经济事件。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造成的全球性经济衰退和我国国内需求不振的局面,从1998年第四季度起,我国实施了以增发长期建设国债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x0d\x0a\x0d\x0a1998年至2005年8年间,我国累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9900亿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财政政策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今后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条件。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在1999年滑落到7.6%的谷底之后,从2000年开始逐步扭转局势,增速稳定在8%左右,之后进入了新的上升通道。\x0d\x0a\x0d\x0a应当承认,财政政策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具有较强的指令色彩,是一种政府比较“喜欢”的经济手段。积极财政政策不可避免存在一定挤出效应:首先,大规模财政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也包括一部分竞争性的项目,从而排斥了私人部门进入这些领域。这一时期居民储蓄存款的快速增长,部分原因也在于一些私人投资受到影响导致转化不畅;其次,积极财政政策在短期和中长期内挤出效应不同。在政策初期,由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资源未被充分利用,因此挤出效应不明显。当经济景气好转、私人投资有所启动时,这种挤出效应会释放出来。\x0d\x0a\x0d\x0a但我们也应注意到,积极财政政策较好地把握了“该进则进”的时机,不但抑制了经济下滑趋势,同时将财政政策力度施加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项目,既弥补了以往在这些领域的投入不足,也与金融改革的有关措施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挤出效应”的扩大。同时,诸如进一步放宽对国有企业的管制、财政资金退出一些竞争性领域等具体措施为私人投资让出空间,既有利于市场经济法则的深入贯彻,也有利于政府职能的合理转换,实现了通过公共投入稳定经济增长和保护私人投资利益的“双赢”结果。\x0d\x0a\x0d\x0a(二)2003年以来:财政政策由“积极”转向“中性”\x0d\x0a\x0d\x0a2003年以来,包括外资在内的各种非国有经济成分投资大幅度上升,国债投资在全社会投资中所起的作用逐步下降。长期建设国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已从2000年的9.4%下降到2003年的5.9%,2006年进一步降至1.5%,占财政债务发行总额的比重从2000年的35.9%下降到2003年的22.8%,2005年进一步降至11.6%。可见,全社会投资资金结构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过分依赖国债资金的状况得到了改善。\x0d\x0a\x0d\x0a2004年5月,财政部首次提出将采取中性财政政策,有保有控。这意味着财政政策面临重要转折。财政政策转向中性的依据主要在于:首先,由于结构性矛盾长期未得到缓解,我国经济从2002年出现了局部过热的风险,并有加剧趋势。在这种形势下,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可能会阻碍政府采取的一些改革措施;其次,财政的可持续性令人关注。积极财政政策持续了6年,到2003年总计发行了8000亿元的长期建设国债,财政的可持续性令人怀疑;再次,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GDP增长速度的贡献逐步降低。民营经济自主增长动力上升之后,GDP的增长开始更多地依靠私人投资推动;第四,虽然政府规定了国债资金使用的结构,但资金仍然偏重于国有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不高。民营企业进入国债项目十分困难,这种歧视性行为进一步阻碍了市场竞争。应当说,财政政策适时转型是非常必要的,也是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x0d\x0a\x0d\x0a货币政策:\x0d\x0a\x0d\x0a在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方面,1995年颁布的5中国人民银行法6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而实质上,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着来自中央政府的多目标约束:物价稳定!促进就业!确保经济增长!支持国企改革!配合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内需!确保外汇储备不减少!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龚方乐!应宜逊,2000;谢平,2000)"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国货币政策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坚持稳定物价的单一目标,逐步弱化直至消除多目标约束"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确定后,货币政策框架的选择实际上归结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我国从1996年开始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近年来,一些学者认为,M1和M2的增长率较大幅度地偏离预定的调控目标,货币供应量目标不再有效,应该放弃货币供应量目标,建立一个以通货膨胀率为调控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笔者认为,从美英德三国的实践看来,货币政策框架的选择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当根据本国当前的实际经济金融条件进行调整"根据我国当前的经济金融实际情况,目前实行通胀目标法存在以下一些困难:(1)我国目前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而通胀目标法要求汇率完全自由浮动,因为汇率目标与通胀目标有时会发生矛盾"要实现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尚需时日"(2)采用通胀目标法的前提之一是中央银行对通胀目标有较强的控制能力,能够综合观察多种指标,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充分了解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具有预测通货膨胀的技术和能力"而目前我国的中央银行对通货膨胀尚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3)在中央银行独立性方面,根据5中国人民银行法6的有关规定和从当前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实际进程来看,要实现通胀目标法所要求的中央银行独立性仍很难"(4)在货币政策透明度和中央银行可信度方面,与实行通胀目标法的国家相比,我们有待进一步提高"可见,我国目前过渡到通胀目标法的条件还不具备"我们当前的任务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由于我国金融创新的速度加快,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确实面临着部分学者所指出的一些问题,如可测性问题!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问题等"我们应该不断修正这一指标,合理界定货币供应量的层次和统计范围,以确保其可测性,增强其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同时,我们应该借鉴美英德三国的做法,监测更多的信息变量,建立相应的经济模型,提高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最终形成一套包括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预期通胀率等指标在内的货币政策监控指标体系" \x0d\x0a2.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步伐"我国仍然是一个以管制利率为主的国家,包括存贷款利率在内的 \x0d\x0a绝大多数利率由中央银行决定,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而在美英德等国利率则是一种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因此,我国目前应该积极推行利率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步伐,提高央行的间接调控能力" \x0d\x0a3.美英德三国对货币政策透明度和中央银行信誉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值得借鉴"近年来,我国 \x0d\x0a中央银行在增加货币政策透明度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定期公布货币供应量目标,编写5货币政策报告6,阐明货币政策执行情况,以月报!季报!年报的形式公布金融数据等"但是我们仍应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如增加货币政策决策过程的透明度,增强中央银行引导公众和市场的权威性,培育理性的市场预期,提升中央银行信誉"当然,从长远来看,我国已经加入WTO,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货币政策将面临金融深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国际资本流动特别是短期资本流动的加强!利率和汇率的套利投机等等问题,这些变化在历史上(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造成了较强的冲击,并迫使大部分国家放弃了货币目标法"届时,我国货币政策框架如何选择,是借鉴美国的做法,不明确公布名义目标以进行有益的探索,还是借鉴英国的做法,直接采用通胀目标法,则需要进一步研究。

请问我国九十年代以来的主要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什么?

6. 请问我国九十年代以来的主要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什么?

财政政策:\x0d\x0a自1992年以后,随着“软着陆”这一经济调控手段的实施,我国经济增长连续6年逐步降温,GDP增幅从1992年的14.2%下降到1998年的7.8%。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当年7月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外贸和整体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x0d\x0a\x0d\x0a(一)1998-2002年:财政政策从“适度从紧”转变为“积极”\x0d\x0a\x0d\x0a1997年7月始于泰国的亚洲金融危机是20世纪末本世纪初破坏力最强、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金融风波,是近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全球性经济事件。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造成的全球性经济衰退和我国国内需求不振的局面,从1998年第四季度起,我国实施了以增发长期建设国债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x0d\x0a\x0d\x0a1998年至2005年8年间,我国累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9900亿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财政政策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今后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条件。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在1999年滑落到7.6%的谷底之后,从2000年开始逐步扭转局势,增速稳定在8%左右,之后进入了新的上升通道。\x0d\x0a\x0d\x0a应当承认,财政政策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具有较强的指令色彩,是一种政府比较“喜欢”的经济手段。积极财政政策不可避免存在一定挤出效应:首先,大规模财政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也包括一部分竞争性的项目,从而排斥了私人部门进入这些领域。这一时期居民储蓄存款的快速增长,部分原因也在于一些私人投资受到影响导致转化不畅;其次,积极财政政策在短期和中长期内挤出效应不同。在政策初期,由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资源未被充分利用,因此挤出效应不明显。当经济景气好转、私人投资有所启动时,这种挤出效应会释放出来。\x0d\x0a\x0d\x0a但我们也应注意到,积极财政政策较好地把握了“该进则进”的时机,不但抑制了经济下滑趋势,同时将财政政策力度施加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项目,既弥补了以往在这些领域的投入不足,也与金融改革的有关措施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挤出效应”的扩大。同时,诸如进一步放宽对国有企业的管制、财政资金退出一些竞争性领域等具体措施为私人投资让出空间,既有利于市场经济法则的深入贯彻,也有利于政府职能的合理转换,实现了通过公共投入稳定经济增长和保护私人投资利益的“双赢”结果。\x0d\x0a\x0d\x0a(二)2003年以来:财政政策由“积极”转向“中性”\x0d\x0a\x0d\x0a2003年以来,包括外资在内的各种非国有经济成分投资大幅度上升,国债投资在全社会投资中所起的作用逐步下降。长期建设国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已从2000年的9.4%下降到2003年的5.9%,2006年进一步降至1.5%,占财政债务发行总额的比重从2000年的35.9%下降到2003年的22.8%,2005年进一步降至11.6%。可见,全社会投资资金结构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过分依赖国债资金的状况得到了改善。\x0d\x0a\x0d\x0a2004年5月,财政部首次提出将采取中性财政政策,有保有控。这意味着财政政策面临重要转折。财政政策转向中性的依据主要在于:首先,由于结构性矛盾长期未得到缓解,我国经济从2002年出现了局部过热的风险,并有加剧趋势。在这种形势下,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可能会阻碍政府采取的一些改革措施;其次,财政的可持续性令人关注。积极财政政策持续了6年,到2003年总计发行了8000亿元的长期建设国债,财政的可持续性令人怀疑;再次,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GDP增长速度的贡献逐步降低。民营经济自主增长动力上升之后,GDP的增长开始更多地依靠私人投资推动;第四,虽然政府规定了国债资金使用的结构,但资金仍然偏重于国有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不高。民营企业进入国债项目十分困难,这种歧视性行为进一步阻碍了市场竞争。应当说,财政政策适时转型是非常必要的,也是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x0d\x0a\x0d\x0a货币政策:\x0d\x0a\x0d\x0a在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方面,1995年颁布的5中国人民银行法6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而实质上,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着来自中央政府的多目标约束:物价稳定!促进就业!确保经济增长!支持国企改革!配合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内需!确保外汇储备不减少!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龚方乐!应宜逊,2000;谢平,2000)"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国货币政策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坚持稳定物价的单一目标,逐步弱化直至消除多目标约束"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确定后,货币政策框架的选择实际上归结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我国从1996年开始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近年来,一些学者认为,M1和M2的增长率较大幅度地偏离预定的调控目标,货币供应量目标不再有效,应该放弃货币供应量目标,建立一个以通货膨胀率为调控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笔者认为,从美英德三国的实践看来,货币政策框架的选择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当根据本国当前的实际经济金融条件进行调整"根据我国当前的经济金融实际情况,目前实行通胀目标法存在以下一些困难:(1)我国目前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而通胀目标法要求汇率完全自由浮动,因为汇率目标与通胀目标有时会发生矛盾"要实现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尚需时日"(2)采用通胀目标法的前提之一是中央银行对通胀目标有较强的控制能力,能够综合观察多种指标,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充分了解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具有预测通货膨胀的技术和能力"而目前我国的中央银行对通货膨胀尚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3)在中央银行独立性方面,根据5中国人民银行法6的有关规定和从当前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实际进程来看,要实现通胀目标法所要求的中央银行独立性仍很难"(4)在货币政策透明度和中央银行可信度方面,与实行通胀目标法的国家相比,我们有待进一步提高"可见,我国目前过渡到通胀目标法的条件还不具备"我们当前的任务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由于我国金融创新的速度加快,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确实面临着部分学者所指出的一些问题,如可测性问题!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问题等"我们应该不断修正这一指标,合理界定货币供应量的层次和统计范围,以确保其可测性,增强其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同时,我们应该借鉴美英德三国的做法,监测更多的信息变量,建立相应的经济模型,提高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最终形成一套包括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预期通胀率等指标在内的货币政策监控指标体系" \x0d\x0a2.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步伐"我国仍然是一个以管制利率为主的国家,包括存贷款利率在内的 \x0d\x0a绝大多数利率由中央银行决定,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而在美英德等国利率则是一种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因此,我国目前应该积极推行利率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步伐,提高央行的间接调控能力" \x0d\x0a3.美英德三国对货币政策透明度和中央银行信誉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值得借鉴"近年来,我国 \x0d\x0a中央银行在增加货币政策透明度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定期公布货币供应量目标,编写5货币政策报告6,阐明货币政策执行情况,以月报!季报!年报的形式公布金融数据等"但是我们仍应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如增加货币政策决策过程的透明度,增强中央银行引导公众和市场的权威性,培育理性的市场预期,提升中央银行信誉"当然,从长远来看,我国已经加入WTO,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货币政策将面临金融深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国际资本流动特别是短期资本流动的加强!利率和汇率的套利投机等等问题,这些变化在历史上(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造成了较强的冲击,并迫使大部分国家放弃了货币目标法"届时,我国货币政策框架如何选择,是借鉴美国的做法,不明确公布名义目标以进行有益的探索,还是借鉴英国的做法,直接采用通胀目标法,则需要进一步研究。

7. 美国货币政策的美国的货币政策与经济发展

从美联储提供的1971呈2001年美国GDP增长、生产力水平和物价走势图可以看出:90年代中后期是美国经济最活跃的时期,在此期间,美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通货膨胀率也控制在较低幅度,生产力水平的增长超过了30年的平均水平。在美国过去十年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一个很显著的特征是各类投资基金发展迅速。风险投资基金的发展,有力支持了新兴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不断成长壮大;并购基金的发展,加快了企业的兼并重组,使一大批企业加快转型步伐,更多的由传统行业转向半导体、电信、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居民及企业投资意愿旺盛。随着经济快速增长,1998年以来,美国经济也不同程度上出现投资过度、投机增加等泡沫经济现象,一些新兴企业股价被严重高估,如从事信息网络业务的亚马逊公司的股票市值在一段时间竟与通用公司的市值几乎相当,严重背离了实际情况。为了防止经济进一步过热,美联储在两年曾连续7次提高贷款利息,促使市场修正过热的经济预期,导致美国股市回落,企业投资特别是高新技术领域投资明显下降,经济增长逐步趋缓。2000年第四季度开始,美国经济增长出现停滞之势。2000年以来,为了防止经济衰退,提升企业和个人投资意愿,促进经济增长,尤其是振兴 “9·1l”事件后遭受重大打击的美国经济,美联储又连续11次降息,美元一年期浮动利率从原来的6.5%下降到1.75%,以刺激居民消费和投资的增长。美联储有关官员认为:从近30年来美国生产力水平曲线图可以看出,这次美国经济衰退与历史上其他时期的经济衰退有所不同。由于美国生产力水平仍保持在基本高于平均增长值状况,竞争力仍属较高水平,因此美国经济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开始复苏,并逐步进入新一轮增长。

美国货币政策的美国的货币政策与经济发展

8. 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政策的介绍

《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政策》是由马丁·费尔德斯坦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籍。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