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俗地解释,央行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是怎样操作的

2024-05-05 22:16

1. 如何通俗地解释,央行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是怎样操作的

央行现在可以用来直接给市场注入流动性的工具有公开市场操作(即正回购、逆回购)、MLF(中期借贷便利)、SLF(常备借贷便利)、(文中提到的)SLO(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PSL(抵押补充贷款)等;看起来好像花样百出,但其实内核都是类似的:银行提供抵押品给央行,央行提供资金给银行,约定一定的期限和利率,到期后银行将资金加上利息返还给央行,其实就是融资回购;也可以理解为银行将一批资产卖给央行,约定好一定期限之后,以比之前高一点的价格将这些资产买回来,这个价差就是融资回购的利息。每种工具的不同点是他们可能期限不同、可用的抵押品不同、利率不同、对象不同。比如公开市场操作的逆回购期限一般是7、14、28天等,而MLF的期限一般是3、6、12个月。不同的工具还有降准:就是央行通过调低存款准备金率,让银行需要缴存在央行的法定准备金降低,比如某银行存款2000亿,准备金率从20%降到19%,那降低的准备金就有2000*1%=20亿,这部分资金银行就可以用了。还有个比较特殊的注入流动性方式是央票到期:也就是央行以前为了回收市场的资金,自己发行一期债券也就是央票,让银行来买,到期的时候央行就把债券的本金和利息还给银行,也相当于注入了流动性。扩展资料:流动性分为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央行与商行间的流动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我们常说的流动性是银行的流动性,通俗点说就是货币供应量的问题。所谓的流动性过剩,就是广义货币增长速度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与通货膨胀率之和,也就是说过多的钱去表示过少的商品,这会引起盲目投资和物价上涨。

如何通俗地解释,央行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是怎样操作的

2. 央行释放流动性 到底是怎么回事

所谓释放流动性,就是提高货币供应量,也即人们俗话说的“印钞票”。
主要通过三大货币政策工具:
1、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购买政府债券,向市场发行基本货币,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加和利率降低
2、调整贴现率,降低再贷款给商业银行的利率,鼓励银行借款,从而向市场释放基础货币,增加货币供应量。
3、改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增加货币乘数,即银行系统创造信贷货币的能力,从而增加货币供应量。


扩展资料:
结合金融机构流动性需求,中国央行对11家金融机构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共1055亿元,期限6个月,利率3.35%,同时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可以使央行释放更多较低成本的流动性,并进一步实现降低融资成本的目的。中国央行上一次进行中期借贷便利操作是在今年8月19日,当时对14家金融机构开展共1100亿元6个月期中期借贷便利操作。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宏观研究主管周景彤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结构在转变,动力在切换,就业形势基本稳定,物价继续保持低水平。需要关注的问题在于,传统产业体量比较大,新兴产业体量尚比较小。新兴产业的增长还弥补不了传统产业减速留下的空缺,所以宏观经济整体下行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中国央行释放流动性 再度开展1055亿MLF操作

3. 央行释放流动性到底是怎么回事

所谓释放流动性,就是提高货币供应量,也即人们俗话说的“印钞票”。
主要通过三大货币政策工具:
1、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购买政府债券,向市场发行基本货币,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加和利率降低
2、调整贴现率,降低再贷款给商业银行的利率,鼓励银行借款,从而向市场释放基础货币,增加货币供应量。
3、改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增加货币乘数,即银行系统创造信贷货币的能力,从而增加货币供应量。


扩展资料:
结合金融机构流动性需求,中国央行对11家金融机构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共1055亿元,期限6个月,利率3.35%,同时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可以使央行释放更多较低成本的流动性,并进一步实现降低融资成本的目的。中国央行上一次进行中期借贷便利操作是在今年8月19日,当时对14家金融机构开展共1100亿元6个月期中期借贷便利操作。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宏观研究主管周景彤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结构在转变,动力在切换,就业形势基本稳定,物价继续保持低水平。需要关注的问题在于,传统产业体量比较大,新兴产业体量尚比较小。新兴产业的增长还弥补不了传统产业减速留下的空缺,所以宏观经济整体下行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中国央行释放流动性再度开展1055亿MLF操作

央行释放流动性到底是怎么回事

4. 央行无意向市场注入过多流动性是何含义

央行主导市场的流动性,其实指的是短期流动资金。

央行无意向市场注入过多流动性,意味着,央行不打算过多使用类似诸如: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hort-term Liquidity Operations,SLO)或者 中期借贷便利(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MLF)之类的流动性调节手段,向银行提供短期资金。这往往意味着银行获得短期资金的能力降低,央行之间的拆借率,以及利率会上升。

5.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亮点凸显 抑制资金空转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6月8日至12日的5个工作日,央行逆回购操作无一缺席。事实上,5月下旬起,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强力“回归”。5月26日至29日,央行实现净投放6700亿元。专家表示,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逐步常态化的背后,折射出遏制“空转套利”,引导市场利率处于形成合意区间,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意图。
  防止出现资金套利
  近期监管部门打击资金“空转套利”频出招。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日前表示,金融机构要防范道德风险和金融风险,比如资金的空转,现在利率比较低,要防止出现资金套利等现象。
  北京银保监局局长李明肖此前透露,近期通过大数据发现一些企业在疫情期间一边拿到银行贷款,一边又去买理财进行套利,甚至违规进入股市、房地产等限制性领域。
  据华泰证券张继强团队统计,截至4月末,全国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约为12.14万亿元,环比增长4.05%,首次突破1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天风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孙彬彬表示,监管抑制套利主要是为了控制资产价格过快上涨、宽信用实际效果降低、潜在金融风险升高。
  市场利率难持续上行
  实际上,4月以来,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就有了遏制资金“空转套利”的考虑。
  4月,逆回购操作整月停摆;进入5月,央行对流动性把控更严,逆回购操作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依旧不见踪影,5月中旬到期的MLF被缩量续做。逆回购操作虽然在5月26日重启,但当日操作规模仅100亿元。
  在此背景下,资金利率结束年初以来3个多月的下行。4月中旬起,资金利率在底部“横盘”,并于5月下旬大幅上行。5月27日,7天期Shibor和DR007升高至2%以上,并维持到5月底。
  “这种上行趋势应该不会持久。”孙彬彬表示,从控制套利与支持逆周期加大宏观对冲组合考虑,央行仍需要进一步引导市场利率在一个更为合意的区间。这个区间和当前位置相比,不存在进一步上升的基础,所以市场无需担心。
流动性担忧缓解
  与此前两个月的公开市场操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5月下旬至今,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正在“回归”,并趋于“常态”。
  5月27日至29日,央行分别开展了1200亿元、2400亿元、300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分析人士认为,这表明央行意图将市场利率维持在合意区间,避免其冲破政策利率。就当前而言,7天期资金利率的“天花板”便是同期限央行逆回购利率2.2%。
  特别是6月8日至12日,央行逆回购操作频率明显升高,周内每个交易日都有操作。除了对到期的逆回购或MLF进行“对冲”,央行还于9日和10日分别“新做”600亿元逆回购。
  虽然6月8日至12日有5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但由于央行表示“将于6月15日左右对本月到期的MLF一次性续做”,仅从逆回购看,央行实现净投放2000亿元。
  国盛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杨业伟表示,随着基本面持续改善,公开市场操作逐步向正常状况回归。在政策面上,监管部门也开始逐步关注风险防范,近期加强套利资金的监管就缘于此。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亮点凸显 抑制资金空转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6. 央行重申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北京商报讯(记者 孟凡霞 马嫡)美联储非常规降息操作之后,不少市场人士预计全球将再度启动降息潮,中国是否跟进降息成了市场关注的焦点。3月4日上午央行官网的公告显示,央行当日的公开市场操作“按兵不动”,央行称,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合理充裕水平,3月4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下午,央行再发公告,重点提出了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灵活适度,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等领域的普惠性资金支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等下阶段工作要求。分析人士指出,过去两三年中国货币政策相对比较独立,短期之内中国央行未必急跟美国,不过美联储降息也给国内货币政策宽松打开了空间。
央行官网3月4日发布消息显示,3月3日,央行会同财政部、银保监会召开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暨电视电话会,提出了下一阶段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要求。
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完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释放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潜力。同时,用好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政策。要加大对疫情影响严重地区、行业、企业的融资支持。用好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和3500亿元政策性银行专项信贷额度,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等领域的普惠性资金支持。
此外,会议再次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和“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要求,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
市场人士认为,美联储在北京时间3月3日晚降息后预计后续会有更多国家跟进。那么,中国是否会跟进降息?这对中国的货币政策会产生哪些影响?
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认为,美联储降息前,国内货币政策本身就有增量动作的预期,具体来看,基准存款利率调降和定向降准是符合中期经济修复的长逻辑需要的,有望3月落地;MLF(中期借贷便利)新作降息和逆回购利率调降更多是应对短期情绪波动的“速效救心丸”,如国内权益后续跌幅不大且疫情不反复,未必一定急跟美国。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也表示,短期之内中国央行可能暂时不会同步跟进,过去两三年中国货币政策相对比较独立,是根据自己的经济形势、通胀水平、就业状况等因素而定,美联储无论加息还是减息,国内并没有第一时间进行同步的调整。但确实也要看到在全球重启宽松的背景下,这给下一阶段中国国内稳健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也提供了空间。
他进一步指出,当前货币政策重心是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主要是通过利率市场化方式进行,LPR新机制在降低融资成本方面还是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结构上从效应上看还是有些钝化,因为MLF利率不可能频繁变动,而且MLF利率变动更多是传递货币政策意图,对于降低银行整体负债成本作用有限。他表示,真正影响银行成本的还是居民和企业的存款,这个占银行整个负债的60%以上。所以,降低存款利率非常必要也非常迫切,不能认为降低存款利率就是利率市场化的倒退,反而央行对于存款基准利率的锚定,仍然是货币政策的核心要素和应有之义。

7. 六部委重磅发声!央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让利率继续下行!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月24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秘书长丛亮,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田玉龙,财政部部长助理欧文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游钧,商务部部长助理任洪斌,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介绍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并答记者问。
本次新闻发布会上,来自六大部委的有关负责人详细介绍当前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医疗物资生产情况,以及下一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外贸政策等方面将出台的支持举措。
先看本次发布会要点:
1、当前企业复工复产已取得积极进展,大型企业相对中小企业复工复产进度快,上游行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相对下游行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进度快。
2、重点医疗物资保障企业的复工复产率比较高,五大类的医疗物资企业复工复产率、开工率有的达到或超过了100%。医用防护服日产量已达20多万套,N95口罩日产量已经达到91.9万只。
3、这次疫情防控暴露出我们在社会治理、公共卫生设施、应急能力建设、物资储备体系等领域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
4、继续研究出台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一些行业复工复产,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向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方倾斜。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尽快形成有效的投资。
5、我国就业局势总体稳定的基本面也没有改变。将注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引导用人单位推迟面试、体检、签约、录取时间,帮助毕业生能顺利毕业,尽早就业。鼓励低风险地区农民工尽快返岗复工,采取“点对点 一站式”的直达运输服务,实施24小时重点企业用工调度保障机制。
6、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通过政策利率的引导作用让整体市场利率继续下行。充分利用好已有的普惠性货币政策工具,要加大政策力度。近期,普惠金融定向降准也将进行年度动态调整,将有更多达标银行得到优惠政策支持。
7、目前监测看来开工率接近30%。当前,中小企业开工复工复产主要面临“五个难”,复工难、用工难、产业链配套难、资金支撑难、订单交付难。下一步要切实把财政金融的优惠政策落地落实。对中小微企业能够得到实惠,包括免征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缴费,免收车辆通行费,包括缓缴社会保险等等,减轻中小微企业的资金压力。
8、截至2月23日,各级财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资金99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共安排255.2亿元。
央行详解何为“稳健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
官方对货币政策表述的微妙变化近日引发市场热议,按照最新定调,“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那么,又该如何理解“更加”的含义?对此,陈雨露给出了来自央行的权威详细解释。
陈雨露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主要是三大类措施要加大力度:
一是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通过政策利率的引导作用让整体市场利率继续下行,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二是要更大力度的运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一方面,已经出台的3000亿专项再贷款要继续用好,要落地,应贷尽贷,应贷快贷,目前有近千家企业已经获得了专项再贷款,接下来我们会继续让这项政策精准落地。另一方面,还要充分利用好已有的普惠性货币政策工具,像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这些货币政策工具,要加大政策力度。近期,普惠金融定向降准也将进行年度动态调整,将有更多达标银行得到优惠政策支持。
三是要更加充分地发挥好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前一阶段,三家政策性银行主动采取了许多支持疫情防控的金融措施,这些措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下一步,央行会更大力度地支持三家政策性银行继续发挥作用,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对制造业企业,支持进出口银行对外贸企业,支持农业发展银行对生猪生产全产业链的企业扩大融资支持。
当前,1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为1.50%,为该制度建立以来最低水平。近日,金融机构对于降低存款基准利率的呼声较多。但受通胀压力以及降息会释放过强宽松信号等影响,市场对于究竟是否该降低存款基准利率存在争议。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成员、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不同主体对存款基准利率调整的诉求不一样,银行希望降息以维持利差,但客观讲,考虑到当前CPI处于高位,对社会公众而言,下调存款基准利率会在短期内会利益损失;不过,另一方面看,存款基准利率的下调,可以更加激发银行下调贷款利率的动力,从而推动经济增长,从中长期看利好整个社会。
“我个人认为,当前下调存款基准利率是两可的。但为对冲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更为关键的是要防范广义信贷的收缩。因此,当前使用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紧迫性比使用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更强,基础货币投放、定向降准也就仍有空间。”伍戈称。
CF40于2月24日发布的最新宏观经济季度报告建议,从政策工具角度看,财政政策应该发挥主导作用。财政政策具有精准定向、暂时性、政策滞后时间短等特征,适用于应对疫情的一次性短期冲击。相比之下,货币政策中的总量政策工具不适合应对疫情冲击。货币政策中的总量政策工具不具备针对性,不能限定特定时间,且有较长的政策时滞,不适合用于应对疫情冲击。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
一是确保市场流动性充裕;
二是防范疫情可能对广义信贷带来的严重负面冲击;
三是力争让经济增速重回潜在经济增速。
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
财政政策方面,本次发布会上,欧文汉也对下一步如何发挥“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介绍具体政策举措。
欧文汉称,一方面,抓好已出台财政贴息大规模降费、缓缴税款等政策的执行,确保尽快落地见效。另一方面,要体现更加积极有为的取向,加大政策力度,防止经济运行滑出合理区间,防止短期冲击演变成趋势性变化。具体来说:
一是继续研究出台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一些行业复工复产,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二是要集中使用部分中央部门存量资金,统筹用于疫情防控,保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点支出。
三是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向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方倾斜,确保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
四是要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指导地方做好项目储备和前期准备工作,尽快形成有效的投资。
CF40高级研究员张斌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当前宏观经济运行呈现总需求水平偏低、经济增速低于潜在增速的特点,防范广义信贷收缩风险尤为重要。宽松货币政策虽有必要,但作用有限,更为关键的,是要尽快扩大政府债券发行规模。例如,可考虑尽快发行1万亿-1.5万亿特别国债,填补各项优惠政策和增加支出所需的资金,这是弥补政府收支缺口,防止广义信贷塌方和地方政府收支缺口次生伤害的关键保障。
“发行特别国债可增加全社会的广义信贷,弥补疫情阶段的商业贷款下降,有助于保持广义信贷增长的基本稳定。凭借政府信用发行低成本、长周期的特别国债是为收支缺口融资的最佳方式。”张斌称,需要汲取过去经济刺激方案的教训,政府收支缺口不能让地方政府从商业金融机构融资,这样做其实是放弃了利用政府信用低成本融资的优势,不仅融资成本更高,而且可能给金融机构留下大量不良资产,增加系统性金融风险。政府收支缺口不能让企业买单,这样做没有起到帮助居民和企业部门渡过难关的政策初衷。
不过,伍戈、张斌也表示,考虑到发行特别国债所涉及的法律程序相对繁琐复杂,当前扩大地方专项债发行规模也不失为一种更为现实的方法。
介绍企业复工复产最新进展
当前,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分类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同等重要。丛亮透露,当前企业复工复产已取得积极进展,大型企业相对中小企业复工复产进度快,上游行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相对下游行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进度快。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逐步提高,其中浙江已超过90%,江苏、山东、福建、辽宁、广东、江西已超过70%。特别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企业正在加快复工复产,相关企业正在加班加点、开足马力生产,口罩企业产能利用率已达到110%。
不过,丛亮坦言,这次疫情确实对我国经济运行带来了较大冲击,从开始对春节假期消费和相关服务业的影响,到后来迟滞企业复工复产,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遇到了较大困难。
因此,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分区分级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使人流、物流、资金流有序转动起来,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继续研究出台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措施,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积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
二是抓好已出台应急政策措施落地实施。加大对重点行业和中小企业帮扶力度,落实好减税降费、金融服务、减免租金和稳岗补贴等各项政策等。
三是抓好补短板、强弱项各项工作。 这次疫情防控暴露出一些领域存在的短板弱项,必须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以更大力度、更加精准地加以补齐。这些既是扩内需、促发展的新机遇,有利于培育和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关键的是将为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这次疫情防控暴露出我们在社会治理、公共卫生设施、应急能力建设、物资储备体系等领域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短板就是下一步投资增长潜力所在,就是发展空间所在。我们将以更大力度、更加精准地补短板、强弱项,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时,继续加强经济监测预测预警和政策预研储备。”丛亮称。
六大举措稳外贸
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外贸一直受到普遍关注。外贸企业除了面临国内企业的共性问题之外,还面临着接单难、履约难、国际物流不畅、贸易壁垒增多等诸多外部因素,两方面问题叠加,使外贸的形势更加复杂严峻。
对此,为帮助企业复工复产,保订单、保履约、保市场,商务部出台了应对疫情“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20条政策。据任鸿斌透露,下一步,商务部将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丰富政策工具箱。重点在出口退税、贸易融资、出口信保、贸易便利化等方面加大力度。
二是进一步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对“一带一路”沿线的重点市场实行一国一策,促进贸易畅通。
三是更加精准帮扶企业。总结推广各地复工复产,稳定供应链的好做法、好经验,提供法律援助,最大限度的减少企业的损失。
四是支持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外贸新业态快速发展,加快国际营销网络的建设。
五是深化对外开放,积极扩大进口。精心办好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建设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六是加强同经贸伙伴的沟通协调,呼吁世贸组织成员尽快解除不必要的限制措施,营造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共同维护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健康发展。
N95口罩日产量已近92万
随着企业陆续复工复产,重点医疗物资供求的紧张局面得到一定缓解。据田玉龙介绍,目前重点医疗物资保障企业的复工复产率比较高,五大类的医疗物资企业复工复产率、开工率有的达到或超过了100%,采取了边保供边复产边扩产的举措,医疗物资的产能不断释放,湖北一线医护人员所需要的重点医疗物资得到了基本保障。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田玉龙(徐想 摄)
医用防护服产能供应方面,1月28日的日产量还不到1万套,到目前为止,日产量已经达到了20多万套。生产企业刚开始不到20家,现在扩产转产达到了50多家,全力开工,还有近百家已经陆续获得新的资质,正在陆续开工。医用防护服保供湖北的数量已经超过了200多万件,不仅有力保障了一线的需要,而且还统筹兼顾了北京和全国其他疫情比较重的地方对于防护服的急需。
隔离衣生产规模比较大,保障力度也比较大,我们现在保湖北武汉一线达到了70多万件,还有医用隔离眼罩、面罩,日产量达到4万件。消杀用品方面,企业复工率也比较高,现在超过了80%以上。
口罩生产方面,2月22日N95日产量已经达到91.9万只,这是2月1日的8.6倍。2月份以来,通过国家的统一调度,从N95口罩生产的省份调度了330万只口罩,重点是保障湖北武汉,其他包括北京和其他地方没有N95生产能力的地区,其中调往武汉的医用N95口罩268万只,近期每天的调度量也都在15万只以上,加上武汉本地的生产,每天可以供应医用N95口罩30万只以上,完全能够保障6万多一线医护人员的防护需要。

六部委重磅发声!央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让利率继续下行!

8. 什么是货币供量的流动性?近一时期我国货币流动性在哪里变化?央行采取了哪些措施?

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点上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应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2013年3月10日央行发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2月份新增贷款6200亿元。同时,2月末,我国的货币供应量余额达到99.86万亿,逼近100万亿,居世界第一。货币流动性是指当利率低到一定程度时,整个经济中所有的人都预期利率将上升,从而所有的人都希望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将趋于无穷大,若央行继续增加货币供给,将如数被人们无穷大的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所吸收,从而利率不再下降,这种极端情况即所谓的“流动性”。今日早间开盘国内金融市场继续以温和上探呈现,虽然推涨动能并不强烈,但从本周市场内的变化观察还是可以清晰的看出,当前市场内人气正朝着积极的态势演变。由于政策面利空袭扰渐行渐远,四月份留给金融市场的注定是回暖呈现。据刚刚公布的我国三月份新增贷款的数据显示,三月份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1.06万亿,预期增长0.85万亿,大幅高于市场预期的信贷水平表明当前市场中充斥着宽松的流动性。虽然市场内流动性的充足未必会直接转化到资本价格上,但对于嗅觉敏锐的市场而言,一旦呈现回暖信号热钱推涨资本价格将随即而来。央行的措施:(1)货币政策则从2008年7月份就及时进行了较大调整。调减公开市场对冲力度,相继停发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减少1年期和3个月期中央银行票据发行频率,引导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适当下行,保证流动性供应。 
(2).宽松的货币政策。9月、10月、11月、12月连续下调基准利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的下降,贷款基准利率的下降,目的是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扩大投资与消费。 
(3)2008年10月27日还实施 首套住房贷款利率7折优惠;支持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住房。 
(4)取消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 
(5)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灾区重建、“三农”、中小企业等贷款。 
(6)促进对外贸易:进出口行业是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并且从业人员众多(据统计已达亿人)。一是增加出口退税;二是人民币升值,都是增加出口竞争力的手段; 
(7)对外经济合作与协调(如中日韩之间的货币互换等) 。 
以上为主要的货币政策,其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