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历史

2024-04-30 14:22

1.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历史

中联重科1956年成立于北京。1969年迁至湖南。曾隶属于第一机械工业部、建设部、中央企业工委。1992年9月28日,中联重科的前身——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中联建设机械产业公司正式挂牌成立。1993年7月,公司以贸易带生产,以生产促贸易,以科技为中心,开发生产了第一代混凝土输送泵,第一台HBT40泵于7月1日下线,当年完成销售额500万元,实现利税230万元。1994年1月,原长沙建机院混凝土机械研究室、机械厂成建制并入中联公司,中联公司从此有了自己的研发队伍和生产基地。1994年8月,1994年初,中联第一代砼泵由于产品不尽完善,故障较多,公司痛下决心,在市场销售良好的情况下全面停产。当年7月成功研制出第二代砼泵,并免费换回前期销出的10台产品。此举对中联重科的品牌塑造和公司后来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994年 9月,中联建设机械产业公司成立两周年庆祝大会在长沙建机院召开,建设部毛如柏副部长专程来长沙参加庆典,并为建设部商品混凝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挂牌。1994年12月,1994年公司完成营销及技术收入4000万元,创利税1200万元,长沙市政府授予利税超1000万元企业奖牌。1996年7月,经建设部批准,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研究院与中联公司形成了“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运行机制。中联公司下属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专用车辆、营销等四个分公司。2001年到2003年,并购了湖南机床厂、中标实业、浦沅集团;2003年划归湖南省属地化管理。建机院集工程机械科研开发和行业技术归口于一体,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技术的发源地。2008年连续并购陕西黄河工程机械集团、意大利CIFA公司、湖南车桥厂、华泰重工、信诚液压。2010年,中标实业的收入、利润分别是并购时的9.11倍和9.33倍;浦沅集团的收入、利润分别是并购时的10.28 倍和192.1倍。2011大事记:  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应哈佛商学院邀请发表演讲,中联重科成功并购世界第三大混凝土机械制造商意大利CIFA案例成功入选哈佛案例库。  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荣获“莱昂纳多国际奖”,是中国企业家首次获得该国际奖项。  中联重科自主研发制造的全球最大吨位履带起重机ZCC3200NP成功下线,打破了国外对于3000t级履带起重机的垄断。  中联重科与中铁大桥局联合研制的世界最大水平臂上回转D5200-240塔式起重机顺利生产下线。  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当选CCTV 2011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2012年6月3日晚间,中联重科公告称,经公司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公司拟向有关银行申请信用(授信)及融资业务,总规模不超过1400亿元,包括流动资金贷款、按揭业务。会议并授权公司董事长詹纯新代表公司与有关银行签署相关开户文件、预留印鉴,签订信用(授信)及融资业务相关文件。委托有效期自2012年5月1日起至2013年4月30日止。2012年6月18日上午中联重科举行2012年度股东大会,董事长詹纯新首次公开公司产业战略。这次股东大会释放诸多信号,也许将成会新的转折点。大会表示“工程机械只是中联重科的业务板块之一,公司未来将会是工程机械、环境产业、农业机械、重型卡车、金融服务5大业务板块齐头并进” 。董事长詹纯新表示,公司未来不会全部“押宝”在工程机械行业,而是考虑多元发展,形成多个增长点,持续推动公司实现超越行业平均水平的增长。詹纯新的规划,3至5年内,中联重科将在做好现有龙头产品的同时,对重型卡车和农业机械等板块进行战略布局,形成工程机械、环境产业、农业机械、重型卡车、金融服务五大板块齐头并进的格局。2012大事记:  9月28日,中联重科举行庆祝公司成立20周年大会。当日,国内首个工程机械展馆——中联重科工程机械馆在中联重科麓谷工业园落成。同时,中联重科研发的全球最长7桥7节臂101米泵车、全球工作幅度最长的塔式起重机D1250-80、全球起重能力最强的汽车起重机ZACB01三款吉尼斯世界纪录产品发布。  2012年中联重科成功发行10亿美元债券。  中联重科与印度ELECTROMECH公司签订合资建厂协议,这是中联重科第一个海外直接投资建厂项目。  2013大事记:  4月,获“2011-2012年度纳税信用A级单位”和“益阳市优秀纳税企业”荣誉称号。   12月25日,中联重科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正式收购全球干混砂浆设备品牌—位于德国Neuenburg的M-TEC公司。   2014大事记:  8月20日消息,中联重科、弘毅投资与奇瑞重工共同宣布,中联重科以20.88亿元收购奇瑞重工18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60%。弘毅投资则以6.96亿元取得奇瑞重工6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20%。中联重科表示,将借助此项收购进入农业机械行业,在城镇化发展中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2015大事记:  意大利当地时间12月22日下午,中联重科联合曼达林基金收购意大利LADURNER(纳都勒)公司75%股权的协议正式签署,这是中联重科继工程机械板块之后,在环境产业领域再次以并购方式实现与国际资源接轨、融入全球环境高端产业链的重大举措。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历史

2. 中联重科的成功历程

建设部长沙机械建设研究院是国家级研究所,中联重科是建机院的改制结果。1956年成立于北京。1969年迁至湖南。曾隶属于第一机械工业部、建设部、中央企业工委。2003年划归湖南省属地化管理。建机院集工程机械科研开发和行业技术归口于一体,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技术的发源地。
第一台塔式起重机第一代压路机第一台静压桩机第一台液压式起重机第一代自行式单钢轮振动压路机及系列振动压实机械第一代缆索起重机第一台100吨汽车起重机第一座混凝土搅拌站第一台搅拌车、泵车、泵…… 通过“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到“国企改革”再到“国家化”,完成中联重科的改革三部曲,实现完美淬炼和蜕变。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2年,主要从事建筑工程、能源工程、环境工程、交通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所需重大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是一家持续创新的全球化企业。中联重科成立20年来,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65%,为全球增长最为迅速的工程机械企业。公司生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3大类别、86个产品系列,近800多个品种的主导产品,为全球产品链最齐备的工程机械企业。公司的两大业务板块混凝土机械和起重机械均位居全球前两位。公司注册资本77.06亿元,员工3万余人。2012年,中联重科下属各经营单元实现收入过900亿元,利税过120亿元。

3. 中联重科上海公司的发展历程

公司研发设计队伍由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上海分院组成,具有卓越的自主研发能力,继2005年设计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ZR200环保型旋挖钻机后,又相继开发出ZR220、ZR220B、ZR250A、ZR250B、ZR250C、ZR150A等“中联”牌旋挖钻机系列和ZE80全液压履带式挖掘机。旋挖钻机系列产品以经济、高效、可靠和智能为设计理念,具有作业范围广、施工效率高、先进成熟的液压系统、智能化的故障监测系统、转场机动灵活、公害低、性能好、安装简单和施工方便等优点,关键部件均选用国外著名厂商的产品,动力强劲、性能稳定和可靠性高,是桩基工程最理想的成孔设备。

中联重科上海公司的发展历程

4. 中联重科与三一历史

中联重科是一家中国工程机械装备制造企业,也是中国唯一一家在上海和香港上市的重工企业。主要从事建筑工程、能源工程、交通工程等所需重大装备的研发制造。创立于1992年,前身为1956年在北京设立的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2008年成为全球第六大工程机械制造商和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供应商。1992年9月28日,长沙中联建设机械产业公司成立。2000年转型为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并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A股股票。2001年收购英国保路捷公司。2002年以承债方式收购湖南机床厂。2003年,长沙建机院、中联重科、浦沅集团、浦沅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实现四方重组并购。

三一集团始创于1989年,其前身是由梁稳根、唐修国、毛中吾和袁金华等四人于1989年6月筹资创立的湖南省涟源市焊接材料厂。1991年9月,湖南省涟源市焊接材料厂更名为湖南省三一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三一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35亿元、利润40亿元,成为建国以来湖南省首家销售过百亿的民营企业。2010年集团销售收入502亿元。

5. 中联重科与三一历史

中联重科是国家级科研院所出身,技术基因强大,三一是贸易出身,销售能力强。中联重科是一家装备制造企业,也是在上海和香港上市的重工企业。创立于1992年,前身为1956年在北京设立的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2008年成为全球第六大工程机械制造商。1992年9月28日,长沙中联建设机械产业公司成立。2000年转型为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并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A股股票。2001年收购英国保路捷公司。2002年以承债方式收购湖南机床厂。2003年,长沙建机院、中联重科、浦沅集团、浦沅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实现四方重组并购。2020年再次进入全球工程机械前十。
三一集团始创于1989年,其前身是由梁稳根、唐修国、毛中吾和袁金华等四人于1989年6月筹资创立的湖南省涟源市焊接材料厂。1991年9月,湖南省涟源市焊接材料厂更名为湖南省三一集团有限公司。

中联重科与三一历史

6. 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公司的发展历程

2008年,中联重科成功并购全球第三大混凝土机械制造企业——意大利CIFA公司,成为全球混凝土机械的最大制造与供应商。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公司与意大利CIFA公司组建成中联CIFA混凝土机械国际事业部。中联重科积极推进各项资源的整合,吸收融合了意大利CIFA历经80年打造的高端技术和全球网络,在销售渠道、技术研发、制造工艺等方面的协同效应日益明显,所产生的强大竞争能力进一步巩固了中联在行业中的领袖地位。中联混凝土机械产品参加了广州珠江新城西塔建设项目、深圳京基金融中心、中国中央电视台、武广高铁客运专线、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江西九江世界第一高纪念碑、柬埔寨第一大水电站等海内外多个重点工程建设。带远程监控的HBT90 拖式混凝土泵在作为2010年亚运会标志性工程广州珠江新城西塔建设项目中,将C100高性能混凝土泵送到432米的高度,创造出了高性能混凝土泵送的世界记录。

7.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的产业布局

 自主创新是企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泉。五位一体的高端创新体系: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机械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混凝土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城市公共装备技术研究院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国家、行业标准制定者制修订行业、国家标准372项,覆盖了行业内70%以上的产品。国家科技计划承担者承担国家“863”、“973”、“十一五”等国家科技计划70项。自主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中联重科年研发投入超过年销售收入的5%,新产品对销售收入的贡献率超过60%。每年突破60项共性、关键核心技术。仅2011年上半年,每天申请专利3-4项,达626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149件,申请国际专利138件。 作为科研院所转制企业,中联重科不断推进改革,形成了科研支持产业、产业反哺科研的良性体制机制,成为国有科研院所改制的典范;作为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上市公司,中联重科通过重组并购,参与到传统国企的改革、改组、改造之中,在老企业植入新机制、新技术,取得了经济和社会的双重效益。  中联重科开创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整合海外资源的先河;利用资本杠杆,在全球范围内整合优质资产,实现快速扩张,并构建全球化制造、销售、服务网络。截止目前,中联重科9次国内外并购,均取得卓越成效。其中,2008年并购世界第三大混凝土机械制造商意大利CIFA公司,使公司成为中国工程机械国际化的先行者和领导者,该宗并购整合也作为经典案例进入哈佛大学课堂。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的产业布局

8. 中联重科的全球战略是什么

中联重科在海外市场秉持“集合、聚焦、本土化”的战略
(1) 紧抓“一带一路”契机,通过产能外迁,加大境外新项目的投资力度,加快海外生产基地布局,集合全球供应链资源优势,弥补竞争劣势,迅速提升规模。
其中,白俄生产基地是中联重科重点投资项目,项目总投资5000万美元,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3亿美金,可为当地创造直接就业岗位500个。中联重科将充分利用其区域优势、平台优势和白俄工业基础,结合中联重科先进的研发、制造技术,将中联重科白俄生产基地打造成为丝路经济带上覆盖东欧及中亚区域的研发与制造基地,提升重点地区综合竞争力;同时,这也将成为中联重科全球供应链上的重要一环,进一步巩行业龙头地位。
(2) 利用陆路“丝绸之路”的便捷优势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新契机,继续聚焦22个重点国家,强化渠道建设和大客户管理,精耕细作,保证业务提质增效。
(3) 以子公司实体化运营为本地化建设目标,加速境外子公司和备件中心库建设。逐步推进境外子公司的人事、财务、销售、服务与备件支持的本地化运营管理,确保做实子公司,以更好地服务本地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