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基础财务管理的方法

2024-05-17 15:27

1. 风险基础财务管理的方法

管理办法在上述管理环节中,企业将采取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实施各项风险基础财务管理工作。这些方法主要有风险预测方法,风险决策方法,风险预防和控制方法,风险管理效果评价方法,以及风险损益处理方法等。风险基础财务预测方法包括风险识别方法和风险估量方法。常见的风险识别方法主要有专家预测法、幕景分析法和资金分析法等。企业风险识别的策略应是利用最适合当前情况的那种方法或几种方法的组合进行风险识别,并对所识别的风险进一步分析论证,找出影响巨大、发生概率较高的风险,借以确定管理的重点。企业通常采用统计分析法,“A记分”法,财务比率分析法和“Z记分”法等方法对已经分析、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定量描述,其任务在于估测某一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的性质,从而为风险决策、预防和控制提供相对准确的依据。风险决策的方法较多,在各个财务环节所运用的方法也各不相同。进行决策时,有三个方面的因素是十分重要的:一是决策者拥有的信息量;二是决策者自身的综合素质;三是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和方案对决策者的效用。企业进行风险预防和控制的方法主要有风险回避、风险转移和风险自担三大类型。为避免风险的发生,企业可以采取风险回避措施,主动放弃可能导致风险的方案。它是一种简单易行、全面彻底的风险管理措施,其实质是回避那些引发风险的经营活动,以减少风险损失。但它却是一种消极的风险预防控制方法。当企业对风险进行预测决策之后,如果认为某项经济活动非进行不可,而企业又无足够财力来承担其风险,或者企业承担风险所发生的成本要高于收益,企业则可以考虑能否将风险转移给其他单位。当企业不能或不愿进行风险回避或转移时,便将风险留给自己承担。企业决定自担风险后所采取的措施(1)自行加强管理以预防风险;(2)进行风险隔离或风险结合以降低风险对企业总体的影响;(3)自行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风险损失;(4)提取各项准备金以增强风险自担能力。在一定时期内,企业风险管理效果如何以及采取的措施是否最佳,需要有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估,其判断标准应是管理措施能否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的安全保障。一般可通过计算和分析风险管理效果系数后作出具体评价,从经济效益看,使得风险管理效果系数达到最大的措施才是最佳方案,故企业在进行风险基础财务管理时,应从预计风险管理效果系数大于1的所有方案中,选择该系数最大的方案。企业对风险损益核算的原理如同一般会计核算,无论是风险净损失还是风险净收益,均应在财务上做出相应的处理。上述五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风险基础财务管理方法体系。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经验的不断积累,新的方法还会产生。

风险基础财务管理的方法

2. 风险基础财务管理的介绍

风险基础财务管理(Risk-based financial management),就是以风险为基础的财务管理,是企业将风险管理与财务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的一门新型管理领域。其关键在于,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在组织、指导财务活动时,通过识别、测试企业资金运动过程中客观存在的风险,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范控制措施,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最终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管理目标。

3. 风险基础财务管理的定义

企业所经历的经济风险均是企业资金运行过程中造成的风险,而对企业的所有影响最终都将集中体现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方面,因此,必须将风险管理与财务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并由此形成了一门新型管理领域——风险基础财务管理(Risk-based financial management)。“风险基础财务管理”强调在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等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系统、全面地识别、分析与测试财务风险,采取科学的方法防范与控制财务风险,并对管理效果作出客观评价。这一概念直观地表明了企业财务活动的风险性特征,强调企业整个财务活动是一种风险性活动,要求管理当局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必须关注财务风险这一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同时,“风险基础财务管理”强调风险管理与财务管理的结合,并将重心落实在财务管理上,由此,它将成为企业一项富有成效的管理活动。企业的一切风险说到底都是在企业资金运行过程中造成的风险。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企业经营成果的综合体现,资金及其运动构成了企业财务的基础,财务管理作为“一种开放性、动态性和综合性管理,就是围绕资金运动而展开的”,于是,企业以资金及其运动为纽带,将风险管理与财务管理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风险基础财务管理。

风险基础财务管理的定义

4. 风险基础财务管理的目标体系

风险基础财务管理目标则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并成为评价企业财务活动是否合理的标准。风险基础财务管理的目标,取决于企业经营的总目标,是企业的经营目标在财务上的集中和概括,它是企业一切财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风险基础财务管理目标按范围不同可分为基本目标、分部目标和具体目标。风险基础财务管理的基本目标可定位在“财务成果最大化”和“财务状况最优化”两个方面。企业只有在财务上追求“财务成果最大”和“财务状况最优”,才能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并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并谋求长足发展,提高盈利能力,实现企业经营的基本目标。笔者进一步认为“财务成果最大化”应具体表述为“股东财富最大化”,因为按“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观点,股东财富以企业长期健康发展基础上形成的现金流量作为计算依据,同时考虑了投资风险程度的大小,无论从涉及的时间长度还是从包含的内容看,都比短期的利润指标具有更大的综合性,能够从更深层次去认识经济效益问题,因而它是风险基础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风险基础财务管理的分部目标,取决于财务管理的具体内容,由筹资管理目标、投资管理目标、营运资金管理目标、成本费用管理目标、收入管理目标和利润管理目标等共同组成。风险基础财务管理的具体目标一般分别根据风险事件在其发生前后对企业可能产生的不同影响予以确定。上述基本目标、分部目标和具体目标共同组成了风险基础财务管理目标体系,它具有层次性、多元性、动态性和相对稳定性等特点。企业的财务活动应以风险基础财务管理目标为中心,以促进和服务于企业风险基础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为主旨。

5. 财务风险管理的管理措施

一、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建立并不断完善财务管理系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即应制定财务管理战略。面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企业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提高财务管理系统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二、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企业应通过会计政策和会计策略来解决财务风险问题。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因此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意识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基于目前财务人员风险意识淡薄的现实情况,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风险意识培训,积极向风险管理较好的企业学习,努力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并能够贯彻于整个企业财务活动的始终。三、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会使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对各种可行方案决策,切忌主观臆断。如在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决策中,应采用科学的方法,计算各种投资方案的投资回收期、投资报酬率、净现值及内含报酬率等指标,并对计算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在考虑其他因素的基础上选择最佳的投资方案。这样可以使产生失误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从而可以避免因决策失误所带来的财务风险。四、科学控制财务风险1、坚持谨慎性原则。建立财务风险基金即在损失发生前以预提方式或其他形式建立一项专门用于防范风险损失的基金。企业可以按一定标准提取坏账准备金,这是弥补风险损失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损失发生后,从已经建立了风险基金的项目中列支,或分批进入经营成本,尽量减少财务风险对企业正常活动的干扰。2、建立企业资金使用效益监督制度。有关部门应定期对资产管理比率进行考核,同时加强流动资金的投放和管理,提高流动资产的周转率,进而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增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另外,还要盘活存量资产,加快闲置设备的处理,将收回的资金偿还债务。

财务风险管理的管理措施

6. 如何进行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

  财务部门是风险最容易隐藏的地方,主要的风险分为:财务支付风险,即因借入资金而增加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投资风险即由于不确定因素致使投资报酬率达不到预期之目标而发生的风险;资金营运风险即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在时间上不一致导致资金链断裂所形成的现金流量风险;收益分配风险即由于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今后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而带来的风险。
  一、财务支付风险
  1、负债过度风险
  企业利用财务杠杆进行负债经营对于扩大经营规模无疑是一个基本策略,但如果过度举债,将会因财务结构存在风险而造成再融资风险的困难,而且负担沉重的举债成本也会影响企业总体的经济效益。
  在现阶段中国,在快速发展的行业面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即圈地为王,先把优势资源抢到手里再说,做大之后再做强。过分追求企业的高速发展,用发展来掩盖危机,是当前中国企业发展惯用的一种策略,这种策略往往会导致资金结构中负债资金比例过高,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导致偿付能力不足。
  2、与高负债形成的风险相比,或有负债形成的风险更具隐蔽性,对企业的潜在风险也更大。
  典型表现是企业的乱担保。部分企业对外担保数额大,期限长,甚至未经同意和审批,董事、经理擅自以公司名义为他人担保等,给企业带来较大的风险。大部分企业对担保疏于管理,也不按照制度规范在表外披露,如果担保对象一旦无法偿债,担保企业的或有负债就转化成负债,突如其来的债务负担很可能导致企业资金紧张甚至资不抵债,诱发企业的财务风险。
  同时对于集团公司而言,集团旗下的成员企业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能够发生独立的借贷关系,并以自有全部资产作为借款的保证,集团公司无法进行统一授信。同时集团成员之间往往存在互相联保、挪用、拆借资金的现象,结果造成集团融资总量过度,超过了集团整体的风险承受能力。一旦关联企业中出现某家债务失控,极易引发集团整体联动性风险。
  3、筹资结构风险
  资金结构,亦称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金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资金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资金结构是指长期资金结构;广义的资金结构是指全部资金(包括长期资金、短期资金)的结构。
  在投资过程中,应考虑短期资产与短期负债,长期投资与长期负债等的匹配如果缺乏统一规划,就会导致资金长短结构配置不合理。在筹资时如果较少考虑资本结构和财务风险等,不仅造成较高的财务费用,同时也会增大偿付风险。
  例如德隆,德隆投资了太多的长期项目,而中短期项目投资太少,用2年时间做10年业务,只会加剧资金链紧张,违背多元化结构的基本原则——产业互补、分散风险、稳健经营。
  二、资金营运风险
  企业在资金运营管理方面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货币资金管理风险
  货币资金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备资源,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前提,也是最易出现问题的资源。对于集团公司来讲,货币资金的风险管理不仅体现在如何杜绝资源的流失、短缺、盗窃及挪用上,而且要考虑如何优化配置发挥资源优势。如果资金管理体制分散、监控失衡,母公司掌握不了子公司的资金状况、控制不了下属成员单位的资金运作行为,就不能对集团最有贡献的业务活动在集团层面给于资金分配的支持,最终造成投资不当,筹资失控,内部资金融通失调等风险,一个子公司出现的问题就可能把母公司拖到无休无止的债务、担保纠纷中。
  从国内外大型集团公司的经验来说,其资金管理一般都是高度集中的通过资金的集中管理,可以在集团内部形成一个“内部资本市场”。通过这一“内部资本市场”的操作,管理层可以得到更明晰的数据来辨别那些对集团最有贡献的业务活动,按项目的优越性安排筹投资顺序的问题,从而引导集团的资金分配,解决资金分散、效率低下,发挥集团的资源调配优势。
  2、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
  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主要是指企业持有的各种债权到期收不回来的风险,企业如果结算管理滞后,各种应收预付款项追讨不及时,很容易造成呆账坏账,从而给企业造成损失。
  在应收账款管理中,许多企业只注重销售业绩,忽视应收账。款的控制状况。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造成应收账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资产长期被债务人无偿占用,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
  3、存货积压风险
  存货积压就意味着存货存在削价处理等潜在损失,由于许多存货都有保质期有效期的规定,即使没有上述规定,也会由于科技进步及市场供求情况变化而遭受损失。存货积压不仅反映了企业市场营销能力问题,也反映了企业整体协调管理能力的低下。
  目前我国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存货流动性差,一方面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企业必须为保管这些存货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导致企业费用上升,利润下降。长期库存存货,企业还要承担市价下跌所产生的存货跌价损失及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三、投资风险
  1、投资前风险评估不足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集团在投资工作的前期对投资项目的选择并没有做出有效的效益和风险评估,对企业资金潜力的分析也满足于账面上的收支节余,不能有效地动员企业的各项资源对投资项目提供支持。在投资项目时,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在项目前期调查阶段对很多风险估计不足,一般较少使用相关的定量分析方法,而且对估计到的风险处理和控制办法并不得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在投资前对风险的规避不力,有些早期的风险投资项目的投资规划中没有考虑到,结果造成投资后碰到此类问题,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甚至束手无策。
  2、决策风险
  投资决策是企业所有决策中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决策,投资决策的失误也是企业最大的失误,一个重要的投资决策失误可能会使一个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避免非科学的决策,主要是做好以下两点:
  首先必须明确投资是一项经济行为,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克服“政治”、“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
  其次,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还应搞好投资的概预算,充分考虑到投资项目所面临的风险,做好投资项目现金流量预测。只有充分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价值的投资决策,才是较科学的投资决策,才能取得良好的效益。
  四、应对财务风险地方法:建立财务预警体系
  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企业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一方面和某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因此,建立预警机制、采取风险策略、提升管理水平,从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重视财务风险的防范工作,对降低和化解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财务预警体系应注意一下几点:
  1、建立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防范财务风险产生财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财务风险处理不当,因此,防范财务风险,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系统尤其必要。
  2、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
  3、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对企业而言,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指标最具有代表性。反映资产获利能力的有总资产报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反映偿债能力的有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等指标;经济效率高低直接体现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反映资产运营指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以及产销平衡率;反映企业发展潜力的有销售增长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
  4、树立风险意识,健全内控程序,降低或有负债的潜在风险。如订立担保合同前应严格审查被担保企业的资信状况;订立担保合同时适当运用反担保和保证责任的免责条款;订立合同后应跟踪审查被担保企业的偿债能力,减少直接风险损失。

7. 财务风险管理的投资风险

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取得资金后,进行投资的类型有两种:项目投资和证券投资。无论项目投资还是证券投资,都不能保证一定达到预期收益,这种投入资金的实际使用效果偏离预期结果的可能性就是投资风险。与项目投资相关的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外部经济环境和企业经营方面的问题所导致的经营风险,与证券投资相关的风险则是证券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1、评估投资风险第一,经营杠杆系数,是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量变动率的倍数。它反映了项目投资风险的大小。经营杠杆系数越大,投资项目面临的风险越大;反之,越小。第二,投资收益率方差,是指各种可能出现情况下的投资收益率与期望投资收益率的平方差。该指标通常用来评估证券投资风险的大小。如果投资收益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应计算不同时期的投资收益率的综合方差。投资收益率的方差和综合方差越大,说明该证券的风险越大。2、防范与控制投资风险第一,加强投资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企业如果能够在投资之前对未来收益情况进行合理预测,将风险高而收益低的方案排除在外,只将资金投向那些切实可行的方案,就会对防范与控制投资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二,运用投资组合理论,合理进行投资组合。根据投资组合理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同投资项目收益率的相关系数越小,投资组合降低总体投资风险的能力越大。因此,为达到分散投资风险的目的,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要注意分析投资项目之间的相关性。企业进行证券投资时,可购买不同行业的证券以降低相关系数;如果购买同一行业内的证券,应尽量避免全部购买同一家公司的证券。企业进行项目投资时,在突出主业的情况下,也应注意多种经营,使多种产业和多种产品在利润和时间上相互补充,以最大限度地分散投资风险。

财务风险管理的投资风险

8. 财务风险管理的管理程序

财务风险管理是一个连续的、循环的、动态的过程。1983年在美国风险和保险管理协会上,世界各国风险管理专家共同讨论并通过了“101条风险管理准则”,作为各国风险管理的各个层面,为世界各国公司所借鉴。一般风险管理分为三个阶段:风险识别、风险度量和风险控制。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指在风险事故发生之前,对风险所作的定性判。现实社会中的风险并不都是显露在外的,未加识别或错误识别的风险通常不仅是难以优化管理的风险,而且还会造成意料之外的损失所以在这一阶段,风险识别的手段,相关信息的收集、辨别,风险的汇总、分类,风险走势的监测都是必要的。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程序的基础。风险度量风险度量是指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方法,对风险的大小进行计量的过程。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发生地点,风险及发生损失的程度是有差别的。相应地,在是否要管理、如何管理等方面,准确地度量风险程度与差别就成为提高风险管理效率、质量的关键性因素。风险度量是风险管理程序最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决定了企业对风险的态度和决策结果。风险衡量的方法有很多种。按其是否可计量,分为可计量风险和不可计量分险。可计量风险是指可以运用数学方法进行计算,并通过相关指标的大小判断风险的大小。常用的计量方法有:数理统计法、杠杆分析法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这三种方法在使用范围上各有不同,又有各自的优缺点,在理论和实务界也存在颇多争议。数理统计法的优点是科学严密,逻辑性强;缺点是样本地选择和概率的估计要求太高,计算过程复杂繁琐。杠杆分析法直接利用财务报表数据,计算简单,容易理解和掌握,但杠杆系数与风险大小的逻辑关系不清,有时会出现背离的现象。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在具体对风险进行度量时,贝塔系数的计算麻烦,需要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经验判断,需要较准确的数理统计数据。所以,此方法适用于统计基础好,统计数据较准确,信誉度较高的大规模企业集团。风险控制在完成了以上步骤之后就要对是否实施风险控制、如何实施进行决策。风险控制的方法分为两类:制度控制和技术控制。制度控制基本上属于管理的范畴,包括与风险事件相关的组织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制度设计,无一不与风险控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都是风险控制的制度体现。技术控制的方法主要有分散法、转移法、回避法。需要注意的是,风险管理的程序在理论上似乎是按顺序进行的。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风险会随着环境和事件的进展不断发生变化。因此,风险识别、风险度量和风险控制也要不断调整,并不拘泥于固定的程序。风险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始终,可以这么说,企业管理的过程,就是风险管理的过程。在新的形势下,正确地认识风险,把握风险的特征,洞悉风险与环境变化的辩证关系,掌握风险管理的方法,是事关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不可不察。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